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整治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的实践与探索(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9:5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密市整治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的实践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密市整治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篇:高密市整治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的实践与探索

高密市整治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的实践与探索

根据近几年来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发展趋势及机手和农民群众反映的情况,最近我们组织专人对高密市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秩序进行了一次专门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高密市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发展情况

高密市是农业大市,小麦是高密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一般都在80万亩以上,搞好小麦收获,对确保全市小麦丰产丰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市小麦机收率已达100%,对于三夏小麦收获,农业机械发挥的作用可谓举足重轻。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作用,从1996年开始,农机部门就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业务上级的要求,结合高密实际,把小麦联合机收跨区作业当作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年都派出和引进大量机械作业,并精心组织调度,热情搞好服务,使跨区作业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农机跨区域服务机制。2007年麦收,全市派出小麦联合收割机760台,引进1600多台,作业高峰期上阵联合收割机约3000台左右,大面积作业在3天以内即完成任务,确保了全市小麦丰产丰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纵观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间接提高当地农机装备和农机化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为小麦生产实现全过程机械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在缩短麦收时间、抢收抢种、缓解劳力紧张,减轻劳动强度和自然灾害损失、保证小麦丰产丰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三是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增加了机械作业量和机手收入,2007年,仅机手外出跨区作业一项,就增加收入1200多万元。

二、小麦跨区作业市场的变化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随着小麦跨区作业的发展,跨区作业市场也出现了新的转变和问题,一是跨区作业由开始的单纯政府行为,逐步转变成了市场行为,政府的作用也逐步向宏观管理、市场化管理和政策、法制化管理转移。二是由于作业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开放,机械作业范围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强,麦收作业时间缩短,不确定因素增加。三是各种跨区作业服务组织的形成,中介服务组织和一些社会力量的介入,既促进了跨区作业机制的快速成熟,也给跨区作业市场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近几年在高密市突出的表现是小麦机收作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一些路霸、车霸、地霸、强行拦截、打砸机车,贩卖机车、敲诈机手、收保护费、霸占地块、垄断价格、强买强卖,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他们利用快速交通工具和先进通讯设备不断制造事端,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到比较严重地程度,严重破坏了作业秩序和社会安定环境,损害了群众利益和高密形象。对此,高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安排公安部门集中打击,仅2004年麦收期间,公安部门就破获此类案件17起,涉案人员87人,刑拘15人,治拘27人。农机局作为农机主管部门,在协助公安维护作业市场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都成立专门巡查队伍,出动4台巡查车,设立2部举报电话,并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及时调处机手和农民反映的问题,对违法案件立即报公安部门处理。由于部门协调配合,主要是公安部门的严厉打击,自2005年以来麦收作业秩序越来越正常,案件明显减少,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而且手段更加隐蔽,这不能不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整治小麦跨区作业秩序需要走综合治理的路子

经实践,我们体会到麦收农机作业市场秩序混乱,表面看起来是作业市场问题,实质上是不法分子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而实施的违法行为,是一个社会治安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农机部门并没有因为缺少治理手段而放手不管,而是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积极搞好管理和服务,尽农机部门的责任,为领导当好参谋。公安部门也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但实践证明,这项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仅凭一个或几个部门很难管好。通过对高密市麦收作业秩序的调查研究情况,我们认为要整治好麦收作业秩序需要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镇村配合,全民动员,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防治格局,走综合治理的路子。

1、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市、镇、村三级联动,实行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办法,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的作用,明确各级权限,责任及责任人,问题发生在那里就解决在那里,对违法犯罪行为露头就打,解决不好、处理不及时的就追究哪里的责任,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动员,广泛宣传教育群众,不要随便上路拦截机车,对于干扰麦收农机作业秩序的违法犯罪人和行为及时监督举报,并勇于作斗争。

3、部门参与,分工治理。麦收期间,要由公安部门负责打击破坏麦收作业秩序和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好社会治安;由交通部门负责解决交通道路堵塞问题,保证道路畅通;由农机部门负责机械调度、组织协调和服务,以及化解作业纠纷工作;新闻、农业、保险等部门也要发挥职能,积极参与。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好麦收作业市场秩序,为麦收作业顺利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4、规范中介服务。要以镇(街)农机站、村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大力发展和规范麦收农机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既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带头作用,通过他们搞好派、接机服务;又要通过正规培训、注册登记、明确中介咨信等方法予以规范,尤其要明确中介服务者接机,要持市农机部门出具的接机证明,以保证跨区机收中介服务市场规范、有序。

6、形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镇(街)、公安、交通、农机有关部门,都要制订形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应急值守、现场处理、善后安排等各个方面作出详细安排,保证一旦出现应急事件能够各负其责,迅速到位,及时、有效处理相应事件,防止事态扩大,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篇: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市场分析与建议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市场分析与建议

潍坊市农机局

今年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有利条件:一是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的出台,各级普遍重视农业,为开展跨区作业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二是扶持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到位,如对小麦种植进行直接补贴等,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他们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三是从目前看,大面上小麦长势良好,没有大面积灾害的影响。四是上年跨区作业效益较好,对机手今年参加跨区作业具有推动作用。

同时,今年跨区作业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柴油价格据高不下。二是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必将拉动配件等价格的涨升。三是联合收获机保有量逐年增加,跨区作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鉴于以上情况,跨区作业组织者和机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准备。包括机具准备、信息准备、常用物品准备和精神准备,做到机具技术状态良好,对作业地点的情况有充分了解,备好通讯和交通工具等。

二、合理选点。跨区作业第一站要事先考察,对其收获期、地块大小、作业价格等要有全面的了解,并争取提前到达。同时,机手应尽量参加跨区作业队,统一组织、统一标志,减少被拦截贻误农时的现象发生。交通干线,如105、106、107国道两侧,往往是机械比较集中,竞争激烈的地方,应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三、及时转移。要把握好小麦收获开始、高峰和扫尾三个阶段,从第二站开始,就要以割高峰期为主,以提高作业效益。地块之间要少转移,避免割回头麦、人情麦。长距离转移要尽可能安排在雨天或晚间进行。

四、加强组织。要按照农业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和省农机办《山东省农机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发挥好跨区作业中介组织和明星服务队的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机手收入。(信息来源:潍坊市农机局)

第三篇:关于加速小麦新品种推广的实践与探索(推荐)

关于加速小麦新品种推广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科研部门和种子企业纷纷加大科研育种力度,选育、推出小麦新品种的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如不加速小麦新品种推广,就很难将新选育的优良品种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自2003年开始,我市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小麦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市小麦新品种引进推广速度明显加快,小麦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由原来的5-6年,缩短为现在的3-4年。如小麦新品种青丰1号、济麦22号和良星99,2006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09年即成为青岛市的主导品种,其中2009年青丰1号全市推广面积达到6万hm以上、济麦22号全市推广面积达到4万hm以上,分别居我市小麦品种推广面积的第1位、第2位。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及早引进品种

农作物良种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推广之前必须通过多年多点引种试验,才能充分了解其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从而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所以要加速小麦新品种推广,就必须及早引进小麦新品种。为此,我站主动与山东省农科院、烟台市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育种单位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将其新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及早引进青岛,并安排品比试验,从中筛选出表现优良的小麦新品系,然后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多点鉴定,为小麦新品系通过审定后立即在青岛地区推广打下了基础。如我站分别于2003年、2004年引进青丰1号、济麦22号,并安排了品比试验,由于青丰1号、济麦22号在我市均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2006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后,我市当年即进行示范推广。搞好统一评价

针对前几年各区市分头进行引种试验存在的引种时间滞后、种子来源和质量不

一、试验标准不同等造成推广不及时和试验结果准确性差的问题,2004年我站在国内率先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全市统一评价体系”,并对包括小麦在内的四种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全市统一评价。统一评价品种包括当前我市主要推广品种、新审定品种及试验中表现突出的苗头品系。全市共安排小麦品种统一评价点6处,青岛市农作物良种引育中心及平度、胶州、莱西、即墨、胶南五区市各1处。统一评价工作由青岛市种子站统一组织,各区市种子站负责本辖区内统一评价点的安排和管理。实施过程中,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确定 1 22

品种、统一提供种子、统一实施方案、统一调查标准和统一汇总总结。通过实行小麦品种全市统一评价,全面掌握了小麦新品种在我市种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为确定全市主推品种和国家小麦良种补贴推介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如青丰1号、济麦22号,近年来一直在小麦品种全市统一评价中表现优良,因此均被列为我市小麦主推品种和国家小麦良种补贴品种。健全推广体系

针对我市过去良种示范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区市级良种示范点不规范、镇级良种示范点少,从而导致新品种展示示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速度的问题,我站提出并基本构建起了青岛市新型良种示范推广体系。

3.1 建立1个青岛市级农作物良种展示中心以青岛市农作物良种引育中心(位于平度市南村镇)为基础,建立1个青岛市级农作物良种展示中心,面积286亩。市级农作物良种展示中心以“试验为主、示范为副”,每年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500个以上,其中小麦新品种(系)50-100个。通过试验、评比、筛选出表现好的苗头品种,为下一步推广新品种提供技术储备。对示范推广品种和表现好的苗头品种安排集中展示,并邀请科研育种单位、种子企业、种植大户和周边农民进行现场观摩。目前,引育中心承担试验的层次高、作物的种类和数量多、试验质量好,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邓光联及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领导都曾先后到引育中心检查指导工作,并对我市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3.2 建立5个区市级农作物良种展示示范核心区近年来,我站在胶南、胶州、即墨、平度和莱西五市各建设一处区市级农作物良种展示示范核心区,面积各50—100亩。区市级农作物良种展示示范核心区以“示范为主、试验为副”,每个核心区每年安排展示示范品种50个以上,其中小麦展示示范品种15-20个,并组织镇级示范点、科技示范户和周边农民进行现场观摩。

3.3 建立100个镇级良种示范样板点近年来,我站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在全市建立100个镇级良种示范点,每个镇级良种示范点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每年安排展示示范适合本镇推广的作物优良品种5-10个,其中小麦品种3-5个,并定期组织种子经销户、科技示范户和周边农户进行现场观摩。

在抓好新型良种示范推广体系建设的同时,我站还大力鼓励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2007年9月,我站与平度市种子站协助山东青丰种业有限公司在平度市组织

召开了青丰1号小麦良种推广座谈会,并向胶南、胶州、即墨、平度和莱西五市免费提供了示范种子,大大促进了青丰1号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以引育中心、区市级良种展示示范核心区和镇级良种示范点为现场,我市每年组织召开各级小麦新品种现场观摩会。通过新品种展示示范,参加观摩的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直观地了解展示品种的特征特性、抗病性和产量水平等农艺性状,亲眼目睹良种的优劣,从而放心地选择适合各自需要的优良品种。这种推广方式极具说服力,是其它方式所无可替代的,从而扩大了新品种的影响面,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

4加强质量监控

种子质量是影响小麦新品种推广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目前部分区市小麦良种繁育仍存在基地面积小而不稳、防杂保纯措施不严格等问题,导致小麦种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新品种的推广。为有效提高小麦种子质量,我站在指导小麦种子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小麦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小麦种子的基础上,以青岛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为基础,建立了小麦种子质量全程监控体系,对小麦种子生产从基地选择、原种质量、播种、田间去杂到种子收获、晾晒、加工精选和贮藏等全过程进行监控。种子质量监控体系由市、区市两级组成,其中青岛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负责对全市小麦种子生产进行质量监控,并对抽检的小麦种子统一进行小麦纯度田间种植鉴定;各区市种子站负责本市、区市内小麦种子质量的监控。对田间检验不合格的种子田,建议及时去杂或报废,以确保小麦种子生产的高标准、高质量,从而基本杜绝了因种子质量低劣而影响小麦新品种推广的问题。实行良种补贴

针对小麦新品种推广初期种子价格高,超出农民承受能力,以致影响小麦新品种推广速度的问题,我站于2003年初先后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在我市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的建议》和《关于在我市实施优质小麦推广提速工程的建议》,同时在农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国家小麦良种补贴项目。2003年秋,我市即开始在百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实施小麦良种补贴,走在了全国前列。自2005年起我市又争取到国家小麦良种补贴。由于青丰1号和济麦22号等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均被列为国家小麦良种补贴品种。目前,国家小麦良种补贴标准为每亩10元,我市小麦适宜播种量为每亩6-7.5kg,这样,每kg小麦种子价格可降低1.4元左右。因此通过实施良种补贴,大大降低了小麦种子价格,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村庄,甚至实行免费统一供种,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新品种的积极性,加速了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良种良法配套

良种只有配套良法,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增产潜力。但过去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良种与良法脱节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种子部门未按引进、试验、示范、繁育推广的程序进行,对推广的新品种未能提出在当地种植的配套技术措施:另一方面,农户未能按种子部门的技术指导意见种植和管理,种植新品种仍按原来种植的品种一样管理。由于良种良法脱节,使新品种的优良性状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达不到应有的增产效果,甚至会造成减产减收,从而影响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为此,我站在新品种推广中,坚持良种良法一起推,大大加快了新品种推广速度。具体做法是:在引进小麦新品种的同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以高产攻关为突破口,探索高产栽培技术,注重技术集成与配套,实现了高产良种与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研究制定出与良种相适应的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并通过广播、电视农技讲座、印发技术资料和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品种宣传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广大农民迅速熟悉和掌握新品种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真正做到了良种良法配套,从而充分发挥小麦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促进了小麦新品种快速推广应用。

第四篇:关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把水利放在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现阶段,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民生水利工程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兴水利、除水害、防灾减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水利部门既要认真把握好当前水利的发展机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水兴利的各个环节。还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水利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真正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我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到我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河道管理及整治工作反响强烈,必须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整治力度,有效改善全区水环境面貌,造福萧山人民。

一、农村河道的基本情况

我区属江南水乡,境内水系纵横,河网密布,全区共有农村河道1532公里,其中区级骨干河道847公里,镇村级河道685公里,其中绕城线范围内城郊河道76条288.276公里。这些河道是泄洪、引水、灌溉、通航和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命脉,长期以来为水上航运、防汛抗旱,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全区河道特别是农村河道日益呈现出综合功能弱化、水质退化的趋势。主要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河道保护的意识不强。尤其是集镇及乡村附近的河道,一些单位和村民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文明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有的把河道作为天然垃圾场,任意向河道内倾倒垃圾、废物;有的向水面要地,任意倾占河道搞违章搭建;还有的在河道内设置跃进斗,大大降低了河道的排灌、通航能力。

2、河道水环境不容乐观。目前我区农村河道。一是水体污染比较严重,近年来虽然区政府花巨资建造多处污水处理工程,但仍有一些企业无视环保法规,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向

河道内偷排工业污水现象时有发生,使河道水质呈恶化趋势;二是部分河道内水草、浮萍、垃圾等漂浮物依然较多,河道水环境面貌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三是部分河道淤积严重,主要是一些河道疏河堆方难意落实,多年未疏,河床抬高。

3、河道保洁责任不够落实。一方面部分镇村对农村河道保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保洁工作是“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缺少有力措施,对保洁单位和人员缺少日常的、必要的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由于河道水的流动性,导致河道上下游、左右岸保洁工作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也使河道保洁面貌难以改观。

二、农村河道整治的主要对策

针对目前我区部分农村河道不同程度还存在着“脏、乱、差” 状况,已成为影响全区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制约因素之一。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既是当前改善水环境面貌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和实施城乡统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局作为全区农村河道整治的主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多年来河道建设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尽可能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改变了以往河道整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千片一律搞低标准砌石护岸的做法。具体我们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河道整治示范村、示范镇建设为抓手,按照人水和谐、生态亲水、城乡统筹、规划先导的“四大原则”,因河制宜、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地研究和制订了全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新举措:

1、加大河道护岸力度。我们遵循农村河道生态的多样性和沿河居民群众需求的多元化,针对河道所处地段、重要程度、功能效益,逐条逐河、因河制宜地统筹优选和实施直立式、条石直立式、斜坡式、叠砌式、木桩式、自然坡式等6种护岸方式,稳固河道两岸河坡河岸,防治水土流失,满足河道生态性和沿河居民群众安全性、亲水性和休闲性等综合需求。

2、轮流实施河道清淤。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逐年实施,周期轮疏”的原则,结合河道整治和冬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我们力争在四到五年时间内完成全区所有农村骨干河道,特别是东片河道的疏浚任务,同时适当扩大河道疏浚的范围,将部分镇、村级河道疏浚列入区财政补助对象统一规划实施,切实解决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排灌不畅、调蓄能力弱化、水质较差等实际问题。

3、坚持开展河道配水。坚持生态立区的建设要求,在争取对全区农村骨干河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统一实施截污纳管的同时,充分发挥钱塘江沿线涵闸的调水配水功能,进一步加大河道的配水调水力度,坚持有潮引潮、无潮开机提水,开展常年性、日常性的配水调水,将钱塘江中、上游优质淡水资源,源源不断地引入内河河网,实施引水入城、以动治静、以清释污,达到激活水体、改善水质,恢复和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的目的。

4、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结合“最清洁城乡”工程,积极探索、实践我区农村河道长效保洁工作的新机制和新举措,强化河道长效保洁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区农村河道保洁考核办法,实施定政策、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考核的“五定”保洁措施。并加大河道保洁的监管力度,有效督促各保洁责任单位和镇、街开展日常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保洁工作,从而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四无”保洁目标。

5、重视实施河岸绿化。为稳固河岸、防治水土流失,美化亮化河岸景观,我们在坚持与河道整治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的“三同步”基础上,按照“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绿化要求,对全区农村骨干农村河道两岸实施植绿、造绿,并根据条件可能,在部分河道两岸建设生态林带,布置休闲景观,打造河岸绿色长廊,努力使河道两岸成为沿河居民群众游憩、休闲、运动、亲水的主空间。

6、严格实施依法管理。我们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理念,在加大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和界定河道管理和保护范围,落实管理责任,依法开展巡查管理,严肃查处各类侵占填埋河道、河浜、河道水域等违法行为,制止和清除河道内各种

阻水障碍物、拦渔设施等违章行为,纠正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各类生产生活垃圾等不良行为,严格审批、有效监管各类涉水项目的建设,确保河道行洪畅和综合功能的全面发挥。

三、农村河道整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局按照“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文化丰富、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目标要求,突出以河道护岸、疏浚、引水、绿化、保洁为重点的“五化”综合整治,优先实施了全区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建设,使全区区、镇、村三级河道环境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

1、优选护岸方式,确保了河坡固化。继2003年至2007年投资2.02亿元,完成境内406.6公里河道砌石护岸建设后,从2008年开始,我区又根据河道功能和现状,因地制宜、因河制宜地优选和实施了斜坡式护岸、叠砌式护岸、木桩式护岸、直立式护岸、自然坡式护岸和老挡墙整修式护岸等6种河道护岸加固形式,确保河岸稳定。到2008年底止,全区共完成河道护岸31条87公里。2009,又规划实施35条(段)62.44公里河道,正在建设之中。

2、坚持疏浚清淤,确保了河床畅化。针对近年来全区河道河床逐年淤积抬高,导致排水不畅、水质变差的现状,我局规划用4至5年的时间,将全区重点排灌河道轮流疏浚一次。2008,全区共完成区、镇、村三级河道105条(段)235公里的疏浚任务,疏浚土方273万方,明显改善了河道水环境。

3、加大配水力度,确保了河水净化。进一步加大了河道配水调水力度,坚持有潮引潮、无潮开机提水,实行以动制静、以净清污的日常性、常态化的河道配水调水,取得了明显的水质改善效果。全年累计配水调水17.8亿立方米。

4、配套河岸景观,确保了河岸绿化。按照与标准河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的“三同步”要求,配套实施了102公里重点骨干河道河岸绿化工程建设,建设城区景观沿河绿地12万平方米,有效美化了河岸景观,亮化了沿河景致。

5、强化河道保洁,确保了河道洁化。2008年以来,我区年投入河道保洁资金500万元,强化了农村河道的保洁工作,在明确落实河道保洁考核办法、责任单位、补助政策、保洁人员、工作职责“五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河道保洁工作的考核与监督管理。今年我局我局还结合“最清洁城乡”工程,会同区委宣传部,在全区各镇街大力开展了“农村河道百日清洁大行动”,以强势的宣传氛围,有效的管理举措,督促各责任单位、各镇街日常性、制度化地开展河道的清洁保洁工作,使保洁人员的出勤率、河道保洁的覆盖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推动了保洁工作的深入开展,较好地营造了我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水环境。

四、农村河道整治的经验和启示

全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是区委、区政府改善民生的实事工程之一,也是今后我区水利“两整治一保障”即农村河道整治、溪流整治、水利安全保障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要确保这一工程的有序实施和整治目标的如期完成,我们认为: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是关键。我区水系发达,农村河道交叉纵横,整个河道管理和整治任务面广量大,任务烦重,各地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回顾前阶段我区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区委洪航勇书记多次检查我区农村河道整治,听取情况汇报;区政府赵立明副区长多次召开全区农村河道整治现场会,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区人大、区政协也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河道整治进行视察和监督;各镇街切实按照水利部门下达的整治任务,建立组织,分解任务,狠抓实施,确保了我区农村河道整治工程的有序实施。

2、政策明确,增加投入是保证。为确保全区农村河道整治工程开好局、起好步,早在2007年下半年,区政府就出台了《萧山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意见》,该政策明确的河道治理与过去的农村河道治理相比,主要体现“一个扩大、三个提高”:一个扩大是指整治范围的扩大,整治范围由以往单一的区级骨干河道,扩大到区、镇、村三级河道同步实施;三个提高:一是建设标准提高。从以往单一的河道砌石,向清淤、清面、清障、绿化、护岸相结

合的综合整治转变。二是资金总量提高。前几年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河道砌石补助,2008、2009年分别提高到5000万元和7000万元,资金总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三是补助标准提高。多年来我区河道砌石补助标准维持在每米150元。自去年开始,区财政对农村河道整治实行按概算审价的80%、70%、60%补助,同时对按时完成整治任务的再增加10%的补助奖励,补助标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大调动了各镇街实施农村河道整治的积极性。

3、创新理念,科学治理是基础。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河道“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文化丰富、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整治目标,立足于农村河道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进一步创新治河理念。首先,明确了以全区“七横七纵”骨干河道为重点整治对象,协调周边各镇集中实施整条整治。其次,确定了优先整治对象,对集镇周边、道路两边、中心村地段河道实施优先整治。同时,优化了河道整治的结构形式,优选和落实了直立式、条石直立式、斜坡式、叠砌式、木桩式、生态式等6种护岸方式。并结合河道所处地段、重要程度、功能效益和生态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河制宜地对整治建设方案予以细化和完善。真正体现出了科学治水的思路和理念。

加强河道管理,加大河道整治力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管并重,依法管理、依法治河,积极探索河道管理、河道整治的新机制、新方法,不断推进我区农村河道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全区水环境面貌的根本改变。

第五篇:高中化学作业优化与改造的实践探索

高中化学作业优化与改造的实践探索

虞硕铭

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更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应试的导向,传统的化学作业理念、内容、形式和模式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有些教师大搞题海战术,随意布置作业;有的与教学要求相差甚远。学生做的苦,教师改的累,作业负担过重而效率低下这一教学顽症已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目标;要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为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化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也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创设新的形式,发展新的题型,让作业发挥应有的功能。通过优化与改造,焕发作业之生本的光彩。优化和改造作业环节———错题订正

首先,让学生树立“订正一道错题比做一道新题更有价值”的作业订正理念,要求学生把平时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错题,及时进行订正,养成习惯。其次,错题订正不是直接订正在原处,而是把题目抄下来(或复印、剪切、粘贴)订正在专门的“错题回收站———错题集”上。第三,订正不能满足于写一个正确答案或写出一种正确解答就了事。每一个错题都要求学生按如下格式订正:

并且对错因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第四,对学生的“错题集”进行定期检查和面批,及时作出评价建议。第五,错题还原:将错题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附一纸片,标出该知识出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第六,每隔一段时间或在考试前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知识中的疑点、难点和盲点。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错题订正有几大益处:(1)有助于学生重新获得知识。通过错题订正,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亡羊补牢。(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订正作业不仅是学习态度的体现,更是学习品质的培养。(3)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错因分析、思路对比,反思自我思维症结,豁然贯通某个关节点,达到领悟阶段,跨越学习高原,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监控,总结自我思维经验的习惯。(4)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督促学生订正作业是教师进行教学查漏补缺的一个手段。当看到不少同学不断重复同一个错误时,教师就会反省自己:“为什么学生没有掌握?我上课讲清楚了吗?”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和改造作业内容———增写作业日记

在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当天布置的书面作业的基础上,增写当天作业日记,其要求是:具体写出通过课上的学习和作业所得的收获(含发现的新的问题、新解法和新结论)、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要求和建议等。增写作业日记比传统化学作业有4点好处:(1)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它给学生提供了发表新观点、探索新方法、发现新问题的良好机会。如:在学完过氧化钠性质后,有同学在日记中提出:过氧化钠能与CO2反应,能否与CO反应?能否与SO2等其他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的产物又是什么?还有同学将自己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小规律、小窍门也写在作业中。如有同学针对原电池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编出了提醒性顺口溜:原电池中浮(负极)只羊(氧化反应),金(正极)环(还原反应)姑娘笑哈哈等。(3)给师生开辟了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查看作业日记可及时了解学情,及时反馈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教学提高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如有同学在作业日记中提出:老师×××样的问题请多给我们介绍,我对此问题不熟悉、不明白等。(4)抑制了学生作业中的不良习惯。通过写作业日记,使同学们避免了以往作业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为完成任务而做作业等应付现象。优化和改造作业形式———增加多样性、突出实践性、尝试开放性

针对传统作业形式单

一、机械训练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要求反映到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中来,就是赋予作业以多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作业体现出多样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3.1 增加多样性

增加化学作业的多样性是指作业类型多样化、作业要求多样化、作业组织形式多样化和作业完成方法多样化。这就提供了丰富的刺激点,建立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利于知识建构的完整性。

3.1.1作业类型多样化

除设计和布置“练习式”的作业外,还可以有以下作业类型:

(1)提问式作业。为了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把提问也作为一项作业来完成,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专门的本子来记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并且每一个月全班学生进行一次交流,把质量高,具有实用价值,又易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整理出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学完“硝酸”性质后,学生在提问本提出:为什么铜与浓硝酸反应观察到的溶液颜色呈蓝绿色,而不是蓝色?硝酸与铜反应只生成NO的最大浓度是多少?NO2有助燃性吗?为什么“王水”能溶解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为什么NaNO2会致癌?然后,老师就选取其中的几个问题,设计成研究性课题,如“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现象的研究”“铜与硝酸反应生成NO的临界浓度研究”“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王水溶解黄白二金的机理研究”和“亚硝酸盐性质、用途及危害综述”等,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研究式作业。布置研究式作业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不过研究式作业要尽量与常规教学相联系。例如,学完高二化学“原电池”后,老师可以设计研究式作业“:各类电池的特性、应用及新进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完成作业。又如学习了铝与酸反应性质后,针对铝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现象的不同,布置了“关于离子方程式2A l+ 6H+ = 2Al3++3H2↑的研究”课题,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自学式作业。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高科技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学阅读,并要求学生认真写出读后感和体会。另外,也可以就某个专题,发动学生从网上、报刊杂志上搜集、阅读、整理相关材料,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

(4)总结———反思式作业。每学完一章或复习阶段,我们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复习总结,制作出全章的知识结构图表。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和思维习惯等几方面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出补救措施和改进方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目的。如学习了“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人教版教材内容)后,老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请同学们总结和归纳这一章知识中的“一定”和“不一定”,比如像“离子晶体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的描述方式。又如在复习“铝及其化合物性质”前,老师布置了如下作业:设计Al、Al2O3、AlCl3、Al(OH)

3、NaAlO2 5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很多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设计的关系图十分巧妙,其中一个学生的设计如下图所示,令老师赞不绝口。

3.1.2 作业要求多样化

布置作业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对各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不同的作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布置一些难度较小的基础题,而且题量不宜过大,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才能避免抄作业现象;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难度稍大的作业,但也不宜过难,保证这些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要鼓励学生尽力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题;对于学有余力又喜欢化学的拔尖学生,可以给他们另开小灶,鼓励他们去试着解答奥赛习题;对于中等生可以布置选做题,以保证喜欢化学的学生能“吃得饱”。

3.1.3 作业组织形式多样化

随着教法和学法的不断改革,靠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比例有所下降,而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的作业比例越来越大。例如,前面所谈到的“研究式”、“自学式”作业,都可以小组分工协作形式来完成。

3.1.4 作业完成方式多样性

由于作业的类型、来源以及完成作业的工具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完成的方式也应随之变化。除了在练习纸、作业本上答题外,我们又增加了以下8种作业完成方式:①动手实验;②制作课件;③建立个人或小组网页;④发送电子邮件,例如:学生完成了反思性作业后,把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补救措施和改进方案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老师,让老师网上审阅;⑤填写研究性报告;⑥撰写小论文;⑦问题答辩;⑧办化学小报。3.2 突出实践性

根据作业的性质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我们可以把作业划分为理论性(或知识性)和实践性(或操作性)作业。这2类作业各有优势和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运用。其中,实践性作业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的亲身操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克服困难、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精神。鉴于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重书本、轻实践的实际情况,新课程提出了加强实践性、活动性作业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必须摒弃仅仅注重解决书面问题的弊端,让作业从书本回到生活,将问题置于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加强作业的实践性。如学习原电池原理后,老师印发了如下作业:

3.3 尝试开放性

作业设计要冲破课本和课堂内容的樊篱,作业内容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既有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又有走出课堂的拓展,向学生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各抒己见的作业,为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说的氛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硫、硫酸、氮族、硅酸盐工业、电化学、煤和石油等章节的学习结束后,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调查空气,水污染及生产、生活的情况,试着写些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的情感。优化和改造作业题型———改造与发展

化学习题作为教学基本内容和培养学生良好化学素质的重要载体,应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因此,学生的训练题题型必须进行改造和发展,使之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匹配。

4.1 变过去只重视“纯化学问题”为适当增加实际问题

适当地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巩固和落实化学知识,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体验化学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相对来讲它的教育功能远大于那些单一“纯化学问题”。如在学习原电池知识后,要求学生至少列举2个你认为最典型的原电池知识应用实际问题,并用电极方程式进行解释。

4.2 变过去只重视具体问题的解决为适当增加新情境问题的探索

苏东坡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句千古绝句形容庐山奇秀,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人们要全面了解事物,必须变换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次去观察、分析、综合,以把握认识对象的全貌及本质特征,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知识内化过程,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应注意采用变式练习。变式练习的种类有变图形、变提法、变条件和变结论等。例如,在复习“有机反应类型与机理”时,设计成表1或表2形式,以对如下选择题进行优化和改造。

[例]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4种反应的是:()

表1 重要有机反应类型和涉及的主要有机物类别

表2 官能团特征反应

4.3 变过去只重视封闭问题为增加开放探索题

开放探索题能给学生留出较大的自我探索和发表观点的空间,对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均优于封闭问题,特别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方面尤为突出。如在复习钠的碳酸盐之前,老师布置了下面一个作业:根据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地写出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法。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设计的区分方法有十多种,其中有些方法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如:将Al与相同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的是Na2CO3。在作业批改中,老师就萌发了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想法,于是对学生想出的这些方法,老师没有直接评价,而是继续布置了一个作业: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所列方法的可行性,并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

总之,面对新课改,教师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应对作业的优化和改造倾注时间和投入精力,使设计与布置的作业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索、探究,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质减负”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周鑫荣.化学教育,2006,27(11):24-26.

下载高密市整治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的实践与探索(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密市整治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的实践与探索(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探索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探索 长宁县政府研究室近年来,长宁县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定位,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大力整治城乡环境,走出了......

    高速铁路养修作业模式实践与探索-乔成

    高速铁路“三位一体”养修管理模式 实践与探索 上海铁路局 乔成 摘要:伴随着京津、武广、沪宁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顺利开通运营,中国铁路正在稳步跨入高速时代。高铁可靠的设......

    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五篇范文)

    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作业是对教学的复习、巩固与提高,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协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