第一篇:市发改委农经处2011年工作总结6
农经处2011年工作总结
根据今年省、市发改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委党组的要求,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结合处室工作职能,全处人员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做好服务
为了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我处从自身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抓起,认真学习新政策、新知识,增强新理念,不断提高处室的团队工作能力和个人工作水平。按照委党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一是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二是认真学习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国办29号文《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省、市贯彻落实“国办47条” 随后下发的“实施意见”和“分工方案”,对国家的投资政策、投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确保贯彻好、落实好文件精神;三是加强和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国家产业政策的研究,增加公务透明度,公开办事依据,公开项目审批、审核和备案程序,建立服务于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文件及资料档案,热情向服务对象提供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咨询服务。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年农经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35.82亿元,比去年增长6%;农业总产值59.19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229元,增长1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5.8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94.32万亩,产量42.39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1.5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75.47万亩,产量208万吨。肉类产量、禽蛋产量、生猪存栏分别增长3%、3.1%和0.1 %。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2个,解决绝对贫困人口1万人;解决1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梯田面积 5万亩;营造林合格面积10.07万亩,新增经济林面积2.65万亩。
(二)认真制定落实农村经济计划,抓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
一是与各县区和农口各部门认真衔接的基础上,我处科学合理的制定年度计划。编制下发了《兰州市2011年农村经济计划》,提出了兰州市2011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农业重大项目。二是积极衔接市农委、水务局、林业局,协调、落实2012年工作目标和各项经济指标,通过收集整理,初步确定了我市明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指标。三是加强对农村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农村经济运行动态情况,通过按季对农村经济 动态变化跟踪分析,及时发现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完成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为全委制定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了基础性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数据。
(三)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办47条意见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抢抓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机遇,组织筛选上报项目87个, 申报项目总投资2.97亿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2.01亿元,省财政、地方配套和项目单位自筹0.96亿元。上报农牧业项目27个,总投资0.31亿元;水利项目5个,总投资1.73亿元;林业生态建设项目27个,总投资0.54亿元;以工代赈项目26个(其中水利项目13项,交通项目12项,小流域治理项目1项),总投资0.21亿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个,总投资0.18亿元。通过努力向省发改委相关处室汇报争取,已落实到位59个项目资金。共计下达总投资1.74亿元,其中下达中央投资1.15亿万元,省财政、地方配套和项目单位自筹0.59亿元。
(四)强化扩大内需项目、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我处平时注重与农口各部门、各县区、各项目单位进行衔接,强化服务职能,对扩大内需项目和重大项目进行定期跟踪,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我市农口2008—2009年争取新增中央投资扩大内需项目共83个,批准总投资7.59 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68亿元,省级财政配套0.05亿元,市级财政配套0.05亿元,县级财政配套0.4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0.06亿元,其他投资0.39亿元。目前已完工项目80个,完工率96.3%,完成投资2.2亿元。
今年我市共安排农业重大项目7个,其中:2010年续建项目2个,2011年新建项目5个。项目年度总投资5.7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0.95亿元,省投资3.51亿元,市投资0.67亿元,县配套及自筹0.63亿元。截止目前,皋兰西电、榆中三电两个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均已完工,运行正常;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推广技术项目已完成50万亩播种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月底全面竣工,完成投资0.81亿元,解决了12万人饮水安全;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引大入秦工程石门沟调蓄水库项目已完成投资0.71亿元,年度计划已完成;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完成投资0.056亿元,已完成户用沼气555户,建成服务网点74个。
(五)加强调研,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1、根据兰州市委、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们承担了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生态建设课题研究》和《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与市林业局、南北两山指挥部的紧密配合,收集各类资料,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委托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完成了初稿,在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于9月份通过市政 府批准正式印发。
2、根据省发改委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与市上相关部门协调完成并上报了《兰州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调整的报告》、《兰州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村民自建等情况的调研报告》、《兰州市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的报告》、《兰州市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情况的报告》、《关于上报兰州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市级竣工验收总结的报告》、《关于兰州市2011年以工代赈项目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等专题报告。
(六)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抓好项目管理工作 我处以行政效能年为契机,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根据委里要求,狠抓了项目库建设工作。对系统录入农口项目逐一进行了核对、补充、完善、更新,并新录入了2012年农业计划项目48项,认真完成了数据统计。目前项目库中共录入2010-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2项,总投资528.28亿元,为项目的申报争取奠定了基础。二是严格项目申报、备案程序,把好项目质量关。本着对上、对下负责的原则,我们对2011年向省发改委申报的项目、本处室批复的项目和企业申请备案的项目进行认真核查,对所有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所有的可研报告、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的查看、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项目单位、项目编制单位沟通、逐个进行修改。使项目的可研、实施方案尽可能的完善、无漏洞。三是对项目建设 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主要是对农口固定资产项目、市重大项目、巩固基本口粮田成果项目、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进行跟踪协调服务,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项目按期完工。四是抓好项目验收工作。在委分管领导的亲自带领下,组织市直相关部门领导、专家为成员的验收小组,利用两天时间,深入到榆中县23个乡镇,以查阅资料、核对帐目和实地查看的方式,对榆中县2007-2010年41个以工代赈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根据省发改委的安排布署,对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顺利通过省上复验。对易地扶贫搬迁已完工项目,已通知各相关县区做好验收准备。
三、工作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今年我们的工作呈现出六个特点:一是由于工作变动,今年农经处人员大多时间由原来5个人减少为2个人,人员最少。二是储备2011年和2012年项目150项,总投资28.32亿元,储备的项目最多。三是全年组织筛选申报项目87项,比上年增加61项,申报项目最多。四是争取59项,共计争取到位资金1.74亿元,争取到位资金最多。五是今年对巩固基本口粮田成果项目、以工代赈项目共验收48项,验收项目最多。六是农业重大项目7项至年底全面完成年度建设计划,重大项目完成最好。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习不够深入,思路不够开 阔,创新意识不够强;二是项目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还是薄弱环节;三是对部分县区、项目单位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需进一步深入基层,加强调研。
四、明年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监测。高度重视农情监测预测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农经信息网络作用,及时分析、反映农村经济动态情况。加强与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切实为农口各部门、各县区、项目单位服务。同时与农口各部门做好衔接,督促相关部门完成2012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指标。
(二)加强项目的筛选、储备和管理工作。一是协同农委、林业局、水利局、两山等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筛选、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项目。二是对进展缓慢的在建项目加强管理,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加快进度,努力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三是对未开工的投资项目抓紧完善开工建设的相关工作条件,使已下达的项目力争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四是对我处主抓的以工代赈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加强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五是对农口扩大内需项目、重大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三)抓好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在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淤地坝建设、农业节水改造、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农业产业化、农村清洁能源、动物 防疫等领域储备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重点是兰州国家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兰州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项目、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兰州试验区等项目。并着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对前期工作成熟的项目及时上报。
(四)开展已完工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对具备验收条件的2010年以前以工代赈项目、2005—2009年易地搬迁和2010至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进行市级验收。2012年以工代赈项目增加了永登县、皋兰县,我们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着力抓好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要按“一特五化”要求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字,引导、扶持各县区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努力形成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精细化加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六)按照“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发展规划,全方位推进核心区园林绿化、北部生态屏障与产业、通道及山地景观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6.3万亩生态绿化的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二篇:农经处一季度工作总结
创新突破提档升级
以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今年以来,农经处在单位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会议总体部署,以产权制度改革总揽农经处工作全局为基本思路,以创新工作重点突破、常规工作提档升级为基本要求,以全面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为追求,积极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依法确权登记,奠定改革工作基础
一是确定试点单位。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换证扩大试点工作范围包括25个乡镇,其中以镇为单位推进的有7个乡镇。确定36个村为农村产权试点村。
二是工作有序展开。根据领导要求,我们起草了连云港市《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初稿。各县区按照成立机构、宣传动员、调查摸底、梳理矛盾、审核登记、换发新证、总结上报的工作程序要求,各试点单位先后组建了工作班子,制定了工作计划,开始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工作。确权登记换证工作可以在10月底完成。
二、建设交易市场,盘活农村产权资源
为了追求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激活农村产权要素市场,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追求提升和拓宽以往农村土地流转服务领域,开辟农经管理一块新的创业阵地。追求抢占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一 1
块市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我们要求以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按照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培训机制、统一网络建设“五统一”的管理模式,把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改造升级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进行挂牌运作。县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设立农村产权市场交易所;乡镇依托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立交易服务中心,形成县乡联动并覆盖全市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市县乡三级协作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已经制定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规划,计划投资127万元,目前正在进行设计、选址、筹资等前期准备工作。
三、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土地流转
直接面向农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以电子显示屏为显著标志的信息服务台平台建设,在去年建成41处的基础上,今年实现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县乡“全覆盖”。目前,全市新建成5个,在建32个。信息平台从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专项信息起步,逐步拓展到发布农村政策、农业技术、文化艺术、商业广告等综合信息,不断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第一季度,全市46个信息平台发布信息6000多条,有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3月份,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05万亩,累计达到187.08万亩;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4.34万亩,累计达到322.72万亩。
从土地流转形式看,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社区带动型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三是特色农业带动型。四是合作社带动型。五是创意农业带动型。
四、加大管理力度,规范产权流转行为
重点抓好2个规范。
一是规范土地流转。3月20日,我们在农经业务会议上,把规范土地流转管理作为重点进行了专门的要求。主要是规范流转意愿,规范流转用途,规范流转程序,规范合同签订,规范动态监督。
二是规范档案管理。为维护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确保全市农村土地承包档案齐全、完整、准确、系统,提高农村土地承包档案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市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实施(试行)办法》,对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提出了一整套的要求。
五、完善调解仲裁系统,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一是建设土地纠纷仲裁体系。按照“一强四有”的要求,建设县级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庭。一强,就是充实调整组织领导体系,配强土地纠纷仲裁委员会的领导班子。四有:一有专门场所;二有专门仲裁人员;三有专门工作制度;有专门工作经费。目前,四个县的土地纠纷仲裁委员会已经充实调整,制定了建立仲裁庭的实施计划,落实了仲裁庭办公场所,总面积为235平方米,全市配备了土地纠纷仲裁员17名。
这一措施的落实将为健全乡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体系,把纠纷解决在当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实施信访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考核范围包括各县农工办(农工部)、区农水局、社会事业局等单位;考核内容涵盖了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规范办理信访事项、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发挥信访部门职能、注重提高信访群众的满意率等六个方面。通过实行信访工作绩效考核,明确了责任,强化了管理,各单位抓好信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大量问题被化解在基层,推动了农村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提高涉农信访办理水平。通过”日常接访与预约接访结合、常规答复与现场办案结合、信访转办与依法复查结合,提高涉农信访办理效率和质量,增强农民群众满意度。第一季度受理涉农信访9件次,接待上访农民14人次,答复农民电话咨询81个。完成市政府委托信访复核信访案件2起,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受到了市信访部门的好评。
六、落实农村政策,当好参谋助手
一是宣传政策。一个农村基层干部政策培训班;一张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宣传图;一次农村法律法规知识竟赛;一次农村法律法规电视大奖赛。
二是落实政策。重点是落实3项政策:
1、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全市计划筹资10118万元,其中一事一议筹资6040万元,以资代劳4078万元。
2、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资金9279万元,已经获得省综改办批准。
3、完成土地流转补助资金的准备工作;完善3个制度:
1、预决算制度。全市已完成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预算方案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方案以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预算方案的归户计算。
2、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今年计划发放监督卡96万份,目前正在联系合作单位。
3、继续实行农民负担专用票据制度,三是研究政策。围绕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创新规模经营途径、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农经服务手段四个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三篇:2011市发改委工作总结
2011年,我市的人才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特别是省委人才办的关怀和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人才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
一、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不断强化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充分发挥了市人才工作领导组的职能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
1、完成了全省人才工作队伍建设课题研究。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会同阳泉、长治等三市共同完成了**省人才工作者队伍课题研究,受到省委人才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2、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状况调查工作。5月份会同市统计局深入到全市5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了人才队伍状况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3、研究起草了《**市“十二五”人才开发规划纲要》。按照《**省‘十二五’人才开发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围绕我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同有关部门经过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研究起草了《**市“十二五”人才开发规划纲要》。
4、编发12期《**人才工作》。2011年共编发了12期《**人才工作》,及时传达上级关于人才工作的有关精神,加强了交流,沟通了信息,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5、完善“**人才工作网”。加强人才工作信息网络化建设,打造我市人才工作信息发布、交流、学习的网上平台,推动人才工作的发展。结合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的实际,对**人才工作网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完善。
二、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1、建立完善了市级优秀人才的管理制度。
(1)目标管理制度。按照市级优秀人才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了市级优秀人才目标管理制度。市级优秀人才都要建立实绩档案,填写《目标考核表》,提出管理期内的创新目标、工作目标、素质提升目标和服务目标。经单位同意,主管部门审核,市人才办审定后,作为市级优秀人才考评,中期考核和届满综合考察的主要对照依据。
(2)培训制度。为进一步增强优秀人才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我市多形式、多渠道对优秀人才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培训教育。组织青年人才进行国情考察教育。组织优秀人才到发达地区和著名高校进行以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更新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联系制度。按照省委人才办的统一部署,经市委同意,市委、市政府15名市级领导根据分工情况,分别确定联系了1—2名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领导也根据工作情况联系了1—2名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使各级领导能够及时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专家在工作、生活和科研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相互之间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促进了工作。
2、开展了市级优秀人才的考评工作。按照《**市第三批优秀专家、**市特聘专家、**市优秀青年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了**市第三批优秀专家,**市特聘专家,**市优秀青年人才考核考评工作。
3、开展了**市专家协会筹备工作。上半年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荐**市专家协会会员的通知》,全市共推荐会员500余名,研究起草了**市专家协会章程,圆满完成了协会成立的有关准备工作。
4、完成了“省、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的评选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推荐选拔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的通知》要求,共推选出符合选拔条件的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61名,正式入选29名。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管理工作的通知》,评选确定了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46名。
第四篇:2011市发改委工作总结
2011年,我市的人才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特别是省委人才办的关怀和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人才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一、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不断强化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充分发挥了市人才工作领导组的职能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
1、完成了全省人才工作队伍建设课题研究。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会同阳泉、长治等三市共同完成了**省人才工作者队伍课题研究,受到省委人才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2、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状况调查工作。5月份会同市统计局深入到全市5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了人才队伍状况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3、研究起草了《**市“十二五”人才开发规划纲要》。按照《**省‘十二五’人才开发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围绕我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同有关部门经过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研究起草了《**市“十二五”人才开发规划纲要》。
5、完善“**人才工作网”。加强人才工作信息网络化建设,打造我市人才工作信息发布、交流、学习的网上平台,推动人才工作的发展。结合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的实际,对**人才工作网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完善。
二、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1、建立完善了市级优秀人才的管理制度。
(1)目标管理制度。按照市级优秀人才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了市级优秀人才目标管理制度。市级优秀人才都要建立实绩档案,填写《目标考核表》,提出管理期内的创新目标、工作目标、素质提升目标和服务目标。经单位同意,主管部门审核,市人才办审定后,作为市级优秀人才考评,中期考核和届满综合考察的主要对照依据。
(2)培训制度。为进一步增强优秀人才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我市多形式、多渠道对优秀人才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培训教育。组织青年人才进行国情考察教育。组织优秀人才到发达地区和著名高校进行以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更新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开展了市级优秀人才的考评工作。按照《**市第三批优秀专家、**市特聘专家、**市优秀青年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了**市第三批优秀专家,**市特聘专家,**市优秀青年人才考核考评工作。
3、开展了**市专家协会筹备工作。上半年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荐**市专家协会会员的通知》,全市共推荐会员500余名,研究起草了**市专家协会章程,圆满完成了协会成立的有关准备工作。
(1)(2)三、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组织了一期“**市高级管理人才出国培训班”。组织我市专业技术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9名高级管理人才赴欧洲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了解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公务员管理体制,加深对坚持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我市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2、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5月份,我市组织部分优秀青年专家到东北地区进行国情考察教育。通过实地学习考察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和具有特色的现代知名企业、典型农村,深入了解东北地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改革开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四、优化环境,强化各项服务活动
1、组织市级优秀人才投身全省“四大攻坚”主战场。根据省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组织我市29名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积极参加了**省高级专家“四大攻坚”服务团的有关活动,进一步发挥了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的作用。
3、组织优秀人才体检。4月份,组织市优秀专家、特聘专家和优秀中青年知识
4、组织召开了“**市优秀人才迎春联谊会”。春节前组织部分市级优秀人才与市有关领导及人才工作部门负责人在新闻大厦多功能厅进行座谈、联谊,进一步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1年我市的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宏观协调、牵头抓总职能还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机制创新、政策落实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第五篇:市发改委工作总结
一、xxxx年工作总结
1、狠抓重大规划、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确保“稳增长”落到实处。抓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4个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于统计方法调整较难实现外,其余主要指标顺利完成。抓重大规划编制,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组织编制完成了“两城”战略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和
重大项目本,根据“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着手编制《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规划纲要》、《高铁经济发展规划》等14个专项规划。
2、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增投资”落到实处。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投资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3亿元,同比增长36.1%,提前3个月完成“千亿投资计划”。全市共调度主要建设项目936个,完成投资548亿元(不含高速公路和铁路投资),同比增长76.4%。全年向上申报50个专项近1000个项目,争取国省资金21.88亿元,在国省资金总量投放减少的情况下超过上年3.4亿元。抓好“十二五”规划项目库建设,提出了“836计划”,即“十二五”累计完成8000亿元左右的投资总量、组织实施30余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600余个重大项目的计划。目前已有264个项目挤进了省“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笼子,占全省重大项目总数1147个的23%。
3、狠抓宏观调控综合平衡,确保“调结构”落到实处。立足项目审批、稽查、综合协调等基本职能,坚持从源头上抓好“转方式、调结构”的贯彻落实。全年共审批项目275个,开展了项目审批工作自查自纠,进一步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完成xxxx大道延伸段等3个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集中审批工作,提高了审批效率。加强项目监管,逐步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查处招投标违纪案件10件、稽察项目100多个、依法核准招投标项目1000多个。加强重大关系协调,积极做好全市园区扩规工作。抓住时机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申报创建永兴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积极组织申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向省里请求增补桂阳和永兴两县为重点开发区域。
4、狠抓改革开放,确保“转方式”落到实处。深入开展改革调研,理清了改革纵深推进的思路。对全市36个部门44项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建议》,推进各项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协调全面推进各项重大改革,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政府机构、财税管理体制、科技事业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积极组织大湘南三市申报全国承接产业转移基地,请求省政府并报国务院将xxxx、衡阳、永州三市打造成以xxxx为中心的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我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积极组织郴资桂区域创建我省“两型社会”示范带,争取省里在重大政策和项目建设方面给予xxxx支持。目前,郴资桂区域创建我省“两型社会”示范带已经纳入省“十二五”规划。嘉禾县被列为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
5、狠抓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确保“惠民生”落到实处。紧紧围绕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全年共上报社会事业项目244个,争取资金1592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4.8%,其中中央新增投资15682万元,省预算内投资242万元;争取保障性住房资金5.36亿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科学编制专项规划,积极申报了xxxx年社会口10个专项5类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2177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2213万元;组织编制了全市xxxx年民生100工程。争取了一批社会事业项目进规划、进笼子,全市有30个社会事业项目进入省“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本子,其中打捆项目20个,单列项目10个,占全省社会口“十二五”规划总项目个数的12.5%。
6、狠抓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规范权力运行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狠抓依法、科学、民主行政。启动《xxxx市发改委规范权力运行制度汇编》工作,共发布各类制度52项,分规范权力运行制度36项、规范权力配套制度11项、规范权力运行考核制度5项三大类。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策”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在重大事项决策、重点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上,实行集体讨论决定,杜绝“一言堂”。建立月度工作会议制度,通过调度考核抓好每月工作的落实;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绩效评估考核办法》、《工作制度》、《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制度》等10多项制度,形成了由“人管人”转变为“制度管人”的新格局。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机构改革,科级干部实行轮岗制;完善借用人员管理制度,引进8名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充实队伍,干部队伍的学历、年龄、专业结构得到大大改善。选派得力干部下基层,挑重担,建整扶贫工作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