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岭市城东街道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解放思想 创业创新
努力建设城市中心现代特色东区
城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2011年7月20日)
城东街道地处温岭城市中心东区,地域面积42.6平方公里,辖44个村、4个居,常住人口5.3万,外来人口逾7万。2010年规模上工业总产值55.26亿元,外贸自营出口总额2.73亿美元,财政总收入1.32亿元。2001年街道由原岩下乡、肖村乡、田洋乡合并而成,是浙江省经济开发区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进入台州市新型工业化二十强镇(街道)行列、是中国摩托车(钱江)、炊具(爱仕达)、普药(万邦)生产基地。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立足区域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作汇报如下:
一、以城山一体化发展为主要目标,加快推进区域均衡发展。为实现“城山一体化”发展战略,街道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以重点工程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市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九龙湖一期工程完成了垃圾场、网箱清理、河道疏浚相关工作;城东高架已进入桥桩建设阶段;城市防洪工程月洞桥老屋拆除已经完成;中心大道东延工程完成虎头山青苗及房屋评估工作,现已进入安置方案设计阶段;八一省道城东段建设工程涉及的4个村均已召开村了民代表会议,会议通过表决同意土地征用;总部经济建设已启动所有建设项目,并完成情况较为复杂的A3、C3区块填土工作;客运中心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70%;万昌路北 延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万泉东路城东段隧道工程进展顺利,基本完成施工建设。二是园林城市创建良好开局。我们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动员会,并于6月份开始实施“百日创园”行动,组织600余人次,对街道内违章建筑及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共拆除违章建筑130间,8813.4平方米,建绿、复绿、补绿13260平方米,清除垃圾1200余立方米,消灭卫生死角17处。三是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今年街道22个村被列为市级整治村和省待整治村,街道先后召开两次动员会,部署和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会后新农办同志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对整治村进行逐一走访,开展调研工作,针对各村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并积极带领各村相关负责人到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四是清洁家园工作深入实施。我们还将清洁家园工作同创园工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围绕“田洋转变形象、城区提升形象、沿山创新形象”的总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下狠决心对街道内“脏、乱、差”现象严重的重点区块进行全面整治,重点做好了岩下村废品回收点清理、湖心公园周边环境整治、百丈路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
二、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街道切实加强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九龙商业圈、高新传统产业融合圈建设,将城东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载体,巩固台州市新型工业化二十强镇(街道)地位。
1、帮扶企业克难致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深入开展“双服务”活动,深化领导班子成员结对企业制度,开展“企业蹲点月”活动,不断推进九龙大商业圈建设,出台《城东街道有序用电方 案》,积极帮助明华齿轮等企业做好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极力引导转型升级。今年1-6月份街道经济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实现规上企业总产值25.76亿元,同比增长10.51 %;实现国税收入6606万元,同比增长63.7%,实现地税收入1855.9万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出口创汇1.08亿美元(截止5月份),同比增长11.97%,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1.07 亿元。
2、致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做大三产经济。通过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城市中心现代特色东区初具规模。汽车产业已经成形,16家“4S”店销售额持续攀升。时代广场、装饰城和家具城等大商场已开业,高档次的娱乐休闲场所、酒店宾馆进一步增多,新增三产规模企业42家。推进了汇头王等31个村559亩村留地的开发,重点发展餐饮、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3、做足服务文章,着力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发展信心。组织企业外出考察观摩,提升自身素质;落实班子成员与重点骨干企业“一对一”联系,帮助企业破解难题,保护和激发企业的创业激情。实施(“无证照”企业、“三合一”企业和“十小”行业)三项整治,完善“安全生产四项制度、劳动保障基层网格化管理制度和租赁企业欠薪预警制度”的三项制度建设,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劳动关系日趋和谐,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三、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重要支撑,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我们按照“和谐城市特色东区”建设要求,根据区域实际不断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点上突破,面上稳控,探索“三化一体”综治工作新格局。以台州市 在温岭市召开综治工作现场会为契机,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三化一体”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即重点区域集约化管理、工业园区社会化管理、接边地区一体化管理。严格按照市级综治工作站5+x的标准,整合资源,着重抓好流动人口多、治安案件相对高发的汇头王社区和工业园区的综治工作站综治规范化建设,同时,在外来人口流动量大的接边地区设立警务站,因地制宜的做好重点区域的工作格局创新。截止今年六月,综治主要指标实现“三降三升”,即两抢案件同比下降80%,盗窃案件下降11%,打架斗殴案件下降47%,流动人口登记同比上升29%,出租房屋登记同比上升3358%,群众满意度也明显上升,取得了初步成效。二是站为依托,房为载体,优化流动人口管理模式。针对城东外来人口数量大,流动频繁,难于管理的实际,今年上半年我们探索了以证管人与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的外来人口管理新模式,通过“四室管理”工作机制,出租私房登记率大幅上升,有效的促进了流动人口的有序管理。三是网格管理,强化队伍,夯实基层群防群治工作基础。在今年村居换届结束后,按照规范化护村队的标准,我们以村为单元格对治保调解人员及护村队进行了调整,同时深化巩固了横湖桥村护村队、瓦窑头村护村队、山南前村护村队、下蒋护村队、汇头王护村队的作用,并对楼山、紫皋陆村的护村队进行实地考察,落实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加强了基层群防群治工作力量。
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为根本抓手,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我们不断加强民生工程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及居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一是农民建房工作。针对困扰和制约城东发展十多年的农民建房难题,我们围绕土地征收、老屋处置、报批提速、遗留处理四个环节,采取全面发动、明确任务、挂牌销号、一月一查、现场办公、逐村点评等工作举措,凝心聚力,扎实推进。截止6月底,全街道共审批151间,新增农转用间数147间,“立改套”报批197套,村庄整治160间,基本完成半年度农房改造任务。
二是计划生育工作。面对“农村薄基础、城市高要求”的计生现状,我们提出了“认识再提高、宣传再拓展、队伍再加强、力度再加大、举措再创新、业绩再辉煌”的工作要求,今年上半年,通过计生服务员选聘上岗、计生办主任民主推荐、《计生村民公约》制订、计生服务员岗前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各村(居)计生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都得到了有效加强,街道计生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都得到长足进步,完成四项手术171例、一男孩二多孩长效措施落实率65.99%、第一次B超已检率99.58%。
三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我们上半年着力推进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城东小学迁建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1、2号生活楼总体工程建设,并通过验收,同时完成新七中工程的建设设计、环评、可行性报告等工作。
四是社保、社救工作。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落实,建立完善“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开展低保动态核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80户431人,农村五保待遇9人。
五是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今年5月,我们及时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召开动员会,积极部署落实相关工作。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心,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各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目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已全面完成改造,横湖桥等示范点建设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各村(居)代办员人员落实、服务场地选址等工作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五、以建立和健全基层组织建设为有力保障,努力夯实基层基础
今年是换届之年,也是建党九十周年大庆之年,我们以实现村级换届又稳又好为目标,突出中心抓党建,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党建工作亮点纷呈。一是以村级组织换届为主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当中,我们提出了“辛苦半年,发展三年”的工作要求,并通过“网格化管理”、“三个在前”、“严把三关”等工作措施,实现了“又稳又好”的总体要求,换届工作达到了“七升一降”的预期目标。同时,在换届结束后积极开展了“选后五个一”活动,夯实了村级组织建设,为建设城市中心现代特色东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我们将今年的六月份作为建党90周年的庆典月,开展了“双十佳创先争优先锋模范”评选、党员走访慰问、大型团体红歌赛及 “爱党爱国爱家乡”主题书画比赛等“十个一”活动,弘扬了正气、表彰了典型、回顾了党的光辉历史。七一期间还专门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走访坞根革命老区,并组织了野外拓展训练,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党日活动。三是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深化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加强了党员服务中心硬件建设,拓展中心承载功能,党员关爱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深化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延伸网点,在田洋管理区新建一处党代表工作室,运行机制深化探索,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庄跃成专题到我街道视察指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建设城市中心现代特色东区的进程中,我们的工作中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城东虽然是城市新区,但在 发展过程中各村发展落差较大。同时,随着新城东人的不断涌入,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二是权责不一致。城东实行部门预算后,财权被进一步制约,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难度更大,特别是在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代的急难险重任务、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由于经费问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管理不协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区域内的企业、单位的归属、税收等问题尚比较模糊,比如岩下管理区的一些企业单位在统计上仍属于太平,导致管理上难度增加。同时,城东干部队伍的结构、素质、能力迫切需要优化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支持,切实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要素,大力实施城山一体化战略,以“借湖、依山、建城”为抓手,启动“111”惠民工程,发挥城市拉动优势,着力打造高新传统融合产业圈、九龙商业圈、特色生态居住圈,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城东建成温岭城市中心现代特色东区。
第二篇:温岭市城东街道大讨论活动工作总结.
城东街道大讨论活动工作总结
自我市召开“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以来,街道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迅速召开班子会,结合城东实际,专题研究部署“大讨论”活动,努力提升科学发展理念,认真破解发展难题,树立“学赶超”标杆,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园林城市和谐村居建设等活动,突出重点内容,研究落实工作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四个到位”为有力保障,着力营造大讨论活动浓厚氛围
1、动员到位。3月5日,街道召开了“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千人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动员全街道上下,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的“城山一体化”工作目标,明确“我们如何重新进入台州市20强镇(街道)”这一中心问题,切实增强“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率先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全街道掀起新一轮创业创新高潮。
2、方案到位。在动员会召开后的第二天,我们就结合城东当前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台了《城东街道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解放思想谋发展 埋头苦干争进位”这一活动主题,并相应落实了工作任务。具体分四个阶段筹划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即分动员部署阶段、集中讨论阶段、破解难题阶段、巩固提升阶段这四个阶段开展“大讨论”,细化各阶段工作重点和具体安排,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衔接。
3、领导到位。成立“大讨论”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街道班子有关人员任副组长,并下设办公室,同时分设综合协调、创新发展、宣传报道、督查指导四个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要求街道班子领导主动融入大讨论活动,并加强对联系管理区和村居大讨论活动的检查指导,规定有关单位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具体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大讨论活动的顺利开展。街道专门成立督查组,由街道纪委、组织办牵头负责,对大讨论活动开展督促检查,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确保大讨论活动真正成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实际行动,并将大讨论活动纳入工作考核,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宣传到位。街道宣传部门制定专门方案,利用横幅、宣传车、设立宣传广告牌、开辟《城东月情》专栏以及城东人大广场等宣传阵地,开展面上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讨论活动,为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氛围。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题活动。在机关,围绕城东加快发展,开展干部履职承诺和创业承诺;在村居,将“大讨论”活动融入到村级换届选举中,结合“先定事,后定人”的选举要求,在44个村中定出112条实事予以公布,引导群众选好创业带头人上真切领会“大讨论”活动精髓;在企业,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依托非公党
建、团建阵地,引导一线员工,特别是外来务工者,开展“创业在城东,创新在岗位”专题活动,推动近8万城东“新居民”融入城东,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
二、以“三个环节”为主要抓手,扎实开展学赶超活动
1、把握好“查问题”环节。对照市“大讨论”相关文件精神,2 组织机关及部门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围绕全面加快城东发展分层分类开展讨论,同时召开各层面民主恳谈会,共查摆出发展和工作中存在问题21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均衡,各村之间的条件、发展和收入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二是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发展现状不相协调。三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涉土信访时有发生,外来人员和三产服务项目逐年增多,社会管理能力薄弱,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艰巨,城市管理水平还需提高。四是街道财政被列为预算试点单位,在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发展、调动机关积极性和对村居的调控上,将带来新的挑战。五是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干部思想保守,破解难题消极,机遇意识淡薄,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为民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上述问题,成为影响城东“十二五”期间跨越发展的阻力。
2、把握好“定标杆”环节。在全面分析发展差距和思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街道“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集各线、各办、各管理区和相关职能单位进行了系统的专题研究和分析讨论,结合城东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提出要重新跻身台州20强镇(街道)行列,同时将台州第一街道临海大洋街道作为我们的学赶超目标,并于4月25日到大洋街道取经交流,初步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达目标”的五年学赶超计划。
3、把握好“破难题”环节。3月10日,我们部署各线、各办、各管理区、街道下属各部门围绕选定标杆,开展一次主题为“我为城东创业创新献一策”的活动,要求机关部门干部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为城东的跨越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 3 时分线分部门再树自己的超越标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确立分线“学赶超”具体目标9个,收集各类发展对策意见23条,为下一步全方位推进城东创业创新提供了扎实的依据。与此同时,结合村级换届选举,我们组织机关干部从3月中旬到4月上旬利用一个月时间进村入户下企业,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9月份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分城山一体化、创建生态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党的建设四个专题进行讨论,11月18日,邀请城东籍各级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参加城东建街道十周年发展论坛,进一步收集社情民意、群众呼声和各界建议,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力争解决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使解放思想、创业创新成为助推城东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以“四大战略”为有效载体,切实推动中心工作开展
1、推进城山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实施“借湖、依山、建城”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城山一体化。一是街道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与市级部门、村居形成三维联动的工作机制。主动参与市域规划,着力在规划、项目、产业实施上分步骤有计划地实行。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努力解决制约沿山区块发展的瓶颈,优先解决农民建房用地和村集体留地,激励村级内动力,使城区、沿山一带均衡发展落到实处。二是解放思想,提升城市理念。借助特色高品位的九龙湖开发,使之成为推进城东发展的“银湖”。积极配合,大力推进市级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湖滨区域经济发展、地价增值,使群众受益,项目落实,进而形成环湖宜居宜游的九龙湖城市湿地生态居住圈。三是实施立改套“111”惠民工程。通过土地集约利用,向空间要财富,使有条件的村实现每户村民拥 4 有一套居住房,一套致富房,一份集体资产股份。岩下、肖村沿山一带,争取规划沿山路,突出沿山生态居住圈建设,致力打造“金山”。并深入挖掘丰富对人文内涵,最终形成水干净、山青青、地美丽、人和谐的新面貌。
2、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牢牢抓住转型升级主线,突出在高新产业集聚、高新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经济结构量质并升,重新取得台州市20强镇(街道)地位。一是加快高新产业的培育和集聚。实施高新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加快现代产业集聚群建设进程。二是大力推进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对现有优势产业,要打造国字号的炊具基地、汽摩机电基地和普药试剂基地。努力形成产业集群、科技集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比重,发展产业品牌。积极破解难题,助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三是加强传统工业与高新产业的融合。不放弃鞋业、机电等传统产业,挖掘潜力,加以改造提升,促使低、小、散的传统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化转变。此外,整治“三合一”企业,全面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好各类社会保险工作。抓好节能降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精做强产业,提升整体形象。
3、推进“平安城东”战略。创新社会管理,学习枫桥经验,探索建立新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做到换届选举前化解好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慎用、善用警力,设立执警点,实现警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以派出所副所长兼任各管理区党委委员、副主任,实现管理区和派出所的紧密型结合,提高村居治安防控水平。建立城市治安管理集约化、园区治安管理社会化、边界治安管理一体化格局,推进护村队规范化建设,继续 5 强化基层基础,开展“综治工作站”标准化建设,5月份建立了汇头王社区、楼山工业园区、横湖桥村3个综治工作站。成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重视对初访案件的及时处理,实现敏感时期“零进京”,建立“一案一组一奖励”制度,加强了信访工作着力点,创建信访和
谐村居。进一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健全综治网络体系。
4、推进固本强基战略。围绕人民满意单位的目标,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延伸创建网络,巩固创建成果。对今年的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实现“辛苦半年,发展三年”的工作目标,做到换届之前抓宣传,换届之中严程序,换届之后重教育。4月份,44个村顺利完成村两委班子的换届选举,切实做好退职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实现了村工作的平稳过渡。加强“五好”班子建设、“阳光党务村务”建设和“三色四类”管理,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发挥党代表工作室作用,完善党员服务中心内涵,在省级基层党校示范点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强化基层调查研究,完善运行机制,确保新设3个管理区运转正常。不断探索村级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和防瘫预警建设,预防街道、村级干部职务危机。围绕建党90周年结合街道建立10周年开展系列活动,争创省级体育强镇(街道)。落实人才回归工程,发挥城东籍回归人才为发展服务。加强人大、政协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监督,加强人大代表广场、爱心协会建设和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城东街道大讨论办公室 2011年12月15日
第三篇:温岭市城东街道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汇报材料
城东街道破解难题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7月29日)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立足区域实际,整合多方资源,切实提升科学发展理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各项工作进度明显。现作汇报如下:
一、聚焦难题破解,重点推进项目建设
(一)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九龙湖一期工程完成了垃圾场、网箱清理、河道疏浚相关工作;城东高架已进入桥桩建设阶段;城市防洪工程月洞桥老屋拆除已经完成;中心大道东延工程完成虎头山青苗及房屋评估工作,现已进入安臵方案设计阶段;八一省道城东段建设工程涉及的4个村均已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土地征用;总部经济建设已启动所有建设项目,并完成情况较为复杂的A3、C3区块填土工作;客运中心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70%;万昌路北延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万泉东路城东段隧道工程进展顺利,基本完成施工建设。对街道内违章建筑及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共拆除违章建筑130间,8813.4平方米,建绿、复绿、补绿13260平方米,清除垃圾1200余立方米,消灭卫生死角17处。
(二)街道级难题破解全力以赴。
1、肖村溪后塘岸段溪堤整治问题。肖村溪一期溪堤整治已于2008年完工,一期工程完工后街道已向市里打报告要求进行二期整治,后由于财政经费等原因而未启动。2011年5月,街道向水利局要求将后塘岸段列入明年溪堤整治计划。市水利局拒绝并建议街道去要求市政府将该项目列入城市新区建设。目前,街道已向市政府报告,与新区办协调,力争纳入城市新区建设工程。
2、岩下片肖溪等村矽肺病人救助问题。2011年4月,街道对岩下片矽肺病患者的情况进行了摸查。岩下片矽肺病疑似患者621人,其中肖溪135人、下罗123人,60%以上的病人原在长屿石矿务工。目前,大多数病人无正常工作,以做小工为主,年医药费需1万元左右,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6月底,市人大到城东对矽肺病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街道将具体情况作了详细报告,为市里出台政策提供底数。
3、肖溪村要求享受湖漫水库库区补助问题。2011年5月,街道向市水利局了解湖漫水库补助的相关政策。据水利局答复,肖溪村原曾享受过库区补助,历史上曾有一次政策调整,按田亩计算进行库区补助,由于肖溪村达不到补助标准,因而没有实施,湖漫水库11个库区村还有7个村没有享受湖漫水库库区补助。目前,街道和水利局正在向上级争取相关政策。
4、城东小学工程建设问题。城东小学1、2号教学楼、生活楼等主体工程已完成中间验收。由于物价、人工费上涨以及学校开学相关项目建设等因素,2008年发改局核定的工程概算4536万元已不能满足学校建设,需要追加建设资金。由于相关概算的限制,部分附属工程不能落实招投标。在体艺馆招投标过程中,城东小学规划面积为41414平方米,而国土登记面积为38162平方米,两者不相符,不能办理工程建设许可证,体艺馆无法落实招投标。目前,街道正在与相关部门协调,办理追加资金等相关手续,确保小学迁建工程顺利推进。
5、市六中就地扩建问题。市第六中学近年来办学质量快速提升,但学校面积狭小,不能适应学校再发展的需要。当前,街道正与岩下村及市级相关部门协调,做好六中就地扩建规划调整等相关工作。
6、肖村片排污总管铺设问题。街道与市建设规划局及下属污水处理公司积极协调后,在今年没有计划的情况下,把肖村片排污总管铺设项目增加上去。目前该项目还在杭州设计公司设计,预计在8月中旬前后设计完成,可进入招投标程序,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7、家具城村留地项目问题。家具城涉及城东金家、袁家、汪家3个村的村留地,在补办相关手续时,市行政执法局等部门政策处理时没有很好衔接,需要市里政策支持才能予以解决。
8、莘塘村村庄规划问题。莘塘村村庄规划和市总体规划有部分冲突,目前有部分规划可以实施,但该村大部分面积属于九龙湖生态湿地保护区,按市有关要求,不能在该区块设臵村庄规划,因而该村原由河边村区块调整出来的部分规划仍不能落实,需市相关部门协调。
9、环卫工人工资及管理问题。城东列入市一把扫的村有横湖桥、渭渚、山凰、岩下等村,市环卫处和环卫工人签订协议确定的工资为980元/月。街道加大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力度,努力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但对于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需市里支持解决。
10、温岭市明华齿轮有限公司征地拆迁问题。街道联合开发区等单位对涉及征地的楼山村统一征地拆迁政策为整存拆迁。经过上门走访、主动约谈,4户拆迁户的8间屋已签订拆迁安臵协议。
二、聚力转型升级,重拳出击“两年”工作
街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加强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九龙商业圈、高新传统产业融合圈建设,将城东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载体,巩固台州市新型工业化二十强镇(街道)地位。
1、帮扶企业克难致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深入开展“两年”工作和“双服务”活动,深化领导班子成员结对企业制度,开展“企业蹲点月”活动,不断推进九龙大商业圈建设,出台《城东街道有序用电方案》,积极帮助明华齿轮等企业做好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极力引导转型升级。今年1-6月份街道经济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实现规上企业总产值25.76亿元,同比增长10.51 %;实现国税收入6606万元,同比增长63.7%,实现地税收入1855.9万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出口创汇1.08亿美元(截止5月份),同比增长11.97%,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1.07 亿元。
2、致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做大三产经济。通过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城市中心现代特色东区初具规模。汽车产业已经成形,16家“4S”店销售额持续攀升。时代广场、装饰城和家具城等大商场已开业,高档次的娱乐休闲场所、酒店宾馆进一步增多,新增三产规模企业42家。推进了汇头王等31个村559亩村留地的开发,重点发展餐饮、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3、做足服务文章,着力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发展信心;组织企业外出考察观摩,提升自身素质;落实班子成员与重点骨干企业“一对一”联系,帮助企业破解难题,保护和激发企业的创业激情;清理闲臵土地,完成土地政策处理,山洋工业区的8家企业用地已填土,并进行了招拍挂,促进了企业开工建设;实施(“无证照”企业、“三合一”企业和“十小”行业)三项整治,完善“安全生产四项制度、劳动保障基层网格化管理制度和租赁企业欠薪预警制度”的三项制度建设,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劳动关系日趋和谐,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三、聚智管理创新,重心实现改善民生
我们按照“和谐城市特色东区”建设要求,在社会管理和机制体制建设方面集思广益、集聚民智,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一)“三化一体”创新社会管理新格局。以台州市在温岭市召开综治工作现场会为契机,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三化一体”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是探索建立重点区域综治工作站,实现集约化管理。把以万昌北路为主轴,南至雷达森大酒店,北至总部经济的沿线这一重点区域内的三村一居一街作为一个社区,设立综治工作站。启动视频监控系统和治保地理信息系统。把辖区内的83只视频监控设施统一整合到社区综治工作站。设臵办事窗口,采取“集约资源、整体联动”的办法,充分发挥巡查队、护村队、内保组织、治保组织和志愿者队的作用,实行“门诊、出诊、坐诊、会诊”四诊工作法,及时快速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探索建立工业园区综治工作站,实现社会化管理。整合社会资源,企业出资150万元,市新区办出资31万元提供办公场所,共同建立了工业园区综治工作站。派出所出力设立警务室,警务室设立企业巡查大队,配备巡逻车和对讲机,24小时不间断地在各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开展巡逻防控。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着力打造预警联网平台、区域联巡平台、治安联管平台、邻里联守平台和处警联动平台。建立企业邻里联守制度,将企业列入相应的联防区域,要求企业安保人员采用邻里守望的方式,密切关注相邻企业的治安情况,主动向警务室提供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信息。三是探索建立接边地区综治工作站,实现一体化管理。城东街道有十个村与周边镇街道接边,治安状况复杂。流动人口最多的下蒋村、山南前村聚集的是与横峰、城北产业趋同的鞋厂人员,横湖桥村主要聚集第三产业人员。首先抓点上行动。在这三个村分别设立了综治工作站,融合多种功能为一体,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打防控等各项工作。其次抓线上发动。将以鞋业为主的五个村作为网格化管理的重点,在不改变行政村建制的前提下,每个村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名村干部牵头,一名党员协助,一名协管员负责,以企业为单元,每个企业都有一名企业主和流动人口骨干来配合,即“3+2”的管理方法,开展“组团式”服务。再次抓块上联动。具体落实四项制度,即每月五号的月例会制度、信息互通制度、矛盾联解制度和治安共防制度,切实解决接边地界社会管理的“盲区”、“死角”。
截止今年六月,综治主要指标实现“三降三升”,即两抢案件同比下降80%,盗窃案件下降11%,打架斗殴案件下降47%,流动人口登记同比上升29%,出租房屋登记同比上升3358%,群众满意度也明显上升,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将服务群众进行到底。今年5月,我们及时召开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动员会,积极部署落实相关工作。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心,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各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目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已全面完成改造,横湖桥等示范点建设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街道高度重视各村专职代办人员队伍建设,在选人上注重年龄、文化等任职条件,同时健全机制加以管理,以代办员队伍的优化推动便民服务平台的优化。一是选择最优秀最合适的人员,优化队伍结构。文化上要求高中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 作责任心、懂政策并且要求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上岗证书的人优先考虑;年龄上要求45周岁以下,符合其他条件的现任村文书可适当放宽到55周岁以下。精力上要求实行定时坐班制,对于在服务中心开展服务工作量较大的村代办员要确保每日有半天时间在服务中心坐班服务;工作量一般的村每周要有三天在服务中心坐班服务。二是建立最有效最适用的机制,完善管理监督。建立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业务办理、服务规范、举报投诉等情况的检查,健全考勤考核,建档销号、回访、分类管理和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中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按时上下班,不脱岗,不空岗并实行亮牌上岗。建立群众信息反馈机制。设立意见箱,公布街道、村两级投诉电话,将集中在中心的所有服务事项、服务单位和人员、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等通过多种方式现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督查队伍,强化督查。采取街道领导联系督查、“半月一通报”等方式,扎实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对群众向中心委托的事项、要求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即办、承诺时间办和告知不能办等形式,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我们的破解难题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区域重点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各村发展的不平衡。二是权责的不一致制约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的开展。如肖村中心村启动要求解决土地指标等涉土问题需要市里支持解决。今后,我们将努力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支持,切实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要素,大力实施城山一体化战略,以“借湖、依山、建城”为抓手,启动“111”惠民工程,发挥城市拉动优势,把城东建成温岭城市中心现代特色东区。
第四篇:温岭市城东街道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材料
创新路径 注重实效
积极探索“三化一体”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城东街道党工委 2011年7月19日
城东街道成立于2001年,由原岩下乡、肖村乡、田洋乡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2.6平方公里,辖44个村、4个居,常住人口5.3万,外来人口约7万。2011年上半年街道规模上工业总产值25.76亿元,增幅为10.51%,财政总收入8461.9万元,同比增长55.9%。
近年来,随着城东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治安问题越显突出。为创新管理路径,破解综治难题,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市政法委、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街道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积极探索“三化一体”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即重点区域集约化管理、工业园区社会化管理、接边地区一体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至6月份,综治主要指标实现“三降三升”,即两抢案件同比下降80%,盗窃案件下降11%,打架斗殴案件下降47%,流动人口登记同比上升29%,出租房屋登记同比上升3358%,群众满意度也明显上升。今年6月份,我街道被列为台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现场会三个参观点之一。下面我就此项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转变理念,探索建立重点区域综治工作站,实现集约化管理
以万昌北路为主轴,南至商港大酒店,北至总部经济的沿线是城东的重点区域,这里餐饮、旅馆、娱乐、休闲等各类业态交 1 / 7 错发展,单位众多、场所密集、人员庞杂,历来是维稳的难点、管理的重点。2010年该区域的总发案量占全街道的50%,群众反响强烈。如何使该区域管而不死、治而不乱。对此,我们以“一二三四五”的工作体系为抓手,做到发展与稳定齐抓,管理和服务并重。
1、一套组织机构:我们把该区域内涉及的三村一居一街,作为一个社区,在汇头王村专门建立综治工作站,并由该村无偿提供4间办公用房,投资80万多元用于硬件建设。站长由汇头王村书记担任,副站长由一名警长和三村一居的主任担任,吸收辖区内相关单位人员参加。
2、二个科技系统: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和治保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综治工作。我们把商业街管委会、汇头王村以及沿线娱乐场的83只探头视频监控设施统一整合到综治工作站,组成一个全方位监控系统。同时,绘制了一张高精度的三维立体防控图,标注了重点部位、重点设施等信息,便于即时管理。
3、三项工作机制:在综治工作站的运行上,主要实行三项机制。一是治保防控机制。我们将商业街警务室和110接警处设在站内,在重点娱乐场所设臵了两个长期执勤点。并按照“专群结合,防控并重”的要求,建立了五支约90人的巡防队伍,全天候开展网格化防巡工作。二是矛盾化解机制。将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公检法司、法律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工会、行业调解员组织起来,同时把流动人口的代表组织起来,变“对手”为“帮手”参与调解,定期到工作站开展矛盾化解,做到“小事即时化解、大事限期化解、复杂事件会商化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服务管理机制。设臵办事窗口,集中村居各线工作人员,为本地和外地人员提供计生、就业、维权、综治等方面的一站式服 2 / 7 务。同时将商业街区细分四个片,由八名出租私房协管员进行网格化管理,编制了《出租房屋便民申报手册》,开通出租房屋网上申报腾讯QQ,方便群众申报。
4、四诊工作方法:一是门诊。综治工作站每天有人上班,警务室和视频监控系统做到24小时全天候服务。二是出诊。各巡查中队、护村队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深入第一线工作。三是坐诊。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在站接待群众,群众有需求,就提供服务。四是会诊。综治工作站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社区民主恳谈;每季党代表工作室组织一次“有话找党说、有事找党帮”的互动对话;警务室不定期召开复杂事件会商化解会。
5、五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巡查队伍、护村队伍、内保组织、治保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开展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查处各类治安案件,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巡逻防范等群防群治工作,真正建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局面。
二、创新手段,探索建立工业园区综治工作站,实现社会化管理
城东街道行业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纠纷案件多,如何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呼声强烈。去年6月我们在召开规模上企业安全发展恳谈会的基础上,通过企业捐资、市新区办支持、派出所出力的办法,投资180多万元,建立了工业园区综治工作站,设立专门警务室,还面向全社会招收了35名企业巡查队员,在具体运行上主要是着力打造“四大平台”。
1、预警联网平台。开发了短信提醒系统,建立“预警信息直通车”,重点围绕涉企矛盾纠纷、周边治安状况,企业内部防范等进行研判,将研判结果以及最新的发案信息、防范措施通过短信 3 / 7 通报给相关企业。
2、区域联巡平台。警务室设立专门的企业巡查大队,24小时不间断地在各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开展巡逻防控,整合企业安保力量,由队员带领在企业周边开展巡逻,排除各类治安隐患,组织指导安保力量对企业货物库房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
3、邻里联守平台。建立企业邻里联守制度,在综合考虑企业所处位臵,规模大小及周边治安状况等要素的基础上,将企业列入相应的联防区域,要求企业安保人员采用邻里守望的方式,共同关注相邻企业的治安情况,主动向警务室提供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信息。
4、处警联动平台。在日常处臵突发性事件中,实行三级联动,即:发生一般群体性事件,由警务室及发生地企业安保力量现场处臵;发生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由派出所组织,警务室及企业安保力量参加行动;发生重大急性案件或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由派出所组织,警务室和各企业安保力量参加,必要时报告市局增加警力参与处臵。
自工作站建立以来,共发生治安刑事案件12起,同比下降86%,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人,刑事拘留3人,治安拘留5人,抓获逃犯2人,化解矛盾纠纷52起,同比下降59%,调解成功率为100%,有力地维护了园区内的社会稳定。
三、完善制度,探索建立接边地区综治工作站,实现一体化管理
城东街道有十个村与周边街道(镇)接边,治安状况复杂,为此,首先抓点上行动,接边村中流动人口最多的有三个村,其中下蒋、山南前聚集大多是与横峰、城北产业趋同的鞋厂人员,横湖桥村靠近太平,主要聚集第三产业人员,我们在这三个村分 4 / 7
别设立了综治工作站,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打防控等各项工作。其次抓线上发动,我们将以鞋业为主的五个村作为网格化管理的重点,每个村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名村干部牵头,一名党员协助,一名协管员负责,以企业为单元,每个企业都有一名企业主和流动人口骨干来配合。再次抓块上联动,接边地界是社会管理的“盲区”、“死角”,稍不注意,往往会酿成大的问题。我们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础上,辅于“苗头性”打击(或化解)之手段,具体落实“四项制度”。
1、工作例会制度。城东派出所与接边街道派出所积极开展联谊活动,定期沟通,每月5号召开例会,街道综治办召开季例会,接边各村召开半例会,同时根据情况,及时沟通。
2、信息互通制度。建立治安信息共享制度,加强信息互通,及时掌握双边地区的各类治安信息和纠纷苗头,特别是对各自掌握的边际矛盾纠纷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及时进行交流,以便及早采取应对之策。
3、矛盾联解制度。对涉及接边地界双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本着“诚信和睦、互谅互让”的原则,实行联合调处化解。力求小事村牵头,一般问题所牵头,重大问题街道牵头解决。
4、治安共防制度。建立健全治安防范、堵卡守候的组织形式,开展正常性的协作共防活动,协同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共同预防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以上就是我街道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工作中仍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东虽然是城市新区,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村发展落差较大,有的村年收入2000多万,有的村年收入仅20多万,甚至更少由于利益心智的不平衡,导致矛盾纠纷的 5 / 7 增多,同时,随着新城东人的不断涌入,面对繁华的城市发展景象与其际遇、内心的落差,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比如上半年“我的家”酒店杀人案等。
二是保障不到位问题。面对社会管理的新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财权事权不匹配。城东实行部门预算后,财权被进一步制约,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难度更大,特别是在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代的急难险重任务、处臵突发事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由于经费问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弱化了社会管理功能。如去年卫片执法造田复耕,花费的几十万经费无法到位;今年城市防洪月洞桥拆迁任务,几万元的补偿经费,街道无权拍板;以及教育投入、清洁家园、便民服务中心1/3配套经费等滞后或无法落实,这些预算外资金都需要妥善解决。其次,管理力量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随着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事件频繁发生,城市管理难度逐步加大。与此同时,城东干部队伍的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迫切需要优化和加强。
三是权责不清晰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区域内的企业、单位的归属、税收等问题尚比较模糊,比如岩下管理区的一些企业单位在统计上仍属于太平,导致管理上难度增加。同时在难点问题上仍感到方法手段不多。表现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特别是出租房屋管理由于类型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责任落实难;因征地拆迁、社会矛盾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日益增多,部门应急协同和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等等。
根据存在问题,我们建议三点:
一是增强权责的一致性。对解决城东的均衡发展问题,我们去年专门提出了“城山一体化”的思路,重点加大对岩下、肖村沿山区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希望市委、市政府在规划制定、立项、6 / 7 用地等方面给予倾力支持,能够将沿山区发展纳入整个城市统筹发展大盘子之内,同时,建议市财政要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建议在征地拆迁工作过程中,留取适当比例的收益金作为街道发展基金,重点用于预算外的民生项目建设,从而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在人员编制上要倾斜,根据城东发展和产业特色实际,进一步优化街道干部结构,增加人编制,推动工作顺利高效开展。二是增强属地管理的统一性。建议市里牵头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相关单位的归属、权责、统计等问题予以进一步明晰,以使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协调顺畅开展。三是增强源头管理的针对性。要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基层组织网格。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温岭网络论坛 的管理,形成良性的舆论监督氛围。
/ 7
第五篇:温岭市智慧城市工作汇报(建设部)
温岭市智慧城市工作汇报
温岭智慧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就是围绕“智慧之城”、“丝路港城”和“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设,立足温岭发展实际,以“智慧”的手段,集聚温岭经济、环境、资源和信息化基础等要素优势,解决温岭城市发展矛盾,激发“智慧”生产要素的潜力,探索“新经济”发展之路。通过智慧城市试点的建设,实现经济充满活力、产业特色鲜明、公共服务健全、生态环境宜居的新温岭。
一、温岭市建设“智慧城市”进展情况
自2013年12月31日温岭市被建设部初选列入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35个部门为成员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部门走访、考察培训、专家讨论等前期工作,形成《温岭市智慧城市发展调研报告》、《温岭市智慧城市概念性规划》和《温岭市智慧城市概念性规划实施计划》。2015年4月,经建设部和科技部联合复审,我市被正式列入全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明确了“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2015年11月,我市挂牌成立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从相关单位抽调懂技术、强业务的精干力量,统筹和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规范、统一验收标准、统一安排运营”的整体建设驱动模式。同时,我市积极引进专业的咨询、技术团体和社会资本,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2016年1月,我市通过《温岭市智慧城市一期PPP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以PPP模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通过竞争性磋商,确定我市智慧城市项目投资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中程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3月签订了《温岭市智慧城市一期PPP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正式启动。
2016年4月,温岭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政府方和中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温岭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智慧城市”项目的实施主体,全面负责本项目投融资、设计、建设及运维工作。
二、温岭“智慧城市”建设重点
温岭市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将以建设全模式社会治理体系为切入点,按照“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社会发展理念,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依托大数据平台,切实解决城市服务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构建市民生活更加便捷的智能环境。
本着基础设施和云平台优先建设,智慧业务应用不断叠加、现存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的原则,将项目分为一类工程和二类工程,并予以梯次分阶段实施。一类工程以智慧温岭基础体系建设为主,重点实现数据中心等基础框架建设,完成智慧城市云平台的系统建设和运营,实现一系列便民服务系 统的建设和运营。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内容:
1、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打破原有城市信息孤岛,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人口、交通、能源、建设等公共设施信息和公共基础服务。
2、建设城市综合治理平台,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村(居、社区)管理网络,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
3、建设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持水、电、气、交通、通信、网络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畅通。
4、建设城市管理服务平台,提供一系列便民服务。二类工程项目主要提供面向民众和特定行业的智慧业务和专业服务,是在智慧温岭基础体系基础上,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应用项目叠加,包括城市停车管理、智慧教育、智慧社区、城市照明、智慧水务、智慧管网、智慧旅游等内容的应用体系建设,以及新建的智慧业务和其它厂商已建智慧业务的对接。
三、温岭“智慧城市”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市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周期预计需要5年,分两期进行。2016年—2018年开展一期建设,预算为6.86亿元,重点实现数据中心等基础框架建设,完成智慧城市云平台的系统建设和运营。二期建设将同时跟进,预算6.5亿元,分、按计划开展智慧应用项目建设。
一期建设的目标:一是建成以人、房为重点的基础数据库。将处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之间海量数据融合和共享,深度挖掘数据资源,充分应用大 数据等相关技术,形成支撑城市智慧决策的数据源。二是建成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对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行业子平台的搭建依托于公共信息平台,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数据接口。通过整合公共数据和部门业务数据,为智慧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应用的服务水平和协同能力。三是建成智慧城市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资金保障、运营保障、信息安全保障和评价考核体系,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顺利推进。
目前,我市与浙江大学积极对接,今年着手成立温岭智慧城市研究院(暂名),初步确定由浙大公共政策研究院牵头,浙大相关院所参与。借助智慧城市研究院,我市将在推进“智慧温岭”项目进展、建立智慧城市评价体系、考核指标、培养产业人才、智慧城市的管理与应用系统研发、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方面得到有力支撑。
此外,我市还计划建设智慧城市体验馆、数据中心,开展基础信息普查。智慧城市体验馆可以更好地让市民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数据中心作为温岭市智慧城市系统的大脑,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架构、网络系统、存储系统等。基础信息普查可以整合现有的业务数据和空间数据,摸清人口、单位、房屋、综合维稳,社会保障等底数;掌握辖区内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社会单位的基本情况,加强对重点房屋、重点人 口、重点单位的社会服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