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MC管理水平分为五个层次
PMC管理水平分为五个层次,伴随着PMC螺旋上升式的发展,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甚至是不同的国家地区形成了不均衡的PMC发展状况。为了区分PMC的发展水平和成熟度,我们将PMC管理水平分为五个层次。
分别是原始PMC、初级PMC、整合PMC、协同PMC 智慧PMC。
原始PMC ——并不仅仅出现在原始社会
PMC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恐怕要追溯到远古时代了。
人类社会最初的商贸形式是以物易物:“我需要的你正好有,而你需要的我也有,那咱们就做个交换吧。”
但是,以物易物还算不上PMC,因为它缺少了PMC上的一个关键要素:资金流。
在原始社会末期,货币产生了,虽然那时的货币在外观上与现在的货币大相径庭,例如贝壳、珠玉等,但却丝毫没有削弱它的作用:因为有了货币,商品流通得以大规模开展,由此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PMC。此时的PMC还缺乏真正的管理,它的特点是随机、分散,处于无意识的原始阶段,故而笔者将其称之为“原始级PMC管理形态”,简称为“原始PMC”。
然而,并不是只有原始社会才有原始PMC,即便在今天,这种原始PMC依然随处可见。例如,小餐馆的店主到菜市场买菜,往往是货比三家、讨价还价,不论从最终购买的菜品还是选择的商家来看,都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没有规范化的绩效考核,没有系统性的信息记录,更谈不上有效的内外协同。
除了小餐馆,大多数夫妻老婆店的PMC管理也处在这个层级。据统计,国内有大约700万家零售便利店,大部分的管理模式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2009年,怡亚通切入这个领域,旨在打通线下380平台和线上星链平台,构建互联互通的O2OPMC生态。七年过去了,目前其终端覆盖率也只占到市场的20%左右。而随后杀入的京东新通路以及阿里零售通,也在这个领域内摩拳擦掌,尝试通过各自独特的业务模式来拉动行业PMC的升级,由于刚刚起步,它们的覆盖率还低于怡亚通,但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绝不可小觑。
初级PMC ——“吵架”是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初级PMC管理形态”简称“初级PMC”。
从原始PMC的无意识、随机性发展到初级PMC,最显著的变化是出现了所谓的职能分工,负责计划、采购、生产、物流、仓储等职能的岗位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但是,在初级PMC管理形态中,这些岗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单兵作战是这类PMC最大的特点。在笔者专著《PMC架构师》中,曾经提到过“谷仓效应”和“神龙效应”。岗位与岗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由于职责和目标的差异,大家主动隔离,注重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如同在一座座彼此互不连通的谷仓之中,只能看到自己谷仓上方一片小小的天。有的谷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看到了丰收,而隔壁的谷仓却还是空空如也,担心今年可能要闹饥荒。这又好似一条神龙,见头不见尾,抑或是见尾不见头。
初级PMC是我们今天最常见的PMC管理形态。表面上看,只要企业各部门之间职责明确、分工清晰,就能确保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从而实现高效的管理。但是如果企业内部未能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就无法顺畅地流动,就更谈不上协同。
在初级PMC企业中,最常见到的情况就是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上至部门经理下至普通员工,都在日复一日地修炼“吵架功夫”,比比谁的嗓门大,谁更会“讲道理”。当然,我们无法怪他们、更不应笑话他们。因为站在任何一个部门的角度,他们都有各自界限明确的职责和任务,都有彼此为之奋斗的部门指标,只是这些任务、职责和目标之间缺乏协调,甚至相互冲突。因此,“吵架”成为了经理和员工在这个体系内得以生存的一个重要能力。谁不会吵架,吃亏的就一定是他!
整合PMC ——糖葫芦得串起来吃
“整合级PMC管理形态”简称“整合PMC”。
从初级PMC的职能分工、部门隔离发展到整合PMC,最显著的变化是企业内部形成了有效的协同机制,它的建立依靠的是跨部门的流程。计划、采购、生产、交付、退货,被称之为PMC的五大流程。在SCC(国际PMC理事会)的SCOR(PMC运作参考模型)中,这五大流程被称之为第一阶流程(Level One Process)。由此一级级向下展开,直至可执行的流程元素层面。
除此以外,业界还有其它一些PMC流程的分类方法,例如将PMC流程分为“从计划到生产P2M(Plan to Manufacture)”、“从采购到支付P2P(Procure to Pay)”、“从订单到现金O2C(Order to Cash)”、“从问题到预防I2P(Issue to Prevention)”等。这些流程也可以一级级向下展开到元素层,并指导企业如何具体落地实施。
但是,单纯地谈独立的流程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假如流程和流程之间没有架构起有效的连接,这些流程就好比一颗颗散落的冰糖葫芦,好吃却并不好拿。因此,我们需要一根竹签,把它们给串起来。
这根竹签,对企业来说有两个维度。这在笔者专著《PMC架构师》中有较为详解的讲解。
纵向维度,是从战略出发到运营落地。PMC战略是企业的二级战略,需要服务于企业的竞争战略。假如企业的竞争战略不明确,PMC战略就没有方向;抑或是两者不相匹配,企业的竞争战略再好,PMC的战略和运营跟不上,企业一样无法高效运营。
横向维度,是从需求出发所构建的内部销售、计划与运营协同平台S&OP。它打破了部门之间的隔阂,围绕PMC战略,将各个部门不同的目标进行协调统一。即便做了错误的决定,内部S&OP平台还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它通过不断地微调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形成了动态的协调系统。
需求和供应是PMC的两端,这两端有各自不同的追求。需求端不断地追求个性化,供应端不断地追求低成本,企业的盈利点就出现在两者的动态平衡点上。从宏观角度上来说,企业的纵向战略决定了平衡点出现的范围,而从微观角度来说,企业的横向S&OP平台决定了平衡点的具体位置。
“整合PMC”解决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协作问题,但是如何才能突破企业的四壁围墙,在PMC的上下游之间形成有效的协同,这就需要将企业的PMC再升级一个层次,进入到“协同级PMC管理形态”。
协同PMC ——你得拥有领袖魅力
“协同级PMC管理形态”简称“协同PMC”。从整合PMC的职能协作、部门沟通发展到协同PMC,最显著的变化是企业与PMC上下游也建立起了有效的协同机制,能够让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在PMC上顺畅地流动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从整合级到协同级,其决定性因素不是技术,也不是实力,而是领导力!
原因很简单,企业内部的流程整合可以依靠权力权威,依靠上级对下级的指令和命令,虽然也需要领导力,但即使领导力不足,只要方向正确,强行推动也可为之。但是,当企业面对上下游其它合作伙伴时,仅仅依靠权力权威,是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的。这个时候,位于企业管理顶层的CEO或董事长的领导力,就成为了决定PMC升级成败与否的关键。
优秀的PMC企业,背后往往都有一位甚至数位领袖级的企业家。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大野耐一和丰田章男(丰田汽车)、阿曼西奥·奥特加(ZARA)、麦克·戴尔(戴尔)、杰夫·贝索斯(亚马逊)、柳传志(联想)、任正非(华为)……当然,还有正在为之而努力的京东刘强东,以及阿里巴巴的马云。
京东和阿里,目标都一样,但是路径不同,当然,路径也和企业的基因有关。前者通过自建自营来完善PMC的基础设施,即“我铺路,大家走”;而后者则采用合作共建的方式来构建PMC的基础设施,即“大家铺路,一起走”。
他们的目的都一样,就是构建连接,只是构建的方式不一样。京东靠的是实物流引领整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阿里靠的是信息流引领整合,布局全面、大开大合。
在PMC的升级过程中,谁主导了连接的构建,谁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因此,阿里将其“智慧物流论坛”的主题也定位在了“连接”这个关键词上,2016年是“重新连接”,而今年则是“连接升级”。
连接的构建,需要做三件事情,即PMC领导力的三大目标。第一、指明方向:为PMC制定愿景和战略;
第二、协调统一:促使PMC上下游合作伙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第三、获得承诺:激励PMC合作伙伴为实现愿景和战略而持续努力。说起来轻松,但是做起来难!“构建连接”是PMC升级过程中最难的一关!因为连接的基础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市场环境的波动、政府政策的调整、客户需求的升级、上下游伙伴实力的变换,而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这种连接是动态的、难以把握的、高度需要领导力的。
这不,这边阿里刚刚提出了“连接升级”的概念,那边就和顺丰互掐了起来。他们一掐不要紧,PMC上的小伙伴们就慌乱了,纷纷忙着站队。这里面,有隔岸观火的,有趁火打劫的,甚至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当然,还有很多理智判断,静观其变或是主动沟通,协调双方的。一时间,电商物流界风起云涌,好不热闹!
毫无疑问,连接一定是大势所趋!而主导连接的权力,是兵家必争之地!不管是马云,还是刘强东,或者是王卫,他们无疑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企业家,但是在主导连接这件事情上,终极PK的一定是他们的“领导力”!故事会怎样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篇: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企业文化又称为公司文化,它最普遍的定义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总结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明确自己企业的灵魂所在,最终用来指导企业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员工怎么做、怎么想,让这个灵魂发出“无声”的命令,发出心灵的呼唤,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使公司员工能够真正做到团结、合作,从而使生产部管理绩效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提高。企业文化不仅影响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还在人们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员工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企业的运转。在企业文化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尽量使它能够看到效果,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文化的正确性及价值,只靠说是不行的。你可以用言辞创造利润挂帅文化,但是你要用你的行为使其行之有效。同时,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要全力以赴地实施它。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呢?我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立并积极宣传员工行为规范
员工行为规范是所有员工应该具有的一些共同的行为特点和工作生活习惯。员工行为规范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公司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更容易实现,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员工行为规范,主要分为核心行为规范和普通行为规范,并对此内容进行积极地宣传、培训、教育。员工核心行为规范为:
(1)精诚团结,面向未来建团队。精诚团结可以增强部门及公司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团结才有力量,面向未来建设一流的团队,使员工与团队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从而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提倡员工与团队一起成长,部门为员工创造机会,为实现员工个人价值提供条件。
(2)步调一致,顾全大局听指挥。始终与高斯贝尔集团公司保持一致,服从大局,统一管理。所有员工应顾全大局,一切从整体利益出发,服从各级领导正确指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学习进取,开拓创新求发展。所有员工要不断用心学习,永远保持一颗强烈的进取心,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和修养,从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因为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生产出来的。要始终坚持“下一个工序就是你的客户”、“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我们的客户”的信念,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建议、批评和投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改进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以谋求个人、部门、公司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另外,建议公司可以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团结进取、注重业绩、勇于变革。2 成立各种业余活动协会并组织多种业余活动
通过成立各种业余活动协会,例如登山协会、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等业余活动组织,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丰富员工的生活,加深大家的了解,增进大家的友谊及团队精神。举办各种技能比赛
通过举办贴片、插件、烙铁焊接技能比赛(这三项均是我公司的基本作业技能),对优秀员工授予贴片、插件、烙铁焊接能手等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及相应的奖金。在举办比赛之前,先进行大量的宣传,以充分地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大家的工作技能,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绩效。关心下属的福利
不仅要关心下属的工作完成情况、能力提高情况,还要关心下属的福利,并且要把下属们的福利放在自己的个人需求之前,让下属感到上司真正关心自己,而不是只为了完成工作。这种将下属们的福利放在自己的个人需求之前的做法,不仅能够激发和加强下属们更高水准的投入,从而圆满完成任务,而且还能在团队中更好地培养无私、主动和信任的气氛。通过关心下属的福利,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士气,从而为培养良好的企业文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借鉴王阳明智慧提高PMC管理水平
借鉴王阳明智慧提高PMC管理水平
最近迷上了王阳明,越读兴趣越浓,受益匪浅,尤其是他在社会管理中的一些经验,感触很深。愚以为王阳明的管理理念既便用在当今社会管理或职场管理仍不过时,很值得职场管理人士借鉴。
《孙子·谋攻》说:“上下同欲者胜。”然而千百年来,多数官员只把注意力放在哄上级开心上,却无视同百姓的关系,执政全靠官府强压硬推,效果当然就差强人意。这与现代社会、职场管理人士与老百姓、员工的关系何等的相似。然而历史上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做官时却恰恰相反,将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处理同百姓的关系时,着力唤醒百姓的向善之心,教化百姓自治能力,短期内将一个诉讼大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创造了无经验的书生治理好基层的奇迹。
公元1510年,王阳明被朝庭派往贵州,出任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历来吉安庐陵文化发达,曾出过欧阳修、文天祥,杨士奇等文化名人。但是民风彪悍、多讼,不仅抗税不交,还天天上演山寨版的《一号法庭》。官府每天要接八九百诉讼,越级到省里的诉讼每年也在三四千,每篇诉状都洋洋洒洒上百数千言。历任地方官都深感头疼,王阳明的前任更是不堪其苦,干脆辞官不干了。面对这样一个令官员头疼无措的诉讼大县,没有一点儿基层工作经验的王阳明是如何开展工作呢?他做了以下几个动作:
第一,王阳明不仅仅只听汇报,而是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庐陵县第一手情况资料。
凭自己的良知,王阳明认为自古百姓都是弱势群体,“民不与官斗”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智慧。现在庐陵百姓上访诉讼成风,必是他们的正当权益受到了严重侵犯。王阳明到各乡村调查后发现,这里赋税一直很重,而且近年来百姓收入没有增长,赋税却年年增加,单是岁办各种木材、炭、牲口的税收就比过去增长了三倍。他还发现庐陵县的赋税中有一项明显不合理的摊派——葛布捐。庐陵本地并不生产葛布,上级却向百姓征收葛布捐,是明摆着的乱摊派。再加上当时的旱灾、瘟疫又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整个县所辖区到处都有全家而死者,幸存者又为征求所迫,弱者逃窜流离,强者群聚为盗,攻劫乡村,没有宁日。地方官又不开展救灾安民,还强行征税,这是把百姓往死路上逼,如果还不宽免庐陵赋税,加强社会整治,逼跑地方官事小,激起民变就事大了。面对如此恶劣的现实,王阳明没有落荒而逃,而是勇敢的留了下来。
第二,王明阳敢做敢为,为民做主,为民请命解除不合理摊派。王阳明冒着丢官受处分的危险,向上级江西布政司提交了一封《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摆事实,讲道理,终于成功为庐陵百姓减免了“葛布捐”这项多余的摊派,庐陵百姓弹冠相庆。这样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官,让庐陵百姓对王阳明这个新任的父母官刮目相看。有为才有威,王阳明的威信瞬间被立。
第三,王阳明大力宣传,通过和老百姓讲道理、唤良知,组织百姓自救。针对当时旱灾肆虐、瘟疫横行的现实,王阳明写了篇感人肺腑的布告。他说:“虽然是天灾,不可避免,也不能违抗,所以我们要适应它,并且在适应它时感悟人生道理。你们怕传染,所以就把得了病的亲人抛弃,表面上看,他们是因瘟疫而死,实际上是死于你们的抛弃。瘟疫并不可怕,通过正确的方法可以控制,可怕的是人心,一旦你们的心被恐惧侵袭,就会让你们做出没有天理的事来,这是逆天啊!我现在为你们指明一条消灭瘟疫的道路,那就是用你们的心。你们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你们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你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通过将心比心,与百姓正面沟通,唤起百姓的良知,让他们在天灾面前,不要只等官府救济,而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
第四、定制度、立规矩,规范诉讼程序。
王阳明发告示立下明确规矩,规定百姓只有重大事情才能打官司,而且要一诉一事,状纸不能超过两行,每行不能超过三十字,超过者一律不予受理,故意违反者更要处罚。告示发出后,老百姓一片哗然,但王阳明坚持不受理那些不符合规定的官司,将官员从讼案缠身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恢复庐陵的经济文化生产秩序。
五、加强“公民”道德文化建设。
王阳明深知,道德虽然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可有些人的道德被多年来时间的俗气所污染,已不能自动自发地流露,所以必须要树立道德楷模,让道德楷模唤醒他们内心正要睡死过去的善良。他恢复了设立于朱元璋时代的申明亭和旌善亭“两亭”制度。旌善亭是光荣榜,申明亭是黑榜,表彰贤良,警戒丑恶,用道德建设去唤醒百姓心中的向善之心,使他们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通过这几个措施,王阳明在七个月内一举扭转了当地一直未能解决的政事积弊,把庐陵县治理得井然有序。
王阳明的故事启示我们,手执权力“公器”的领导者,只有用一颗公正、爱民的真心,体现在公正合理的行政管理行为中,建立起百姓(员工)对官员及政府(老板及管理人员)的信任,唤醒百姓(员工)对世上“大道良知”的信心,他的行政管理行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职场中领导人执行力的本质体现就是用自己的“爱民心”和“利民行”唤醒、激发员工的“同理心”和“向善心”,引导员工专注于各人的本职,走向人生的正途,达到上下齐心,其利断金的理想效果。
第四篇:领导力的五个层次
领导力的五个层次
国内著名管理大师、领导力专家林正纳先生把领导力分为三个层次: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面对组织和外界变化的变革领导力。其中,个人领导力还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如图1所示,这五个层次的进阶过程实际上就是领导者的修炼过程。
图1 个人领导力的五个层次
一、职位
在个人领导力方面,第一个层次是职位所带来的硬权力。
所谓“职位所带来的硬权力”,是指领导者的权威源于其在组织内部的头衔和角色所赋予的硬权力。这个层次的领导力具有的特征是:通常因指派而获得;影响力不会超过领导者的正式权威;处于这个层次的领导者一般较难与志愿者、白领以及年轻人一起合作。
1.职位硬权力的重要性
尽管整个层次是属于相对低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职位所带来的硬权力就不重要了。实际上,这个层次是一个人领导力形成所必经的阶段。例如,领导并不一定都爱护自己的下属,但相对下属的父亲、母亲,其言语所能够得到贯彻的执行力却要强大1万倍。这就是硬权力在起作用。
2.职位硬权力的内容
韩非子认为,硬权力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奖励和惩罚。换言之,组织授予的头衔给了领导人调配各种资源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如何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权力。关于硬权力的认识有以下几个关键点是需要充分掌握的:
领导者应掌控奖励和惩罚权
如果领导者丧失了对奖励和惩罚权的掌控,就很容易失去相应的领导地位,这个判断的正确性是被历史上无数抢班夺权的事件所充分证明了的。
奖惩分明并严格执行 不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应该严格执行,不能马虎,否则只会使相应的制度流于形式,导致领导者失去威信。
【案例】
姜太公的严惩决定
姜太公在齐国当政的时候,一到当地就把两个具有贤德美名的人杀掉了。“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周公丹赶紧追问姜太公这样做的理由。
姜太公指出,这两个人对天下人宣称他们不服侍天子,也不与诸侯交往,凡事都是自给自足。即使是为国家作战也不称之为做贡献,这样的人却还在社会上享有贤德的美名。如果对这样的人不予以严惩,国家是没有办法治理的。
在联想的发展历史上,柳传志曾经因为私设明令禁止的小金库而将团队中一位非常出色的领导人送进了监狱。此举动实际上是对那些不可违反的制度进行了非常清晰的界定,充分体现了组织内部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严慈力涉于小事
严慈力涉于小事是指领导人的硬权力应该在组织的小事上予以体现。
【案例】
历史名人对“酷刑”的理解
周朝是一个非常贤德的朝代,但周朝有个法令规定,如果友人将稻草的灰烬扬到马路上,这个人的双手就要被齐腕断掉。这是不是与贤德相矛盾呢?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认为,如果稻草的灰烬扬到马路上,很容易引起火灾或者对百姓造成伤害,看起来是小事,但后果是严重的,因此有必要进行严惩,进而也算不上是酷刑。韩非子认为,人们不把灰烬扬到马路上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与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不同,对于容易的事情而犯的错误,严惩是理所当然的。
在上述案例中,孔子和韩非子对“酷刑”的理解充分表明了“严慈力涉于小事”的思想主张。
“严慈力涉于小事”的原则,应用在现代社会生活及管理中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案例】
新加坡的“鞭刑”
新加坡是全世界范围内华人聚集最多,但又最有秩序的国家。它之所以能够秩序井然,主要在于对国家的管理非常严格。在其他国家可能只是给予教育规劝的不良行为,新加坡会严厉地实施鞭刑,在如此近乎残酷的行为约束制度前,其公民都能够自觉地遵守公共场所中的各种规定。
深圳和香港两地的交管差异
在深圳和香港通行的车辆,不管在深圳守不守交通规则,到了香港之后是绝对不会触犯交通法规的。这种差异是两地不同的交通管理环境所造成的。深圳的道路管理者是为了收取罚款而对违规者进行处罚的,香港则完全是出于改善交通状况而进行处罚。目的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会相差迥异。
张瑞敏从细微处严格把关
张瑞敏接管海尔之初明令禁止之前员工所习以为常的“随地大小便”。在他看来,这种事情尽管微小,但却是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必须要严格管理,绝对不能松懈。
柳传志从“开会不许迟到”入手抓作风
柳传志在联想创立之后的最初几年,发现员工们普遍喜欢空谈,造成执行力不够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将“开会不许迟到”作为改变风气的一个起点。他认为如果在这样的细节上都严格要求,执行到位的话,那么在其他事情上就不容易犯错误。
要点提示
关于硬权力的几个关键点: ① 领导者应掌控奖励和惩罚权; ② 奖惩要分明,并做到严格执行; ③ 严慈力涉于小事。
二、认同许可
职位带来的硬权力是存在局限的,所以,在仅仅依靠硬权力无法收到良好管理和领导效果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二个层次的领导力——认同许可来发挥作用。
所谓“认同许可”,是指被领导者自身允许领导者来对其进行管理,也就是一种人们在没有义务的时候仍然为领导者做事的状态。例如,在严惩私设小金库的案例中,柳传志按照法律程序对那个领导者进行严惩之后,竭尽全力为其争取减刑,使得犯错误的人在刑满之后还能够自觉回到公司向柳传志表示感谢,还愿意继续为其工作。在领导者让下属认同许可的方法中,有以下三个要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1.宽容以待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凡事物极则必反,领导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表现出大度和宽容,但对于战略性的事情要严责。中国的古训“不聋不痴不为家翁”正是这个道理。在领导下属的过程中,领导者对下属所犯的错误应要宽容一些,因为犯错正是其在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表现,及时发现是可以改正的,应该予以理解和包容。
从古至今,领导者的大度和宽容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很多明证。
【案例】
与人宽容,与己方便
楚庄王有一次宴请群臣,酒过三旬后一妃子起舞助兴。忽然,一阵大风将席上的灯火吹灭了,黑暗中一个醉酒的将军趁机占那个妃子的便宜。妃子勃然大怒,黑暗中将这个将军的鸟翎子摘了下来,放言要找出他来并砍头惩处。此时,楚庄王表现出了其大度和宽容的姿态,命令不许点灯,并要求席上的每一个人都将头上的鸟翎子摘下来扔到中间去,如此平息了一场**。
事后不久,楚庄王在战争中身陷险境,有一个人拼死站在楚庄王面前挡住敌人,将其救出险境,而这个人恰恰就是原来调戏妃子的那位将军。
在案例中,那个将军之所以如此效忠,就是由于楚庄王之前宽容了他,使其受到了极大的激励。
【案例】
曹操礼遇降将
曹操与袁绍的关都之战,形势上看似乎必败无疑,结果却是曹操逆转形势大败袁绍。
曹操从袁绍帐中搜出两麻袋的书信。实际上,这些书信都是曹操的下属在不利形势下给袁绍写的降书。面对这种情况,曹操却当着众人的面说:“这里的东西我从来没有看过,但是我希望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同甘共苦、共赴前程”。
作为一个领导者,曹操做到了“该糊涂时糊涂一点”,赢得了下属的拥戴和支持。
2.尊重他人
正所谓“希望别人怎么对自己,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别人”,下属对于领导者的忠诚实际上是来源于领导者本身的感召。因此,要实现对下属的良好领导,就必须在大事小节之中体现出对其的充分尊重。只有尊重别人,才能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3.学会关爱
历史上吴启有“爱兵如子”的观点,这与“慈不掌兵”实际上并不矛盾。但领导者在纪律面前切忌“慈不掌兵”,在人性面前“爱兵如子”。领导者在与下属的相处过程中,将心比心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领导人关爱员工,员工才会忠于公司。因此,领导者应该在尽可能多的细节小事上体现出对下属的关心与爱护,使团队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共同成长。
三、生产成果
生产成果是指领导者通过对最终胜局的把握给予其下属接受其领导的巨大动力。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刘备的领导力处在第二个层次,他能够感召别人为其效忠服务;而诸葛亮的领导力则达到了第三个层次,他能引领下属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因此下属对其充满了敬畏。
四、人才培育
人才培育是指领导者对周围人才的注重和培养。
历史人物刘邦和项羽,从领导者的要求来看,后者只能够称得上英雄,而前者才是名副其实的领导者。
五、众望所归
这个层次的领导者能够形成一套思想体系,并得到下属完全的接受和配合,使他们产生无限的忠诚,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种忠诚。
能够达到这种领导力层次的人很少,耶稣、甘地和毛泽东等人可以位列其中。
领导者角色分析
随着经济领域中智慧经济比重的不断增加,加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企业和组织中,人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工作成就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其整合人力资源能力的大小。同时,随着外界诱惑的增多,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需求也随之多样化,领导难度空前提升了。
一、领导者的工作系统
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处于领航地位的领导者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中始终包含着需要应对和处理的两方面内容,即“人”与“事”。
“人”的内容,即与人有关的情况,具体包括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人的情绪、人的动机以及人的意愿等。从日常积累的经验来看,但凡与人有关的事情往往变动的速度或者幅度很大,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事”的内容,即与实际发生的事情有关的情况,例如,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员工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标准等。相对于“人”的内容而言,“事”的内容更具稳定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事”的内容不会因不同人的具体操作而有所不同。
1.优秀企业管理以“系统”取胜
企业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组织,其领导者在经营过程中围绕“人”与“事”做决策时,总是试图针对后者形成有条理的管理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不可控因素及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
对管理的准确理解
对于“管理”一词,目前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领导、沟通、组织、协调、决策、计划、检查、控制等都可看做管理的代名词。
20世纪50年代,管理学大师戴明曾指出,管理就是实现或者提高可预见性的过程。所谓“可预见性”,就是指在领导者安排下属做某项工作之前,就基本知道其完成之后所能够达成的工作状况。
【案例】
诸葛亮的可预见性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给过刘备三个锦囊,嘱咐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就打开其中一个,依计行事即可。诸葛亮的可预见性很强,而且已经上升到偏差在其可控范围之内的地步。一代文豪鲁迅曾评价他“近乎于妖”,也就不难理解了。
用系统进行管理
从可预见性的角度分析、比较组织领导者所要面对的“人”与“事”的工作内容,不难得到“后者内容可预见性更强”的结论。比如,领导者基于前一天电脑使用正常而预测“第二天电脑也很正常”,比预测下属第二天工作情绪高涨与否,会更有把握。
对此,戴明也指出:一个好的管理系统(即用由“事”的对象所构成的体系来进行管理),94%靠系统来做事,只有6%靠人做事。也就是说,组织管理水平很高,意味着不需要决策者或管理者每一次或者每件事都重新进行讨论和判断,绝大部分事情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即可明确处理方法。这就是“用系统化来进行管理”。
【案例】
麦当劳的经营之道
如今,在众多企业中,除了丰田公司,系统化管理做得最好、得到公认和推崇的便是麦当劳。
大多数人认为,麦当劳经营的是汉堡、薯条、相应的服务、就餐环境、快乐的氛围以及其自身的文化等。然而,从经营模式的角度来看,麦当劳实际上经营和售卖的是其自身创造的“系统”。
具体而言,麦当劳按照自己构建的一套系统进行招商,实际的经营者在付出加盟费后进行具体的运营操作。通过麦当劳所提供的这种系统,保证经营者在加盟后获得收益。也就是说,麦当劳只收取前者每年销售额的4%作为管理费用,其总部是绝对不卖汉堡的。
不仅如此,麦当劳还是一个媒体或者说广告商,通过广告来获取高额的收益。据统计,全球每天进出麦当劳的人可达4000万,而在就餐过程中,这些客流中比较多的人会关注和浏览其托盘中宣传单上的广告。此外,麦当劳还是全球最杰出的房地产商之一,并且正与加油站合作。
麦当劳经营内容的拓展都是基于其系统的范畴内,以该系统为平台,麦当劳自然可以游刃有余地从事其他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
【案例】
麦当劳的细化流程
麦当劳的系统是高度统一的,形象地理解就是在全球吃麦当劳都是一样的口味,找不到任何口味有任何不同的麦当劳。
麦当劳如此高度一致的品质是依靠其精心打造的系统提供的。在麦当劳内部,其细化流程甚至具体到遇到打劫的处理流程都实现了标准化。也就是说,遇到劫匪持械来抢劫,麦当劳的收银员只有三个动作:第一,举起双手;第二,后退一步;第三把钱拿出来交给对方。麦当劳并不要求其员工与之搏斗,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造成在场顾客受到伤害,一旦顾客受到伤害,就损害了公司最大的利益。实际上,麦当劳要求的是其工作人员只做岗位职责描述上要做的事情,即在第二个步骤“后退一步”中已经踩下了报警的按钮,工作职责已经履行到位,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恢复销售、接着卖汉堡。
拥有如此细化的流程,对员工进行标准化管理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案例】
优秀系统的另一个典范——F1车队
在F1赛车场上,任何一个车队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系统。由于F1赛车的时速达到300多公里,整个赛程结束时不同的名次之间的差距很可能只有零点几秒,因此必须用分工明确、操作高效的工作系统在中间加油和换轮胎的过程中予以支撑,从而保证竞争的公平性。
系统是支撑流程稳定性的最大保障,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2.企业管理中“人”的重要性
在组织管理中,系统管理异常重要,但并非意味着“人”的因素不重要。因为与西方法制社会相比,目前中国尚处在人治为主的社会环境中。
对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人”比“事”更重要。“人”相对于“系统”的主导地位
之所以做出“人”比“事”还要重要的论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所有系统都是由人创造的。任何一家好的公司系统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由很多杰出的人设计出来的。也就是说,事是人做的,人的问题不解决,事的问题就会一再出现。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人的问题才是企业的关键问题。
所有资源都要通过人发挥作用。企业的资源、策略或者管理系统单独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依附在人身上,通过人的一系列包含了主观愿望和想法的活动起作用。由此可见,在企业中,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对“人”进行领导的难度
与其重要性相对应的,是处理有关“人”的因素难度较高。从日常经验就不难发现,人是最复杂、最难以领导和管理的。其复杂性表现在:人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的。
综上所述,与人相关的问题是没有一定标准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中对不同的事情或是对同一事情,其运用的方法、策略以及产生的结果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领导和管理过程中,没有既定的模式,即便有,也不能生搬硬套、照单全收,能借鉴的只有相应的领导方法或管理原则。
第五篇:企业文化的五个层次
企业文化的五个层次
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特定的企业行为,其目的旨在通过协调企业经营过程中,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使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单纯企业外部形象设计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如统一的企业服装、口号、外部装饰等只算是形式上的企业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同并且自觉遵循的特有的观念和行为。
二、企业文化具有层次性,由低到高可分为:观念文化、理念文化、素质文化、认同文化、参与文化五个层次。
1、观念文化是指企业的性质特征文化,通俗讲就是能使社会公众(包括企业内部员工)明白企业是做什么的,包括较为显著的企业标志、企业名称、企业产品名称、企业外部形象等;比如超级市场因其特有的名称和外部指示,公众立刻就能明白其是实行顾客“自我服务”方式的零售自选商店,企业观念文化的直接效应就在于此。
2、理念文化指单个企业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的行为特征文化,一般包括该企业特有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等,理念文化要比观念文化更深入一层,但两者同为较低层次的企业文化范畴,因为一个成熟企业,无论其是否认识到,观念文化和理念文化都是其正常运行不可少的部分,有许多特征甚至在企业成立之初已经具备。
3、素质文化是规范和体现企业内部员工的知识水平、职业水平、工作技能、日常行为等人的素质特征。
4、认同文化是反映企业内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特征,具体而言,是指企业内部个体员工对自己所属群体乃至对整个企业的依赖、信任和热爱程度。
5、参与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最高层次,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程度和特征;二是指企业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和特征。
素质文化、认同文化和参与文化属于较高层次的企业文化部分,也是现阶段企业文化重点建设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