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品质管理.

时间:2019-05-12 19: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饲料厂品质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饲料厂品质管理.》。

第一篇:饲料厂品质管理.

饲料厂品质管理 LH/ZB-IN-0901-2003 饲料厂品质控制作业办法

一、目的

为使公司品质控制作业标准化,以预防及处理异常状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包括:

一)各项品质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管理 二)原料的品质控制 三)制造过程的品质控制 四)成品的品质控制 五)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各项品质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的管理 一)设定:

由技术服务部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公司要求制订。二)修订:

由各分公司收集各种变动因素(如机械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制程改善、市场需要及用户反映等)提出修订建议案,呈技术服务部参酌办理修订,并呈上级核示。

三)检验手册:

基于实际作业需要,由技术服务部订定“化验手册”及“原料验收标准”以作为作业的依据。

四、原料的品质控制:

一)控制标准(附原料验收标准)二)控制作业内容: A、30%取样与检验: 1.原料进厂后由品管人员按30%取样检验。2.袋装原料取样宜平均分部于卡车周围与上、中、下方。3.散装原料取样以大型取样棒取样,并须视上层原料是否掺杂异物或雨淋现象。

4.货柜取样:袋装原料以取样棒于货柜口处每包取样,并分别以外观、嗅觉来判定取样点的品质;散装原料以大型取样棒于货柜口45度角插入取样。

5.液态取样以适当的玻璃管自油罐车上方开口取样,并以取样袋自油罐车下方开口取样。

6.进口大宗原料的验收,原则上只抽验第一辆卡车,但如品质不稳定,或提供厂商变更或改变提货船名、码头时,仍须照常抽验(品管人员与作业承办人员需于船靠码头卸货时,到船舱上取样或实地了解品质以解决提货安排)。

7.两厂调拨的原料、进口大宗原料、在夜间进厂时,如无检验员在厂执行验收工作时,由生产部予以签收,次日再由检验人员检验。

8.30%初验不合格时,报请品管主管做适当处理。原料品质合格时,则在“过磅验收单”上签名,再由生产部人员安排仓位卸货。

B、卸货取样: 1.卸货检验人员须核对原料“过磅验收单”,确定是否已由30%检验合格,并注意验收单是否表明需特别注意或协办事项。

2.袋装及货柜改包的原料应确实执行卸货时抽样检查,判别外观、品质、风味是否正常。

3.散装原料及大宗原料须在场督监卸货,并检视原料外观、风味、品质是否正常,异常时马上停止卸货,由品管主管决定处理办法。4.卸货抽样取得的样品,送至化验室进行完全分析。C、库存控制: 1.货柜原料改包卸货时,卸料台下方应铺设帆布或地面应便于清扫,减少散落地面的耗损。

2.两种散装原料同时进货,使用同一卸料口时,务必清理拖送干净后,再卸另一种原料。

3.各种袋装原料堆放仓库,以小区域堆放为原则,每堆四周均需预留50公分宽的走道,便于储存期间随时检查原料品质。

4.遇有原料品质异常,必须做挑选工作时,生产人员务必配合检验人员执行挑选,另外堆放。

5.“原料存放位置卡”应分别悬挂在各堆原料上,并明确填写存放区域、原料名称、进货日期、数量、供应商、批号等。

D、使用时的控制:

1.原料使用入桶应遵照“先进先出”,如发现有结块,品质不良的部

分,应将其挑出另外堆放,由品管主管处理。

2.各种原料入桶后,应在各区“原料存放位置卡”上注明每日使用 量及结存。

3.凡必须经过粉碎的原料,在粉碎时操作员每次应抽样检查,其粉

碎程度是否合乎规定,且不含完整颗粒(此粒度由品管部视实际需要指定)。4.原料桶螺旋输送机应设置“原料桶巡查记录日报表”由现场品质

保证人员(QA)每日负责查桶工作,查桶人员如发现有原料相混情形,应通知控制室暂停使用,并反应给主管及通知品管部协助处理。

5.原料桶的查看视情况确定检查时间(原则上应每小时一次)。6.原料控制盘操作员应注意原料的存量,如有不足现象应尽速通知 原料库,若全厂原料短缺只存剩在原料桶中,则需通知品管部修改配方。7.品质保证人员在原料库存时间低于2天时,应通知采购部及品管 部。

五、制造过程的品质控制 一)标准作业书:

各项制造过程应依各工程的“标准作业书”操作 A、粉碎机作业标准书

B、混合机作业标准书 C、制粒机作业标准书 D、包装作业标准书

标准作业书需根据不同厂的不同设备具体制定。二)控制作业内容 A、原料混合

1.原料混合、液态添加及小料添加,均应依配方指示操作。2.原料混合所发生的任何情况,在“混合记录表”上必须详细记载。3.原料混合入制粒桶制粒后,转桶包装应设定“制造过程检核表”

检视样品外观、风味是否正常以避免生产错误或混料。4.控制室的磅秤每三个月校磅一次。B、液态添加:

添加液态原料应查看喷量是否均匀,每班必须查对流量表并做记录,以利追踪。C、小料添加:

1.每生产一种料前,小料操作员务必将小料配方单、连同预混料标 签送到控制室核对。

2.制造时,控制室人员应随时检视电脑的显示,异常时应确实查明 及时处理,并如实记录。

3.小料口上方应设筛选网,务必每批清扫干净以免药物污染。4.使用的盐由专人负责粉碎过筛,过磅后才可使用,颗粒控制规格

要求全部通过20目筛网。30目筛上物不大于5%。D、制粒:

1.制粒时应时常检查制粒后的品质,外观、颗粒、味道都必须合乎 公司规定。

2.滞料再开机所造成的黑色长条料务必打出,不能掺杂在正常饲料 中。

3.如有不易制粒或无法符合制粒机的正常制粒产能时,务必立即反 应给品管主管协助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六、成品的品质控制: 控制作业内容: 一)包装:

1.包装人员应了解各类别饲料外观及味道的差异。

2.包装应每15包抽磅一次,以保证磅秤的准确性,每班于上班时应 实施校磅一次。

3.包装袋应明确盖上制造日期,制造批号。

4.袋装饲料必须于包装作业线上每15包取样一匙,每批一次取样至 少200g。

5.袋装饲料,每批次最多以37吨为限抽取样品一包,每超过37吨 应另取样并盖上不同的制造批号以利品质追踪。

6.每批料的头包、尾包料,依品管部的回料方法处理,以后的料如

发现异样,再视情况而决定回制量。7.转桶包装前应确认饲料的类别。水份、物理测试:

二)

1.取得的样品须先经搅拌混合均匀后再予分包、粉碎、称重测试水 份含量。

2.“饲料成品化验登记表”上记载每批料的外观、味道、品质与特 殊情况说明。三)堆包与存放:

1.如发现有破包或车线不牢的包装应立即挑出补足重量,重新更换 包装。

2.堆放务必整齐、平坦、安全。3.务必按规划区域存放各类别饲料。4.品质不合格、化验室通知化验中或禁止出货时,务必做一标示让 发货员周知。

5.为求“先进先出”,须将新生产的饲料堆放在旧料后面。四)出货控制: 1.成品出货,务必执行“先进先出”原则。

2.散装饲料必须于下料之初查看成品的外观、色泽、颗粒、粉碎、是否混料,并于下料前、中、后分三段实施取样,检视品质。3.出货时应明确饲料的类别与数量,便于追踪出货饲料。4.通知相关人员,对“在化验中暂停出货”的产品严禁出货。5.散装饲料的出货亦应取样检查品质,填写散装出货登记簿,详细

记载制造日期、客户姓名、出货数量。

七、品质异常的处理

1.生产过程中,外观检查或化验分析,发现品质异常时,由品管

部发出“品质检核异常通知单”,其异常情形及过程需详细记录,由品管部做出处理意见后通知生产部处理。

2.生产领班及全体人员应对发生品质异常现象予以彻底杜绝,防范其再发生。

原料验收流程 饲料制造流程

品质控制、品质保证作业流程

报告系统

1.原料品质化验日、周、月报表。2.原料品质分析报告。

3.成品品质化验日、周、月报表。4.成品成分分析控制图。5.品质保证周报表 6.成品品质不良率统计表。品质控制人员职责

1、原料进厂取样,分析品质是否合乎原料标准。1 袋装原料取样约占30%。散装原料以取样棍取样5-10点。如图:

2、化验结果: 符合原料标准,通知原料库,进厂卸货。未达到原料标准,但由于生产单位迫切需要,且其品质并非极劣的,通知原料库准予进厂,并进行分级,但须严格追踪去向。未达到原料标准的原料,报知主管处理。

a 将未达到标准的原因告知卖方。b 若原料来自本公司的采购单位,则通知该单位未达标准的理由。

3、原料进厂卸货时,需取样检查,发现品质不良的,禁止其卸货并挑出不用。

4、化验室进行各项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其结果交品质保证人员及采购部,并做好记录以便做配方使用。

品质保证人员职责

1.对于30%采样分析合乎原料标准的,但其中仍混有品质不合乎标准的,监督其卸货并做挑选。

2.每日检查原料使用状况及储量,并将记录送交采购部及品管主管。3.检查原料的存放位置是否清洁、适当,堆放是否整齐,高度及宽度是否适当,标示是否正确及使用是否依照“先进先用”的原则。

4.每日对仓储的原料进行品质及温度检查,对有异常状况的,及时采取处理方式。

5.审查品质控制人员样品的化验结果,并建议原料使用方式。

6.每星期制作原料使用现状表,送交品管主管,对于与表上不同的现状,随时反映。

7.对原料准备系统进行品质控制。

8.对生产过程中粉碎系统、混合系统、制粒系统、包装系统进行品质控制。9.对成品库存,每日监督其是否按“先生产先出货”的原则执行。

10.检查成品饲料库存逾期情况并及时督促服务营销部出货。化验室人员职责

1.执行化验程序,按要求的指标、时间测验原料、产品质量,及时传递报告结果。

2.负责测定库存原料,产品各个时期的营养指标。3.负责化验记录、整理、留存保管化验资料和化验样品。4.负责化验室设备、设施、器具的保管及维护保养,摆放整洁。5.配合品管主管购置化验药品和器具。6.负责化验室及化验作业的安全。7.负责化验室环境卫生。

可提供的化验分析 种类 一般分析 生化分析 其他分析 添加剂分析 显微镜检查 均匀度的测定 检验项目

1、水份

6、夹杂物

2、粗蛋白

7、钙

3、粗脂肪

8、磷

4、粗纤维

9、盐份

5、粗灰粉 黄曲霉毒素等

1、氟

2、酸价

3、乳糖

4、KOH 溶解度

5、尿素酶活性

6、水质分析 DL、LL、CCL 含量测定等 是否有掺杂物 混合均匀度 16

第二篇:中小型饲料厂管理方案

中小型饲料厂管理方案

转自饲料搜索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说明:本制度适用于国内大多数月销量在1000吨左右(500-5000吨)的中小型饲料企业,该制度简单实用,更符合当前国内饲料行业的现状。对国内部分企业动不动就一大堆的制度和设一大椎人员相比,本制度执行起来更方便管理,部门设置也更简单合理,可为饲料企业节约不少的人力物力。

总 则

一、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招收留用有劣迹的人员。

二、必须遵守厂纪厂规,诚信守实,维护公司利益,保守公司秘密,不得损公肥私,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无关及有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三、不得聚众赌博、打架斗殴、阴奉阳违、结党滋事。

四、外籍员工全年假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每次不得超过十天,家属来厂探亲必须告知领导,统筹安排,来公司后每次不得超过十五天,业务员不得带家属出差。

财务管理细则

一、财务部设会计和出纳各一名,财务人员必须遵守国家财经纪律,严守总公司财务管理细则。

二、严守总经理一枝笔的财务审批制度,除总经理外任何人无权审批、支付任何款项。

三、原料货款的支付,必须有地磅单、收料单、化验单、发票,地磅单必须有地磅员与原料保管共同签字,收料单必须有交货人(如果是车皮应注明)、原料保管与质量总监共同签字,以上手续缺一不可,所有货款的支付必须经总经理签字后方可支付。

四、客户来公司提货,必须先开票付款后,方可在提货单上签章,不得先提货后交款,否则有差错或造成有欠款的事实由出纳负责。

五、开票员开出的提货凭证必须字迹清晰,数目清楚,不得有涂改现象,出纳必须对开出的发货凭证复核。

六、财务部每月二十六日必须会同保管员对原材料及成品定期盘点,必须做到帐实相符。

七、每本发货凭证开具完毕,出纳必须会同成品保管员对好明细帐目,开票员必须做好客户的销售台帐。

八、客户来公司计算业务费,必须凭业务费计算联,由开票员核对数量并签名,依据合同,计算清楚后,交总经理签字后方可支付,原始凭证装订成册,并加盖现金付讫章。

九、费用报批的程序是由部门经理——总经理——财务主管审核,由财务主管审核后连同原始凭证及现金付款单一并交出纳,出纳再次查验后方可支付。

十、公司财务章、法人章必须分离,不得用大量现金支付货款,收款单位必须和发货单位一致。

生产技术部管理细则

一、生产技术部设质量总监兼管生产、品控和采购,管理公司的原料采购,不单设生产部和采购部,下设车间主任一名、原辅料保管(包括原料、包装、五金等)一名、化验员一名,其余为生产车间人员,配方调整,生产技术及成品库、原料库。

二、技术总监享受公司副总经理待遇,主管原料采购及配方调整,总经理外出时,须随时同总经理联系,代行总经理职权。车间主任享受部门经理待遇,主管生产过程及成品、原料两库。

三、技术总监采购原料必须由总经理办公会决定,确定其价格及供货单位,做到货比三家比价采购。配方调整必须根据市场信息反馈,经总经理同意,并通知财务部,否则不得随意调整配方。

四、车间主任根据销售部的计划安排生产,监督原料入库,生产流程及入库发货。

五、原料入库时,原料保管通知化验室抽样化验,由技术总监检验认可后,由地磅员会同原料保管一同过磅。由原料保管员负责安排堆放,检查件数,抽查包重,入库完毕由保管员开具地磅单、收料单,交由地磅员、货主、质量意监签字。

六、退货换料视同原材料管理,在开具收料单后由技术总监签署意见,交由销售部、财务部办理手续,不得在成品库以货换货。

七、包装物及标签必须有领用手续,包装物及标签的发放,必须一条条一张张的清点,不得成捆成叠的领用,一条包装、一张标签视同一袋成品饲料。车间主任不得自行用退货的包装袋装成品饲料,成品库中鼠咬皮损的饲料袋,只有在原材料保管员,车间主任的监督下方可换袋,如不按规定办理,一经发现相关成员,立即开除。

八、拖包的生产工人,必须保证入库的成口有商标的面朝上,袋口方向一致,除最后一车外,必须保证每车袋数一致,每车数量应由车间主任根据生产和销售情况做出规定与调整。每个品种同一规格生产完成后,必须立即清点记载,不得等下班后再清点,车间主任必须随时抽查。

九、车间灌装员必须在装前装中核查台称,确保台称是在正常情况下工作,成品保管随时抽查包重,并记录在册。

十、成品保管合理安排成品的堆放,保证发给客户的产品符合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定期对成品库进行灭鼠。

十一、成品保管员必须核查发货凭证,如有疑点差错及时与财务部联系。不得先发货后索要发货凭证。同时保证所发货物品名、型号、数目正确。如有差错全价赔偿,并监督装卸工装好车。

销售部

销售部由总经理直接管理,总经理主抓销售,设内务兼开票员一名、成品保管一名、销售员十人左右。

门卫及食堂管理细则

一、门卫是客户来公司的第一个接触窗口,是公司的门脸,必须着装整洁,笑脸迎客。

二、门卫负责住宿楼、办公楼、厕所的清洁卫生工作。

三、门卫必须收缴客户所执的出门证,不得擅离岗位,必须建立来客登记制度。

四、夜晚及其它员工下班期间,门卫必须到公司范围内进行巡查,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五、食堂炊事员必须按时开餐,按公司所定生活标准,合理按排生活,保证食堂卫生干净整洁。

六、采购食堂用菜及食堂用品必须通过原料保管进行核查签字。

七、对待同志、客户必须热情大方,富有耐心。

八、每十天左右报一次生活用费,由销售部审查客户餐数,财务部审查员工餐数,送总经理签署后报销。

第三篇:品质管理

领导与管理

计划性、执行性、控制性、调整性

管理者是按照正确方法去完成事情的人

策略性、方向性、引导性

领导者是去做正确事情的人

好的领导者懂得如何 “听"下属的陈述;

好的领导者经常的散发者诚挚感人的光芒;

好的领导者经常考虑的是如何协助下属,支援下属,鼓励下属;

好的领导者懂得如何培育下属,并视授权为提高下属能力与胆识的最佳方法;

好的领导者,经常注意下属的心境,并能适时给予激励;

好的领导者,会不吝于对下属经常性的奖赏。

一.品质管理

品质----企业致胜的利器

60年代以前,日本产品在欧美市场,代表的是低品质的产品,事隔30年,日本产品俨然摇身一变成为 “高质量"的代名词。

1950年,美国品管专家戴明博士应邀到日本讲授品质管制,课程以抽样计划与管制图为主,课程内容包括了许多统计原理与方法,在美国的企业已使用将百年的时间,但大部分仅局限于工程师在使用。在日本不但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他们更把这些方法很技巧地传授给基层的操作人员,让他们自己能够找出影响品质及生产力的问题,并用简单的统计手法,进行改善游戏。这可说是日本产品后来居上的关键所在。不过,统计品管在日本企业界的广泛应用并不是日本产品品质第一的唯一因素,这还要加上日本的企业重视基层人员的文化特质,愿意在他们身上投资进行品质教育及培训,然后给他们更大的工作挑战空间,一方面磨练自己,一方面改善工作。

1.追求品质并不难,美国近代品管大师克劳斯比告诉我们三要: 要下定决心

2.上自最高主管,下至每一个基层员工,下定决心,提高品质。要教育训练

3.有决心还要具备能力,能力则来自于不断的教育训练。要贯彻执行

二.全体动员,进行品质活动。

1.品质管质之定义

品质管制是先制订的标准,及为了要让生产的产品达到所制订的标准所使用的一切方法,而统计品质管制是在品质管制中应用统计方法为工具的基础部分。

2.----J.M.Juran----统计的品质管制,是在生产的各个阶段里,都能应用统计的方法,使其能产出用途最广、销路最好的产品。

3.----W.E.Deming----把组织内各部门的品质发展、品质维持及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综合成一个有效的制度,使生产及服务均能以最经济的水准,并使顾客满意。

4.----A.V.Feigenbaum----所谓品质管制,即将购买者所满意之最经济最实用之制品,加以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而必须结合公司内的经营、制造、工场、技术、研究、计划、调查、事务、资材、仓库、销售、营业、人事、管理部门等通力合作,创造出合适的工作组织,并加以标准化认真彻底执行,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以及物理、化学、电气、机械等固有技术,并利用标准化自动化、设备管理、计测管理及OR、IE、MR等手段加以灵活应用,始能达成目的。5.----石川馨----6.品质管理即是为了符合顾客要求的品质之产品,并且是用一种经济的方法来生产的体系。也就是说

1).品质合于顾客要求的产品。2).经济的方法来生产。

3).一种手段体系。

-----JIS 日本工业规格----1.从上述几位品管大师及《日本工业规格》对品质管制下的定义里归纳出来的结论是: 品质管制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经营的思想革命。

2.品质管制将公司内尚未协调的各种管理活动综合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

3.品质管制是管理工具,藉此授予品质管制方面的职权与责任,以解除管理上的不必要细节,而全力于品质保证的工作。

4.品质管制系指发展、维持及改进产品品质的管理范围。

三.5.品质管制是集合全公司全员的智慧与经验,活用组织体系,促进企业内所有的人、事、物之改善,而达到最经济之生产,满足顾客之需求。

品质管制演进史

学习品管,应先了解品质管制的进化史

第一阶段:操作者品质管制

18世纪,产品从头到尾,由同一个人负责制作,因此产品的好坏也就由同一人来处理。

第二阶段:领班的品质管制

19世纪开始,生产方式逐步变为将多数人集合在一起,而置于一个领班的监督之下,由领班来负责每一个操作人员的品质。

第三阶段:检验员的品质管制

一次大战期间,工厂开始变得复杂,原有的一个领班除了要管理大量的工人以外,还要负责管理品质,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发展出指定专人来负责产品检验。

第四阶段:统计品质管制 从1924年美国W.A.Shewart利用统计手法提出第一张管制图开始,从此的品质管制进入新纪元。此一时期抽样检验亦同时诞生。1950年戴明博士到日本指导各企业以管制图及抽样检验为主要手法,获取辉煌的成果。SQC的使用也是近代管理突飞猛进最重要的原因。第五阶段:全面品质管制

全面品管是把以往的品管的做法前后延伸至市场调查、研究发展、品质设计、原料管理、品质保证及售后服务等各部门,建立品质体系。此体系可说是专家式品管,较着重理论研究。

第六阶段:全公司品质管理

日本的全公司品质管理有别于美国的TQC,称为CWQC。从企业经营的立场来说,要达成经营的目的,必须结合全公司所有的部门的每一个员工,通力合作,构成一个能共同认识,易于实施的体系,使自市场调研、研究、开发、设计、采购、制造、检查、销售、服务为止的每一个阶段,均能有效管理,并全员参与,即为CWQC.第七阶段:全集团品质管制

四.结合中心工厂、协力工厂、销售公司成一个底大的品质体系,即GWQC。

如何管理品质

重视制度,实施标准化

在公司组织内,应给予品管部门一级部门之位阶,并明订品管部门工作职责及动作系统。

重视执行

1).制定品质标准;

2).检验与标准是否一致;

3).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效果;

4).修订新标准。重视分析

近代品质管制应用突飞猛进,主要得务于统计分析手法之应用。企业的品质要做好,应配置对品管手法熟练的人员。重视不断的改善。品质管制在于三个层次 1).品质开发 2).品质维持

3).品质突破

藉标准化维持品质,藉不断的改善来突破品质,以达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重视教育训练

品质管制之成败植基于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品管人员及全体人员应经常有计划地接受品管训练,推行品管方易凑效。改善循环与维持循环。

P:计划

D:执行

C 查核

A:处理 制订企业品质月活动。

藉着企来品质月活动,自供应商至客户联成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并一波一波推动品管相关活动,使之成为企来改造运动,变成一种风气。推行5S运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因为它是养成好习惯,抛弃草率,建立讲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做好品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

高层主管的重视

五.高层主管重视什么事情,下属员工也会跟着关心什么事,这是很自然的。有些企业老板们的发货概念是出了这一批货,他就可赚多少钱。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他给下属带来的信息是 “出货优先",其他再考虑,也有更多高明的老板,他的考虑是每向顾客发一批货,他能保证带给顾客多少利益,不同的思维产生不同的做法,前者是精明,后者是高明,当然会影响下属的行动准则。

1.不良的来源----变异

变异的来源

变异来源之一

机器 如:切割机器刀具锋利度

冲压机冲程可能之变动

电镀处理液之变动

空压机气压之品质 变异来源之二

材料 如:供应厂商更换

材料(部件)替换

材料机械性质或化学性质之变动

材料尺寸变动 变异来源之三

方法 如:流程之变更

作业方法之变更

工具、夹具不当 变异来源之四

操作员 如:操作员熟练度

操作员习惯性

操作员有没有依照操作标准作业

操作员之体力与情绪

操作员的工作场所及使用工具 变异来源之五

环境因素 如:电源稳定度

水质稳定度

温度、湿度

空气粉尘

照明度

地板及工作场所清洁

工作场所物品之摆放

变异来源之六

管理因素

如:紧急订单比例多

机种变更频繁

人员流动频繁

设计不妥当

(1)2.变异的归类

机遇性原因(经常性问题)

(2)

这类问题属于系统问题,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如一个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在0.5度左右上下起伏变动,这个变动是可以接受也不易防止的。非机遇性原因(偶发性问题)六.如模具突发故障所引起之产品不良。此类型变因是假如有注意应该可以发现的,也是制品不稳定的来源,而且是容易控制的。

1.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的由来

2.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美国迫切需要把帄时产业转变为战时产业,虽然当初品质管制已相当盛行,特别是管制图已在工厂普及使用,但因大量的军需物资必须供应,而检查员又非常缺乏之下,军需物资的购入及验收,就不得不采取一个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抽样检验的方法由此应运而生。抽样检验的定义 3.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试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谓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型态分类

(1).规准型抽样检验

主要是以同时考虑交货者及验收者的利益和损失,而判断群体的合格与不合格为目的。

(2).选别型抽样检验

对于被判为不合格的群体采取整批全检,并将全检后的不良品退换良品。

(3).调整型的抽样检验 依照检验的结果采用:

正常检验

加严检验

减量检验

(4).连续生产型抽样检验

4.适用于大量而连续生产的产品不断流动时的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之采用

抽样检验并非任何场合都适合,有些可以做抽样检验,有些就非得做全检不可,主要是看检验群体的性质、数量、体积大小,或检验所产生的经费或者检验方式而定。(1).适用抽样检验的场合

属于破坏性检验,如材料强度试验。检验群体数量非常多,如螺丝等。检验群体体积非常大,如原棉等。产品属于连续体的物品,如纱线等。(2).适用全数检验的场合

检验很快,且费用少,如灯泡点火试验。产品必须全数良品,如手表、照像机等。

5.产品中只要有少许不良品,就会严重影响人身或财产安全,如高压气筒等。抽样检验的优劣

优点:

(1).抽检费用远比全检少。(2).检验数少,可较详细。

(3).判断不合格,全部退货,可以刺激供方加强品质管制。

缺点:

(1).虽然判为合格,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良品。

(2).可能把良品的群体误判为不合格,亦有可能把不良品的群体误判为合格。

6.在大量生产型的企业里,如果处处使用全数检验显然是不经济的,对时间的要求也是不允许的,因之如何加强预防不良的措施,使不良率降到最低,并运用抽检进而免检,才是根本之道。规准型抽样检验

(1).品质允收水准: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对生产者来说,考虑了现有的设备、物料、管理及操作员后,认为某种程度下的不良率,消费者应可以接受,而消费者(接收者)也认为可以接受的不良率,也就是限定良品群体的最高不良率,称为允收水准,以符号Po或AQL表示,抽样检验下,虽为良品的群体,很可能被误判为不合格的或然率,这种或然率称为:生产者冒险率,符号以α表示。

(2).AQL型抽样检验

AQL型抽检计划之AQL值,为提出检验的群体,在设定AQL值的不良率时,被判为合格的不良率极高。通常α=5% 一般适用于AQL型的抽检计划列举如下: 向不同供料商连续采购同种制品时。群体被判为不合格,供方损害较大时。7.合乎标准的群体尽可能允收时。

MIL STD 105D Ⅱ抽检步聚

(1).决定品质基准。决定检验项目及判定规格。

(2).决定品质允收水准AQL。

(3).决定检验水准,通常使用Ⅱ级。

(4).群体批(LOT)之构成,尽可能接近同一条件下之产品。(5).求样本代字。

(6).决定抽检方式,使用一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7).决定检验严格性。

a.一般开始使用正常检验。

b.正常检验→严格检验:连续抽检5批中有2批被拒收。

c.严格检验→正常检验:连续5批被允收,则调回。

d.正常检验→减量检验:连续10批全被允收者。(8).查出抽检方式。a.由表上查出样本的代字的行。

b.由表上查出所指定的AQL的列。

c.由样本代字的行与AQL值的列交会点,查出合格(AC)判定个数及不合格(Re)判定个数。

(9).由样本代字查出抽取样本数N。(10).抽取样本。

8.(11).测定样本,并判定群体批是允收,还是拒收。

抽取样本的方法

七.抽样检验时,所抽取样本,必须能代表群体品质,也就是能够"再现性",才能达到抽样检验的目的,普遍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品质成本

企业内推行品管不力,或品管功能不显扬,分析其原因,相当程度上企业主管们对于品质成本缺乏认识。

员工教育是预防成本,品质检验是鉴定成本,不良品是失败成本。1.销售收入=品质成本(预防、鉴定+失败)+制造成本+利润

预防成本

为了防止所用材料或制程中的产品发生瑕疵、不良品所抽入的成本叫预防成本,如(1)员工教育费用。(2)协力厂教育费用。(3)可靠性之检测仪器购置费用。(4)制程分析及修正。2.过去,不少的企业,对于投资于事先的预防,不太积极,但事实证明,只要投入少部份的预防成本,往往可得到相当效益的反馈,且企业体质在有形无形中会获得改善,提高企业竞争力,此做法也是企业内将检验的品管往管制的品管方向调整的关键做法。鉴定成本

3.为了鉴定材料、产品、操作系统所产生的费用,如检验、稽核、试验……等所产生的薪资及检验设备费用,叫鉴定成本。失败成本

失败成本往往是一般管理较不上轨道的企业,付出代价(成本)最高的一个项目,它又可分为内部失败成本及外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在厂内所产生的材料及产品报庖,返工整修,再检验及处理者的人力成本。

外部失败成本:指在厂外,客户退回不良品,对次级品应允之减让索赔,甚至包括企形象的损失。

管理当局常以 “品质成本"占 “制造成本"的比率或 “品质成本"占 “销售成本"的百分比等两项比率的大小,来衡量(1)品质管制部门的成效、(2)制造部门的品质实力、(3)工厂内部管理、(4)企业利润的重要指标。

经营事业之成败,关键因素很多,但聘用合适人员为第一要务,过去事来主持人,不惜重金聘 “制造"、“财务"、“销售"高手,但依据1994年台湾企业内职力别薪资的调查,品管高手已普遍成为企业内较高薪的一群。可见对品管日趋重视的程度。

4.大部分的企业没有计算品质成本的做法,也就难以凸显品管的成果,也造成了甚多企业忽视品管的原因,事实上企业的根基,主要在于品质,它不仅可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是企业求取利润空间很重要的手段。品质成本分析的启示

(1).先从制造成本与品质成本关系来探讨。

相当比例的企业主管只着于制造成本,而忽略了品质成本,而制造成本主要的构成来自于两项,一个是物料成本,另一个是人工成本。精明的企来主管为了压降这两项成本,就尽可能地发低价来购料,以低工资来聘工人,依此低价或低工资的策略所购进的料或聘用的人,一般来说总是品质较低,再不然就是不稳定,不稳定自然影响效率与品质。

低品质的条件下,品质成本内的鉴定(检验)成本及失败(不良)成本自然大幅提高,这是启示一。

(2).再从品质成本分析表内的结构来看。

传统型检验品管的工厂内,品质成本的构成中,预防成本微乎其微,而利用大量的人力做检验工作,自然产生底大的鉴定成本,更可怕的是大量的检验人员挑出大里的不良品,失败成本的损失将更难以接受。再者,一般来说,检验产品一般的检出误失率也在20%左右,可见不良品流到顾客的机会也相当大,不仅对顾客的品质信用降低,也损害了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品质的损失),一旦发生退货索赔或其他费用,有时会相当惊人,无法承受。从上面可得知,运用传统检验品管的工厂,其品质成本主要来自于失败成本及鉴定成本,损失金额底大,且品质混乱,假如品管部门内加强品质预防及品质改善措施,比如增加品管工程师或品管技术人员,这样做当然会增加有限度的预防成本,这些人主要从事于品管活动的企划与推动、品质工程改善、品质教育训练及协力厂商的管理及品管辅导,如此一来则产生一个连锁效应:

效应1:供料厂商供料品质稳定,生产效率高,品质稳定,不良品少,制造成本可降低,且生产顺利,交期确保。

效应2:不良品少在,可减少检验站,或实施抽验进而免检,如此一来,可大幅降低鉴定盛开本。

效应3:品质稳定,不良品少,报庖及返工重修减少的结果是失败成本也跟着大幅下降。

效应4:品质稳定,交期确保,顾客自然满意。

从品质成本表的两种分析中,我们得如下启示:重视品质,企业才有利益,推行品管,应从预防的品管及管制的品管着手。

着手的方法是:最高主管重视品管。

健全的品管组织。

有品管技术人员。

全员参加品质活动。八.现场人员管理的四大基本原则: 1.每个人是否都有事做(安排)2.每个人是否都知道如何做(培训)3.每个人作业方法是否正确(管理规范)4.每个人是否认真积极工作。

九.QC七大手法

柏拉图

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鱼骨图)直方图

管制图

散布图

层别法

查检表

十.品质概念

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两大类

1.朱兰的定义:

产品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 “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

该定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 “使用要求"和 “满足程度"。“使用要求"往往受到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品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概念。

“满足程度"则反映在对产品的性能,经济特性,服务特性,环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方面,因此,品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并不要求技术特性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诸如性能、成本、数量、交期、服务各因素的最佳组合,即最适当。

2.ISO 8402-86 《品质-术语》中的定义:

品质: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十一.质量特性

1.产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具备的属性和特征称为质量特性。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目的,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质量特性,有内在特性,如结构、性能、强度、精度等;有外在的特性,如形状、气味、色泽等;有经济特性,如成本、价格、运行费用、维修费用等;有商业特性,如交期、保修等。但是,如果把各种产品的质量特性综合起来,可以将它们归纳成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的质量性值。产品的适用性就是建立在这些质量特性值的基础上的。

2.性能: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如台灯的亮度、功率;电视机的清晰度;食物的口感、化学成份;金属材料的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等。

3.寿命:指产品能够正常使用的期限。如电视机的使用小时数,轮胎的行驶里程数,气压式热水瓶杠杆的使用次数等。

4.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能力。可靠性指标反映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如电视机的帄均故障间隔,机器设备的帄均故障工作时间等。5.安全性: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的保证程度。如电动玩具的使用电压,产品的污染、噪音等。

经济性: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整个过程中的成本的大小,包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使用过程中的运行费用、维护修理费用等。)通过对产品质量的定性化或定量化,就可以得到产品质量的标准。

十二.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1.与许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相似,质量管理是由于商品竟争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形成、发展至今的。从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推行质量管理的实践来看,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产品质量检查阶段

产品质量检查阶段可以分成: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工长的质量管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三个过程,该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来控制产品质量,并根据预定的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判断。检验工作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主导思想是对产品质量 “严格把关"。

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的长处在于:设计、制造、检验分属三个部门,可谓 “三权分立"。有人专职制定标准(计划);有人负责制造(执行);有人专职按照标准检验产品质量。这样对产品质量标准的严肃性有好处,各部门的质量责任也得到严格的划分。

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的短处在于:首先,此时的检验实为 “事后检验",只起到 “把关"的作用,而无法在生产过程中 “预防"和 “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其次,此时的检验是全数检验,对于检验批量大的产品,或对于破坏性检验,这种检验是不经济和不实用的。

2.“事后检验"的这些弱点,迫切需要解决,这就在客观上为把数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引入质量管理领域创造了条件。

统计质量管理(SQC)阶段 《质量控制指南》、《数据分析用的控制图法》、《生产中质量管理用的控制图法》,这三条标准是质量管理中最早的标准。为了贯彻这些标准,美国国防部组织专门的学习,并强行贯彻,很快地改善了美国军需物品的质量。从此,统计质量管理在美国得到了发展。战后,许多国家都相继引进,积极开展了统计管理活动,并取得了成功。

3.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并检验产品的质量。这时,质量管理工作由专职检验人员转移给专业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质量管理由事后检验改变为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是一门现代化管理科学。它建立在经济管理,系统科学、数理统计、专门技术、行为科学和法学基础上,阐述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运动规律的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了为保证最经济地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而形成和运用的一套完整的质量活动体系、制度、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1).全面质量的质量管理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的含义是广义的,除了产品质量之外,还包括工作质量。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管好产品本身的质量,还要管好质量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工作质量,并以工作质量为重点。

产品质量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产品的使用适宜性,可以从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经济性等5个方面的质量特性来进行衡量。

第四篇: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

一、内容概要 1、5W3H 2、8D/5C报告

3、QC 旧七大手法

4、QC 新七大手法

5、ISO/TS16949 五大核心手册 6、10S/五常法 7、7M1E

8、SPC八大判异准则/三大判稳原则

9、IE 七大手法

10、ISO知识大总结

11、常见表面处理的种类

12、RoHS符合性10步曲

二、内容详解 1、5W3H思維模式:

What,Where,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feel

(1)Why:为何----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如此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或理由)

(2)What:何事----什么事?做什么?准备什么?(即明确工作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3)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在哪里做?(工作发生的地点)?

(4)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检查?(时间)六西格玛品质论坛

(5)Who:何人----谁去做?(由谁来承担、执行?)谁负责?谁来完成?(参加人、负责人)?(6)How:如何----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用什么方法进行)?(7)How much:何价----成本如何?达到怎样的效果(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果?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概括:即为什么?是什么?何处?何时?由谁做?怎样做?成本多少?结果会怎样?也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原因、内容、空间位置、时间、执行对象、方法、成本。再加上工作结果(how do you feel):工作结果预测,就成为5W3H.2、8D/5C报告:

(一)8D报告: D0:准备

D1:成立改善小组 D2:问题描述 D3:暂时围堵行动 D4:根本原因 D5:制订永久对策 D6:实施/确认PCA D7:防止再发生 D8:结案并祝贺

(二)5C报告:

5C报告是DELL为质量问题解决而提出来的,即五个C打头的英文字母的缩写:描述;围堵措施;原因;纠正措施;验证检查。相比于8D报告简单了些,但是基本思想相同 为了书写更优良的5C报告,需要遵守“5C”准则: C1:Correct(准确):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不会引起误解; C2:Clear(清晰):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易于理解; C3:Concise(简洁):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内容; C4:Complete(完整):包含复现该缺陷的完整步骤和其他本质信息; C5:Consistent(一致):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报告。

3、QC 旧七大手法:

①。鱼骨图(又叫鱼刺图、树枝图、特性要因图、因果图、石川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鱼骨追原因(寻找因果关系);②。层别法Stratification:层别作解析。(按层分类,分别统计分析)③。柏拉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柏拉抓重点。(找出“重要的少数”)

④。查检表(检查表、查核表)Check List:查检集数据。(调查记录数据用以分析)⑤。散布图Scatter Diagram:散布看相关。(找出两者的关系)⑥。直方图<层别法(分层图)>Histogram:直方显分布。(了解数据分布与制程能力)⑦。管制图(控制图)Control Chart:管制找异常。(了解制程变异)

4、QC 新七大手法: ①关系图法(关联图法); ②KJ法(亲和图法、卡片法); ③系统图法(树图法); ④矩阵图法;

⑤矩阵数据分析法;

⑥PDPC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或重大事故预测图法; ⑦网络图法(又称网络计划技术

法或矢线图也叫关键路线法)

5、ISO/TS16949 五大核心手册: ①、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②、MSA(量测系统分析); ③、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④、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APQP)and Control Plan);

⑤、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五大手册中最重要的是APQP.6、10S/五常法:

(一)、由5S续出来的10S: 1S:整理(SEIRI)2S:整顿(SEITON)3S:清扫(SEIS0)4S:清洁(SEIKETSI)5S:素养(SHITSIJKE)6S:安全(SAFETY)7S:节约(SAVING)/速度(speed)8S:服务(SERVlCE)9S:满意(SATISFICATl0N)10S:坚持

(二)五常法

五常法是用来维持质量环境的一种技术,西方国家称5S。香港人称为五常法,由于语文需要,故翻译了五个英文字,即Structurise, Systematise, Sanitise, Standardise, Self-discipline。在香港推行五常法,自然需要五个中文配合。也是我们平时所说: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

中文 * 英语(5-S)* 50点 * 家庭实例 * ①、常组织 Structurise 10 把不需要的东西抛掉或回仓 ②、常整顿 Systematise 10 30秒内就可找到文件 ③、常清洁 Sanitise 5 个人清楚卫生责任 ④、常规范 Standardise 15 贮藏的透明度 ⑤、常自律 Self-discipline 10 每天运用五常法 7、7M1E <①Man;人 ②Machine;机 ③Material;料 ④Method;法

⑤Environment;环

⑥现在说的5M1E是再加上测量(measure),如果再加上Management和Market,就是7M1E,这象5S一样,有不同续法。

8、SPC八大判异准则/三大判稳原则

(一)、控制图八大判异准则提练:

①、2/3A(连续3点中有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外<即A区内>)②、4/5C(连续5点中有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

③、6连串(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即连成一串)④、8缺C(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没有一点在C区中)⑤、9单侧(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⑥、14交替(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⑦、15全C(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即全部在C区内)⑧、1界外(1点落在A区以外)口决:

23456,AC连串串;

81514,缺C全C交替转; 9单侧,1点在外。

(二)、控制图的判稳原则: 1.连续25点在控制线内; 2.连续35点最多有一点出界; 3.连续100点最多有两点出界。

满足上面任意一点都可以判定为稳态。

9、ISO知识大总结:

ISO9000有几个主要的特性,概括起来就是“1个精髓和1个中心、2个基本点;3种特性、4个凡事和4大产品、5大模块、6个文件、8项原则”,我把它再简化为“112 344 568” ①、一个精髓:说、写、做一致; ②、一个中心: 以顾客为中心

③、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④、三个特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⑤、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⑥、四大产品: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⑦、五大模块:(1个总过程,4个大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⑧、六个文件:ISO9000:2000版标准明确提出的6个程序文件必须制订: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内部审核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⑨、八项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0、IE 七大手法: ①、程序分析;②、时间分析;③、动作分析;④、流水线分析;⑤、稼动分析;⑥、物料分析;⑦、环境分析

11、RoHS符合性10步曲:

第一步:确定企业产品与RoHS指令的关联度。(如果确定企业生产产品属于RoHS管辖范围,则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在企业内部组建全公司范围的“符合性”团队。第三步:建立企业RoHS符合性的声明。

第四步:建立企业内部RoHS符合性的实施计划。第五步:评估企业的供应链与RoHS指令的关联度。第六步:选择合资格的供应商。第七步:建立供应链材料声明程序。

第八步:确保进行有限的检测和结果的有效性。第九步:与客户交换RoHS指令符合性的数据信息。

第十步:将RoHS指令符合性的策略融入公司整体运做。即确定关联-建立团队-符合声明-计划-评估供应链-选择供应商-供应链声明-有限检测-交换信息-融入整体运作。

第五篇: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

一、品质管理的含义

1、品质的释义

品质是思想、品行、素质等的本质。生产经营活动中品质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含义是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表示产品所具备的属性或特质以及向顾客提供服务的优劣。广义的含义则代表着企业的信誉、责任、品牌和文化的集合。

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企业具备顾客公认的品质非常重要,这种品质是企业永远的追求,是质量、信誉、责任和文化的体现,更是品牌的内涵,它不仅是产品,也是企业“人品”的一种外在表现。

2、品质管理的含义

品质管理是指确定品质方针、目标与责任,组织、监督、控制从而保障品质体系有效实施的过程。是从产品研发到销售的质量信息反馈到研发与生产中去,使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的过程。如品质策划、控制、保障与改进的全面管理职能都属于此范畴。品质管理的目的是以科学的管理组织生产出与客户需求相符合的产品和服务的一切手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强品质管理工作,完善品质管理机制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以满足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二、品质管理的重要性

1、成功源于卓越品质

品质——企业的生命,它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具有卓越的品质,常常能使其产品或服务获得超值的回报,而接受服务的对象则在不自觉中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周围的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对其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的提升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如今国际上有许多消费者吃的是“爱当劳”,喝的是“可口可乐”、“雀巢咖啡”,穿的是“皮尔·卡丹”,戴的是“劳力士手表”,开的是“宝马车”,用的是“派克笔”……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例如麦当劳做汉堡时总是用最好的牛肉,马铃薯条稍炸礁一点或超过15分钟没卖掉就会被扔掉;炸薯条的油,超过规定时间也要倒掉。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及全国的餐饮业损失惨重,由于没有客源一部分餐馆不得不歇业,而麦当劳、肯德基的生意却依然红火呢?因为顾客认为它们的卫生有保障。

台湾的“永和豆浆”目前在大陆开了许多家连锁店,它的粥、油条、豆腐脑等价格虽然较贵但许多人却愿意去吃。海尔的电器产品要比同类产品贵为什么有很多消费者愿意购买?海尔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500强?联想为什么能够进入世界PC业的三甲行列?这些都源于企业品质管理的保障。

2、失败源于品质低劣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的加剧,企业品质不好,必然失去公众的信任,而一但失去公众的信任。企业就失去了客户的基础。没有客户企业靠什么发展?品质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好比大树生根,根不深,枝叶则不茂盛。可悲的是,到目前为止,对卓越品牌的追求,并没有引起许多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一些企业因为一味地追求品牌外在的名誉,而忽视内在的品质管理,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充分暴露了这一问题。他们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品牌大厦最终不得不因地基不牢而坍塌倾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出现了一大批辉煌一时的企业,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批又一批的知名企业却接二连三地上演大败局:如,三株、亚细亚、荣华鸡、红高粱、南德、可耐、华宇等一个接一个的很快消失,成为历史的过客。2002年,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非常感慨地说:“曾经跟我同台领奖的著名企业家们,现在大部分已销声匿迹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期麦当劳、肯德基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一些公司扛起民族企业大旗,推出了中式快餐与其抗衡。当时曾被媒体炒作为“爱国”行动的“红高粱”现象,让人记忆犹新。红高粱快餐店开在北京前门仅挨着麦当劳店附近,一中一洋面对面地竞争,当时是多么长中国人的志气啊!可惜好景不长,一阵轰轰烈烈后,“红高粱”就不得不选择悲 壮地关门了。相反,来自大洋彼岸的麦当劳生意却越来越火,这是什么原因呢?市场定位的失误固然是一方面,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红高粱”不具备麦当劳的卫生和服务品质,而卫生和服务品质的低劣对于餐饮行业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3、诚信是品质的核心

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是否诚信,不仅是受到尊敬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问题。现实中那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大多是非常重视诚信的企业。

中华老字号同仁堂为什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做越强。因为300多年来,同仁堂始终不渝地坚持诚信为本的道德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内涵,他们的经营理念是“以义为本,以利共生”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品质第一舍小利才能以利共生从而实现了基业常青。

1996年证券市场有“庄家”要爆炒万科股票,并许诺只要万科公司配合就可分到数千万元人民币,但万科董事长王石认为这种做法有悖于诚信原则。在关键时刻,他为了保护一般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发布公告宣布万科股票停牌。截至2003年6月30日,中国证券市场股指增长了100%;万科的股票却增长了1000%。今天,万科依然倍受投资者的青睐。

同仁堂、麦当劳、海尔、联想这些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不渝地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方针。如在联想,他们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宁可损失金钱,决不损失信誉;生意无论大小,一律一视同仁;待人真诚坦率,工作精益求精,光明正大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挣钱。”这些长盛不衰的企业,真正支撑他们的已不是产品和技术的问题,而是不变的使命,是一以贯之的诚信。

对消费者和客户来讲,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被欺骗。2001年10月,安然公司财务丑闻被披露,引起消费者的纷纷不满,致使美国企业产生了信用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小布什甚至跑到华尔街要企业家做“诚信宣言”。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信誉是企业的生存基础,也是商业正常运行的保障。世界上那些经历百年的企业,如果一旦失去了信誉同样会坍塌倾覆。安然的倒闭、安达信被兼并的事件无不说明这一问题。

三、打造卓越品质的切入点

如果我们想从一堆沙子中找出铁屑,最好的办法是借用磁铁的作用。企业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如何打造优秀的品质像磁铁一般为我们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呢?其切入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组织管理机制 抓好品质管理首先要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其工作任务、目的、效果以及其责任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健全品质保证体系。这是保证生产现场制造品质稳定的关键,完善的品质保证体系可将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各工序的职能纳入统一的品质管理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做到现场质量问题的自动发现、调整、改善与反馈,从而使品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保障品质的稳定。

2、提高品质意识。管理者要认真解决生产现场中出现的问题,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坚决依照品质的标准办事,同时教育下属要牢固树立品质第一,对客户负责、使客户满意的思想观念。坚持预防第一,积极消除影响品质的各种隐患,用出色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

3、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员工的个人素质会直接影响其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作风。生产现场的许多问题通常是因操作者缺乏责任心与作风差造成的。必要的技术和素质培训可使员工在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与操作技巧的同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从而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或服务。

4、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为保证和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组织由全体员工参加,综合运用组织管理、专业技术和信息管理等科学方法,实施企业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努力开发和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二)积极开展品牌建设

品牌是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的角逐中,品牌效应越来越重要,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代表企业的品质和形象,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上的代言人,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

1、品牌有利于产品在市场树立形象,加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费用。如果企业一种或几种品牌的产品线,增加一种新产品到产品组合重视比较容易的,在新产品进入市场时,很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2、品牌化有助于企业细分市场。通过品牌所传播给消费者的特定信息,可以自然将消费者划分出不同群体,即对消费之进行市场细分。例如,宝洁公司在洗发水市场上推出飘柔、海飞丝等多个品牌的产品,每种品牌都具有正对性的解决消费者对头发某方面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因此,宝洁公司赢得了洗发水产品市场上的绝大部分的份额。

3、品牌可以有效降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建立的良好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有利于产品的价格制定。

4、品牌有助于建立企业形象。强有力的品牌有助于建立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从而使企业更容易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项目并获得分销商和消费者的信任和接受。开展品牌建设,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特点、企业内部资源的情况和外部市场的情形,决定是否对其产品或服务进行品牌化,切不可盲目地进行品牌化决策,否则就极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产品而言,品牌化建设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三)最高主管的决心与承诺

企业品质的建设关键在于最高主管的决心与承诺。纵观世界企业的兴衰都与最高决策者有着直接的关系。著名CEO杰克·韦尔奇曾说过:“我们没有警察,没有监狱。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诚信,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他领导的通用电气公司在短短20年里,经营业绩猛增了30多倍,使企业在世界的排名由第十位上升之弟二位,这一切主要靠的就是企业领导人的决心与承诺。中国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涛、联想的董事会主席柳传志都是杰出的代表人物。当年张瑞敏抡锤砸烂76台不合格的冰箱;王振涛亲手剪掉数千双不合格的皮鞋。这些举动就是告诉员工不合格的产品就是废品,要干就要争第一。领导的一些举动会对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1995年5月份,香港联想公司经营亏损,柳传志并没因此拖延业绩公布时间,而是提前采取行动,发出业绩警示通告,按时向投资者和股民说明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对决策层调整的情况,并向股民承诺:“联想要做 长久的公司,要踏踏实实把公司业绩做好,不给投资者造梦”。联想的股价在这一阶段虽然有大幅度的下跌,但其信誉却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联想业绩回升的时候,股民给了联想极大的支持。1998年4月16日,联想在香港股市上配售15亿股,只在下定单后的两个小时内,就超额认购了4倍。难怪万通集团主席冯仑在评价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时说:“柳传志之所以能把企业做到这个境界,关键在于品德和承诺”。

商业活动中客户信什么?信的是企业的品质、企业家的品德。一个没有品德的企业家必然会败坏企业的品质,是不可能带领企业健康成长的。一个企业家,除了正常人的道德标准外,还要在股东之间、政府面前、客户面前以及员工面前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口碑。一方面要随机应变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另一方面要以不变应万变坚定企业内在品质的管理和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做个有品质的企业家,打造有品质的企业,制造优良品质的产品,塑造有品质的品牌,企业何愁不发展壮大。

下载饲料厂品质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饲料厂品质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质管理

    实验室工程师 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公司行业: 汽车/摩托车(制造/维护/配件/销售/服务) 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大型设备/机电设备/ 重工业 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 公司类型:......

    饲料厂年终工作总结

    饲料厂工作经验 一、饲料厂主要的以质量为中心、以安全为保障、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为目做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一切围绕质量来展开工作。我们深知质量兴则......

    饲料厂年终工作总结

    饲料厂年终工作总结根据基地年终工作安排,组织大家传达年终工作总结安排和要求,并结合饲料厂的实际情况做到总结生产两不误。回顾了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查找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

    饲料厂制度大全

    武平中 粮 华 港 饲 料 有 限 公 司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编号:WPZL-GF-2-01 1. 目的 为使原料供应管理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合格原料供应,特制订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

    饲料厂工艺流程模版

    1、工艺流程简述 1)原料接收初清 原料到厂后由采购人员填写《原料采购检验通知单》并通知品管部人员,品管人员按照规定对原料进行取样,在取样的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验,如果......

    品质管理奖惩制度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品质管理奖惩制度】 实施对象:编制部门:品质管理部 编制人: 分管副总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董事长批准: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品质管理

    品質是公司生存的根本;品質企業是永續經營的根基. Q C D S EQuality Cost Delivery Service Environment 一﹑品質概念﹕ 1.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朱蘭(J.M.Juran)認為﹐產品質量......

    品质管理感想

    品质管理的感想 -----记健信塑模五金品质管理案例分析 我们正在走向一个质量制胜的时代,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其他任何行业,也不管企业的规模 有多大,质量终将成为企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