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呼吸消化科2015年上半年护理工作总结
呼吸消化科2015年上半年护理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在医院领导班子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医院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助下,呼吸消化科全体护理人员协调一致,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树立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结合呼吸消化内科的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各项护理工作任务,保证了科室护理工作的稳步进行。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现将2015年上半年护理工作做如下总结 :
一、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全面响应“内练硬功,外塑形象”,打造护士美好专业形象的“天使形象塑造工程”,进一步规范了全科护士的语言、服务、行为、举止。
2.进一步规范了“无缝护理”:细化了护理服务内容,提升了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了连续的、全程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3.进一步完善了“限时护理服务”,通过晨会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的高效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因此投诉率大幅降低。
二、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1.我们以核心制度为指引,保障了护理安全,组织护士定期学习《护士管理条例》,增强护士法律法规意识。
2.坚持查对制度:要求主班,服药班每日查对2次,每日护士长参加查对1次,详细核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测血压,各项护理,药物与治疗,并记录签字,3.对科室重点用药、高危用药进行定期检查,严格交接,规范管理。
4.对病人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时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对有安全隐患的病人进行及时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并悬挂了警示标牌。7.及时填写并上报了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安全隐患、不良事件并组织讨论,提出了改进措施。
8.定期开大会3次,加强了医护沟通,及时纠正提醒医生工作中的失误及不足,并且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
三、护士长带头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家学习加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灵活运用了品管圈技能,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实行了弹性排班制度及责任护士分层负责制,合理的使用了人力资源,保质保量的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健康教育做到了规范化、普及化
1.每位护士与各自所负责的病人加强了语言沟通,认真的完成了宣教工作。
2.科室充分利用起了宣传栏的作用、使健康教育知识上墙,以此来加强健康教育。
六、加强了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危重和长期卧床病人的交接班带病例,跌到、压疮发生率降为零。
七、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拉开了奖金差距,最大限度的激发了每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八、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坚持了每月定期对病区治疗室的空气培养。也坚持每
日对治疗室、病区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时毁形,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病区治疗室均能坚持84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84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总之,我们继续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到了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加强了优质护理服务,在业务上注重知识更新,重点加强专科建设,积极吸纳多科知识。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提高了科室的整体素质,打造最强科室。
张爱萍 2015.6.28
第二篇:呼吸科2013年护理工作总结
呼吸科2013年护理工作总结
2013年在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我科全体护士遵循“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宗旨”,围绕年初制订的护理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科室护理工作协调一致,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树立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围绕护理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开展各项护理工作,严抓各项计划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室的工作任务,保证了科室工作的稳步进行。
一、重视学习。每月至少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1-2次业务学习和考试考核,学习法律法规、医德规范、核心制度、李秀华三基、护理五百问题及24小时医学频道等。规范每一个护士的行为,仪容仪表及文明语言规范。每月通过多种形式征求病人意见和建议,收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并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和病人提出的建议、加以整改,有效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在日常工作中树立“一切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加强医患沟通,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护理服务工作,打造诚信服务护理单元。坚持把“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放在第一位。一年来,科室护理工作在坚持对病人实施诚信服务,吸引了大量患者就医就诊,住院病人数明显增长,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患者、家属的好评。
二、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我科在护理部的指导下,进一
步规范了各班职责,各班各负其责,杜绝了过去的你等我靠现象,哪个班出了问题,能够及时追查到人,有效提高了每个人的责任心。全体护理工作人员都能够自觉遵守院内、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从不闹无原则纠纷,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保证正常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三查八对制度,坚持由主班负责每天的医嘱查对,无论多忙多晚必须认真查对,明显降低了因执行医嘱错误导致的严重差错事故。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做到无缝隙交接班,包括书面、口头、床边交接班。特别是对危重病人重点交接,从而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本我科室抢救危重病人15人次,抢救成功率86.7%。同时我们加强了护理操作查对制度,每次操作前至少两次进行核对,杜绝了给病人用错药的现象。
三、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落实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微笑服务,文明用语。重点抓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四、业务工作方面,这是科室工作的主源,全科都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人员短缺,科室工作量大,为了既要完成日常工作,同时还要兼顾服务质量,全体护理人员都能精神饱满,将所有精力专注于工作,牺牲休息、节假日等闲暇时间,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2012年11月26日-2013年11月25日,我科共收
治病人1077人次,总收入约3680176元,其中护理费约112850元,治疗费约522077元,床位费163890元,较好的完成了医院下达的经济指标。同时,全科护理人员在护士长带领下自觉加班,整天在病房,严格按照三查八对等诸项核心制度工作,无怨无悔,不计个人得失,圆满完成各项医护任务,不止一次获得住院患者好评。加强了急救药品、常用备用药品的管理,做到分类放置、标记明显、设专人保管,每周进行清理检查,保证无过期、无混放,确保了用药安全。
五、医疗安全及质量方面,医疗质量安全是科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微小不慎,可能铸成弥天大错,在多年医疗实践中,全科护理人员均有切肤之感,为了杜绝任何可能之差错发生,我们平时严格依据核心制度为准则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同时科室亦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方面管理工作。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选派医护人员到省上学习、进修。每周利用晨会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相关文件,对照标准自查自纠。每月组织一次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要求每一个人参与备课并讲课,有时利用晨会进行提问,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理论考试。重点对新护士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专科知识及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培训。
2013年12月
第三篇:2017年呼吸科护理工作总结
呼吸科2017年护理工作总结
2017年在医院各级领导及护理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结合科室工作实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宗旨,严格按照质量效益年及大型医院评价标准及考核细则要求,认真执行本的护理工作计划,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保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在科主任、护士长的正确领导及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下,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得到稳步提升,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计划及目标。现将我科2017年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医德医风
1、按院党支部及督查科的政治学习要求,认真进行政治学习,做好政治学习笔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恪尽职守,全年无违法违纪行为。
2、认真学习医德医风、护士素质规范,护士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3、“十九”大召开以来,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会议精神,并做好“十九”大专题学习笔记。
4、全科护理人员团结一心,分工合作,圆满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奉献,充分发挥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护理工作量完成情况 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业务总收入44226400元,共计新入病3463人次,出院3448人次,健康指导3463人次,护理危重患者310人次,抢救80人次,介入手术89人次,点刺实验329人次,PICC置管48例。
三、科室人员构成及床位数
科室现有护理人员39人,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临时负责人1名,责任组长3人,定科护理人员24人,规范化轮转护理人员14人,新护士1人,护理人员在各区的分配情况:呼吸一区及四区实际开放床位52张,护理人员10人,其中哺乳期1人。呼吸加护内开放床位18张,加护外27张,护理人员共18人,其中产假2人,哺乳期2人,外出帮忙1人。呼吸一体化实际开放床位42张,护理人员11人,其中产假1人,哺乳期1人,进修1人。根据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全科采用了弹性排班制,全科护理人员服从护士长的统一调配,每区设责任组长1名,不同年资护士交叉排版,使工作互补,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四、中医技术工作量
1、为了更好的开展中医技术项目,护士长采取实行中医技术项目完成情况与绩效挂钩的措施,中医技术完成率较去年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病区护士能够根据病种有效的开展适宜的中医技术项目,其中耳穴压豆2007人次,穴位贴敷2561人次,穴位注射49人次,艾灸374人次,热腌包516人次,中药外敷149人次,中药灌肠17人次,中药泡脚3 人次,中药外敷146人次,红外线照射574人次。
2、本组织进行中医方案优化2次,其中中医师、中药师、营养师及本科室护理骨干参与优化,对4个中医优势病种进行了优化。
五、护理质量控制
1、科内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总负责,每区设立一位质控员,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质控工作。
2、针对质量效益年、大型医院巡查及月中旬护理质量检查的反馈情况,科内质控小组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及整改措施,利用PDCA管理工具,不断进行护理质量的改进及提高。
3、护理指控小组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周有重点的检查护理质量,每月进行护理质量大检查,并与绩效挂钩。
五、优质护理工作
1、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优质护理总结汇报的比赛。虽然没有获奖,但从中收获了更多,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了其他科室优秀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坚持自己服务品牌的同时,不断提高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2、严格落实护士长五查房制度及病区7S管理,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随时记录,随时整改。
3、严格落实入院“六个一”服务、住院“五做”及出院“四规范”,切实让病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我们的护理人文关怀,病人的满意度较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4、优质护理推进活动,让患者感受我们的温度活动,在呼吸科各病区配备微波炉,设置温馨热饭区域,方便住院患者热饭,让患者吃上热腾腾的每一餐,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七、患者安全管理
1、本发生患者住院期间药物外渗1例,针对此次不良事件,科室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改善操作流程,加强培训,避免类似事情发生。
2、鼓励护士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引导他们从患者安全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尽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发生。
3、定期组织学习不良事件安全预警,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使科室护理人员保持高度责任心,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八、护理文书
1、每周进行护理文书质量分析,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强化护理文书正规书写的重要性,使每个护士能够端正书写态度。
2、床尾表单及中医评价量表较以前应用的更为规范,完整。
3、电子病历启用以来,护士电子签名逐渐及时、规范。电子血压单、电子体温单绘制及时准确,能够及时打印。
九、急诊急救
1、急救物品管理做到了“五定”,专人管理。班班交接,使用后2小时内及时补充,护士长每月大检查一次,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
2、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掌握急诊急救知识。
3、科室积极响应护理部的号召,选拨两名护理人员参加急诊急救说课大赛,其中孙俪纭获说课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十、院感工作
科室每月进行院感理论培训,本至今共计院感培训11次,其中晨间学习穿插学习院感知识,每季度进行院感理论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院感意识及手卫生依从率。院感无小事,从细节做起。
十一、宣传工作
1、科室护理宣传员孙俪纭1-11月份共计投稿12篇,采纳8篇。
2、全科护理人员积极响应宣传科的号召,按时转发宣传医院的各类文章,宣传员负责统计上报数据。
十二、临床带教工作
1、本共计带教进修人员11人,其中五莲县人民医院1人,心血管进修人员7人,贵州大方中医院2人,新疆麦盖提县医院1人,实习同学90人左右。
2、科室组成带教授课小组,主管护师张静为总带教,每区设立1名分带教,严格按照带教计划和护理部的带教要求进行带教。
3、入科时先对其进行宣教、基础培训,才能进入临床工作,集中进行理论授课及操作示教,出科时严格考试考核。
4、科室主管护师焦静被聘为日照卫校内科护理学授课教师,聘期半年,现已圆满完成授课任务。
十三、对口帮扶工作
为响应市卫计委“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医院领导、护理部高度重视帮扶工作,要求帮扶落到实处。我科选派主管护师张静去高兴卫生院帮扶,自4月17日-9月30日,共计帮扶21次,其中护士长带领帮扶6次,组织业务学习21次,护理查房21次,院感知识培训6次,技能考核5项,专业理论及院感知识考核各5次,圆满完成了对口帮扶工作。
十四、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建设
1、护理人员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及科室分层培训计划完成了本的分层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
2、本至今完成业务学习22次,护理查房11次,疑难病例讨论11次,公休会11次,应急预案演练3次,消防演练3次,各区均保持了有效的晨间学习,业务学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中医知识,使护理人员全面发展,成为优秀的中西医专科护士。
十五、继续教育及科研、创新及论文
1、选派孙俪纭护师参加全省急危重症培训班,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实践,在护理危重患者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回来后在科内进行了全员培训考核,大力提升了护理人员护理危重患者的能力。
2、11月科室又派出护理临时负责人马丽入济宁医学院进修,主要进修护理管理及呼吸危重症患者的管理,进修人员实时发回来课件,供科室护理人员学习。
3、护士长带领科室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学术会议两次,共计3人,了解护理前瞻性的知识,回来后及时授课分享所学知识,使护理人员的理念更超前。
4、本9名护理人员参加了院内急危重症培训班的学习,8名护理人员参加了中医培训班的学习。
5、积极响应护理部的号召,参加创新比赛,作品为简易式通气阀,但创新还有待于加强,争取明面拿出更好地创新作品。
6、本护理人员发表论文1篇,参编著作1部。
十六、存在不足
1、护士责任心不足,相关知识掌握不好,导致药物外渗1例,影响恶劣。
2、交接班交接不够严谨,出院健康指导有待深入。
3、中医技术项目存在偏差,开展不均衡。
4、护理人员责任心、及安全风险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5、科研缺如,论文书写少。
6、病区环境卫生有待加强,病人易造成不满。
呼吸科2018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配合科主任的科室规划,完善科室管理架构,使各区域护理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认真学习三甲复审细则,提前做好三甲复审的各项工作要求。
三、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不断创新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做到精美护理。
四、在领导允许的情况下,设立呼吸护理专家门诊,加强呼吸慢病管理,负责呼吸科病人回访工作。
五、做好进修人员、规范化人员、及实习同学的带教工作,及时听取反馈建议意见,不断提高带教授课能力。
六、在临床工作中加强科研创新意识,积极配合医疗上的各种科研活动,积极进行论文撰写。
七、在领导允许的情况下,选派多名护理人员外出进修,主要进修点刺试验、一氧化氮、肺功能、睡眠监测、呼吸慢病康复技术等方面,组建呼吸检查试验室,有呼吸科统一管理,强化护理专业技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增加影响力及知名度。
八、积极配合院领导及护理部安排的各项工作。
呼吸科
2017年11月25号
第四篇:2011年呼吸科护理工作总结
2011年呼吸科护理工作总结
在院领导、护理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呼吸科全体护理人员的共用努力下,圆满完成本护理工作计划。现汇报如下:
1.成功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并荣获山东省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称号。
2.成功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行责任护士扁平分工制,已初显成效。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护士意愿为原则,实行弹性排班。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4.温馨宣传探视制度、善意提示病房管理制度、创新放心护理措施,使陪护率明显下降,使病房环境安静、清洁、整齐、安全、温馨,为病人创造了舒适的休养环境、为医生护士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5.实行护理绩效考核,突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发挥了护士的最大潜能。
6.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实行严交接、严查对,全年仅发生一例护理不良事件。
7.制订了呼吸科工作标准,细化了护理服务流程,自制专科简化表格,减少书写时间。
8.实行护理全员培训及分层培训。全年业务课件讲课20次。
9.对科室疑难病例、复杂病例、危重病例,及时进行护理查房。全年大小护理查房18例。
10.巩固护士理论知识,全年晨会提问护士360人次,答对问题合格
率98%。
11.成功应急预案演练4次,考核4次。
12.技术操作及理论考核每月一次完成,合格率分别96%、98%.13.全年接受新病人1750人,办理出院病人2480人。配合医生抢救危重病人32人次,抢救成功率高达93%。
14.夯实基础护理:为病人洗头96人次,协助病人洗脚50人次,剃胡须220人次,身体擦洗600人次,剪指甲2120人次,梳头洗脸6400余次,为病人翻身拍背4万余次。
15.全年护理一级危重病人2400余人次,好转出院率高达98%。
16.全年静脉输液(更换液体数)14400袋,吸氧10800人次,雾化吸入9000余人次,无创通气1180人次,抽血气2880人次,抽静脉血3600余人次,心电监护300余人次……
17.成功举办两次演讲比赛(假如我是病人,爱科、爱院、爱病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6人。提高了演讲能力,活跃了科室气氛,增强了服务意识。
18.张瑞出席院举办的心肺复苏技能比赛荣获二等奖,李直爽参加院举办的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
19.发表省核心期刊论文两篇,编著一部。
20.孙静、牛静带病坚持工作,全科护理人员长年加班加点工作,共加班时间3600小时。
21.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孙静、张瑞、徐攀、盛智慧、吴海艳,多次为病人买饭、买拖鞋、垫交住院费……赢得了病陪人的好评,收到感
谢信50余篇,锦旗一面。
22.坚持一带一带教,赢得实习护生高度认可。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
1.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不够完善
2.护士分层培训不够理想
3.科室文化有待加强
4.科学规范管理有待提高
5.科研缺如
6.护士内涵建设欠缺
7.专科护士有待培养
总之,辞旧迎新,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此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使2012年的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1年12月15日
呼吸科护理
第五篇:消化科护理查房
基本信息:王朝群,女,80岁,重庆人,汉族,丧偶,医保,芒种时节发病,育有3个子女,子女体健。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无特殊。家庭和睦,社会支持系统良好。对疾病部分了解,认知能力中上。2016年6月7日11时14分入院。
主诉:反复上腹胀痛4年余,再发伴纳差1周。
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饭后明显,伴有反酸烧心,嗳气,曾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自诉期间曾出现黑便;经住院治疗好转,其后患者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长期服用保护胃粘膜药,症状可缓解。1周前患者因感冒受凉后腹部胀满加重,伴食纳减少,反酸烧心,为求进一步诊治,由门诊拟“纳差待查,糖尿病,高血压”收入我科。入院时:患者上腹部胀痛,饭后加重,伴有反酸烧心,嗳气后觉胀满缓解,口干口苦,食纳差,无恶心呕吐,偶有咳嗽咳痰,右下肢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夜寐差,大便干结,2-3日1行,小便色黄,夜尿频多。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片,Bid,血压控制可。冠心病病史,服用血栓通片、银杏叶片。20余年2型糖尿病史,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R降糖,早26U,中18U,晚26U,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曾患糖尿病足,现已治愈。重度骨质疏松症及右侧锁骨骨折病史,曾行右侧股骨置换术。
中医望闻问切:望之少神,慢性病容,形体偏胖,言语流利,右下肢活动不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入院查体:T36.6OC P78次/分 R19次/分 BP160/82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轮椅推入病房。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眼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肺部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肺可闻及吸气末湿罗音。心律齐,心率:78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剑突下及上腹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无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右下肢可见长约10cm手术瘢痕,右下肢活动障碍,右侧锁骨错位,右上肢活动障碍,无明显疼痛。膝关节屈伸困难,无关节肿胀,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生理反射存在。左侧第四足趾可见一小溃疡,表面黑色结痂,无流脓。
辅助检查:胸片:
1、右侧锁骨中段、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未愈合)
2、心影增大
3、主动脉弓壁钙化。心电图为正常心电图。查血:葡萄糖:11.5mmol/L,钾:3.49mmol/L,渗透压:310.8U/L,C反应蛋白:17.8mg/L,尿常规:葡萄糖+3 28mmol/L,酮体:+-0.5mmol/L,白细胞+-15Cell/uL,隐血:+2 80Cell/uL,红细胞:2-5/HP。血常规:白99细胞:8.8×10/L,中性粒细胞比率78.1%,中性粒细胞数6.9×10/L。
6.9 腹部彩超:部分肝实质回声增多、欠均质。心脏彩超: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二尖瓣轻度返流。中医诊断:胃脘痛 脾胃湿热证
西医诊断:
1、慢性胃炎 2、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3、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骨质疏松症
6、右侧股骨置换术后
7、右侧锁骨中段陈旧性骨折(未愈合)
8、右侧肱骨外科颈陈旧性骨折(未愈合)
诊疗过程:入院后遵医嘱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治疗上予降糖,降压,PPI抑酸护胃,氨基酸营养支持,活血化瘀,穴位贴敷调理脾胃,穴位注射通络止痛,脑电生物反馈改善头晕头痛。
中医中药方面,证属脾胃湿热证,治当清利湿热,健脾养胃方选连朴饮加减。
6.8骨科会诊加用口服碳酸钙D3 1片,bid;阿法骨化醇0.5ugqd,依降钙10iu肌注2次/周。
6.12 加用拜糖平控制餐后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为早18中6晚14 6.15 尿培养提示尿路感染,选用头孢西丁抗感染。
现患者诉食纳稍好转,饭后胀满减轻,伴反酸烧心,嗳气,口干口苦,头晕头痛减轻,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右下肢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咳嗽缓解,夜寐差,大便通畅,小便色黄,夜尿频多,无尿痛。
6.19 血常规钾3.21mmol/L,加用氯化钾缓释片1.0gtid 护理诊断及措施:
P1 疼痛:腹痛 与胃粘膜炎性病变有关。
(1)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并可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来减轻焦虑,缓解疼痛,病情缓解时,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理疗:可穴位贴敷:双侧天枢、大横、大肠俞等穴位清利湿热,理气和胃止痛。穴位注射足三里等缓解疼痛。
(3)遵医嘱予以抑酸护胃等药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P2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2)加强营养(3)预防感染
P3 夜尿频多 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1)休息:保持心情愉快,休息宜取屈曲位,尽量勿站立或坐直。分散病人注意力,减轻焦虑。
(2)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加强个人卫生,增加会阴清洗次数,减少肠道细菌进入尿路感染机会。
(3)用药护理:遵医嘱予头孢西丁抗感染治疗,观察疗效及用药后的反应。P4 水电解质紊乱 与患者代谢障碍有关
(1)遵医嘱用药,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2)定期监测患者电解质情况
P5 躯体活动障碍:与骨质疏松及骨折有关(1)协助基础生活护理。
(2)指导患者正确活动:进行患侧的功能锻炼,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活动量以机体能耐受为宜。
P6 焦虑: 与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关
(1)应耐心细致的回答病人及家属的问题,介绍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2)应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流,主动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病房环境及病室的病友,减轻紧张恐惧心理。
(3)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刺激。P7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1)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病因,避免诱发因素,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史,告知患者监测血糖和血压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及损伤胃黏膜。少食多餐,三餐定时定量。限制食物中胆固醇及糖分、脂肪的含量。多食蔬菜,吃含糖少的水果:如小番茄,猕猴桃等。
(3)用药指导:根据病人的病因,具体情况进行指导。教育病人遵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不随便停药及减量。
P8 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1)评估诱因:即评估是反应性低血糖还是药物性低血糖。前者见于少数2型糖尿病病人的患病初期,因餐后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延迟出现,大多数发生在餐后4-5小时。后者多见于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当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为人胰岛素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
(2)病情监测:一般血糖低于2.8mmol/L时出现低血糖症状,但因个体差异,有的病人血糖不低于此值也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观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尤为重要:肌肉颤抖、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性格改变、认知障碍、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老年糖尿病病人应特别注意观察夜间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3)急救措施:一旦确定病人发生低血糖,应尽快给予糖分补充,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
预防措施:
1、护士应充分了解病人使用的降糖药物,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更改和增加降糖药物及其剂量。
2、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不宜控制过严,一般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即可。
3、普通胰岛素注射后应在30min内进餐。
4、初用降糖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
5、指导病人了解低血糖的诱因、临床表现和处理。
6、病人应随时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食品,以便应急时食用。
P9 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高血压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