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渔港总结
今年以来,我站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区渔业生产特点,紧紧围绕渔政渔港船检管理和吴中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结合我站“2009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及工作职责,强化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牢固树立“三走进、三服务”的思想,以管理就是服务为理念,有计划地认真开展各项渔业行政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注重政治、业务学习,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认真组织全体成员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全国“两会”精神,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党性党风党纪主题教育、“强服务、保增长、促发展”服务竞赛活动和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等活动;认真制定各类学习计划,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渔业行政执法能力》和《规范渔业船舶检验管理,促进全区渔业安全》调研课题,并落实到个人;召集党员集中学习12次,组织开展了“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谱写美好吴中新篇章――我们怎么办”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组织观摩了“辉煌吴中——吴中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和“共和国脚印——经典回眸老报纸展”;组织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差距和不足,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奋斗方向。通过系统地学习,提高了党员群众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为认真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增加了动力。
今年,我站增挂了水生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因此在业务知识学习方面,着重学习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等资料,同时还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渔业法规与渔业管理》、《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参与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讨论,增进了业务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2月26至27日,派出2人参加市渔政信息培训班,提高写作能力,增加宣传力度;3月16日,全站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主管局组织的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促进依法行政能力,树立良好的渔业执法队伍形象;3月24至25日,1人参加省渔业互助保险首期业务暨管理软件培训班,为全面推进我区渔业互助保险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0月30日至11月3日,将派员参加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人员培训。11月份,将有8名渔港监督人员参加全省渔港监督资格培训。
年初,我站被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评为“团结管湖先进集体”、苏州市农林局“渔业安全监管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及吴中区“东太湖网围整治先进集体”。1名同志被评为“团结管湖先进个人”,3人次被评为市、区“东太湖网围整治先进个人”称号。
二、实行渔业许可制度,打击渔业违法行为。1.实行渔业许可。
实行渔业许可,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苏州市渔业管理条例》,渔业捕捞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我站在全区内河渔业水域范围内,加大宣传渔业法及渔业管理条例力度,上门服务核发、审验渔业捕捞许可证。共签发捕捞许可证40份,船舶检验证书、登记证书各2874份。2.加强环境监管。为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对太湖水污染防治和蓝藻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太湖饮用水源地取水口的水环境,确保太湖饮用水质量安全,我们一是开展渔业水域环境的保护工作;二是积极做好渔业污染事故的调处工作;三是治理和整顿全区渔业水域环境,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保证全区居民用水安全。3.保护增殖资源。
为了太湖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我站积极带头捐款认购花白鲢鱼种,全站14位同志认捐花白鲢款4300元,主管局其他干部职工也纷纷拿出钱来,共计筹集33490元鱼种认捐款,于4月3日在太湖叶山岛水域开展了“感恩太湖、回报太湖、净化太湖”的“认捐花白鲢、洁净母亲湖”鱼种放流活动。6月18日,我站又在光福镇下淹湖水域实施了鱼苗放流活动,共放流花鲢、白鲢、草鱼、鲫鱼等各类鱼苗200万尾,是我站历年来投放鱼苗数量最多的一次人工放流。这两次鱼苗鱼种的放流,有效地丰富了太湖渔业资源,提高了渔业产量,也增加了沿湖广大渔民的经济收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区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通过人工补链的方式从生态上控制蓝藻过度生长,保护太湖水质,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6月19日晚,苏州电视台生活资讯频道对我区的鱼苗放流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4.查处渔业违法行为。
为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渔业合法生产者的权益,我站开展了专项打击电力捕鱼、毒鱼等非法渔业生产行为整治活动,截止目前,已集中力量组织了9次渔业执法大检查,组织渔政执法船10艘次,检查快艇18艘次,参加检查人数10人,共计46人次,查处非法电力捕鱼案件4起,处罚金额2700元。
在渔业案件处理上,我们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执法原则,进一步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渔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渔业生产秩序。5.调处渔业纠纷。
对渔民生产之间发生的纠纷,我站及时派员进行调解,缓和时态,化解矛盾,为渔民排忧解难,做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地解决纠纷,受到了渔民的好评。6.抓好湖区渔政协管、检查工作。
按照年初与太湖渔政监督支队签定的协管责任书,我站做到职责明确,规范有序,严格执行处罚程序和处罚标准,准时结缴罚没款项,定期向渔政大队报告协管工作情况。在湖区协查工作中始终摆正位置,做到不越权、不错位、不乱管,协管工作进一步规范。
三、狠抓渔业安全工作,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为认真贯彻全省渔业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平安吴中渔业”建 设,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省渔港监督局、渔船检验局以及苏州市农林局等单位下发的文件精神,结合渔业“安全生产年”活动,我站开展了一系列渔业安全活动,推动了我区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和好转,为创建“平安吴中渔业”和“构建和谐吴中”提供了保障,确保了元旦、春节、“两会”及国庆60周年期间渔业生产工作的安全。1.加强渔业安全生产活动的领导。
根据渔业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要求,组建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局长担任副组长,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镇(街道)、渔区、渔业村(社区)领导为组员的渔业安全生产活动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全区渔业安全生产活动。向各分站、有关镇、农林服务中心、渔业村(社区)下发了《2009年吴中区渔业“安全生产年”活动工作方案》和《2009年吴中区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调整了全区渔业安全生产网络人员和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保证上下之间的及时沟通和联络,及时有效处置渔业生产安全的突发事件,保证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保障广大渔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认真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在重点渔村、渔港悬挂安全生产横幅30条、树立警示牌30块、张贴宣传标语40条,逐船向渔民宣传安全知识及有关渔业法律法规,送上有关介绍渔业安全生产及渔船安全设备配备等方面的书籍和材料4000份;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对外宣传。今年来,在国家渔业信息网、东海区渔业信息网、省海洋与渔业局网、省渔船检验局网、市农业信息网、区政府信息网、区水产畜牧网及市渔政简讯和局渔牧简讯等多家网站和简报上进行宣传报道80余篇次。6月29日,苏州电视台生活资讯频道报道了我区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这些宣传报道使我区渔政、渔港及渔船检验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深入人心,也有效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3.建立健全渔业安全台账、安全值班和事故报告制度。我站使用省局下发的渔业安全台账记录簿,指定专人负责作好记录及事故报告,日常安全值班及节假日领导24小时通讯畅通落到实处。4.开展渔业安全培训工作。
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东太湖网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及渔业安全生产培训,参加培训人员500多名,向渔民发放了渔业安全生产知识材料,为进一步提高渔民安全意识,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秩序,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平安吴中渔业、和谐吴中渔业”,提供了保障。
5.开展渔船安全检查。
全年我站共进行渔船安全检查9次,参加50人次,出动检查车、船、艇38次,检查渔船2874艘。通过对渔船的安全检查,督查隐患治理、安全责任、隐患排查等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船舶和船员持证情况、渔船安全、设备配备情况,发现违规渔船7艘,责令其整改。6.渔业交通事故调处。
对发生在去年11月4日横泾街道新湖村石路浜港和12月10日临湖镇渡村东太湖水域(戗港附近)发生的两起渔业水上交通碰撞事故进行多次调查,并最终作出事故责任认定报告。7.建立渔业防台、防灾工作信息平台。
建立渔民手机移动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天气资讯、安全事项等服务。使渔民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天气状况,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我区渔民防台、防灾的能力,进一步保障了渔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今年来,已发送短信25次。8.积极推进渔船船东互保工作。
积极引导渔民参加渔业互助保险,提高渔民防灾减灾和恢复生产的能力。共为2874艘渔船办理渔业互助保险11222份,参保船员5601人,为船员提供了11222万元的风险保障,有效地化解了渔业生产的风险,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规范渔业船舶管理,提高渔船检验质量。
渔船检验质量是船检工作的生命线,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文件精神,我们要求每个验船师都必须持证上岗、依法检验,严格按照检验程序和检验标准,做到100%登船检验。针对渔船特点,我们尤其加强对安全、消防、救生、信号设备的检验,对于设备损坏或配备不齐的船舶,我们一律要求必须配备齐全后方予签发适航证书。今年我们对快艇取消了渔业检验登记管理,逐步淘汰钢丝网水泥渔船,对老旧木质渔船的灰缝填补质量及局部的腐蚀、蛀蚀和铆钉的锈蚀予以重点关注,引导渔民予以拆解报废。
狠抓检验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渔船受检率。实行检验预警机制,提前一个季度公布到期受检船舶名单,使得渔民能够及时申报,按时检验,确保了航行安全。今年共检验各类渔船2874艘次,受检率达到了100%。
五、扎实开展柴油补贴工作,确保惠渔政策落到实处。
根据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苏财建〔2009〕33号文件精神,我区水产畜牧局、财政局随即开展了机动渔船柴油价格改革实行财政补贴工作,两局领导及工作人员多次召开会议,布置2009年上半年机动渔船柴油补贴工作。
(一)按照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进一步核对上报渔业船舶数量的紧急通知》(苏海传发〔2009〕3号)的要求,我区水产畜牧局渔政站对全区机动渔业船舶2009年2月28日登记在册,目前仍依法从事渔业第一产业(含内陆捕捞生产、淡水养殖)的机动渔船数量和主机功率进行核对。规定从事捕捞的机动渔船,必须同时持有合法有效的渔业捕捞许可证、渔船检验证、渔业船舶登记证;从事养殖用机动渔船必须同时持有合法的渔业船舶检验证、渔业船舶登记证、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或养殖水面承包合同等)。为顺利完成机动渔船核查登记工作和柴油价格补贴工作,渔政渔港船检部门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加班加点,认真细致地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控制渔船数量增加,限定主机台数及功率。对所有机动渔船进行再核查、登记,凡有疑点的船只进行了重新丈量尺寸,船名号不清的船只进行重新喷号,对渔船所有人和船只再拍照存档。做到渔业船舶检验证记载的渔船主机功率与该船档案资料、数码照片所记载的主机功率数三者相吻合。
二是严格渔业船舶检验登记管理,非渔业船舶严禁纳入渔船管理。对原作为渔业服务的快艇取消渔业船舶检验登记管理,核减了因太湖网围拆除而淘汰的养殖机动渔船,与比2008年度相比,共减少了653艘。
三是对机动渔船柴油补贴情况在补贴对象所在村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一周,内容包括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
四是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机动渔船柴油补贴资金兑付的具体工作,按时发放到渔船的所有者手中。
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我区在今年的机动渔船核查工作及柴油改革财政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再次杜绝了任何违法违规等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确保了补贴资金如数兑付给符合补贴条件的渔、农民手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和上级的肯定。
(二)2009年上半年机动渔船柴油价格补贴情况汇总。
2009年上半年共补贴机动渔船2874艘,其中:捕捞船2868艘,养殖船6艘;总功率32544.6KW,其中:捕捞船32491.8KW,养殖船52.8KW,柴油价格补贴合计309.0153万元。
六、实施太湖网围拆除工程,切实做好整治收尾工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的重大决策,全面改善太湖水域生态环境,确保人民饮用水质量安全,促进环太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区根据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于2008年对太湖网围养殖实施全面整治。继08年1~4月顺利完成西太湖网围养殖的整治后,于当年10月中旬全面启动了东太湖网围养殖的整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在沿湖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认真组织下,在广大渔农民养殖户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全区东太湖网围整治拆围签约工作快速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9年1月20日止,全区2269户养殖户提前10天自行拆除了118796亩网围设施并通过了省太湖渔政监督支队的验收,全区共支付补偿资金5.5亿元,共有1508户专业渔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圆满完成了东太湖网围整治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这次东太湖网围整治工作涉及我区10个镇(街道)、38个村(社区)以及部分外县市,整治前共有养殖户2501户,在拆围签约中,对一户多块水面进行合并,核准为2269户,其中本区专业渔民1508户、非专业渔民718户,非本地养殖户38户,集体承包户5户,因而具有总量大、涉及面广、矛盾难点多、情况复杂等不利因素。在整个整治过程中,我们与省太湖渔管办始终保持密切配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小组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依靠科学合理的政策宣传、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党员干部的带头垂范、渔民群众的全力支持,100%完成了拆除整治任务,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整治太湖生态环境的坚强决心和东太湖广大养殖户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思想,社会各界也都对东太湖网围整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从各个方面促进和推动了整治工作。
七、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主管局委员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从3月份开始,在全体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站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把握发展形势相结合,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组织集中辅导、开展专题调研、强化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吴中渔业的理性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研究发展思路相结合,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不同层面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我们分析检查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工作落实相结合,突出渔业安全生产的深入推进,有效保证了学习活动和当前工作的“两不误、两促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深入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于6月5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支部成员结合各自分工,重点查找了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统一了思想认识,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整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1.紧紧围绕全站工作重点,抓住关键,不断增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争创五型机关,争做五型干部”主题教育,完善规章制度,构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绩效考评,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
2.在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后,实行定岗定位定责。年初,我站与主管局签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与市渔政站签定“(内河)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又分别与各有关乡镇(街道)签定“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健全并实施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3.抓好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实行严格管理。实施考勤管理、装备使用管理、财务收支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有效地维系和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4.抓好公示制度和作风纪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将单位职能、执法依据、行政许可项目及办理时限、收费项目及标准、办案程序、渔业行政处罚种类、江苏省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农业部六条禁令、吴中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制和错案追究制度、机构投诉电话等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部分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对外办理。
5.接办市民来信来访。全年办结市长信箱投诉、咨询来信7件,均得到满意答复;接办群众来电举报6起,都准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八、明年工作打算
(一)利用渔业“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渔业安全宣传和安全监督力度,在网围养殖区增设安全警示牌,增强渔民安全防范意识。积极与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联系,对湖区内沉船进行打捞,清除遗留的土坝,整顿乱停乱靠的船舶。对已取消渔业船舶登记检验管理的快艇,将与地方政府共同商讨管理办法。主管局要与各镇(街道)签订渔业安全协议,做好层层抓安全、级级重视安全。
(二)认真接办群众的来电来访,及时妥善处理。要加强对渔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应用,进一步提高渔业行政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机制,规范渔业案卷。在处理渔业交通事故案件时,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合作,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
(三)积极为渔民群众办实事,想渔民所想,急渔民所急,不断完善服务制度。我们要积极向上级反映渔民的实际困难,申请解冻“双控”政策,逐步解决捕捞证和船舶证的签发,并做好渔民群众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致力构建和谐渔业。
(四)加快渔政队伍的新陈代谢,尽早输入新鲜血液。要认真学习各项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理念提高自身建设,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及时收集和整理好各类文件、资料,规范档案管理。
(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渔船检验工作中,要对所有渔船逐船踏船检验,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为我区渔业生产、渔政渔港事业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著名渔港沈家门简介
著名渔港沈家门简介
一、基本概况
沈家门街道位于浙江东南沿海、舟山岛东南部,由舟山岛东南端及鲁家峙、马峙、小干等岛组成,全国著名的沈家门渔港横贯东西。区域为狭长角尺形,东南环海,北面靠山,长约20千米,宽1.5千米,陆地面积25.85平方千米。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沈家门处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面临浩瀚东海大洋,具有良好的区域位臵和独特的经济优势。沈家门所在之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近海渔场,水产资源丰富,可捕鱼类300余种,虾类30余种,蟹类50余种。沈家门港是舟山渔场中心,全国最大渔港。东起半升洞,西至勾山浦,长11.5千米,宽0.19~0.7千米,为东西走向多口门峡道型天然良港。港域320万平方米,水域185万平方米,海底平坦,泥质粉砂,是理想的锚泊、避风港。渔汛旺季,沿海各省市近万艘渔船云集,避风、修理和补给生产、生活资料,出现“万条渔船一港收”的壮观景象。沈家门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朱家尖近在咫尺,隔港相望,鼎足而立,构成海上旅游“金三角”。
街道下辖18个城市社区、2个渔农村新社区、17个村(社),491家工业企业(其中重点骨干企业76家)。总人口13万余人,流动人口近5万余人。
街道依靠得天独厚的渔港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现已形成了以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临港型工业为主体,塑料、机械化工等产业综合发展的地方工业发展体系,工业经济发展迅速。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3.54亿元,同比增长12.1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20.53亿元,同比增长12.03%,产销率达到97.56%。
二、渔业发展情况
(一)渔业规模。区域内共有各类渔业船舶376艘,总吨位5.4344万吨,总功率7.9444万千瓦。近十年来渔业规模减少了?,而船舶总吨位、总功率分别增加了?%和?%,渔业船舶中184千瓦功率以上的大型钢质船243艘占总渔船数65%,船舶普遍大型化和钢质化。同时船上普遍装备了单边带、渔探仪、对讲机、卫导、AIS防碰撞、卫星监控系统等先进的助渔、导航、通讯仪器,渔船全面实现了动力化、大型化和钢质化,为发展现代渔业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下海从业人员3134人。渔业捕捞渔船226艘,其中从事远洋作业船舶28艘,在印度洋金枪鱼钓3艘,斐济东南太平洋金枪鱼钓8艘、北太平洋鱿钓11艘、南太平洋鱿钓1艘、秘鲁渔船鱿钓5艘。从事浙江近外海作业198艘,主要作业为拖网、流刺网和灯光围网。依托渔港独特区位优势为渔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渔业捕捞船员规模较大,拥有渔货运输船98艘、渔业加油船42艘、冷藏运输船6艘、制冰船1艘。为旅游客到舟山沿岸从事海钓服务的休闲渔船1艘。2009年区域内渔业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其中国内捕捞产量?万吨、产值?亿元,远洋渔业产量?万吨、产值?亿元,渔获物中头足类?万吨、虾蟹类?万吨、经济鱼类?万吨。
(二)渔港经济。沈家门渔港区域内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64家,2009年水产品加工产量为18.277万吨,出口水产品?万吨,加工产品主要为虾仁、鱿鱼制品、切割蟹、烤鳗和各类冻品鱼。有制冰企业9家,日制冰量为328吨,年制冰12万吨。区域内还有全国最大的水产品贸易市场——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总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交易岸线1200米,500吨级以上活动泊位13座。市场内有固定批发商660家,各类配套服务经营单位,客商30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交易商逾4000家,来自日、韩等国外客商代表50多家。2009年交易水产品40万吨,投售渔船11万艘。
(三)渔业组织。街道渔业船舶管理站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对辖区内渔业经营单位和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渔业经营进行管理和指导。辖区内渔业管理基本脱离了村社基层组织管理的模式,已导入了渔业专业化、公司化经营管理,并辅以渔业协会民间组织形式,加强政府与船东间的沟通和联系。沈家门街道下辖九个渔业管理组织和经营企业,其中沈家门渔业船舶服务一站和服务二站,共有渔业船舶293艘,属渔民志愿加入的专业合作社性质,为会员单位提供办证,船舶管理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等职责,机构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辖区内还有一家国内捕捞经营企业(浙江广荣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和五家公司化经营的远洋渔业企业,全部按照企业化经营模式开展国内和远洋渔业的生产和防台。2010年成立了普陀区渔业协会沈家门分会,一大批从事渔业一些生产的带头老大成为渔业分会的理事,增强了政府与渔民船东之间的沟通途径和成效,使渔民群众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能及时反馈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而政府对渔业管理扶持措施等渔业政策也能通过协会平台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拉近。
三、对台渔业合作
(一)1992年,在沈家门渔港设立了台湾渔船停靠专用码头,并成立了台湾渔民接待站,协助台湾渔船进港避风、修理补给和渔民致病,开展民间小额贸易。进入21世纪,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和台湾渔船在浙江外海生产的减少,台湾渔船来沈家门渔港避风逐年减少,目前每年尚有40—50艘台湾远洋渔轮(以金枪鱼钓船大型围网为主)在沈家门渔港周边船厂维修。
(二)我街道下属的远洋渔业企业,特别是从事金枪鱼钓作业的渔船,由于台湾产业发展较早,其渔法、渔具先进,产品销售体系完备,区域内浙江平太荣远洋渔业公司今年有8艘金枪鱼钓船在东南太平洋生产,另有4艘在新建,2011年达到12艘规模,其渔需物资供应和金枪鱼销售很多要依靠台湾在斐济的远洋渔业企业。
第三篇:渔港监督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渔港监督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我督在市处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细化安全管理措施为主要工作思路,以树立和谐观念、全局观念、公平正义观念为支撑,以渔港管理、船舶档案管理、执法队伍建设为基点,以审证、报港签证、海陆检查为中心环节,充分发挥渔港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确保了辖区渔业安全生产良好的形势。现将我督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队伍建设
1、积极开展督党务、政务公开活动。本着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原则,严格按照市处《工作规范》的要求,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载体,增强办事透明度,不断完善并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真实、全面、及时公开党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切实解决辖区渔船民群众遇到的突出问题。
2、积极开展和谐执法、能动管理活动。全督秉承以人为本和执法为民的理念,深入开展“阳光执法活动”,完善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文书制作,提升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树立良好执法形象,获得广大渔船民群众的满意。合法合理行政,上半年无违法、违纪现象,无行政诉讼案件发生。
3、大力弘扬正气,公正廉洁执法。明确岗位职责和办
事程序,不办人情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职权范围内对渔业违规行为进行相应处分,并将有关事项在航行签证簿上登记。建立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完善内部监督体系,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全督人员政治素质,筑牢全督廉洁执法的“防腐大墙”。
4、建立督理论、法规学习和业务研究制度。上半年我督召开工作/学习会议X次。按照市处相关工作指示,着重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渔业和行政法相关的法律实务,部署了行政执法和日常内部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全督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
5、及时反映情况,重视政务信息时效性和质量。有效分析认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他人的创新做法,总结并推广在工作进行过程中宝贵的经验。认真执行值班制度,保障突发状况反应及时,各类政务信息流动通畅。
二、规费征收和船、证管理
1、上半年渔港费收完成XXX元;
2、组织职务船员培训XX人,普通船员培训XX人;
3、渔业互保完成XXX元;
4、渔船船名船号刷写合格率100%;
5、政策补贴对讲机发放XXX部;
6、纠正渔船违法违章情况XX余船次。
三、渔港码头管理
1、积极开展港口自查行动,检查渔港防台风、防火、防海冰、危险物品管理、海上通讯通畅、气象预报设施、港岸设施维护、在港渔船值班管理、渔港水域环境保护等情况。
2、检查在港渔船安全和值班情况XX余船次,港口大检查XX次;XX处码头、渔业停泊点累积发放安全宣传标语XX余张、条幅XX余幅,各类宣传材料XX余份;
3、渔船年审签证XXX余船次,登船检查XX余船次; 及时查处并纠正违章,做到安全隐患不改正不放过,渔船适航率达100%;
4、积极参与渔港调查,建立渔港基本信息的电子档案,加强与渔港经营人联系,协助其不断完善渔港章程,指导其渔港港内管理,落实经营人责任制度。
5、加强与渔港、自然停泊点所在地的乡镇合作,明确职责分工,相互协助管理巡查任务,充分发挥渔业安全员的作用,加强在港渔船流动信息掌控。
四、渔业风险防范工作
1、全面收集最新气象信息,及时通报风浪险情,阻止渔船冒险出海作业,对冒险强行出海造成事故的要追究船东、船长责任,并对沉没渔船依法进行处理;
2、加强渔港水域航标的维护,通告、发布各相关航行通告和临时禁渔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在渔港水域设立警示
区、危险区等标志。
3、加强休渔期间在港渔船的管控以及对贝类生产和联合捕捞渔船签证报港的管理,及时、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指示,审查作业许可资格、作业性质、作业区域和作业期限。对违法、违规作业的渔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五、下半年计划
1、加强渔船年审办理的管理;
2、加强休渔期渔船休渔情况的检查;
3、加强报港签证管理;
4、加强职务船员的培训和持证上岗的管理;
5、加强内部管理,推进电子化、细化管理,提高全员执法素质;
6、配合其他单位和部门好船检、油补发放、对讲机发放等工作;
7、做好市处安排的其他任务。
XXXX督
2012年X月X日
第四篇:台湾地区渔港建设考察报告
台湾地区渔港建设考察报告
------------------
作者:农业部渔业局 肖放 孙海文12-06 14:49:33
10月25日~30日,应台湾地区两岸渔业合作发展基金会邀请,农业部渔港建设考察团一行6人赴台调研渔港建设及管理情况。考察团先后对台北县淡水第二渔港、桃园县竹园渔港和宜兰县乌石渔港、大溪渔港、南方澳渔港以及高雄市前镇渔港4县(市)6座渔港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台湾地区渔业发展、渔港建设及管理的情况,对比查找了两岸渔港建设的不同特点与差距,就今后加强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有关情况如下。
台湾地区渔业发展概况
台湾渔业发达,目前渔业年产量130万吨,总产值近台1000亿元币(约合人民币250亿元),约占台湾地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总产值的30%。渔业经济以海洋捕捞业为主,有渔船2.7万艘。
台湾地区渔业发展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远洋渔业发达。台湾地区远洋渔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拖、围、钓等多种作业方式并举,产量产值占台湾地区渔业总量的50%以上,是台湾地区渔业的支柱产业,其鱿鱼、铕鱼等远洋产量居世界前列。二是渔船技术先进、装备优良。台湾地区近海渔船多为玻璃钢材质,重量轻、阻力小、耐腐蚀、绝热性好、使用寿命长,远洋渔船设施先进,大都配备声纳、水平温度仪及船位监控等设备。三是渔业组织健全。台湾地区渔会、公会、协会、生产合作社等渔业组织种类众多,渔民、渔业企业、养殖户等都加入相应的渔业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民主、自治性强、工作高效,并有专门法律保障。台湾地区渔港特点
台湾地区四面环海,海岸线1600公里,虽渔船不多,但渔港建设较好,渔港设施功能完善,在保证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时间早,布局密度大
台湾地区渔港建设自日据时代即已开始,上世纪7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渔港建设进入高峰,成为推动当时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上世纪90年代,综合考虑渔业资源变化、渔船技术改进等多种因素,台湾地区不再兴建新渔港,仅就原有渔港进行维护完善。近十年台湾地区渔港建设思路有了进一步调整,一些传统渔港逐步转向休闲渔港、乐活渔港,台湾地区渔港进入新一轮转型发展时期。目前,台湾地区共有渔港225处,其中海岸港107处,河道泻湖港19处,商港内渔业码头13处,离岛港86处,遍布台北县、宜兰县、高雄县、澎湖县等21个县(市),码头长度18.87万公尺,泊地面积898.5公顷,平均每7.1公里海岸线、120艘船就有1个渔港(我沿海地区平均每228公里、1900多艘船才有一座同类渔港)。
渔港分类明晰,港内设施齐全
台湾地区将渔港分为一类渔港和二类渔港。一类渔港为重点港,港内泊地面积在10万平方公尺以上,可停泊100吨级渔船100艘以上,陆上配有鱼市场和起卸码头,渔船补给、鱼货加工冷冻、船机修理保养等设施齐全,鱼货运输销售便利,渔港全年作业渔产量合计可达2万吨以上。一类渔港共9个,由台“渔业署”主管,土地和渔港产权属于“渔业署”。一类渔港以外的216个渔港均为二类渔港,由县市“政府”主管,土地和渔港产权属县市“政府”。
港内设施分为基本设施、公共设施和一般设施。基本设施由主管机关建设、维护和管理,包括堤岸防护、码头、水域、运输、航行辅助、公害防治、渔业通讯以及政府机关办公等设施。公共设施由主管机关建设,可委托当地渔会等团体管理、维护,主要包括鱼市场、船道、上架场、渔具整铺场、晒网场、卸鱼设备、渔民活动中心、渔民休憩等设施。一般设施由当地渔会或通过招投标建设、维护和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加油、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设施
以及制冰厂、冷冻厂、加工厂、修造船厂、渔会和渔业团体办公场所等渔业相关产业设施及辅助功能设施。
法律制度健全,管理权属明确
目前台湾地区颁布实施的渔港立法有《渔港法》、《渔港法施行细则》、渔港基本设施使用管理费收费类目及费率标准、船舶使用渔港基本设施的收费标准等。《渔港法》自1992年1月31日颁布实施,先后于1998年、2000年、2004年、2006年进行修订,是台湾地区渔港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及维护的基本法,对渔港区域、渔港计划、渔港设施、管理权属、权益权限等都做了明确界定。
根据法律规定,渔港岸线明确界定,渔港范围不能随意调整,如需调整需报请“行政院”或“行政院农委会”批准。台“渔业署”或县市“政府”责任包括划(修)定渔港范围,制(修)定渔港计划,依据渔港计划编列预算建设渔港,编列预算办理渔港基本及公共设施管理及维护工作,向使用者收取管理费,编列预算办理渔港公共设施管理及维护工作,委托渔港所在地渔会、其他法人或团体管理及维护。台“海巡署”负责渔港船舶进出港管理,所有船舶进出港都必须向“海巡署”报告,由“海巡署”派人登船核查后方能放行。渔港消防由当地消防部门负责。渔会受台“渔业署”和县市“政府”委托,负责渔港公共设施和一般设施的管理及渔民渔船的民间协调。
财政投入充分,建管均有保障
台湾地区渔港建设和维护费用以台“渔业署”为主,县市“政府”和渔会给予配套。一类渔港由台“渔业署”全额出资;对二类渔港,“渔业署”视情给予不超过70%~80%的补助,县市“政府”和渔会适当出资。目前台湾地区尚未有企业或个人投资渔港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先例。近几年,台“渔业署”每年用于渔港维护预算达17亿台币(折合人民币3.8亿元)。为支持渔会发展,台“渔业署”对渔会办公楼等建设经费均会给予全额或大部分投资支持。
台湾地区渔港建设长达30年,每个港累计投入均很高,折合人民币多则几十亿元、少则数亿元。以所考察的乌石渔港为例,仅近十年来的维修管理经费就达30多亿台币(7亿元人民币);竹园渔港为改善港区交通条件修建的彩虹大桥建设工程(1991年~1992年)投资2.45亿台币(5700万元人民币),港内每年清洁费预算200多万台币(46万元人民币)。渔港功能不断调整,休闲渔港成为主流
近几年,台湾地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选择适当地点规划渔港多元化发展,配合休闲需求大力发展娱乐渔船,不断改善港区公共设施、改善渔港周边道路排水等环境建设,加强渔村活动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营造渔港渔村新风貌。如去年以来,台渔业和旅游部门积极发展游艇活动,开放十余处渔港供游艇进出及停泊,并通过公众网络评选出“2010年十大魅力渔港”,积极推动渔港转型。台北淡水渔人码头集渔业、观光、餐饮为一体,防波堤上铺设高品质木质地板,堤下建成餐饮一条街,整个渔港环境优美、风景怡人。竹园渔港、南方澳渔港等外防波堤设有海滩浴场、社区公园、游乐设施,港边建有妈祖庙、娱乐中心、水产品直销中心、餐馆、商店等。高雄港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海港、寸土寸金,却专门划定一块较大区域作为渔港使用。
目前台湾地区渔港五种功能类型并存:一是传统渔业渔港,功能定位为渔船、舢筏、渔民、水产;二是观光渔港,功能定位为绿化、公园、渔村;三是兼营娱乐渔业功能渔港,功能定位为观光鱼市、赏鲸;四是开放游艇停泊的渔港,功能定位为游艇、游乐船;五是兼营客货运交通的渔港,功能定位为流通和渔业。其长远规划是通过串联港区周边海陆观光游憩资源,形成以渔港为中心的带状示范海岸,进一步提升渔港功能。
对全国渔港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台湾地区渔港建设和管理的机制、经验以及多元化发展方向,无疑对全国今后渔港建设
和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是加大渔港建设投入力度。渔港建设既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和发展港区经济、增加渔(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也是平安渔业建设和发展现代渔业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应广泛宣传渔港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高各级政府对渔港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渔港公益性设施建设和航标、通信、消防、环保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把渔港建设作为造福渔区的“生命线”工程。中央财政应大幅度提高渔港建设投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尽快达到台湾地区渔港每年总投入水平。明年,中央财政将取消仅有的1000万元渔港公益设施维护补助,而目前地方财政在渔港维护方面的预算很少,这与台湾相比差距很大,建议尽快研究这一问题,将公益性设施维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二是加快渔港立法进程。借鉴台湾地区渔港立法,根据《渔业法》、《港口法》等法律法规,加快推进《渔港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建立完善渔港投资、建设与管理的配套法规,为依法规范渔港相关活动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明晰渔港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理顺渔港建管体制,明确管理部门与投资者的责任与权利,加强对渔港的产权管理,规范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行为,保障渔港安全有效运行,依法保护和管理渔港及其设施。
三是统筹渔港建设规划布局。台湾地区渔港分布广、密度大,渔船就近、分散避风,防灾减灾能力强的特点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今后渔港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中小渔港、大幅度增加渔港布局密度。在继续加大沿海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布局密度的同时,将二级渔港列入中央政府投资范围,并将部分自然条件好的三级渔港升级为二级渔港建设,重点建设防灾减灾设施,充分发挥二级渔港的避风作用。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满足各类渔船安全监管要求,更要分散灾害风险、将台风损失降到最低,这是缓解沿海地区“船多港少”、渔船避风困难、提高渔船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措施。
四是积极拓展渔港功能多元化。台湾地区渔港建设历程和渔港转型经验表明,渔港多元化利用是渔港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与中央积极倡导的渔港经济区建设内容相符、目标一致。要借鉴台湾地区渔港多元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选择部分地区探索建设休闲观光型渔港,做好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停泊、避风、补给及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渔民转产转业、滨海旅游、城镇建设为一体的渔业经济区建设,推进渔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五是引导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组织。1976年,台湾地区颁布实施《渔会法》,并多次修订。目前,台湾地区设有省渔会及39个区渔会。渔会是“政府”实施渔业政策以及渔港日常管理及经营的重要助手和主体,在渔港渔村建设、渔民自律管理、渔业休闲观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台湾地区渔会发展经验对全国渔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重点水域捕捞渔船众多,建议加强引导和规范,推进捕捞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分散的渔民渔船组织起来,实现渔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为控制捕捞强度、规范捕捞行为、加强渔港渔船管理、提高渔民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渔港设施维护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等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篇:四川省渔船渔港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令2014年第274号 【发布日期】2014-01-11 【生效日期】2014-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渔船渔港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74号
《四川省渔船渔港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2月16日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 魏宏
2014年1月11日
四川省渔船渔港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渔船和渔港管理,保障渔船所有人、经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渔船管理和渔港建设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渔船和渔港管理工作。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渔船和渔港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渔船检验机构承担渔船检验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公安、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安全监督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渔港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筹措建设资金,推进渔港和渔船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渔船、渔港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力度,所需经费纳入财政综合预算。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渔船水上安全管理工作,要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渔船和渔港水域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渔船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家对渔船实行强制检验制度。强制检验分为初次检验、营运检验和临时检验。
渔船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渔船检验机构申请渔船检验。
第七条 用于制造、改造渔船的有关航行、作业和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防止污染环境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在使用前应当经渔船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可使用。第八条 渔船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开展检验业务。从事渔船检验的人员应当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验船师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渔船检验工作。
渔船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应当实施现场检验,并对检验结论负责。
第九条 渔船经检验合格后,其所有人应当向户籍所在地或企业注册地的县级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渔船登记。
第十条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渔船登记,签发《内河渔业船舶证书》和发放《船名牌》。
第十一条 下列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渔船所有人应当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一)船名;
(二)船舶主尺度、吨位或船舶种类;
(三)船舶主机类型、数量或功率;
(四)船舶所有人姓名、名称或地址;
(五)船舶共有情况;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渔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渔船所有人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渔船所有权注销登记:
(一)所有权转移的;
(二)灭失或失踪满六个月的;
(三)拆解或销毁的;
(四)自行终止渔业生产活动的。
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准予注销登记的,应当收回并注销《内河渔业船舶证书》和《船名牌》。
第十三条 渔船和船用产品检验费、渔船登记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渔业船员应当取得《内河渔业船员证书》。申请《内河渔业船员证书》的人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二)达到渔业船员体格检查标准;
(三)能够持续游泳50米;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渔业船员考试、发证工作。
第十六条 渔船所有人、经营人是渔船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应当落实安全措施,加强船舶、船员管理,合理使用船舶,确保船舶处于适航状态,保障渔船的航行、作业和停泊安全。
渔船所有人或经营人根据需要为其水上作业人员购买人身保险。
鼓励渔船所有人或经营人参加渔业互助保险。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渔船,不得航行、作业:
(一)无有效《内河渔业船舶证书》、《内河渔业船员证书》和《船名牌》的;
(二)擅自拆除渔船上有关航行、作业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擅自改变渔船的吨位、主机功率的;
(三)未按规定配备救生、消防设备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 渔船应当按照规定用途、范围使用,不得违法载人载物。第十九条 渔船遇险或发生水上安全事故时,其报告和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渔船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渔船数量及渔业生产发展需要组织编制渔港规划。
第二十二条 渔港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在渔港进行工程建设或其他施工作业的,应当经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 渔港所在地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渔港港口章程,并向社会公布。
船舶进出渔港应当遵守渔港港口章程,依照规定办理签证,接受安全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渔港水域从事捕捞、养殖及有碍水上安全的作业。在渔港水域内施工作业后不得遗留碍航物或造成其他安全隐患。不得向渔港水域排放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回填物、废弃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渔船检验机构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实施、办理渔船检验、登记的;
(二)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二十七条 渔船违法违规载人载物的,由县级以上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或航务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一)无有效《内河渔业船舶证书》、《内河渔业船员证书》和《船名牌》的渔船从事航行和作业的;
(二)在渔港水域从事捕捞、养殖及有碍水上安全的其他作业;
(三)在渔港水域内施工作业后遗留碍航物或造成其他安全隐患的。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渔船,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从事渔业生产的船舶,以及属于水产系统、为渔业生产服务的船舶。
(二)渔港,系指主要为渔业生产服务和供渔船停泊、避风、装卸渔获物和补充渔需物资的人工港口或自然港湾。
(三)渔港水域,系指渔港的港地、锚地、避风湾和航道。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