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深化机制建设,规范新体制下安全管理的调研报告
提升管理理念,深化制度建设 加快规范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
丰台机务段在2005年12月12日部分运输站段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由原丰台、丰台西电力、张家口、天津北、保定5个机务段及原邯郸运用车间三个车队组成。担当任务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省两市,目前全段共有职工11216人,下设14个职能科室、14个生产车间及党群组织机构4个;全段现配属机车542台,13种车型,其中:电力机车175台、内燃机车367台、主要担当京山、京原、京
九、京广、丰沙大五大干线,蓟港支线的货物运输任务和各线的军、特运输任务以及各线编组站、中间站的调车和小运转任务,担当里程合计3304公里。
2006年是全面深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是深化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整合取得实效的关键一年。丰台机务段坚持强化安全管理,狠抓安全生产不动摇,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十项机制,不断深化安全制度建设,实现了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基本稳定,加快了规范新体制下安全管理进程。
一、强化车间,夯实班组,强力推行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模式
1.明确精细管理层次,界定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层面。丰台机务段严格按照京铁劳„2005‟500号文件要求,强力推进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模式。首先,明确领导班子责任分工。
三是专业班组长(指导司机)的待遇问题需要上级政策支持。按照“强化车间,夯实班组”的要求,指导司机的工作职责性质得到明确,与原班组相比工作量大、责任大,在搞好班组建设的同时还要履行原来的指导司机职能。因此,班组长津贴待遇应相应提高。
二、明确职责,赋予权利,充分发挥安全专业监察现场检查职能作用
根据我段生产力布局调整整合后,运输干线增加,管理区域跨度大,安全监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我段把突出专业化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监察职权界定和执法行为约束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加大现场安全卡控措施的检查力度。
1.细化专业监察队伍内部分工,突出专业化管理。按专业化管理划分6个专业组。包括:行车安全专业组、行车施工专业组、劳动安全专业组、行车安全装备组、行车规章专业组、内勤管理专业组,强化现场作业控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自管自控能力,提高保证运输安全的可控度。
2.充分发挥安全监察队伍现场监督检查作用,突出专业化管理的实效性。按照“六责”、“六权”、“六利”的工作要求,真正把领导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专业负责,体现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按区域、按线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多点面地监察、监控,变静态监察为动态监察,建立一套规范的、高效运转的安全管理机构,1~4月份全段管理干部及安全监察人员共深入现场检查14776次,发放安全监察(检查)通知书5482张;其中:红牌223张、黄牌2021张、白牌3238张。有效遏制了职工严重“两违”现象,使我段安全管理达到基本稳定。
3.重点突出安全监察 “监督、检查、指导、帮助” 的职能作用,提高安全科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改变以往只有发现问题的源头、没有解决问题的回音的弊端,采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整改、现场专业指导、跟踪检查落实的方法,提高了问题整改兑现率。1~4月份共检查发现问题14675件,解决14604件。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相关制度及时分析、定性、定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限期督促整改。做到有监察力度、有时间期限、有保证措施。并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提高了安全监察工作实效。
除此外,我们根据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富余干部的专业特长,成立了安全、质量督导队,并赋予监督权、检查权、考核权。根据原管理岗位专长,按属地负责制,明确月度深入现场检查、控制、考核量化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作业现场控制力度。
三、完善制度,细化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十项长效机制 加强“安全管理十项长效机制”建设是规范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动态控制,强化“三基”、落实“四责”,实现“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的保证。因此,生产力布局调整和深化整合后,我段以规范新体制下安全管理,落实“机务安规”、“十项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尽快抓好整章建制工作为工作重点,修订完善了《机务行车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安
6到了日常化、规范化。
6.完善设备保障机制。修订了《丰台机务段机车质量保障系统考核办法(试行)》和《丰台机务段机破、临修考核奖励办法(试行)》。强化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保养,推行“ 记名检、记名修、记名验”制度加大整治力度。同时,针对上级检查和内部自查发现的管理问题,制定了“十项卡死制度”,即:落实质委会制度;建立质量协调会制度;临、碎修分析制度;建立机车质量分析制度;机破分析制度;机车质量全面检查制度;机破临修考核管理制度;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完善修改奖惩制度;建立、实施临、碎修分析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了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为巩固、提高机车质量创造了条件。
7.深化新体制下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教育科以打造新体制下的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为目标,进一步细化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各岗位职责分工。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办教育”的方针,制定了《丰台机务段职工素质培训质量保障机制》(丰机教„2006‟35号),建立了《职工日常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奖励办法》、《职工教育检查监察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全面推进教育工作与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接轨。
8.进一步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为达到“夯实班组”的目的,加大班组自管机制运作到位,全面推行双达标考核,明确班组长的“责、权、利”,正在着手修订《丰台机务段班组长(司机长)管理考核办法》和《丰台机务段班组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不断增班组在安全运输生产一线的管理作用。
9.加强段内治安防控工作,印发了《丰台机务段内部治安保卫实施细则》(丰机武保„2006‟37号)。针对生产力布局调整后,我段管理区域进一步扩大,点多、面广的特点,制定了内部治安防范制度,完善了治安防范网络,不定期开展职工法制教育,增强职工法制观念。同时针对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制定了《丰台机务段2006年消防工作安排》等一系列防范措施,增强了治安防范能力。
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卡死行车关键环节,强化现场过程控制
1.以卡死行车十三项关键环节为重点,抓好安全专项整治,强化现场过程控制。
一是结合路局、段1号文件要求,各运用车间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以把住行车十三项关键环节现场安全卡控为重点,按线分解、逐站细化各项安全卡控保证措施。
二是根据我段管理区域跨度大、六大运输干线运输任务繁忙等特点,为进一步遏制撞、冒、挤、轧、脱、活、穿越正线调车,单机转线等行车事故的发生。针对各大运输干线的关键地段、安全关键卡控点,绘制了《丰台机务段担当区段关键地段、关键站示意图》,制定了《关于强化安全管理遏制单机和调车作业事故的细化措施》、《调车作业十卡死》等措施。并以各站场单机转线、穿越正线调车作业为重点检查内容,加对关键线、关键站、关键
10等行车关键环节的基础上,加强对乘务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对乘务员日常的技术业务培训,取得了较好成效,消灭了责任段钩和因操纵不当造成的列车分离。同时,按照历史规律、季节性天气变化,加强对乘务员进行各个时期的非正常行车的教育,强化落实各项安全卡控措施,确保我段运输安全生产稳定、有序。
2.开展对人身、设备安全的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开展对漏电保护器专项整治;二是开展对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安装“安全警示标志”专项整治;三是开展健全机械设备、电器(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卡控措施专项整治;四是开展汇编本单位劳动安全制度(人身安全检查表、岗位安全三清楚卡、人身安全七防细化措施、月度人身安全教育制度、事故案例等)规范管理专项整治;五是开展特种设备“危险源点”建档控制,管理上规范专项整治。对专项整治检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部门,限期销号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及时纳入问题库。行政正职亲自抓关键问题的研究解决,保证整治资金的投入。目前已对漏电保护器专项整治完毕,整治危险处所152个;对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全部安装了“安全警示标志” 47个。对所有的机械设备、电器(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卡控措施,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人身安全责任的充实、建立、汇编和特种设备“危险源点”建档控制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3.开展化学危险品专项整治。
在整治中立标明则,责任到位,组织各车间、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按照专项检查紧密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相结合;紧密同建立和完善安全岗位责任制、安全卡控措施相结合;紧密同查问题、堵漏洞、消除事故隐患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落实检查计划,认真对管内的易燃气、液体,危险化学品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安全卡控措施和使用、储存和运输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整治。
通过专项整治,使我段液化气瓶、氧气瓶、乙炔瓶、汽油、柴油、硫酸、碱、稀料、油漆等易爆易燃品和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保管、领用、使用、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统一,健全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安全卡控措施、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隐患登记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有害作业场所通风、隔离操作、尘毒治理设备等安全防护措施。
4.开展防车辆伤害专项整治。
根除危及人身安全的障碍物,促进车间、班组人身安全管理;努力使职工的现场作业行为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和规范为目标,运用车间针对整合后的新情况、新变化,围绕铁道部和路局、段有关作业人身安全标准和规则,严密防范车辆伤害事故。车间管理者对本部门围绕:乘务员行走线路固定通道及照明设备是否齐全良好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查,消灭了车辆伤害事故隐患。
五、深化职工教育培训,提高基本作业素质,适应新体制下安全运输生产需要
314目前我段在规范新体制下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二方面问题:一是规范新体制下安全管理的思路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二是部分管理制度和标准尚未完全统一,还需进一步完善、规范。因此,为适应规范新体制下安全管理的形势和需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安全管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标准、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需要,落实京机函„2006‟5号文件要求,加强机车运行监控装置的管理及监控文件的分析力度,经过深入思考和充分调研论证,我们建议成立丰台机务段安全科监控分析中心。目前,我们已经按要求将各运用车间的监控分析员划归安全科统一管理,并制定了加强异地运用车间机车监控装置管理办法。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丰台机务段机车运行监控装置分析、管理办法》,以此来规范和加强机车运行监控装置的管理,发挥科学技术、先进设备在安全生产中的“保命工程作用”。
第二篇:街道深化平安建设调研报告
街道深化平安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平安创建是整个区域平安建设的基础,也是关系到全局平安的重要一环。在平安建设的层次领域进一步拓展、平安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基层平安创建这一重要环节,发挥好基层平安创建的基础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街道对平安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结合基层平安建设工作实际,主要对平安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意见建议作如下简单论述:
一、平安建设现状
近年来,**街道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以创建“平安街道”为目标,全面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大力推进平安建设。街道综治基层基础网络已基本形成,经费保障基本落实,各项工作机制规范,制度健全。通过街道不断努力,建立了“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完善了特殊人群“五位一体”帮教措施,拓展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重点区域、要害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平安建设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在完善平安创建措施,提高综治工作水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平安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导致无法吸收具备较高素质的巡防队员,造成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群防群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7、厂矿企业家属区多,物业管理不到位。由于我辖区改制厂矿企业多,造成这些家属区无物业管理,这些居民区没有围墙、没有路灯、没有电子防盗门、不设门卫,更谈不上有电子监控等技防设施。这些敞开式的居民区,给治安环境带来许多危害。
8、社区警力不足。虽然每个社区配备一名社区民警,但由于派出所工作任务多,实际上他们还是在派出所里工作,这就造成群众和社区民警互不熟悉,办事找不到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漏洞依然较大。
三、意见建议
1、进一步加大平安创建的投入。一是希望政府加大对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社区的物防和技防设施,提高对治安的防范控制能力和水平。二是多渠道筹措综治经费,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积极扶持、鼓励各种群防群治队伍解决经费问题,保证群防群治队伍的正常运转,确保作用发挥。
2、增加巡防员补助经费,真正实现治安巡防目标。由于街道巡防员每月补助只有***元,大多数群众都不愿意参加,目前纳入巡防的人员多是女性,且年纪偏大,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他们中大多数都在打工,巡防只是兼职,根本达不到巡防预期效果。建议建立区级大巡防中心,统一招聘素质高的专职巡防员,再根据治安情况将他们指派到划定区域进行巡逻;或建立街道级巡防中心,由街道自行招聘巡防员,根据辖区社会治安形势科学安排巡防工作。
3、健全社区警务室,实现每个社区警务室要配备1名民警。社区民警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社区开展工作,贴近群众,发挥职能作用,做到既强化对社区重点人员和治安复杂场所的管控,又热心服务社区群众,形成良性的“鱼水”情,增强群众的防范信心,对未健全的警务室,要投入经费,尽快建好。
4、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平安创建机制,由公、检、法、司、消各部门定期不定期派人员到社区排查矛盾、化解纠纷、开展法律咨询变为政法各部门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公安局把警务室建在了社区;法院将具有警示教育应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安排到社区进行开庭;检察院深入社区开展预防犯罪教育宣传;司法局定期到社区开展法律宣传;消防部门把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拓展到社区。
5、加大平安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好社会各界和各部门积极参与综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情况;宣传好政法综治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宣传好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的经验和见义勇为的先进事
第三篇:深化机构改革 、规范安全管理 汇报材料
深化机构改革
规范安全管理 严格制度落实
确保安全生产
呼和电务段 陈宏伟
一、呼和电务段成立以来所作的主要工作
(一)在深入调研重分析上下功夫,全面理清工作思路 四段合一后,我们调查分析出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上的新特点、新难点,找准确定工作思路的依据。
1、管理跨度大。管理里程1642多公里、站场148个,合段之初有141班组,22个车间,最远的班组距呼和600多公里,点多线长,设备、人员极度分散。
2、管理难度大。一是段现场控制能力减弱,由于管理跨度大,机关管理人员少,很难及时深入现场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和督导规章制度、具体工作的落实;现场发生问题也难以迅速赶到,帮助解决处理。二是安全管理信息不畅通。段安全管理指令不能及时下传班组,基层的安全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到段上,甚至存在中间层对上截留故障和安全隐患,对下截留安全指令和信息的现象。
3、管理模式不统一。虽然原四个段同属电务部门,但有些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具体要求等各不相同。
4、设备制式复杂。有微机联锁52个站场(5种型号),“6502”联锁83个站场,“6512”联锁7个站,驼峰6个站场,自动闭塞488.9公里,半自动闭塞1154公里,机车信号306台,道口信号18处。
(二)在整章建制抓落实上下功夫,有力推进精细管理
1、狠抓制度建设。为了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先后出台《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劳动安全文件汇编》、《大、中、维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共补充完善和新建规章制度26项,修订38项,制定岗位标准95项。使安全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责任到人。同时建立了安全责任、监督检查、预警防范、应急处理四项机制,使安全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2、严抓过程控制。我们在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过程中,认真落实精细管理的要求,使各项活动和重点工作都做到有安排、有要求、有重点、有检查、有落实,有反馈的闭环管理,并规范每一项工作流程,量化小事,责任到人。每月按时召开安委会,认真分析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注重细节,抓小放大。明确细化了天窗检修和施工封锁的准备工作、任务分配、检修作业、收工总结等环节的内容和标准,实行记名检修、施工,记名跟表、验收。促进干部职工精细管理、精心作业行为的养成。
3、深抓积分考核。为了促进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我们从精细管理的要求入手建立积分考核长效机制。制定了涵盖了安全、设备质量、职教、劳人、计财、材料、办公、党群及综合计9大项考核标准的“干部职工正负积分考核办法”。在落实积分考核过程上求精细,形成了我段“强化三种责任、突出三个控制、抓好三项考核”的“三个三”积分考核运作机制。
(三)在突出重点抓关键上下功夫,强化安全基础建设
1、认真落实“3+1”安全工作重点。我们结合电务工作的特 点,紧紧抓住一个部位(道岔机械强度)、一个关系(联锁关系)、一种行为(违章行为)和人身安全“3+1”为内容的电务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强化安全管理。特别是充分认识到违章行为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围绕日常检修、故障处理、施工作业三个过程中的违章行为,盯住不放,严肃处理。坚决根除干部职工的违章念头。我们坚持人身安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指导思想,编发了《劳动安全文件汇集》,在现场作业中,坚持“集中作业、专人防护”,进一步强化人身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2、切合实际开展安全专项整治(1)结合部管理专项整治
结合部是发生故障的多发地,与各单位协调共同监控结合部的设备,超前预防,可以大幅度降低结合部故障的发生。我段分别与工务、机务、车务、铁通等单位建立了结合部维修机制,加强相互协调配合。
与工务部门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对于雨后发生“红光带”区段,请求工务及时清筛道床,更换绝缘不良轨距杆。工务部门整修道岔要及时与电务联系,避免因工务整治而影响道岔正常转换。
与机务部门结合部存在问题:电务向机务部门提供机车信号换向运行的具体区段;参加机务段日交班会,及时掌握机车信号运用质量,解决机车信号接收及地面发送设备存在的问题。
与车务部门结合部问题: 冬季降雪后,车务清扫人员不及时清扫道岔,致使道岔不能正常转换。车务值班人员对打印机不爱护,经常造成损坏;车务部门不太熟悉微机联锁等新技术的操作方法,有时由于操作错误,造成死机或故障。
TDCS通道及半自动外线与铁通维修分界明确,一旦发生故障后,明确联系方式和故障处理程序。
(2)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
八月份,段专门组织段、中心、车间负责人和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就安全管理和施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整改办法。经过三次修改出台了《营业线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办法》,重点实施强化“四个责任”,即“强化领导责任、强化项目主体负责、强化施工具体负责、强化设备接管负责”;把住“六个关口”,即:“施工安全协议关、施工前设备摸底调试试验关、施工措施审批关、施工过程控制关、施工复查试验关、开通后的检查维修关”;做到“五个到位”,即:“施工人员到位、业务水平到位、职务到位、卡控措施到位、施工责任到位”的要求,使施工作业得到全过程控制,各环节都处于责任有效落实,卡控严格到位。我段今年1-10月份共施工297次,合计1457小时,比计划提前90小时,未发生不安全因素。
使施工作业得到全过程控制,各环节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3)全力做好防洪、秋鉴工作。我段早安排、早动手,超前准备防洪工作,制定周密的防洪预案,车间领导认真落实包保责任,亲自对管内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各工区对管内设备记名检查,明确防洪重点部位,加强监控。对易遭水害部位及时进行培土捣固和挖好排水沟渠,共克服严重水害隐患36处。确保了汛期运输安全。今年的设备秋鉴我段突出求真务实的原则,车间干部亲自组织实施,对照鉴定表逐项鉴定并当场填写,确保鉴定结果准确、真实。鉴定的同时更加注重整治,对鉴定出的设备缺点及时整治,一时难以克服的列入《设备待修记录》或《重大危险源》。通过对所有设备的秋鉴,彻底摸清了设备质量状况,克服了设备缺点1971件,设备优质率82%,综合合格率98.2%,为冬春运奠定了基础。
(4)对超期使用设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我段面对电务设备超期使用的严重现象,不等不靠,认真会诊,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超期设备可靠使用。
一是加强超期继电器入所检修,更换重要部件,严把验收关。二是针对大包自闭移频设备老化严重,故障频发,工区十天一测试,加强电气特性的监控、分析。并购臵40套移频设备,上道使用替换下旧盒,整修后作为备用。
三是针对包北南、北场信号和轨道电缆绝缘不良问题,车间、工区加强测试。对绝缘确实不符合要求的电缆,进行分段更换。
四是针对包西下行驼峰场设备老化,影响安全,我段曾多次采用维修手段,局部解决设备问题。
(四)在强化管理见实效上下功夫,抓好阶段性工作
1、确保5000吨大列和78对列车顺利开行。在开行5000吨大列和78对列车期间,进一步加强了新技术设备维修和管理,充分发挥微机监测网络的分析诊断和超前防范作用,加强对设备运用状态的分析和现场控制。同时,领导干部包线、一般干部包点,巡回或驻 守在现场,加班加点,确保了新图的顺利实施,保证了运输体量上新平台。
2、确保反违章活动贯穿安全生产始终。为了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今年我们认真开展了 “反违章”、“安全大反思”及“四整顿一补强”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吸取“4.10”、“7.20”和“7.31”等重大事故教训,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大力开展安思想教育和规章制度学习,深入查找违章违纪行为、安全隐患、设备缺点,每人都写出了剖析材料,制定整改措施。通过这些阶段性安全生产活动深入开展,提高了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自觉性,堵塞了管理漏洞,消除了安全隐患,彻底根除干部职工违章念头。
(五)在创新发展求稳定上下功夫,深化生产力布局调整 按照“布局科学合理,做大做强车间,增强班组实力”为原则,以加强现场安全控制能力和改进检修方式、提高“天窗”修效率及设备检修质量,减少对运输的干扰为目的,我段先后进行了七次布局调整。将原段管内22个车间整合为15个,141个班组合并整合为84个;撤消原呼和地区以及集宁、包头、临河三个中心的中修队;撤消了原三个中心的信号试验室,撤消呼和信号修配所。并相应调整干部166人次,工班长调整138人次,工人718人次。七次布局调整都经过认真的思考,反复的研究,公平操作,确保了调整期间平稳过渡、生产有序、安全可控、队伍稳定。
(六)在打通梗阻聚合力上下功夫,加强车间管理水平我段在调整车间管辖范围,增强车间干部力量,做大做强车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车间管理。充分发挥“规范车间管理、优化设备质量”现场推进会以点带面的作用,推进“标准化车间”的创建,在生产任务、责任分工、设备管理等方面明确了车间管理的要求,使车间工作重心放在提高设备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力上,彻底解决安全管理逐级衰减、层层折扣问题,使车间安全基础管理不断提高,不断加强,全面提升车间安全管理水平。段分别于6月份、10月份两次成立了段安全管理评估验收组,对全段的13个车间、70个班组进行评估验收平推,合计共发现各类管理、设备问题281件,并发放《纠偏指令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有效的解决了车间层的管理梗阻,提升了车间的安全管理水平。
(七)安全生产取得的成绩
今年1~10月份共发生电务设备责任故障81件(其中局列B类一般事故5件),较去年同期下降7件,同比下降了8%,占故障总件数的23.6%;电务设备自身故障136件,较去年同比下降11件,降幅为7%,占总故障件数的36%,故障延时总计7151分钟,平均故障延时0:53分,较段定目标1:20分压缩27分钟。截止10月31日,实现了我段安全生产340天。
(八)安全管理工作的体会
我们取得这些成绩的体会是:一是分析形势,研究下情,理清思路、明确重点,集中精力抓安全。二是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加强卡控。三是以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可靠落实保安全。四是将“干部职工正负积分考核办法”这一有效激励考核机制贯彻于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促进职工“两纪一化”、干部安全管理责任严格落实。五是努力提高干部管理能力、职工自控及业务能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
二、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在新的呼和电务段建段近一年以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段的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仍然距离我局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新体制下及仍在调整的体制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推行精细管理还有差距,部分干部的责任意识还不能胜任现实需要,特别是车间干部的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职工的业务水平不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迅速强化培训,提高全员整体业务水平。第三,设备维护质量还没有适应高密、重载的需要,设备的检修质量有待于提高,因维修不到位导致故障仍有发生。第四,现场作业控制仍需加强,部分职工的自控、互控意识还停留在表面,杜绝职工的违章行为仍是一项紧迫长期的任务。这些问题都说明,深化精细管理,夯实安全基础的工作还十分艰巨,任务还很重,我们要以部、局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力争完成2006年生产任务,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机构改革,确保人员稳定分流
接到呼铁劳卫函„2005‟480号文件后,我段研究方案,认真落实,确保稳妥操作,以实现布局调整的平稳过渡。
1、现阶段机构及干部现状
自四段合一后,经过7次生产力布局调整,现在我段机构设臵为机关7个科室,3个维修中心,18个车间(所),84个生产班组。
路局下达我段定员1836人,生产定员1669人。干部定编行管干部126人,党群干部25人,按干部管理的生产人员118人,合计269人。全段现有干部291人,其中行管干部127人,以工代干51人,党群干部20人,以工代干2人。
现有干部中,有视察员3人,业务指导32人,多经22人,集经6人,长学10人,个人外出劳务8人,集体外出劳务3人,内退1人,长休1人,合计86人。2006年达到视察员及业务指导10人。
⑴行管:
①机关:行管干部定编63人,现员54人,以工代干6人,技术职务定编56人,现员52人;
②车间:行管干部定编63人,现员35人,以工代干33人,技术职务定编63人,按干部管理的生产人员定编118人,现员79人,其中51人为纯技术干部;
③中心:行管干部现员38人,以工代干12人,技术干部现员21人; ⑴、党群:
①机关:干部定编10人,现员7人,以工代干2人,技术职务定编10人,现员7人;
②车间:干部定编15人,现员11人; ③中心:干部现员5人。
从以上情况分析,维修中心撤消后,需分流的干部有64人,其中行管干部38人,党群干部5人,技术干部21人,另外以工代干10人,2006年已达到业务指导4人,实际需分流的干部60人。
2、大胆动作,深化机构改革,分步实施,妥善分流安臵干部 为了确保“贯标”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对人员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根据分析的情况,决定撤消三个维修中心。
⑴原按工人管理的人员40人,仍然按工人对待,分流到现场工区,12月2日已到位。
⑵对有业务基础且年龄偏小干部 人,可办班培训,提高素质。其中技术干部18人,综合型干部6人,留在地区组,综合型的干部培训。
⑶年龄偏大可以向多、集经公司调整、充实一部分人员。⑷拓展外出劳务的渠道,选送一部分人员技术输出。我段有45人在神朔施工,其中有干部3人,明年在原基础上增加3—5名干部。
⑸建议铁路局组织协调,对有能力、有培养前途的,选送出去脱产学习,进行学历培训。⑹可建议向新线输送干部。
3、成立检修检测车间
为适应大运量、高密度的运输新形势,以布局科学合理,做大做强车间,增强班组实力为原则,以强化安全生产精细管理和改进检修方式,加强出所设备质量,降低出所设备返修率,适应电务新的维修管理模式,在2006年元月31日前成立检修检测车间。
二、岗位分流调整的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按政策办,不留后遗症的原则。二是专业对口,公平、公正的原则。三是注意用人所长,考虑长远发展的原则。四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确保人员稳定的原则。
三、操作方案
撤消集宁、包头、临河维修中心后,考虑地区处理组织及强化日常安全质量检查工作,分别在三个地区留有段相关科室的三个组:
1、隶属安调科的督导组:各设3人,负责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故障定性定责、现场调查分析,指挥、参与故障应急处理。
2、隶属技术科的督导组:各设3人,负责督处检查维修任务的完成,设备质量的验收,指挥、参与故障的应急处理。
3、隶属办公室的综合办公组:各设2人,负责离退休、综合治理、消防以及地区问题的处理。
4、撤消各地区调度,人员分流到各班组。
5、在各地区的料库留1名材料工归属段材料科管理。按照上述方案,于12月20日前撤消各中心,实现段直管车间。有关人员的分流安臵,将按照480号文件精神,逐步消化,实现平稳过渡。
(二)规范新体制下安全管理,抓好安全生产
12月20日撤消中心后,要不使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真空,要迅速实现规章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1、规范三级管理,落实逐级负责
一是要按照逐级负责,明确段、车间、班组的安全管理责任,更要明确车间安全管理责任,明确车间分管维修、施工、应急机制等工作干部的责任。二是根据中心撤销后的三级管理体制,对段、车间的各项规章12月20日前全部梳理规范。三是要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充分发挥正负积分考核这一有效机制的作用。
2、转变工作观念,加强能力建设。
车间安全管理职能由原来的简单执行向决策加执行转变为目标,加强车间能力建设。一是要选配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充实的车间重要岗位,增强车间干部管理能力,形成竞争态势,体现出能着上、庸者下的机制。二是加强车间能力建设,车间干部认真落实干部每天思考工作不少于1小时,学习不少于1小时的“两个一”要求。提高车间干部队伍素质。三是提高车间干部五个方面的能力建设。采取院校速培、强化干部自学等方式,迅速提高车间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驾驭安全生产、解决复杂问题、创新开展工作、善 于沟通协调、敢于决策的能力。
(三)抓好现实安全,巩固安全成果
认真抓好围歼“三个惯性”专项整治活动。结合机构整合,确保人员及时到位、平稳过渡;结合冬春运竞赛活动;结合我段12月份的规范管理月活动,进一步抓好围歼“惯性违章、惯性故障、惯性事故”的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干部安全责任落实,强化职工“两纪一化”执行、强化设备检修质量,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
(四)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科技保安全
1、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为了适应重载、高密,大运量的运输形式,积极想办法增加科技投入,立足办公费省一点、多经收入补一点、上级多投入点的原则,计划为三个检修所增加探伤检测装臵;购买区域联锁光缆检测设备、电缆芯线接续设备;研究增设自闭二接近电路、半自动闭塞外线等监测项目。
2、加强新技术管理,发挥科技保安全的作用。加强新技术试验室的管理,提高TDCS和微机监测设备的运行质量,提高职工对新技术设备的维护质量和使用能力,加强微机监测数据的浏览分析,掌握设备动态质量,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和处理报警信息,充分发挥超前防范作用。利用微机监测对设备故障处理过程时时监控,更好的指挥现场故障处理,杜绝故障处理中的违章行为。
3、加快信息网建设,提高科技保安全的能力。通过覆盖全段的信息网,畅通安全管理信息,提高管理效率,特别是贯通段、车 间电话会议网络,使安全管理信息、指令及时下传和段决策层及时掌握现场的安全情况,并进行督导,使段、车间形成安全管理信息闭合回路,达到信息共享,时时追踪。
(五)优化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
一是抓“23122”提高素质工程。切实抓好针对电务工作自身特点的“23122”职工提素工程,在三级教育网的指导下,立足于职工自身业务情况,规范学习内容、加强日常检查、严格定期考核,形成闭环,强化职工个人自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二是开展标杆信号工选拔活动,调动广大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积极性,促进职工岗位练兵、岗位成才。
三是加强车间主任、书记的培训。针对加强加强车间能力建设的要求,开展前所未有的车间主任、书记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理论素养。
三、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检修作业方式和生产组织造成超劳
目前我段实行的“天窗”维修体制,由于“天窗”修连续天数长,有些星期
六、日也包括在内,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休班职工须按时参加,而且“天窗”修往往不能按计划给点,造成倒班职工不能按时下班。致使职工加班较多。遇有临时重点任务、施工封锁等原因,抽不出替班人员,又无法给足加班职工调休,甚至给不了调休,这样就人为的延长了工作时间。经过现场实际调查,主要有以下原因:(1)“天窗”检修跨星期
六、日,连续时间较长。为提高“天窗”修效率,压缩“天窗”次数,减少对运输的干扰,我们都把以前的小工区整合为大工区,京包、包兰线工区人数个别班组在15人以上,管辖1个本站和2个外站,造成连续十几天“天窗”检修。工人两三个星期得不到一天休息。如9月份丰镇信号管辖三个站共有“天窗”14天。其中跨星期
六、日3天。“天窗”检修几乎连续了14天,占用3天休息日。而九月份国家法定工作日是22天。
(2)“天窗”检修有时不能按计划或按时给点,特别是有时不提前通知,造成下班和休班的职工都到了现场。例如,我段9至11月份,共完成垂直天窗896次,其中超过计划时间2小时给点的51次,超过4小时给点的83次,超过8小时给点的22次,共有156次垂直天窗延时给点,占总数的17.4%,总共超时6096小时。这仅仅是垂直天窗。如9月份,东兴信号工区管辖两个站申请天窗12次,有4次变更,其中有一次变更未提前通知,工区所有职工都按计划到了现场,等侯很久才接到变更通知。这种情况在其它班组也时有发生。
(3)交通工具不方便,“天窗”检修完毕不能及时回家,虽然只干2~3个小时活,等车就需要近一天,比如新贤城站就如此。
(4)施工封锁、配合外单位封锁和临时性重点工作较多,给不了职工应有的调休。
要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探索维修的新思路,包括修程、修制改革,做到合理维 修,尽量压缩天窗次数。条件具备的工区,可作状态修的试点。同时加大设备投入,解决超周期设备,减少因设备陈旧增加的工作量。
(2)每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天窗”日期,同时规范“天窗”抽线给点,保证按时兑现,减少间接工时。
(3)适当增加补助费或在一些地点检修完毕后,安排乘汽车返回,例如集二线、包白线(集二线职工开完天窗后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乘车返回工区,包白线甚至要等十几个小时才能乘车返回工区,且无间休地点,也无法吃饭)。
2、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1)超期信号设备较多。现管内有四百多台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臵超期;两万三千多台继电器超期;有近50个站电气集中设备超大修期运用;大包线自闭移频设备严重超期,故障频发。
(2)包西下行驼峰场室内控制、风管路、减速、测速、测长设备存在磨耗严重,缓行器金属疲劳、磨耗超限、几何尺寸调整困难,造成制动力不足,气温寒冷时会发生缓行器部件折断;驼峰TZ-103半自动设备老化,无维修备件,工作在临界状态,故障率极高;风管路油水分离器存在锈蚀严重等问题。
(3)现130站TDCS设备备件少,只能配备到段、中心一级由于现场没有备件,不能及时修复故障设备,造成延时较长,另该设备备件部分价格很高,维修费难以解决。
(4)现在很多信号改造工程,设计利旧设备较多,使改造后设备无法统一寿命管理,同时设备利旧后造成图实不符、电缆新旧 交错、器材类型不统一,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例如,二道沙河、包北北区的大修改造,电缆利旧使用较多。
3、结合部存在的问题
今年1-11月份,外界影响造成信号设备故障241件,占故障总数的65%,其中电力影响101件,占发生故障总数的28.6%,占外界影响故障总数的42%。工务影响60件,占故障总数的15.8%,占外界影响总数的25%。铁通故障21件,占外界故障8.7%。
分析认为造成故障的原因:
1、电力电源易发生断电、断相和频率发生变化。
2、工务轨距变化、轨距杆绝缘破损、扣件封连绝缘、施工影响。
3、铁通半自动外线故障、DMIS通道中断。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与电力加强信息沟通,对自闭架空明线配合电力进行补焊,加强重点区段的巡视,加大监控力度。
2、与工务协作,互通技术标准,掌握标准,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加强巡视,重点是对工电接合部重点配件随时监控。解决工电联合整治的实效性,解决突出问题。
3、加强施工配合,特别是工务日常作业的重点部位的配合和监控,发挥微机监测的作用,起到超前预警的功能。
4、车间、工区整合后办公、休息房屋紧张。
车间班组整合后,人员增加,每车间平均8人,大部分工区都在10人以上,办公房屋十分紧张,职工休息、吃饭、做饭存在较大困难,配备的汽车露天放臵。管内丰镇、卓资山、包北等车间住 房非常少,办公条件差,需路局协调解决,是否可与兄弟单位联系借用或租用。
另外,管内沿线班组房屋破损严重,大部分是建线时整修,2005年,我们在整修房屋、改善职工工作条件方面投入40万元,但还是远远不够,希望路局能够倾斜电务增加投入,改善条件。
下一步,我们要以局领导对我段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的意见为指导,深化机构整合、人员调整,规范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基础,轻看成绩,重看问题,继续在实现精细管理上下工夫,努力为全局的运输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5年12月3日
第四篇:加强工商所规范建设调研报告
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就是要以工商所执法管理为核心,以队伍管理为关键,以行政管理为保障,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真正把工商所各项工作纳入规范有序的运转轨道,逐步实现执法权责具体化、业务工作程序化、队伍管理科学化、内务保障制度化。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是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1、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规定工商所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围绕基本任务开展的工商所规范化建设使工商所在设施装备、队伍建设、职能发挥方面得以全面提升。但工商所的规范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当前,工商系统的中心工作就是要以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重点,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市场主体监管后延;以实施商品准入制度为重点,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这对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实际看,目前工商所行使的管理职能从原有的、较单一的依法实施对辖区个体工商户收取管理费的行政征收行为转变为依法实施确立个体工商户市场主体资格的行政许可行为;依法实施对管辖区域内市场经营行为监督的行政监督行为;依法对管辖区域内市场经营者的违法违章行为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为。面对工商职能由“收费型”向“监管型”转变的趋势,围绕当前中心工作,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公正与效率,必须建立规范科学的执法管理制度。虽然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行为从实体和程序上都作了一些规定,但是从工商所内部运行机制来看,还存在着权责不明晰、运行不通畅的问题,对工商所的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规范体系,各个环节之间缺乏严密的配合和有效的制约,导致工作内部脱节,影响行政行为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科学规范的工商所行政执法管理机制,就是要从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出发,建立并完善工商所执法管理制度,使每项职能得以顺畅、有序、高效运行;努力使工商所行政执法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转变。
2、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就是要形成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的工作格局。因此,必须将制度建设置于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加强制度建设,要注重“四性”:一是制度的先进性。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制度,使制度与实际工作相吻合,相协调,保持一定时间的超前度,能够推动工作而不能束缚工作。尤其要强调,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来完善制度、修订制度,使制度日臻完善,使制度在动态发展中加以规范。同时,制度必须体现出上级精神与本局实际的结合,对那些不合时令的“土政策”或者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东西要坚决摒弃,充分体现出制度的引领作用。二是制度的连续性。制度的先进性和连续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所谓连续性就是要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和继承发展。在制度的执行上,如果朝令夕改,张三一个号,李四一个调,则使制度庸俗化,在执行时也会跑题走调,丧失其约束力。对某项制度的修改完善也要履行一定的程序,讲清合理的依据,得到受制度约束对象的认可,这样,规范化建设才会抓得顺乎人心,合乎众愿。三是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制度建设上既要有宏观上、原则性的要求,更要有具体的可供操作的东西。能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也要有具体的定性要求。四是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一经出台,对每个人都具有同样的约束性,无论领导成员还是一般干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下不为例,不搞迁就照顾,这样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和保障。
3、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关键在落实
制度落实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实际效果。制度不能得到严格贯彻执行的原因有多种,有制度本身质量不高、缺乏可操作性的因素,也有工作人员对制度重视不足、没有严格遵守,但更主要的是缺乏严密的配套执行措施和有效的运行监督机制,或者是这些执行措施或监督机制本身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虽然制定了《末位警示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类似制度,用以约束干部业内业外行为,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其条文均属于训告性规范,缺乏配套的执行措施和严密的他律机制,因此发挥不了预期的效果。此外,有的在制度出台以后,没有对制度执行进行跟踪检测,致使在贯彻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到领导层或执行机构。再有,部分单位由于把主要精力
放在制度的制定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或无暇顾及制度的执行环节。上述种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减损了制度落实的效果。尽管想方设法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强规范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工作中仍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制度落实力度不足的问题。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监督落实。一是要强化对工商所干部遵守制度、服从管理的宣传工作。采取会议学习,表彰典型,警示教育等方式,提高干部的规范管理意识。二是公开制度规范。将制度以文件形式传达到各工商所干部,同时把一些主要制度规范上墙、上网,甚至还将可制度规范统一整理、编辑成册,人手一册,方便遵守和执行。三是发挥工商所所长的管理作用。即把所长的职责通过责任书的方式予以明确,使他们切实负起管理责任,加强对下属遵守制度的教育与监督工作。四是加强专门机构对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充分发挥专职监督效能。如将队伍管理、行政后勤管理、案件质量管理分别交人事、监察、法制等主要机构负责监督落实。五是严格执行各项奖惩措施。除在规范制度中确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予以严格执行外,还把服从规范管理列入干部考核范畴,强化制度的执行效果。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商所干部队伍,是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1、工商所规范化建设需要高素质工商所干部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工商所干部队伍,离不开行政规范的约束;同时,规范化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反映工商所的精神面貌和人员素质,是工商所的门面和窗口,影响着工商部门自身的社会评价。从当前工商所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在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执法能力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规范化管理的角度讲,人的因素是最具活力的因素。各项工作机制的落实,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各项规章制度只有与人紧密挂起钩来,才能使机制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因此,运用规范化建设这个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提高队伍素质,是工商所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明确的干部考核机制,保持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建立高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队伍的业务技能;建立奖惩统一、责权统一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进一步促进干部更新思想观念,改进思维方式,转变工作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塑造良好品行,提高工商所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展示良好执法形象。
2、如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商所干部队伍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因此,要在工商所内部大力开展规范化建设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是大势所趋、现实选择,是培养、造就、保护干部的有力举措,使广大干部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规范为我要规范,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增强落实制度的适应性。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干部政策法规水平的提高。工商所干部如果没有对工商工作各种政策法规的系统掌握和深入领会,往往在落实制度上会挂一漏万,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从主观上可能也想把制度落实好,但限于个人素质的制约,又往往事与愿违。加强政策法规教育,使干部思想水平和政策界限得到有力提高和具体明确,就能够明明白白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制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三是加强创新教育,增强发展制度的创造力。工商所干部既是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实践者,又是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创造者。他们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接触的实际最多,对制度的规范程度和改进措施最有发言权。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工商所干部多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提意见,提建议,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制度发展中的首创精神得到尊重和体现。只有这样,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才可能长抓长新。
三、以服务行政执法工作为中心,强化行政后勤工作,是加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小局大所”模式下,为行政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保障工商所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人、财、物等方面满足工商所工作需要,既是行政后勤工作的最终目的,更是加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强化行政后勤工作,就是要从解决保障措施滞后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工商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寻求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新路子,使后勤工作更加精细化,确保工商所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建立以办公室为主体的后勤保障机制,规范财务管理、物质装备管理、办公秩序管理、生活服务管理,整合后勤保障资源,通过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实现物资资源、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化,为工商所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全面、及时、有力的保障。
第五篇: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报告
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报告
提纲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管理体制运行情况
(二)职能转变情况
(三)机构编制情况
(四)体制机制建立落实情况
(五)干部管理使用情况
(六)对管理体制优化创新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三、意见或建议
正文:
按照县委编办《关于开展化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的通知》(...编办发〔202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机关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管理运行实际情况,围绕“管理体制运行、职能转变、机构编制、体制机制建立落实、干部管理使用、管理体制优化创新”等6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管理体制运行情况
按照县委办、政府办《关于印发〈...县镇办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丹办发〔2015〕4号)文件要求,我镇机构设置为“六办三站一中心”(其中:“六办”为党政办公室、人大政协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和镇村建设管理办公室、维护稳定办公室、宣传科教文卫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办公室;“三站”为农业综合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公用事业服务站;“一中心”为便民服务中心,其中市场监督管理办公室于2020年8月机构改革为...县市
场监督管理局派驻...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不再占用镇办编制),应有行政编制干部34名(其中领导职数9名,副镇长级职务武装部长1名,“六办”主任6名,一般干部18名),事业编制干部21名(其中“三站一中心”站长或主任4名,一般干部17名),应有在编干部56名,围绕“三农”服务、经济发展、公共民生、社会管理、基层建设、市场监督、宣传贯彻等职能开展工作。我镇实际运行情况为,经济发展和镇村建设管理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2个机构未挂牌但有专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在编干部46名(其中党政班子领导10名,党政办8人,人大政协办1人、维稳办3人、经发办4人、宣教办3人、农综站6人、社保站5人、公事站3人、便民中心3人,其中市监所干部1名,财政所干部2名非占镇办编制),“三支一扶”干部3名(均为支农干部),其中在职干部33名(含“三支一扶”干部3名,在职干部实际在编30名),长期抽借调14名,长期病假2人。目前全镇日常工作运行顺畅,其中党的建设、脱贫成果巩固、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秦岭生态、人大、统战等工作处于全县中上游水平。
(二)职能转变情况
当前全镇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按照“三定”规定依法依规履职,权利与责任一致对等,日常运行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各项工作开展高效、廉洁、有序。财权与事权相互匹配,“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到位,凡是牵扯到大宗财政开支工作,必须经过财经及“三重一大”领导小组双重审核把关,经过镇党政班子表决通过后方可开展。县级部门授权或依法委托行政事项和有关公共服务事项全部承接到位,对于重大信访案件、刑事案件、国土规划等重要工作落实“一对一”承接责任制,保证上级交办任务落
实落地并见实效。
(三)机构编制情况
当前全镇机构设置、编制调整、设岗定制、领导职数配置均能保障履职所需,党委与县级相关部门的体制机制运行顺畅。但存在一是上级单位抽借调人数过多,且抽调人数大多为中青年业务骨干干部,致使在职干部承担职责多,存在身兼数职、一岗多责等情况;二是部分派驻机构工作配合不力,县国土局派驻...镇国土所原所长于2021年12月年满退休,2021新招录国土所干部被县国土所抽调至包抓村任驻村工作队员,致使2022国土所工作由镇办其他干部承担;县财政局派驻...镇财政所配备的2名干部以“年级大不会电脑,业务不熟”等原因不承担日常出纳、会计等工作,致使全镇财政工作由镇政府指派2名有资质的一般干部承担等问题
(四)体制机制建立落实情况
...镇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建立落实工作,自2017年至今每年均在年初修订并完善《...镇管理制度汇编》,对于日常管理、行政执法、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民生保障、精文减会、“三项机制”等工作结合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修订完善,目前全镇体制机制建立完善,运行规范有序。
(五)干部管理使用情况
目前,我镇不存在干部混岗、不满最低服务期限人员逆向流动、超编或超结构进人、人岗不相配、人才招录引进难等问题。建议县级单位一要注重乡镇干部业务培养,定期组织相关业务干部开展岗位相
关技能集中培训,并且注重与乡镇干部沟通,对于工作指导尽量避免发文了之的现象;二要加大乡镇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对于抽借调人员到期后要及时返还乡镇,杜绝出现“借而不调”、长期无理由占用等现象,适时建立“乡镇干部家属茶话会”、乡镇干部重大疾病救助制度、乡镇干部人才汇编等工作制度,着重培养提拔一批有能力的乡镇干部;三要注重人员交流,建议适时推行县直机关与乡镇干部之间“挂职”交流工作,以增进两级干部、部门的业务与感情交流,进而达到提升工作开展的互帮互助、相互理解的效果
(六)对管理体制优化创新情况
目前的“六办三站一中心”机构设置是以镇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突出“面对面”的管理,在日常运行下在单独的工作领域内可以起到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决策执行力的效果,但是在面对问题整改、多项联合工作(如脱贫成果巩固工作涉及“三农”、低保、民政、教育、医疗等)、多站办承担同一工作目标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站办所之间推诿扯皮、领导层决策紊乱、效率不高等问题。...镇目前针对此项问题,成立...镇重点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参照企业经典管理“PDCA”循环管理办法,提出并推行工作“计划-执行-检验-提升”闭环衔接式管理办法,目前,闭环衔接式管理办法运行顺畅,每月县委督查“七项重点”工作开展有序。
二、存在问题
一是抽借调工作不规范,部分干部借调期限过长,存在连续借调三年以上的情况;二是乡镇编制机构因年久未进行核定,存在岗位编制不科学,比如由于原财政所、市场办因机构上挂但乡镇编制未核减的问题、工勤岗位占行政编的问题等;三是乡镇干部工作负荷高、业务杂,一些基本保障得不到供应,比如下乡到边缘地区的吃饭、安全问题等。
三、意见或建议
一是规范抽借调工作,由编办联系县委组织部加大对抽借调干部管理力度,对于违规借调、超期借调的要及时清理回原单位。
二是重新核定乡镇编制,对于现有机构承担的职能进行科学研判、精准核定。三是制定派驻机构管理办法,为镇办赋予更多的管理权限,以达到配合中心工作的目的。四是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五是优化当前“扁平化”组织机构,扩大党政办工作职能为协调镇各项中心工作,并改名为“党政中心办公室”(或成立类似于企业总经办机构的办公室),党政办主任进入镇级党委班子,改进“六办三站一中心”机构设置为“一中心四办三站一大厅”,建立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党政办统筹协调其他各站办配合的管理体制。同时,为进一步厘清政务职能部门作用,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工作流程,达到“一站式”办结效果,建议扩大便民中心职能,增加便民大厅编制人数,并将派驻机构(国土所、财政所、市监所)办公地点纳入到镇便民服务大厅,派驻机构的考勤由镇办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