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林业在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新能源战略、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十二五”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林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对更好地完善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凸显林业四大地位、履行林业四大使命、发挥林业五大功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指明了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前进的方向。
新科技革命 给林业带来新机遇
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规划》提出,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刻。前沿技术迅猛发展,林木遗传学研究已进入基因组时代,杉木、马尾松育种跨入第三代良种培育新阶段,利用生物质资源代替石油化工原料制备生物基材料已成为国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发展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催化、定向合成、多元重组、循环综合高效利用等技术将为林业产业绿色增长提供更多可能,林业碳汇技术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广泛应用,多功能林业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林业生物产业技术日新月异,林业以其资源优势已成为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孕育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林业生物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及产品,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这些昭示着,科技对绿色发展和未来林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更加巨大。
我国林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机遇要求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实现林业“双增”目标,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水平。确保实现林业“双增”目标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第一要务。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短缺,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刚性需求,必须加强高抗林木新品种选育、人工林高效培育、森林结构优化和多目标经营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水平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支撑体系,为实现“双增”目标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攻克生态建设技术瓶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要保障国土安全,必须大力推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因此,强化科技在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创新与集成,攻克困难立地造林等关键技术难关,任务十分紧迫。
——提供丰富的林产品,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是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人造板、木地板和木家具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林产品加工业80%以上为中小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6,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改变传统的大规模加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高耗低效发展模式,必须加强商品林定向培育、资源高效利用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特色林下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林产品。
——实现兴林富民,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林改关系到5.1亿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25.49亿亩林改林地的生产效益,促进兴林富民,对林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碳汇能力。增强林业碳汇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抉择。到2015年要实现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必须发挥科技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加强退化土地造林增汇、天然林增汇经营、碳汇人工林定向培育、能源林建设、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促进碳汇林业快速发展。
总体思路 一、四、六、八
《规划》提出“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林业科技的自身特点,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四大主题,紧扣五大需求,坚持六个结合,完成八大任务,全面推进林业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着一个目标:“支撑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全面科技支撑,建立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抢占国际林业科技制高点,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支撑实现林业“双增”,引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
突出四大主题:创新主题、强化应用、升级产业、服务林改四大主题。突出创新主题,围绕科技链条,突出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构建现代林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出强化应用主题,围绕林业生产建设技术瓶颈,加强关键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显著提升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率;突出升级产业主题,围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前瞻性地部署前沿高技术研究,培育林业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服务林改主题,以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强林改重大理论与政策研究,开发林下经济发展实用技术,强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实施林业科技富民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林改成果。
坚持六个结合:一是坚持继承发展,注重近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相结合。既要瞄准当前,加强生态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术攻坚,又要着眼未来,对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进行超前部署。同时,针对林业科研周期长的特点,注重林业科技工作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推进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以国家统筹、整体推进为主导,重视区域科技在林业科技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区域特色林业科技的研发力度,促进区域林业科技协调发展,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生态科技与产业科技相结合。以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产业链和生态区布局科技链,加强林业生态攻坚技术与产业升级技术研究,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提供支撑。四是坚持优化配置,注重科学研究与能力建设相结合。部署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重视林业创新研究平台、大型科研基地以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科学研究促进能力建设,以能力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五是坚持自主创新,注重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相结合。既要加强源头自主创新,提高林业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又要重视技术集成创新,兼收并蓄林业基础理论、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加速林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增强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六是坚持服务全局,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针对林业发展的自然区域分布和社会参与共建的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强化生态建设,推进产业发展;尊重社会经济规律,加强林业软科学研究,以机制、理论创新带动林业政策、决策创新,服务林业发展全局。
完成八大任务:重点突破林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前瞻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着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全面加强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现代林业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目标 科技贡献率达到50%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林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新品种创制、森林经营、林业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生态环境改善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林业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林业科学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重要科技成果总数达到2000项,林业专利数量增加1倍。《规划》对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成果应用、标准化与林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5个方面作出了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
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高抗新品种150个以上;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木功能基因100个;提供林业重点工程技术规程与建设模式300个以上,典型脆弱生态区造林保存率达到75%以上;开发重大生物灾害控制技术与设备(药剂)50项以上,重大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研发森林火灾预警防控与快速扑救等重大装备系统10套以上。
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培育高产优质用材林新品种200个以上,材积生长量提高20%以上;培育高产、超高产经济林新品种90个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65%以上,主要木本粮油新品种单产提高50%以上;研发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化学品等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00项以上,林产品附加值提高20%以上;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和建立省、地、县级林业科技推广站(中心)3362个。构建7大林业科技创业链,分区域和类型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200个;派遣林业科技特派员1万名,培训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基层技术人员和林农200万人次;推广林木新品种新技术1500项以上。
标准化和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制修订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建设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300个,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新建国家或局级林产品质量检验机构30个,完善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总量增长50%以上,植物新品种和知识产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设以国家林业科学中心为主体的国家、区域、企业三个层次的创新中心10个-15个;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5个、局级重点实验室20个-30个、局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58个,建设国家林业长期实验基地50个-80个、林业生物产业基地50个;建立国家级林业数字化图书文献服务中心1个,区域林业图书文献服务中心3个-5个;建设区域林业分析测试中心8个-10个,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1个、分中心2个、测试站10个,建立林业转基因生物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基地6个,林业知识产权信息预警中心1个。
重点任务 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升级
《规划》提出8项重点任务,都事关现代林业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并被列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点任务一:重点突破林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针对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增加资源总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效益、服务林权改革为目标,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营和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碳汇、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能源、林业装备、林业信息化以及区域林业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任务二: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重点开展林木、竹藤、花卉、林特产资源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研究,引领林业生物种业发展;研究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技术,引领林药产业发展;创制新型生物质材料与绿色化学品,引领林业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林业生物质能源固化、液化、气化等高新技术,开发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新产品,培育新能源产业;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高性能纳米生物基新材料制备、生物质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等前沿技术。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设计、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引领创新团队和实验基地的作用,强化新技术交融与创新,坚持创新与示范同步,研究与应用并举,培育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林业产业向着高效、高值、高端、低碳“三高一低”的绿色方向发展。
重点任务三:前瞻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增强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开展森林、湿地和荒漠等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服务功能的基础研究,揭示森林与水的关系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维护与调控机理,阐明森林植被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学机制和固碳减排增汇机制,创新森林灾害生态调控与防治理论。开展林木基因组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森林土壤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揭示树木生长发育、木材形成、抗逆性、林果营养物质形成和林地退化等机理。研究植被三维结构信息的主被动遥感融合同化反演理论与方法。开展木材生物学合成过程与分离基础研究,揭示生物质热裂解调控、生物降解与生物炼制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生物能源用微生物代谢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阐明第二代生物能源催化转化机理。
重点任务四:大力加强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创业活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林业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重点任务五:全面加快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林业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我国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水平。
重点任务六:突出抓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对科技条件的需求,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实验平台(基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支撑科技创新的条件和平台,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水平,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任务七: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把握国际林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我国林业发展新趋势,加大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度,加快国际化进程,更好地激励、保障林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重点任务八:积极推进现代林业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围绕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前瞻世界林业发展趋势,系统开展林业发展理论、战略、模式和政策研究,构建完备的林业发展理论导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参与国际林业进程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第二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作者:杨玉鹏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由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安康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通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实现工业的快速率先跨越发展。
——加大工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
当前,我市工业基本属于传统产业,特色支柱产业大多是资源型的低层次产业。因此,急需转变发展方式,改善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
(一)着力构建“两型”工业体系。以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工业为目标,以节能降耗减排为抓手,逐步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两型”工业体系。坚持把集聚集约和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坚持宏观指导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技术进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在推进节能减排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二)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认真落实《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突出抓好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工业,使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相得益彰。以粮油、茶叶、肉类、魔芋、果蔬、饲料、保健食品七大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富硒食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现代化进程。着力发展织绸、炼染、服装等深度加工项目,加快科技创新,延长和拓宽茧丝绸产业链,开发旅游产品,促进产业提等升级,打造安康丝绸品牌。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完成汉江梯级水电开发和400万千瓦火电项目,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矿产资源注重“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以金属镍、石煤综合利用、钒钛磁铁项目等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旗舰,实现循环经济新突破。
(三)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以汽车制造为核心,加快旬阳宝通特种车、白河力神和圣宝汽车、安康通用汽车配件、平利汽车半轴、石泉汽车配件、汉阴阳光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要依托关天、成渝、江汉国家信息产业制造研发基地和安康优良的自然环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两头在外、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元器件、LED照明、电子表机芯等污染小、产值高、就业充分的信息产业项目。
(四)加快 “一体两翼”产业集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主业突出”的思路,着力打造月河川道循环产业核心聚集区,建设汉滨、汉阴、石泉为“一体”,平利、旬阳为“两翼”的安康产业发展高地。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以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为方向,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实施产业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县域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和重点工业小区建设,形成县区工业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局面。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严格园区准入门槛。发展园区水、电、路、通讯等生产要求统筹供应和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统,引导入园企业走相互配套,专业协作的路子,通过产业核心集中区内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物料的闭路循环和污染物的零排放。重点建设汉滨恒五载能、生物医药、富硒食品工业,汉阴新型建筑材料、富硒食品、轻工制品,石泉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丝绸纺织、生物医药和新型建筑材料,平利载能工业、新型材料、富硒食品,旬阳烟草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为重要着力点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增速提效、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
(一)树立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循环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确保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工业清洁生产。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条例》,结合实际推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坚持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工业理念和标准指导工业发展,用更先进、更严格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标准、技术等促进存量能力升级和先进生产能力建设。实践证明,推行清洁生产是促进环境保护从被动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的根本途径。通过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产生,减轻末端治理的难度和压力,而且使得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企业找到经济与环境 “双赢”的结合点,调动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三)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按照《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目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的要求,切实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一要组织一批对行业有重大影响和突出效果的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水平。突出抓好铅锌尾矿渣烧制节能砖技术、“固态废弃物替代粘土生产优质硅酸盐水泥熟料”技术、多功能热循环节能烘茧灶技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专项的示范推广,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从生产源头实现减量化和产业技术升级。二要遵循工信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的精神,通过淘汰落后促进优化升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淘汰小皂素,小砖瓦,小冶炼,小水泥等落后产能。三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业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铁合金、水泥等主要高耗能产品实行强制性产品能耗限额,缓解安康明信铁合金,平利光大特种硅,旬阳尧柏、江华水泥等铁合金、水泥为主的高能耗企业给工业节能降耗带来的压力。
——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 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坚持把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我市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紧紧围绕增加品牌、提升质量、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方面,鼓励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综合集成利用,带动研发设计能力和后端营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动产品以低端走向高端,使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快制定各项激励政策及配套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鼓励和激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利用政策措施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引进和吸纳各类科技型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优化人才结构,努力在工业领域创建并造就一批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第三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新疆农业发展方式
——新疆农业科学院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59号文件精神的意见
新疆农业科学院 2015年10月15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促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自治区农业发展同全国农业一样面临“两板挤压”、“双灯限行”、“六产开拓”的新常态下,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值得研究和探讨。现就新疆农业科学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文件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总体要求,应对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新挑战,加大科技创新、科技入户、农民培训、资源保育和循环利用工作的力度,不断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产品低级向高级、产业链条由低端向高端和产业结构由低层向高层“四大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实现。同时,切实把握好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性、规律性、时代性等三个显著特点,不断释放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二、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到“十三五”末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通过科技创新建设强有力的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入户率和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初步解决阻碍新疆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升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不断提升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新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到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业投入品残留、重金属检出率控制在1%以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应用性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率达到88%以上,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得到完善。
(二)主要任务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自治区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明确“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和主攻方向,应紧紧围绕确保自治区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聚焦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绿色增产与节本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农业防灾减灾减损 等领域技术需求,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三、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工作重点
面对农业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和挑战,出路只有一个,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发挥科技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创新及突破性新品种培育 广泛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构建核心种质,挖掘功能基因,创新农作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育种技术和建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油料等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平台,培育一批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突破性植物新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大幅度提高作物生产能力。通过开展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创新及突破性新品种培育,为自治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品种储备。
(二)建立高产高效种植栽培与农作制度
重点突破大面积单产均衡增长的栽培理论,研究开发不同生态区域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轻简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研究开发区域农业生产物质要素、技术优化组合及科学配置模式。通过建立高产高效种植栽培与农作制度,为自治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技术支撑。
(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
通过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废弃物高效综合利用、腐植酸等新疆优势资源转化改良低产土壤,保育培育中高产土壤,研发降解膜等产品,消除土壤残膜污染,保持新疆绿洲农田土壤肥力稳步提升;研究滴灌栽培模式下作物养分时空需求变化,结合全水溶滴灌专用肥研发,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效益,达到新疆绿洲土壤改良和肥料资源高效可持续、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
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溯源与安全检测、风险评估与预警等领域开展农产品质量产地溯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新疆特色瓜果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特色瓜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创新
突破农业资源精准监测、农作物生产智能作业、农业环境数字模拟、农业遥感、农田生态系统监测、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与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推动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无缝结合,促进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方式逐渐由经验型、定性化、粗放式向知识型、定量化、精细化转变。
(六)农业工程与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
重点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新疆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林果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设施农业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新疆肉牛羊产业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与集成示范。
四、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建议
(一)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强化分类指导,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落实科研单位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推进农业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合作,消除资源共享的障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鼓励农业科研院校的科研人员带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工作或创办企业,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与科技评价相配套的薪酬体系。
(二)健全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组建一批联合攻关协作组,集聚农业科技优势资源,探索建立需求导向、项目任务带动、平台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推动的新型高效协同创新机制。优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重点 是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力度,让农业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对从事基础、前沿、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管理机制,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在农业科技计划管理中的作用。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管好用好科研项目和经费。完善自治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
(三)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全疆性的农业科技成果登记、发布信息网络,尽快形成全疆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平台;探索构建一批以农业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或基地,开展重大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为企业、农民和合作组织提供公益服务。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瞄准区域层面、产业链层面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领域,积极组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或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环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对接和组团转化。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市场,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市场在各种研发机构、推广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之间的中介作用,完善技术市场在价格发现、信息沟通、市场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功能。深化科技与金融的合作,由科技部门牵头建立由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等共同投资和承担风险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要形式,鼓励银行、保险公司、企业集团 向风险投资公司参股,积极培养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合理流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
(四)提升农业科技条件能力
加强和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化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建设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区域性/专业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农业科学观测站为延伸的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体系。提升农业科研野外试验基地共享服务能力。统筹全疆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试验基地资源,推进合理布局,加强共建共享,建设试验示范、观测监测、南繁疆繁、中试转化、示范展示五大基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国家、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与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的衔接。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与科研、推广、教育机构的对接,实现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教育与推广紧密结合。发挥企业在基地建设中的作用,探索面向市场的运行与服务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长期连续、全面翔实的基础数据。
(五)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探索科研团队的运行机制。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科研骨干、后备人才梯次配备合理、专业互补的人员结构,打造一批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主攻方向,团结协作、创新拼搏、竞争有力的创新团队,并在项目申报、人才与队伍配备、科研与试验条件配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在职学历、学位教育,以硕士研究生在职培养为重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转移,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骨干和后备创新人才。加强在 职培训和交流。每年选派年轻科研骨干到国内外院校、研究机构考察、研修和合作研究,提升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紧密结合学科发展,通过内培外引、引培并举,加大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力度,积极打造国内及区内知名专家队伍。采用客座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项目合作研究和季节性工作专家、假日专家等柔性引进政策,建立人才引智流动站,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来疆进行兼职或中、短期工作,借力提升新疆科技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六)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面向企业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指导农业科教单位开发共享科技资源,建立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开放机制。促进涉农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或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完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等融资服务体系。探索完善科企合作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农业科研单位与企业对接,通过人才和项目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积极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水平。鼓励涉农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聚集优秀人才,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七)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
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把握世界最新研究领域和学科前沿,在引进先进适用 技术、智力资源的同时,加大优质农业生物资源的引进力度。促进技术输出工作。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服务输出和产能合作,开拓农业技术和产品国际市场。在不同国家,特别是周边中亚国家建立一批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示范服务平台,推动农业技术产品全球化应用和农业人才队伍国际化发展。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促进区域内农业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八)努力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推进自治区农业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强化宏观顶层设,进一步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制度,在划定的生态红线内规范并约束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强度。着眼解决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完善规划引导机制和红线保护制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高效节本技术,使技术进步成果转化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整合现有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筛选和集成一批覆盖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全链条的先进实用技术与模式,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典型,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美化生活、保护生态,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进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第四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有显著提高。
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江苏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必须依靠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
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要着力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三大载体”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此,要扎实推进以下主要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加快发展规模畜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江苏品牌农产品。深入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村干部的培训,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村庄绿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农村
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趋于均衡。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业贷款增幅大于贷款总额增幅。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作者:黄莉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第五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伯霞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09期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理念由传统转向现代。跳出农业看农业,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内涵,努力形成包括“种养加、农机制造、农产品物流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内容的“大农业”概念,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发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规模、标准、质量、品牌”等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立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打造由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共同参与,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产业化的思路组建各市区县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研试验站,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普及,加强包括科技基础设施、试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科技环境等在内的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提高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加快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
三、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要素投入使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出率,力争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经验型转向科技型。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资源由分散配置转向集中配置。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耕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物种资源培育的力度,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四、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劳动保障等公共政策,完善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统筹城乡、统筹工农业发展,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的新路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以工促农发展的新机制。(伯霞)
龙源期刊网 htt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