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信贷指引(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18:5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下半年信贷指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下半年信贷指引》。

第一篇:2015下半年信贷指引

XX银行上海分行下半年授信政策指引(2015年)

第一章 政策背景与总体思路

一、政策背景

(一)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处于调整和转向阶段;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二)业务经营形势

在宏观经济“新常态”时期与金融改革发展大势下,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变化,面临发展速度调整、风险持续暴露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跨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率市场化以及利差收窄压力、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持续影响,依赖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和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亟待调整转型;另一方面,预算体制改革及政府债务规范管理、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监管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将加剧银行业务结构调整的紧迫性。此外经济增速下调期间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现化,信用风险暴露的区域、行业等影响面扩大,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调整阶段,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有利于经济增速平稳切换。2015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一带一路”战略带动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重点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质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等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业务创新发展的机会。

二、总体思路

下半年我分行应主动适应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甩掉历史遗留包袱,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贯彻落实新一轮发展规划,坚持稳健的风险偏好。具体策略上实施“有保有控”的差异化政策,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既要积极创新,主动适应金融业态演变趋势,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也要坚守风险底线,加强资产质量管理,提升发展质效。

(一)加大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

积极应对内外部形式变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施政,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资国企改革、自贸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改革领域,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着重培育和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积极改变和创新与地方政府开展金融服务合作的模式,择优介入房地产、经营性物业项目。

(二)严守风险控制底线

积极应对严峻的资产质量控制形势,切实采取准入控制、强化授信过程管控、加大退出力度等措施,防范和化解隐性风险,加大不良资产化解盘活处置力度,坚决遏制不良暴露反弹。

加强授信准入把关。对我行明令禁入的投向领域,特别是对多头开户、过度融资与扩张,存在举借高利贷还款、逃费债迹象,陷入大额担保或担保圈,难以管控的异地授信等客户与项目,应主动规避,加强事先控制。严格落实“七实”原则。一是实体,有实在的生产经营实体,非“壳公司”、“融资窗口”及为避税、财务处理或其他特殊目的成立的“特殊公司”;二是实业,有的明确的主营业务,具有可靠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三是实力,相对负债规模,有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四是实权,产权清晰,拥有独立自主经营管理决策权,具备充分的人、财、物权;五是实情,能够深入和充分掌握企业实际情况,对组织业务构架和内部股权关系复杂、帐务处理不规范、难以摸清底细的企业审慎介入;六是实控,通过授信产品,担保条件及方案设计,我行对企业还款应具备实际控制能力;七是实效,综合考虑贷款等的运营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等各项成本因素,提高对客户差异化、精细化定价能力。

加大主动退出力度,通过日常客户关系管理、存续期贷后管理、风险动态排查,及时识别和预警风险;对于不符合分行准入要求以及多投融资、财务状况出现明显弱化、扩张过快、陷入担保圈、客户信用评级较上一年度下降3级以上等风险因素的客户,及时纳入退出名单并稳妥退出。

加大不良化解处置。运用好各项重组工具与激励措施,主动化解风险,对暂未暴露的潜在风险,应追加可靠的担保措施或要求调整加固融资结构,并适应时启动合同条款保障我行权益。

第二章 授信资产结构调整目标 第一节 公司授信业务行业政策

一、投向结构

加强对经济新常态下不同行业、企业经营变动趋势的研判,进一步加强调“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严守风险底线。区分五类行业投向偏好,鼓励前两类投放;降低审慎类投向的表内外授信敞口,逐步实施对审慎类行业的名单制管理,进一步加强差异化管理,并把好准入关口;对不符合分行风险偏好和底线控制要求的投向领域应严禁介入。

1、重点支持:上海临港、虹桥商务区、“一圈、四区、三带、一岛”等重点区域及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带的基建建设,支持港口重型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品等先进制造业,支持电力、燃气及水等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更新,支持健康服务产业;积极推进绿色信贷业务;支持高附加值的高端航运服务业的特色融资需求以及洋山港、外高桥和浦东空港“三港联动”相关业务。

支持定位清晰、优势突出的区域特色业务,如崇明岛的海洋装备行业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嘉定上海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安亭汽车产业基地内的优质企业,上海市郊的城镇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金山地区的石油化工及配套行业,以及沿江沿海航运贸易等。

2、区别支持:支持具备一定国资背景或股东实力雄厚、业务规模和利润稳定增长的商业贸易流动企业;择优支持具有土地成本优势、地理位置好、按揭全部或优先在分行承办的中档住宅项目;适当介入城市中心区域的商业地产项目、经营性物业项目,综合配套良好的城中村项目等;严格禁止以外地项目为主、自身实力弱且现金流不足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项目;谨慎介入土地高价取得、成本比较优势差的开发项目;支持现金流可自偿、具备商业化运作条件、综合收益较高的政府类平台项目。

3、维持类:化工业、汽车制造业。

4、审慎介入:建筑业、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租赁、产能过剩行业及淘汰产能重点控制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造纸、光伏、风电设备、铜冶炼、煤化工、纺织服装等)。

5、禁止介入:异地业务(同业、投行业务除外),国家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不符合节能减排政策规定的落后产能企业与项目。

二、担保结构

下半年公司贷款抵质押比例保持在50%以上,在强化担保缓释的同时,注重第一还款来源的把控,不得单纯依赖担保。

从严控制房地产抵押率,防范房地产价格下行与评估价值虚高风险,加强抵质押物价值评估与贷后重估。不得弱化自主评估,要参照物业原始成本与周边成交价格合理估值,要对土地增值税、处置成本进行测算、防止高估风险。

严格控制工业用房抵押,考虑到抵押物处置和价值变现难度较大,应严格把握第一还款来源。不接受地理位置偏远,目前处于控制且未来出租或变现难度较大的工业厂房抵押,不得接受以国土资源部认定的闲置土地使用权作担保。

第三章 公司授信业务政策

一、重点支持类

(一)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国家将加大对基础设施类项目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发生巨大变化,分行应主动适应,积极改变和创新业务模式,在政府债务改革中,创新与地方政府开展金融服务合作的模式。

在控制总体规模的情况下,按合规性、重要性和效益优先原则,支持受政府扶持力度大、有利于地方经济运行、民生保障的重大项目,积极带动政府性负债及相关业务,提升与政府合作的紧密度。

1、支持现金流可自偿、具备商业化运作条件的项目

在项目商业模式清晰、还款来源明确、项目自身经营性现金流充足稳定且可全额覆盖债务本息的前提下,兼顾各区经济支撑能力,予以支持。重点选择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经营具有一定区域垄断性、通过自身经营收入可保障还款现金流的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项目;经国家核准或审批的、具有商业化运作能力和融资偿还能力的重大建设项目。

2、支持纳入政府债务范围的在建项目,加强还款保障管控

密切关注过渡期内相关融资政策安排,对于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在建工程项目予以支持:2014年9月21日前已实际开工建设,按规定完成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符合原《预算法》规定地方可以举债的项目,包括保障性住房、公路、水利、土地储备项目;取得市财政部门确认纳入存量项目名单以及对项目融资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确认函。

3、对应还款应纳入政府债务的新增项目,不得提供融资支持

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特别要关注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且通过市政府以发行债券的形式举债;金融机构不得违法违规提供政府性融资等管理规定。

(二)先进装备制造业

重点支持属于国家产业规划重点扶持对象、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具备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且市场前景良好的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包括:

1、以城市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车辆制造,及相应的机车配件为重点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企业。

2、发电通用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大型电站锅炉企业、汽轮机组,大型电力变压器、高端继电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

3、崇明三岛的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内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半潜式钻井/生产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等生产企业。

(三)航运物流业

1、支持受益于长三角经济带等政策规划、后续发展空间较大的港口运营集团,以及配套的物流、仓储等上下游企业。

2、支持依托国内排名靠前的大型港口、有稳定货源和完善IT管理系统、可提供自有土地或库房抵押的仓储型和综合型物流企业。

3、选择支持为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规模电子商务公司发展共同配送的物流企业,以及参与优质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不介入仅从事打包、装卸、搬运等低端物流服务,以及管理手段落后或现有设施利用率不足的物流企业。

对物流企业的授信应以贸易融资产品为主,审慎介入中小物流企业的基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四)绿色信贷

随着国家对资源节约型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日益增强,环保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步伐,预计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规模及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分行应积极践行绿色信贷理念,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打造绿色金融特色服务。围绕节能环保设备制造、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重点支持以下投向:

1、支持技术成熟且形成稳定市场应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包括:支持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余热余压利用设备、节能仪器设备等重点工业领域专用节能设备制造商。支持技术成熟并投入应用的环保技术和装备供应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供应商;重点关注大气治理装备、污水处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以及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海水淡化设备的生产企业。

2、支持重点环保项目与企业。支持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支持火电厂烟气脱硫脱销项目、超低排放节能改造项目。支持已落实收费权且财政补贴到位、还款现金流有保障的大型国有水务处理企业、垃圾处理企业。

3、支持用能单位重点能效项目。关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领域的重点能效项目。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行业规划的能效项目,包括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重要产品升级换代的重点能效项目;符合国家规划的重点节能工程或列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的能效项目等。

综合运用多种金融产品支持节能环保企业,包括:支持节能环保类运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工具,支持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企业依托行业内龙头企业开展上下游供应链金融业务,以融资租赁方式支持环保节能设备租赁。积极探索碳排放交易的咨询、排污权质押贷款等多种金融服务,支持低碳生态园区的建设。

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风险把关。部分项目周期长、资本投入密集、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率相对低,部分技术尚不成熟,企业盈利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重点加强对拟授信企业及项目技术成熟度、经济可行性的分析把控,审慎评判经济可行性,对现金流无法覆盖贷款本息的企业与项目不予支持。

二、区别支持类

(一)房地产行业

1、房地产开发贷准入标准:(1)客户准入标准

①重点选择全国性或区域排名靠前的开发商,以及取得土地成本低、资金比例高、现金流表现良好、综合效益高的客户。

②开发企业(或控股股东)的房地产开发资质应在二级(含)以上,具备3年以上的房地产开发经验,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已开发并完成销售的房产开发量大于100万平方米,对于销售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较好、盈利预测前景看好的,资质可适当降低,但最低资质应在三级以上。

③经营稳健、融资能力强、负债率应低于80%、现金流健康、已开发项目销售回笼正常。

④审慎介入大量借用信托、非标理财等高成本融资的开发商。⑤不介入项目分布范围广、大量介入三、四线城市,存在较大销售压力、融资压力、成本压力的房地产企业。

(2)项目准入标准

①“四证”齐全,各项合规手续齐备。

②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5%,资本金必须先于我行贷款到位和投入使用,防止资本金、股东借款抽离。③我行提供的融资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的60%。④以本项目在建工程作抵押。

⑤从地段、面积、单价、产品类型角度区分,主要支持项目地理位置好、交通及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去化能力强的普通中小户型住宅开发项目。

⑥禁止介入受调控政策影响大,受众有限的高档别墅项目,以及价格竞争激烈、抗风险能力差的偏远、低端项目。

⑦商业综合体项目应具备人流量大、规划清晰、招租对象明确等条件,开发商的与项目准入、合规条件、封闭管理、定价管理等按照不低于住房开发项目的要求执行。

⑧严格控制房地产投向的经营性物业项目,防范开发商以滞销物业作为经营性物业套取融资。

2、禁止介入以下项目和企业

①贷款资金流入土地市场的; ②资本金不实、项目定位不清晰的;

③土地闲置、炒地倒卖、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的; ④拖延开竣工时间、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的; ⑤挪用银行贷款、不配合资金监管等违法违约的; ⑥有不良记录、大量借用高成本非信贷渠道融资的。

3、授信管理要求

①深入调查客户经营全貌。除加强对项目本身的评估外,还应全面分析股东背景与整体经营情况。一是要掌握企业持有土地与在建项目的区域分布,在售项目进度;二是摸清贷款、信托、发债等全口径融资情况,掌握各类非信贷渠道融资金额、成本、占比,评估企业整体现金流与未来还款能力。

②严格审核项目资本金真实性,强化开发商对项目的风险承担。对存在多个开发项目的,应全面考量开发商资本金及多个项目的总投资规模;不得将股东借款等各类债务性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对存在多种融资结构的项目公司,注重识别企业通过非信贷渠道融资掩盖自有资本金不足及整体抗风险能力下降的问题。

③严格项目封闭管理,一是借款人须在我行开立封闭式监管账户,严格贷款资金流向管理,确保项目提款与工程进度匹配,严格用途审核,防范贷款资金被挪用;二是按销售比例收回贷款,根据销售进度设置分期还款计划,销售收入须全部回笼至我行监管账户,并及时监控销售回笼情况,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在项目销售完成之前应全额收回我行贷款本息。

4、定价要求

除战略合作企业、总行级重点目标客户、保障房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之外的新增房地产开发客户的贷款利率一般不低于基准上浮30%。

第二节 公司授信客户与产品政策

依托我行内部评级体系,加强对授信客户的分类管理,重点支持高信用评级、深入合作、综合收益高的客户,推动综合金融服务于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加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严禁多头客户授信(低风险业务除外)。

一、公司客户授信政策

(一)区别支持融资租赁公司

在完善相关业务管理办法、操作细则报备总行通过后,支持股东背景较好、实力雄厚、租赁资产分布符合我行风险偏好的融资租赁公司;不介入股东实力弱或股东为高风险行业的中小型融资租赁公司;不介入不良资产率高于3%的租赁公司。

审慎选择承租人,优先选择承租人为我行鼓励行业的企业,可重点支持物流业、航空、电力、电信和交通行业的大型客户群体。不介入承租人集中在我行审慎或禁止投向的融资租赁公司。严禁介入无法对应具体租赁项目、操作环节和法律关系复杂、资金流向难以有效掌握的业务。加强投向管理,防范融资租赁公司转介银行贷款,对于仅作为融资通道的租赁公司,应严格控制。

(二)禁止异地授信客户

禁止新增异地授信(同业及投行业务可不纳入禁止范围),坚持适度、审慎、择优的原则,严格控制存量异地授信。

对于企业注册地在本地,但主要资产分布在异地、主营业务及现金流来源于异地;异地集团设立在本地的子公司;保证人或抵押物为异地等情况,应审慎对待,严格准入。

(三)加强多头开户、过度融资客户管控

不介入与3家以上(含)其他银行存在借贷关系的小企业(新增严禁介入、存量应纳入预警名单且加大退出力度)。

不介入与5家以上(含)其他银行存在借贷关系的中型企业(新增严禁介入、存量应纳入预警名单且加大退出力度;国有企业、提供优质抵质押担保的中型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例外处理)。

二、公司授信产品政策

(一)流动资金贷款

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制造企业、商贸类、服务型企业的日常资金需求。合理测算并确定贷款需求量、贷款期限、应与借款用途、借款人现金流匹配。不得发放项目资本金搭桥贷款、财政性质资金搭桥贷款,不得以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项目融资。

(二)固定资产贷款

固定资产贷款优先投向综合收益高、负债及交叉营销带动明显的客户或项目;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还款来源稳定、自身现金流充裕的项目。严格遵守资本金管理、国家产业、土地、环保和投资管理等相关政策,科学评估项目总投资,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合理评估固定资产项目建设期、达产进度、现金流,科学确定贷款期限以及本息偿还方式。

(三)经营性物业贷款

严格审核借款人营运能力、资金用途以及物业交易背景、购置成本、物业评估增值的合理性、租金收入的真实性等。抵押率低于60%,出租率大于70%,年租金收入占贷款本金比例大于8%,综合考虑租金,再融资,其他补充还款来源等因素,缩短经营物业贷款期限,支持不超过5年的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定价应与物业品质、抵押率、回存率挂钩,房地产行业投向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原则上应不低于基准利率上浮30%;非房地产投向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原则上应不低于基准上浮20%。

(四)票据贴现

积极支持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需求业务(出票行需在我行名单制内),规范发展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

除基于大型优质客户信用外,审慎发展其他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

(五)票据承兑

支持“1+N”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银票承兑业务,严禁将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加强对出票人资信状况、资金来源的审查;加强银行承兑业务用途管理,主要支持贸易背景真实、与采购周期匹配的商贸流通行业客户;银行承兑业务的规模应与企业经营规模相匹配。对增值税发票、贸易背景真实性存疑的客户严禁介入。

(六)信用证

鼓励向企业提供信用证融资,对于涉及大宗商品进口的信用证业务,应关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远期信用证及信用证项下融资造成的风险。对于转口贸易项下的进口开证业务应加强贸易真实性审核与控制。

(七)银团贷款

鼓励分行参与银团贷款业务,以银团贷款分散业务风险,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积极探索通过银团二级转让市场进行主动资产负债管理。

(八)并购贷款

鼓励并购贷款业务,支持国资产业链整合与大型国企并购;鼓励大型骨干企业通过并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在符合客户与产品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选择支持电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重点行业的兼并重组项目以及医疗、文化、旅游、信息科技等产业的并购项目。加强并购项目评估,审慎评价行业发展、市场份额预测、管理、技术、未来现金流、并购股权(或资产)定价等,对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做出独立判断。

第二篇:贸易信贷操作指引

附:

关于进口延期付款核准事项的申请函

(参考格式)

国家外汇管理局

分局(中心支局、支局):

我公司主要经营

等业务,上货物进口项下对外付汇总额为

元(币种:),现向你局申请如下事项:

□我公司根据现行延期付款基础比例(%)核定的延期付款对外付汇额为 美元,预计本延期付款对外付汇累计发生额为 美元,现申请调整进口项下延期付款基础比例至 %。

□我公司已办理提款登记的延期付款

笔,合计

元(币种:),因超过企业延期付款对外付汇额 美元未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确认,现申请核准确认。

□我公司

年 月 日已办理提款登记延期付款

元(币种:),在海关签发日期后 天办理延期付款登记,因超期限登记不能对外付汇,现申请予以核准。

□我公司

年 月 日已办理提款登记的延期付款项下

等信息有误,现申请核准修改提款登记信息。

我公司郑重承诺,严格按照汇发[2008]30号文规定办理延期付款登记手续,申请事项及附件所列说明材料属实。若有虚假行为,我公司及其法人代表和相关责任人愿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特此申请。(另附:有关进口合同、贸易结算方式以及外汇局要求提供的其他情况说明材料)

公司(公章)二O一一年 月

第三篇: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指引》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绿色信贷指引》,促进我县县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县联社大力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现将我社在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指引》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情况

1、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指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联社将信贷工作重点放到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涉农企业,严控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企业资金投入,在保护了辖内生态环境的同时,确保了信贷资金的安全。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宏观调控政策,联社按照“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构建“绿色贷款”通道,强化对节能环保企业的信贷支持,遏制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盲目扩张,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绿色信贷政策情况

今年以来,我联社加大了对新能源、高科技产业信贷的支持力度,将其例如近年新投放贷款范围,明确了“绿色信贷”的政策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认真落实调控措施,严把信贷准入关,科学决策信贷投放,严禁新增信贷资金流入“两高”领域,切实履行信贷闸门对限制企业和行业的抑制作用。

3、绿色信贷组织管理情况

为进一步贯彻《绿色信贷指引》,我县联社大力推进绿色信贷工作,专门制定了《昔阳联社绿色信贷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绿色信贷实施方案领导组,组长由联社主任担任,成员由客户部、信贷部人员组成。对贷款营销、调查、审查和贷后检查等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并将绿色信贷理念贯穿于信贷全流程管理。贷前调查、信贷准入上,实行环保要求“一票否决制”;贷时审查上,将客户环保信息作为信贷审查的要件,纳入信贷审查的重要内容;贷后管理上,对出现环保不合规、环保严重违法行为的,实施信贷压缩和退出策略。

4、绿色信贷管理能力建设情况

我县联社把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提升到与经营利润同等重要的层面,确定环境保护和发展目标。在政策上,明确“绿色信贷”的政策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将环保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落实到客户调查、贷款营销、授信、项目评估、信贷审查、贷后管理等环节,从源头上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

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1、绿色信贷业务总体情况

截至2012年6月末,我县联社各类企业总数个,其中煤炭、农业、运输和制造行业的企业数量分居前四,年以来,累计发放企业贷款万元,其中,绿色信贷累计支持企业贷款多万元,占新增企业贷款的%;同时现金收回两高企业贷款万元。

2、绿色信贷金融产品及支持情况

我县联社创新担保方式,在一季度,对市级公司使用存货浮动抵押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万元,为其农产品加工销售提供了保障,使其逐步走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公司年销售收入实现10000万元,较2010年收入增加150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达2300户,本产品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使企业通过自有资源的担保实现资金的融通,使自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农信社支持县域绿色经济发展开辟了新径。

3、推进绿色信贷存在的困难、问题

(1)首先对绿色信贷认识、基础和信息等多重制约,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由于得到一些地方的政策保护,很难大幅度削减信贷规模。

(2)其次有些中小型污染企业采取民间融资或自筹资金,基本上不向金融机构贷款,绿色信贷对这些量大面广的污染企业尚不能发挥制约作用。一些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不能适应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

(3)缺乏绿色信贷的专门人员、机构及制度,信贷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足,制约了绿色信贷深入。

(4)“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

4、促进绿色信贷健康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是要提高决策水平。高度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环保政策,加强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的信息沟通,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状况,切实做到审慎、科学、理性地进行信贷决策。

二是要加强信贷管理。强化信贷制度中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执行力,坚决防止新增信贷资金投向或挪用于“两高”企业。

三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对有关责任人的监督和考核,对因工作不到位、违规向“两高”行业企业发放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机构和责任人严格问责。

第四篇: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 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12〕4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等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监管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要求,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绿色信贷为抓手,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有效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银监会制定了《绿色信贷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并督促落实。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绿色信贷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第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信贷业务活动中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信贷政策制度和流程管理。本指引所称环境和社会风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客户及其重要关联方在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耗能、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臵、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第五条 中国银监会依法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务及其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应当树立并推行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绿色信贷理念,重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建立与社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审批高级管理层制定的绿色信贷目标和提交的绿色信贷报告,监督、评估本机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

第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应当根据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决定,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每向董事会或理事会报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并及时向监管机构报送相关情况。第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应当明确一名高管人员及牵头管理部门,配备相应资源,组织开展并归口管理绿色信贷各项工作。必要时可以设立跨部门的绿色信贷委员会,协调相关工作。

第三章 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

第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绿色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制定专门的授信指引,实行有差别、动态的授信政策,实施风险敞口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针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标准,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分类,相关结果应当作为其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并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存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要求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包括制定并落实重大风险应对预案,建立充分、有效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寻求第三方分担环境和社会风险等。

第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有利于绿色信贷创新的工作机制,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推动绿色信贷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第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重视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建立相关制度,加强绿色信贷理念宣传教育,规范经营行为,推行绿色办公,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绿色信贷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标识和统计制度,完善相关信贷管理系统,加强绿色信贷培训,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必要时可以借助合格、独立的第三方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评审或通过其他有效的服务外包方式,获得相关专业服务。

第四章 流程管理

第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授信尽职调查,根据客户及其项目所处行业、区域特点,明确环境和社会风险尽职调查的内容,确保调查全面、深入、细致。必要时可以寻求合格、独立的第三方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

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拟授信客户进行严格的合规审查,针对不同行业的客户特点,制定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合规文件清单和合规风险审查清单,确保客户提交的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确信客户对相关风险点有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动态控制,符合实质合规要求。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授信审批管理,根据客户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合理的授信权限和审批流程。对环境和社会表现不合规的客户,应当不予授信。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通过完善合同条款督促客户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对涉及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在合同中应当要求客户提交环境和社会风险报告,订立客户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声明和保证条款,设定客户接受贷款人监督等承诺条款,以及客户在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方面违约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救济条款。

第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信贷资金拨付管理,将客户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管理状况作为决定信贷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在已授信项目的设计、准备、施工、竣工、运营、关停等各环节,均应当设臵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关卡,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可以中止直至终止信贷资金拨付。

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贷后管理,对有潜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制定并实行有针对性的贷后管理措施。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对客户经营状况的影响,加强动态分析,并在资产风险分类、准备计提、损失核销等方面及时做出调整。建立健全客户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内部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客户发生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事件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风险处臵措施,并就该事件可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造成的影响向监管机构报告。

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拟授信的境外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确保项目发起人遵守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有关环保、土地、健康、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拟授信的境外项目公开承诺采用相关国际惯例或国际准则,确保对拟授信项目的操作与国际良好做法在实质上保持一致。

第五章 内控管理与信息披露

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定期组织实施绿色信贷内部审计。检查发现重大问题的,应当依据规定进行问责。

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有效的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落实激励约束措施,确保绿色信贷持续有效开展。

第二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公开绿色信贷战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对涉及重大环境与社会风险影响的授信情况,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披露相关信息,接受市场和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必要时可以聘请合格、独立的第三方,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活动进行评估或审计。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服务,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示相关环境和社会风险。

第二十六条 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当加强非现场监管,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监测分析,及时引导其加强风险管理,调整信贷投向。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本指引要求,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绿色信贷的全面评估工作,并向银行业监管机构报送自我评估报告。

第二十七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应当充分考虑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明确相关检查内容和要求。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突出的地区或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开展专项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督促其整改。

第二十八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自我评估的指导,并结合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情况,全面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成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评估结果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十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五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

引》的通知

(监发„2007‟29号 2007年4月13日)

各银监局(西藏除外):

现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各银监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既要认识到实施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加强审慎监管,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需要,又要充分估计到实施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摸清非信贷资产风险底数。

二、加强领导。各银监局和省级联社要分工协作,银监局负责督促指导,省级联社负责组织实施。各银监局要高度重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主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各省级联社要成立由“一把手”负责的推进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分类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督促落实工作,做到人员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确保标准严格、操作规范、认定准确。

三、认真准备。培训是做好非信贷资产分类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银监会将在今年4月中下旬举办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培训班。各银监局和省级联社要在银监会培训的基础上,各负其责,做好对监管人员和非信贷资产分类人员的培训。各银监局要加强对分类前准备工作的指导。各省级联社要尽快制定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并报银监局备案;组织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认真学习•指引‣;组织各县(市)联社结合实际,做好非信贷资产账户清理,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按期完成。各银监局和省级联社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人员培训、账户清理、分类操作等工作。各省级联社要在培训和账户清理工作结束后,迅速组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2006年末有关科目反映的非信贷资产实施风险分类,并根据分类进度,及时组成巡查指导组,选派得力人员负责,划片包干,深入现场,检查督导,力争在2007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辖内所有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各银监局要在7月20日前将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和分类结果报银监会。

五、督导检查。银监会将派出巡视组,对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推进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对推行风险分类进度缓慢、工作不力的机构将予以通报批评。

六、交流信息。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农村合作金融管理机构要重视信息交流和反馈工作,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时上报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交流经验和做法。

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告银监会。

请迅速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二○○七年四月十三日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管理,进一步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建立真实、全面、动态反映非信贷资产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的管理体系,增强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特制定本指引。

一、分类目的

(一)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

(二)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非信贷资产质量,充分揭示非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

(三)发现和分析非信贷资产使用、管理、监控、催收、处臵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

(四)为判断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充足性提供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

(五)为计量、监测资本充足率,评价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依据。

二、适用范围

(一)本指引所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二)本指引适用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各类非信贷资产。

(三)本指引所称非信贷资产是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除信贷资产以外的各类资产。

(四)本指引所指非信贷资产根据风险和损失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安全性和风险性两类。其中:

安全性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周转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联行款项等非信贷资产项目。

风险性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专项央行票据、同业债权、待处理抵债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投资类资产、委托及代理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清理、历年亏损挂账等非信贷资产项目。

三、分类原则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风险原则。风险分类以非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以预计损失程度为主要分类标准。

(二)真实原则。广泛搜集非信贷资产的各类信息,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分类,充分估计现实与潜在的风险状况,全面、真实反映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

(三)审慎原则。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地分析、评估,科学合理地划分风险类别。对减值迹象判断困难或计量精确性受到影响的,应运用审慎的专业判断和稳妥的分类方法。

(四)动态原则。当出现有可能影响非信贷资产风险的因素时,应适时、动态地对相关资产进行重新认定与分类。

四、核心定义

本指引按照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和预计损失程度,依据一定分类标准和方法,将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非信贷资产。分类标准的核心定义是:

正常类:资产未出现减值迹象,资金能够正常回收,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资产及收益会发生损失。其基本特征为“一切正常”。

关注类:资产未发生减值,但存在一些可能造成资产及收益损失的不利因素。其基本特征为“潜在缺陷”。

次级类:资产已出现显著减值迹象,即使采取各种可能措施,资产仍可能形成一定损失,但损失较小。其基本特征为“缺陷明显,损失较小”。

可疑类:资产已显著减值,即使采取措施,也肯定要形成较大损失。其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损失较大”。

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资产仍然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其基本特征为“基本损失”。

五、分类方法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非信贷资产的形态、对象、权属、账龄等因素,对不同的非信贷资产相应使用风险分类法、账面价值法、可变现净值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和专家判定法等分类方法进行质量分类。

(一)风险分类法。根据资产账龄、交易对手履行合同和债务偿还能力等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专项央行票据、同业债权、投资类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

(二)账面价值法。根据资产的特性、合同及账面的价值,能直接确认有无损失或损失程度,将资产直接按照账面价值和损失程度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安全性非信贷资产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历年亏损挂账等。

(三)可变现净值法。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账面余额,扣除其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后的差额部分,作为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可变现净值是指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预计相关处臵税费后的金额。

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可(已)变现净值; 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100%。

主要适用于待处理抵债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

(四)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根据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估算投资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

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100%。主要适用于投资类资产等。

(五)专家判定法。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实际情况为基础,经专家组综合判研确定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

主要适用于资产情况复杂、资料不全、信息有限,不能使用上述分类方法确认损失的资产。专家组可由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也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和有关专家组成。

六、组织机构

(一)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在监管机构指导下,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织、实施。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和分类认定。

(二)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抽调有关部门人员组成风险分类工作小组,负责辖内风险分类的指导、监督工作,对初分意见进行初审,对可疑风险分类进行现场核查。

(三)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风险分类的初分工作。大额非信贷资产计入损失类应向省级联社报备,起点金额由省级联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七、操作规程

风险分类一般分为初分、初审、认定三个程序:

(一)初分。

1.核对会计核算科目。初分人员对会计核算科目的核对要做到准确无误,即各类非信贷资产的账账、账表、账款、账实、账据、内外账务均要相符。2.收集整理资料。初分人员按风险分类要求,收集完善分类信息资料,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分类准备工作。

(1)背景资料。主要包括: 非信贷资产的形成过程及现状;

非信贷资产交易对手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履约意愿等,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有重大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

非信贷资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以往资产处臵、变现损失率等; 非信贷资产有关操作管理情况。

(2)附件材料。指该项资产所涉及有关资料的复印件,主要包括: 主要法律文书;

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

司法部门或相关政府部门的文件; 本机构已有的调查分析报告; 原认定的风险分类资料,包括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记录、批复文件等。

特殊原因造成权属资料不全、对手信息不全等风险分类依据信息资料不完整时,必须书面说明形成经过和原因,经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签字确认后作为风险分类依据备查。

3.提出初分意见。初分人员依据分类标准,对风险分类作出初步判断,提出初分理由和初步分类意见,并按要求制作工作底稿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

4.上报初分结果。将工作底稿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及其他资料呈交风险分类工作小组进行初审。

(二)初审。

1.审核初分结果。风险分类工作小组对上报的初分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是审核资料完整性、程序合规性、分类理由的充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2.实地核查。根据初分情况选择重点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对初分结果不准确或有疑问的,要逐笔实地进行核实,并形成风险分类核查报告。

3.确定初审结果。在•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上签署初审意见。

4.上报初审结果。将初审的结果及相关资料连同核查报告一并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

(三)认定。

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初审结果进行审核,在分类认定表上签署分类认定意见,确定认定结果。

八、管理考核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要按照“落实责任、动态管理、定期分析、科学考核”的要求进行。

(一)落实责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明确理(董)事长为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将职责分别落实到有关责任人员,做到人员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省级联社主要负责风险分类工作的指导、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工作;县级联社(行)主要负责组织实施风险分类,提高非信贷资产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支行)主要负责本社(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和管理工作。

(二)动态管理。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加强对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分支机构和基层信用社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原则上,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每年进行一次分类,但对于拆放、投资、抵债资产等风险较大的项目则须按季进行调整。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要与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适时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对于非信贷资产形态发生变化的,要按本指引规定的操作程序,逐笔审核、认定并调整非信贷资产类别。非信贷资产管理人员要随时监测、分析非信贷资产的风险情况,认真收集和补充与非信贷资产有关的信息及资料,并及时提出调整形态的建议。

(三)定期分析。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建立台账,每季度对分类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将分类结果的异常性变化及其成因、分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等情况及时上报。

(四)科学考核。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根据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要求,合理确定各项考核指标,重点考核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非信贷资产风险的化解情况等,对责任人进行严格考核,并向监管部门和上级管理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九、资产减值准备提取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根据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结果,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1‟49号)、•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5‟49号)等文件要求,提足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未提足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的资产质量及经营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分年计提计划,报当地监管机构备案后实施。

十、违规处理

对存在下列违规行为的机构及责任人,监管机构和省级联社要根据性质和情节给予通报批评等纪律处分:

(一)由于主观原因,未按规范程序操作,导致分类不准。

(二)不真实反映和报告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结果。

(三)超权限认定风险分类结果。

(四)因主观原因,未按时上报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数据,影响上报和汇总分析。

(五)未将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列入常规审计、检查,蓄意隐瞒存在的问题。

(六)对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审查不严,检查敷衍了事。

(七)未按照规定对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结果进行会计处理,导致分类结果不真实。

(八)工作不协调配合,相互推诿、扯皮,影响分类质量及分类后续工作管理。

十一、其他

(一)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二)本指引所涉及的非信贷资产包含各级社(行)本部及省级联社办事处的非信贷资产。

(三)本指引所涉及的非信贷资产数据应与“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数据保持一致。

(四)各省级联社要根据本指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当地监管机构备案后执行。

(五)本指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 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汇总表

下载2015下半年信贷指引(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下半年信贷指引(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延期付款部分)操作指引

    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延期付款部分)操作指引 第一部分 延期付款登记管理原则 第一条 为完善外债统计监测,规范境内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的登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

    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延期收款部分)操作指引(模版)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对外债权实行登记管......

    信贷

    处 置完毕,最长处置期不能超过( 1 )年。 20、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包括债务人的( )、( )、影响还款 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答案:现金流量、财务状况 21、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时, 要以债务......

    信贷材料

    转眼间从进入xx银行那时算起已经满了第二年。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时间让我对于xx银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通过自身的学习、领导和同事的教育帮助,提升自己的业......

    信贷

    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聚集性和短缺性并存 信贷资金来源的渠道: 1. 各项存款。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农业存款、其他存款。 2. 债券筹资。发行金......

    信贷

    1、信贷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特殊价值运动,是债务人与债权人由借贷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经济范畴。( √ ) 2、农村......

    信贷

    案件风险防控知识信贷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贷款业务——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挥信用中介职能,按一定利率将资金出借给资金需求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经济行为。 保证贷款—......

    信贷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信贷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实现价值最大化,信贷资产质量优劣更是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