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贴现协议
附件5:
合同编号:转贴现 号
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合同
甲方(买入方): 乙方(卖出方):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以下简称《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条款,以资共同遵照执行。
第一条 定 义
1.银行承兑汇票:指由中国境内经核准经营商业汇票业务的商业银行所承兑,以人民币计价的银行承兑汇票。
2.转贴现:指乙方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甲方转让的票据行为。
3.转贴现日:即转贴现起息日,是指甲方将实付金额划至乙方的指定账户之日。
4.转贴现期限:自转贴现起息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票据到期日为法定休假日时顺延。利息计算按照《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同城算头不算尾,承兑行在异地的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
第二条 转贴现金额及份数
根据乙方向甲方提交的票据与相关资料,甲方审核后,同意
对银行承兑汇票(大写)陆份,(小写)6 份,合计票面金额(大写)人民币伍仟万元整,(小写)¥ 50000000.00 办理转贴现(详见本合同附件“商业汇票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第三条 转贴现日、利率及计息方式
转贴现日:(大写)贰零壹伍年 陆 月 叁拾日; 转贴现利率:年利率 3.6 %,按360天/年计算; 公式:实付金额=票据总金额-票据总金额×转贴现期限×转贴现利率÷360。
第四条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A.甲方的权利
1.为乙方办理业务前,根据乙方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自主决定是否办理。
2.托收本合同项下的银行承兑汇票时,如遇承兑行拒绝付款,甲方将按《票据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合同第七条的规定向乙方追索。
B.甲方的义务
1.经审查并同意办理转贴现的票款应于约定的转贴现日,按照实付金额划款至本合同约定的乙方账户。
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为:
户 名 开户银行名称
开户银行行号 账 号 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号
双方约定的划款方式为: 大额支付 2.保守所了解乙方的商业秘密、业务信息、协议,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不从事有损乙方利益、信誉和形象的行为。
第五条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A.乙方的权利
1.若甲方违反本合同第四条B款1项的规定,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返还违约部分票据。
2.有权随时了解甲方的工作进度。B.乙方的义务
1.严格按照《票据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本合同项下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要式性和文义性、业务资料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审核和查询。对贴现的票据信用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对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贸易背景及相应资料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负全部责任。
2.乙方保证:乙方是本合同项下票据的合法持票人。对贴现的票据应按规定向付款人查实承兑情况,且在提交的查询书复印件上加盖业务章,贴现申请企业已在票据上加盖完整背书。
3.乙方承诺,其向甲方申请办理转贴现的所有商业汇票不存在被利害关系人申请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或被有权机关采取查
封、冻结等保全或执行措施的情形。如发生甲方买入的本合同项下票据因挂失止付、公示催告、被有权机关采取保全、执行措施等原因而不能得到票据款项,乙方保证在收到甲方书面通知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将所涉票据款项足额划入甲方账户,因不符合上述事项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概由乙方负责。
4.乙方办理转贴现时,其所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栏中应加盖银行“汇票专用章”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委托代理人、授权代理人)私章或签字,并在“被背书人”栏中载明甲方的全称。
5.已转贴现的票据存在任何危及甲方利益的事件时,应及时向甲方书面通报。
6.保守所了解甲方的商业秘密、业务信息、协议,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不从事有损甲方利益、信誉和形象的行为。
第六条 违约责任 A.甲方的违约责任:
1.违反第四条B款第1项的规定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甲方按违约期间所涉违约金额给予乙方每日万分之五的赔偿,并应将乙方要求返还的违约部分票据返还乙方。
2.未履行本协议规定的其它义务给乙方造成损失的,应赔偿乙方由此而发生的一切实际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票据法》第七十条的费用,应涵盖律师费、公证费等追偿费用。
B.乙方的违约责任:
1.违反第五条B款第1、2、3项的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按违约期间所涉违约金额给予甲方每日万分之五的赔偿。
2.未履行本协议规定的其它义务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赔偿甲方由此而发生的一切实际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票据法》第七十条的费用,应涵盖律师费、公证费等追偿费用。
第七条 追索和迟付利息的计算
1.甲方在其为乙方办理转贴现的每份银行承兑汇票项下对乙方具有追索权。
2.甲方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若未收足票款,在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银行承兑汇票退票后,应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认真审定。
甲方应在收到有关拒绝付款证明和银行承兑汇票退票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乙方发出书面追索通知。乙方应保证在收到甲方追索通知之次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及迟收利息(按汇票金额日万分之五计算,自到期日或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足额划入甲方指定账户。
甲方在收到乙方上述款项后,应及时通知乙方。乙方接到通知后,应及时派员将银行承兑汇票原件和拒绝证明书原件取回。
第八条 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协议未尽事项,可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的,双方确定按以下第 1 种方式处理:
1.依法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提交 仲裁委员会仲裁。
双方约定,基于本合同发生的任何争议,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九条 合同的生效
本合同所附的商业汇票转贴现清单作为本合同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自甲乙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条 双方的其它约定
1.2.甲方: 乙方:(盖章)(盖章)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或负责人、委托代理人、(或负责人、委托代理人、授权代理人)授权代理人)开户银行及账号: 开户银行及账号:
法定地址:
法定地址:电
话: 电 话: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二篇:建行现蹊跷协议
建行现蹊跷协议:苏州相城支行员工涉嫌伪造借款材料
2017年01月11日00:45 新浪综合
在江苏省苏州市经商的王永前近日向法治周末记者反映:2012年11月28日,他在与中国建设银行(5.960,-0.01,-0.17%)苏州相城支行(以下简称建行相城支行)签订《个人消费借款合同》时,发现提供的借款材料中,有份用于证明借款用途的材料(即购买《黄花梨家具协议》),不是他提供,系银行工作人员伪造。他不仅没签过这份《协议》,而且也从未购买过黄花梨木家具。
记者经调查发现,不仅王永前否认签订过《黄花梨家具协议》,作为卖方的张东华亦否认签订过此协议。
接到王永前投诉后,记者向建行相城支行提出查看《黄花梨家具协议》原件,被该行拒绝。
王永前曾向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申请公开贷款时的材料,但建行苏州分行不同意公开。
2016年3月12日,王永前还向中国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反映,建行相城支行私自篡改双方签订的《个人消费借款合同》内容以及至今未拿到合同原件等问题。
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在2016年4月28日给王永前的回复中称,虽未能查明王永前是否拿到合同原件和建行相城支行有无篡改合同内容,但该支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并已责成该支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贷款合同签订不规范
2012年11月28日,王永前以房产作抵押,儿子作担保,在建行相城支行申请了48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贷款期限为1年。在贷款到期后,王永前以未收到贷款为由拒绝归还贷款本息。
2014年2月20日,建行相城支行以双方签订的《个人消费借款合同》和《个人消费借款抵押合同》,以及王永前儿子出具的个人消费贷款共同还款承诺书为据,将王永前及其儿子一并告上了法院,要求归还本金及利息等。王永前父子未应诉答辩。
根据法院的调查,48万元的贷款之所以没有转给王永前,是因双方签订的《个人消费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建行相城支行将款项划入一名叫张东华的账户。而这位张东华实为王永前的侄女婿。
2014年7月4日,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王永前父子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等费用。
王永前拿到判决书后,称他在签订《个人消费借款合同》时没有见到将贷款划入张东华账户这一条。他怀疑银行篡改了《合同》内容,在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和申诉期间,他于2016年3月12日向中国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进行了投诉,称:建行苏州相城支行私自篡改《个人消费借款合同》、贷款未打到他的账户、未拿到《合同》原件等。
2016年4月28日,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给王永前回复称:“根据查阅建行信贷档案资料和您提供的个人消费借款合同及个人消费借款抵押合同等资料,我分局无法判定建行相城支行是否存在私自篡改合同内容的行为。将贷款划入张东华账户,是根据双方合同的约定;是否拿到贷款合同的原件,不属于我分局监管范围,建议双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在回复中还称:“经查,建行相城支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我分局已责成该支行按照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中国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向王永前公开的一份2016年4月28日《信访事项会谈(议)纪要》显示,其中建行苏州相城支行一位姓葛的被谈话人在被问到《合同》签订的情况时,承认《合同》“当时确实是先签名,”后填写的内容。
蹊跷的借款用途凭证
根据中国银监会制定的《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还规定:“贷款人(银行)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2012年11月28日,王永前向建行相城支行申请48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在提供了房产担保和收入证明等材料后,其贷款用途就成了银行是否发放贷款的必审条件之一。
建行相城支行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王永前的贷款用途是购买黄花梨木家具,银行是根据王永前购买黄花梨木家具的协议书才给他贷款的,如果王永前没有这份《黄花梨家具协议》,银行是不会给他发放贷款的。
该支行还称: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超过30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就要实行受托支付(即根据贷款人的委托直接支付给卖家),我们按照双方签订的《个人消费借款合同》中的约定,将48万元贷款通过银行为王永前建立的专用账户转给卖家(张东华),是符合规定的。
根据王永前提供的《黄花梨家具协议》复印件显示:这份《协议》中的卖家就是张东华。《协议》约定:作为侄女婿的张东华向王永前转让老式红木衣柜(大套)1套,明清式样床1件,清式沙发1套,茶几2只,花架2只,总价值为55万元。
但王永前向记者反映:他并未向银行提供过贷款用途的凭证,“而是在与银行的诉讼中才发现有一份我向张东华购买《黄花梨家具协议》”。
“我是做废品回收生意的,当时在建行贷款主要用于扩大经营规模。”王永前称,“根本就不是购买黄花梨木家具。”
吊诡的是,不仅作为贷款人的王永前向记者否认签订过此《协议》,而作为此《协议》中的卖方——张东华,也向记者否认签订过此《协议》。为了证明自己没签订过此《协议》,张东华还向记者提供了自己书写的四种不同的签名字体。
记者注意到,该《协议》除了双方签名外,连协议的签订日期都没有。
王永前和张东华还称,除了此《协议》的复印件外,他们从未见过《协议》原件。
为了核实王永前与张东华是否签订过《黄花梨家具协议》,2016年12月12日,法治周末记者给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发去了采访函,希望该行能向记者或王永前、张东华出示《协议》原件。
2016年12月20日,建行苏州分行回函称:“《黄花梨家具协议》由王永前本人提供给我行,并交我行留存备案。”但并未表示可否向记者出示《协议》原件。
此前,王永前曾向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提出,要求建行相城支行公开当时贷款材料的申请。
2016年5月17日,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答复称:“我分局征求了第三方(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
借款用途也存疑
根据资料显示,48万元的贷款确实已划给了卖方——张东华。
但王永前一再向记者强调:“我从没有买过黄花梨木家具。”
“我一直都是做建材生意的,从来没有做过家具生意,家里也没有黄花梨木家具。”张东华亦向记者如此解释。
为何王永前和张东华均否认有黄花梨木家具的交易?
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贷款人应建立有效的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制定贷款管理制度及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明确相应贷款对象和范围。”
建行苏州分行办公室在2016年12月20日的回复中虽称:“建设银行苏州分行据总行和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制定了个人贷款管理办法、个人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但没能向记者提供其制定的相关文件。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还规定:银行对贷款人的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合法性应尽到贷前审核、调查,贷后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等职责。
建行苏州相城支行是否履行过审核、调查等职责?
建行苏州分行在给记者的回复中称:“根据借款合同上约定的贷款用途以及贷款用途声明上的理由,均显示该笔贷款用于购买消费品,且王永前提供了家具协议,上述文件均经过王永前本人签字确认。”
银行里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时,除了对材料的审核外,必要时要进行实地调查;为了保证借款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除了审核借款人的偿还能力等外,还要审核借款人的交易对象(即商家)是否为正规、合法的经营户,一般不会考虑个人之间的买卖协议,这也是为了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法治周末记者曾就银行在办理个人消费借款,买卖《协议》中的卖方是否可以为个人等问题,采访过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办公室主任曹晔。
曹晔说,“我很认可卖方应是正规的商户、正规的提供商。”但还要看双方是否真实发生了交易。
2016年12月16日,记者向建行苏州分行询问:建行相城支行是否已对责任人进行了问责?未获回应。
作为贷款用途的凭证——《黄花梨家具协议》,究竟是王永前提供,还是有人伪造?这笔48万元的贷款是否用于购买黄花梨木家具?真相在哪里?
第三篇:非现饮终端陈列协议
以情做人
以诚做事
以信经商
燕京啤酒非现饮终端陈列协议
为了感谢乙方对燕京啤酒销售工作的支持,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产品销售协议如下:
一、乙方义务:
乙方自愿参加甲方产品销售、展示活动,并遵守协议规定。
乙方在产品展示期内必须按照甲方要求在甲方指定位置展示燕京纯生、精滤爽、劲爽、清爽特制及易拉罐和果啤产品,负责维护店内、外POP海报。
乙方必须保持产品在指定位置按照制定标准展示货架不低于5种燕京产品、单品陈列数量不少于2个排面,燕京劲爽、清爽特制地堆不低于6件。
当乙方单品项库存少于6瓶时应主动进货。
乙方销售燕京产品,需按照甲方市场指导价进行销售。 乙方有义务帮助甲方推销新产品。
二、乙方权利:
甲乙双方约定的产品展示奖励措施为:按照甲方标准执行,产品销售、展示,甲方给予乙方支付 元/月的奖励费用(以产品形式兑现)。
甲方将不定期检查乙方产品的销售及陈列,乙方违反协议规定,甲方有权终止协议并由乙方承担奖励费用 元。
三、本协议有效期自2011年 9 月 日至2011年12月31日。
四、甲乙双方有义务保守本协议内容,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本协议书。
五、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 委托人: 日期:2011年 9 月 日
乙方信息: 客户名称:(签章)客户地址: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日期:2011年 9 月 日
第四篇:非现饮终端陈列协议
以情做人以诚做事以信经商
燕京啤酒非现饮终端陈列协议
为了感谢乙方对燕京啤酒销售工作的支持,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产品销售协议如下:
一、乙方义务:
乙方自愿参加甲方产品销售、展示活动,并遵守协议规定。
乙方在产品展示期内必须按照甲方要求在甲方指定位置展示生、精滤爽、劲爽、清爽特制及易拉罐和果啤产品,负责维护店内、外POP海报。
乙方必须保持产品在指定位置按照制定标准展示货架不低于5种燕
京产品、单品陈列数量不少于2个排面,燕京劲爽、清爽特制地堆
不低于6件。
当乙方单品项库存少于6瓶时应主动进货。
乙方销售燕京产品,需按照甲方市场指导价进行销售。
乙方有义务帮助甲方推销新产品。
二、乙方权利:
甲乙双方约定的产品展示奖励措施为:按照甲方标准执行,产品销
售、展示,甲方给予乙方支付元/月的奖励费用(以产品形
式兑现)。
甲方将不定期检查乙方产品的销售及陈列,乙方违反协议规定,甲方
有权终止协议并由乙方承担奖励费用元。
三、本协议有效期自2011年 9 月日至2011年12月31日。
四、甲乙双方有义务保守本协议内容,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本协议书。
五、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
委托人:
日期:2011年9 月日
乙方信息:
客户名称:(签章)
客户地址: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日期:2011年9 月日
第五篇:新华人寿惊现233万元“存款协议”诈骗案
新华人寿惊现233万元“存款协议”诈骗案
2011年10月25日00:1021世纪经济报道赵萍我要评论(273)字号:T|T
10月24日,保监会网站显示,广东保监局在同一天一并发布26条处罚决定,涉及电话销售回访超期、虚开保险中介服务发票、虚构代理业务套取现金等。而这是继当月20日广东保监局公告45条行政处罚决定,19日公告18条处罚决定后的又一记重拳。
然而监管风暴持续洗礼下,仍有个人及公司铤而走险。
记者日前获悉,今年中,保监会曾受理一则案件——新华人寿北京分公司(下称“新华北分”)一营业部经理伪造公司部门印章,对外签署“存款协议”的诈骗案,涉案金额达233余万元。
有关人士称,此案暴露出极少数基层机构在印章管理、续期保费收缴、退保和人员品质管理等环节的管控漏洞。
虽然随着公司业务拓展,接到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已是内地中大型保险公司的“家常便饭”。但一位香港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正全力以赴准备“A+H”上市的新华人寿,是否存在违规经营,也是资本市场尤其是香港市场对该股票是否认可的一大因素。
“存款协议”欺诈案发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6月下旬,新华北分突然接到客户投诉,称联系不上与他们签署“存款协议”的高某。
当天中午,高某向公安机关投案,公安机关在其办公室现场搜出伪造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银行业务部”印章一枚,“存款协议”七份,经检查院批准,公安机关已涉嫌诈骗罪将高某逮捕。
据查,高某38岁,北京延庆县人,2003年进入新华北分,案发时任公司银行业务部延庆第一营业部经理,负责建行、农行延庆支行银保业务。
据前述知情人士透露,案发后,相关机构介入调查,截至7月下旬,高某案的受害人近30人,涉案金额233万余元。
案件涉及受害人受骗的情况大致有三种,与高使用假公章以公司名义签署“存款协议”的受害人有8名,涉案金额99万元,其中单人最高受骗金额高达
55万元。除使用假公章外,高某还以个人名义对外借款、欠账,涉案7万余元,涉及受害人17人。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去向何方。
记者在向多位营销一线人员及寿险公司总部销售管理人士咨询何为“存款协议”时,被采访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从没听说过”。
只有一位经验丰富、现负责保险销售督察的人士说,“很可能与民间借贷有关”。为了能够取得受害人的信任,他以公司的名义与客户签订所谓协议,类似借款依据,载明事由、金额、归还期限、并承诺一定的收益。如果受害人信任他,则直接由其个人进行借款。
此外,高某还利用工作之便,假借帮助客户缴纳保费、办理退保等为由,挪用和侵占保费达126万余元,涉及客户9名、保单11份。少数受害人有交叉的情况发生。
管住“关键人”
该案发生后,新华人寿总公司及北分启动了应急工作,建立案件处理联合执行小组,全面排查高某的客户情况、并与受害人协商先行赔付事宜。保监会亦明确要求新华人寿开展流程梳理和风险排查,查找内部管理漏洞,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营业部经理是基层公司的关键岗位,直接做业务,属于较高风险岗位,另外如个险、银保、团险三大渠道的销售管理岗、收付费岗、单证管理岗位等,都需要受公司内控部门的‘特别关注’。”前述销售督察人士说。
以上述案件中的第三种行为为例,营销人员借帮客户缴纳保费、办理退保等为由,挪用和侵占保费在保险公司较为常见,尤其早年较普遍。
对此,各公司正不断完善保单及现金管理。如要求50万以上的保单,客户必须填写反洗钱问卷;1000元以上保费收付必须通过银行转账汇款,不接受现金;1000元以下的保费,营销员收到后必须在3天内上交公司,否则做挪用处理等。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后,保险业大案要案有所下降,但金额一两万元区间的案件仍时有发生。
一大型寿险公司个险部人士说,即便加强现金管理,有些营销员在获得投保人的信任后,依旧能轻易取得投保人的身份证、保单等重要资料原件,然后自己以客户名义到银行开户,收付保费的全过程都在其掌握之下。
此间,如果他想把资金转移到自己名下或提现,都非常容易操作。因此该人士提醒,消费者也应有自我防范意识,避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