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森林条例

时间:2019-05-12 18:5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森林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森林条例》。

第一篇:贵州省森林条例

贵州省森林条例

(2000年3月24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公告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公告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修改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保护、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林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组织划定本地区的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全省森林面积的30%。

需将已经批准公布的林种改变为其他林种的,应当报原批准公布机关批准。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林业工作。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工作。

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本乡(镇)林业管理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指导和组织农村集体、人人发展林业生产。第二章

植树造林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制定退耕还林还草的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认真组织实施植树造林规划,落实目标责任制。植树造林应遵守造林技术规程,使用良种壮苗,实街上科学造林,保证质量。

县级人民政府对当年造林情况应认真组织验收,核实造林面积。成活率不足85%的,不得计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积。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做好封山育林规划,对新造幼林地和其它必须封山育林的地方,落实封山育林管理责任制,搞好封山育林。单位和个人承包封山育林,对原有林木要进行评估,合理作价,增值分成由双方议定,签订合同。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林木种子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从事林木商品种子生产和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到当地工商行政部门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护照后方可经营。

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第三章

森林保护 第九条

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到人,定期考核,严格奖惩。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乡级人民政府应有专人分管林业工作;有林区和林区的基层单位,应当划定护林责任区,订立护林公约,配备护林员,组织群众护林。

护林员由县级以上民政府发放证书,依法行使职权。

第十一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编制防火预案,设置和完善防火设施,制定森林防火措施,组织群众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林区野外生产用火实行凭证用火制度,严禁一切非生产性用火。第十二条

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发生暴发性或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时,要采取紧急除治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第十三条

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应当加强保护。未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不得采伐和采集。

禁止采伐、毁坏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胸径100厘米以上的大树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路标航标作用的名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古树、大树、名木进行登记,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意义和路标 航标作用的名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古树、大树、名木进行登记,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管护责任单位。

禁止移植古树、名木。因科学研究等特殊原因必须移植古树、名木的,须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天然林保护规划,划定天然林保护区。保护区的范围应标明区界,立牌公示。严禁采伐天然林。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有计划地发展薪炭林,推行改燃、改灶节材技术,逐步实行以煤、电、气代材。农村建房,应逐步减少纯木结构。

第十六条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工程,应当不占(征)用或少占(征)用林地。确需占用或征用林地的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办理。属于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权限范围内的林地,用地单位向县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再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四章

森林经营管理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森林资源清查,建立资源档案,为编制经营方案,确定采伐限额提供依据。第十八条

划定的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立碑公示,并与责任单位或林权单位签订合同,确立管护 责任。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不得改变为非防护林和非特种用途林。确需改变的,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第十九条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强令国有林场以森林、林木作抵押;禁止用法律、法规规定禁伐的林木作抵押。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林木采伐实施下列检查监督:

(一)查验林木采伐许可证;

(二)勘察采伐情况;

(三)核实采伐后检查

(四)进行伐后检查。

第二十一条

采伐用材林应严格控制皆伐。砍需皆伐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林区收购木材。需要进入林区收购木材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运输木材,必须持有效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书。没有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的,承运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承运。运输出省的,木材运输证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核发;省内运输的,木材运输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植物检疫证书,由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核发。

运输木材,应当按木材运输证规定的起讫地点运输。途中需改变终点的,应当在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对违法运输木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省人民政府 依法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有权制止,可以暂扣运输的木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并经登记保存后立即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

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凭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需异地设点经营加工木材的,应到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

第二十六条

在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具的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地方规划建立森林公园,应报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5倍至10倍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滥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5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2倍至3倍的罚款。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超过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两款规定处罚。第二十九条

非法采伐或毁坏古树、大树、名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没收违法采伐的树木和违法所得,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未经批准移植古树、名木的,责令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非法毁坏古树、名木处理。第三十条

无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对货主可以并处非法运输木材价款30%以下的罚款。

运输的木材数量超出木材运输证所准运的运输数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超出部分的木材;运输的木材树种、材种、规格与木材运输证规定不符又无正当理由的,没收其不相符部分的木材。

使用伪造、涂改的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并处没收木材价款10%至50%的罚款。

运输木材未持有效植物检疫证书的,由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依法处罚。承运无木材运输证的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运费,并处运费1倍至3倍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无证经营(含加工)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没收非法经营的木材或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下的罚款。

经营(含加工)无木材运输证或合法来源证明的木材的,比照前款规 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

逾期未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年审手续的,吊销其许可证。对吊销种子经营许可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由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三条

非法收购木材和收购盗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收购的林木、木材或者变卖所得,可并处违法收购的林木、木材价款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森林法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超越职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补办林木采伐许可证的以及未实施林木采伐检查监督或实施不力导致滥伐林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监督管理工作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的有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第六章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3月1日贵州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篇:贵州省森林条例[范文]

贵州省森林条例

(2000年3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0年4月3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0年9月17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保护、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林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组织划定本地区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全省森林面积的30%。

需要将已经批准公布的林种改变为其他林种的,应当报原批准公布机关批准。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主管全省林业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工作。

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本乡、镇林业管理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指导和组织农村集体、个人发展林业生产。

第二章植树造林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当制定退耕还林还草的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认真组织实施植树造林规划,落实目标责任制。

植树造林应当遵守造林技术规程,使用良种壮苗,实行科学造林,保证质量。

县级人民政府对当年造林情况应当认真组织验收,核实造林面积。成活率不足85%的,不得计入造林完成面积。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封山育林规划,对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须封山育林的地方,落实封山育林管理责任制,搞好封山育林。

单位和个人承包封山育林,对原有林木要进行评估,合理作价,增值分成由双方议定,签订合同。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对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林木种子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从事林木商品种子生产和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核发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

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

第三章森林保护

第九条 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定期考核,严格奖惩。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有专人分管林业工作;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应当划定护林责任区,订立护林公约,配备护林员,组织群众护林。

护林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放证书,依法行使职权。

第十一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编制防火预案,设置和完善防火设施,制定森林防火措施,组织群众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林区野外生产用火实行凭证用火制度,严禁一切非生产性用火。

第十二条 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发生暴发性或者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时,应当采取紧急除治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第十三条 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应当加强保护。未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采伐和采集。

禁止采伐、毁坏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胸径100厘米以上的大树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路标航标作用的名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古树、大树、名木进行登记,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管护责任单位。

禁止移植古树、名木。因科学研究等特殊原因必须移植古树、名木的,必须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天然林保护规划,划定天然林保护区。保护区的范围应当标明区界,立牌公示。禁止采伐天然林。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发展薪炭林,推行改燃、改灶节材技术,逐步实行以煤、电、气代柴。农村建房,应当逐步减少纯木结构。

第十六条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工程,应当不占用、征收、征用或者少占用、征收、征用林地。确需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属于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审核权限范围内的林地,用地单位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再报土地行政部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四章森林经营管理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森林资源清查,建立资源档案,为编制经营方案、确定采伐限额提供依据。

第十八条 划定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登记造册,立牌公示,并与责任单位或者林权单位签订合同,确立管护责任。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不得改变为非防护林和非特种用途林。确需改变的,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强令国有林场以森林、林木作抵押;禁止用法律、法规规定禁伐的林木作抵押。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林木采伐实施下列检查监督:

(一)查验林木采伐许可证;

(二)勘查采伐现场;

(三)核实采伐情况;

(四)进行伐后检查。

第二十一条 采伐用材林应当严格控制皆伐。确需皆伐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林区收购木材。需要进入林区收购木材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运输木材,必须持有效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书。没有木材运输证的,承运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承运。

运输出省的,木材运输证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核发;省内运输的,木材运输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核发。植物检疫证书,由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核发。

运输木材,应当按照木材运输证规定的起讫地点运输。途中需改变终点的,应当在当地林业行政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对违法运输木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省人民政府依法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有权制止,可以暂扣违法运输的木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并经登记保存后立即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 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申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凭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需异地设点经营加工木材的,应当到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

第二十六条 在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以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地方规划建立森林公园,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批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以盗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以盗伐林木价值5倍至10倍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5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处以滥伐林木价值2倍至3倍的罚款。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处以滥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超过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两款规定处罚。

第二十九条 非法采伐或者毁坏古树、大树、名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没收违法采伐的树木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至10倍的罚款。

未经批准移植古树、名木的,责令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按照非法毁坏古树、名木处理。

第三十条 无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对货主并可处以非法运输木材价款30%以下罚款。

运输的木材数量超出木材运输证所准运的运输数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没收超出部分的木材;运输的木材树种、材种、规格与木材运输证规定不符又无正当理由的,没收其不相符部分的木材。

使用伪造、涂改的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并处以没收木材价款10%至50%的罚款。

运输木材未持有效植物检疫证书的,由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依法处罚。

承运无木材运输证的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没收运费,并处以运费1倍至3倍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无证经营(含加工)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没收非法经营的木材或者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下罚款。

经营(含加工)无木材运输证或者合法来源证明的木材的,比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 逾期未到林业行政部门办理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年审手续的,吊销其许可证。

对吊销种子经营许可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由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三条 非法收购木材和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收购的林木、木材或者变卖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收购的林木、木材价款1倍至3倍的罚款。第三十四条 违反森林法规,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超越职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补办林木采伐许可证的以及未实施林木采伐检查监督或者实施不力导致滥伐林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监督管理工作的林业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的有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3月1日贵州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篇: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

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

(2010年7月28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森林、林木、林地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是指森林、林木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者林地的使用权人,不改变林地所有权性质和用途,依法将森林、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或者林地使用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应当遵守本条例。

依法征收、征用林地使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发生转移的,不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工作的领导,为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工作的开展及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监督管理工作。

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和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二)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依法、自愿、有偿、公开、公平、诚实信用、平等协商。第七条 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后,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珍贵、濒危或者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的或者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野生植物以及古树、名木、大树的保护义务同时转移。

第八条 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妨碍森林、林木、林地流转。

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所得收益归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挪用、私分。

第九条 鼓励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自愿联合,依法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以资金、森林、林木、林地、产品、劳力等形式出资或者折资折股入社。

第二章流转范围、期限及方式

第十条 森林、林木、林地权属明确,并依法取得国家统一式样林权证书的,可以依法流转。但自然保护区内核心区、缓冲区的森林、林木、林地不得流转。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生态公益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不改变生态公益林性质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承包、合资合作、出租的方式,发展林下种养业和森林旅游业。

第十二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再次流转的,不得超过上一次流转合同约定的剩余期限。

第十三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可以采取承包、转包、互换、转让、出租、抵押、合资合作等方式。自留地、自留山的林地使用权不得抵押、转让。

国有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应当依法采用承包、转包、出租、合资合作的方式,并在依法设立的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中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

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统一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应当依法采取承包、转包、出租、抵押、合资合作的方式。

第十四条 单位或者个人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依法有偿取得宜林荒山荒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合资合作、抵押等方式流转。

第三章流转程序

第十五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涉及多个出让方的,受让方应当分别与每个出让方签订流转合同。

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流转合同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姓名(名称)、住所;

(二)流转的森林、林木、林地的座落、四至、面积及示意图、林种、主要树种、蓄积量等;

(三)流转价款和支付方式、支付时间;

(四)流转期限及起止日期;

(五)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合同期满时森林、林木、林地的处置方式;

(七)合同有效期内,林地被征收、征用,所得补偿费用的分配比例及处理方式;

(八)违约责任;

(九)解决争议的方式;

(十)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六条 个人依照本条例流转森林、林木、林地,当事人签订的流转合同应当报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备案,但采取转让方式流转林地使用权的,还应当经发包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同意。

第十七条 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统一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应当将森林、林木、林地的基本情况、流转方式、受让条件等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5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后方可流转。但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要求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第十八条 国有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应当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并经本单位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后,按照管理权限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流转。

第十九条 国有、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流转森林、林木、林地已经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流转价格应当以资产评估价值为基准,原则上不得低于评估价值。

个人依照本条例流转森林、林木、林地,是否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由当事人自主决定。

第四章流转管理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交易服务机构,应当建立流转信息库,及时公布流转信息,指导和办理流转手续,为当事人提供业务咨询。

流转当事人有权查询、复制与其流转相关的登记资料,流转交易服务机构应当提供便利,不得拒绝或者限制。

第二十一条 以森林、林木、林地抵押的,当事人应当签订抵押合同,并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之日起设立。

第二十二条 流转森林、林木、林地的,应当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林权变更登记,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国家统一式样的林权证书;

(三)流转合同。

流转国有森林、林木、林地的,还应当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流转的批准文件。

流转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统一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林地的,还应当提交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决议。

流转共有或者合资合作经营的森林、林木、林地的,还应当提交共有人或者合资合作各方同意的书面材料。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当事人提供的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全的,应当当场受理;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林权变更登记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在流转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日。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公示期满之日起10日内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变更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变更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变更登记的理由。变更登记生效之日起,森林、林木、林地权属转移。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办理林权变更登记:

(一)国有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未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的;

(二)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统一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未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

(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要求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未评估的;

(四)设定抵押权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未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的;

(五)贷款造林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流转,未经贷款人书面同意的;

(六)超过经营期限签订林权流转合同的;

(七)采取转让方式再次流转林地使用权未经发包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应当由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机构中应当有3名以上林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人员。

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规程和办法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书,并对评估报告书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七条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书自评估基准日起1年内有效,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动或者当事人另有书面约定的除外。超过1年后流转的,应当重新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第五章争议调处

第二十八条 发生森林、林木、林地流转争议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依法申请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仲裁。

未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按照以下规定申请依法处理:

(一)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争议,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依法处理;

(二)单位之间发生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争议,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依法处理。

(三)跨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争议,向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依法处理。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负责森林、林木、林地争议纠纷的仲裁。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员中应当有熟悉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人员。

第三十条 流转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主持调解的部门应当制作争议调解协议书。协议书应当写明调解请求、调解事由和调解结果,分别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经调解人员签名并加盖组织调解机构的印章后生效。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受让方在林地使用过程中改变林地用途或者破坏林地的,或者改变生态公益林性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林权变更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变更登记,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评估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法批准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的;

(二)不依法登记、颁发林权证书的;

(三)利用职权擅自更改林权证书的;

(四)妨碍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依法行使流转自主权的;

(五)拒绝或者限制流转当事人查询、复制与其流转相关的登记资料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实施前已经发生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并办理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的,其流转继续有效。未办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的,当事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本条例规定条件,办理林权变更登记。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贵州省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贵州省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81号)和贵州省财政厅 林业厅《贵州省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黔财农„2011‟4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对我省地方公益林林权所有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专项用于地方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范围为贵州省境内,按照有关规定区划界定,经省林业厅审查认定的地方公益林林地。

第四条 地方公益林是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其生态地位比较重要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介于国家级公益林与商品林之间),对区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五条 享受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林权所有者,应当与林业主管部门签订管护协议,履行管护责任。

(一)省林业厅直属经营单位管理的公益林,由省林业厅与直属经营单位签订管护责任书;经营单位与专职管护人员或林农个人签订承包管护协议。

(二)国有林场管理的公益林,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与国有林场签订管护责任书;国有林场与专职管护人员签订承包管护协议。

(三)县(市、区)林业(绿化)局管理的公益林,由县(市、区)林业(绿化)局与专职管护人员签订承包管护协议。

(四)集体经营管理的公益林,由县(市、区)林业(绿化)局委托所在乡镇与村组集体签订管护责任书,再由村组与管护人员签订承包管护协议。

(五)林农个人经营的公益林,由县(市、区)林业(绿化)局委托所在乡镇,乡镇委托村集体与个人或管护人员签订承包管护协议,并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管护单位和人员必须按照管护协议规定履行管护义务,承担管护责任,管护责任落实后再支付管护工资。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在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中的职责主要是:

(一)依据林业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及时下达补偿基金;

(二)指导、帮助集体经营管理单位建立集体公共账户和 健全财务制度;

(三)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档案,加强补偿基金的监管。

发放给林农个人的补偿基金,经林业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核定补偿面积后,由财政部门通过“一折通”进行发放。

第七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中的职责主要是:

(一)依据《贵州省公益林保护和经营管理办法》(黔林资通„2010‟378号)规定区划界定地方公益林,按照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森林资源保护和补偿基金兑现方案与经营管理单位签订管护责任书;

(二)向县级财政部门提交经核实确认的相关数据,并建立健全基金兑现和使用管理、公益林管护和监测档案;

(三)检查监督管护协议的执行情况,指导经营管理单位和林权所有者搞好地方公益林的防火、病虫害防治、补植补造等工作;

(四)负责地方公益林的面积核实、管护核查和监测工作。

第二章 补偿标准

第八条 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暂定为每年每亩5元,由省、市(州)、县(市、区)按4:3:3的比例分级安排资金,依据全国统一式样林权证所载面积和签订的现场界定书、管护协议兑现给林权所有者。

第三章 资金拨付与管理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对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和县级财政报账制,确保专款专用。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按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办理。当年的补偿基金必须于次年2月底前兑现完毕。

第十条 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安排,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林业厅根据确认的补偿计划、各级上报的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申请报告和各级核查结果,将省级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逐级下达到各市(州)、县(市、区),县(市、区)财政部门依据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核实确认的与全国统一式样林权证所载面积和现场界定书数据,按照补偿标准及时将省、市(州)、县(市、区)分级安排的资金发放到林权所有者的“一折通”或集体公共账户上。

第十一条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明确仍由村(组)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必须以村(组)集体名义建立公共账户。县(市、区)级财政部门根据县(市、区)林业(绿化)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与全国统一式样林权证所载集体所有面积和现场界定书数据,直接拨付到村(组)集体账户上,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 意后,分配给本村(组)集体农户或用于统一聘请护林员进行管护;林权所有者为个人的,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全部兑付给个人,由个人按照管护协议规定承担管护责任。

第十二条 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通过“一折通”兑付的,以兑现清单(微机打印清单)核报。

第十三条 县级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月底前,向市(州)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报送补偿基金申请报告、上补偿基金使用情况、公益林管护情况总结,以及上批准的征占用公益林林地情况。市(州)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县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上报的情况汇总后于每年2月底前上报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发生的相关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不得在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中列支。

第十五条 已经依法审核审批占用征收的地方公益林,由各级林业、财政主管部门将占用征收林地地点和面积逐级报省林业厅核销。

第四章 检查与监督

第十六条 凡存在下列问题的,在下调减或停拨补偿基金。

(一)补偿基金使用和管理违反有关规定,出现严重问题的;

(二)补偿基金未及时拨付兑现的;

(三)市(州)、县(市、区)未安排补偿资金的;

(四)征用占用公益林林地情况弄虚作假的;

(五)未按规定的时间报送有关材料或报送的材料内容不符合规定的。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及各经营单位应加强补偿基金的管理,接受上一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规定截留、挤占、挪用补偿基金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其他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和林业厅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贵州省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黔财农„2009‟199号)同时作废。

第五篇: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2008年修正)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2008年修正).txt49礁石因为信念坚定,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青春因为追求崇高,才格外地绚丽多彩。50因为年轻,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年轻。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2008年修正)

2008年09月05日 15时48分297

主题分类: 资源能源

“森林采伐”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2008年修正)

(1994年1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4年1月10日贵州省林业厅发布根据1997年12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行政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7月1日《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8年8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林木的采伐利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森林采伐限额是指采伐胸高直径五厘米(含五厘米)以上活立木蓄积消耗的最大限量(含采伐毛竹所消耗的竹林资源),包括不同消耗类型(指商品材、非商品材)和不同采伐类型(指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和其它采伐)的森林资源消耗量。

第四条 森林总采伐量按森林采伐限额总量管理。森林总采伐量计划,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下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计划采伐,不得调剂和挤占分项采伐限额指标。

森林火灾、病虫害及盗伐、滥伐等造成的立木蓄积消耗,列抵当年森林总采伐量计划。

第五条 采伐林木凭《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伐区设计文件施工。采伐迹地应在采伐的当年或次年完成更新造林。

第六条 县以上(含县级、下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

(一)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及森林总采伐量计划;

(二)进行伐区和采伐迹地更新检查验收;

(三)监督和检查森林采伐限额和总采伐量计划的执行。

第二章 商品材采伐

第七条 商品材采伐计划及计划调整,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下达给市(州、地)、县(市、区)、省属国有林场和相关限额单位。县(市、区)根据当地可伐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分别下达给乡镇、村或村民组,不得平均分配,所下达的商品材采伐计划报市(州、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商品材生产实行产销见面,竞价销售。严禁收购、加工、销售无采伐许可证的木材。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不纳入商品材采伐计划。需要办理木材运输证的,凭乡镇林业站或村委会的证明办理。

采伐属于国家和地方保护的珍贵树木,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凭采伐许可证采伐并列抵当年商品材采伐计划。

第九条 县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商品材的采伐、销售和运输,应分别建立台账,进行总量控制和管理。采伐商品材不得超过商品材采伐计划;销售商品材,不得超过扣除本地区用材后的商品材总产量。

第三章 非商品材采伐

第十条 非商品材采伐计划,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总量控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大力发展薪炭林,坚持节能和科技相结合,作出改燃、改灶节材的具体规划,逐步减少生产、生活烧材。

第十一条 对以木材为燃料的工副业生产单位或个人应限期改燃代材;无条件改用的,必须采用节材措施,严格控制烧材量。在限期内不改的,予以关闭。

新建或新增以木材为燃料的工副业生产单位或项目,须向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用途、用材量、燃料来源等,经调查、核实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的,予以关闭。

第四章 检查与监督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制度,对森林资源消耗实行全额统计和定期报告。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森林资源消耗进行管理和监督,对采伐限额和森林总采伐量计划的执行情况每年应组织检查。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及时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动态。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四条 遵守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成绩显著的;

(二)改燃、改灶节材成绩显著,改造面达90%以上的;

(三)勇于同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作斗争的。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收购、加工、销售无采伐许可证的木材,或无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从事木材经营加工业务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罚款、处罚,应给被处罚者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罚款全部上缴同级财政。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商品材是指进入市场和地方自用的木、竹材;

(二)农民自用材是指农民采伐自用不进入市场的木材,包括农民修建房屋、添置家具及农具等生产生活用材;

(三)培殖业用材是指生产食用菌和药材等所消耗的木材;

(四)烧材是指作为燃料所消耗的木材,包括农村、城镇居民、饮食服务行业及工副业等烧材。

第十八条 培殖业用材、工副业烧材、商品薪炭材按商品材缴纳税费。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贵州省森林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森林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

    大方县财政局 文件 大方县林业局 方财农[2011] 4号 方林通[2011]3号 关于转发《贵州省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乡财政所、林业站: 为规范和加......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2008年修正)5篇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2008年修正) 2008年09月05日 15时48分 297 主题分类: 资源能源 “森林采伐”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2008年修正)(1994年1月3日贵州省人民......

    贵州省赫章县平山乡森林防火工作调查报告

    贵州省赫章县平山乡森林防火工作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09年8月22日调查地点:贵州省赫章县平山乡调查方式:入户调查调查对象:贵州省赫章县平山乡森林防火工作调查组成员:陈群武关键......

    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实施细则(试行)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11-26 【生效日期】2002-11-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贵州省普通话测试经典说话[样例5]

    普通话经典例文:背诵比过二甲 1.我的愿望(或)理想=我喜欢的职业 我的愿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有些人想当科学家,有些人想做大老板,有些人想成为一名军人,而我的愿望则是当一名小......

    森林运动会作文[样例5]

    森林运动会作文(精选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

    森林动物园作文合集[样例5]

    森林动物园作文合集七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写作文......

    森林重庆心得体会[样例5]

    南山风景区位于重庆长江南岸,北起铜锣峡,南至金竹沟,包括汪山、黄山、袁山、蒋山、岱山、老君山、文峰山等数十座山峰。从渝中区隔江遥看,峰峦叠嶂、郁郁苍苍,恰似一道拱卫山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