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时间:2019-05-12 19:2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第一篇: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学习情境二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一、园艺作物对温度环境的要求

(一)温度三基点

不同作物都有各自温度要求的“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园艺作物对三基点的要求一般与其原产地关系密切,原产于温带的,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在10℃左右开始生长;起源于亚热带的在15~16℃时开始生长;起源于热带的要求温度更高。因此,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园艺作物可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和不耐寒性3类。1.耐寒性作物

抗寒力强,生育适温15~20℃。这类植物的二年生种类一般不耐高温,炎夏到来时生长不良或提前完成生殖生长阶段而枯死。多年生种类或地上部枯死,宿根越冬,或以植物体越冬。这类园艺作物一般利用比较简易的保护设施如风障、阳畦、小拱棚等即可越冬栽培。如三色堇、金鱼草、蜀葵、韭菜、菠菜、大葱、葡萄、桃、李等。2.半耐寒性作物

这类作物其耐寒力介于耐寒性与不耐寒性作物之间,可以抗霜,但不耐长期0℃以下的低温。一般在长江以南可露地越冬或露地生长,在北方需进行设施栽培。如紫罗兰、金盏菊、萝卜、芹菜、白菜类、甘蓝类、莴苣、豌豆和蚕豆等。这类植物其同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为18~25℃;超过25℃则生长不良,同化机能减弱;超过30℃时,几乎不能积累同化产物。3.不耐寒作物

在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不能忍受0℃以下的温度,一般在无霜期内生长,多为一年生植物或多年生温室植物。其中喜温植物如报春花、瓜叶菊、茶花、黄瓜、番茄、茄子和菜豆等,它们的生长适温为20~30℃,当温度超过40℃时几乎停止生长,而当温度<15℃时,生长不良或授粉、受精不好。所以,这类植物在北方以春播或秋播为主,避开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耐热植物最低温度到10℃时就会生长不良,如冬瓜、丝瓜、甜瓜、豇豆和刀豆等。它们在30℃时生长最好,40℃高温下仍能正常生长。喜温不耐寒的园艺作物,冬季生产只能在温室内进行,在高寒地区,还需进行补充加温,以保证其对温度的要求。

设施栽培应根据不同园艺作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尽可能使温度环境处在其生育适温内,即适温持续时间越长,生长发育越好,有利优质、高产。露地栽培适温持续时间受季节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设施栽培则可以人为调控。

(二)花芽分化与温度

各种园艺作物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不同(表4-3),但总的来说,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比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高。许多越冬性植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冬季低温是必需的,满足必需的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这在果树设施栽培中很重要,在以提早成熟为目的时,如何打破休眠,是果树设施栽培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掌握不同果树解除休眠的低温需求量(表4-4)。

二、园艺设施内的温度环境特点

(一)气温

1.室内气温高于外温

园艺设施内的气温远远高于外界温度,但是与外界温度有一定相关性。光照充足的白天,外界温度较高时,室内气温升高快,温度也高;外界温度低时,室内温度也低。但室内外温度并不呈正相关,因为设施内的温度完全取决于光照强度,严寒的冬季只要晴天光照充足,即使外界温度很低,室内气温也能很快升高,并且保持较高的温度。遇到阴天,虽然室外温度并不低,室内温度上升量也很少。2.气温的日变化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对设施的气温有着极大的影响,晴天时气温变化显著,阴天不明显。塑料大棚在日出之后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出现在13时,14时以后气温开始下降,日落前下降最快,昼夜温差较大。温室内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揭开草苫前的短时间内,揭苫后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很快上升,一般情况下11时前上升最快,在密闭条件下每小时最多上升6~10℃,12时以后上升趋于缓慢,13时气温达到最高。以后开始下降,15时以后下降速度加快,直到覆盖草苫时为止。盖草苫后气温回升1~3℃,以后气温平缓下降,直到第二天早晨。气温下降的速度与保温措施有关。刚盖完草苫气温回升,原因是日光温室的贯流放热是不断进行的,只是晴天白天太阳辐射能不断透入温室内,透入的太阳辐射能升温比贯流放热损失的热量大,室温不会下降。到了午后光照强度减弱,温度开始下降,降到一定程度要盖草苫保温,即阻止贯流放热。刚盖完草苫贯流放热量突然减少,而墙体、温室构件、土壤蓄热向空气中释放,所以短时间内出现气温回升(图4-2)。

3.气温在空间上变化

(1)垂直方向

白天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日射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夜间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辐射型,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14时至16时是以下两种分布类型的过渡型。

(2)水平方向

南北延长的大棚里,上午东部气温高于西部,午后则相反,温差为1~3℃。夜间,棚四周气温比中部低,一旦出现冻害,边沿一带最先发生。日光温室内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均匀性。在南北方向上,中柱前1~2m处气温最高,向北、向南递减。在高温区水平梯度不大,在前沿和后屋面下变化梯度较大。晴天的白天南部高于北部,夜间北部高于南部。温室前部昼夜温差大,对作物生长有利。东西方向上气温差异较小,只是靠东西山墙2m左右温度较低,靠近出口一侧最低。4.逆温现象

园艺设施内还会产生“逆温”现象,一般出现在阴天后、有微风、晴朗夜间。在有风的晴天夜间,温室大棚表面辐射散热很强,有时棚室内气温反而比外界气温还低,这种现象叫做“逆温”。其原因是白天被加热了的地表面和作物体,在夜间通过覆盖物向外辐射放热,而晴朗无云有微风的夜晚放热更剧烈。另外,在微风的作用下,室外空气可以从大气反辐射补充热量,而温室大棚由于覆盖物的阻挡,室内空气却得不到这部分补充热量,造成室温比外温还低。10月份至翌年3月易发生逆温,逆温一般出现在凌晨,日出后棚室迅速升温,逆温消除。有试验研究表明,逆温出现时,设施内的地温仍比外界高,所以作物不会立即发生冻害,但逆温时间长了,或温度过低就会出问题。

(二)地温

设施的地温不但是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也是温室夜间保持一定温度的热量来源。夜间日光温室内的热量,有近90%来自土壤的蓄热。1.热岛效应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进入冬季土壤温度下降很快,地表出现冻土层,纬度越高封冻越早,冻土层越深。日光温室采光、保温设计合理,室外冻土层深达1m,室内土壤温度也能保持12℃以上,设施内从地表到50cm深的地温都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但以10cm以上的浅层增温显著,这种增温效应称之为“热岛效应”。但温室内的土壤并未与外界隔绝,室内外土壤温差很大,土壤的热交换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土壤热交换,使大棚温室四周与室外交界处地温不断下降。2.地温的变化

(1)水平方向

日光温室地温的水平分布具有以下特点:5cm土层温度在南北方向上变化比较明显,晴天的白天,中部温度最高,向南向北递减,后屋面下低于中部,但比前沿地带高。夜间后屋面下最高,向南递减。阴天和夜间地温的变化梯度较小。东西方向上差异不大,靠门的一侧变化较大,东西山墙内侧温度最低。塑料大棚内地温,无论白天还是夜间,中部都高于四周。

(2)垂直方向

园艺设施内的地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与外界明显不同。外界条件下,0~50cm的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即越深温度越高,不论晴天或阴天都是一致的。设施内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晴天白天上层土壤温度高,下层土壤温度低,地表0cm温度最高,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夜间以10cm深处最高,向上向下均递减,20cm深处的地温白天与夜间相差不大;阴天,特别是连阴天,下层土壤温度比上层土壤温度高,越是靠地表温度越低,20cm深处地温最高。这是因为阴天太阳辐射能少,气温下降,温室里的热量主要靠土壤贮存的热量来补充,因此,连阴天时间越长,地温消耗也越多,连续7~10天阴天,地温只能比气温高1~2℃,对某些作物就要造成危害。

二、园艺设施内的温度调节

(一)增温保温措施

1)采用优型结构

设计合理的采光角,增加进入室内的光量,使温度升高。

2)增大透光率

选用透光率高,耐老化的无滴膜;保持棚膜清洁;尽量减少建材的遮荫。

3)减少缝隙放热

密闭门窗;及时修补棚膜破洞;设作业间、缓冲带。

4)多层覆盖 利用小拱棚、二层幕、纸被、草苫等进行多层覆盖。

5)防寒沟

前底脚设防寒沟。

6)改善土壤结构

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吸热、蓄热能力。

7)地膜覆盖

进行膜下暗灌,减少地面的蒸发和作物蒸腾。

8)地热线加温

9)临时加温

冬季寒流来临前用热风炉、煤气罐、炭火盆等进行临时辅助加温。

(二)降温措施 1.自然通风

(1)通风方法(动画4-2-2-1)

① 带状通风

也称扒缝放风。通常在扣膜时就预留一条东西走向可以开闭的通风带,开闭处各粘合一条尼龙绳或撕裂膜,东西拉紧,下边一块固定在拱架上,上边一块压在下边的绳上,上下相互重叠30~40cm。通风时,扒开两膜绳,形成通风带。通风量可根据扒缝的大小随意掌握。

② 筒状通风

又称烟囱式放风。在前屋面的高处开一排直径为30~40cm的圆形孔,然后粘合一些直径比开口稍大,长50~60cm的塑料筒,筒顶用直径8~10mm的铁线固定,需大通风时将筒口用竹杆支起,形成一个个烟囱状通风口;小通风时,筒口下垂;不通风时,筒口扭起。这种方法在温室冬季生产中排湿降温效果较好(图4-3)。

③ 底脚通风

多用于高温季节,将底脚围裙揭开,昼夜通风。

(2)通风原则

① 逐渐加大通风量

每次通风时,不能一次开启全部通风口,而是先开1/3或1/2,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启全部风口。可将温度计挂在温室内几个不同的位置,以决定不同位置风口大小。进入春季,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面积和通风时间,当外界夜温稳定在15℃以上时,就要昼夜通风。

② 反复多次进行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冬季晴天12:00~14:00之间室内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2℃以上,此时打开通风口,由于外界气温低,温室内外温差过大,常常是放风不足半小时,气温已下降至25℃以下,这时关闭通风口,使温室贮热增温,当室内温度再次升到30℃左右时,重新放风排湿。这种放风管理应重复几次,使午后室内气温维持在23~25℃。由于反复多次的升温、放风、排湿,可有效地排除温室内的水汽量,二氧化碳气体得到多次补充,使室内温度维持在适宜温度的下限,并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和蔓延。遇多云天气,更要注意随时观察温度计,温度上来就放风,温度下降就闭风。否则,棚内作物极易受高温高湿危害。

③ 早晨揭苫后不宜立即放风排湿 冬季外界气温低时,早晨揭苫后常看到温室内有大量水雾,若此时立即打开天窗排湿,外界冷空气就会直接进入棚内,加速水汽的凝聚,使水雾更重。因此冬季日光温室应在外界最低气温达到0℃以上时通风排湿。一般开15~20cm宽的小缝半小时,即可将室内的水雾排除。中午再进行多次放风排湿,尽量将日光温室内的水汽排出,以减少叶面结露。

④ 低温季节不放底风 喜温蔬菜对底风(扫地风)非常敏感,低温季节生产原则上不放底风,以防各种真菌随风传入温室,病害发生蔓延。

2.强制通风 大型连栋温室因其容积大,需强制通风降温。

3.遮光降温 采用遮阳网、无纺布等不透明覆盖,或向棚膜上甩泥浆。4.地面灌溉 采用浇水、喷雾等方式,增加潜热消耗。

第二篇:标准化鸡舍的温度调控措施

标准化鸡舍的温度调控措施

时间:2011-05-29来源:本网采编

[底色:淡蓝 浅绿] [字号:大 中 小]

大量供应优质科宝500、AA+、罗斯308 | 龙头企业10-20万聘营销总监

在规模化养殖兴起比较集中的山东、辽宁、江苏等地,标准化或半标准化鸡舍的硬件操作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养殖场效益高低的重要环节。人们逐渐认识到,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要想取得好的生产效益,要想健康养鸡——养健康的鸡,必须把舍内环境控制运作好,而鸡舍的通风和温度管理又是环控的最主要内容。应该说,不论是鸡场管理人员,还是饲养员,还有兽药技术员了解和掌握标准化鸡舍的日常操作管理,主要是了解和掌握通风与温度的人工可控状态,使鸡舍局部小环境维持在符合鸡群生长、生产目标的范围内。

就目前而论,由于标准化鸡舍在各地兴起的时间短,管理经验积累的不够丰富,容易使人产生对自动化程度的依赖和掉以轻心。事实上,自动化程度高并不能代替人们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和对内部环境的及时掌控,也不能代替人对鸡群的观察。有的鸡场老板说,我的场子不用管理,全自动化,每俩三栋一个饲养员就够了,顶多再加上一个打更的兼管添火(暖风炉),还有的兽药企业的销售经理说,为了适应大的养殖场服务,技术员到鸡场去干一个月的活,把饲养管理都掌握,再结合诊疗用药就没问题了。笔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标准化鸡舍的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说起。

各地规模化养殖场的鸡舍建筑虽各有特色,但集中供热系统比较相同。包括热水或蒸汽锅炉、舍内热交换器机组、风机、负压系统、自动报警和调温的温度控制器等。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使外界新鲜空气经过预热均匀地覆盖鸡群,控制器及设备运行要能保障冬季最小通风量时的鸡群基本需求,也能达到季节交替时混合通风的控制要求,还要能保障夏季隧道通风的要求。这要有能保持舍适宜负压值的大排风量风机来作配套设备,风机百叶窗要启闭灵活密闭性好,且材质耐腐蚀,不易变形。水帘和侧墙进风口要能随季节启畅闭严。整个机组要便于除尘和清洗消毒。夏季降温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负压控制仪、脉冲水表、报警器、水帘、储水井(池)、风机等。要实现有效降温,首先要保证舍内有2~2.5m/s的风速,而这在控制器设置上,要设定能启动足够数量的风机且风机功率能使舍内的风速达到2~2.5m/s,这时控制器才能启动水帘,如果风速不够就启动就会因鸡舍前后端的温差太大(鸡舍两端温差不宜超过3℃)使得鸡舍后端的鸡群发生热应激。

由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加上季节变化的时段长短不一,很难说有一个能确保各地鸡舍小环境都适宜的自动化标准来操作。比如说,冬季的大雾或形成树挂(冰)的天气与寒潮大风天气,一些地区早晚和正午的气温差异天气,地势高低和自然屏障形成的局部对流天气都会对鸡舍的进风排风及舍内湿度还有设施设备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再比如说,水帘——风机系统的开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不同的鸡舍会因鸡舍建筑设计、结构、材质、密闭性、饲养密度、日龄不同产生不同效果,系统开启急剧的有时会引起短时间温度骤降,从而导致部分鸡的感冒。还比如,外界湿度大或气候干燥会影响水帘的使用时间,而水帘的使用时间长短又会影响舍内湿度,舍内湿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温度控制,这又影响到风机的功率和风速的保持。在季节交替时段的混合通风,侧墙通风口的位置、大小、开启度以及西墙或南墙的通风口有无遮阳网或遮阴植物也会影响舍内的温控通风效果。鸡舍的热量来源有三方面:外界的辐射和环境预热,供暖设施设备,鸡群自身散热。在冬季与

夏季,鸡群的大小、密度、饮水量、呼吸蒸发量、排便量、粪便稀稠度都会使鸡舍内的湿度、温度产生变化,而自动系统虽能及时调控,但对于鸡群的体感温度(因湿度风速导致的冷热应激)变化并不能感知,同一季节同一标准容量的鸡舍,饲养8000只12日龄的鸡和饲养5000只33日龄的鸡,虽然可以有自动调控设备来进行数据管理(如最大饲养量与夏季最大通风量和冬季最小通风量之间的调控转换),但鸡群的状况是否良好,还是要靠人的因素——人的责任心。

人的责任心也就是日常管理要顾及到哪几方面呢?

一、是要检查鸡舍的密闭性。不论冬季还是夏季,鸡舍密闭的好才能保障新鲜空气从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进入,前后端温差和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尤其要检查中间的门口、刮粪板口、水帘与墙壁结合处、侧墙通风口等处,这些地方易形成漏风口。尤其在冬季,如果风由漏风口进入鸡舍,会造成冷风直吹鸡群。还要保证纵向通风的外界空气从鸡舍一端的两侧而不是一侧进入鸡舍,这样可以使舍内空气与外进空气充分混合,不至于产生贼风或死角风。

二、是要关注舍内负压值。负压值也叫静态压力差值,既鸡舍内外大气压力差值。密闭性好的鸡舍,在关闭所有的进风口的情况下,启动排风机,鸡舍内的静态压力差值,既负压值必须能超过0.12英寸水柱。由负压形成的通风口的一定风速会因外界天气或昼夜温差的变化而改变,此时控制器会自动调整负压,但由于各种设施的配套和人为原因,会造成偏差。舍内负压过大会造成鸡舍前后风速不均匀、温度不均匀,造成舍内鸡群冷热应激。所以,在实际应用上,鸡舍负压不能超过0.1英寸水柱(通常是控制在0.06~0.08英寸水柱),还有与负压控制器连接的进气管一定要放在鸡舍外面,与大气压相连。把进气管放在鸡舍工作间是不对的,这看似微小的区别,实际上会影响对鸡舍实况的判断。另一方面,关注负压还要注意风机百叶窗开启角度,有的百叶窗密闭性好,可是开启不足90度,会影响风机排风效率。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风机排风量不够,都会水帘的过帘风速达不到要求,使得水帘降温效果大大地打折。

三、是要调整风机水帘。一些地区在夏季昼夜温差过大或天气变化无常,此时段要采用横向通风与纵向通风相结合的混合通风,这样便于保证鸡舍温度不致变化过快。当舍内风机开启达到全部风机一半时,要由混合通风转变为纵向通风,使用纵向通风时一定要把侧墙通风口全部关闭。当舍内风机开启1~2个即可时,可以采用横向通风。水帘的开启和关闭也要与风机协调,当温度升高,先是加大通风量和风速,此时要观察鸡舍的温度,当温度继续升高(如30℃)时,再开启水帘,水帘要逐渐打开。如果水帘循环用水因与外界干热空气的热交换而升温时,降温效果会大打折扣。这多是因地下储水井(池)过浅容量不大,要解决次问题,可以设计两个并联的储水井(池)交替使用,还要在水井(池)上方加搭遮阳网,在持续闷热高温时节,可以往水池里加冰块以降低水温。反之,当温度回落(如27℃)时,要先关闭水帘,再逐渐减少风机开启台数。还要注意纵向、横向、混合通风模式的转换时机,这些转换的过程掌握不好,会使得鸡舍内出现不良变温,影响鸡群。

四、是要了解有效温度与体感温度。鸡群的上方空气流动可以对流冷却效应,贯穿鸡舍的整体空气流速会对鸡群产生风冷效应。鸡舍通风是否良好,温度是否适宜,不能只看温度计和温控器所显示的温度,要以鸡的体感温度为准。也就是说,要以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鸣叫、卧息、精神状况为依据。一般说,鸡背的风速以2~3m/s为宜,超过3m/s鸡只就会出现不良症状如腹泻等条件性疾病。鸡群所感受的温度也就是体感温度或可感温度是与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不同的,风速越快,鸡的体感温度(低)与温度计记录值(高)差距越大,鸡的日龄越小等都会使风冷效应越大。例如,舍内截面1m/s的风速,1日龄雏鸡感应降低温度为8℃,而35日龄的肉成鸡约为3℃。所以只有把鸡舍的绝对温度和空气流动速度、鸡的日龄、密度、鸡舍外周环境、当地当时的天气、鸡舍建筑结构、材质等结合起来考虑,还要及时经常观察鸡群才能了解和掌握鸡的舒适健康程度。

五、是要及时清洗和维护。鸡舍外的负压控制仪压力探头要及时清洗,以免粉尘等堵塞压力管,影响控制仪的准确性。压力探头要放在鸡舍外背风的地方,以防止刮风对控制仪的干扰。温度传感器要及时校正,在校正的时候,要把所有探头放进同一水桶里,依据水中的温度来校对准确,要保证水桶里的水接近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注意不要测量空气温度来校对,因为空气在运动中其温度会有几度的急速变化,这会影响校对效果。水帘的有效进风面积是其自身面积的70%,使用1~2年后就降低为40%~60%进而影响降温效果。这主要是风沙杂物鸡毛等的堵塞,因此,要每月冲洗过滤器和水帘两次,要冲净杂物、生物膜,必要时可用清洗剂反复清洗。水帘循环用水也要及时更换,因为混浊的微生物繁衍的水质不仅影响降温效果,也对鸡舍环境与鸡群健康造成危害。比如,进入水帘的空气中可能携带霉菌孢子和有机物,孢子会在水帘垫纸上生长形成霉菌聚居,而且水帘在夜间较冷的时段会因停止供水而逐渐变干,这种变化客观上也为霉菌的繁殖提供了湿——干循环的适宜环境。在夏季过后,要把水池(水罐)的水放净掏干,盖严,防杂物灰尘进入。电机水泵移至室内以防冻坏。水帘纸垫要遮盖严实,防氧化损伤。

第三篇:设施农业发展措施

设施农业发展措施

今年以来,xxx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多措并举助推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抓好设施农业,全面落实养殖暖棚建设任务,xxx乡把设施农业建设列入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通过与乡村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靠实了责任,紧盯任务抓落实。

二是整合资金,齐抓共管。全乡上下积极争取“双联惠农”贷款政策机遇,鼓励和支持涉农资金向设施农业倾斜,形成资金合力,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选树典型,优化布局。不断提高现有养殖小区的经济效益,从规模养殖中要效益,加快推进养殖规模化发展进程,同时进一步优化养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规模化养殖小区,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

第四篇:关于果树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技术

果树设施栽培下的环境调控技术

张琳2011305110047果树班

摘要:本文介绍了果树设施栽培的基本特点,主要从设施内的气温、湿度、光照、CO2等方面来具体说明了果树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技术。

关键词:果树设施栽培 气温调控 湿度调控 光照调控 CO2调控

果树设施栽培是区别于露地自然栽培的特殊形式,主要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它设施,改变果树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改变果树生产的物候期,使果品提前或推迟成熟,以调节果品的上市供应时间和售价,提高生产效益。

由于设施栽培可以人为地控制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条件,植物可以长年生长,完全可以改变自然生长发育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为改变果树的收获期提供了可能性,而这就要求人为地控制和促进花芽分化,打破果树休眠和科学的控制环境条件。下面主要从塑料大棚的气温、湿度、光照、CO2等方面来具体说明果树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气温调控

1.1 设施内温度变化的特点

大棚内的温度变化规律是:昼夜温差大;晴天温差大于阴天,且棚温回升快;阴天棚温增温效果不明显。

大棚具有显著的增温、保温效果。华北地区2月上旬至3月中旬棚内开始迅速升温,3月中旬棚内温度可达15~38℃,比棚外高3~15℃,棚内10厘米地温可达到13~23℃,比露地高3~8℃。在苏南地区,3月中旬阴天条件下,棚内气温比棚外高6~8℃,最低温度比棚外高2~5℃,土壤温度比露地高5~6℃。一般大棚内地温和气温稳定在15℃以上的时间可比露地提早30~40天,比地膜覆盖早20~30天。大棚内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尤以昼夜温差变化剧烈。棚内气温在日出前最低,约比露地高3~6℃,日出后迅速升温,不通风时每小时可升温3~8℃,中午12~13时达到最高,晴天可达40℃以上,14时以后气温开始下降,每小时降幅5℃左右。地温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但幅度小于气温,且夜间地温高于气温。

1.2 设施内温度调控的关键时期

一般认为,设施温度管理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从现蕾至盛花期。要求温度调控昼夜20 ℃或昼20 ℃夜温稍低。温度过高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虽然高温促进开花,但花蕾没有充分发育,不完全花比例较大,花粉发芽率下降,坐果率低,且易产生畸形果。近来一些国家利用开顶温室进行通风降温,效果甚佳。花期最低温度晚

间应不低于5 ℃,在晴天有风的夜晚,不加温温室易发生气温倒置(内部温度低于外部),因此花期夜间采取加温或保温措施至关重要。二是果实生育后期,昼夜最适温度25 ℃左右,最高不超过30 ℃。温度太高,会造成果皮粗糙、颜色浅、糖酸度下降。现阶段温度调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温, 土温对树体的影响研究较少。

1.3 设施内温度调控措施

根据大棚内的温度变化规律,可采取以下的温度调节措施:

1.3.1 增温措施主要有:

(1)、多层覆盖:如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内加盖地膜。

(2)、棚前挖防寒沟:在大棚前沿外侧挖深50厘米、宽40厘米,与大棚等长的平底沟,沟底铺一层旧薄膜,填入秸草,上面再覆盖薄膜防止漏水。这种沟不仅能阻止棚内土壤热量外传,而且能防止大棚前沿作物根系遭受低温伤害

(3)、棚后建风障:在大棚北侧,沿棚向用芦苇、高粱秆等搭成与地面夹解70度的风障,风障上加盖一层旧薄膜。这种风障不仅能够挡风,而且还具有反光作用。

(4)、棚上覆盖草苫、草帘:日落前,在大棚上覆盖草苫、草帘等,其内侧选用保温性好的蒲草或稻草,外侧加芦花等,覆盖物厚4厘米、宽2米。这种覆盖物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5)、棚内喷涂防水滴剂:普通薄膜喷涂SN防水滴剂后,不易形成小水滴,透光率可提高35%,增温效果明显。

1.3.2 降温措施主要有:

(1)、减少阳光照透过率。遮光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一般遮光20%~40%,能降温2~4℃。遮光常在夏季光强且温度高的季节或在移苗后促进缓苗时应用。主要采用塑料薄膜抹泥浆法,以及覆盖苇帘、竹帘、遮阳网、普通纱网、不织布等。

(2)、增大潜热消耗,减少地热贮存。地面灌井水或喷水,增大土壤蒸发耗热,且与通风结合,以避免棚室内空气湿度过大。还可用井水喷淋棚室屋面,达到降温效果。

(3)、加强通风、换气。采用自然通风,即在棚膜落地处内侧设80~100厘米高的地裙,然后在其上部扒缝放风。此外,棚室顶部还需扒缝放风或烟囱式放风。通风能促进棚室内外热交换,利于降温。

(4)、汽化冷却。在炎热夏季,运用喷雾降温法,即在进风口安装喷雾器,然后用循环水喷洒进入室内的热空气。由于汽化需要吸收热量而使空气温度下降。采用此法,可使32℃空气冷却降至27℃。但需防止喷雾水滴流入棚室内。土壤及空气湿度的调控

2.1 设施内空气湿度状况

设施内维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对作物是有利的,由于设施内比较密闭,空气湿度的变化较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昼夜:白天湿度低,夜间湿度高。温度低,湿度大;高温度,湿度小。

(2)灌溉:灌水后湿度大,因此早晨浇要结合通风,湿度是病害发生的先决条件,是侵染性孢子吸水,膨大,发芽的必需条件。

(3)外界条件:阴雨天,湿度大;晴天、风天湿度小。

(4)覆盖材料:农膜覆盖的比玻璃覆盖的设施空气相对湿度大。

2.2 设施内空气湿度的调控

空气相对湿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需要60—70%的湿度,85—100%会抑制呼吸消耗。因此上午10时以后通风降湿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控制通风、保湿、降温抑制呼吸消耗。

(1)增加湿度的方法:喷雾、湿帘、灌溉、控制通风等。

(2)降低空气湿度的方法:通风换气、加温排湿、地膜覆盖、控制灌水及除湿设备等

2.3 设施内土壤湿度的状况

设施内土壤湿度主要设施类型及灌溉的影响

(1)塑料棚:由于水分在薄膜上集聚后下滑,结合雨水的渗入,四周土壤湿度大,中部湿度小,灌水应注意中部多浇,四周少浇。

(2)温床:北侧水分蒸发量大,土壤湿度小,南侧土壤湿度大。

(3)温室:是唯一不受外界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设施类型,土壤湿度的变化主要由灌溉来调节。

2.4 设施内土壤湿度的调节

设施栽培中合理灌溉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主要措施之一,灌溉时期及灌水量要根据作物种类、品种、栽培季节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份的不同要求等来决定,目前设施内的灌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4.1 膜下沟灌法:常规的沟灌水顺着垄沟或池子进行大水漫灌,设备简单、浇水量大,但浪费水资源严重;浇水后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同时棚室内空气湿度大,病害严重,另外早春大水沟灌,使地温下降快,不利于作物生长。因此采用沟灌就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应大通风,防止空气湿度过高,浇水后应及时松土,有利地温的提高。

2.4.2 喷灌法:园林花卉和中草药栽培适宜喷灌,高温季节适宜喷灌,喷灌能降低棚室温提高空气湿度。

2.4.3 膜下滴灌法:由于各种粗细不等的塑料管组成,包括干管、支管、毛细管、滴头等,由毛细管把水送到每一棵的根处,水一滴滴浇到根的附近,是节约用水的一种灌溉方法,这种浇水方法其优点是灌水均匀,土壤表面不板结,能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滴灌不但省工、省水,根多发达,蔬菜增产幅度大。

另一种滴灌是膜下软管滴灌:①节约用水,节省浇水52%,②能保持良好土壤环境,土壤疏松③利于提高地温,10cm土温平均比沟灌提高1.5—2℃④提高肥效⑤省工、省力,沟灌必须人工看护,改灌溉水口,而滴灌只需打开阀门即可,不用人工看护⑥空气湿度小,减轻病害发生 3 光照调控

3.1 设施内的光照特点

设施内光照状况取决于室外自然光照状况和覆盖物的透光能力。由于覆盖物(主要是塑料薄膜)对光的反射与吸收,支柱、拱架、墙体等设施结构及附属物件的遮光,塑料薄膜内面的凝结水滴或尘埃污染等影响,设施内的光照状况明显低于自然条件,其光照强度平均为室外自然光照强度的60%~70%。另外,设施内光照强度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变化幅度大,以近薄膜为光源点、越向下靠近地面,光照强度越弱,大约每下降1.0米,光照强度减少10%~20%。除光照强度发生变化外,设施内的光照质量即光谱成分亦发生了改变。不论是玻璃设施还是塑料薄膜设施,均阻隔了部分紫外线的透入,但塑料薄膜比玻璃能透过更多的紫外线。

3.2 设施内光照调控措施

冬天或早春进行以提早成熟为主的设施栽培,由于保温需要加盖保温层(草帘或草苫),白天保温层的起盖和揭除,使行设施内的光照时间明显变短,一般12月份至次年1月份为6~8小时,2~4月份为8~10小时。针对果树设施内光照强度弱、光谱质量差、光照时间短的特点,在光照因子的调控上,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光照状况。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3.2.1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目前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果树设施塑料薄膜,即覆盖材料主要是塑料薄膜,也称棚膜,按合成的树脂原料可分为聚乙烯棚膜、聚氯乙烯棚膜、乙烯-醋酸乙烯棚膜。其中聚乙烯膜应用最广,其次是聚氯

乙烯棚膜。生产中按性能特点又分为普通棚膜、长寿棚膜、无滴棚膜、漫反射棚膜、复合多功能棚膜等。

3.2.2 合理安排棚室设施结构:充分考虑不同树种、品种生长发育习性的差异,在保证环境条件便于调控、紧固耐用、抗性较强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棚体高度,以增加果树下部光照;尽量减少支柱、立架、墙体等附属物的遮光挡阴。

3.2.3 铺设反光地膜:铺设反光地膜于设施内地面或竖挂于棚内墙体一侧,可充分利用反射光线,大大增强或改善设施内光照状况。

3.2.4 人工补光技术:果树设施栽培遇连阴雨天,树的超早期保护栽培,需进行人工补光,以弥补设施光照的不足,并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和代谢。人工补光栽培所用的光源有荧光灯(40~100瓦)、水银灯(350瓦)、卤化金属灯(400瓦)、钠蒸气灯(350瓦)。由于这些人工光源的光波不一样,在分布处理上有所差异,同时对果树的生长发育的作用亦有所不同。

4、CO2浓度调节

4.1 设施内CO2浓度变化特征

在下午6时闭棚后,棚内CO2浓度逐渐增加,到22:00后达670ml/m3,至日出后达700ml/m3,达到最高峰。日出后尚未通风,CO2浓度急剧下降,以后CO2浓度很快降到300ml/m3以下,至9:00通风前达到最低值,仅100ml/m3左右。9:00后通风,CO2浓度回升,但仍在300ml/m3以下,比室内空气中的浓度低。所以大棚内CO2含量在白天是亏缺的。

4.2 设施内CO2浓度调控措施

一般情况下,设施内二氧化碳由于果树不断光合作用的消耗又得不到外界的流通补充而表现为气源缺乏,浓度降低。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抑制了光合碳素生产的正常进行,减少了经济产量、降低了果树的抗逆性。因此,设施内二氧化碳的调节仅是一种补充的过程。二氧化碳的调节方法有如下几种:

4.2.1 增施有机肥。是生产中补充CO2最为现实的方法。试验证明,有机肥施入土壤中经过腐烂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4.2.2 通风换气。在外界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每天通风换气,达到设施内CO2的自然补充。

4.2.3燃烧法补充CO2。通过燃烧白煤油、液化石油等,释放CO2。

4.2.4 二氧化碳气肥。固体CO2气肥为褐色,直径1.0毫米,扁形或扁圆形固体颗粒,每粒0.6克,含CO2为0.08—0.096克;折合每亩施入40公斤,棚室CO2浓度

可达1000mg/L,施入后6天始释放出CO2,有效期90天,高效期30—40天;释放完CO2的肥料残渣含有效磷20.7%,速效氮肥11.0%,是很好的复合肥。一般于果树开花前10天左右施入,挖2厘米左右深的条沟,施入后盖浅土(1—2厘米).固体CO2气肥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土壤疏松、湿润(覆土后不要踏实)。②施肥后放风可照常进行,但以棚体中上部开风口为宜。③勿将CO2气肥撒至花、果、叶等幼嫩器官,以免烧伤。④低温、干燥处保存,勿放置过久。

4.2.5 化学法(二氧化碳发生器)。在防硫酸腐蚀的容器中用硫酸和碳酸盐反应释放出CO2。使用时顺棚体方向每隔6-7米左右放置一CO2发生器(如塑料桶等)。将发生器吊在棚架上,容器口略高于果树,装入适当比例的硫酸和碳酸盐,让其混合反应。

参考文献:

[ 1 ]林羽,胡方南 果树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技术[ J ].温州农业科技, 2007(3): 41——42

[ 2 ]宋春明,孙秀辉,甘兴辉 初谈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 J ].科技资讯, 2009(9): 236

[ 3 ]时洁.关于设施果树栽培的研究[ J ].现代农业科学,2008.9(2): 41-42.[ 4 ]王晨,王涛,房经贵,蔡斌华.果树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4): 197-199

[ 5 ]葛世康等.设施栽培果树的关键措施[ J ].北京农业, 2006(7): 29.[ 6 ]葛世康.设施栽培果树的扣栅升温与温湿度调控.[ J ].果农之

友,2010(3):11.[ 7 ]木塔里甫,吴玉霞,何天明,等.新疆设施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45(2): 26125.[ 9 ]仇宏昌,杨雪萍.设施果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J ].果农之友, 2003(3): 3.[ 10 ]赵书华.加强管理,保证设施果树栽培健康发展[ J ].果农之友, 2004

(6): 8-9.[ 11 ]王金中,姜同弟,葛建国,等.东海县设施果树栽培现状与发展建议[ J ].果农之友, 2007(8): 42.

第五篇: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措施

我市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确定的蔬菜主产区之一,设施农业又是市委、市政府所确定的发展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近期,我带领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就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和成效

设施农业具有节水、聚能、高产、高效、稳定、便利的特点,是避灾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易被广大农民接受,适

应现阶段我市农村发展实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丰富我市淡季农产品供应、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市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具有光能充足、日照时间长的优势,气候资源是国家农业区划中的优势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基本特点是日照长,年均日照达2936个小时,无霜期171天,气温日较差大,≥10℃积温为3100—3500℃,因此气温和热量状况适合农作物生长,利于作物干物质积累和土壤有机质分解。耕地以河套灌淤土为主,排灌体系健全,沟渠路配套,耕作土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地肥沃,障碍因子少,土壤条件好,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蔬菜生长。

近年来,自治区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做出了在全区发展百万亩设施农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市作为**设施农业建设的主要区域,坚持“以政府扶持为导向、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发展原则,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在速度、规模和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截止2008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0.3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9.63万亩、大小拱棚10.74万亩。建成了利通区金积镇,青铜峡市叶升镇、大坝镇、小坝镇、瞿靖镇,盐池县城西滩,红寺堡开发区乌沙塘等7个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和20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在设施农业栽培中广泛推广应用了优良品种、工厂化育苗、嫁接、测土配方施肥、滴灌等10多项无公害栽培技术,设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类型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瓜果、设施花卉、设施食用菌等多领域扩展延伸。基本实现了全年生产,均衡供应。目前,全市以辣椒、番茄、黄瓜、茄子、西瓜为主导的设施瓜菜年产量达到65万吨,90%以上的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有58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

(一)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调整的步伐,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花卉、园艺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

(二)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以蔬菜、花卉、园艺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必将大大改善农业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种植结构,丰富种植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

(三)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蔬菜和花卉种植,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近期调查表明,我市单茬西红柿亩销售收入10756元,纯收益4931元。单茬辣椒亩销售收入6876元,收益1631元。两茬蔬菜平均亩销售收入11714.5元,亩纯收益3773.6元,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五)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农民在搞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来,有效促进了自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舍和周边村队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六)设施农业发展的领域和规模持续扩大。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川山区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区域比较优势,面向市场,优化结构,在“名、优、特、新、精”上做文章,把设施农业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扩规模、抓市场、促产业”的思路,加快建设速度。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科技人员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千辛万苦抓项目,千家万户搞培训,千方百计解民忧,科学规划,集中连片,加大投入,用好资金,强化服务,2008年新增设施

农业10万亩,成为我市设施农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政府推动是关键。市委、政府和各县(市、区)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工作,把设施农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年初就将设施农业的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区)、各部门,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加强督查考核,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建,各乡镇具体抓落实。农牧部门在年初就提出了日光温室建设方案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及时与供电、水务、交通等部门沟通、合作,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列入自治区计划,并派驻技术人员蹲点把关。财政部门及时筹措建设补助资金,先期拔付540万元,用于启动建设。商务部门及时协调,保证建棚高峰期的柴油供应。

(二)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以公司引领、大户参与带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市委、政府因势利导,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十大产业基地”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十大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投资发展设施农业在政策扶持上进一步做了明确规定,继续强化服务,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展设施农业。一是广泛发动公司、企业、个体老板,积极参与设施农业建设。除享受**市补助政策外,从建棚选址、道路、打井、架电、协调贷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今年,有40多家公司、大户投资参与日光温室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乡村干部、党员、科技人员带头建设日光温室,率先垂范,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三是调动本地群众发展设施农业。今年,通过政策驱动,能人带动,全市70%以上的温棚由本地农民自己建设、经营,比去年提高40个百分点。

(三)统一品种规划布局,大力发展集约化生产。按照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的设施农业发展要求,我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一村一品”,对日光温室茬口布局、主栽品种作出统一安排,积极引进品质优、产量高、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大力推广工厂化育苗、嫁接、反光幕、电动卷帘机、暖风炉等新技术,按照设施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标准和种植技术规程指导农民生产,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定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组织销售,改变了过去品种多、乱、杂、统一销售困难的局面。今年,我市日光温室品种以西红柿、辣椒为主,面积占80%以上。

(四)坚持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寻求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发展设施农业,投入是关键。为此,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因势利导,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社会力量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推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大市、县(市、区)财政扶持力度。对集中连片发展日光温室500亩以上的园区,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造基础设施,并视规模和财力给予每棚2500—8000元不等的补助;二是整合捆绑项目,形成共建合力。各县(市、区)普遍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科技支撑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捆绑,整合资金,统一用于基地建设;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为设施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四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寻求信贷支持。最终市区由市财政担保,国有土地抵押,争取到自治区农发行设施农业贷款5000万元。其它县(市、区)也争取到了金融部门对设施农业建设的信贷资金,为设施农业稳步推进创造了条件。

(五)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农户的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今年以来,组织实施了科技指导山川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川区的技术优势,派驻技术人员到山区蹲点开展技术示范、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山区技术人员和骨干农民。多次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观摩会,让农民掌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日光温室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修建一栋使用面积0.8亩的日光温室需要资金2万元左右,加之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更大,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设施农业发展注重产前、产中服务,轻视产后服务。各级部门关心建设和种植,而忽视销售。

三是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量小,品牌产品缺乏。农户在温棚中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十分突出,设施农业产品中药物残留令人担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四是科学技术推广不够深入。农民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蔬菜栽培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优化布局,按照市场要求加大种植结构调整。一是发挥优势,调整优化设施农业生产布局。川区以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为主,以外销为主。山区鼓励经济、技术、劳动力等条件较好的农户先期发展设施农业,再辐射带动周边农户,逐步推进。二是突出特色,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依托市场,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和拳头产品。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以番茄为主打产品,大中棚、小拱棚蔬菜生产以番茄、辣椒、黄瓜、西瓜为主打产品。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设施栽培。在利通区、青铜峡等生产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产品销路稳定的地区,以日光温室蔬菜、园艺为主,提高建设标准,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在盐同红等生产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选择发展成本低、投入少的大中棚、小拱棚设施栽培形式,实行梯次发展,逐步提高设施标准。

(二)依靠科技,促进设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加强设施的标准化建设,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高温室外覆盖、内覆盖与遮阳网揭放的机械化操作水平。二是强化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人员结构,保证推广经费,增强服务能力。根据各县(市、区)的产业特点,研究成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组织形式。三是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厂化育苗、阴阳棚日光温室、热风炉、嫁接、生物防治、组织培养等高新技术。改变传统单一的蔬菜种植模式,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四是加强品牌培育。依据自然地理和品种优势,打造地方特色品种,提高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打造地方品牌。五是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与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紧密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农民对设施蔬菜、果树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带动农民应用各项新技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做到棚棚都有“明白人”。六是发挥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县市在制定和实施设施农业发展规划中,加快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组织园区内农户组成生产、销售合作组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生产和销售。

(三)建立健全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针对我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主导品种和产品,加快制定无公害和绿色设施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加工、包装、运销标准,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标准加大认证和监督管理,实现设施农产品生产、检测、运销的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加强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实行定点定期检测、监控,加强对番茄、辣椒、茄子、黄瓜、韭菜等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监管,突出抓好集中产地的瓜果、蔬菜农药残留量监控。引导支持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城市社区设立无公害瓜果、蔬菜专营区和连锁店,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三是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坚决取缔非法生产、销售违禁投入品的经营单位和摊点,从源头上杜绝违禁农业投入品的滥用;对高毒、高残留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并建立销售台账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四)加强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在设施蔬菜集中产区,按照“优化布局,完善设施,提高功能”的原则,搞好规划布局,建设产地批发市场。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市场建设,建立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扶持壮大果菜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建立基地、进行技术改造、创建品牌、新产品研发等,促其做大做强。重视对流通企业的扶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壮大一批瓜果、蔬菜龙头企业,增强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培育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以生产、销售为纽带,以产销大户、农民经纪人为龙头,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发挥其信息交流、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的优势和作用。鼓励支持各种中介服务组织与农民签订订单,帮助农民搞活流通。四是努力扩大蔬菜、瓜果出口。依托出口骨干企业,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建设蔬菜、瓜果出口生产基地,开拓蔬菜、瓜果国际市场,扩大出口。

(五)加大设施农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提供贷款贴息补助。主要对龙头企业、中介流通组织、运销大户从事农产品运销提供贷款贴息补助,对与农民签订保价订单,集中种植同一个品种达500亩以上的,给予以奖代补。二是鼓励建立农产品销售与信息采集中心。设施农业面积大的市县可以考虑在目标市场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销售与信息采集中心,负责提供当地农产品价格、市场供求信息,采集后向在全市发布。三是扶持运销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冷藏库建设、冷藏运输车、产地市场及配套设施建设。鼓励企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投资建设预冷库、购买冷藏车,政府给予贷款贴息。四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针对设施农业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积极倡导建立设施农业保险制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展设施农业保险业务,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施农业保险补贴,降低生产者的种植风险及市场风险,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五是对成效突出的县(市、区)进行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表彰奖励先进县,对发展设施农业速度快、市场营销好、农民增收显著市县,给予以奖代补。六是建立高效、通畅的“绿色通道”。严格执行交通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20号)和自治区关于建立“绿色通道”的有关通知要求,对整车运输包括瓜果、蔬菜在内的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不滞留、不卸载、不罚款,对车辆的违规行为事后妥善处理。对合法装载运输瓜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车辆路桥费实行不同程度的减免。七是鼓励土地合理流转。在维护农民基本利益的前提下,本着“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统建分管等多种经营模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加快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下载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发展趋势 主讲人:杨国栋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

    设施农业

    中央财政三十五亿元扶持农业产业化日期:2009-11-06 14:57 作者:赵永平来源:人民日报从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获悉,明年中央财政初步安排35亿元资金,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设施农业定义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

    设施农业工作总结

    设施农业工作总结1 为认真贯彻落实设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赴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学习时间十天。现......

    设施农业调查报告

    调 查 报 告 --------关于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的调查 学号074040234 姓名周艳琼 院系历史与行政专业 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王俊程 关于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的调查报告 现在全......

    苏州设施农业

    苏州设施高效农业 1、常熟市海明蔬菜园艺场 常熟市海明蔬菜园艺场成立于2002年,位于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常熟市梅李镇。目前拥有职工320人,技术人员26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

    浅谈农业设施(五篇模版)

    浅谈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 摘要:生态型农业、可持续型农业与现代农业最佳的结合方式是设施农业,这是新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助于推进传统农业的结构......

    设施农业[大全5篇]

    一种适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利发明—新型设施农业大连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王成云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9月第10期 【摘要】 新型设施农业是中国专利产品,它除了能创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