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自治区2018农牧业科技计划项目
西藏自治区2018年度农牧业科技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一、农牧业重大科技专项
(一)青稞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
重点开展青稞优异种质发掘与创制、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绿色增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研发出自主基因、主推品种、实用技术,为保障西藏粮食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特色家畜选育与健康养殖
开展牦牛、绵羊、绒山羊等特色畜种种质资源挖掘与保存、本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标准化健康养殖与育肥、重大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为畜牧业转型增效、保障畜产品安全、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牧草种质改良与利用
重点开展牧草优良品种选育,建立种繁基地,繁育牧草良种;开展牧草时空拓展种植,包括水肥一体化、退化草地恢复、粮饲复种等研究与示范;开展草产品加工,包括干草、TMR饲料、特色草产品研发等。
(四)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 重点开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有效成分提取及功效分析、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新产品研制、质量控制体系创建等,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强力支撑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中试产品,与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开发2-3种特色农畜产品,研制专用设备,申报专利,发表论文。
(五)科技富民强县稳边
重点开展边境地区特色优质果树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热区作物新品种引进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奶牛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岗巴羊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高寒牧区牦牛错季错峰半舍饲育肥新技术新模式集成示范,依靠科技进步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和提质增效,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牧民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能增收致富,实现科技精准脱贫、科技惠及民生、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稳边兴藏战略目标。
二、农牧业重点研发及转化类项目
(一)农牧业重点研发类项目申报方向
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安排部署,2018年度自治区农牧领域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为:
1.种植业
开展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果树、豌豆、荞麦等农作物品种资源、育种、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引进与筛选,旱地粮油、粮草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农机 农艺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旱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技术研究,主粮产品开发及产业链延伸关键技术研究,农业机械新品种引进与研发等。
2.畜牧业
重点开展奶牛新品种选育、绵羊快繁、拉萨白鸡扩繁、肉用绵羊细管冻精研制与示范,开展绒山羊增绒免疫调节剂研发,家畜寄生虫与包虫病等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防控体系研究,藏兽药研发与开发利用,畜禽疫病防控、疫苗和鉴别诊断试剂研制。
3、园艺
重点开展果蔬新品种选育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非耕地设施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特色食药用菌人工繁育,标准化生产及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开展热带水果育苗温室(大棚)太阳能供暖技术研究与示范,设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技术与装备开发,林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节能日光温室结构优化与配套技术开发研究。
4、林业
重点支持高寒抗逆优质树种筛选及种植技术研究,新型经济林木引进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高寒植被群落构成及恢复技术研究。
5.农业资源与环境
重点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装备研发,新型农药增效剂的研制与示范应用,富硒农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西藏商品有机肥研发、应用效果、配比研究,农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发,粮食主产区主要气象灾害过程及其减灾保产调控关键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研究。
6.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
重点开展优质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绿色生产示范,特色农产品功能成分识别、筛查及利用研究,农产品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
7.渔业
重点开展西藏珍稀鱼类资源收集与评价,高原特色鱼类生长发育规律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黑斑原鮡、亚东鲑等特色土著鱼类苗种繁育技术研究。
(二)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项目申报方向 重点支持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具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及产业化前景的高效生产技术转化。以科技强农兴边惠农富农为宗旨,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创新园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强农村科技创业链建设,推进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三)科技精准扶贫项目的支持范围
支持重点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开发和集成示范。重点围绕贫困地区粮食作物、水果、蔬菜、干果、茶叶、农产品、藏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开展技术创新;围绕贫困地区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
三、基地与人才建设计划 “星创天地”的项目申报方向
加大“星创天地”建设力度,以农业科技园区、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为载体,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打造集科技示范、技术集成、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于一体的“星创天地”,积极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篇: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08-11-28 阅读次数:14395
各地(市)科技局、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科技管理处(室),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根据《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为规范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在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八
附件: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根据《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是指根据全区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自治区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或以科技政策调控、引导,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承担,在一定时限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项目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着力解决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科技问题,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条 项目管理实行依法管理、规范权限、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的原则,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四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以自治区财政投入为主的各类自治区科技计划的项目立项、实施管理项目验收和专家咨询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立项
第五条 项目立项程序一般包括发布项目指南、项目申请、专家论证、下达计划、签订任务书五个基本环节。
发布项目指南指自治区科技厅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在充分调研和征集科技需要的基础上,发布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以及需要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的重大项目需求,并明确项目申报条件、时间、渠道、方式等。
项目申请指项目申请者根据指南要求或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按要求提交项目申请资料。
专家咨询论证指自治区科技厅对符合咨询论证要求的申报项目进行专家咨询、评审和论证。
下达计划指自治区科技厅参考专家论证意见择优确定立项项目。
签订任务书指列入科技计划的项目,自治区科技厅与项目承担单位以任务书方式明确项目任务、达到的目标和各方责权利。
第六条 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分重大、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重大重点项目由自治区科技厅采用项目征集、凝练设计的方式明确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采取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按“项目——课题”进行管理。课题是为实现项目总目标而安排的项目中的部分或阶段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是对项目的有机分解。自治区重大、重点项目原则实行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一般项目由申报单位根据自治区科技厅发布的项目指南,自主申报的项目,原则上在项目下不设课题。
鼓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首席科学家根据需要,打破单位、所有制界限择优选择承担单位,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
第七条 项目指南和优先领域已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符合招标投标条件的,应当依据《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项目申请单位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所申报项目对申请者法人资格、从事行业等方面的要求;
(二)在与项目相关的领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工作基础;
(三)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队伍、经济能力和相关研究条件;
(四)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第九条 项目按申请单位的属地关系或行政隶属关系向其科技主管部门逐级申报和推荐。科技主管部门包括各地(市)科技局、区直有关单位科技管理部门、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等。中央驻藏单位可直接向自治区科技厅申报。
项目申报由自治区科技厅受理或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受理。
第十条 项目申请者根据自治区科技厅发布的项目指南和申报须知,填写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
1、项目申报书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限重点、重大项目)
申请项目应符合我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和我区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我区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符合有关计划项目指南的要求。
第十一条 申报项目按下列程序组织遴选:
(一)自治区科技厅业务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初审,筛选提出初审推荐项目建议,通过采取咨询、评审等方式,提出拟立项目建议后,送厅计划综合管理部门;
(二)自治区科技厅计划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项目汇审,统筹提出项目立项综合议案;厅财务管理部门对初步确定的项目进行经费预算的评审,并提出初步的经费支持力度。
(三)厅长办公会议审定(审议)立项综合议案和经费支持力度。
第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1、经查新机构查新,国内已有类似科研成果的;
2、已通过国家、自治区立项支持过此类项目的;
3、已经实践证明,现有条件不可能实现或无法实现的;
4、违背科学规律或无科学意义、价值的;
5、申报单位有两项以上未按时结题项目的;
6、不符合申报格式或申报指南要求的;
7、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禁止或限制的。
第十三条 下达正式计划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在正式计划下达之日起一个月内与自治区科技厅签订项目任务书,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任务书的项目,将取消立项计划。
按“项目一课题”进行管理的重点、重大项目,实行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的项目,自治区科技厅和项目首席科学家签订项目任务书,由自治区科技厅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共同确定课题及课题承担单位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承担单位签订课题任务书;未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的重点、重大项目。由自治区科技厅和项目组织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由自治区科技厅和项目组织单位共同确定课题及课题承担单位后,项目组织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签订课题任务书。课题任务书须报自治区科技厅核准、备案。
一般项目,由自治区科技厅直接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
第十四条 列入科技计划的项目在自治区科技厅网站上予以公布。
第十五条 实行备选项目制度。在遴选项目的过程中:除正式立项项目外,储备一批备选项目进入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库,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支持。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自治区科技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由自洽区科技厅、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组织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分别进行管理。项目实施管理中各方的基本职责是:
(一)自治区科技厅
1.确定项目组织实施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2.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审查执行报告、经费预决算报告;
3.组织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评估;
4.组织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5.不定期地公布科技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
(二)项目首席科学家
1.统筹协调课题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2.定期检查、交流项目课题执行情况,主持解决项目课题实施中的问题;
3.督促课题负责人按时完成项目课题目标和任务,确保课题按期结题;
4.监督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
(三)项目组织部门
1.落实项目匹配经费;
2.定期检查、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协调项目首席科学家或项目承担单位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
3.做好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
4.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做好结题工作。
(四)项目(课题)承担单位
1.落实项目匹配经费和保障条件;
2.协助自治区科技厅或项目首席科学家对项目送行检查或评估,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
3.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时完成项目目标和任务,确徕本单位项目按期结题;
4.负责项目经费、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国有资产等管理
第十七条 在研项目实行报告制度。项目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在每年11月底前向自治区科技厅提交本项目执行的情况报告。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遇目标调整、内容更改、项目负责人变更、关键技术方案变更及不可抗拒的因素雅等对项目
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必须及时报告。
第十八条 项目执行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终止:
(一)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项目无法继续执行的;
(二)组织管理不力或其他原因使项目无法正常执行或预期目标不能实现的;
(三)项目承担单位不按项目任务书执行、挪用科技经费、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依据项目中期检查评估结果,按规定应予终止的。
项目终止后,项目承担单位或首席科学家应当就已开展工作、经费支出等情况向自治区科技厅提交书面总结报结余的或被挪用的自治区级财政资助经费应及时退回自治区科技厅。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年限最多不超过3年。分期拨款项目,应进行中期检查和评估。项目检查、评估意见作为拨付后续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对执行情况不好的项目,将暂缓拨款,并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应作撤销项目处理。
第二十条 项目经费管理按照《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章 项目结题及问效
第二十一条 项目验收以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经经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项目知识产权(包括技术标准)的获得、保护和管理情况;
(三)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
(四)项目验收材料的完备性、规范性.
(五)项目组人员履职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
(六)项目执行的总体质量和效益。
第二十二条 项目验收在任务书规定的完成时间之后的两个月内完成,并按下列程序进行:
1.项目承担单位在任务书规定能完成时间之前,向科技厅业务处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相关验收资料,包括项目验收申请表、项目执行情况自评估报告和项目经费决算报告,项目经费超过30万元以上的项目还必须出具审计报告。
2.科技厅业务处对验收资料进行审核,计财处审核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后,报分管厅领导批复验收申请,并确定验收组人员、验收时间及方式,其中重大、重点项目须报厅主要领导审批。
3.科技厅业务处组织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由验收组给出验收结论和意见。
第二十三条 项目验收组应由熟悉了解专业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从科技咨询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实行回避制。项目验收组一般不少于5—7人的单数专家,组成项目验收专家组进行项目的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中至少应有2名财务专家参加。
第二十四条 验收组对照项目任务书的考核目标。对项目提出“通过验收”或“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验收”的建议,报自治区科技厅审定。
项目目标和任务已按任务书规定完成90%以上,经费使用合理,为“通过验收”。
由于提供的验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目标和任务完成程度等导致验收意见争议较大的,为“需要复议”。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1.目标、任务完成程度不到90%;
2.预定成果未实现或无科学价值;
3.提供验收的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4.擅自改变任务书约定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十五条 需复议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在3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复议;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应在限期内进行整改、完善,整改、完善后再次验收。
项目再次验收仍未通过的或以总结形式结题的(创新基金、星火、平台建设项目除外),其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三年内不得申请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第二十六条 建立健全项目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自治区科技厅业务管理部门应将已验收(或终止)项目的相关文档整理归档,并及时按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项目文档包括:
(一)项目任务书;
(二)项目验收申请书和项目验收证书;
(三)其他验收材料。
第二十七条 建立项目信用管理制度,对科技计划项目组织过程中的有关机构、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承担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咨询、评审专家等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并将其信息作为相关工作的决策依据。
第二十八条 项目的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按任务书约定执行。成果的保密、登记、奖励按有关规定、办法执行。自治区科技厅拨款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纳入自治区科研设备大型精密仪器共享网。项目各方责任人应做好项目资料的归档工作。
第二十九条 加强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的宣传。实施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必须在项目实施地以显著的方式标明项目的名称、负责人、实施内容、经费投入、完成期限等内容,形成的论文、专著、产品和技术宣传推广必须标注“自治区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字样及项目编号,做标明和标注的在项目评估或验收时不予认可。
第三十条 探索建立对项目成果的后评价机制项露验收
一年后,由自治区科技厅聘请有关专家对其成果应用状况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列入该项目信用档案。
第三十一条 项目管理应当引入专家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参谋作用,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社会参与程度。
第三十二条 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在项目的咨询论证、立项审查、招标投标、评估、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环节应组织专家进行咨询活动。专家咨询意见应作为科技管理与决策的参考依据。
第三十三条 自治区科技厅根据科技计划特点确定咨询专家条件、构成,咨询专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一)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咨询意见;
(二)熟悉咨询项目所在领域或行业的科技经济发展状况,了解科技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在本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轻高的权威性。
咨询专家的群体组成应具有代表性和互补性。人数、年龄和知识构成应具有相对合理性。专家群体应熟悉相关领域或行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技术经济、市场、产业政策等方面情况,并具有一定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十四条 专家在咨询活动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
1.了解咨询活动目的、咨询意见使用范围;
2.对不适宜的咨询内容向自治区科技厅申明或要求退出;
3.认为咨询所依据的信息不充分要求补充相关资料;
4.独立发表咨询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第三十五条 咨询专家在为项目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范。
(一)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提供个人负责任的意见,不受任何影响公正性因素的干扰,应按照管理者的要求按时按质地完成咨询任务;
(二)应维护咨询对象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应妥善保存咨询材料并在咨询活动结束后按要求将其全部退还管理者,不得复制与咨询有关的材料,不得向管理者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扩散咨询有关情况;
(三)当咨询事项与专家有利益关系时,必须主动向管理者申明并回避;
(四)在咨询期间,未经组织者允许,咨询专家个人不得就咨询事项与咨询对象及相关人员进行接触。更不得以各种方式收取咨询对象的报酬和费用。
第三十六条 在咨询活动中若咨询专家存在违规行为,自治区科技厅可视情节轻重,采取记录其信誉度、专家意见无效直至公开取消专家咨询资格等方式处理;触犯法律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违规罚则
第三十七条 自治区科技厅项目管理及其它相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自治区科技厅纪检部门对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1.对项目的重大情况隐匿不报,玩忽职守,严重的失职的;
2.与项目申请者、承担者或评估人员、评审专家串通,编造虚假报告、意见的;
3.组织管理不力或私自干预项目的正常进行造成不良后果的;
4.索取或收受贿赂的;
5.其他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 项目负责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自治区科技厅视情节轻重,采取责令改正,记录不良信用,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立项资格、终止项目、追回已拨经费、直至一定时限内取消申请、承担项目的资格等措施。构成违纪的,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或请求司法机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1.弄虚作假,骗取项目立项或验收的;
2.不履行项目任务书或不遵守有关管理办法,造成项目无法正常进行的;
3.违规挪用,侵吞项目经费的;
4.向项目管理人员、评估人员、评审专家馈赠或者许诺馈赠钱物或给予其他好处的;
5.其他妨碍项目正常进行的行为。
第三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自治区科技厅视情节轻重,采取记录不良信用、警告、通报批评、取消申报项目资格等措施。构成违纪的,建议其上级有关部门对单位负责人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或请求司法机关追究的法律责任。
1.弄虚作假,骗取项目立项或验收的;
2.不按约定提供项目匹配资金和保障条件,造成项目无法正常突施的;
3.项目监督管理不力,不履行有关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国有资产等管理职责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失的;
4.违规挪用,侵吞项目经费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04年制定的(自治区科技三项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农牧业特色产业扶持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做大做强农牧业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农牧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根据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扶持资金,是自治区政府通过整合中央安排的涉农专项资金、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和产业发展资金中盘活存量、整合增量、滚动回收等筹集的用于扶持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 扶持资金要按照《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遵循自治区确定的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责任分明”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企业参与、信贷支持、统筹安排、分级管理、专款专用、滚动发展的办法使用管理。第二章 扶持资金补助范围
第四条 扶持资金的扶持对象和补助范围包括:
(一)扶持对象:符合自治区重点鼓励和发展的农牧业特色产业、产品和技术,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从事农牧业特色产业生产、加工、经营活动,具有开发能力强,延长产业链,农牧民增收效益明显的投资者、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
(二)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和农牧民劳动力转移项目中,需要国家引导扶持,全面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和技术服务、市场建设等。农田、水利、电力、交通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由自治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三)为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提供公共服务,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中的动植物检疫及病虫害、疫情防治、农牧民技能培训等。
(四)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牧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贷款根据贷款额和贷款期限进行贴息,延期贷款项目不予贴息。
(五)支持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各类农产品的产品认证和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对当年首次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当年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组织,每个认证产品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对当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组织,每个认证产品一次性给予3万元奖励。
(六)鼓励企业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创立优质品牌,对农产品优质品牌进行奖励。当年获得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当年获得自治区名牌农产品、自治区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第五条 扶持资金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管理使用。凡通过自身投入,带动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效果明显的个人、合作组织或企业,扶持资金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以项目带动农牧民年人均增加现金收入5000元为基数,以参与特色产业项目的农牧民实际所得计算超收总额(超出基数的总额),一次性按超收总额的30%对个人、合作组织或企业进行奖励。
第六条 奖励资金用于补助个人、合作组织或企业等在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和农牧民劳动力转移项目中的投入。第七条 各地(市)根据需要,可按照不超过农牧业特色产业扶持资金总量的1.2%,在本级预算内安排项目前期费。项目前期费主要用于编制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审查论证及项目设计等,不得用于行政运行中行政事业费项目支出及商品和服务等科目的支出。
第八条 扶持资金要严格支出管理,凡不符合第四、第五条扶持、奖励范围的,一律不予开支。
第三章 项目计划管理
第九条 各地(市)要根据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编制或完善本地(市)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以规划定项目。发展规划应明确本地(市)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计划、项目建设内容、发展目标等,并作为确定本地(市)项目计划和自治区检查验收的基本依据。
第十条 各地(市)农牧、发改委、财政、农发等部门根据本地(市)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优势条件,将申请自治区下一扶持资金的报告于每年12月31日前分别报送自治区农牧、发改委、财政、农发等部门。自治区由农牧厅汇总并提出分配各地(市)扶持资金投入规模的初步意见。
第十一条 扶持资金严格实行计划管理。自治区农牧厅依据全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总规模和布局将每年分配地(市)扶持资金投入规模的初步意见商农牧、发改委、农发等部门,以上部门协商同意后联合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席会议审议,并经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批复各地(市)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扶持资金实行项目管理,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市)(国家发改委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除外)。各地(市)的扶持资金项目,在自治区扶持资金投入规模计划审定批复后的15个工作日内予以确定,并报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农牧、农发等部门备查。
第十三条 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由自治区发改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第十四条 自治区农牧厅会商发改委、财政、农发等部门,于每年10月31日前发布全区农牧业特色产业下一项目指南,指导各地(市)编制下一项目计划。
第四章 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
第十五条 扶持资金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原则。自治区财政会同农牧、发改、农发等部门根据各地(市)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项目实施情况、扶持资金绩效考评情况等,确定地(市)扶持资金投入规模。
第十六条 扶持资金实行滚动发展,建立支持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投入的长效机制。自治区财政从项目完工的第2年起,于每年12月31日前按国家扶持部分的10%回收,直至全部回收为止。回收资金转入特色产业项目扶持资金专户,继续用于支持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
第十七条 各地(市)的扶持资金确定后,由自治区财政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逐级拨付到各地(市),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地(市)财政在收到自治区下拨的扶持资金后,积极配合农牧、发改委、农发等部门,在本地(市)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确定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足额拨付至县(市、区)财政。地(市)财政首批下达资金不得低于扶持资金总额的80%。
第十八条 自治区财政拨付资金时,由自治区财政和各地(市)财政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资金回收责任和要求。从2008年开始,对未完成项目建设计划的地(市),自治区财政按未完工比例从其一般转移支付资金中扣回扶持资金;对未按规定及时回收项目滚动资金的地(市),自治区财政按回收金额从其一般转移支付资金中扣回滚动资金。
第十九条 扶持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县(市、区)财政要按照报账制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资金拨付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开工建设需要及建设进度,进行报账拨款。县(市、区)财政在收到项目主管部门报账拨款要求的5个工作日内,开始审核拨付扶持资金。项目实施要严格控制投资规模,超过批复概算的投资由地方自行解决。
第二十条 扶持资金坚持农牧民、企业或农牧民合作组织作为特色产业投资主体、建设主体、实施主体的原则。扶持资金所扶持的每一个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的扶持比例不得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50%。
第二十一条 扶持资金严禁账外循环。项目投资中有企业投资及农牧民现金配套投入的,其投资必须足额划入扶持资金专户,统筹用于项目建设,严禁虚假配套。
第二十二条 扶持资金项目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实行奖优罚劣,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发挥。自治区财政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一考评结果调整下一对各地(市)扶持资金的投入规模。扶持资金绩效考评办法由自治区财政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为节约使用资金,增加农牧民收入,对于项目建设中技术含量不高的内容,要优先安排当地农牧民或农牧民施工队伍实施;技术含量高或达到国家政府采购标准的建设内容,其国家投资部分按照相关规定由项目所在地实行政府采购。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扶持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的,自治区财政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达不到要求的,终止项目执行,自治区财政从一般转移支付资金中扣回相应额度的扶持资金。
第二十五条 扶持资金项目建设要建立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自治区确定的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项目指南、资金管理规定、绩效考评办法等,由农牧、发改、财政、农发等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15个工作日内,在西藏日报、政府公共网上公告公示;地(市)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细则、项目计划等,由地(市)农牧、发改、财政、农发等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15个工作日内,根据本地实际,通过广播、电台、有线电视等方式进行公告公示,明确具体查询部门、地点和方式;县(市、区)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在确定后的15个工作日内,由县(市、区)农牧、发改、财政、农发等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通过广播、电台、有线电视等方式进行公告公示,明确具体查询部门、地点和方式;项目实施地点要建立公告栏,对项目建设内容、目标、实施部门、受益群众、管理机制等予以公告公示。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中存在骗取、套取、贪污、挪用扶持资金的,自治区财政除扣回扶持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外,并按照违规项目投资总额的2倍扣减该地(市)一般转移支付资金。财政违法行为,按照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各地(市)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抄报自治区有关部门。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资金管理办法》(藏财农字[2005]81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以下简称我局)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加强我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局项目是指(以下简称公司)项目中安排,由我局组织实施,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 我局项目的宗旨是保证安全稳定运行,解决我局发展、建设、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我局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第四条
我局项目实行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归口管理部门为生产技术处。
第五条
项目费用支出归口管理部门为财务处。
第六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我局项目申请立项、项目实施管理、项目验收和专家咨询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选题
第七条
我局拟申请公司立项的科技项目应符合我局的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为我局建设、生产、经营、信息化、重大工程技术和中长期发展服务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关键技术;
2、对我局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关键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项目;
3、生产、建设中涉及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项目,以及关键技术的工程试验和实用化示范项目;
4、解决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5、先进、成熟、适用,应用对象明确,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并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第八条
各单位在启动项目申请前,应根据我局战略和近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领域、技术方向、研究框架以及先进适用技术进行科技计划项目上报资料编制。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九条
项目申报包括部门申报、内部评审、向公司申报三个基本程序。
第十条
我局项目的申报遵循逐级申报的原则。也可以由我局管理部门提出。申报项目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承担项目的负责人应由我局正式在职员工担任,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对其研究项目涉及领域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能保证足够的精力投入;
2、具有为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3、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
4、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第十一条
申报的程序:
1、各部门应在每年1月31日和8月31日前分别完成本部门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内容为科技项目申请书和科技项目申报汇总表(附电子文档,格式样本见附件一、附件二),重大项目的申报须附科技查新报告;
2、生产技术处要对项目进行初审和汇总;
3、生产技术处在每年2月10日和9月10日前,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确定我局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拟上报公司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
4、生产技术处将评审会的评审结果汇总,并在每年2月15日和9月20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公司我局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科技项目。
5、连续两次申报未获公司立项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6、为确保项目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每人每只能担任一至二项项目负责人。
7、项目一般应在一至二年内完成。
第四章
项目批准
第十二条
已获公司初评通过的科技计划项目的责任单位按要求填写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三)和科技计划项目工作任务书(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四),参加公司组织的复审(一式十份及相应的电子文档),待公司下达正式文件后,项目方可实施。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
生产技术处下文明确项目实施单位,实施单位应完成以下工作:
(一)负责项目执行的具体组织工作,保证人员和设备投入;
(二)严格执行项目工作任务书内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三)按规定的内容和进度组织实施,接受生产技术处的检查;
(四)按规定使用科技经费;
(五)按要求向生产技术处报告项目执行情况;
(六)项目研究结束后,按要求提出总结报告、经费使用及结算情况报告书等材料,接受验收、审计,在需要进行项目成果鉴定时,做好资料和现场测试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
生产技术处要对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和过程控制,认真组织的实施和管理,每个月至少检查一次项目实施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工作。每周三前向生产技术处上报上周项目完成情况。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科技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工作。每年11月30日前向生产技术处上报科技项目完成情况:
1、已完成项目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相关的测试或试验报告、运行或应用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十)和竣工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七)。
2、对于未完成的科技项目,上报项目未完成原因、进展情况、费用使用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第六章
项目终止
第十七条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项目实施单位应向生产技术处提出项目终止实施申请:
(一)针对特定工程进行的项目,工程建设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研究内容无法实施或目标无法实现的;
(二)项目延期超过一年仍无法完成的。
第十八条
生产技术处组织召开分析会,如有必要终止该项目,形成分析报告,并报公司申请终止该项目。
第十九条
在公司做出终止决定后一个月内,项目承担单位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总结报告,做出经费决算,连同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和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并上报生产技术处,由生产技术处报送公司核批。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纳入我局预算管理,执行我局财务管理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研发费用的开支,专款专用。
第二十二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支出范围严格按照财务相关制度规定进行核算,严禁截留、挪用、超支。
第二十三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使用需履行我局审核程序。
第八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四条
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项目的验收工作。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二个月内,项目实施单位向生产技术处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六条
申请验收的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填报项目验收申请表,并报请生产技术处组织验收。
第二十七条
通过我局验收的项目,我局向公司填报项目验收申请表,公司对材料初审合格后,下达项目验收通知并确定验收方式。
第二十八条
申请项目验收需要提供以下文件资料:
(一)项目竣工报告书;
(二)项目验收申请表(示范格式样本详见附件八);
(三)项目技术报告,主要包括项目技术原理、试验与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项目成果、结论等;
(四)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五)项目依托工程建设运行、成果应用及效益分析报告。
(六)如项目内容为设备、装置、产品和软件,原则上需同时提供设计书、使用说明书、检测试验报告、用户使用证明,以及专利申请材料等。
第二十九条
项目验收工作可视具体情况,采取现场考察、书面评议、专家会议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需要成立验收小组时,由生产技术处根据项目对象、内容的具体情况,按照权威性、针对性、代表性、互补性原则,遴选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人员、熟悉项目情况和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和财务人员组成,一般为3-7人。
第三十条
项目验收应根据项目的实施方案及责任状的有关考核目标,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选择、组织方式、协调管理、经费使用,项目取得的成果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成果对相关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和影响,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成果的再开发和应用前景等,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形成项目验收意见。
第三十一条
项目验收结果分为:验收通过,结题通过、重新审议和不通过验收。按任务书规定按期完成任务、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经费使用合理,视为验收通过;由于不可抗拒等因素造成无法全部完成的,或完成了规定的主要目标,而其它目标无法继续完成的,视为结题通过;由于提供文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或目标任务完成不够,但原因难以确定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重新审议。
第三十二条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通过验收处理。
(一)未达到责任状规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不真实的;
(三)项目研究的内容、目标、技术路线等已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未曾得到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认可的。
第三十三条
需要重新审议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整改意见通知三个月内,需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第三十四条
验收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须将项目验收意见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九)和其他所有验收材料装订成册,并在生产技术处存档备查(并附电子文档)。
第九章
项目后评估
第三十五条
项目后评估是对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项目成果的技术创新性、先进适用性和实用化水平,项目的综合效益和影响,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以及后续的改进等进行客观分析研究并做出综合评价。
第三十三条
项目开展依据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项目完成后,在1~3年内由公司组织或委托我局对其成果进行后评估。
第三十五条
项目后评估由我局组织的专家小组和被评估项目成果的使用者各方共同参与完成。
后评估工作要遵循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独立地得到评估结论,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各项保密规定,保守被评估项目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三十六条
项目后评估由我局根据项目后评估对象、内容和需求的不同,按照权威性、针对性、代表性、互补性和回避原则,遴选符合要求的评估专家5~11人,组成专家小组,设组长一名。
1、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提出评估意见;
2、具有高级技术或经济职称;
3、熟悉评估项目所在领域或行业科技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技术、经济、市场、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情况,了解科技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在本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4、具有多年科研生产的实践经验或管理经验;
5、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知识,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十七条
我局要积极配合公司的评估工作。在完成自评估(参见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并提供以下资料
:
1、提供完整的科技项目资料,并对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
2、自评估报告;
3、项目立项资料(可行性报告、项目合同等);
4、研究报告或技术报告;
5、经费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
6、技术评价证明(包括鉴定报告、查新报告、验收报告等),应用证明或测试报告,效益证明等;
7、发表论文、奖励证书、知识产权证书等的复印件;
8、成果使用情况报告(项目验收完成至后评估期间应用情况);
9、后评估主管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
第三十八条
科技项目后评估内容分为技术价值、综合效益、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指标,由参加评估的人员分别按评估指标打分并按权重平均后得到评估最终分。
具体的评估方法参见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章
知识产权管理
第三十九条
在科技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切实加强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根据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措施。
第四十条
由公司全额出资的科技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我局所有,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要以我局的名义申请专利。未经我局同意,其成果不得转让、技术入股或折资入股。
第四十一条
部分使用公司科技项目经费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其知识产权由各出资方共有,所占份额在合同中明确,相关权益由资助方和开发单位在合同中约定。
第四十二条
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转让时,项目承担单位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
第四十三条
科技项目中涉及国家秘密和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对不履行保护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义务或履行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项目承担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根据国家科技部2006年1月17日印发的《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字[2006]23号)规定,国家科技部门十一五期间,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有重大专项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
(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2020年,国家将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着力实施的14个重大科技专项。
(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是指:
1、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是国家设立的以认识世界为驱动的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计划与以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需求驱动的导向性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3、863计划项目。又称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是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计划项目。
4、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它是是继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之后,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又一重大国家科技计划。
5、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国家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在对原有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进行调整归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兴贸行动专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