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猪“高热病”防控实践中出现的几个疑难问题研究大全
猪“高热病”防控实践中出现的几个疑难问题研究
[ 作者:文利新,罗维 转贴自: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为什么部分猪场打疫苗后10天~30天出现经典蓝耳病暴发?
]
在“高热病”防控实践中,上述现象时有发生,多数养殖户(场)认为是疫苗安全问题,除了引起纠纷外,更重要的是许多养殖场因担心疫苗质量安全,形成了错误的观点或干脆不打疫苗,这其实更危险。
绝大多数的疫苗是安全的,但为什么频繁出现猪场打了疫苗后出现蓝耳病暴发?这可能与猪场中已有PRRSV潜伏感染,在注射灭活疫苗后出现的“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导致暴发有关。所谓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免疫产生的抗体不但不能提供保护作用,反而有助于病毒的复制,使病毒数量大大增加。有研究证明,PRRSV病毒中加入PRRSV抗体可使病毒在胎儿体内的复制比单独注射病毒显著增强。猪肺泡的巨噬细胞培养物中,加入一定滴度的PRRSV抗体,可使PRRSV产量明显增加,甚至会提高10倍~100倍。因此,如果猪场中过去感染过经典的蓝耳病,由于注射灭活疫苗达到产生中和水平的抗体需要较长时间,为防止PRRSV出现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建议注射疫苗时,可以将经典蓝耳病弱毒苗和高致病灭活苗两者配合使用,先注射弱毒苗1周后,再注射灭活苗,同时添加促免1号0.5%。
蓝耳病的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与登革热病毒非常相似,血清学研究证实,登革病毒表面存在原封不动种不同的抗源决定簇,即群特异性决定簇和型特异性决定簇,群特异性决定簇为黄病毒(包括登革病毒在内)所共有,其产生的抗体对登革病毒感染有较强的增强作用,称增强性抗体,型特异性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具有较强的中和作用,称中和抗体,能中和同一型登革病毒的再感染,对异型病毒也有一定中和能力。二次感染时,如血清中增强性抗体活性弱,而中和抗体活性强,足以中和入侵病毒,则病毒血症迅速被消除,患者可不发病,反之,体内增强性抗体活性强,后者与病毒结合为免疫复合物,通过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膜上的Fc受体,促进病毒在这些细胞中复制。称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导致登革出血热发生。有人发现Ⅱ型登革病毒株有多个与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有关的抗源决定簇,而其他型病毒株则无这种增强性抗原决定簇,故Ⅱ型登革病毒比其他型病毒易引起登革出血热。
为什么妊娠后期母猪注射弱毒疫苗后,子猪成活率低,很难饲养?
多数猪场的技术员和管理者反映母猪注射弱毒疫苗后,断奶子猪成活率低,很难饲养。出现上述现象的猪场注射弱毒苗时间多数是在妊娠后期90天~100天,这可能与弱毒对胎儿有一定的易感性有关。Botner等报道,在丹麦,对1000多头PRRS血清学阴性猪使用了弱毒疫苗,可是不久后猪群发生了PRRS,而且从流产胎儿和死胎中分离到了疫苗病毒,发现疫苗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如果胎儿出现隐性感染携带病毒,子猪出生后,吸吮母猪抗体,当母源抗体水平不足时,可能由于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导致子猪发病,成活率降低。因此,一是建议注射疫苗特别是使用弱毒苗时要在配种前7天注射,二是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猪日粮中添加生命1号1%~2%提高初乳的质和量,使之产生足够的初乳保护子猪。
为什么“高热病”临床特点差异很大?
蓝耳病是已被证实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刘书亮等认为,PRRSV主要侵害猪体的肺泡巨噬细胞系统,使感染猪的肺泡巨噬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减弱,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免疫抑制或免疫损伤,猪就容易引起继发感染。由于继发感染的疾病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也就不难理解。因此,采取综合保健措施,如日粮中添加大壮素或促免1号对解除免疫抑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冬天断奶保育子猪“高热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冬天断奶保育子猪“高热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冬天猪舍保暖,门窗关闭,通风不良,特别是集约化和规模化猪场的保育舍,猪群密度高,饲喂高蛋白饲料,采用漏缝地板,多数粪便不能及时清除,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呼吸道损害,抗病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屏障打开,导致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二是子猪断奶应激,抗病力下降;三是母源抗体水平下降,亚中和水平母源抗体的存在,由于“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断奶保育子猪一旦感染,发病更严重;四是其他因素如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会加重其病情。因此,防控子猪蓝耳病必须过好断奶关和保育关,控制畜舍氨气等有害气体。同时,及时注射灭活疫苗。解决保育舍氨气具体措施是:可用2%护子康1号喂15天,接着用1%护子康1号+1%护子康2号喂15天;或者应用国家发明专利除氨除臭型产品“护子康三合一”饲喂30天。
注意事项
免疫应激及其危害
广义的免疫应激是指包括亚健康状态下动物受到的各种病原侵袭,甚至是病原菌的感染、创伤和内部肿瘤等都可引起免疫应激。笔者这里所指免疫应激是指猪接种疫苗后个别出现过敏,少数体温升高,大部分出现减食、生长减缓、饲养周期延长等现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应激较大,特别是个别厂家的疫苗免疫强度太大,养殖户注射后20%的猪体温升高,60%停食,部分出现过敏死亡。
因此,建议注射灭活疫苗时,先打5头~10头猪,观察1天~2天后,再给大群猪注射。
防止注射针头的传播
注射针头消毒不严格,没有执行一头猪一个针头,是许多猪场疫病扩散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猪场已经发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贩运子猪接种疫苗时更应注意。
第二篇:猪高热病的典型操作技术
猪高热病的典型操作技术
我们对数千名养殖户使用本产品进行收集反馈信息,总结出一套有效治疗猪高热病的新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第一天首先对猪场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栏舍内,同时用“特制百毒散”拌少量猪喜吃饲料饲喂,并喷淋病猪全身,病情严重的的猪同时注射“长效泰灭净”或“速可安”2天注射一次;驰骋康复强壮素饮水;
2.第二天停止使用消毒剂,采用加倍 “蚊蝇一喷净”喷洒养殖栏舍,作用是改善环境,杀灭和控制所有威胁集约化养殖场的蚊、蝇、疥螨等各种吸血昆虫与体外寄生蝇虫,净化养殖环境,从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每2-3周一次,同时对病猪饲喂“特制百毒散”;驰骋康复强壮素饮水;
3.第三天早上饲喂一次“特制百毒散+养殖安”,0.75公斤水(水中加入0.25公斤白糖)的比例进行饲喂,目的是让有益菌进入猪的肠道,增强机体抵抗力; 驰骋康复强壮素饮水; 4.第4-5天重复第三天的工作,第6天病猪基本康复后,每周采用2包“特制百毒散+养殖安”拌料500公斤饲料饲喂一次,同时每天坚持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维,每1吨饲料中添加一包“生命一号”(500克/包)。驰骋康复强壮素饮水;预防也可以采取此方法。按照以上方法实施后,非急性发病、非晚期病猪以外的大多数高热病病猪基本都可以康复,复发率很少。
病例分析与药理作用: 常规的治疗方法都是采取抗生素等注射治疗,治疗过程中猪体内有益的、有害的微生物全部死亡,病猪虽然能得到短暂的恢复,但由于体内没有了任何的抗体,很快又会再次被感染,病情复发,再次注射治疗效果就明显不如首次使用,注射次数越多,随着猪的体质越来越弱,导致最终体衰死亡。
泰灭净主治:猪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葡萄球菌、水肿病引起如病猪体温升高(40-42℃),精神萎顿,鼻甲骨变形或萎缩,呼吸加快,粪便干硬,结膜发绀,腹下有出血点或紫斑,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肌肉注射:猪0.05-0.1毫升,每日一次,连用3-5日
特制百毒散(孕畜可用)主要成份:板兰根、黄芪、淫羊藿、免疫球蛋白、美满霉素、聚肌胞、排毒剂和增效剂。本品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对某些感染性疾病,本品还有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无法比拟的独特佐点。被列为我国中医院必备的抢救药品.【功 能】科学完美的纯中药组方;先进的CO2超临界加酶萃取工艺;高效、绿色、无残留新特产品;病毒性、细菌性呼吸道疾病首选药物、能迅速激活机体免疫功能,启动抗病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死亡率。防治猪的各种病毒性呼吸道病和高热综合征等。作用范围广,疗效迅速,可长期添加。
【主 治】 是专业针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引起的混合感染(高热病)而研发的纯中药制剂,绿色安全。
1、百毒散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表明,对无名高热症、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伪狂犬、仔猪心肌炎型口蹄炎症、口蹄溃烂、咳嗽、喘气、体表无毛处或少毛处出现痘疹、红斑、丘疹、水泡或脓泡、腹泻有奇特疗效。
2、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病及其混合感染引起的厌食、高热不退、皮肤毛孔出血或皮下有紫色出血斑,耳朵发紫、贫血、黄疸、全身肿胀,四肢关节炎、便秘或腹泻、尿黄等症。
3、保肝护肾,解毒排毒,能迅速缓解症状,逐步开始吃料。对长期饲喂化学药物和久病有解毒脱毒,保护肝脏的作用。
4、润肠通便,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特别是用于久病和僵猪的康复治疗。
5、长期使用本品,能有效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养殖安特有三大功效:
1、能对动物体液进行双向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生命健康之源。
2、能有效突破免疫抑制,极大的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阻止细菌、病毒对机体的侵害,减少多种免疫障碍性疾病。
3、能完全取代抗生素和保健生长剂,既能有效防治疾病,又能彻底解决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是生产绿色畜禽产品的有力保证。维生素缺乏是猪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部分养猪户认为在饲料中添加了预混料就不需要添加维生素,其实,部分预混料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预混料中添加的维生素都是非常廉价和有限的,很少有预混料中添加电解多维或免疫多维,特别是母猪需要的维生素几乎是育肥猪的两倍,所以母猪一发病,流产、产死猪、脚关节肿大不能站立等症状。生命一号在母猪康复中后期,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维后,有明显助于康复的作用。
“蚊蝇一喷净”预防血吸虫传播疾病(血虫病):每瓶兑水500-600公斤喷雾消毒。控制蚊蝇滋生喷雾使用慢喷,全面喷洒害虫停留、隐藏之处,喷湿,喷透墙面。每瓶兑水30-60kg,可喷洒300-600平米表面(蚊蝇密集区适量加倍)。石灰墙、水泥面等需增强喷液量。先喷水,后喷药,药效更好。(每月用药1次,间隔30-35天可彻底切断病原的传播)。适用动物:猪、牛、羊、鹿、马、禽类等。
由于目前猪高热病病情复杂,以上疗法也是不能保证100%有效,只能说是目前治疗效果较好措施中的一种。但是,如果你采用之前所注射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反复复发,完全可以尝试一下上述疗法,或许,很快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注意:治疗期间千万不要注射蓝耳和猪瘟疫苗,否则可能会有病情加重的情况。病猪完全康复后,建议注射“VB12”,并坚持使用”养殖安”,就可以有效预防猪高热病和多种疾病的发生。
第三篇:猪e网介绍夏季猪高热病综合预防措施
猪高热病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该病表现为病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 40℃以上,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喜伏卧、嗜睡,呕吐、腹泻、便秘、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严重呈腹式呼吸,眼分泌物增多,患猪皮肤发红,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稍等身体多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母猪断奶后发情天数延长,假怀孕的母猪增多(个别猪场返情率高达 5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子和木乃伊胎 ,部分病猪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肌肉震颤,转圈,逐渐消瘦,也有全身黄染或苍白现象,病程后期,两肢麻痹或步态不稳出现食欲废绝或仅喝水表现。该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达 30%,特别是仔猪有时可以造成全群死亡。
猪“高热病 ”的病因还没有完全确定,根据发病省份、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国家兽医诊断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本病发生主要是由病毒(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细菌(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和寄生虫(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病原体的 2种或多种混合感染造成的。
1强化环境卫生消毒
猪场要设多道消毒防线,避免外人进入场内,尤其是收猪车要在距场 500米外彻底消毒后方可接近猪场,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保持环境清洁。每个星期对猪场环境及圈舍进行 2~3次彻底消毒,以降低并消除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在高温季节应增加消毒次数,发病猪舍每天要消毒 1~2次,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原的传入和传播。猪舍及环境均需要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其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的消毒剂,对病毒效果较好且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复合醛
类消毒剂,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 ,此外灭蝇、灭蚊、灭鼠工作要常抓不懈,一般每 3个月全场驱虫 1次。
2开展免疫预防
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饲养户应主动联系当地动物防疫机构,请教专家制定适合本场的合理免疫程序,保证疫(菌)苗确实有效,并免疫到位,重点做好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猪肺疫、猪丹毒、猪伪狂犬、链球菌 Ⅱ型、大肠杆菌苗、仔猪副伤寒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具体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结合农业部推荐的免疫程序,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
3加强兽医卫生监督管理
坚决制止猪患病就卖掉的做法,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正确处理病死尸体,病死尸体一定要进行焚烧深埋,禁止食用或出售,防止疫病的传播。4药物预防
要做好猪群的药物保健,无传染病时不要用抗生素,倡导用益生素、中药保健;有传染病时,在隔离病猪的同时,结合消毒对同群及全场猪进行药物保健(包括使用抗生素),但不可长时间用抗生素进行保健。对有病的猪只给予退烧、消炎的同时,选用清热解毒和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制剂,配合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在当地畜禽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采集病猪内脏(肺、脾、肾)无菌制成自家苗,以 2毫升 /头的剂量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病情较重的猪,应使用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使用黄芪多糖与长效磺胺类药物,1天 1~2次,连用 3天,也可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如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应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及时、果断淘汰,防止疫病传播。
5加强
养猪生产应做到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种猪、育肥猪分开饲养,相对隔离,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 “全进全出 ”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 1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必须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猪。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通风和防暑降温工作,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尽量降低猪舍温度,营造凉爽、洁净、安静的小气候环境。育成舍安装大功率电风扇,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通过对流促进蒸发和散热;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让空气对流,在生长和育成猪舍的露天运动场上搭建凉棚,铺设遮阳网,气温较高时用冷水冲洗猪体或加装喷雾装置,每天喷洒 4~6次;有条件的可安装水帘降温系统,一般舍温可降低 5℃左右。应做好猪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植树绿化能有效调节小气候环境,有效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猪群转群和混群次数,生长猪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 1.2平方米 /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 10~12头左右。饲喂合理配比的预混料或全价饲料,不使用霉变和劣质饲料,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积极推进规范化、标准化饲养方式,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饲料中可考虑添加 0.2%~0.3%小苏打,提高维生素等抗应激药物的添加量,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6小结
笔者通过多年和饲养户的接触发现,当猪场暴发“高热病 ”时,现场控制的重点是尽量避免健康的猪只少发病,尽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不是集中精
力治疗病猪。猪“高热病”往往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症状、病变复杂。饲养户对“高热病”缺乏深入了解,基层兽医普遍存在大剂量和超疗程使用兽药的现象,且不注意配伍禁忌,易造成药物中毒,引起猪实质性器官受损衰竭,加快生猪死亡,发病猪只痊愈难度较大,因此综合防制至关重要。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特别是规模化应建立稳定健康的种猪群,尽可能实现自繁自养,实施切实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从封闭猪场、加强,强化消毒,提前保健预防,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确保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的免疫工作不松懈,并加强免疫抗体监测等方面从源头上杜绝猪“高热病”的发生。
第四篇:不得不看猪高热病仍在蔓延的原因
不得不看猪高热病仍在蔓延的原因
核心提示:
自06年甚至更早开始,我国就出现了猪“高热病”,至今该病还在我国大小猪场肆虐,造成的损失,用“巨大”来形容已不够分量。这么多专家、兽医、厂商、研究机构等投入精力研究,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疫病还在蔓延,没有得到控制,请认真看完以下本论坛网友的深刻分析。安全生产责任人制度成为掩盖猪病真相
毫无疑问,自下而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制度,对约束各层次的管理者,保障社会运作安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涉及相关责任人的切身利益,乃至影响到其终生仕途,重责之下为了自我保护,往往是单位首长的第一安全生产责任人只能运用手中的权力歪曲事实,掩盖真相。此种现象在这两年的猪病问题上可说是从下而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猪病凶猛无比,死猪无数,早已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但上下各级仍然心照不宣,概以“成本说”掩盖真相。数月前笔者出差中南某传统养猪大省,当地某著名晚报头版重要位置消息:“肉联厂近日屠宰生猪已开始改变过去几个月来50-60公斤重中猪为主的情况,开始收到100公斤的大猪,表明猪农已克服饲养成本上涨带来的困难,猪肉供应可望逐步缓和紧张局面„„”。这种明目张胆欺骗公众社会的情况并不鲜见。既然没有猪病的“正规报告”,理所当然不必采取相应措施,任由猪病蔓延成为必然结果,误导社会、误导各级政府决策机构。此外,极力鼓吹“成本说”,不但可以将责任推给上帝——他有一只无形的手,猪价高是他造成的。还可以不遗余地积极争取二次分配纳税人的贡献——从各种补帖项目中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笔者认为,一项重大社会管理制度本来可以发挥其确保一方平安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功能无限外延,甚至在违反自然法则下强行实施,不但会对各级领导起到“逼良为娼”之效,还会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凭心而论,如果没有某些“强人所难”的制度约束,相信我们的行业管理者在这两年的猪病流行之时会做得更好,更不会为了向上交差而作出诸如“我们保证没有禽流感”之类违反科学的承诺。国家没有宣布为疫区什么事也不能做
自06年7月份起,笔者在多个省市奔走呼告,建议各级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拦截交通要道,严控病原在各地转运散播。但即使关系最好的领导层朋友亦只能摇头叹息:你是对的,但国家没有宣布为疫区,什么事都不能做,否则有违法嫌疑。直到07年5月份,严格来说属于外行人士的某媒体记者在广东云浮思劳镇不小心发现了早已是不成秘密的秘密,才让有关主管部门不得不面对现实。但此时全国各地早已遭受狂风暴雨的袭击,整个行业只能用体无完肤来形容了。如果我们的主管部门没有那么多禁区,我们的领导没有那么多敏感的约束,相信举手之劳但却行之有效的病猪禁运措施早已实施,猪病风暴亦不致于如此迅猛席卷全国。
相比之下,令笔者感到反差极大的是,去年10月初,笔者应邀再赴菲律宾作猪病控制之技术讲座,讲完课后才知道,听众席上除了该国各大猪场老板及技术主管外,还有该国农业部的畜牧、兽医、卫检及食品各部门的主管领导,不同国度之官僚文化差异可见一斑。主流派专家一系列的判断失误造成猪病失控
毫无疑问,任何一位业内人士都不想看到猪病失控的情况发生,在疫病肆虐的日子里,相信行业高层管理者的压力会更大。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判断失误才会导致谁也不想看到,但却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从来没见过猪病如此凶猛、症状如此复杂、损失如此惨重,却又无法判断病因。在一片慌乱中,养猪人把一些田间临床症状描述用语作为疫病命名的依据,提出“无名高热”的概念,对基层兽医甚至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士来说,用词不准确,本来无可厚非。然而我们的商家、专家、乃至政府主管部门却不加辨别,一概认同。终于很快在全国以讹传讹,使原本就较为复杂的病害更被“无名”之说蒙上一层阴影,令行业找不到方向。更有少数专家标新立异地指出诸如链球菌、大肠杆菌乃至非洲猪瘟等各种病原说,稍后,逼于种种压力,分子生物学家专家又提出“蓝耳病”说,证据确凿地表明找到“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变异株”、并以极快的速度开发为商品疫苗。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表明,良好的愿望并未能转化为现实。“高致病性”蓝耳病新疫苗并未对猪病控制起到任何有效的帮助,恰恰相反,曾经遭受多次劫难而对该种疫苗存有戒心,不敢轻易使用的养户,却能躲过可能再次遭受的损失。
早在今年初,笔者曾建议若干位顶级专家及行业高层领导到表观健康的猪群中分离“蓝耳病毒”相信定可得到想要的“变异株”。无情的事实再次表明,病毒的变异是生物界的家常便饭,只是我们的分子生物学专家在近年才掌握了PCR技术,而且仅仅能够看到病毒分子一级结构上的变异,理论上,发生在二级或三级结构上的变异会更频繁、更复杂,只是现时的手段仍无法明确而已。另一方面,我们的猪病早已不是单一病原感染所致,在复合、继发感染相当严重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去分离、假设病原只能得到“瞎子摸象”的结论。少数“只为课题谋”的专家如果不跳出狭隘的圈子,要想对猪病控制有所作为实非易事。临床处理措施不当造成重大损失
如前所述,由于业界对猪病的诸多判断失误,必然导致处理措施运用不当,并造成重大损失:
4.1 滥用“蓝耳病”疫苗造成的损失
如笔者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这两年损失的猪,60%以上归功于接种“蓝耳病”弱毒苗,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数字太保守了。毋容赘述、农业部兽医局贾幼陵局长,去年6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猪业大会上郑重宣布,经严格攻毒试验证明在国内所能找到包括进口及国产的15种“蓝耳病”弱毒苗,对“高热病”没有任何效果。遗憾的是这个结论至今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很多猪场还在商家的误导下盲目使用,灾难仍在不断发生。
至于使用“蓝耳病”灭活苗造成的不良后果,远比当初设想的复杂得多,且愈来愈多的案件提醒业界同仁,如果不正视此类疫苗背后隐含的复杂因果关系,养猪业将很难走出困境。
4.2 急性接种猪瘟疫苗造成的损失
在生产第一线,经常见到有些疫病诊断人员剖检发现有猪瘟症状时(事实上未必为猪瘟),便根据过往的经验,给感染猪群急性接种8-10倍甚至更多的猪瘟疫苗,往往造成惨重损失。如前所述,由于现时猪群普遍处于免疫紊乱状态,当感染一种或多种病原时,体况更差,正常情况下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弱毒株,此时可能已成为可以致病的“强毒株”,超量注射造成母猪流产或生长猪死亡便不足为奇。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仅凭解剖症状判断很不可靠,现时的猪病症状已经达到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地步,因而更不应该对此类猪群急性接种任何疫苗。
4.3 滥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造成的损失
这两年笔者几乎全副身心投入猪病控制现场,所见猪病绝大多数为病毒感染基础上的各种复继感染。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尚未有任何药物可以直接杀灭病毒。然而,在猪病现场,几乎每个人看到病猪,首先想到的是打什么针?这对免疫系统处于紊乱状态,而又可能感染了较强感冒病毒的猪来说,无论母猪还是小猪倍量注射抗生素或化学药物的应激可能成为加速衰竭死亡的诱因。
更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猪场临床兽医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几乎不懂或没有考虑细菌类病原革兰氏属性的分类,很多情况下使用药物除了强加应激外,更可怕的是人为制造耐药机会。至于某些用心不良者,在“中草药”产品中超量添加违禁药物给猪场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笔者最近多次幸运地从使用“中药制剂”的猪群中发现了喹乙醇中毒案例(检测结果与临床判断相符),即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兽医亦很难准确判断此类偷梁换柱产品。
近段时间笔者收到多宗较为细致的田间观察结果:在疑似感染流感病毒的母猪群中,通过饲料投喂100-300ppm利巴韦林,3-5天内造成母猪批量死亡。无数案例表明,滥用药物是造成猪群损失的重要因素。
4.4 猪场业主恐慌造成的损失
这两年的猪病多因如上所述的原因处理不当造成重大损失,在猪场业主的心中留下沉重的阴影,因而很多情况下,一旦发生猪群出现不良症状,为了减少损失,便在恐慌心理支配下淘汰出售。此类损失不在少数。事实上,这两年很多猪场是遭受流感病毒侵扰因处理不当而被摧垮。但亦有一些猪场在疑似流感病毒冲击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仅采取保守的维持方法尽量减少应激,3-5天内便可逐渐恢复。
4.5 血浆蛋白粉等同源动物性饲料乃摧毁养猪业之罪魁
早在十年前,笔者就对即将进入中国的血浆蛋白粉及血球蛋白粉之类的动物屠宰废弃物作过针锋相对的尖刻评价,并指出:血浆蛋白粉普遍使用之日,便是中国养猪业被摧毁之时。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的主管部门对该问题尚未有清醒的认识。事实上,近十年来,该类屠宰废弃物在中国大陆、台湾省及东南亚诸国给养猪业造成的惨重损失已无法计算,多年来紧随美国后尘的台湾养猪业其生产性能已沦落到每头母猪每年只能提供12头商品猪的地步;这两年大病之后,菲律宾的情况大概亦相差无几。如果我们还不吸取教训,尽快制订在畜禽及水产饲料中禁用同源动物屠宰废弃物的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更多的灾难还在前头恭候。
不久前,笔者受邀到全国鱼粉会议上作为论坛嘉宾介绍猪病情况及养猪业发展趋势,当讨论到同源动物性饲料时,一位鱼粉贸易的资深专家介绍,即使在秘鲁这样的欠发达国家,用人工饲养的三文鱼屠宰下脚料高温提炼的鱼油,也是法律明文规定,不可用于人工饲养的水产饲料中。此类可借鉴者不胜地枚举,唯中国国情特殊而已。
4.6 造成猪场重大损失的真正元凶
这两年来的猪病状况表明,无论是令人谈虎色变的“无名高热”说,还是受到各方高度关注的“高致病性‘蓝耳病’”说,都无法令业界心悦诚服,无论是疫苗的研发生产过程,还是其使用效果,都存在众多令人疑惑之因素,甚至常见事与愿违的效果。
众所周知,不但在中国大陆,甚至大半个亚洲(笔者对日本情况缺乏了解)的猪场,已鲜见未遭“蓝耳病毒”感染者,亦相信随处可获各种类型的“变异株”(笔者约一年前的推论已被多个实验室证实),但并非所有猪场都发病或同时发病,发病的猪场也并非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症状。笔者认为PRRSV并非制造各种症状的元凶,而是因损伤免疫系统而致猪群产生免疫紊乱,使其对各种免疫接种应答迟缓,抗体水平低,抗体消耗加速,对各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强,潜伏病原乘虚而入出现复合或继发症状。用个不一定合适的比喻,大多数情况下,PRRSV实际上只起到一个增加“背景噪音”的作用,而并非演唱会的主角。
在复继感染相当严重的猪群中如何鉴定主导病原,绝不能只凭单一实验室技术便作出结论,流行病学、病理组织学、血清学、病原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各种方法作综合分析可能会得出更接近事实的结论,致于不同实验室对同份病料会得出差异较大判断结果的情况更应作精心考究。
综观这两年的猪病概况,笔者认为,流感和圆环病毒病可能是最直接的元凶,猪瘟则是临床常见继发性病毒感染出现机会最多的案例,伪狂犬病免疫失败(使用疫苗不当是主因)又是猪瘟呈慢性或亚急性散发的重要原因;猪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或链球菌等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大多数临床致死案例的可见症状。
4.7 免疫紊乱乃猪病之祸根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笔者便开始关注生产上畜禽免疫紊乱的状况,并以祖国传统医学“扶元固本”的理念寻求解决方案,稍后提出畜禽免疫紊乱的四个阶段表现:第一阶段,动物表观健康,但采食量偏低,生产性能偏低,无法达到品种/品系的正常生产指标;第二阶段,对应激反应敏感,轻度感染频繁,但药物处理仍然有效;第三阶段,局部、阶段性、季节性发病严重,死淘率偏高;第四阶段,免疫功能严重缺损,任何诱因均有可能引起疫病流行。
由于感到该类问题日趋严重,在2003年12月中旬的一次养猪学术活动中,笔者不无忧虑地预言,未来五年内必有大的疫病流行。不幸言中的惨况提前在2006年初展现眼前,并至今未见受控端倪。这两年笔者在各种场合反复列举该案例,唯望业界同仁在关注疫苗接种与药物治疗之外,更多思考猪群的免疫紊乱状况,真正认识到此乃猪病之祸根所在,并在重构与恢复动物群体的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功能方面多做些符合基本原理的有益探讨。
4.8 霉菌毒素乃免疫紊乱最有效的催化剂
霉菌毒素对猪群健康的为害已是一个“常规”话题,只是这个话题愈来愈沉重,愈来愈复杂,以至于无论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只要进猪舍都几乎有一半的机会看到霉菌毒素中毒的现象。尽管五花八门的霉菌毒素“脱毒剂”之类的产品举目可见,但猪群健康受霉菌毒素损害的情况似乎有增无减。从受损频度来分析,霉菌毒素对动物免疫功能的损害可能应列在各种因素的首位,而且霉菌毒素是动物免疫紊乱最有效的催化剂。
第五篇:猪病防控新观念
当今猪病防疫新观念
在猪场疫病的防制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他人的经验,不要过分依赖疫苗、免疫增强剂的效果,更不应依赖药物保健与药物治疗,同时还要摒弃以前工厂化生产中的一些饲养陋习,重视猪只福利,只要把猪场疫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拒之场外,把猪场疫病发生的场内因素消灭在摇篮中,猪群的健康才会得到根本的保证 一.猪病流行新动态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种猪或其畜产品流通频繁,加快了疫病的传播,而且在人们追逐商品利润的前提下,又缺乏科学养猪技术及疫病监测能力,造成一些养殖场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对规模化养猪场,养殖密度很大,环境中一旦有传染病病原侵入,很快就波及全群,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目前流行的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或猪伪狂犬与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在全国各地均有传播,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很大危害。圆环病毒、流感在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作用下不断地发生。总之,当前猪病是以猪瘟、蓝耳病等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场易并发混合感染,如附红细胞体、流感或呼吸系统综合征等。1.典型向非典型或亚临床型转变:有些猪病,由于病原菌的嗜组织器官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典型向非典型或亚临床型转变。如“温和型猪瘟”就是非典型猪瘟,发病猪临床症状轻、不典型。猪瘟病毒毒力低,通常仅引起温和型猪瘟或隐性感染。但是妊娠母猪感染温和型或低毒力毒株时,可发展成“带毒母猪综合征”,母猪本身食欲和精神状况未见异常。由于病毒侵袭子宫内的胎儿,造成木乃伊、流产、死胎(约占每窝仔猪的1/2~2/3),或者产出弱仔;有的发生先天性肌肉震颤;还有些所产仔猪虽然无明显病状,但是终身带毒和排毒,接种猪瘟疫苗后不易产生免疫应答,可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并且经易感猪群接传几代后,毒力增强。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中含有的吐温-80成分也能干扰猪瘟的免疫。频繁的免疫下出现猪瘟导致弱毒株感染母猪的现象已大为普遍,出现了所谓的带毒母猪综合征。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而导致终身带毒。通过胎盘或公猪精液也可感染猪瘟。有的疾病则发生病原的遗传变异或血清型改变,致使原来标准菌(毒)株制作的菌苗免疫注射产生的保护力不强或失败,如大肠杆菌苗、链球菌苗、猪肺疫苗等。
2.老疫病仍然有,并出现新的流行特点。某些细菌产生耐药性、抗药性、变异性,以及毒性累积作用;有的细菌和病毒发生抗原结构变异和血清型复杂多变,这些传染病病原在流行的过程中发生毒株变异,导致非典型疫病流行,使得疫病预防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疫病流行加重,如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伪狂犬病、口蹄疫、猪繁殖呼吸道综合征、流行性感冒等。
3.猪群发病的方式由原来的单一感染为主转向混合感染为主的综合征。如大肠杆菌病与肺炎;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性腹泻共同发生;猪瘟与副伤寒或弓型虫病并发;猪气喘病、巴氏杆菌病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猪瘟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与蓝耳病混合感染,或与流感并发!
4.新发生的疾病种类增多:如从国外传进来的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萎缩性鼻炎、猪痢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圆环病毒感染(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繁殖障碍和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猪增生性肠炎等病。
5.环境污染、饲料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致的疾病增多,如关节肿、蹄病、繁殖生殖性疾病、中毒性疾病(霉菌、农药、喹乙醇、铜、砷、药物等)以及应激综合征和遗传性疾病。
二.防制猪病的对策 猪场各生产单元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空舍消毒,切断疫病的传播
旧猪场不好改造,就另选址再增建一处,以便轮换空舍消毒。新建猪舍必须实行多点式生产,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肥舍分开,分娩舍距离保育舍至少有50米远,减少母猪将疫病传给仔猪的机会。建立起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
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将疫病拒之于猪场之外,加强养猪生产各个环节的消毒卫生工作,降低和消除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应该认识到投药不能代替消毒,且消毒胜过治疗、胜过投药。还必须回避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误区:未发生疫病可以不进行消毒;消毒前,环境不进行彻底大扫除;已经消过毒的猪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消毒剂气味越浓的,消毒效果越好。
疫苗的防疫不规范是目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很多养猪场的经营者和技术人员防疫意识差,只图省时省力,对于感觉危害不是太严重的疫病不做防疫,认为即使发了病,大多数药物都可以控制,结果就会出现“大病少犯,小病不断”的局面,使整个猪场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当外界环境改变,自身管理又跟不上时,疫病就会蔓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目前疫病的现状,猪场应重点控制好猪瘟、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等主要疫病,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椐猪场本身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疫苗。疫苗免疫接种太多,对猪应激太大
疫苗应选择优质名牌产品,质量得过关,不容易出问题,种猪场可考虑用进口疫苗。但不要滥用,尤其是自家苗一般不用,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很难生产出合格的自家苗。猪场一般只要用很少的几种疫苗即可,常用有猪瘟、伪狂犬疫苗(现在发生的许多疾病都与猪瘟、伪狂犬免疫不到位有关,猪场应特别注意加强猪瘟、伪狂犬的免疫工作)等;乙脑、细小病毒疫苗只给头胎母猪和后备公猪用,第二胎都少用;TGE-PED二联苗只在秋冬用;口蹄疫防疫重在冬春。蓝耳病控制住了就不要再用疫苗了。一般仔猪断奶前打好2~3种疫苗就行,并特别要加强猪瘟、伪狂犬的疫苗防疫。
做好猪的保健
树立保健和预防观念,在哺乳仔猪、仔猪、育肥猪和母猪四个阶段,应选择性地使用药物,以预防猪群的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细菌性继发感染。在母猪产仔前后、仔猪断奶和育肥猪易发病的时间之前,阶段性预防给药,不要等发病后再治。盐酸环丙沙星和土霉素都是很便宜很好的预防用药物,应在以上几个阶段及时添加。
做好母猪的输液保健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机体的消耗很大,抵抗力降低,而且生殖器官须经2~8天才能恢复正常,在3~8天内阴道排出恶露,容易因饲养管理不当招致疾病。我们对分娩中的母猪进行输液保健,可使母猪尽快恢复正常。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第一步:5%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鱼腥草20毫升,维生素C20毫升。第二步:5%葡萄糖500毫升,抗生素适量(内可加适量ATP、肌苷、辅酶A、地塞米松等)。第三步:10%甲硝唑100毫升。第四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缩宫素1毫升(2单位左右)。
仔猪必须实行早期断奶
不仅能减少母猪把疫病传染给仔猪的机会,还能增加母猪的年产窝数,减少饲料二级转化造成的浪费,仔猪长得更快更好。但是必须有优质仔猪料和好的环境,保育舍第一周的温度应在28℃以上,高于产房温度。
产房和保育舍必须干净、温暖、干燥
母猪进产房前要清洗消毒干净,进产房后不要带猪消毒,否则猪舍会湿度大。产房和保育舍都要做好小环境的保温和大环境的通风,给母仔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
工厂化猪场一定要做好驱虫工作
否则饲料报酬低,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驱虫也不要使用传统的驱虫药物和模式,广东的猪场使用虫力黑等药物,采用四加一的驱虫模式,省力、省钱、驱虫又彻底。霉菌毒素是养猪生产中的隐形杀手
霉菌毒素被认为是近两年猪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养猪生产中的隐形杀手。养殖户对霉菌毒素存在许多的认识误区,比如:只有发霉的饲料需要添加脱霉剂,看不到发霉的饲料不需添加,认为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之后再添加脱霉剂还来得及,一直认为霉菌毒素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每年全国都要暴发大范围玉米发霉现象,直接影响母猪生产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造成存栏量、出栏量显著减少,养殖业的损失进而波及饲料需求,造成饲料原料价格飙升,给整个畜牧产业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猪场应该长期进行霉菌毒素的预防工作,避免采购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原料,并全期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制剂。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要随便听信所谓专家和各厂家技术员的片面之辞
这要求我们的养殖户朋友要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学会鉴别,不要用耳朵养猪,而要用心养猪。对于电话咨询别人时必须提供全面的疾病信息,如日龄、体重、体温、眼观症状、解剖病变等基本状况,切忌先糊涂用药,否则会蒙蔽许多表观症状,给诊断带来艰难。还必须认识到以下几个可能存在的误区:抗生素是退烧药;猪只只要发烧就用退烧药;拉稀就止泻,其实动物发烧和拉稀均是排泻有毒物质、保护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打过某种疫苗还有可能发生同种疾病。另外,对治疗价值不高或病情严重的猪只一定要舍得及时扑杀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某些养殖户的疾病防疫意识不强或素质不高,随意抛弃病死猪只,使其暴露于环境中,特别是公共河流与水源,是造成疫病传播流行的重要原因。
科学合理地购药
对疾病及时进行诊断之后,制订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对因和对症购药用药。购药时要认真阅读其说明书,要明确知道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要针对患畜的具体病情,选用药效可靠、安全、方便、广谱、价廉且易得的药物制剂,不要一味地迷信高档进口药品,许多国产兽药药效也很好,即经济又实惠。在治疗用药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好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关系。一般用药首先要考虑对因治疗。但也要重视对症治疗,两者巧妙地结合将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对于目前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复杂局面,首先应理清头绪,依据疫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结合临床发病情况,并借助于条件好和技术优势明显的科研院所的诊断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检测,对感染和发病猪群进行准确诊断,从而摸清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搞清猪场存在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疫病的种类,这是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当前很多规模化猪场对疫病的控制手段和技术水平,仍然在受到旧的、传统观念的支配,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误区,养殖户朋友必须坚决回避。另外,我国目前所用种猪绝大多数来源于美国或欧洲,引猪的同时也引进了相应的营养及饲养标准。但美国和欧洲养猪的生态环境、机械化程度、饲料资源、原料质量等与我国存在很大差异,不顾中国国情,完全照搬“洋标准”、“洋方法”,其结果是行不通的,应与我们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走出养殖怪圈,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猪业。
猪病防控十二字
——封锁隔离、消毒、免疫、保健、净化封锁隔离
1.1猪场的封锁隔离不能背离人性化管理原则,要坚持敬奉顾客是上帝,员工也是上帝的两个上帝观点。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猪场设计、人员聘用以及文体娱乐设施设备。
猪场设计最好分为三个区域即接待区、生活区与生产区。
接待区:在设计上要避免进行紫外线照射与喷雾消毒,尽可能体现人性化接待。还要根据时令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接待规程。比如寒冷的季节可以套大白褂、戴防疫帽、套鞋套即可,炎热的夏季可以直接冲凉并备好干净卫生的衣服更换,人走后零时间消毒。内部接待人员出入视同外来人员管理,卖猪卖粪等对外工作在接待区进行。
生活区:为财务后勤管理人员生活活动场所。生活区人员可能与生产区人员随时交叉,因此人员进入生活区进行洗澡并更换消毒好了的衣物,食品带入必须有相关规定。进生产区人员继续在生活区隔离。
生产区:为一线生产技术人员生活、工作的地方,实行常年规定时间封场,所有进入人员必须在生活区隔离三个晚上,药水洗澡后方能进入。所带衣物必须浸泡,不能浸泡物品或熏蒸或喷雾或直接购买有外包装的新产品进行喷雾后带入,但只限宿舍使用。为了体现人文关怀,最好聘用夫妻或青年男女学生,两地分居的单身员工还须确定好“牛郎织女”相会的时间。要配备较为完整的文体娱乐设施,创造向上、欢乐、活泼、和谐的大家庭氛围。
猪病的带入无非引种带进,人员、其它动物、昆虫、鼠类食物及水源带进,猪自身应激表现症状再相互传播等途径。因此只进行人员车辆的消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这项工作。
1)必须要有远离猪舍的隔离舍。从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的国家级种猪场引种,既要讲漂亮更要讲健康。按引种程序至少隔离60天以上,万无一失时方能入群。
2)要有专门的病猪隔离舍何疾病监控实验室及死尸处理设施。病猪零时间隔离,病死猪要解剖,解剖后按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
3)制定好清晰的管理规范。参考封锁管理规范见1.2.1.2封锁隔离参考管理规范
1.2.1全场实行全员常年封场管理,凡出入接待区、生活区、生产区的所有人员车辆按相应的出入程序进入。非本场员工严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要进入必须经场长的批准。进入三个区的门钥匙定专人管理。
1.2.2确定每天的接待、防疫、卫生负责人。并从中选出或另选具有担当总负责资格的人安序担当每天的总负责人管理全场事务。人员不够时可以一兼多职。制定负责人的岗位职责严格履行。
1.2.3场内人员管理
1)进生产区必须先进生活区方可再进入生产区。人员从外进入生活区需在进入生活区洗澡间洗澡并更换上场置备的衣物后方能进入。换下的所有衣物、鞋等需在防疫负责人的监督下全部浸泡再带入生活区,不需要带进生产区的衣物由门卫安排存放。若还需进入生产区则还要在生活区隔离三个晚上以上,通过进生产区的洗澡间洗澡,换上场生产区置备的衣物后进入生产区,需带进生产区的衣物必须在技术场长或其他安排人员的监督下全部浸泡后带入生产区,不需带进的衣物由技术部安排存放。
除门卫外任何人不得越场门一步,一旦跨出再返回需重新按程序进入。
2)进接待区的所有衣物、鞋等物品需在防疫负责人的监督下或浸泡或熏蒸或喷雾。接待区活动人员一旦与外人接触,其外用衣物,鞋每天必须在防疫负责人的监督下消毒或浸泡或熏蒸或喷雾。若穿白大褂且外人在场时不脱下,其当天所穿的(在接待区穿的衣物)衣物可以不消毒、不浸泡、不熏蒸、不喷雾,可继续在接待区使用。
1.2.4场外人员管理
场外人员进接待区在寒冷的季节可以套白大褂、戴防疫帽、套鞋套即可:炎热季节可以直接冲凉更换上场备置的干净衣服后可进入。进入后要有专人陪同并监督执行防疫规范,人走后零时间消毒。
1.2.5车辆管理
1)本场小车进入接待区按清洗、风干、再用百胜-30消毒的程序进入。外来小车进接待区须经场长批准按清洗、风干、消毒再经消毒池的程序进入。
2)拖种猪车辆必须在防疫负责人指定专人的监督下,按先在远离主场的地方清洗干净场大门前冲洗风干 百胜-30消毒 经消毒池进入接待区。
3)拖转商猪、淘汰猪车辆不能进入接待区。需在防疫负责人指定专人的监督下,在远离猪场的地方清洗干净后再回到第一道消毒池消毒并等待。所买猪由我场用拖拉机转出。
4)送货车辆必须要有油布覆盖,否则坚决拒收。门卫进行全方位车辆消毒包括驾驶室。其司机穿上防疫服、戴防疫帽、套鞋套后保证不下车可驾驶进入,需下车按进生活区程序办理。全程要有防疫负责人或指定专人陪同以监督执行防疫规范。
1.2.6有既定程序的 既定程序办,无既定程序的及时上报场长由场长定程序后办理。
消毒
2.1消毒工作时养猪生产重要的一环。只有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消毒药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只会浪费人力物力坐无用功。正确有效的消毒步骤应是①首先要搞好全场内外除杂与清洁卫生工作这一步往往被忽视,其实很重要,即可清除死角,减少蚊蝇,同时也可以减少消毒药的用量及人工成本。②搞好猪舍卫生及猪群饲养管理,做到“人与猪同在,人与粪及一切杂物不能同在。”创造猪舍小气候,使消毒药真正发挥作用。③多选择几种好的消毒药交叉使用,做到因地制宜。④制定好消毒规程。参考消毒规程见2.2
2.2消毒规程
为了提高员工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完善消毒制度,合理使用消毒药,做到消毒效果理想而不浪费,特制定本规程。
2.2.1消毒药与配比浓度
1:400或37.5ml药加水15Kg的百胜-30,1:800的毒菌杀(聚维酮碘)5%福尔马林,烧碱1:1000带猪消毒、3%畜舍消毒(二氯异氰尿酸钠)或选择其他消毒药。
2.2.2生活区消毒
1)前后大门的消毒池使用3%烧碱溶液,并保持15-20cm深,其他消毒池必须每天持湿润的烧碱湿垫,要求每周一、三、五更换一次。
2)场部大门前设高压喷雾消毒器。消毒液采用1:800毒菌杀(聚维酮碘溶液),1:1500消毒威(二氯异氰尿酸钠)或1:400的百胜-30交叉使用,重点是消毒车辆的车身、底盘及轮胎。
3)生活区外围、猪场前的水泥路面定期撒生石灰。每天对主要路面用毒菌杀或消毒威进行喷雾消毒。
2.2.3生产区消毒
1)生产区人员生产、生活衣物分开,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胶鞋,鞋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猪舍。
2)生产区外围包括青饲料种植地一周二次消毒,之外的大环境每天消毒一次。采用菌杀毒或消毒威。
3)猪舍消毒①消毒时间与方法:每天下午进行一次常规消毒,各类消毒药交叉使用。带猪消毒每天一次,消毒前必须冲洗猪身然后再喷上消毒液。消毒药分别为1:100百胜-30(配怀、产房、保育舍带猪消毒必须使用),1:1000烧碱溶液或1:800毒菌杀(聚维酮碘溶液)。②空栏消毒:猪群转出零时间进入消毒程序,栏舍空置即把栏舍上下及四周清扫干净再用水冲洗后泼洒2-3%烧碱溶液过夜。第二天高压水冲洗干净,周到栏壁、料槽、地面、保湿箱等无粪痕及赃物痕迹,天花板无蜘蛛网时再立体式喷雾消毒。对于产房、保育舍还必须进行12小时以上的福尔马林熏蒸与火焰消毒。
4)母猪哺乳前后消毒
妊娠母猪分娩前一周冲洗猪身一次,有皮肤病的用2%的敌百虫溶液体表喷雾驱虫。赶入产房前再次冲洗猪身。并再次用1:400百胜-30消毒猪身。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消毒产床后部。清洗母猪后躯及乳房。
4)注射用具和手术用具每天统一用专用消毒器煮沸15分钟。各猪舍下水道每月加烧碱片消毒一次。
2.2.4全场每周进行一次地毯式地除杂及清洁大扫除并在规定区域内撒石灰。
免疫
3.1免疫的重要不必多说有几点仍要注意。①制定好适合自己猪场的免疫程序,原则上不易随便改动,只是根据猪群状态,抗体的检测水平作灵活性的微调。②凭实验室对猪群抗体检测的结论选择适合的疫苗并注意储存。③做好免疫后的保健。比如在饲料中加入强力拜固舒或氨基酸电解多维等抗应激、抗感染能力类保健药物在免疫前后饲喂10天左右。④注意饲料原料、成品料的质量管理,防止霉菌及霉菌毒素、细菌等对抗体的影响。⑤做好影响抗体产生的一类猪病的净化。比如蓝耳、圆环、附红细胞体等。⑥是最容易忽视的一点,要分品种、性别、年龄阶段常年(有点每月)进行抗体跟踪监测,随时关注猪群动态。参考免疫程序见3.2
3.2免疫程序
猪病发生的原因
1.1种猪引繁不慎 不同的猪场其生猪疾病史是不一样的,近年随着品种更新加快,由于引种不慎导致猪场疫病发生已经成为是很多猪场发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即使是普遍的大肠杆菌或轮状病毒,随着引进不同的血清型,也会造成对此型抗原无免疫力而造成疾病问题。同样,从不同国家收购种猪时,也会从国外引入新血清型的病原或新的病原。
1.2 生猪、饲料以及人员的频繁流通 生猪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人员进出猪场不严格执消毒规范,携带病原的饲料原料如肉骨粉、血浆、血球蛋白粉、肠膜蛋白粉、乳制品的大量使用,以及饲料和各种器物购进都会给猪场疫病发生带来潜在威胁。
1.3疫苗问题及微生态制剂的污染 疫苗接种,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能把疫苗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目前疫苗市场管理还很乱,疫苗质量不稳定,特别过度迷信境外疫苗。有的猪场疫苗使用不当,如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等都会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效。另外疫苗与疫苗之间相互干扰、疫苗稀释剂质量问题对免疫免疫效果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弱毒苗,由于使用、保存处理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往往会成为疫病发生的病源。
1.4饲养管理不当
1.4.1饲养密度过大,空气流通不好,生猪生存环境恶劣,为病菌生存提供条件。
1.4.2全进全出机制不严格,为大猪、小猪交叉感染提供可能。
1.4.3发现病猪不及时隔离,为病原传播提供的时间。
1.4.4空舍、空栏消毒不彻底,给病原存活、流行提供温床。
1.4.5场内饲养的狗、猫管理不善,老鼠、蚊蝇横行,帮助了病原传播。1.4.6一味强调成本,饲料营养跟不上。能量低、劣质蛋白多、维生素缺乏、生长发育差、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1.4.7猪场硬件投入不够,难以达到集约化生产要求。
2当前猪病主要特征
2.1细菌、病毒甚至寄生虫,相互之间交叉感染明显,而且继发感染越来越普遍。
2.2生猪呼吸道疾病依然猖獗,其危害性表现突出。
2.3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仍是猪场难以破解的难题。
2.4免疫抑制性疾病越来越多,疫病控制难度加大,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加重。
2.5混合感染与细菌耐药性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
3猪病控制对策
3.1消毒工作制度化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可以很好的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传播之路,能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因此,规范猪场消毒行为,形成消毒工作制度化极为重要。
消毒人人都会,但在对待消毒工作上必须消除以下误区:
一是认为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或认为浓度差点也无妨。认为浓度越大效力越强的大有人在,在生产过程中,有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消毒液的配制随意性比较大,不能正确认识浓度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只有科学的浓度配比才是杀灭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的最佳浓度。二是认为干净的地方病菌一定少,消不消毒无所谓,或者马虎了事。消毒过程中,工作人员常有偷懒走捷径的现象,对场地眼观比较清洁的地方少喷药甚至不喷药,也有的消毒速度快、喷洒不均匀,这些都会造成消毒不到位、不彻底,为病菌存活、流行埋下隐患。
三是认为消毒程序太过繁琐,不按部就班也没关系。有的猪场负责人监督力度不够或对职工的宣传、教育、指导不到位,造成不能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导致消毒效果大打折扣,给猪场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另外必须注意: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应尽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各车间应同时进行同时结束。
四是消毒池作为摆设,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所有猪场都设置了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脚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消毒药的浓度不够、不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走消毒池流于形式等。如果这些陋习不杜绝,不能彻底控制好人流、物流、车流带来的安全隐患,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3.2免疫工作程序化
免疫可以有针对性的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免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忌把其它猪场免疫程序照搬套用。
二要严把疫苗质量关。疫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命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个种类的疫苗就有多个生产厂家,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疫苗也很多。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谨慎,要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厂家生产的疫苗。
三要按规范要求运输、保存疫苗。由于不同猪场的基础设施有差别,在疫苗的采购、保存过程中不规范,可能出现疫苗冷链的中断,造成疫苗质量的下降或失效。如果使用这种疫苗,不仅不能对猪群健康起到保护作用,甚至会导致疫情发生。
四是规范免疫操作。猪场应根据制定的免疫程序,由专人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免疫注射。在操作中往往出现以下情况:疫苗的领取没有做详细的记录;没有按说明进行严格的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没有防日晒、高温,稀释后没有在2小时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没有充分的摇匀;注射时没有做好皮肤消毒,注射深度没保证,注射位置不正确,接种剂量不够,疫苗流出后没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檫拭、消毒;打飞针、不是头头免疫、不是一猪一个针头;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这样势必导致免疫失败。
3.3饲养管理科学化
生猪生产是个精细的科学的系统工程,管理出效益已经成为大多猪场管理者的共识。
3.3.1坚持自繁自养。引种越频繁,疫病肯定会越多。猪场如果必须引进种猪时,在引种前必须调查猪只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对该种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引进的猪只必须先隔离,只有隔离检疫4-6周,健康合格后方可进场。对购进的苗猪也同样要进行疫病调查,尽可能购同一猪场的苗猪为好。
3.3.2严禁外来人员参观。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尽量拒绝参观。如果非要进入生产区,须先淋浴、更衣、紫外线消毒后方可。如果参观者与其他猪场猪只接触过时,必须3天后方可准其进入。对生猪经销商、其它猪场的工作人员、非本场兽医更要绝对拒绝进入。本场的兽医人员也禁止对外诊疗服务,本场配种人员禁止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3.3.3猪场严禁饲养禽类、犬、猫及其他动物。猪场内部食堂不外购猪肉及生猪产品,场内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其他物品。
3.3.4定期更换各个消毒池中的消毒液,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3.3.5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应经洗手、换工作服和胶靴,戴工作帽;或淋浴后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严禁相互串猪舍。
3.3.6猪场最好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禁止饲喂不洁、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不得喂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泔水以及其他畜禽副产品。
3.3.7坚持每天清扫猪舍,保持舍内干燥,地面、饲槽、水槽、器具干净。
3.3.8保持猪场道路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因地制宜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药品,定期消毒。
3.3.9每批猪只调出后,猪舍要严格进行清扫、高压冲洗和消毒,并空圈5—7天。3.3.10产房要严格消毒,有条件的可进行消毒效果检测,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进行体表清洗和消毒,母猪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部和乳房擦洗消毒。
3.3.11定期驱除猪的体内、外寄生虫。搞好灭鼠、灭蚊蝇和吸血昆虫等工作。
3.3.12饲养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细心观察每个生猪,一旦发现发现猪只不正常,及时请兽医检查,对可疑猪只尽早隔离观察。
在猪场疫病的防制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他人的经验,不要过分依赖疫苗、免疫增强剂的效果,更不应依赖药物保健与药物治疗,同时还要摒弃以前工厂化生产中的一些饲养陋习,重视猪只福利,只要把猪场疫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拒之场外,把猪场疫病发生的场内因素消灭在摇篮中,猪群的健康才会得到根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