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为论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17:0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行为论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行为论读后感》。

第一篇:会计行为论读后感

会计行为,行为的艺术

——读《会计行为论》有感

大一的暑假,我选择阅读的书籍是林钟高的会计行为论一书。这个暑假也因这本书而充实。

阅读完前言我懂得了:行为会计是行为科学和会计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过西方行为会计学家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它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的影响以及受其影响而可能产生的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对会计行为的影响等等。它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吸纳了行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格局,为古老的会计理论注入了新的生机,使会计理论花苑更加殉丽夺目,光彩照人。

从目录看来本书共有八章:从会计行为及其要素结构到会计行为主体再到会计行为客体一直到最后的我国会计行为现状行为分析及其对策,整本书纵使粗略的阅读都使人受益匪浅!

第一章从行为科学引入行为会计的理念,娓娓道来,井然有序。行为会计发展至今,不少会计学者将其认定为是现代会计的第三大分支,它为古老的会计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行为会计所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广、跨度大,内容极为丰富,但概括起来,主要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会计行为;其二是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行为的影响;其三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会计行为是行为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行为会计又渊源于行为科学。

行为会计从萌芽产生到逐渐发展到日趋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对行为会计的研究比西方国家晚了很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现在仍落后于人。

对于行为会计的定义有很多种,有的是直接定义,有的是间接定义;有的较为具体,也有的较为抽象,但都突出了一点,即行为会计是行为科学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其涉及面较宽,既研究会计行为(包括管理会计行为和财务会计行为),也研究与会计行为有关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会计行为产生的影响。再从目前西方出版的行为会计的教科书和专著的内容看,其研究内容并不是具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而是会计人及其行为。

行为会计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行为会计,是行为科学在会计学中的应用,没有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就不可能产生内容丰富的行为会计,因而行为会计学表现出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同时,其内容又突破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介于行为科学、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之间,因而又具有一定的边缘性。2,行为会计研究内容涉及而广、跨度人,既研究会计行为,也研究会计信息使用者因受会计信息影响而可能产生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会计行为本身可能产生的影响,使会计行为不断得到调整、矫正,以达到优化。3,行为会计研究会计行为以及与会计行为有关的各种行为,例如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人的行为,但最主要的还是研究会计行为,如果不将焦点集中于会计行为,则就不称其为行为会计,体现不出会计这一母体的特征,因为“会计

实质上,就是一个行为过程”。

然后作者又从行为的定义开始讲起深入探讨会计行为究竟是一怎样的行为,从中总结了会计行为的几点本质特征:主体性、目的性、技术性、严密程序性、计量型、周期性等。然而行为会计与会计行为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即本质上存在差异但又共同根植于会计这一母体。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万物皆系统,而系统则是由若干个有机联系的诸要素构成的。会计行为也是一个系统。会计行为这一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所构成:会计行为主体及会计人、会计行为客体、会计行为动因、会计行为规范、会计行为手段等。

会计行为主体就是会计行为的实施者,在会计行为各要素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行为的其他问题均是由其引发而产生的。正如米勒所说:“人是大千世界的中心,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因而研究会计行为,首先必须研究会计行为主体。会计行为主体既包括企业管理当局,也包括“会计人”。这里所说的会计行为主体,则主要是指企业“会计人”。

会计行为主体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会计行为能力,并获得权威机构〔政府或民间)的认同,直接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实践活动,能独立或与他人协作实现会计目标的会计人员以及由其组成的会计组织机构一一一会计行为群体,即会计人。他们具有创造性、多角化、及结构性等特征,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仿佛是那无数个体中渺小的一员,虽渺小但存在着,为我国的会计事业奉献着自己微薄的力

量。

但给我最多启发与感悟的还是对于我国会计行为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的论述。从中我了解到在我国会计信息层存在过严重失真的问题,这个危害是极大的。究其原因则来自于通货膨胀、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制度不完善等。依据上述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和原因,结合会计行为理论,作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加大治理会计环境的力度

会计信息失真,从会计人员的心理角度看,大部分不是自愿的,而是屈服外部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做出违心之事。只有少数会计人员主动迎合,因而治理会计环境应着重以下几点:(一)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使企业行为规范化、法制化

市场经济就是公平的法制经济。市场的运行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人们的任何经济行为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因而法制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口前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法、公司法、会计法、交易法等,但力度不够,执法不严。因为会计信息失真,实质上就是会计人员明目张胆地做假帐,欺骗、损害投资人和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是对社会正常经济秩序的破坏。而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正是企业行为的一个侧而,是受企业管理当局的指使,是实现企业管理当局利益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危害社会利益的。这种行为所以如此严重,如此普遍,造成如此之大的经济损失,就是因为他们钻了法律不健全和执法不力的空子。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这是企业行为一再违法、违规,会计信息一再失真,而又难以解决的关键所在。每年会计大检查,每

年都查出很多问题,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不是以法治理,而是以罚代法,从不追究企业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充其量会计人员成为替罪羊。会计信息失真,社会有关方面是受害者,会计人员也是受害者,受益者只有一个—企业管理当局。因而会计环境治理整顿的第一个措施是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治理的对象和重点应在会计之外,只有正本才能清源。

(二)加速改革步伐,使国有资产所有者到位,真正负起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之责,监督企业行为目前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间题,尚未解决。虽然在财政部门内部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但其权威还不够,其职责不钾化,并不是一个法人,而是财政部门的一个派出机构。只进行日常的登记管理,而不负责投资与营运,没有从经营、理财的角度行使所有者的权力。因而治理会计环境,制约控制企业行为和会计行为,应使资产所有者法人化、经营化,国有资产管理局应从财政部门独立出来,集管理、投资、营运于一身,综合管理与监督企业行为,使企业行为在其管制、监督之下,企业管理当局直接向其负责,企业的会计报表,直接由其审核,企业管理当局由其挑选和任用,所有者一旦到位,各项企业法律就能得到执行。

(三)建立代理人市场,形成公平竞争机制,提高代理人水平我国企业的代理人无论是承包制,还是租赁或股份制,都由国家政府有关机构依据企业的行政级别委派,没有代理人才市场,更谈不上公平竞争。因而企业代理人的总体水平素质较差,外行多、内行少,搞业务的少、搞政治的多,而企业代理层中,又有党政分工,即使是

国家委派的代理人也难以行使代理职权,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或经理负责制。从形式上看,由党委负责,而实质上人人都不直接负责,没有竞争机制,也就没有活力。企业代理人的素质差,经营搞不好,税利不能全额上缴。一方面利用会计手段进行造假,另一方面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挥霍浪费,个人计信息也就必然失真。因而治理会计环境的第三个层次,应该是建立企业代理人市场,实行公开、公平竞争,选择德才兼备者为企业代理人,其代理水平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合理地选择会汁程序,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

(四)明确会计人员归属,建立会计人才市场,健全和完善中介机构,加强社会监督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用我国会计人员归属问题一直争议不休,悬而未决,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一直存在,既要服务,又要监督,结果什么也没有做好,出现了越是监督越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会计人员困归企业,由企业自己选聘,建立会计人才市场,扩大会计人员就业途径,开展公平竞争,有利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至于会计信息质量则由会计事务所这一中介机构来监督、审查。实行注册会计师制,即任何企业的会计报表必经由注册会计师签字方可生效。

二、加强会计人员后续在职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

四、建立会计职业联盟,形成会计整体力最,建立会计人才市场,增强会计人员竞争能力,优化会计队伍

这些见解虽然在我看来有些过于深奥,但却也是从中汲取颇多,更鼓励了我发表己见的信心。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会计人:责任重于泰山!

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会计学的专业知识,并勇于去攀登会计这座山的巅峰。

第二篇:论不正当竞争行为

论不正当竞争行为

【摘要】不正当竞争是一个内容广泛、性质不易确定的概念,因而各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被外国学者比喻为内外形千变万化的“海神”或“模糊而变幻不定的云彩”,无论是从学术界还是从其他国家的立法来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存在各种各样的定义,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我国学术界也对此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仍有分歧。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界定、构成要件及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确认三方面,来进一步明确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关键词】不正当竞争 构成要件 行为认定

不正当竞争概念因其内容太过广泛,性质很难确定,致使学术界、立法界都没能对不正当竞争的定义和行为的认定达成共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笔者认为要讨论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要先有一个对不正当竞争概念的明确界定,其次,再讨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的界定

历来各界对不正当竞争概念难以有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营者的竞争手段也在不断变化,难以判断其竞争行为的正当性;第二,不正当竞争行为容易与其他破坏市场经济竞争的行为相互交织在一起,界线难以分清,如垄断行为、限制竞争行为、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行为;第三,受不同国家传统风俗、公共道德、立法状况、研究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上有一定的差别。

从学术界和各国立法来看,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普遍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不正当竞争应包括垄断行为,而狭义上的不正当竞争则不包括垄断行为,而是与垄断行为相并列的,但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的相继出台来看,可以看出我国实际上已采纳了狭义上的不正当竞争定义。

纵观国内外的立法和理论学说,结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可对不正当竞争概念作出如下认定:即不正当竞争是指在市场竞争交易中,经营者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诚实守信等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二、不正当竞争的构成要件

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大致如下:

(一)行为主体即各类市场交易活动参加者

依据我国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可以看出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对“经营者”进行认定时,存在两种不同角度的认定,一种是从主体资格进行认定,即只有具有法定经营资格的人才可以被认定为经营者,另一种是从行为角度进行认定,即不论是否具有法定的经营主体资格,只要参与或从事市场交易行为,都可以被认定为经营者,而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具体规定来看,显然是从行为的角度来认定”经营者”,即只要参与市场交易活动,都可以被认定为“经营者”。

(二)客观方面即行为人实施了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个行为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无论何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共同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其行为违背了市场经济中要求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为判断竞争行为是否正当的一项基本原则,正是体现了这一共同本质,它要求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要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不得进行欺诈或侵权行为。

(二)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确认一种行为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要求其客观上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行为,而且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是否具有损人利己的动机或目的,或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动机目的。在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往往采取过错推定原则,首先推定行为人具有过错,再由行为人证明其主观上无过错,若其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则认定行为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多重的

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往往是多重的,不是固定单一的,首先,其行为侵犯竞争对方利益的同时也侵犯了不特定竞争对手的利益,如虚假宣传、假冒仿冒、商业诋毁等行为;其次,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经营者利益的同时也间接或直接的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如虚假宣传,即侵害了竞争对手,也欺骗了消费者;再次,不正当竞争行为间接或直接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市场经济基本竞争机制被破坏,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严重损害。

(四)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竞争要素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者之间发生的一种竞争行为,其与垄断行为不一样,垄断行为是为了限制竞争,甚至是阻止竞争,即使是不正当竞争也被禁止,而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限制竞争,恰恰相反其目的正是为了竞争,只不过竞争手段被法律所禁止,所以一种行为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必然会存在竞争因素,如果一个行为不存在竞争要素,那它就不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常见的几种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假冒仿冒行为

假冒仿冒行为,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产品本体或包装上伪造、模仿与该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生产以次充好的产品,借此蒙骗消费者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类型有:

1、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制造、推销假冒他人产品的产地、厂名或者代号的商品;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假冒仿冒行为是很常见的一种违法竞争手段,其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损害经营者特别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

(二)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其行为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严重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严重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妨碍公平竞争,使那些劣质商品和竞争力差的经营者近进入市场,而排斥优质商品和竞争力强的经营者进入市场,严重影响资源合的理配置,影响投资环境,造成资源浪费;

2、无形中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国家税收减少和公有财产被侵吞;

3、为假冒伪劣商品打开了方便之门,最终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社会矛盾。

(三)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是指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利用媒体、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公开宣传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商品或者服务,以致足以让购买者产生误解的行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虚假宣传行为的规定,可以看出虚假宣传行为表现主要有:经营者利用媒体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有效期限、生产者、性能、质量、产地、制作成分、用途等作出虚假扩大宣传,让消费者产生重大误解。”

(四)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外人所知的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具有经济性、实用性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他人采取盗窃、利诱、胁迫等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为自己获取利益而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主要包括:

1、以非法方法盗窃、利诱、胁迫等非法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非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3、义务人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合同约定,擅自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获取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所使用的商业秘密系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而仍予以使用的行为。以上行为都是侵犯商业秘密的典型行为,必须加以禁止。

(五)不当有奖销售行为

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根据自身企业经营现状,商品的种类、特征及消费者的需求,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给予消费者一定物品、金钱奖励,以刺激和诱导消费者积极购买该商品的行为。但有奖销售行为并不是随意毫无限制的,下列有奖销售行为被法律明文禁止:

1、欺骗性有奖销售,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项有关中奖概率,中奖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事宜作虚假承诺;

2、质次价高商品的有奖销售;

3、采取欺骗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以诱导消费者相信中奖;

4、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或不同时间投放;

5、巨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的;

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六)商业诋毁行为

商业诋毁,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故意捏造、散布虚假事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即捏造、散布虚假的事实必须是出于主观故意,如果是以采取对产品或服务比较的方式来说明客观情况,此行为不能构成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诋毁行为表现形式形形色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利用发传单、召开新闻发布会、刊登对比性广告等形式来贬低竞争对手,抬高自己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利用商品的说明书,鼓吹自己商品质量好,贬低同业竞争对手同类产品质量低劣。

3、指使他人在公众场合造谣传播竞争对手所售商品质量低劣;

4、组织他人以消费者名义向有关部门投诉竞争对手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的虚假投诉。

(七)低价倾销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独占市场排挤竞争对手,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和期间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严重扰乱市场竞争交易秩序的行为。但需注意下列行为应不属于低价倾销行为:

1、低价销售不易保存担心腐烂变质的鲜活产品;

2、因季节性降价;

3、为减少损失,低价倾销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4、降价销售商品是因经营者需要清仓、偿还债务或转产歇业;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产生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正当竞争行为种类和手段也会出现新的形式,其行为认定也肯定会越来越复杂,只有不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使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法律漏洞可钻,才能真正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孙虹.竞争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2]蔡唱.论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J].时代法学,2000,(2).

第三篇:论会计职业道德

论会计职业道德

系别:经管系班级:10会计电算化姓名:龙琼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对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希望以次来净化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上的污染,还社会一个纯净的经济来往空间。会计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职业道德建设危害

正文: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论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职业关系行为准则与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所谓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系统要求,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一种标准,是根据会计这一职业的特点,对会计人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亦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不同利益群体或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

1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2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①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

②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③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④.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

①会计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很多人认为会计工作整天就是算账,既繁琐又复杂,看到业务人员的各种社会应酬,更是心态不平衡,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做会计工作没什么出息,婆婆妈妈,没有实权,一心想调离会计工作岗位

②会计执业纪律松弛。在会计职业界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现象严重。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

③职业心术不正。在市场经济下,有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追求私利,监守自盗现象严重。一些会计人员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贵州省贵阳市财政局许杰在担任会计兼出纳的10年中,采取各种手段贪污公款7272万元,媒体报道时冠

以“惊天大案”。交通部财务司综合处雷勋平自1995年至1998年期间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向下属单位划拨国家基本建设限额款的权力,非法挪用交通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和科技经费共计8000万元,受贿31.5万元。此类案例枚不胜举

2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危害

其将对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现实危害。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近年来,造假账、虚列资产权益等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出现了贪污、漏税等严重问题,这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会计的目的就是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经营状况,而国家宏观调控便依赖于报表等会计成果,认为其反映的经营与资产列报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观的经济决策。但是,在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条件下,会计结论的可信度受到威胁,更何谈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呢?

3、侵害投资者利益。此种危害在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会使得会计工作丧失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与验资报告,从而欺骗投资者,侵害其利益

3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引起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大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首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正在强烈地冲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一系列传统特征,对我们的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会计人员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其次,受我国缺乏健全的法制环境影响。会计法律规范是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法制环境。但现阶段我国有关会计的法制并不健全,相关法律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制约缺乏强制性和操作性,客观上不利于制约违法会计行为的滋生蔓延。

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滞后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是经济体制上的大变革,也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次大变革,许多方面要破旧立新。但遗憾的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明显滞后,我国尚没有针对会计人员制定出专门的职业道德准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都是散见于《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总会计师条例》等法规中。而且大部分法规只是确立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仅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做出原则性的指导,只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也仅仅只是从三个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内容过于概括、简单,没有明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应该遵循的标准,无法具体指导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使人无所适从。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会计信息大量失真,会计行为扭曲,会计假账丑闻不断,CEO利润、CFO收入、书记成本、经理效益比比皆是,企业绩效整体低下,会计管理疲软无力,注册会计师公信力降至低谷,股票市场一蹶不振,这给资本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巨大伤害,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会计信息的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迫切要求。

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也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方面的素质。只有良好的会计

职业道德才能净化会计职业环境,保证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损害了会计形象,降低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会计行业的发展遇到很大困难。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1、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首先,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这样可以增加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

(2)、其次,要加快建立企业、单位、中介机构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鼓励守信守法者,惩罚失信违法者,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

(3)、最后,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型,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

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1)、需要切实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且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做多个岗位的工作,还有减少会计因领导操纵而造假的可能性,优化会计环境。

(2)、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

(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的规定。

(4)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的收益;二是管理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原因不容忽略,要使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净化会计信息市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百度

会计论文网

职称学术论文网

班级: 10会计电算化

姓名:龙琼

第四篇:论人力资源会计

论人力资源会计

 2006-08-07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大趋势之一的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而会计人员作为社会经济利益的鉴证人和协调者,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面临着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解决新问题的挑战,其中最为紧迫的课题就是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核心要素不是土地,也不是资本,而是知识。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

人力资源会计最早是由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会计学家赫曼森(G.Hermanson)于1964年在《人力资源会计》中首次提出的。此后,美国会计学会(AAA)、政府会计师协会(GAA)及全国会计师协会(NAA)等组织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是会计界仍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著名会计学家弗兰姆霍尔茨认为,资产有三个衡量标准:它应具有未来的服务能力,可用货币计量和企业主体可以控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由此可见,作为资产首要的标准是“未来经济利益”,即单独地或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时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现金流入作出贡献的能力。人力资源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首先,当劳动者与企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时,企业通过支付工资、报酬,也就获得了对该劳动力资源的控制权,即企业取得或控制了该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权;其次,人力资源是可以计量的。人力资源在其取得、开发、维持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都是可以计量的,人力资源的可计量性体现在人力资源成本的可计量性以及人力资源价值的可计量性上。再次,人力资源无疑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效益的高低,将取决于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所以人力资源是能够为企业所控制,可以计量,并且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它理所当然是企业的一项资产,而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特殊的资产。那种否认人力资源是会计资产的观点,混淆了劳动力与劳动者的区别,实际上人力资源是人的劳动能力,而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人本身并不是会计资产。人力资源的资产性在于它有取得未来经济利益的潜力。所以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不能不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资

产来反映。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会计计量主要解决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的问题。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但由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许多特性是货币所无法表现的,所以人力资源会计除要用货币计量外,还必须合理地运用非货币尺度来反映。这种非货币信息,可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列示或以其他方式揭示。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特殊的资产,对其计量可采用多种方法:

1.历史成本法:一个企业为拥有或控制一项资产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人力资源成本包括选拔、聘任、培训和辞退等费用,这些费用的资本化即为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在这种方法下,对各会计期间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即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在各会计期间终了时将资本性支出部分确认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2.重置成本法:它是指在当前物价水平下,假设对企业现有工作人员重新取得、开发、培训及辞退所需发生的全部支出资本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管理决策,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价值保全。但重置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传统会计模式,而且重置成本估价的难度和工作量大,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工资报酬折现法:将一个职工从录用到退出企业而停止支付报酬为止预计将支付的报酬,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这种方法以职工工资报酬为基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未来的工作年限、工资报酬、折现率却需主观确定,故有一定的缺陷。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机会成本法、商誉法、经济价值法等方法。笔者认为,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工资报酬折现法如工年限不是很长、工资报酬和折现率可合理确定的情况下,亦是一种较好的计量方法。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

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如何把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传统财务报告既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把为取得、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极大背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严重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适当的调整,把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

在资产负债表上,有关人力资产的数据,可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示于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之间。人力资产是由对人力资源投资而形成的,且持续期限往往大于一年,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相应地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可以增设“劳动者权益”项目,用以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及其劳动者权益分成。此时,会计平衡公式就由原来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在利润表上,可增设“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项目,用以反映企业为使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不应资本化的费用和人力资产的摊销,同时对原“管理费用”帐户反映的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在现金流量表上,对为取得、开发、培训人力资源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和企业人力资源带来的现金流入,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和流入)下单独列项反映。

与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它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比物质资源复杂得多。因此,仅仅靠财务报表来揭示人力资源信息,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除了将有关信息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以外,还应当包括一些附加报告,如人力资源投资报告、人力资源流动报告、人力资源效益报告等,以提供一些不能或不便于用货币精确度量的信息。

总之,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和发展,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地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人力资源,确立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促使各部门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考虑到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严密而科学的处理方法,计量过于复杂等因素,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应鼓励企业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先在内部报告中揭示,待条件成熟后,再将它纳入对外公布的会计报告中,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以逐步完善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机制。

《财会月刊》·唐松华

第五篇:财富行为读后感

《财富行为》培训分享有感

这次由部长传达的鲁柏祥博士关于《财富行为》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感觉鲁柏祥博士授课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从耳熟能详的生活小事入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充满激情。

鲁柏祥博士在讲座中提出财富行为其实就是个人在企业中的生存之道,而生存之道又包括4个方面:勤奋、敬业、忠诚、自信。其中我对鲁柏祥博士对于员工要怎样做到敬业的讲课内容印象尤其深刻。

什么是敬业?忠于职守、有责任心、一丝不苟、自动自发。一个员工要在公司这个大环境下生存首先要忠于职守,因为每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都是靠员工的忠诚来维持的。其次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有多大,才可以走多远,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成为一名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最后要一丝不苟,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要力求完美,尽职尽责,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应付了事,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那么我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加强学习。

职业素养是靠每个人不懈的努力来提高的。掌握本岗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不止这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也在不断进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在不断更新,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老化得很快,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会落伍。平时王总也经常教导要进步。进步的第一点就是学习。针对本职工作,可能现在的水平对现在的设备是足够了。但是将来呢?对于新的机器、新的设备,认识不够就会产生茫然。就比如公证处的H3C路由器,由于它有硬件防火墙和转发规则,平时我接触的都是一般的路由器,所以当我第一次去设置的时候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在他们的网管配合下才完成了设置。像这种没碰到过的设备,在一些保密要求比较高的企业使用的比较普遍,比如我们5楼的和10楼的,对于这种问题,就是因为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引起的,针对这种问题,通过和他们企业的网管多交流多学习,我已经能够熟练的配置他们的设备。但是新的设备更新的很快,如果下次再碰到没使用过的设备应该怎么办呢?和熟悉此设备的人学习是一种方法,其次我们要利用我们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学习新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只有掌握更多的方法,对于以后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当然,学习还包括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这样提高自己的学识学历就必不可少,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业余时间上夜校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其次要求真务实。

从实事出发,紧扣上级的指示,领导说的都是方向,我们要紧跟领导的步伐,尽快达到领导的指定目标。对于领导的要求要提出可行的几种方案供领导选择,对于领导选择的方案要JUST DO NOW---立马做。这一点,我以前做的还有欠缺,想不到领导所想,好像就是领导给我做我才做,以后必须要更该,要处处想到我还有什么可以为领导做,我还有什么可以为领导减少负担,我还有什么可以让领导放心。

再次要重视团队合作。

在工作上,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同其他同事斤斤计较;不要随便议论别人;与同事一起合作时,遇到观点不同时,应当面提出建议性的意见,尽可能不否定对方;与同事要友好相处,不能搞小团体。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不怕承认,怕的是你抱着自私的本性不放,不懂得用高尚的信仰来改造、充实自己的心灵。其实,只要你敞开胸怀,你就会发现,虽然人无完人,但任何人也绝不会是一无是处。懂得欣赏别人优点的人,才会让身边的人快乐,才能让自己幸福。我们是物业管理公司,平时最多的就是入租公司的搬进搬出,每一次进出都要和租赁部、物业部一起现场协调,但是有时候沟通不到位就会引发尴尬。比如,今年4月份的搬迁,由于协调不到位,使得客户意见很大,虽然最后事情完美解决,但是这毕竟是事后解决的,要是事前就解决了那不仅皆大欢喜还不麻烦领导,所以对于此类事情,我要加强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力度,并且要把整个大楼的公司看做是一个团体,要和他们加强沟通,增加友谊。

然后要对工作一丝不苟。

细节对成功至关重要。细节来自于制度、用心、习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比如23楼商业地产的办公室和梁部长办公桌布线,能隐藏的精良影藏,不能隐藏的要做的整齐、整洁,要看上去美观大方,给人的感觉就像那个东西就只能放那才感觉舒服,不别扭,所以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管理自己,并且要严守纪律。把这种行为变成习惯,才能成自然。自然之美才能体现完美。

最后要自动自发。

一切都要主动。机会的敲门声很小,这就要取决于是否主动去聆听,是否主动是做。所以我要尽责、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工作,并且要主动地寻找任务,完成任务。

鲁柏祥博士对企业管理有深入研究,观点独到。他对财富行为的演讲使我对我在公司的定位和目标更加明确,我们只有紧紧围绕在以王总为核心的领导层周围,勤奋敬业,忠诚自信,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才会有所发展,才会前途光明。

下载会计行为论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行为论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为逻辑学读后感

    学习形式逻辑学的心得体会!(作用和意义)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我们可以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

    论农业部门行政事实行为

    论农业部门行政事实行为 摘要:行政事实行为是大陆法系国家存在的概念,对当前我国农业行政部门行 政事实行为的类型化研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和行政主体自......

    “论商业贿赂行为”答辩稿

    “论商业贿赂行为”答辩稿 “论商业贿赂行为”答辩稿 尊敬的各位教授,上午好! 我叫xxx,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商业贿赂行为》,今天很荣幸能向在座的各位教授学习,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

    “论商业贿赂行为”答辩稿

    “论商业贿赂行为”答辩稿尊敬的各位教授,上午好!我叫xxx,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商业贿赂行为》,今天很荣幸能向在座的各位教授学习,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关注商业贿赂行为方面的问......

    论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效力

    论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效力 摘要:法定代表人在当今法制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它代表企业对外履行责任及承担义务,另......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会计职业道德黄家荣广州市旭阳公司内容摘要: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本文拟就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论会计的发展趋势

    论会计的发展趋势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打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

    论会计实习总结

    工 作 总 结我于2009年2月25日-2009年3月25日,在陕西神州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单位是家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多元化企业,主要集国内外园林、环境艺术研究、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