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认知的五个层次(doc 7)
企业文化认知的五个层次
企业文化目前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是建立优秀文化的第一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们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认为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分为五个阶段,可参看下面的“企业文化认知金字塔”图。
从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基本上是逐级递减的,达到“实践和省悟”阶段的企业和个人很少,大部分企业和个人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还是处于“认知金字塔”的底层,也就是“片面和混乱”的阶段。下面我们看一下各个阶段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混乱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可能从来没有接受过企业文化的理论,或者只是初浅的通过报纸、杂志或者培训对企业文化有了一些基本认识,但就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体现“创新”?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深深的困扰着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有些企业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就把企业文化打入“冷宫”,依旧按照原来的理念和方式进行管理。另外,不少企业歪曲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没有在价值观提升和塑造上下功夫,而是急功近利,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种竞争策略来做,希望进行文化建设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凝聚力马上就能发生质的提高,经营业绩也随之变好,所以导入CI,大搞文娱活动,开展培训和研讨,但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表象,而不是精髓,力量没有用到刀刃上,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长此以往,企业文化往往成为“形式主义、虚而不实”的代名词。
二、片面阶段。
也有不少企业能够摆脱认知的“混乱”,对企业文化有了相对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企业文化建设比较重视,开始着手提炼和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往往会比较的片面。具体表现在:
1.文化没有个性
国内企业在进行文化塑造时,总有“以人为本、团结、拼搏、创新”这样的企业理念。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不存在两家文化完全一样的企业。企业文化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创业者个性、行业特点、企业历史、愿景目标、发展战略等,企业文化是企业对自身成功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和提升,因此,应该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索尼的先驱精神”,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松下“造人先于造物”,惠普之道,迪斯尼“想象力与魔力文化”,这些卓越的公司都从自己企业的角度提炼和宣扬自己的文化,非常富有个性
2.缺乏核心理念
也有些公司在提炼公司理念时,从愿景、使命、价值观、哲学、精神,一直到人才理念、营销理念、研发理念、竞争理念等,但往往让员工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必须明确企业的核心理念,包括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源动力和最高准则。
使命是企业发展的责任感、追求与理想,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比如索尼公司在自己刚创业,根本没有什么知名度时,就立志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低价”的形象;强生在1886年创立之初,就以“减轻病痛”为理想,到1908年,这个目标逐渐成为一种企业的哲学,并把顾客服务和关心员工放在股东报酬之前。
核心价值观是组织长生不衰的根本信条,即公司深信不疑、笃定遵守的最高指导原则。核心价值观区别于一般价值观,通常只有3到6条。小罗伯特.约翰逊写下强生的信念时并不是基于一种信念和利润的理论,而是因为他内心深深拥护、希望保存这样的价值观“顾客第一”。
3.企业文化不一致
这个阶段的企业,企业文化往往给人比较散的感觉,也就是说可能理念与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并不统一,理念倡导的是创新,可公司实际上可能比较的保守,不允许失败。
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上所陈述的公司价值观是沟通、尊重、诚信、卓越,但安然公司的所作作为显然严重违反了诚信的原则,它一直强调收益增长和个人主动性,加之缺乏通常的公司制衡机制,使企业文化从推崇进攻性战略转变为日益依赖不道德的投机取巧。安然雇佣了一批律师和会计师,使安然成为违背法规而不被抓住的行家。这种建立在不良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公司,轰然倒塌是必然的。
三、系统阶段。
如果对企业文化能够正确认识并进行系统建设,那可以说基本上就是比较优秀的企业文化了,至少在表面上看是这样的。系统建设的意思就是从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进行全面塑造,并且具有统一性。这四个层次是: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
我们以前为一家空港地面服务公司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家公司是首都机场与新加坡璋宜国际机场合资成立的,总经理由中方和新方每2年轮流担任一次,主要从事首都机场的客运、货运、特服、飞机维护等服务。BGS引进新加坡地服公司的先进管理方法,又有新加坡方面的人员出任高层管理,因此企业管理非常规范,人员素质也比较高,在同行中很有竞争力。该公司的2000年对整个企业文化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和塑造,首先通过诊断和研讨,公司决定塑造以“精品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且采用扬弃的办法,重新提炼了公司的理念体系,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其次,鉴于公司在激励等方面的薄弱,设计了相应的激励、沟通制度;第三,规范了从高层、中层、基层和普通员工的行为,高层需要定期自我检查、召开跨越沟通会议、定期走访等;最后是设计了相应了VI、海报等表层的文化。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从导入到实施持续了一年时间,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高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四、实践阶段。
一般企业的文化建设如果能进入系统阶段,就应该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威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但是系统建设的企业文化还只是停留在文化的表层,尤其对于那些利润丰厚,员工福利待遇很高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总会比较在意两件事情:
一、如何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能够保持现在的竞争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能够基业常青,永葆青春。
我们曾经接触的一家电力建设的企业就是这样,总经理本人对企业文化很有见地,也非常的重视文化建设,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已经比较系统,宗旨是“缔造精品,以义求利”,核心价值观是“人才为根,诚信为本,客户为尊,拚搏为魂”,另外企业理念里还有企业远景、目标、质量方针等。这位总经理对企业文化很有理解,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大量实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企业哲学思想,包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义大于利、义利结合”等。企业为了创造学习与创新的文化,在公司内部设立“项目管理学院”,专门用于企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尤其加强企业文化的灌输与执行,使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企业文化的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实践阶段”,用哲学的话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企业文化的理念有多好听,多深奥,如果转化不成员工的行为,都会成为一种形式。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实践,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企业的制度、流程、策略等各项行为上。构建企业的理念体系并不是难事,困难的是如何把这样的思想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员工的日常行为,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就处于更优秀的“实践阶段”。
五、省悟阶段。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合一”,企业的“形”包括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企业制度、流程、策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产品等,而“神”则是指愿景、价值观、使命、精神、经营理念等这些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形神不合”的企业文化会得“精神分裂症”,因为员工不知道究竟应该遵循什么。
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是“省悟”的阶段,这个时期,企业需要追求“天人合一”思想,企业要考虑如何顺应天道,包括经济规律、伦理道德、人文观念等,要把人的需求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惠普之道、索尼的先驱精神、波音的“永为先驱”就是明证。
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家具有禅者的智慧和修养,“无为而无不为”,“悟道而修身”,用独特的智慧透过纷杂的事物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孟子说:“人性犹如水性”,作为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者在进行文化塑造时,更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去“布道”,对待人性要象对水性那样,要因势利导,而非“围追堵截”,从满足人的需求角度来建设企业文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之前的舜,采取的是“堵”的方式,结果堤坝越修越高,可洪水一来,就形同虚设了,而大禹采取的是“疏导”的方式,顺应水的本性,而不是强迫改变他,这样就达到了“治水”的目的。
从禅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笔者曾经拿“馒头”来做比喻,通过馒头中水与面的关系来解释企业中文化与制度、无形与有形、硬性与软性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悟道”。文化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者从哲学的角度,回答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企业文化这些基本问题,如果能参透这些问题,那一定能够进入“省悟”的阶段。
第二篇:企业文化认知的五个层次
企业文化认知的五个层次
企业文化的“认知五层次”
企业文化目前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是建立优秀文化的第一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们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认为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分为五个阶段,可参看下面的“企业文化认知金字塔”图。
从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基本上是逐级递减的,达到“实践和省悟”阶段的企业和个人很少,大部分企业和个人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还是处于“认知金字塔”的底层,也就是“片面和混乱”的阶段。下面我们看一下各个阶段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混乱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可能从来没有接受过企业文化的理论,或者只是初浅的通过报纸、杂志或者培训对企业文化有了一些基本认识,但就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体现“创新”?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深深的困扰着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有些企业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就把企业文化打入“冷宫”,依旧按照原来的理念和方式进行管理。
另外,不少企业歪曲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没有在价值观提升和塑造上下功夫,而是急功近利,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种竞争策略来做,希望进行文化建设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凝聚力马上就能发生质的提高,经营业绩也随之变好,所以导入CI,大搞文娱活动,开展培训和研讨,但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表象,而不是精髓,力量没有用到刀刃上,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长此以往,企业文化往往成为“形式主义、虚而不实”的代名词。
二、片面阶段
也有不少企业能够摆脱认知的“混乱”,对企业文化有了相对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企业文化建设比较重视,开始着手提炼和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往往会比较的片面。具体表现在:
1. 文化没有个性
国内企业在进行文化塑造时,总有“以人为本、团结、拼搏、创新”这样的企业理念。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不存在两家文化完全一样的企业。企业文化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创业者个性、行业特点、企业历史、愿景目标、发展战略等,企业文化是企业对自身成功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和提升,因此,应该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索尼的先驱精神”,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松下“造人先于造物”,惠普之道,迪斯尼“想象力与魔力文化”,这些卓越的公司都从自己企业的角度提炼和宣扬自己的文化,非常富有个性。
2. 缺乏核心理念:
也有些公司在提炼公司理念时,从愿景、使命、价值观、哲学、精神,一直到人才理念、营销理念、研发理念、竞争理念等,但往往让员工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必须明确企业的核心理念,包括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源动力和最高准则。
使命是企业发展的责任感、追求与理想,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比如索尼公司在自己刚创业,根本没有什么知名度时,就立志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低价”的形象;强生在1886年创立之初,就以“减轻病痛”为理想,到1908年,这个目标逐渐成为一种企业的哲学,并把顾客服务和关心员工放在股东报酬之前。
核心价值观是组织长生不衰的根本信条,即公司深信不疑、笃定遵守的最高指导原则。核心价值观区别于一般价值观,通常只有3到6条。小罗伯特.约翰逊写下强生的信念时并不是基于一种信念和利润的理论,而是因为他内心深深拥护、希望保存这样的价值观“顾客第一”。
3. 企业文化不一致
这个阶段的企业,企业文化往往给人比较散的感觉,也就是说可能理念与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并不统一,理念倡导的是创新,可公司实际上可能比较的保守,不允许失败。
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上所陈述的公司价值观是沟通、尊重、诚信、卓越,但安然公司的所作作为显然严重违反了诚信的原则,它一直强调收益增长和个人主动性,加之缺乏通常的公司制衡机制,使企业文化从推崇进攻性战略转变为日益依赖不道德的投机取巧。安然雇佣了一批律师和会计师,使安然成为违背法规而不被抓住的行家。这种建立在不良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公司,轰然倒塌是必然的。
三、系统阶段。
如果对企业文化能够正确认识并进行系统建设,那可以说基本上就是比较优秀的企业文化了,至少在表面上看是这样的。系统建设的意思就是从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进行全面塑造,并且具有统一性。这四个层次是: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
我们以前为一家空港地面服务公司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家公司是首都机场与新加坡璋宜国际机场合资成立的,总经理由中方和新方每2年轮流担任一次,主要从事首都机场的客运、货运、特服、飞机维护等服务。BGS引进新加坡地服公司的先进管理方法,又有新加坡方面的人员出任高层管理,因此企业管理非常规范,人员素质也比较高,在同行中很有竞争力。该公司的2000年对整个企业文化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和塑造,首先通过诊断和研讨,公司决定塑造以“精品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且采用扬弃的办法,重新提炼了公司的理念体系,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其次,鉴于公司在激励等方面的薄弱,设计了相应的激励、沟通制度;第三,规范了从高层、中层、基层和普通员工的行为,高层需要定期自我检查、召开跨越沟通会议、定期走访等;最后是设计了相应了VI、海报等表层的文化。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从导入到实施持续了一年时间,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高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三、实践阶段。
一般企业的文化建设如果能进入系统阶段,就应该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威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但是系统建设的企业文化还只是停留在文化的表层,尤其对于那些利润丰厚,员工福利待遇很高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总会比较在意两件事情:
一、如何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能够保持现在的竞争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能够基业常青,永葆青春。
我们曾经接触的一家电力建设的企业就是这样,总经理本人对企业文化很有见地,也非常的重视文化建设,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已经比较系统,宗旨是“缔造精品,以义求利”,核心价值观是“人才为根,诚信为本,客户为尊,拚搏为魂”,另外企业理念里还有企业远景、目标、质量方针等。这位总经理对企业文化很有理解,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大量实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企业哲学思想,包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义大于利、义利结合”等。企业为了创造学习与创新的文化,在公司内部设立“项目管理学院”,专门用于企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尤其加强企业文化的灌输与执行,使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企业文化的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实践阶段”,用哲学的话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企业文化的理念有多好听,多深奥,如果转化不成员工的行为,都会成为一种形式。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实践,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企业的制度、流程、策略等各项行为上。构建企业的理念体系并不是难事,困难的是如何把这样的思想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员工的日常行为,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就处于更优秀的“实践阶段”。
四、省悟阶段。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合一”,企业的“形”包括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企业制度、流程、策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产品等,而“神”则是指愿景、价值观、使命、精神、经营理念等这些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形神不合”的企业文化会得“精神分裂症”,因为员工不知道究竟应该遵循什么。
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是“省悟”的阶段,这个时期,企业需要追求“天人合一”思想,企业要考虑如何顺应天道,包括经济规律、伦理道德、人文观念等,要把人的需求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惠普之道、索尼的先驱精神、波音的“永为先驱”就是明证。
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家具有禅者的智慧和修养,“无为而无不为”,“悟道而修身”,用独特的智慧透过纷杂的事物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孟子说:“人性犹如水性”,作为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者在进行文化塑造时,更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去“布道”,对待人性要象对水性那样,要因势利导,而非“围追堵截”,从满足人的需求角度来建设企业文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之前的舜,采取的是“堵”的方式,结果堤坝越修越高,可洪水一来,就形同虚设了,而大禹采取的是“疏导”的方式,顺应水的本性,而不是强迫改变他,这样就达到了“治水”的目的。
从禅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笔者曾经拿“馒头”来做比喻,通过馒头中水与面的关系来解释企业中文化与制度、无形与有形、硬性与软性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悟道”。文化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者从哲学的角度,回答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企业文化这些基本问题,如果能参透这些问题,那一定能够进入“省悟”的阶段。
第三篇:企业文化的五个层次
企业文化的五个层次
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特定的企业行为,其目的旨在通过协调企业经营过程中,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使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单纯企业外部形象设计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如统一的企业服装、口号、外部装饰等只算是形式上的企业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同并且自觉遵循的特有的观念和行为。
二、企业文化具有层次性,由低到高可分为:观念文化、理念文化、素质文化、认同文化、参与文化五个层次。
1、观念文化是指企业的性质特征文化,通俗讲就是能使社会公众(包括企业内部员工)明白企业是做什么的,包括较为显著的企业标志、企业名称、企业产品名称、企业外部形象等;比如超级市场因其特有的名称和外部指示,公众立刻就能明白其是实行顾客“自我服务”方式的零售自选商店,企业观念文化的直接效应就在于此。
2、理念文化指单个企业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的行为特征文化,一般包括该企业特有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等,理念文化要比观念文化更深入一层,但两者同为较低层次的企业文化范畴,因为一个成熟企业,无论其是否认识到,观念文化和理念文化都是其正常运行不可少的部分,有许多特征甚至在企业成立之初已经具备。
3、素质文化是规范和体现企业内部员工的知识水平、职业水平、工作技能、日常行为等人的素质特征。
4、认同文化是反映企业内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特征,具体而言,是指企业内部个体员工对自己所属群体乃至对整个企业的依赖、信任和热爱程度。
5、参与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最高层次,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程度和特征;二是指企业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和特征。
素质文化、认同文化和参与文化属于较高层次的企业文化部分,也是现阶段企业文化重点建设的方面。
第四篇:企业文化的“认知五层次”
企业文化的“认知五层次”
■★企业文化目前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是建立优秀文化的第一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们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认为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分为五个阶段。
一、混乱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可能从来没有接受过企业文化的理论,或者只是初浅的通过报纸、杂志或者培训对企业文化有了一些基本认识,但就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体现“创新”?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深深的困扰着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有些企业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就把企业文化打入“冷宫”,依旧按照原来的理念和方式进行管理。
另外,不少企业歪曲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没有在价值观提升和塑造上下功夫,而是急功近利,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种竞争策略来做,希望进行文化建设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凝聚力马上就能发生质的提高,经营业绩也随之变好,所以导入CI,大搞文娱活动,开展培训和研讨,但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表象,而不是精髓,力量没有用到刀刃上,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长此以往,企业文化往往成为“形式主义、虚而不实”的代名词。
二、片面阶段。
也有不少企业能够摆脱认知的“混乱”,对企业文化有了相对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企业文化建设比较重视,开始着手提炼和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往往会比较的片面。具体表现在:
1. 文化没有个性
国内企业在进行文化塑造时,总有“以人为本、团结、拼搏、创新”这样的企业理念。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不存在两家文化完全一样的企业。企业文化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创业者个性、行业特点、企业历史、愿景目标、发展战略等,企业文化是企业对自身成功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和提升,因此,应该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索尼的先驱精神”,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松下“造人先于造物”,惠普之道,迪斯尼“想象力与魔力文化”,这些卓越的公司都从自己企业的角度提
炼和宣扬自己的文化,非常富有个性
2. 缺乏核心理念
也有些公司在提炼公司理念时,从愿景、使命、价值观、哲学、精神,一直到人才理念、营销理念、研发理念、竞争理念等,但往往让员工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必须明确企业的核心理念,包括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源动力和最高准则。
使命是企业发展的责任感、追求与理想,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比如索尼公司在自己刚创业,根本没有什么知名度时,就立志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低价”的形象;强生在1886年创立之初,就以“减轻病痛”为理想,到1908年,这个目标逐渐成为一种企业的哲学,并把顾客服务和关心员工放在股东报酬之前。
核心价值观是组织长生不衰的根本信条,即公司深信不疑、笃定遵守的最高指导原则。核心价值观区别于一般价值观,通常只有3到6条。小罗伯特.约翰逊写下强生的信念时并不是基于一种信念和利润的理论,而是因为他内心深深拥护、希望保存这样的价值观“顾客第一”。
3. 企业文化不一致
这个阶段的企业,企业文化往往给人比较散的感觉,也就是说可能理念与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并不统一,理念倡导的是创新,可公司实际上可能比较的保守,不允许失败。
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上所陈述的公司价值观是沟通、尊重、诚信、卓越,但安然公司的所作作为显然严重违反了诚信的原则,它一直强调收益增长和个人主动性,加之缺乏通常的公司制衡机制,使企业文化从推崇进攻性战略转变为日益依赖不道德的投机取巧。安然雇佣了一批律师和会计师,使安然成为违背法规而不被抓住的行家。这种建立在不良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公司,轰然倒塌是必然的。
三、系统阶段。
如果对企业文化能够正确认识并进行系统建设,那可以说基本上就是比较优秀的企业文化了,至少在表面上看是这样的。系统建设的意思就是从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进行全面塑造,并且具有统一性。这四个层次是:理念、制度、行为和
物质。
我们以前为一家空港地面服务公司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家公司是首都机场与新加坡璋宜国际机场合资成立的,总经理由中方和新方每2年轮流担任一次,主要从事首都机场的客运、货运、特服、飞机维护等服务。BGS引进新加坡地服公司的先进管理方法,又有新加坡方面的人员出任高层管理,因此企业管理非常规范,人员素质也比较高,在同行中很有竞争力。该公司的2000年对整个企业文化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和塑造,首先通过诊断和研讨,公司决定塑造以“精品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且采用扬弃的办法,重新提炼了公司的理念体系,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其次,鉴于公司在激励等方面的薄弱,设计了相应的激励、沟通制度;第三,规范了从高层、中层、基层和普通员工的行为,高层需要定期自我检查、召开跨越沟通会议、定期走访等;最后是设计了相应了VI、海报等表层的文化。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从导入到实施持续了一年时间,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高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四、实践阶段。
一般企业的文化建设如果能进入系统阶段,就应该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威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但是系统建设的企业文化还只是停留在文化的表层,尤其对于那些利润丰厚,员工福利待遇很高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总会比较在意两件事情:
一、如何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能够保持现在的竞争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能够基业常青,永葆青春。
我们曾经接触的一家电力建设的企业就是这样,总经理本人对企业文化很有见地,也非常的重视文化建设,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已经比较系统,宗旨是“缔造精品,以义求利”,核心价值观是“人才为根,诚信为本,客户为尊,拚搏为魂”,另外企业理念里还有企业远景、目标、质量方针等。这位总经理对企业文化很有理解,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大量实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企业哲学思想,包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义大于利、义利结合”等。企业为了创造学习与创新的文化,在公司内部设立“项目管理学院”,专门用于企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尤其加强企业文化的灌输与执行,使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企业文化的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实践阶段”,用哲学的话说就是“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企业文化的理念有多好听,多深奥,如果转化不成员工的行为,都会成为一种形式。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实践,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企业的制度、流程、策略等各项行为上。构建企业的理念体系并不是难事,困难的是如何把这样的思想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员工的日常行为,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就处于更优秀的“实践阶段”。
五、省悟阶段。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合一”,企业的“形”包括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企业制度、流程、策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产品等,而“神”则是指愿景、价值观、使命、精神、经营理念等这些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形神不合”的企业文化会得“精神分裂症”,因为员工不知道究竟应该遵循什么。
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是“省悟”的阶段,这个时期,企业需要追求“天人合一”思想,企业要考虑如何顺应天道,包括经济规律、伦理道德、人文观念等,要把人的需求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惠普之道、索尼的先驱精神、波音的“永为先驱”就是明证。
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家具有禅者的智慧和修养,“无为而无不为”,“悟道而修身”,用独特的智慧透过纷杂的事物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孟子说:“人性犹如水性”,作为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者在进行文化塑造时,更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去“布道”,对待人性要象对水性那样,要因势利导,而非“围追堵截”,从满足人的需求角度来建设企业文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之前的舜,采取的是“堵”的方式,结果堤坝越修越高,可洪水一来,就形同虚设了,而大禹采取的是“疏导”的方式,顺应水的本性,而不是强迫改变他,这样就达到了“治水”的目的。
从禅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笔者曾经拿“馒头”来做比喻,通过馒头中水与面的关系来解释企业中文化与制度、无形与有形、硬性与软性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悟道”。文化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者从哲学的角度,回答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企业文化这些基本问题,如果能参透这些问题,那一定能够进入“省悟”的阶段。
第五篇:如何认知企业文化?
如何认知企业文化?
登尼特编辑部:吴编
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本质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从本质而言,它是一种经济管理文化。离开了经营管理谈企业文化没有任何意义。
企业是土壤,企业文化是长在土地上的花,离开了土壤酸缄性谈花的色彩变化是不真实的。
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企业经营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来具体说一下企业文化的作用。
1、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发展是有方向性,其既要遵循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又要承袭企业发展的“成功因子”,需要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规划,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发展方向”的指引。
2、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把企业职工凝聚在一起。拥有先进企业文化的企业,会向职工们提供一种共同的、先进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能把企业职工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使广大职工同心同德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能使企业职工正确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供思想指导、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文化知识等,告诉企业职工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当的,什么地方是不能涉足的禁区等。能够帮助企业职工知晓曲直,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4、企业文化具有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能使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得到不断净化和促进。先进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先进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进取精神,以此熏陶、教育企业职工,有助于帮助他们摈弃错误的思想观点、陈旧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得到净化和促进。
5、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能够激励企业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能使企业职工获得自我发展,实现自我创造。积极宣导企业文化理念,确保员工充分理解,使其与企业文化倡导理念、奉行法则等保持一致。
6、企业文化具有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项传播工程,需要做好关键理念宣导、典型塑造和示范带动的工作。在企业内部,先进的企业文化也会告知每一名职工、每一个团队,只有企业发展了,企业内的每一名成员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携手奋进。
对企业文化认知的三大误区
1、企业文化都是虚的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都是虚的,对企业文化不重视,只关心企业的经营业务,关心市场占有率,认为企业文化与经营没有关系。实际上,在许多中国企业,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而根据哈佛商学院著名学者约翰•科特教授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那些“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仅达 166%;企业员工增长前者为282%,后者为36%;公司股票价格增长901%,而后者为74%;公司净收入增长为 756%,而后者仅为1%。上面的数据充分证明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那些最成功的公司往往也具有非常鲜明和强大的文化,如惠普、通用电气、海尔等。如果一个企业谋求的是持续经营,那么企业文化无疑是实现这个根本目标的基本保证。
2、企业文化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请专家或专门的咨询或设计公司为自己精心雕琢,拿出一大本包装精美、辞藻华丽的企业文化手册,做好了企业文化设计便以为完成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其实,企业文化不是设计出来的,一个企业是否有企业文化,是可以观察和感觉到的。如果有老员工告诉新员工,在这个公司,即使不忙,也要表现出很忙的样子,否则老板会不高兴,那么无论企业宣称的文化是什么,这个企业的文化绝对是务虚而非务实。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反映的是已经沉淀在企业中的那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而不是企业外专业人士设计出的蓝图。这里,我们并不否认企业文化要高瞻远瞩,有未来导向,但如果全都是美好理想,却无法实现,那样的企业文化只能是名义上的,而不是实质的。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无法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各项作用。企业文化的策划或者说设计,首先是对企业现有文化的提炼和总结,然后才能结合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融合未来的价值导向。不考虑企业现实,不结合企业实际的设计是无法表达真正的企业文化的。
3、企业文化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我们检视最优秀公司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确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诚实和正直,我们可以在惠普和波音的价值观中见到,比如尊重创造力,尊重个体,讲求团队合作,但不能因此就得出企业文化大同小异的判断,因为往往每个公司最为人称道的价值观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如IBM的顾客服务和迪斯尼的“把欢乐带给大家”,波音的“在航空的世界中吃饭、呼吸、睡觉”等等。
而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个性不突出,不分行业和企业特性,全国恐怕有上万家企业有着“团结、高效、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有十几家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中有“追求卓越,敬业报国”“超越自我”等字眼,但我们记住的又有几个呢?海尔的企业精神是“敬业报国”,不过似乎“真诚到永远”更有个性一些,随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推行,“HAIER AND HIGHER(海尔更高)”更加常见,但仍不如那句“真诚”来的鲜明。所以,我们的企业家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表层到内涵,认真思索一下,如何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个性,如何体现自己的个性,又如何在经营活动中张扬这种个性呢?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文化是与民族分不开的,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微观组织文化,它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实际就代表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特点。下面我们仅对能代表东西方民族文化特点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特点作一些简要介绍。
1、美国的企业文化的模式与管理特点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这决定了美国民族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美国的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但这种个人主义不是一般概念上的自私,而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能动性、个性和个人成就。在这种个人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美国的企业管理以个人的能动主义为基础,鼓励职工个人奋斗,实行个人负责、个人决策。因此,在美国企业中个人英雄主义比较突出,许多企业常常把企业的创业者或对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推崇为英雄。企业对职工的评价也是基于能力主义原则,加薪和提职也只看能力和工作业绩,不考虑年龄、资历和学历等因素。以个人主义为特点的企业文化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目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是不一致的,企业以严密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以追求企业目标的实现。职工仅把企业看成是实现个人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场所和手段。
2、欧洲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欧洲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基督教给欧洲提供了理想价格的道德楷模。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仁慈的,上帝要求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欧洲文化祟尚个人的价值观,强调个人高层次的需求。欧洲人还注重理性和科学,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的分析。虽然欧洲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是相同的,但由于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不同,欧洲各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存在着差别。
英国人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世袭观念强,一直把地主贵族视为社会的上层,企业经营者处于较低的社会等级。因此,英国企业家的价值观念比较讲究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异,不是用优异的管理业绩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而是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加入上层社会,因此在企业经营中墨守成规,冒险精神差。
法国最突出的特点是民族主义,傲慢、势利和优越感,因此法国人的企业管理表现出封闭守旧的观念。
意大利祟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企业管理上显得组织纪律差,企业组织的结构化程度低。但由于意大利和绝大多数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组织松散对企业生机影响并不突出。
德国人的官僚意识比较浓,组织纪律性强,而且勤奋刻苦。因此,德国的企业管理中,决策
机构庞大、决策集体化,保证工人参加管理,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论证,但决策质量高。企业执行层划分严格,各部门负责只有一个主管,不设副职。职工参预企业管理广泛而正规,许多法律都保障了职工参预企业管理的权力。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参加企业监事会和董事会来实现。按照《职工参与管理法》规定,二万人以上的企业,20名,劳资代表各占一半,劳方的10名代表中,企业内推举7人,企业外推举3人;10000~20000人的企业中,监事会成员16人,劳方代表8人,其中企业内推举6人,企业外推举2人,10000人以下的企业,监事会成员中的劳资代表均各占一半。
3、日本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日本是一个单民族的国家,社会结构长期稳定统一,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共同性。同时,日本民族受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侧重“和”、“信”、“诚”等伦理观念,使日本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这些决定了日本企业文化以和亲一致的团队精神为其特点。“和”被日本企业作为运用到管理中的哲学观念,是企业行动的指南。
以团队精神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一致地维护和谐,互相谦让,强调合作,反对个人主认和内部竞争。企业是一利益共同体,共同的价值观念使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具有一致性。企业象一个家庭一样,成员和睦相处,上级关心下级,权利和责任划分并不那么明确,集体决策,取得一致意见后才作出决定,一旦出了问题不归咎个人责任,而是各自多作自我批评。企业对职工实行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工资制。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岛国,但她并不封闭守旧,革新精神强,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重视科学技术和理性管理,并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生产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新的世纪,企业如何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文化问题,积极培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同时以企业改革、发展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结束语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均有优秀的文化,500强的评委也总结出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文化。GE公司前任CEO韦尔奇认为,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这一点,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