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矛盾纠纷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矛盾纠纷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作为一名法院的助理审判员,从《决定》中我体会到党中央对司法领域改革的高标准、严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而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司法工作来保障。近年来,XXX县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不断上升,2013年已达到2700余件。在所受理案件中,涉及农村的数量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村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基层调解组织能否将这部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开展了调研,目的在于探究农村产生矛盾纠纷的根源,了解基层调解组织的运作模式,希望能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字] 农村 矛盾纠纷 探究 农村矛盾纠纷概况 1.1 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
据统计,去年,全县各基层司法所指导和参与各级调解组织排查调解矛盾纠纷3183件,调解成功3139件,调解成功率达98.6%。其中:婚姻、家庭、赡养纠纷发生674件,邻里纠纷1192件,房屋宅基地纠纷102件,医疗纠纷10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37件,其它各类纠纷302件。这其中农村的矛盾纠纷主要体现为家庭纠纷、林地承包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婚姻纠纷、邻里纠纷等类型。1.2 各类纠纷案例 案例一:征地拆迁纠纷
在某白酒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占用某村部分村民的土地和房屋,该村村民与政府在赔偿问题上达成一致后同意拆迁,在政府征用这部分村民的土地和房屋后,却在搬迁房的修建上没有实现当初的承诺,这部分村民在 租住他人房屋两年多后仍然没有看到政府开工为自己修建搬迁房,因长期租房而产生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他们不断向政府讨要说法,何时才能搬进属于自己的新房,从而导致这部分村民和政府之间产生矛盾。
评说:该案例体现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政府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要把村民安抚好,特别要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对这部分村民的补偿问题的解决,如搬迁房的修建,要兑现与村民协商时的承诺。案例二:家庭纠纷
某村有已分家的兄弟二人,老人随小儿子生活。大哥在把分给自己的房屋重新修建时,因楼梯的修建需要占用兄弟的房屋,遂与兄弟协商,希望兄弟能给予方便,但兄弟二人在补偿款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二人产生矛盾。老人也因平日里大儿对其未尽孝心而坚决不同意其在小儿子的一边修建楼梯,矛盾越演越烈。在小组、村委会、镇调解委员会和司法所调解无效后起诉到人民法院。
评说:此类家庭纠纷在农村还比较普遍,主要体现为家庭成员在对家庭财产的占用、分配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产生矛盾纠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亲情而反目成仇。
案例三:林地承包纠纷
某村有一荒坡,因无人耕种,经村民同意将其以每年600元的承包费承包给一承包者,该承包费为村民集体享用,并签订了承包合同。后该承包者在荒坡上种植了苦竹等经济作物,每年有好几千元的收益,并且一年比一年好。该村的村民见状后,均要求将该承包出去的林地收回,从而产生了林地承包纠纷。
评说:该案例说明了农村群众法律知识的缺乏,承包合同一经签订便具有法律效力,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除非发生解除合同的事由,是不能单方解除合同的,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案例四:婚姻纠纷
某村有一已婚女子在外出打工期间与另一村一男子同居,打工期间因故双双死亡,在处理其后事过程中,其夫家自始至终不愿出面,无奈之下,其打工所在地只好将女子尸体代为处理。之后,女子丈夫一方找到与其同居的男方家属,要求其赔偿损失,而男方家属以该女子是自愿的,且他二人没有办结婚证为由拒绝,双方为此产生矛盾纠纷。
评说:该案例反映了农村外出打工的村民,在自己未解除婚姻关系时便与他人同居,该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案例五:交通事故纠纷
某村有一残疾的村民,为挣生活费而骑电动三轮车为他人拉货,某一日,他在拉货过程中被一货车撞伤。货车司机为其支付了医药费,面对其昂贵的后续医疗费,货车的保险公司以其原来有残疾为由只认可很少的一部分,无奈之下,村委会和司法所出面协调,努力为该村民多争取点费用。评说:交通事故中此类弱势群体应该受到各级的关注,各级应运用好救济渠道维护他们的权益,不至于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窘迫,难以延续。1.3 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农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加,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专业性和面广量大的特点。农村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2.1 部分农村群众思想观念较落后
中国是几千年的人治国家,虽然解放了几十年,但强大的历史惯性使得人治观念根深蒂固。在解决涉及自己的矛盾纠纷时,不是按照正当程序寻求解决途径,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解决。走访中了解到有的群众在处理邻里纠纷时,往往有寸土必争的思想,认为自己如果吃亏就会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所以往往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邻居针锋相对,谁也不肯退让一步,这就使得矛盾升级,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有的群众在处理家庭纠纷时,父母与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为了自己的一小点利益反目成仇,完全不顾及亲情的存在,从口角之争到肢体的冲突,使得矛盾纠纷已完全冲淡了血浓于水的亲情。2.2 当前基层调解组织力量薄弱
农村人民群众内部的矛盾纠纷解决的途径主要还是依靠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从与XXX县司法局庆符镇司法所高榜莲所长交谈中了解到,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农村产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矛盾纠纷越来越复杂,应对这些矛盾纠纷,他们的调解模式是先由村小组长进行调解,如调解没有效果再由村委会出面调解,其中驻村干部要参与,如果村里调解提出的调解意见双方不采纳,再由镇上调解委员会与镇司法所联合调解,这就是调解矛盾纠纷 先由组再到村最后到镇的模式。就2013年来说,庆符镇全年通过这种模式调解下来的案例有130件左右,形成的调解卷宗达60余卷,而今年的数量应该会超过这个数字。面对日益繁重的调解任务,分配用于调解的人、财、物却十分有限,如高所长介绍,调解好一个个案只有几十元的经费,但往往需要耗费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有时需要调解到深夜一两点钟。镇司法所的人手又紧缺,还要应对社区矫正等其他重要的工作任务,而且每项工作任务都不可小视,出不得半点问题。如社区矫正这项工作,现在社区矫正人员不断增加,而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要求却越来越高,加上司法所工作人员又没有执法权,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如果管理中出现问题,轻则工作不保,重则要承担刑事责任。村一级调解组织主要是村委会主任和书记两个人,而村委会主任和书记多由当地公认有一定威望的年长者担任,他们在知识文化上比较欠缺,在调解村民的矛盾纠纷时往往采用传统的办法进行,当然凭着自己的威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效果,但在面对较复杂的矛盾纠纷时,因为他们没有具备相应的调解知识就达不到调解的预期效果,在履行其调解职责时显得力不从心。
2.3 对农村的法制宣传不到位
通过走访可以看出一部分村民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仍然很深,封建专制思想的文化对一些村民在法律的认识、态度上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表现为,人治的思想排挤了法律在其心目中的位臵。一些村民认为权的位臵比法高,法从属于权,服从于权,是权力的配角,从而形成了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思想。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相关部门的宣传法制的力度不够,法制宣传工作有时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农村进行宣传,使农村群众对法律知识了解得很少,那么造成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不会依法处理,往往使得矛盾纠纷扩大升级。3 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农村的法制宣传力度
法制宣传要深入农村,走村串户,特别要注重到边远村组实地调查,掌握民情、民愿、民意,把握“三个重点”:一是重点对历年来的老信访村、大姓居住的宗姓村以及有各类企业、流动人口较多的村组开展宣传;二是重点人群。着重对近几年的刑满释放人员、外出务工返回人员和农村闲散人员进行宣传;三是重点年龄层次。对农村青壮年尤其是辍学在家的未成年人开展宣 4 传。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抓好分类、分层教育。分类教育就是要抓好农村调解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堵住普法教育在实施者层面上的漏洞,从根本上打牢农村法制建设主体队伍的依法行政意识。分层教育就是要抓住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和青少年三个层次的教育重点。一是村组干部的法制教育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要将 “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等基层干部培养成“法制教育辅导员”、“普法宣传员”,增强农村干部依法治村意识;二是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重点是法律知识的普及,使农民群众既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调动其依法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通过宣讲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使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对辍学的未成年人,以家庭为主,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3.2 增加基层调解组织的人、财、物配臵
面对日益增长的农村矛盾纠纷,需要政府在配臵基层调解组织时在人、财、物上予以增加。当前,各级基层调解组织的人员是比较紧张的,而调解人员还要完成其他繁琐的工作任务。其次用于调解的经费保障十分有限,而工作范围内有的村落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往返一次就需要大半天,下雨天根本无法乘车前往。面对这些困难,基层调解组织需要配强配齐人员,要有足够的人员从事调解工作,去化解矛盾纠纷,去调查分析矛盾纠纷,有时间去处理矛盾纠纷。只有满足了人员、时间,才能真正了解矛盾纠纷的根源,制定调解方案。建议社区矫正工作能从司法所的工作职责中分离出来,由具有执法权的司法警察担任。其次,村上的调解员要从“杂货铺”中脱离出来,从事独立的调解工作。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随意的更换。稳定的人员,才熟知当地的民风民俗,对自己辖区内人民群众的特性、个性比较了解,有利于矛盾纠纷的正确解决。最后要增加对调解组织的经费投入。政府要舍得投入调解组织费用,解决好调解员的办公费、交通费、出差费、培训费、书刊费、通讯费等等,不能“只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3.3 推广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
很多矛盾纠纷之所以扩大化,原因在于调解时方法不当。如调解家庭纠纷、相邻纠纷时,如果一开始便当着双方的面调解,那么调解可能会陷入双方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不仅不利于调解的开展,反而会使双方的矛盾加剧。这种 因生活中的琐事而产生的纠纷,可采用“背靠背调解法”,指在对产生纠纷的原因深入了解后,先找一方进行调解,再对另一方进行调解,利用亲情、邻里之情为突破口,争取让双方能各让一步,从而有效化解双方的矛盾纠纷。此外,还有“冷却降温法”、“情理交融法”、“扶正却邪法”、“逆向求助法”、“案例引导法”、“亲友疏导法”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而采用的,在运用这些方法前需要调解者首先弄清事实真相,弄清事实真相是进行调解工作的基础。其次要分清是非曲直,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纠纷,必须明确谁是谁非,是否合乎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是双方都有错误,还是错误完全在其中一方,如果错了,要弄清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对于错误的一方要进行批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后再充分说理,耐心疏导,消除隔阂。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要对双方进行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是指结合本纠纷的具体情况,讲明法律后果。道德教育是指要向当事人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明确指出哪些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哪些行为不符合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耐心疏导,通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促使双方互谅互让,消除隔阂重归于好。
参考文献:
1《婚姻法》、《合同法》 2《调解与方法技巧》 张跃勇
第二篇:浅谈农村矛盾纠纷
浅析矛盾纠纷化解
一、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及成因。
1、资源权属类。主要是农村土地、林业、矿业等各类资源性权属纷争,以及进行各类建设引发的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方面的矛盾纠纷等。
2、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类。这类纠纷多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引发的,经过各级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大多数化解在基层,但如果化解不及时,极易造成家庭、宗族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乃至暴力事件。
3、干群关系类。主要是个别地方村务管理不善,村务不公开透明,严重侵害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决策权; 少数村干部甚至以权谋私,侵占公共财产; 还有个别村、基层单位和部门的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意识淡化,对待群众诉求缺乏耐心,使一些可以不发生的矛盾发生了,让一些发生的矛盾激化了,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等等。
4、债权债务类。主要是个别地方由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债务消化不了,长期被拖欠,引发干部与群众之间、现任干部与原任之间、村干部与包工头之间的矛盾纷争。还有就是在发展家庭经济中,借款融资以及从事买卖、承包、租赁、承揽、建筑、运输等民事活动中形成债权债务纠纷等。
5、信访类。主要是个别信访老户对信访处理或答复不满意、不及时而持续信访,甚至越级上访,以及少数人想通过上访获取个人利益而无理闹访、缠访等。
6、因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主要为交通事故纠纷、医患纠纷等。7,因环境污染、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发生区域主要为城乡结合部。
二、一些矛盾纠纷难调的原因
1、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多年来,经过多次的普法知识教育,一些村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仍然淡薄,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和观念不强。
2、公平、诚信道德观念缺失,社会风气滑坡的影响。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村民的公民意识并没有提高,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并没有形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发生纠纷时,体现为一种争强夺利、占别人便宜的意识,而缺少了一种公平诚信的道德观念。
3、“我是农民我怕谁”的小农意识作祟。此种意识在农村区域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碰到的较多,特别是在一方为村民一方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矛盾纠纷中表现较为突出。比如一些老上访案件、一些医闹纠纷,虽然村民的合法理由不充分、底气不足,某些村民也常常是“死缠烂打”纠缠不休,男人劝走了、女人过来;女人劝走了,男人再来,反反复复。总认为只要“闹”了就有甜头、有好处;“闹”的不过分,拿我也没办法,你政府总不能改变我农民的身份。
4、宗族、家族势力的较劲。在农村有些村民之间的纠纷有时不是单个村民的事情,往往表现为一种家族、宗族势力的暗中较劲,也就是纠纷双方自认为的家族、宗族的面子问题,因此,发生这样的纠纷暗中从后操纵、捣鼓的比较多,这样的纠纷反复调处的多,调处也比较困难。
5.花钱买稳定”的消极影响。某些部门当遇到纠纷时,为了尽快解决或出于人道考虑,出一些钱平息纠纷,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
三,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充分认识矛盾纠纷,做到“三清”。一要弄清矛盾纠纷的局态。即弄清矛盾纠纷的新老大小、个体群体、涉及范围、轻重缓急、风险程度等。二要弄清矛盾纠纷的因果。即弄清矛盾纠纷由何而起,现已到何种程度。三要弄清矛盾纠纷的性质。即弄清矛盾纠纷是经济利益还是当事人合理或不合理诉求,是对抗性与非对抗性。这些,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三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民众,认真调查研究,深刻剖析内因,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矛盾纠纷的诱因、成因、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全部呈现出来,唯有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掌控大局,因势利导。
二、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快、准、宜”。一要快,就是指调解工作介入快、调处快。介入快是指矛盾纠纷一旦发生,调解人员就要立即出现在矛盾纠纷现场。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或者预防矛盾纠纷激化,而且可以及时有效地制止或平息纠纷,更能为下一步的调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调处快是指调解工作的速度要快。纠纷发生后,调解人员一旦介入,就要抢时间抢速度,争分夺秒地开展工作,不要拖拖拉拉,而应速战速决。二要找准化解纠纷的切入点。在纠纷的调解过程中矛盾纠纷的焦点容易查明找准,但要找准解决矛盾纠纷的切入点需要下一番功夫。找准切入点对解决纠纷则至关重要,也是能否成功调解的关键。虽然常见的矛盾纠纷不外乎婚姻、家庭、邻里、土地、房产、借贷等方面,但每一起纠纷都
有着其个性的特征。每一个特征,就是该纠纷的切入点。切入点清楚了,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容易产生了,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开展工作,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如甲乙双方承包的山场相邻,后因地界问题产生矛盾,双方为此发生争执,直接影响了生产。当调解员前去调解时,双方各执一词,调解员从双方的诉说中掌握了地界是纠纷的焦点,而解决纠纷的切入点则是山场承包合同。于是调解员让双方将承包合同拿出来,以各自合同中承包山场的界限为准,结果双方出示的林权证不一样,主要是因为新林权证颁发的时间问题,事实清楚了,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三要因人而宜。矛盾纠纷多种多样,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在调解工作中,要坚持因人而宜,不能千篇一律统一模式。由于当事人的性格特点、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就要求调解人员工作方法必须因人而宜。比如,对那些平时思想品质正派,行为表现好的纠纷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时可以采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方法进行。这些人通情达理,得理能让人,无理决不纠缠,是比较容易接受调解的人。对那些反应比较敏感、脾气比较暴躁、逆反心理比较强的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时应采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最好是采取跟其商讨的方式进行,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法律、讲道理,避免让其产生对立情绪,使调解工作陷入僵局。对一些阅历浅、盲目自大的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时则要运用借题发挥的方式,即以讲别的人、别的事作为参照对象,进行说理和点评,促使这些人自己有所模仿和对比,以达到调解工作的目的。对于那些有文化知识、好胜心比较强的年青当事人,做调解工作时应尽量运用暗示的手段,使用语言时多用提醒式或启示类的话语,由于这些人反应快,思维敏捷,很容易明白调解人员的意图,对调解工作的开展是比较有益的。所以,因人而宜的工作方法,对于调解工作开展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把握原则,规范运作,完善调解机制。一要把法律宣传贯穿调解的全过程。我国已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任何行为都应受行法律的制约。人民调解工作也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只有依法调解才是有效的途径。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逐步让公民知道自己的哪些言行符合法律规定,哪些言行违背了法律规定,哪些行为可以实施,哪些行为不能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化解纠纷,也能有效地预防纠纷。二要讲诚信原则。讲诚信是社会大力弘扬的一种美德。因此在开展调解工作时,要大力宣传诚信之理念,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根本。有的纠纷当事人今天调解达成协议,明天起了床就反悔,有的上年达成协议下午就推翻。这都是不讲诚信的表现。实践证明,这些不讲诚信的人,不但使调解员的大量调解工作前功尽弃,而且也同样使自己的损失不断扩大,对本人没有任何好处可言。所以,讲诚信不仅利人,也同样利已。大家都有了诚信,不仅可以提高调解工作的成功率。也保障了调解工作不会出现反复。
四、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要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单、广播、电视等媒体对法律知识进行通俗易懂的宣传,特别要用身边的案例讲
解、案例分析方式,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种震慑作用,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及依法行事依法办事的能力,让人们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加强公民道德的教育和引导,构建社会和谐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良好的道德观念是前提和基础。在当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的建设中,精神文明仍是薄弱环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风文明”应该是重点。良好公民道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长远的工作,要利用村民自治的方式建立民间组织,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加强教育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真人真事,多一些现场说法,在引导中让村民培养村民自己的良好民风村风,积极培育村民良好的公民道德规范。
3、转变工作方法,加强纠纷问题的排查,以防为主。矛盾纠纷突发性的比较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大多有一个发展过程,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对于排查出来的问题及矛盾纠纷,提前介入是减少矛盾纠纷、避免矛盾纠纷升级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法治仍不很完善时期,许多人有一种“民不告官不究”的习惯思维,重调处轻排查,等出了问题再去解决,治标不治本。社会稳定是一个大概念,矛盾纠纷也是一个大范畴,并不只是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矛盾纠纷的爆发也是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而前期问题的解决是关键,群众问题无小事,因此,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也要加强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小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做到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才能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4、整合维稳资源,形成调处合力。乡镇基层政府肩负着基层大量的维稳责任,可是因为条块分割的原因,乡镇基层政府行政资源减少了,强制执行能力消弱了,解决手段也减少了,使得乡镇政府对于农村发生的一些矛盾纠纷,解决起来常有一种力不从心之感。要解决好这些矛盾纠纷必须整合维稳资源,除了整合区域内的综治部门的资源外,还能调动整合其他事业单位的能力。从一些通过县里调处的矛盾纠纷中可以看出,因为县一级各项功能齐全,在调处中通过整合各方面的维稳资源,矛盾纠纷调处起来就容易得多,办结也快得多,而乡镇政府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并且取得的效果还不好。
5、加强对不合理诉求的打击惩处力度。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最难调处的就是不合理诉求。要求不合理诉求的人遵循的是一种“痞子哲学”,死缠蛮闹,行走在法律的边沿,道德对此不起作用,触犯刑律又不够,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具有强制执行权力的有关部门,要有措施,要有力度,坚决打击惩处这种不良行为,制止这种不良风气的发生,积极构建一个公平、正义、诚信的良好环境。
五.干部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热情接待,稳定情绪。对刚刚被矛盾纠纷搅扰得情绪激动甚至愤怒的当事人,一定要招呼他先坐下来,递上一杯热茶,让他消消气、别着急、慢慢谈,然后请他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介绍。这个时候一定要热情,千万不能冷淡,更不能带观点和看法,否则当事人的情绪不但不能平静下来,还会把怨气撒到调解人的头上,这样就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 耐心听取,了解详情。农村的矛盾纠纷往往不会因一件事情就会马上发生,当事人双方可能因一件小事形成看法,心生妒恨,然后经过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牵强附会的小问题的积累爆发而产生矛盾。因此在听取当事人反映情况时,一定要有耐心,听得越认真,当事人就越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对解决纠纷就越有帮助。
3.仔细分析,找准切入。当事人的反映基本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占各的理。因此在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后,要进行仔细分析,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基本上是当事人双方都不赞成而又无法坚决反对的点。如果这个切入点找不准的话,那势必引起双方的再一次争吵,调解的难度就会加大。
4.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当找准了解决矛盾的切入点后,就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服当事人,那就必须要有依据,否则当事人是不会接受的。首先是依据谈话笔录的事实经过以及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全面的推理;其次是结合情和理进行利弊分析和劝说,要求当事人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样就容易把当事人的看法调整到解决矛盾的思路上去;第三是调解大门永远敞开,如果第一次调解不成功,就要求当事人回去再思考,第二天再来调解。第二次调解不成功就争取第三次调解,甚至第四次、第五次调解、直至调解成功。其实,任何当事人都不是故意和对方结怨,90%以上是由误会造成的,当事情说清楚,又有调解人协调,双方基本上可以达成谅解,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第三篇:关于农村人地矛盾的调查与思考[模版]
关于农村人地矛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隋福鹏
最近,我们在农村调查时感到,当前农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有些地方甚至非常尖锐,并且呈加速蔓延的势头,如果不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农村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一、当前农村人地矛盾主要表现
当前农村人地矛盾呈现出四大特征:一是爆发性。从2004年开始,农村人地矛盾开始突然爆发。虽然经过广大基层干部的不懈努力,大多数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但仍有一些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就导致了部分群众要么通过信访渠道、要么通过司法渠道寻求问题的解决。从威海市信访局统计的情况看,2008年1-10月份,全市因土地问题到市上访70起,569人次,到镇到县上访的总数超过千起。从市中级法院统计的情况看,2004年至200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927起,一审案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06年起案件增幅超过20%。二是多样性。矛盾的类型多,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征地补偿、土地租赁、收益分配、相邻关系、财产损害以及其他方式承包等诸多方面。涉及范围广,农村人地矛盾不仅涉及农民个人与村集体的矛盾,还涉及多数村民与村委、村民与政府、村民与有关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集体上访、集团诉讼和共同诉讼较多,涉及面广、影响大,有个别案件曾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三是多发性。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当前工作的大部分精力要用在化解农村的人地矛盾,而这种矛盾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几乎村村都有。一些信访干部则表示,如果不从现在着手解决人地矛盾,这方面的上访将会激增,接访压力会越来越大。四是复杂性。农村人地矛盾形成的原因千差万别,解决起来非常棘手,经常是严格的政策性与充分的合理性撞车,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按倒葫芦浮起瓢”。
农村人地矛盾撇开表象的东西,共同指向非常集中,就是争地要地。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框架和惠农力度不断加大的双重刺激下,农民争地要地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当前农村要地的主要有四类情况:一是新增人口。如农村新婚青年,婚后一般生一个小孩,如果第一胎是个女孩,还可以再生一个,这样势必造成三四口人种男方一个人的承包地。如夏村镇任沟村一个大龄青年,娶个离异妻子,带两个小孩,因村无地可增,四口人只能靠一个人的承包地生活。二是过去不少农民为了不交农业税费,主动放弃承包权,现在又想要回承包权。以南黄镇东洋水村为例,该村261户,700人,土地1600亩。1999年签订二轮承包合同时,有许多村民为了逃避税费,想方设法不签合同,结果只签了191户,890亩地,还有5人把已经承包了的8亩地退回给村。2004年后,过去不要地的现在纷纷要求承包地,却又无地可分。现在村里有人没地的共53人,按照该村人均1.5亩的分地标准,少地69.5亩。三是过去不少外出打工的农民为了逃避税费,采取“口袋户口”的办法去外地打工,现在又把户口迁回村里要地种。如南黄镇凤西庄村,这种情况有 20多人。四是农村的回迁户、投亲户、复员军人、下岗职工等,也回村要求承包地。这四部分人要地的理由十分充足,作为村级集体组织的合法成员,也完全有权利主张自己的土地承包权利。大部分村干部曾致力于解决这一矛盾,但往往会陷入两难选择:一方面是增人无地可增。在一轮承包时,政策给出了村集体留用机动地不超过5%的上限,二轮承包时规
定没有留有机动地的不准再留用。现在大多数村的情况是,留用的机动地已经用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是减人无据可减。现在农村人口“减多增少”的现象非常普遍。南黄镇2007年的农村人口比2002年减少了2215人,南黄村每年减30多人,增七八人,凤西庄、北斜山村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在一部分人无地种的背景下,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地种不了,经常出现一个人种四五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土地的情况。比如,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的老人都去世,两个人种的就是六个人的地。在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保护下,如果仅靠道德规范的软约束,多种地的农户作为既得利益者,肯定不会主动把多种的土地退出来。有些村的干部想把部分村民多种的地抽出来分给缺地户,结果村民拿出三十年的土地承包合同,来强烈抵制。崖子镇曾出现了这样一个案例:某村15个农户到镇上访,要求增加土地,镇政府答复:按照村民组织法,要调整土地,必须经过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主张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投票表决。结果是,除了这15个农户外,其他村民全部反对土地调整。
二、农村人地矛盾的诱因分析
造成农村人地矛盾的原因是多层面的。从客观上说,人多地少是我国固有的矛盾,耕地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是一个生存资料。威海市现有耕地246万亩,农村人均耕地1.49亩;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24万人。按每个农村劳动力至少可以耕种15亩地计算,只需农村劳动力16.4万人。虽然到2007年底威海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50.3万人,但仍有57.3万人的剩余劳动力。这意味着“僧多粥少”、人多地少的矛盾仍将继续并长期存在。从体制上说,农村土地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该体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颁布实施前主要是由政策来规定,缺乏法律和行政规章的规范,导致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土地调整频繁。《物权法》颁布实施前,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的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债权,对于物权来说,保护力度相对较弱。另外,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行政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过大,地方政府用行政手段频繁调整承包地,也带来不少问题。值得深思的是,以上两个方面原因都是由来已久的,为什么农村人地矛盾却仅在近些年突然爆发?这不能不让我们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到政策导向上。从根本上说,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早于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在世纪之交,我国农民经历了由种地向国家交钱到国家给种地补贴的转变,2000年前后实行了费改税,04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取消了农业税,之后各地陆陆续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威海市每亩的种粮补贴达89元。国家惠农政策的制度设计,实行的是“均惠制”,即人人有份,按人均享,而 “均惠制”的实现形式却依据于分地方式的“均田制”,是通过地亩补贴方式实现的,即地多的多贴,地少的少贴,不种地的不贴。从理论上说,只要按人均田,就能按人均惠,政策框架的设计本来也无可厚非。应当说,按人均田在一轮承包初期是实现了的,但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人口变动等多种因素早已打破了这种平均。有的村从一轮承包到现在,没有调整过一次土地;大部分村的二轮承包基本是一轮承包的顺延。在2000年以前,农民种一亩地的年税费一般在200元左右,每年的种地收入在剔除税费和投入后所剩无几,对大多数农民来说,种不种地、种多种少都无关紧要,所以土地承包权并没有引起农民真正的重视,甚至有些农民特别是不以地为生的农民想方设法不种地或少种地。现在种地的重大政策利好,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心理。中国农民历来“不患贫患不均”,历次农民起义都是在“均田赋”的大旗下进行的;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以均田为核心的土地改革的成功。这就是说,当前农村
人地矛盾的焦点在于由“地不均”引发的“惠不均”。有一个在外经商多年小有成就的农民,这次也加入到争地要地的大军中。问他原因,说:“本来也不差这点钱,费改税前,我虽在外经商,三提五统一点也没少交,现在种地有补贴,我要拿回我应得的部分,即使抛荒粗种,多少也能挣个补贴,肯定只赚不赔。”这种心态在农民群中非常普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人地矛盾的实质。按照一般经济原则,使用生产要素应是有偿的,就象城里人租房开店要交房租、坐车要花钱买票一样,农民种地交地租也天经地义,多种地应多交租,少种地应少交租,不种地应不交租,传统的农村税费制度就是有偿原则的具体体现。在零农赋甚至种地有补贴的新条件下,多种地的受惠多,少种地的受惠少,不种地的不受惠。而利益的平衡点在于,按人均田,按人均惠。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已经用合同确定下来的现实情况下,只能通过利益调节来解决利益不均的问题,即多种地的,超过人均部分的土地,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地租,补偿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这是解决当前农村人地矛盾必须抓住的关键问题。
三、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对策建议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农村的人地矛盾,不仅是个敏感的经济问题,更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农村的干群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这一矛盾已不容回避,必须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合理和合法的统一,维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农村大局的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要摸清底子。这是解决当前农村人地矛盾的基础工作。要摸清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底子;摸清人口底子;摸清各村土地承包形式、承包年限、兑现情况的底子;摸清缺地户数、人数、面积的底子;摸清可以用于调整的土地数量的底子。特别要摸清没有实行二轮延包的村的情况,承包合同不到户的情况,实行“两田制”村的情况,机动地留用特别是超标情况,对外承包土地的面积及回收期限情况等,为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准备第一手资料。
二、要分类指导。要区分农村人地矛盾的不同类型,剖析矛盾形成的不同原因,灵活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要把实现“耕者有其田”作为首要目标,致力解决农民的无地少地问题。应本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原则,不回避矛盾,不搞一刀切,站在保护农民利益的立场,想方设法满足要地农民的要求。一要坚持依法原则。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前提下,建立明确的农用土地产权制度和调整机制,如承包期内,达到一定年限后发包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承包地;赋予县、乡两级政府和农村村委会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调整土地的行政权力。如可以允许乡、村组织在征得2/3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的前提下,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组织实施土地调整。南黄镇有31个村,多年来一直实行“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办法。对减人的家庭,如果承包人同意,可以继续耕种三年,村里按应减的土地每亩收取100亩费用,期满后收归村里调节给新增人口,这样人地矛盾得到较好解决,绝大多数群众对这一做法表示认可和理解,没有因为这一做法而产生上访。夏村镇任沟村多年来也一直实行“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办法,群众觉得很合理,村里一直很平稳。04年该村有26户需要调整土地,大家都同意,只因新上任的村主任不同意,结果没调成,群众意见很大,导致干群矛盾激化,出现多起矛盾纠纷。二要坚持优先原则。保证村留机动地优先用于新增人口承包用地。农村集体留用机动地,是两轮土地承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产物。威海市约有90%的村留有机动地,机动地的来源有三块:一块是“留的”,在二轮延包时,有些村按比例预留的机动地;一块是“剩的”,因为税费高,有
些村的部分土地包不出去,由村集体统一经营而形成的机动地;再一块是“增的”,有些村退果还耕、复垦整理新增加的机动地,如南黄镇近几年就新增了退果还林土地3000多亩。留用机动地的原始动机有两个,一是用于调节新增人口用地;二是用于增加村集体收入。从威海市机动地实际运用情况看,创收功能发挥有余,调节功能利用不足。有部分村把机动地发包给村民或者其它经济组织,并且签订了长期合同,短期内收回土地有一定困难。今后,有机动地的村,要把机动地优先用于解决新增人口用地;对机动地已经对外承包的,要做好承包方的工作,尽快退出相应的承包。三要坚持补偿原则,对应享有土地承包权而未得到承包地的农民进行补偿,补偿资金主要由多地农户分担。在人多地少的格局下,多地农户有两种选择,一是退出多种的地,二是继续耕种但必须比照市场租价交付租金。
三、要配套推进。化解农村人地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整体推进。一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根本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和层次。要制订配套政策,建立农村劳力土地承包权的退出补偿机制,让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的彻底,转的无后顾之忧。如天津的以宅基地换楼房、浙江的以土地承包权换保障等模式都可资借鉴。二要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重点解决“兼业”现象。要积极推进村村联合、村企联合,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向捉田能手转移,向龙头企业转移,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移,使务工者专心务工,务农者专心务农,经商者专心经商。三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农村保障体系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无缝对接,淡化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四要强化村级班子建设。解决所有的农村问题,政策和法规固然重要,但基层班子的人格力量和无形的道德约束也不可或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基层组织建设的力度,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发展经济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民主管理的能力、协调矛盾的能力,使其成为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第一道屏障。
第四篇:调查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查报告
基层农村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是多年来困扰基层干部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派出所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经常性地分析研判矛盾纠纷的规律特点出发,深层次地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辖区有六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5302人,面积46平方公里。“107”国道、沪陕高速贯穿全境,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南临淮河,北与平桥区的长台乡、平昌关镇接壤,有丰富的河沙资源,以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街位置优越,客流物流旺盛,生意兴隆。但多年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多,治安环境复杂,刑事治安案件频发,各类矛盾纠纷尤其复杂突出。加之开发建设,河沙资源纷争,艾兹病人闹事,**收费站引发的即发性矛盾纠纷,历史矛盾与现实矛盾交织,传统旧习与现代观念共存,发展建设机遇和困难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集中反映到社会治安方面来,维稳任务极其艰巨繁重。总结回顾近年来我所受理、查处、调解、处置的治安安件、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按照分局党委安排部署,联系当前正在开展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探索 “两个提升”工作途径,针对基层派出所面临的大量治安案件和矛盾纠纷,我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略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农村矛盾纠纷的规律和特点
针对各类矛盾纠纷发生的时间、对象、范围场所、规律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方式,不同的手段措施及时排查及时化解,及时疏导引导,及时平息事态,严防矛盾激化事态扩大,演变为刑案,升级为群体性事件,甚至发展为大规模暴力冲突事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异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规律和特点:
(一)从时间上看,农闲季节冬闲季节,节日,耕种收获季节多发各类矛盾纠纷。**辖区2008年在这个时段矛盾纠纷治安案件发案量占全年60%以上。
(二)从对象上看,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农业工人,农村从事各种涉农行业人群中,易发各类矛盾纠纷。
(三)从起因上看,宅基土地林地界限不清,权责不明,村组及主管部门解决不力或久拖不决,积怨矛盾越积越深,进而引发各类案事件。邻里之间,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集体之间,日常生产、生活中动态发生的各类小摩擦、小矛盾解决不及时,不公道,都能引发大的矛盾纠纷,引发案事件。家庭内部矛盾,家庭成员相处不和谐引发的各类案事件在农村地区亦占较大比例。例如:**王庄村六里庄组村民董某与王某,因宅基地纠纷引发矛盾,三翻五次找村委会、土地部门解决没得到结果,2008年两家打了两架,今年三月再次发生打斗,派出所颇费周折受理查处后,双方还是不满意,要上访告状,强烈要求处理好他们的土地纠纷。
(四)官僚主义作风,行政不作为,部门间推诿扯皮,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等现象大量存在,是新时期引发矛盾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的又一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2009年2月,**居委会居民余某以卫生院门前道路占用其耕地为由,多次到办事处有关部门反映,无人过问,多次拨打市长热线,上访告状,并堆土堵住通道长达十余天。类似情况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根本改观任重道远。
(五)效率低下,执行能力不强,农村干部对各类矛盾纠纷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毫无疑问更加剧了各类矛盾滋生演化,矛盾双方不会依法维权,怕打官司麻烦,法律知识匮乏,种种原因交织一起,加之好事者推波促澜,是激化矛盾纠纷的又一重要诱因。
二、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勤排查,早化解。紧紧依靠乡村基层组织,广布情报信息员,及时获取相关情报信息,要在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上很下功夫。
(二)依托乡镇群众工作站,在乡镇党委、综治部门统一领导、组织下,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方面力量,尤其是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力量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和谐为上的理念,定期研判定期讲评,定期排查化解,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和作,形成大调解大排查工作格局。
(三)公安机关要立足本职,对受理的治安案件提高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压缩矛盾纠纷演变空间,彰显治安处罚力度,弘扬公平正义,提高执行能力,节约办案成本,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加大对农村地区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法律素质,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用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减少滋生消极腐败堕落的低级生活情趣,从思想根源上减少发生矛盾纠纷的因素。
(五)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各类矛盾,在发展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创造美满和谐辛福的生活.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关于交通中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
生态渔业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大曲村受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第五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调研信息
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人民路司法所 李海霞
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渐显露,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呈现出增多、加剧的趋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各项改革措施,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既是我们必须全力破解的新的历史课题,也是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基本经验
我司法所始终把排查化解突出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了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排查稳控责任。按照 “解决问 题、化解矛盾、稳控局面”的总体要求,我们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任务来抓,明确了“工作重心由查办向稳控转变,工作方式由封闭向公开转变,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为组长的解决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举报问题排查化解稳控工作专题会议和相关责任单位参加的工作协调会,明确排查化解责任。为了严密突出问题化解稳控工作规程,建立了“排查、梳理、分解、交办、督办、反馈、问效、追究”衔接紧密、规范有序的工作流程,加强对矛盾纠纷问题的收集和筛选工作,特别是对存在越级访、重复访苗头的信访举报问题进行细致全面深入地排查,建立了《信访突出问题台帐》,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属受理范围内的问题,及时落实包案领导和承办单位,明确办理责任和时限;对不属受理范围内的重点问题,及时进行分流办理;对其他一些非重点问题进行备案管理,并由信访信息站点负责动态监控。
2、强化督办力度,提高解决问题实效。一是强化重点督办。对重大信访举报问题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督办。二是强化坐堂督办。经常深入基层承办单位,对交办下转的信访事项进行现场督办,督促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是强化会议督办。通过召开专题督办会,由区纪委、信访举报问题承办责任单位、相关专业部门、信访办、法律专家、信访举报人等共同 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督办意见,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强化电函督办。通过督办电话、下发督办函,收集督办问题落实反馈书、分流办理情况反馈书等形式,对基层承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五是强化专题督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屡次督办仍落实不利的信访问题,由区纪委领导带队,组织联合工作组进行个案专题剖析,督促问题解决。
3、强化制度创新,建立稳控长效机制。为了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长效机制,提高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效能化、法制化水平,我们从制度创新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破解信访举报难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一是着眼于提高举报问题预控能力创新制度。建立了《信访问题排查管理制度》,对重大节日、旅游旺季、高考升学、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期易发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排查,解决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真正做到信访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防控在先。同时,建立了《信访信息站点管理制度》,加强信访信息的收集、筛选、梳理、分析,提高对信访形势的掌控能力,便于从全局上有针对性地落实措施,解决问题。二是着眼于提高解决突出问题能力创新制度。建立了《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制度》,公开信访举报工作流程、政策法规、领导接待日、举报电话和网络邮箱,公开核查案件,公开信访听证,增强办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举报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还建立了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 《快速反应制度》、《联动保稳制度》、《组织保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着眼于提高依纪依法办访能力创新制度。从规范信访举报秩序,营造良好的信访举报环境入手,建立了《三级终结制度》和《非纪检监察受理范围信访举报问题分流办理制度》。对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内的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承办;非受理范围的问题,转交有关单位按“三级终结”程序处理解决,有效遏制缠访问题。对已走法律程序尚未办结的事项、应由有关行业部门解决的事项和应由大信访部门办理的事项,纪委不予受理,给予转办分流,有效遏制无序上访问题,提高信访举报部门工作效率。
二、当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妥善处理了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使信访形势得到一定好转。但是,面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的主体多元化、规模群体化、纠纷复杂化、调处疑难化的一些新特点,我们在信访工作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快速反应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互相交流沟通不够,齐抓共管、上下一心的排查调处工作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组织协调不顺,跨部门、跨地区 的矛盾纠纷协调不得力,一些基层单位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主动性还不够,推诿扯皮、拖而不办、调处不当的现象仍然存在,工作合力还不强。
2、基层部门办信办访能力还有待提高。少数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作风不实,群众意识不够,对信访信息掌握不灵,不能提前介入,没能把苗头性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有的基层干部工作业务不熟,对问题研究不透,不能按照政策法规办事,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排查调处活动不够经常化,对群众来信来访敷衍塞责,导致矛盾激化。一些基层部门的稳控化解能力、做思想工作能力、查办突破能力还有待提高,工作作风也有待进一步转变。
3、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措施创新不足。目前,大部分乡镇、部门沿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措施还依赖于传统模式,缺乏创新意识,方法大多陈旧单一,不注重分析矛盾纠纷产生的成因,没有针对性地制定可行性化解方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预防和化解纠纷的机制不健全,处置力度薄弱,处置问题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比较高,致使一些矛盾纠纷问题长期积累,给党政机关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压力和隐患。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督办考评追究力度还不够,纪委对下督办不够及时,对基层办信办访工作考评体系还不健全,对违规办访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还失之于 软,工作责任制落的还不靠。
矛盾纠纷问题频繁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有历史积累的问题,有政策调整产生的问题,有一些人借机生事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某些问题决策时,考虑得还不全面,在处理涉及群众利益问题时,宣传得还不够,政策掌握得还不全面细致,执行得还不公平,出现矛盾和纠纷时,主动化解的意识还不强,办法还不多,对一些老问题不愿意触及,更不想主动解决。总之,目前我们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认识还不够高,工作还有差距,方法还需创新。
三、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思路对策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为增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能力,尽快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重点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创新。
1、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做好矛盾排查调研,为化解矛盾纠纷打造基础。改革、发展、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实施科学决策,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方面。事实证明,许多矛盾纠纷的发生是由于决策不准甚至失误造成的。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要着重于抓基础,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研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 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解决”的原则,加强调查研究,建立调研制度,制定调研计划,广泛深入基层开展排查调研论证,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综合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保持政策的严肃性、连续性、稳定性,从政策和决策的源头预防各类矛盾纠纷,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减少矛盾纠纷问题的发生,防止问题扩大化。在排查调研过程中,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负责人,形成区、镇、村三级信访排查调处网络,重点调研和排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和基层信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慎重决策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充分听取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并重视信访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扩大民主参与程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政策不完善、决策失误产生的矛盾纠纷,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完善基层调处机制,堵住矛盾产生源头,为化解矛盾纠纷筑牢防线。做好基层工作,特别是村、镇和部门的工 作,是有效防止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途径。从实践看,大量矛盾纠纷的积累,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基层调解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任务不落实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基层调解委员会建设,配齐配强调解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交通设备,确保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有人可做,有人愿做,有人能做。要着力构建以民间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民间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者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基层调解体系,力争形成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互相配合、调处有力、共建和谐的长效调解机制。要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由党组织牵头、各级班子齐抓,其他组织配合、信访渠道为主的行政调解网络,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中的主阵地作用。要在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全面建立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门性调解小组,构建乡村调解委员会与行业性、专门性调解组织为主,其他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以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调解的基础作用。要加强基层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标准化建设,强化司法所的调解职能,力争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范围内,化解在萌芽状态,以防范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及越级访问题的发生。要充分发挥基层信访信息站点和信访监督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积极性,做好政策宣传和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防止矛盾纠纷的产生、蔓延和激化,提高 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3、完善信访预警机制,畅通矛盾诉求渠道,为化解矛盾纠纷营造环境。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主渠道,也是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矛盾纠纷的“窗口”。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强化“信访工作经常化、信访机制规范化、信访渠道畅通化、信访调解和谐化”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信访预警机制建设。要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实行责任倒查、严肃处理的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度;建立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信访督查机制;建立信访事项复核和信访听证制度,完善征求意见程序,促进信访工作办事公开;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汇集分析信访情况,对信访事项进行经常性的组织、协调和督办;建立信访工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使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能够便捷畅通地反映,群体性事件和群访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和处置。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信访网络队伍建设,致力于信访网络全覆盖,形成查办信访案件的整体合力,建立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听证等办法相结合的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集中处理解决复杂、疑难、交叉信访案件。
4、完善督办落实机制,保证矛盾处理到位,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保障。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 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要把矛盾调处工作做好,必须有相应的机制对此进行监督,这就要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矛盾调处工作的督办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对复杂矛盾纠纷化解的联合督导和挂牌督办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执法督查指导活动,务求矛盾纠纷处理落实到位。一是突出督查重点。要重点督查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的重点问题;督查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异常访等难点问题;督查信访量大、矛盾多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的热点问题;督查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期的焦点问题。二是加强督促检查。要对重大矛盾、群体性矛盾强化督办措施,定人、限时督促化解,并加强对矛盾调处工作过程的跟踪、督查,及时反馈情况,减少矛盾的反复,促进矛盾的妥善解决。要定期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要求限期解决。三是实行挂牌督办。各级部门要建立重大矛盾纠纷挂牌督办制度,把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并加强对矛盾调处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督查和督查通报工作,彻底改变督而不办、办而无果的情况,防止矛盾反弹。
5、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矛盾追究力度,为化解矛盾纠纷规范导向。要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强考核,真正使化解矛盾的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一是从明确责任入手,突破矛盾纠纷解决瓶颈。各级党委政 府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信访工作亲自抓、负总责。要不断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和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机制,对于各类重点矛盾纠纷,要着眼于切实解决问题、切实化解矛盾,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逐一明确牵头和配合部门责任,明确解决时限,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由领导亲自组织协调,亲自督促检查,逐案排查,逐案分析,找准症结,因案施策,真正把案包实。二是从责任追究入手,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当前许多集体访问题早有苗头,由于没有及时妥善处理,结果形成长期积案,究其原因就在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落实,关键就是责任追究不到位。因此,必须从责任追究入手,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自觉履行职责。对于各地区、各部门产生的重复信访、越级信访、非正常访、群体访等情况,要认真统计分析,每月定期进行通报。对突出信访问题多发的地区和单位,要专门派工作组督察督办。对由于工作失查、失控,工作责任、工作措施不落实,玩忽职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不力,导致矛盾纠纷多发或激化升级,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或重大恶劣影响事件的责任人,纪检监察部门要追究其责任,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对于群众信访问题中涉及的干部作风及贪污腐败等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 及时介入,根据群众的举报和提供的线索,进行认真的查处,做到不弄清问题不放过,不纠正错误不放过,不查究责任不放过。三是从考核评价入手,形成矛盾纠纷调处氛围。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监督高效的矛盾调处工作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并把考核结果同晋升、评优、晋级、表彰、奖励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对那些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调处措施有力、维护社会和谐取得突出成效的,要进行通报表彰,并予以提拔重用;对调处工作力度不大、进展缓慢、搞形式走过场的,要进行严肃批评;对因领导责任心不强、不重视、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疏于调处而使矛盾激化为集体访事件或群体性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情节给予党政纪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持做到先进典型有表扬,工作不力有批评,渎职失职有处罚,努力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导向,确保把矛盾调处工作落到实处。
6、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矛盾调处合力,为化解矛盾纠纷凝聚力量。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落脚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着眼于从苗头上发现问题、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和工作力量,切实加强县、乡(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组织和队伍建设,健全信息网络,努力形成各方 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配套联动的工作体系,落实相关工作措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务求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做到乡镇与乡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村与村之间、县与乡镇、乡镇与村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联动网络。对化解矛盾纠纷所需要的救助资金,各级政府要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201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