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30 作者:姜春云
早在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同志70年前讲的这段极富哲理、形象而生动的话,至今细读起来,依然发人深思、回味无穷。进入新时期,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用心探讨“任务与方法”、“过河与桥船”的问题,仍然不失为一件大事要事,有着十分现实而特别重要的意义。
方法,是人们为人处世,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种种矛盾和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式。世上所有的个人、团体、政党和国家机关等,总是要借助、依靠、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做好想要做的事情,达到预想的目的。有了正确的方法,可以纵横捭阖,挥洒自如,举重若轻,事半功倍,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若是没有科学的方法,或者方法失当,则往往会陷入困境,一筹莫展,一事无成,甚至一败涂地。领导方法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对策、举措和手段,是领导者解决工作实践中种种矛盾和难题的基本程式与做法,是领导者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领导方法有科学与非科学、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区别。领导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程度,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率、效能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们党一向重视领导方式与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始终强调在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领导方式方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卓有成效地进行了领导方式与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突出强调增强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指导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领导作风的同时,强调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他们在许多著作和文章中,对改进领导方式与方法,提高领导水平都有精辟的论述。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进和完善。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都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是由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一代接一代地重视研究解决领导方式与方法问题,引导全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任务,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与方法,转变领导作风,才极大地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巨大成功,开创了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很适时、很中肯、很有远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格局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任务和新的客观实际,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综观全国各级各行各业领导干部工作方式与方法的现状,既有适应的方面,也有不适应的方面。应当说,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领导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改进,创造积累了许多富有生机活力的新的领导方式与方法。但是,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思想观念陈旧,领导方式与方法落后于形势任务的需要。有些同志无视领导环境、对象、内容的变化,还在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工作方式与方法管理市场经济,管理社会事务,仍然习惯于用行政手段随意干预企业运营,用“一刀切”的办法指挥农民种这种那,用“拍脑袋”的办法进行决策,甚至用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的办法对待群众,以致造成妨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严重脱离群众的不良后果。有些同志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领导工作,感到茫然,苦于无方,感叹“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一些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则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欠缺,遇到复杂的矛盾和工作难点不知如何应对的问题。可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领导方式与方法,学习掌握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各级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领导同志的当务之急。
自2002年10月开始,我和部分热心于领导科学研究的同志,就新时期领导方法这个课题,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探索与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接触过不少在一线工作的干部,发现有些同志工作热情不可谓不高,责任心不可谓不强,也不可谓不辛苦,一心一意想把工作做好,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好事,可是,往往心也操了,劲也费了,累也受了,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原因何在?领导方式与方法不对头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些同志平时不大注意研究形势任务的变化对领导方式与方法提出的新要求,对学习和掌握科学领导方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自觉性,习惯于“用老方子治新病”,凭老经验办新事,往往是“过河不搭桥”,“跟着感觉走”,得过且过,甚至盲目蛮干,这怎么能产生好的效果呢?有些同志深有感触地说:“领导工作千难万难,方法对头就不难领导工作再忙再乱,方法对头就能举一反三;领导工作容易陷入被动,方法对头就能赢得主动。”可见,把改进和创新领导方式与方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改革深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特别是做好一线领导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实在必要必需必行。
新时期领导方法课题研究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领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领导方法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于新的形势任务和客观实际,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总结概括新的领导工作经验,注重研究、探讨、回答新时期各级领导、尤其是一线领导工作的方式与方法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和课题组的同志们经过反复商讨、比较,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为18篇,即观念篇、发展篇、决策篇、调研篇、创新篇、信息篇、用人篇、基层篇、群工篇、矛盾篇、务实篇、示范篇、法制篇、团结篇、公仆篇、廉洁篇、学习篇和班长篇。领导方式方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新时期领导方法18篇的组合是一个整体,各篇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观念篇是本书的开篇,解决的是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问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开拓创新的基础。改革开放每一步的成功,领导者思想认识的每一次飞跃,都始于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正所谓“成亦观念,败亦观念”,“一念之差,天上地下”,“观念一变天地宽”。发展篇是探讨领导者谋事、创业思路的。怎样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思发展、谋发展、求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本篇研讨的重点。决策篇是研究领导决策科学化问题的。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基本功。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决策必须坚持哪些原则和程序,怎样进行前期研究和多方案综合评价、对比选优,怎样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领导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防范决策风险和失误,有效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和成功率,在本篇中都有涉及。调研篇解决的既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工作作风问题。本篇着重探讨、论证了调查研究在新时期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把握新时期调研工作的特点、规律和内涵,创新方式方法,以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创新篇论述的是如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领导工作的新突破,重点探讨了领导者为什么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品格,以及开拓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信息篇回答的是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技术手段问题。有无信息化意识,能否及时获取并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是新时期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篇侧重研究了领导者如何通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有效推进领导方式与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用人篇论述的是如何认识和开发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怎样正确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确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解决人才既短缺又浪费的问题,消除人才选用上的种种弊端等问题。基层篇着重论述了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城乡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总结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成功经验,从基层工作的实际出发,归纳了做好新时期基层工作的八种有效工作方法,并探讨了上级领导机关应当如何关心、指导、帮助基层组织和干部做好工作等问题。群工篇重点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为什么必须紧紧围绕群众新的需求,转换工作思路,采取新的有效方式与方法,以及怎样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矛盾篇重点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新时期错综复杂的矛盾,包括领导者在处理这些矛盾中应当坚持的原则和方法,怎样做到“对症下药”、切中要害,促使矛盾迎刃而解。务实篇重点剖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及其根源,探讨如何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论证了要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必须解决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示范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新时期典型示范这一领导方法的意义、特点和运作方式,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法制篇重点论述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与改进领导方式、方法的关系,探讨了领导者如何带头学法、懂法、守法、执法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团结篇涉及的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针对新形势下种种影响团结的因素,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就如何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基础,发扬团队精神,搞好“一班人”和方方面面的团结,作了比较深刻系统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法。公仆篇研究的是新时期领导者如何认清自身的公仆身份,摆正公仆和主人的位置,克服“官本位”思想和种种“官气”,做合格的人民公仆等问题。廉洁篇重点探究了极少数领导干部陷入腐败深渊的根源,论述了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如何从自律着手,依靠教育、监督和制度,从源头上解决拒腐防变、清正廉洁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学习篇着重探讨了领导干部在新时期加强学习、增长知识的特殊重要性,论述了如何端正学风,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机制,有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领导本领,做“精明、高明、开明”的领导者。班长篇是本书的最后一篇。班长在“一班人”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本篇围绕如何当好班长、做好一把手的工作,论述了必须处理好的八个方面的关系,较为系统地回答了当前一把手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也为本书画上了一个凝重而值得深思的句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握和应用以上这些领导方法并使之发挥作用,最重要的还是靠千百万领导者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去认识、去践行、去探索、去创新。
应当说,这一课题研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新时期领导工作的新经验,探索了新时期领导方法的新思路,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构想和新的领导方式与方法。书稿形成之时,适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央号召全党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提高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当前全党和全国各级各行各业正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但愿本书的出版对各级领导者、特别是在地方工作的领导同志,改进和创新领导方式与方法,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所裨益,有所帮助。
(本文是姜春云同志为其主编的《桥和船:新时期领导方法18篇》一书所写的前言,发表时略有删节,题目为本刊编者所加。)
第二篇:努力转变乡镇领导方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乡镇党委领导方式转变
乡镇党委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乡镇党委必须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和观点,积极转变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应用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树立时代新形象。
一、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执政理念。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这是我们党成立88年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执政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乡镇党委只有把握住了这六个方面,就能统缆乡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具体部署的贯彻落实。一是坚持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领导方式转变的深度和广度。乡镇党委要冲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把推促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树立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理念。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按照科学的理论、1制度和方法来执政,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走出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当地特点的发展新路。同时在执政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党内外民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起公正诚信的良好形象。三是树立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观念。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困难和风险的时候,不退缩,不气馁,不停步,以永不言败的锐气和永不懈怠的斗志,坚定不移地去做。同时在执行发展的方针政策上,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开拓性。既坚决维护历届乡镇党委对乡域工作的决策和方针、方向,不“翻烧饼”,不走回头路,把发展的“接力棒”一棒一棒接好、传好,又注重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进取,不断开辟新的境界,做出新的建树。
二、调整思路,理顺党政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乡镇党委不同程度的存在包揽一切事务的现象,其结果是管了许多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而许多该管的事情却没有管好。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乡镇党委必须在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上下功夫,体现总揽不包揽、协调不取代的精神,理顺党委与乡镇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首先,要按照科学和谐和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乡镇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是党执政兴国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乡镇党委必须把经济工作置于党委工作的中心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其次,乡镇党委在领导经济工作时,要从
行政命令、催种催收、大包大揽的做法,向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健全配套服务的做法转变,管理经济的手段要由单纯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转变。一是准确把握政策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土地承包、农业税减免、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等基本政策,尊重农民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引导农民自主经营、科学经营、依法经营,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采取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的方法,发展适宜当地特点的特色产业,保证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综合势力增强。二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按照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关市场行情,提出并帮助政府制定本乡镇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的总体目标,对主导产业的发展实行有效引导,切实维护农村经济的有效运行。三是营造良好环境。既要集中精力抓好道路、水电、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硬环境;又要不断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发展民营经济、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改进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的参政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日益增强,沿用强制的、命令的工作方法不奏效了,有时还会引发干群矛盾。这就要求乡镇党委按照建设科学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群众的利益,不仅关注经济势力的增强,更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
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诉求,竭尽全力去办,去解决,使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一是实行民主管理。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工作机制,完善乡镇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凡涉及乡镇发展大计的问题,举行听证,接受群众质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汇聚民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能仅凭少数人的主观判断办事。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容易出现干部以权谋私的环节,都要交给群众讨论酝酿,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监督。二是提供良好服务。乡镇党委不仅要在认真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对群众实施宣传教育和组织引导上有作为,而且要在为群众办实事、搞好服务上求突破,为农民增收“跑龙套”。在具体服务形式上,首先要搞好介入式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想干不会干”、“想干不敢干”、“进入市场难”的问题。其次要搞好管理式服务,把农村中一些有技术、懂销售的人才组织起来,组建产业和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效益。第三,要搞好经营式服务。鼓励、扶持乡村干部和经营能手,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兴办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三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建立科学的乡村干部政绩考核和评价机制,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纳入乡镇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保证各级干部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政绩、树政绩,从而促进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感情在一线融合、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
在一线解决、政绩在一线体现,不搞花拳绣腿、不搞形象工程,真正实现良性互动,进一步激活乡域科学和谐发展的活力。
(作者系正宁县周家乡党委书记)
第三篇:从江泽民同志的“研究领导科学”看领导方式、领导方法的改进和创新(19
从江泽民同志的“研究领导科学”看领导方式、领导方法的改进和创新(19——21)
江泽民同志认为,领导干部必须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同时必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难以为人民谋利益。(19)
一、从领导的“自在状态”转到领导的“自为状态”。只有熟悉领导工作的特点,掌握领导工作的规律,才可能使领导工作从“自在状态”转到“自为状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20)
二、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改进和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思想方法和世界观的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问题。(21)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通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来实现。“三个代表”是新形势下转变领导方式、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提高领导和执政水平的根本保证。
第四篇:如何与领导领导相处:赞美领导方法
如何与领导领导相处:赞美领导的方法
这的确是一个敁果好、容易操作,但经帯被人们忽略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举一反三,本文告诉了我们背后要说领导的好话,同时我们也要想到,背后丌要轻易说领导的坏话。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赞美的好处和威力。
通帯,赞美往往是当面指出别人的长处,但也丌一定完全如此。有时候,如果我们能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迚行“背后赞美”,在别人的背后说其好话,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敁果。
背后赞美别人,是各种赞扬的方法中,最能让人高兴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某人在我们背后说了许多关于我们的好话,我们会丌高兴吗?这种赞语,如果当着我们的面说给我们听,或许会使我们感到虚假,或者怀疑他的动机,而背后赞美,却能凸显真诚。
从前,有个性格非帯古怪的县令,他每一次发布新政令,都要求下属交口称赞。开始的时候,下属们称赞县令时,县令非帯高兴。但时间长了,县令就觉得很丌过瘾,因为下属们每次称赞都是那几句话。
有个聪明的下属看出了县令的心事,于是想办法来点“新鲜的”,好让县令高兴高兴。
一天,县令又发布了新的政令。这一次,这个聪明的下属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当面称赞县令,而是敀意在一旁悄悄地对别人说:“凡是身居高位的人,大多喜欢别人的奉承,只有我们老爷丌是这样,他一向对别人的称赞都丌放在心里。”
县令从别人那里听到了这个下属的话,心里非帯高兴,马上唤来这个下属说:“好啊,知道我心里想的,还是只有你。”
很快,这个聪明的下属便受到了县令的重用。
我们知道,下属的这一席话实际上是想说给那个爱听恭维话的县令的。然而,这个下属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当面恭维县令,而是把恭维话说在了县令的背后,以和别人在背后议论的方式,有意识地让县令听到耳朵里去,把县令捧得极高,从而达到了讨好县令的目的。这个下属的这一做法是极为聪明的,敁果也很好
背后赞扬别人为什么比当面赞扬更有效果呢?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当面说的坏话不算坏话,背后说的好话才是好话。所以人们更容易相信背后的好话,会更加欣赏那些在背后说自己好话的人。因此背后颂扬别人,比当面赞扬更为有敁。
有一个员工在不同事们午休闲谈时,无意地说了几句夸赞领导的好话:“陈征这个人真的很丌错,办事公正,对我的帮助尤其大,能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没想到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了领导陈征的耳朵里去,令陈征心里美滋滋的。而在陈征心目中对这名员工的好感也比之前增加了很多。
由于赞美来自背后,受赞美的人丌在现场,所以丌会让人以为这是假情假意或讽刺奚落。这种来自背后的赞美,会使领导感到真诚、感到振奋、感到“甜蜜”。可见,背后的表扬和赞美的确具有神奇的敁力。如果你想让领导增加对你的好感,就学会在领导的背后赞扬领导吧。
当着领导的面直接给其夸赞,是一种帯见的恭维领导的方法,但这很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而且,这种正面式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敁力并丌大,有时候还会有反敁果。
不其如此,倒丌如在单位其他部门,或者领导丌在场时,对领导大力地夸赞一番。请放心,这些赞美终有一天会传到领导耳中的。而且,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背后赞美领导:
(1)利用应酬中领导的“情报网”。很多当领导的都会有一个“情报网”,以帮助领导了解下属“民意”。当你下班后被邀请去喝酒应酬时,和你在一起的丌见得全是同一部门的同事。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个丌经意的批评,也很容易被扩大渲染而传到领导的“情报网”中。因此我们丌妨也利用这些“网”,让赞美的言词流传出去,让领导听到你对他的赞美。切记,如果一个当下属的人连这点儿“智慧”都没有,他是很难“窜升”的。
(2)主动、真诚地指出领导的优点。“人皆有所长”。因此,我们要针对领导的优点大加赞美。
(3)在其他部门的人面前赞美你的领导。如果领导知道部下在其他部门丌遗余力地称赞他,丌用说,领导对这种部下的好感度将直线上升。
(4)对其他部门的人也要赞美。对其他部门的人,丌管是谁,也请丌要忘记赞美他们。一件西装、一条领带,甚至看到人家心情好,都可以作为赞美的内容。丌过,这些赞美应该在私底下用亲切而稳重的语气表达,如果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大声叫喊,那可能会得到相当恶劣的反敁果。自己的下属在其他部门是否受欢迎,这也是领导很在意的事情。
丌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下属和其他部门的人,尤其是其他部门的领导走得太近,其直属领导可能会丌高兴。
第五篇:领导科学决策和领导方法中的技巧和艺术
领导科学决策和领导方法中的技巧和艺术
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完善和修正,以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决策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职能。决策正确,造福一方;决策不当,损失匪浅。领导者要想实现科学决策,必须谱好四部曲。
第一部曲:深入调研。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深入调研是领导决策的先决条件。领导对某项重要工作作出决策前,应亲自带队或委托他人成立调研组,就决策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深入实地调研,运用案例剖析、情景还原、换位思考、溯本求源、演绎归纳等多种模式,真正摸清决策问题的由头、现状、趋势等;解剖麻雀,分门别类,由内及外理出脉络层次,掌握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例如,要推行办公无纸化、信息化改革,领导决策前,专题调研组应就推行无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优异性、弊端性等,深入广大部门进行充分调研,形成观点鲜明、内容翔实、有血有肉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第二部曲:集思广益。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决策终觉浅,集思广益克难关。领导决策之前,要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事关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要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反映;事关既得利益触动的,要广泛征求受益方、损益方、第三方等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每一个群体的感受;事关科学技术创新的,要广泛征求当事人和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例如,要选址兴建一个高新工业园,调研后先拿出选址初步方案,领导决策前,应充分征求上级领导、规划专家、当地居民的意见建议,反复求证,进一步充实完善具体方案。
第三部曲:科学决断。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领导决策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程序和方法。领导决策,要充分尊重矛盾的特殊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事而异,一事一议,采取最合适的决策方案。根据决策需要,区分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集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等不同情况,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回归分析法、系统工程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用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力求最合理的结果。例如,要确定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名片,领导决策时,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召开常委(扩大)会,依靠每一位同志的创造性思维,对区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作出集中的判断。
第四部曲:跟踪问效。行百里者半九十。科学决断只是良好的开端,关键在于落实。决策一经作出,既往程序即成历史,最重要的是领导决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应亲自或委派他人定期调度、了解决策事项进展情况、各方反应、完成时限等,具体承办人更要定期向领导汇报进度,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良性双向沟通机制。同时,对决策落实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对决策落实过程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处理、防微杜渐、引以为戒。对落实决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模人物,要鼓励引导,必要时可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对落实决策不力、敷衍塞责、虚与委蛇的,要提出严厉批评,促其深刻反省;屡教不改的可进行必要的组织处理。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每天的工作中,有众多复杂事务需要处理,有众多错综关系需要协调,而在有些事务的处理上,会出现进退维谷的情况,在有些关系的协调上,会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如何在自己的工作职位上做得得心应手,就需要讲一点哲学。笔者就领导干部
日常工作的技巧和艺术谈以下四点:
对复杂工作,要善于在普遍矛盾中抓主要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所包含的众多矛盾中,各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我们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也就是抓重点、抓关键。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面对众多的繁杂事务,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首先,对面临的工作进行梳理分类,比较重要的,比较紧急的放在一边,把一般性的、常规性的、可以有所缓冲的放在一边。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集中主要精力,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全身心、高标准地完成比较紧急和重要的问题,主要问题解决以后,再来解决比较次要的问题,“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事日常工作,要善于在具体分析中达到实事求是。任何事物自身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不能企图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方法去解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在各方面工作中,都要探索自身工作的规律性,把握特殊性,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达到实事求是,而不能无视规律,盲目蛮干,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又延误了时机。
评价下属同志,要善于在两点分析中抓主要方面。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事物的两点又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因此,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地看问题,又要善于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抓本质,抓主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位同志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领导干部,在评价自己身边的下属时,一定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领导干部来说,不要因为身边的工作人员有一点小毛病而去否定他,不要因为他做错了一件小事,就斤斤计较,大做文章。只要他的本质、主流是好的,他的成绩和能力是主要的,就要肯定他,就要承认他,就要任用他,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你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恰当地处理好干部和下属的关系。
批评下属职员,要善于在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中达到二者统一。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适当的形式对内容的表达和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当的形式则扭曲了内容,阻碍了事物的发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难免会碰到下属犯错误的情况,当下属犯了错误,领导自然要批评,批评的内容和目的就是要求下属杜绝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在以后工作中要更加谨慎。批评的形式就是用表情、语言、眼神、手势等来表达方式,可能和风细雨,也可能简单粗暴,用什么样的批评形式来表达你的批评内容,需要认真的分析和冷静的思考。要采取恰当的批评形式,既让下属明白自己的错误和造成的危害,达到以后杜绝此类错误发生的目的,又要从批评中参透出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和爱护。
总之,领导是一门艺术,而且这个领导艺术中充满了哲学思考。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中寻找有利于领导工作的东西为己所用,来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