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地方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加强社区居委建设意见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建设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精神,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社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以创建和谐社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奠定组织基础。
(二)目标任务
经过努力,到2015年使全省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显著增强,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社区居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社区居民自治范围进一步扩大,社区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并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基本服务需求;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内外关系更加协调,全社会尊重、关心和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
二、进一步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实现居民全员管理
(一)科学合理设置社区。根据建设和发展情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便于群众生活、便于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人口规模、管理幅度等因素,对已纳入城区行政区划、各类开发区、新建小区、城中村改造的居民区实行社区设置或调整。新设置社区规模按1500户——3000户左右居民确定,一个社区原则上设置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名称根据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国家及本省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确定。
(二)实现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组织全覆盖。要加快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矿企业所在地、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建工作。对尚未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新建住宅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地方,要先由相邻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代管。居民入住率达到50%后,要尽快按照省制定的标准合理地划分社区,及时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
(三)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调整充实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设置,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物业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公共文化、工会、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保障、住房保障等各类下属的委员会。选齐配强居民委员会成员、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居民代表,形成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新格局。
(四)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专业服务机构。辖区人口较多、社区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建立社区服务站(或称社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群众工作室)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两委一站”,即社区党支部委员会(党总支)、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服务站的工作格局。社区专业服务机构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协助有关部门在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安创建、群防群治、民政救助、劳动保障、住房保障、卫生、人口计生、老龄服务、流动人口及特殊群体管理和服务等公共服务工作;协助居民委员会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组织开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进一步壮大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队伍,实现“有人干事”
(一)拓宽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来源渠道。社区居民委员会原则上由5-7人组成。辖区人口较多、社区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可适当增加,但最多不超过9人。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可由县(市、区)政府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选派,也可从机关退休、提前离岗人员和退伍军人、大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和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中招聘,特别要加快选聘优秀大学生到社区工作的力度,力争到2015年实现每个社区工作人员中至少有1名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生,其招聘办法由设区市人民政府确定。要积极开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公益性岗位,安排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并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按照“一社区一支部(总支)”要求,及时建立和调整社区党组织。完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操作规程,推进社区党组织“两推一选”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提倡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社区专职党组织成员和居民委员会委员“交叉任职”。
(二)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待遇。从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并依法当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其身份、待遇和人事关系保持不变;依法当选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退休干部、职工,其生活补贴由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和安排;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通过参加招聘并依法当选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党组织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的待遇原则上不低于所在县(市、区)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60%,党组织副书记、副主任的待遇不低于150%,其他成员不低于140%,2015年达到当地上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所需资金由市、县(市、区)按3:7比例承担。同时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办理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有条件的可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专职从事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10年以上的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成员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退离工作岗位后,虽有一定经济来源而不能保证正常生活需要的,应当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应按照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发放,并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浮动。具体办法由市、县(市、区)政府制定。
(三)关心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成长进步。要注重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县(市、区)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每年至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培训1次,其他成员每2年至少培训1次。鼓励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对获得国家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享受职称津贴,具体标准由市或县级政府确定。逐步实行持证上岗,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要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积极把优秀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培养发展成为党员,要拿出一定比例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在招录公务员时,要注重从任职满3年的优秀社区居民委员会书记或主任中定向招录。对表现突出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优先选任街道(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对工作成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人员应及时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激发社区工作人员干事为民热情。
四、进一步加大社区资金投入,实现“有钱办事”
按照中央[2010]27号文件要求,尽快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的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经费由市、县(市、区)政府解决。下大力解决无社区居民委员会无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用房问题,按照建设标准,每个无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投入50万元,市补贴30%,县(市、区)投入70%,省财政适当予以奖补,并列入预算。省财政厅监督市、县区两级搞好落实,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省每个社区都有标准规范的办公和服务用房。
从2012年起,各县(市、区)按照社区内居民人数最低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的标准,每名党员每年50元标准,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员培训费,按照每年每个社区不低于5万元安排,由市、县(市、区)财政分别以30%和70%的比例承担,以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健康发展。
根据省财政体制改革支出责任,省直管县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所需各项经费由当地财政解决。
五、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有场所议事”
(一)切实落实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和服务用房。按照民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0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85号)要求,凡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建居民区,建设单位都要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的标准提供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和服务用房,按户口计算不足300平方米的,按不少于300平方米提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国土资源部门要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用房和服务用房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标准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人口计生、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必须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等配套建设标准对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配置标准和要求的不得颁发规划许可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工程完工后,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项目,由规划、建设、房产、民政等相关部门会同街道办事处联合审查和验收,凡未按规划要求建设的,一律不能通过验收,确保社区工作服务用房与小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没有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用房和服务用房的或者不能满足需要的,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建设,也可以从其他社区设施中调剂置换,或者以购买、租借等方式解决。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军队等单位型社区,由该单位按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工作和服务用房。
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归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出租或改作他用。
社区办公和公益性服务用房的水电、供暖、燃气、电信等费用要按照当地居民使用价格标准收取。
(二)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将社区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整合现有公安、人口计生、卫生、民政、老龄、社会保障、残联等各类数据资源,建立以社区综合数据库为支撑、渠道界面统一、覆盖社区各类业务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无障碍共享。
六、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实现“有章理事”
(一)不断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社区民主选举制度,逐步实现社
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全覆盖。各地要先行试点,成熟后在全省范围推广,统一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党员或党员代表议事制度,建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完善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居民代表会议。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居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全面推进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探索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社区对话等有效形式,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进一步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加强财产、档案、公章管理,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培育居民社区意识,发动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发挥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作用,让居民为自己所在社区机构或组织提供无偿志愿服务成为自觉意识。
(二)逐步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相关组织的工作关系。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类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群众组织、社会内社会组织的领导,支持和保障他们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开展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中介服务组织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共同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
(三)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属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硬性摊派和转嫁给居民委员会,不得以行政命令直接向居民委员会分派任务和下达指标;凡依法应由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必须为居民委员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需委托给居民委员会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通过签订协议、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无法律依据的社区公共服务事项,须经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所属街道报送县(市、区)社区工作领导机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未经审核批准进入社区的服务事项,社区一律不予承担。
七、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落实领导责任。要把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定期研究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省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省委组织部、省政法委及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河北省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厅。各市均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制。领导小组每年要听取1次以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专题汇报,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机制,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市、区)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责任主体,县(市、区)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要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要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工作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部门配合。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党委组织部门要发挥抓总引领作用,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指导作用,搞好协调服务。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公共服务的教育、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卫生、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把支持和帮助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和权限,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积极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
(三)建立督导落实机制。各级社区建设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注重总结宣传社区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篇: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
【发布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12-15 【生效日期】2005-12-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
施意见
(2005年12月15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省情、了解基层、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择业观念,发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积极主动到艰苦地区就业,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唱响到基层、到我省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三、进一步完善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
对到县(市、区、特区)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移到工作所在地。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将户口迁往原籍,流动到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工作并落实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应准予落户;需要人事代理服务的,由县以上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全面的免费代理服务。从2005年起,对到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工作满5年,到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工作满7年的高校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财政代为偿还,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制定。在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就业的,不实行试用(见习)期,自起薪之日起高定2档工资;在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其试用(见习)期为半年,并自起薪之日起执行转正定级工资,试用(见习)期满后高定1档工资。工作满5年并经考核合格的,其高定的工资转为固定工资。
四、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术资格培训,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劳动事务代理等服务,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劳动保障维权工作。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培训所需资金,列入各级财政再就业资金开支。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由市(州、地)或县(市、区、特区)政府指定的机构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或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经纪人等中介服务工作,鼓励他们到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就业或创业。
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
对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非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取消落户限制。对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要与国有企业员工一视同仁;对他们当中从事科技工作的,在按规定程序申请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和经费、申报有关科研成果奖或荣誉称号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认真贯彻《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和《贵州省人才市场条例》,为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对于从事短期职业的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要与其签订平等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坚决查处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切实维护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工龄。
六、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各级政府要负责制定规划和综合协调,落实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或联系安排见习岗位。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1000名左右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培训,见习期一般不超过1年,见习期间的基本生活补助由见习单位与同级财政共同承担,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其中同级财政提供100元。高校毕业生在事业单位的见习基地由人事部门负责落实,在企业单位的见习基地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见习期满后,可招录到见习单位工作;也可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为其免费提供人事代理和就业指导等服务。要加强对见习生的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列入个人档案。
七、逐步实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从2006年起,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要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采取预留部分职位或适当加分照顾等方式,使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对在乡(镇)、村工作2年以上的“选调生”和参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在乡(镇)、村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推广、中介服务、自主创业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要根据他们在基层服务的年限,实行加分照顾。对2000年以后考录到县以上党政机关而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起,要采取选派参加党建扶贫工作队驻村工作,到乡、村学校、卫生院(所)帮助工作,到村任职(或挂职)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乡(镇)、村(社区)工作1至2年。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
八、进一步加大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
逐年增加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派300名左右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村和社区工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选调生的管理和培养,在他们到基层工作2至3年后,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岗位需求,从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任用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今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选用。
九、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
在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同时,组织实施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从2006年起,每年招募1000名(含“西部计划”中的贵州计划数)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工作,时间2至3年,工作期间比照国家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所需经费由财政专项安排。服务期满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有关部门应协助在系统内推荐就业,原系统内补充工作人员时,应优先接收。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时,其在乡(镇)工作的时间视为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工作业绩视为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评审和聘任。对报考本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的,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报考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对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为其保留学籍2年。
十、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从2006年起,在全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每年选拔10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进村和社区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省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大学生。对进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县(市、区、特区)组织、人事部门公开选聘,合同管理,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也可在村和社区从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工作以及在村(社区)办企业工作,其聘期一般2至3年,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免费代管,户口根据本人意愿可留在原籍,亦可迁到工作所在地。在村和社区工作期间的报酬,参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生活补贴标准执行,所需经费由省、市(州、地)和县(市、区、特区)按3:3:4的比例分担。要把到村、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作为将来补充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来源,今后他们考录或招聘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在村工作的时间可连续计算工龄。对工作2年后报考公务员的,要采取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报考研究生的,应当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十一、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艰苦地区基层单位适当安排周转编制
为缓解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艰苦地区基层单位急需人才与编制紧缺的矛盾,在严格控制总编制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从2006年起连续3年,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由省编办商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艰苦地区的乡镇安排部分周转编制,用于接收应届或往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十二、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
根据基层的实际和需要,适当采取优惠政策,安排部分招生指标,继续推行面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及企业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要严格招生管理,严格执行定向就业协议,保证招生工作公平公正,保证这部分学生完成学业后到协议单位服务。高等职业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通过“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合;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努力为基层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实用人才。
十三、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与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合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努力实现各级就业网的联通和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及时发布供需信息,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积极推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相互贯通和资源共享。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市场,提高供需对接的针对性,既方便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也帮助用人单位选用合适的高校毕业生。
十四、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规划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和层次结构,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进一步解决好高校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培养出更多适应基层需要的人才。要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和预测,保持合理的招生规模。要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毕业生适应市场和基层需求的能力。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开设有关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创业政策,确立面向基层的职业意向,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把教育、指导和帮助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所有部门和教师共同关心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强大合力。
十五、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组织、人事、教育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把这项工作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帮助到乡镇工作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省和市(州、地)要建立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制度,每三年表彰一次,表彰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承担。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政治上爱护、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积极为他们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贡献才智创造条件。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79号),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国情的最好课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为基层输送人才、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各地各高校要落实责任,要把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实施“一把手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使大学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二、完善和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政策。要因地因校制宜,制定鼓励或奖励的办法,通过宣传教育、表彰先进、资金奖励、畅通成才渠道等多种方式,激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建立大学生到基层实习实践制度,组织大学生到乡镇、街道、社区、农村和生产一线实习实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细化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定向考录(招聘)、基层职称评审、工资高定、社保补贴等保障政策。
三、大力拓宽基层就业渠道
各地各高校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教师特岗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专门项目,巩固并扩大实施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的招聘信息,主动组织企业进校园招聘,搭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平台。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力度,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新空间,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到农村投身扶贫开发、技术推广、电子商务等事业,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要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孵化基地、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完善各级创业服务网络平台功能等方式助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新创业。
四、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的优惠政策,对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寄送新生宣传单、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现有政策逐条逐项加以落实。高校要积极配合各地兵役机关,落实好各省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在高校挂牌设立“征兵工作站”,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落实好预定兵工作机制,为大学生入伍开辟绿色通道,提前发放预定兵通知书。及早部署本地、本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同步举办“政策咨询周”“征兵宣传月”等活动,将征兵有关政策编入高校《学生手册》,宣传发动要做到不留盲区、不剩死角,使每位大学生都能及时、准确了解征兵政策和信息,引导鼓励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国防。
五、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
各地各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到基层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激励毕业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结合青年学生特点,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举办形式多样的报告会、座谈交流会等,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积极主动赴基层就业创业。要进一步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配合,主动邀请人社等部门进校解读基层工作文件,宣传政策,帮助师生知晓政策,用好政策。要建立教育部门、高校、院系、班级四级联动的政策宣传网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采用图表、动漫等方式,推送毕业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信息。要带着深厚感情,关心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坚持主动联系、定期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他们在基层建功立业。
教育部
2017年4月7日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6〕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现就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积极拓宽基层和重点领域就业渠道
1.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继续组织实施好“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各地巩固并扩大实施地方基层就业项目。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各地各高校要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的招聘信息,组织中小微企业进校园招聘,办好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等,落实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3.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要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人才需求,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要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契机,引导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创业。
4.持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主动会同兵役机关,组织开展征兵政策咨询周、宣传月等活动,对高校毕业生、在校生和新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在高校放暑假前对体检、政考合格的学生发放“大学生预定兵通知书”。落实好“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及学费资助、复学升学等优惠政策。加强高校大学生征兵机构建设,在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
5.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结合国际组织人才需求,开展培养推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将国际组织基本情况、招聘要求、职业发展路径等内容,纳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和课程。为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和参加志愿活动等,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
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6.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地各高校要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着力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7.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各高校要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完善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和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支持创业学生复学后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8.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高校科研设施、仪器设备等资源原则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优先向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转移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政府支持、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9.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国家、省级、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对接和培训实训等指导服务。各地各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专家、创业校友等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开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以点带面,引领和推动高校提升创新创业工作质量。
三、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
10.强化精准服务。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准确掌握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实现人岗精准对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针对毕业生不同特点和需求,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充分发挥校园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各类招聘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联合搭建跨区域、跨行业、跨类别的综合信息招聘服务平台,支持东北地区与有关省份联合开展毕业生招聘活动。
11.加强就业指导能力建设。各地各高校要系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着力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职业指导能力。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充分考虑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业绩,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适当倾斜。要不断完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课程与学科专业相融合。
12.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各地各高校要准确掌握家庭困难、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毕业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实施精准帮扶。对特别困难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有条件的高校要调动多方资源开发校内外实习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实习与就业的过渡。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
13.进一步规范就业工作管理。各地各高校要严格按照就业统计工作要求,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及时上报、更新就业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认真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不得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的招聘信息,严密防范招聘欺诈、求职陷阱等。要确保校园招聘等活动安全、有序,防止挤踏等意外事故发生。
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4.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高校学科专业、层次、类型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地区、行业、产业需求,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打造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1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地各高校要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真吸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契合度。加强和推广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
16.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反馈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在每年年底前编制和发布就业质量报告,科学、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和特点。要深入分析研究本地本校各专业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满意度、创业数量和类型等状况,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17.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就业创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省级教育部门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校要建立健全就业部门牵头,学工、招生、教学、武装等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18.加强督查落实。各地各高校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定期督查机制,对就业创业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逐条逐项认真检查,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要表扬推广,对落实不力、不作为的要限期整改并追究责任。
19.大力宣传引导。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熟悉和用好政策。要广泛宣传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典型事迹,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教育部
2016年11月25日
第五篇: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
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仅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省委、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全省近5万个行政村配套改造、整体提升(以下简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重大意义
对农村实施配套改造、整体提升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能否巩固和加强,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
要。我省是农业大省,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农村,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而且必须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零乱、房屋结构陈旧、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
(二)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
需要。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全省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体制弊端,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公共服务,对广大农村历史欠账较多,农村面貌与城市发差尤显突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农村面貌改造和提升,尽快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生活。
(三)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迫切需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推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基础性、保障性工程。改善“两个环境”,农村是基础,也是短板。当前,我省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传统意义上的脏乱差,而且呈现出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并存、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新特征。改造提升农村面貌,促进现代村落与田园风光,生态文明有机结合,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
(四)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革新农民生活方式、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生活设施落后、生活品质低,是多年来我省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改变传统落后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我们必须急农民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大变革。
(五)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扩内需、保增长的迫切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本立足点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推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一方面还可以拉动我省钢铁、建材、建筑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总体要求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为指导,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加快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
——坚持党政主导,农民自愿。各级党委、政府是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责任主体,要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自己干,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镇的功能性差异,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注重农村文化传承,通过试点示范引领健康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各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种模式推进。不搞“一刀切”,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破坏生态环境。坚持少花钱、多办事,重点解决饮水安全、民居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厕所改建、厨房改造等突出问题,除了城郊一些村庄,其他农村重在整理改造,一般不要大拆大建。——坚持标本兼治,量力而行。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实施村庄配套改造,整体提升,既要注重整治脏乱差,又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既要开展集中整治,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切实避免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严禁向农民强行摊派,严禁过度负债搞建设。
——坚持改革驱动,市场运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改革创新贯穿于行动的全过程,着力破解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的瓶颈制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形成全社会、多元化支持和参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工作格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要求,把改善农村面貌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过程中注重采用节能、环保、低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涉及“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要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一村一品相结合,实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与产业发展互动互促;与推进农村配套改革相结合,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改造提升;与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相结合,有效发挥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作用;与开展扶贪攻坚相结合,统筹推动产业富民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相结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改造提升农村面貌的素质能力。
三、主要任务 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不是简单搞环境卫生,而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开展配套改造、整体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1、全面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彻底清理国、省、县、乡干道及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清理村庄街道两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清理村内散落粪堆、砖头瓦块等。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设施,清理、修整坍塌破房、残墙断壁,使村内从主街道到小街小巷整洁通畅。清除院落内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及时清理畜圈粪便,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明亮舒畅。2013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要完成“四清”任务,并建立起村内卫生保洁员队伍。
2、加快推进“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重点加强村庄出入口、主干街道、集贸市场、公共活动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和完善提升,保持净化。以房边、村边绿化为重点,积极开展街道、庭院绿化,因地制宜种植树木和花草,有条件的村要打造绿化景观街道。建设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夜晚有照明,推广使用路灯太阳能供电。整治临街建筑立面,绘制文化墙,规范户外广告、公共标志,注重色调协调。2013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要完成“四化”任务。
(二)实施民居改造工程。
1、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要完善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合理确定中心村的位置和数量。选择地方有积极性、村庄有条件、群众有意愿的中心村,按照“燕赵特色、田园风光”的要求,开展类型多样的新民居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农村样板社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新民居示范工程,以已有5000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为重点,抓配套、抓提升、抓拓展,增强对周边村庄的带动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对偏远山区、泄洪河道、地质灾害区、尾矿库下游等不宜居住的村庄,加快撤并搬迁,向中心村集中。
2、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对规划保留的大多数村庄,要着力进行就地改造提升。积极开展外墙立面美化,引导农民进行坡屋顶改造,实现冬暖夏凉、与周边环境和设施相协调。鼓励农民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改造提升现有民居。就地翻建住房要符含村庄建设规划,采用凸显地方特点和乡村特色的新民居设计图样,严禁规划区外新建住房。
3、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对危房进行改造,不断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覆盖面,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加强农村危房工作管理和指导,规范运作,提高质量,提升建设效果。提高新建项目比例,严格规范维修标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补助资金标准,让贫困家庭真正受益。到2015年底,全省完成40万户的危房改造任务。
4、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村落建设。深入推进历史文化 名镇名村保护工程,逐步完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申报、认定、公布省、市级传统村落目录,建立保护和开发机制,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到2015年底,省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部完成修缮改造任务。
(三)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1、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连村道路建设、村内街道硬化和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村街道路要体现乡村特色。可建石板路、红砖路等,不宜水泥平铺。到2015年底,全省重点区域和重点村内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适度规模联村集中供水的思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让农民喝上达标水。到2015年。己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的村全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改造,保障农村用电需求。积极推动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单项全覆盖,宽带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加强适农信息服务开发与推广。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2、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源头削减,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中心村、行政村为主,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可采取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排水管网等方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落,可采取沼气净化池等适宜方式,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鼓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电池等危险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理处置,禁止随意丢弃、堆放、填埋。有条件的村庄要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建设无机垃圾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等设施和场地,实行“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运送、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到2015年5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和污水有效处理。
3、推进农户厨房改造。加快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使用方式,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秸秆生物碳生产技术示范点,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广使用先进炉具、灶具,减少污染物排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到2015年底。新增沼气用户21万户、秸秆压块炊事采暖30万户。
4.推进农村厕所改建。编印农村厕所改建技术规程,加快改造农村露天户外厕所,加大技术创新新产品SMC高密度复合材料沼气油的示范推广,大力推广使用双瓮式、三格化粪池式、三联通沼气油式厕所。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到2015年全省重点区域内村庄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村内公共活动场所,要逐步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
(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1、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科学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教学点撤并要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每个教学点要实现信息化全覆盖。加快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扶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按照布点规划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授课点要向村内延伸。加强农村校车配备与管理,保障中小学生上学安全。
2、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民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重点改造和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到2015年底,每个行政村都要建有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安装覆盖面达到60%以上。
3、加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每个行政村原则上建设一个不低于60平方米,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的标准化卫生室,改善农民就医看病条件。2013年基本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
4、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大力推广利用现有“空心房”建互助幸福院等多种养老摸式,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托。到2015年,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集中供养能力达到70%。
(五)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1、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农村污染物排放标准,严禁污染企业到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区及水库库区落户,集中治理乡村小焦化厂、小水泥厂、小炼铁厂、小储煤厂等污染企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业清洁示范区建设,综合利用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实现田园(养殖区)清洁、水源清洁和家园清洁,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2、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太力开展农村山坡地、废弃砖瓦窑、闲置宅基地整治。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对田、水、路、林、村、矿以及滩涂荒地、未利用地实行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农村公墓和骨灰堂建设,移风易俗,节约保护耕地。
3、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生长 的树种和花草,在村庄周围建设环村林带,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田间隙地、道旁河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努力实现每个村庄村中有绿地、周边有林带,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环境。注重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对村域范围内的沟渠、坑塘、河道等,采取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实施全绿化。到2015 年,全省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
4、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结合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
治项目实施,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管网、林网、河网、垃圾污水网一体化建设规划,成片连村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并逐步扩大整治范围,不断扩大示范成果。纳入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计划的村庄,确保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大于70%。到2015年底建成国家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l00个以上。
四、实施步骤
要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为遵循,本着“发展中心村、提升一般村、打造特色村”的基本思路。按照面上整体推进,沿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沿城、沿海、沿景区等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的工作路径,分期分批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力争全省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
(一)2013年,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在县(市、区)、乡(镇)指导下,各村制定三年改造提升目标任务,年内全省所有村庄,要全面完成“四清”和“四化”任务。要从交通沿线和条件好的地方抓起,示范带动、逐步推开,2013年全省重点抓好8000 个村庄的改造提升工作,其中包括今年5000个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和沿高铁、高速、景区周边、首都周围及经济条件好、班子力量强的3000个重点村庄。每个市要选择一个县、每个县要选择一个乡镇、每个乡镇要选择乡镇政府所在地,进行连片集中打造。力争形成一批精品示范点、示范线、示范区。没有列入2013年改造提升重点的村庄,也要逐村搞好规划,引导农民按规划建房。
(二)2014年,扩点扩面、明显见效。总结先进经验、完善配套政策,巩固和扩大“四清”、“四化”成果,并着力对重点区域村庄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确保2014 年基本完成15000 个村庄的改造提升任务。其他村要从实际出发,做好重点方面的改造提升。
(三)2015年,全面提升、实现目标。对剩余的村庄,全面推进改造提升工作,确保2015 年底全省行政村基本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并基本建立长效化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管护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省委、省政府成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省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负责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谋划部署和组织推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协调、新闻宣传、规划编制、资金整合、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科技支持、督导考核等11个工作组。各市、县(市、区)都要成立领导小组,特别是县(市、区)都要成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构,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谋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省级重点抓试点、抓机制、抓政策、抓考核,市级抓组织、抓协调、抓推动,县级抓项目、抓整合、抓落实,乡村抓实施、抓管理、抓维护,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二)明确目标责任。县(市、区)党委、政府在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承担主要责任,副书记、分管副县(市、区)长直接抓。各市、县(市、区)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量化三年工作目标和推进目标,细化“五大工程”,实化推进举措。市级实施方案和任务目标由省级审核认定,县级实施方案和任务目标由市级审核认定,各级实施方案和任务目标作为本级党委政府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公开承诺,向社会进行公示,并作为上级督导考该评价的主要依据。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制定包括建设标准、完成时限、实施步骤和支持政策等内容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明确力量,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工作指导,推动工作落实。(三)科学编制规划。要切实加强规划引导,所有进行改造提升的村庄都要编制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对民居、道路、上下水、垃圾处理、厨房改造、厕所改建、村民中心、村庄绿化等统筹安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每个乡镇要成立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部门要做好规划的审核把关,在规划制定和修编过程中,要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确保规划符合当她实际和农民意愿。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道路建设、垃圾污水处理、厨房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方面技术导则,确保改造提升有章可循、按规实施。
(四)加大投入力度。省、市、县(市、区)三级都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以奖代补,对积极性高、干得好的村庄实行重点奖补。整合涉农资源,统筹“一事一议”奖补、新民居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扶贫移民等有关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相关建设。用好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增减挂钩指标收益的80%要用于置换出建设用地的村庄改造提升,土地出让收益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农村改造提升行动,对工商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可按规定享受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
(五)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有条件的县(市)可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承担农村改造提升工程的项目谋划、资金运作,组织好项目实施。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推动农村资源要素可抵押、可流转、可交易,增强改造提升行动的内在动力。研究制定农村环境建设、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六)强化科技支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要体现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成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科研资源,推进小型民生科技攻关,开发推广节能环保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型能源利用的水平。组织专家筛选适合农村特点的民居类型、先进技术和产品设备,发布新民居实用图集、设备设施产品名录,推广实用技术,为改造提升行动提供技术文持。要落实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结合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深入农村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服务。
(七)开展帮扶帮建。耍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和部门帮扶制度,省、市级领导联系县。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街,做到每个村都有党政干部联系、有部门帮扶、有干部驻村指导。有条件的村要配备“三个一”,即从后备干部或退居二线的干部中选配一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一名大学生村官,安排一名科技特派员,形成持续帮扶帮建机制。要采用专业建设队伍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各级都要动员安排专业建设机构参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爱心人士、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帮扶帮建。鼓励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公职人员返乡帮建。积极推进村企对接,通过企业命名认建、品牌捐赠助建、合作开发共建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八)加强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册、文明纸、民约墙、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破除陋习、移风易俗、提高素养,形成讲文明、爱卫生、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要通过制定村民公约、签订卫生责任状等形式,落实好村民的环境卫生责任义务,建立制度保障。以县(市、区)为主,分级、分批集中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大培训,实现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有关人员和所有行政村干部全覆盖。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省份和省内先进地区经验。
(九)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引导工作深入广泛开展。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通过开辟专题、专栏、专访和组织各类宣传活动,总结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每年评选推出一批美丽乡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十)严格考核奖惩。各级要加强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督导检查,实行每季一调度、一年一观摩、每年一考核的督导考评制度,严格工作问责制。建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省委统筹的重点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把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与行政监督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坎的动态督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此件发至县处级,由各县翻印发至县直部门及乡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