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口蛋类活禽饲养场检验检疫备案.
出口蛋类活禽饲养场检验检疫备案
申请出口蛋类活禽饲养场检验检疫备案应当提供以下材 料(一式两份 :
一、《供生产出口蛋类活禽饲养场检验检疫登记备案申请表》
二、饲养场(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养殖场质量体系文件 1.组织结构及职责
2.技术员、质量监督员职责和要求
3.动物卫生防疫制度,包括日常卫生管理制度、疫病防 治制度、用药管理制度;
4、饲养管理制度, 包括饲料和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活禽 出入场管理制度;5.蛋类活禽饲养场操作规范
6.蛋禽饲养有关的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三、相关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场区平面图;3.彩色照片,包括场区全貌,进出场和生产区通道及 消毒设施,禽舍内景和外景,兽医室、病禽隔离区、死禽处 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出场隔离检疫舍,种禽进场隔离区 等。
4.技术(兽医员、质量监督员名单及相关资质材料 5.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6.已通过认证饲养场应提供相关认证证书复印件(如;无公害基地证书、有机产品证书等
7.蛋禽饮用水检测报告 [ 符合(NY 5027-2001 ] 8.备案养殖场向卫生注册登记生产企业供货合同或协 议
四、相关记录清单(附样张
1.官方对备案饲养场的疫病疫情、药物残留和主要项目 监控记录 2.人员专用通道设施消毒和鞋靴消毒记录 3.消毒液配制记录
4.蛋禽饲养有关人员健康检查记录 5.饲料采购、使用记录 6.药物采购、使用记录 7.添加剂采购、使用记录 8.病禽死禽处理记录 9.兽医工作记录 10.粪便、污水处理记录 11.饲养日志
12.备案饲养场产量及向卫生注册登记生产企业供货情 况记录
第二篇:出口水产养殖场基地检验检疫备案
出口水产养殖场基地检验检疫备案
出口水产养殖场基地备案申请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出境加工用水产养殖场备案申请书》
二、养殖场(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养殖场质量体系文件
1.企业组织结构及职责
2.技术员、质量监督员职责和要求
3.饲料管理和使用制度
4.药物管理和使用制度
5.药物使用处方制度
6.养殖环境卫生要求
7.养殖日志制度
8.苗种放养质量要求
9.捕捞及运输管理要求
10.饲料使用清单及饲料生产供应企业评定资料
11.禁用药物清单
12.药物使用清单及药物生产供应企业评定资料
13.南美白对虾生产养殖操作规程
14.出口生产加工企业对养殖场的监管要求及方法内容
四、相关资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养殖证复印件
3.无公害基地证书复印件
4.水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
5.技术员、质量监督员名单及相关资质材料
6.养殖场平面图
7.养殖场照片(包括养殖场全貌、养殖池、药房、饲料房等)
8.养殖场和出口企业签订供货合同或收购合同
9.种苗供应单位相关资料及检测报告
10.其他相关资料
相关记录清单(附样张)
1.收购部门监管记录
2.出口加工用养殖水产品供货证明书
3.养殖日志
4.饲料采购、出入库记录
5.药物采购、出入库记录
6.苗种放养记录
7.捕捞及运输记录
8.相关培训记录
9.其他相关记录
五、出口蛋類活禽饲养场检验检疫备案材料要求
一、饲养场(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二、养殖场质量体系文件
1.组织结构及职责
2.技术员、质量监督员职责和要求
3.动物卫生防疫制度,包括日常卫生管理制度、.疫病防治制度、.用药管理制度;
4、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料和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活禽出入场管理制度;
5.蛋類活禽饲养场操作规范
6.蛋禽饲养有关的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三、相关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场区平面图;
3.彩色照片,包括场区全貌,进出场和生产区通道及消毒设施,禽舍内景和外景,兽医室、病禽隔离区、死禽处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出场隔离检疫舍,种禽进场隔离区等。
4.技术(兽医)员、质量监督员名单及相关资质材料
5.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6.已通过认证饲养场应提供相关认证证书复印件(如;无公害基地证书、有机产品证书等)
7.蛋禽饮用水检测报告 [ 符合(NY 5027-2001)]
8.备案养殖场向卫生注册登记生产企业供货合同或协议
一、相关记录清单(附样张)
1.官方对备案饲养场的疫病疫情、药物残留和主要项目监控记录
2.人员专用通道设施消毒和鞋靴消毒记录
3.消毒液配制记录
4.蛋禽饲养有关人员健康检查记录
5.饲料采购、使用记录
6.药物采购、使用记录
7.添加剂采购、使用记录
8.病禽死禽处理记录
9.兽医工作记录
10.粪便、污水处理记录
11.饲养日志
12.备案饲养场产量及向卫生注册登记生产企业供货情况记录
2008年9月
第三篇:出口水产养殖场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精)
出口水产养殖场基地检验检疫备案
出口水产养殖场基地备案申请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出境加工用水产养殖场备案申请书》
二、养殖场(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养殖场质量体系文件
1.企业组织结构及职责
2.技术员、质量监督员职责和要求 3.饲料管理和使用制度 4.药物管理和使用制度 5.药物使用处方制度 6.养殖环境卫生要求 7.养殖日志制度 8.苗种放养质量要求 9.捕捞及运输管理要求
10.饲料使用清单及饲料生产供应企业评定资料 11.禁用药物清单
12.药物使用清单及药物生产供应企业评定资料 13.南美白对虾生产养殖操作规程
14.出口生产加工企业对养殖场的监管要求及方法内容
四、相关资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养殖证复印件
3.无公害基地证书复印件 4.水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
5.技术员、质量监督员名单及相关资质材料 6.养殖场平面图
7.养殖场照片(包括养殖场全貌、养殖池、药房、饲料房等)
8.养殖场和出口企业签订供货合同或收购合同 9.种苗供应单位相关资料及检测报告 10.其他相关资料 相关记录清单(附样张)
1.收购部门监管记录
2.出口加工用养殖水产品供货证明书 3.养殖日志
4.饲料采购、出入库记录 5.药物采购、出入库记录 6.苗种放养记录 7.捕捞及运输记录 8.相关培训记录 9.其他相关记录
五、
第四篇:《对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
《对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
一、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基本条件
(一)基地连片种植面积不少于100 亩,实行原产地保护的茶叶其种植面积可适当缩小。
(二)周围环境无污染源或远离污染源,基地的土壤、空气和灌溉水应符合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要求。
(三)基地应设有农用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对基地使用的种子(苗)、农药、肥料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四)基地应设有专门的农资保管场所,配有专用的农药喷洒用具及其它农用器具。
(五)至少有一名专职或兼职植保员。
(六)基地应定期监测土壤农残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七)基地应自觉接受和配合国家植物源性食品残留物质监控计划的执行和实施,接受检验检疫机构和茶叶出口企业的监督管理。
二、基地日常管理要求
出口茶叶加工企业负责对备案茶叶种植基地的日常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茶叶种植基地管理制度,确保对茶叶种植基地能实施有效管理。
(一)制订茶园管理制度,并按茶园或地块建立栽培档案,内容应包括基地管理的组织机构图,基地管理员和植保员职责,基地茶园的组成清单、面积及茶园地块图等。
(二)建立良好种植规范,并详细记录茶树栽培过程中的农事活动,内容包括病虫害防治、施肥、鲜叶采摘、修剪、除草、种植、耕作等。
(三)建立农药、化肥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农药、化肥的采购、保管、发放、配制、施用和残留监控措施等内容,并有农药、化肥的出入库记录和分发档案。
(四)建立可选农药清单,清单内容应包括农药的中文名称(包括商品名)、英文名称、农药登记号、安全间隔期、农药的作用及农药使用标准规范和稀释表等。
(五)建立采收、运输管理制度,确保鲜叶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采收,并做好鲜叶采摘和流向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鲜叶的采摘日期、采摘方式、数量、初加工厂名称等。
(六)建立种植基地茶叶有毒有害物质检验监控制度。包括抽样方法和频率、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等。
(七)建立原料批次管理制度,确保出口茶叶的可追溯性。
(八)基地的各项记录至少保存3年。
三、基地农药、肥料管理要求
(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措施,控制有害生物,将农药残留降低到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二)种植基地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必须符合进口国以及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严禁使用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及茶叶进口国禁用或限制的农药。
(三)农药应由基地农资管理部门统一向有资质的农药销售商采购,并加强对购进农药的验收管理。首次采购的农药必须经过有效成分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四)农药的发放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由植保员提出书面申请,农资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发放。
(五)农药由植保员领取后按照农药使用标准规范和稀释表确定的稀释比例进行配制,并监督农药喷洒及器具清洗。
(六)施药后剩余的农药由基地植保员负责退回基地农资管理部门,统一处理,并做好记录。
(七)基地使用的肥料必须经过有效成分确认,茶树种植宜使用有机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叶面肥应使用农业部门登记注册的品种。
四、基地值保员要求
(一)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并有植保员资格证书。
(二)具有茶学、植物保护和农药使用的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农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
(三)负责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并建立管理档案。
(四)监管基地的环境卫生、观察周边农田作业情况、关注作物生长和气温变化、掌握病虫害发生状况。
(五)负责对种植栽培人员进行茶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
(六)负责对基地土壤污染状况的监测,茶树种植前扦取有代表性土壤送实验室检测,确认未受违禁药物污染方可允许种植。
(七)负责定期对灌溉、喷药用水进行违禁药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监测。
(八)对重大疫病疫情负责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五、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有效期为3年。
第五篇:出口电子检验检疫论文
论“出口电子检验检疫”模式下的“检务管理”工作
随着外向型经济和现代物流方式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关系人对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利用无纸化报检、电子放行等方式,加快检验检疫验放速度已是促进外贸发展的必然趋势;报检单位与进出口货物生产地或存放地不在同一地点,外贸企业要求凭报检人意愿选择报检机构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研究多点报检、属地验放、报检通关便利化是检验检疫信息化今天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出口电子检验检疫”模式的要求下,对“检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集中审单与风险分析、统一布控与有效监管结合的运筹
在出口电子检验检疫工作日渐成熟的条件下,进出口电子检验检疫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对原有检验检疫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模式不会产生大的冲击,因为技术的应运始终是为管理服务的,原有的法律法规、业务管理制度都会持续生效,但是先进的电子化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引用也必将促进工作模式的更新和发展。“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的核心机制,即集中审单工作机制和三集中审单系统、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CIQ2000系统等应用系统,以检验检疫资质管理、风险管理和诚信管理为基础,对审单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有效识别和量化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统一审单规则,通过自动审单、专家审单相结合,实现风险预警、自动拦截和统一布控。而针对具体部署和运筹,笔者认为,检务部门应从几个方面来加强:
第一,统一思想、规范做法。对CIQ2000、电子检验检疫系统、诚信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中的许多业务内容进行统一设置,这不光是业务问题,同时也是管理上的要求。统一集中的做法,肯定会对原来分布式处理业务带来冲击,各个分支机构都要不同程度地进行调整。因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很关键。
第二,多方综合、合理设置。正是由于检务区域化集中管理对分支机构执行的日常业务操作影响很大,检务管理部门在集中前的统一设置问题上一定得慎重,要多机构、多次、广范围的调研并听取意见。
第三,认真筹备、审慎推出。在推出之前要反复推敲,多方征求意见,还应
考虑网络运行速度、数据查询速度等,检务管理的统一操作也会影响原来操作者的思路。因此,为保证正常业务的运行,使集中审单不会造成大塞车或大混乱,认真筹备、审慎推出很关键。另外,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的业务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的培训既包括与技术有关的相关操作和调试,而更重要的是培训讲解检务环节相关的设置和具体操作。不同部门之间对同一报检单的计收费、结果登记、提交和证稿拟制的操作技巧等,通过培训使不同的操作者对于集中审单有个初步印象,到时候遇到问题不至于手忙脚乱。
第四,应急措施、未雨绸缪。考虑到集中审单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一旦网络发生故障甚至瘫痪后,除了技术部门应该建立应急预案外,作为检务管理部门也应该从业务的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
“低碳”通关更便利:无纸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没有了打印出来的书面证稿使审核把关环节无从着手,这也是推广无纸化报检以来最为棘手的问题。
首先, 针对检验科室审核,笔者认为可以在CIQ2000管理系统中增加审核功能程序, 就是检验检疫人员登记检验结果、填制原始检验检疫记录、拟制证稿后, 先提交给本部门具有审核资格的人员,由审核人员对电脑中的检验检疫结果登记、原始记录和证稿内容逐项进行审核。审核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退回重新修改, 错误较少的, 也可以由审核人员直接修改。最后经业务科室确认无误后, 由审核人员向检务提交原始检验检疫记录和证稿。
其次是检务的审证环节。无纸证稿审核工作,给习惯了书面证稿审核的审证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这只是个习惯问题,相信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年代,他们会很快适应。问题是CIQ2000系统与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目前无法做到这些系统的完全无缝连接,审证人员需要进入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审核证稿,再返回CIQ2000系统提交审核结果才能完成审证工作,无疑加重了审证工作的风险。区域化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应该加强CIQ2000系统的升级和优化,并与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及报检员管理系统等紧密连接。提升和更新自动审证功能,以检验检疫资质
管理、风险管理和诚信管理为基础,对审单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有效识别和量化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统一审单规则,通过自动审单、专家审单相结合,实现风险预警、自动拦截和统一布控。
再次是电子数据的归档及数据保存期限。归档是检验检疫工作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随着检验检疫业务量的成倍增长,目前的检务档案管理方式与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检务档案管理中归档过程较繁锁、归档工作量较大、档案库房占用量较多以及档案利用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无纸化的推广也为检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思考。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检务档案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参照企业分类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分类建档。结合电子监管工作,对信誉好、进出口量较大且质量稳定的企业进行分类后实行简便建档管理,在CIQ2000系统中电子数据归档不需逐份录入报检号而实行批量归档。例如:对出境货物电子监管企业实行“无纸化”报检后,企业归档时只需提交通关单底联,其他随附单证如厂检单、合同、发票、装箱单及各种注册备案证书等证明文件以上传附件的形式报检时一并提交,由企业根据报检批建立电子监管档案,包括报检随附单证、生产厂检纪录和实验室检测数据,以备核查;检验检疫机构业务部门对电子监管企业档案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溯源性。检务部门对这类报检单在CIQ2000系统中的数据归档环节,根据报检日期、主施检部门、单位注册号等条件进行待归档查询后,对符合归档条件的报检号进行批量归档;对通关单档案只需按企业名称、报检日期简单地建档立卷。
(二)根据出入境货物的报检类别,货物的不同特性、不同风险度对不同货物进行分类建档。例如:对电子转单换证凭条到口岸换发通关单的“验证”出境货物,在CIQ2000系统中的数据归档环节,根据报检日期、主施检部门等条件将其电子数据批量归档,其换证凭条可随通关单存档联一并存档,需要时可根据报检号查找通关单流水号及对应的换证凭条。而对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进出口敏感货物,实施卫生注册登记、质量许可管理等凭证报检的货物,或检验周期较长的大型成套设备,根据需要可较详细地按货物分类或主施检部门分类建立档
案。
(三)控制程序根据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对检验检疫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出境检验检疫业务档案需要保存2年, 进境检验检疫业务档案需要保存3 年。与此相适应, 为节约服务器内存空间,在归档数据管理上也应该设置保存期限控制程序, 对超过保存期限的归档数据及时自动清除, 实现电脑数据与实际档案保存期限同步。
锐意进取 拓展功能
通关单的签发宜实行两种模式并存,可结合企业诚信管理、企业的产品特性,对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模式。对产品无木质包装,并且通关单量较大的企业可实行后台签发的模式,以有效缓解企业排队领单的现象;对有木质包装、通关单量小的企业可采取窗口签发模式。当然,取消书面通关单的电子通关更能从根本上优化通关单的签发流程。只要在电子通关单上利用电子密钥进行电子签章工作,目前的电子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就完全具备了在进出口货物通关环节上全面取消纸质通关单流转的功能。此项功能的开通,将全面推进无纸化模式的历史进程,大大提升货物的通检通关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检务工作者盖章放行的压力。
企业上传附件功能的开发,给无纸化报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对日出口量日益增长的企业(如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每天需准备数百套甚至上千套报检及检验检疫所需的附件数据,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降低了通关效率。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开发出口企业ERP(企业资源管理)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远程报检。目前建立ERP系统电子接口的企业寥寥无几,所以实现电子单据申报、传输、储存、浏览、归档等全程无纸化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开发。
开发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有利于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严把国门,另一方面开拓新业务,是检务部门必须充分开发的新课题。近年来,检验检疫业务改革成效显著,而其中检务改革又是前沿阵地,可谓任重而道远。出口电子检验检疫模式下的检务区域化管理的开展,也
同样是一种变革,离不开检务工作的鼎力支持。首先,通过局域网各个分支机构可以很轻松地共享信息和资源,单从转单和通关的环节就可以减少不少障碍;其次,可以预见,随着今后检验检疫执法系统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如海关、边检等的执法系统联网核查,对逃、漏检的现象进行围追堵截,可以更大限度地保护国门,遏制犯罪;再次,可以使检务管理部门将以前花在专项工作质量检查的精力转移到检务工作的建章立制上来。结合《商检法实施条例》对报检管理规定、签证管理办法等重要规章、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等等;再次,检务管理部门目前面临着很多新业务需要去开拓、去研究,如关检合作、国内外证书核查验证、诚信体系建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