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他山之石攻发展之玉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三变+异地置业+扶贫”模式
以他山之石攻发展之玉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为解决农村当地创业就业资源较少,群众增收致富难度较大的实际问题,钟山区围绕“建成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区”的目标,积极探索“三变+异地置业+扶贫”模式,将城市优质创业就业资源和有发展优势的景区资源提供给村集体和农村贫困人口,并给予资金的扶持,帮助边远落后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一、主要做法
一是拓宽思路,入驻景区创业带富。月照社区金钟村利用省级壮大村集体经济扶贫资金100万元,自筹8万元,在邻村旅游形势大好的月照养生谷景区租用2栋房屋进行内外装修,打造赤吱嘎山庄农家乐,使财政扶贫资金变为金钟村扶贫资产。山庄分餐饮区和客房区,餐饮区有包房9间,可同时接待150人就餐;客房12间,可接待18人住宿。建成后,采取市场化方式引进市场经营主体运营,每年村级集体保底分红17.5万元,其中:70%用于扶持贫困户、留守儿童、贫困老党员等特殊弱势群体,剩余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受益贫困人口15户49人。
二是整合资金,城区商铺村级共享。以区物业管理公司为平台,整合区财政资金5140余万元,在市中心区“派华星城”购置6943平方米商铺,为全区44个村各分配了1个1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产权属于村集体,交由区物管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每年每村可分红10万元以上,所得收益用于本村发展、民生改善、贫困户增收和“两无人员”的生活保障,受益贫困农户316户847人。
三是培训技能,乡村劳力异地转移。大力推行“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三位一体异地就业工作模式,依托区贫困群众培训基地、区委党校、区旅游职业培训学校、区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四校合一”平台,开展贫困群众技能培训,成立区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为培训结业的贫困群众提供岗位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聘用上岗等基本就业服务,让贫困群众走出家门,进入学校,掌握一定技能后,走进景区、走进城镇,实现异地就业创业。同时建立健全入城就业平等制度,农村贫困群众进城就业创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解决入城就业的后顾之忧。
二、成效
一是有效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了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让农村特别是贫困户分享城市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通过政府引导,阳光操作,有效避免获取和享受公共资源凭关系、走后门的漏洞,斩断了滋生腐败的利益链条。
二是有效增强发展动力。村集体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发展动力,农村群众特别是广大贫困群众,更加信赖村级党组织,村组织的服务力、号召力、凝聚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金钟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集体经济累计达230余万元,解决就业10人。
三是有效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异地就业逐步转变了村民单靠种植、养殖为生的传统习惯,让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贫困户进入城市工作,获取工资性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全区共有贫困群众280余人在旅游景区、特色街区、停车场、公园绿地等从事保安、保洁、环卫、销售等工作,人均可增收2000元/月。
三、启示
一是“三变”改革是抓手。政府引导把城市资源、景区资源让利村集体和贫困群众,通过平台运作和用好“三变”政策,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二是创新方法是路径。各级广大基层干部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干、解放思想干、甩开膀子干、拎着帽子干的“四干”精神,坚持在基层创业、在一线创新,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异地置业、发展实体、抱团发展等多措并举的多元化联动发展的路子,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三是群众需要是根本。扶贫先扶智,充分考虑贫困群众的现实需求,通过培训使贫困群众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就业习惯,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获取稳定收入。“三变+易地扶贫搬迁+扶贫”模式
钟山区“五式”工作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钟山区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决战决胜“五个一批”中的关键一批、首要一役,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十三五”期间,钟山区计划搬迁1001户4151人。2016 年第一批搬迁安置点5个,共搬迁754户3200人(其中贫困户503户1700人),计划2016年底建成搬迁入住;第二批搬迁安置点2个,共搬迁247户951人(其中贫困户126户424人),计划2017年3月底前建成搬迁入住。目前,7个安置点已全面开工,概算投资4.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占投资计划的68%。
一是“镶嵌式”安置。钟山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农旅文一体化”的理念,提出“镶嵌式”规划建设安置点的思路,在统筹考虑景区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将移民安置点“镶嵌”在景区、城市、集镇、园区周边,借助这些区域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及形成的业态,既节省了建设成本,又有利于搬迁户就业增收和共享区域公共服务、文明成果。
二是“开放式”设计。按照“区域特色、群众意愿、宜居宜业”和“开门搞设计”的原则,征求搬迁群众的意见建议,在设计上充分融入民族元素和文化元素,突出建筑风格、文脉传承、民俗风情、业态布局的差异性和实用性,避免“千村一面”和“因搬致贫”,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
三是“三变式”推进。采取搬迁农户和区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房的方式,在严格执行易扶政策(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基础上,根据搬迁贫困户人口情况,设计不同的户型,由公司融资扩大建房面积,按照农家旅馆、酒吧等进行打造,使每一栋房屋都兼具农户居住、旅游度假、实体经营等功能,房屋一楼产权办理给农户用于居住,二、三楼产权归公司所有,用于商业运作回收成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农户可以按照成本价回购二、三楼产权用于居住或自主经营。同时,引导搬迁户将原有的耕地、林地、宅基地等折价入股到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从中获取收益分红。
四是“一体式”配套。坚持将安置点纳入美丽乡村“1+N”升级改造范围,整合交通、水利、农业、教育等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安置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广场、停车场、学校、卫生院、浴室、理发室、公厕、农村电商、干部联系室(老年学校)、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把安置点建设成为新型社区,让搬迁农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幸福一辈子。
五是“托底式”保障。以钟山区贫困群众培训基地、区委党校、区旅游职业学校、区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四校合一”为平台,对搬迁农户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合格的,由区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聘请作为乡村旅馆的保安员、服务员、炊事员,或推荐到辖区内景区作为观光车驾驶员、导游员等,获取工资性收入,月收入均在1800元以上。同时,由区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制定收费标准,农户可使用居住部分的房屋经营“农家餐馆”、特色小吃等为游客提供服务,获取经营性收入。
第二篇:以创新驱动助力绿色发展
以创新驱动助力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确是政之所向、民之所盼的大事。我国国土广袤,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充足是事实。但近年来工业化发展取得的硕果背后,换来的却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苦果。“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习总书记言之谆谆、语重心长。为了重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必须以创新驱动为推力,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践行绿色发展,离不开规划创新,优化区域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是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等多要素,由此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由此兼顾经济生态多重发展。广东正是贯彻国家战略,立足本土实际,将全省划分为四类区域,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铮铮誓言。韶关作为广东的生态屏障,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良的生态资源令无数本地人引以为豪。因此,在优化区域主体功能的背景下,韶关调整产业结构,顺应绿色转型,发展旅游经济。如此一来,既保证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又能留住绿水青山和乡愁,堪称“两山论”的现实写照。广东的绿色发展之路值得借鉴,各地当以广东模式为理论依据,创新思路,因地制宜,不断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
践行绿色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结合废物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对于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污染遏制发挥重要作用。时下,不少工业企业通过主动技术创新,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正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目标步步靠近。比如林全纸业,一改传统纸浆造纸的高污染、高耗能模式,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秸秆造纸;并升级国际领先技术,创新废水处理技术。通过不懈努力,成长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大型造纸集团。这样的案例在当下的中国已屡见不鲜、不胜枚举。循环经济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因此,各行业必须顺势而为、逆流而上,坚定目标、扎实苦干,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践行绿色发展,离不开意识创新,培育生态消费理念。生态消费作为绿色消费模式,它是在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符合当下生态生产发展水平的消费行为。它既是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也是生态文明的不竭动力。惟有消费者了解生态消费知识,提升生态消费理念,改变既有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才能得以延续,美丽中国方能得以实现。近年来,购买节能电器成为消费时尚,骑行共享单车成为出行热门,多数国民开始认可并选择生态消费。但在生态消费蔚然成风的背后,生态产品炒作概念,循环利用重视不足等问题也不一而足。所以,必须继续深化群众对于生态消费的认识,大力培育群众树立生态消费的理念,聚民心、筑同心,绘制绿色发展美好蓝图。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今天的中国,已经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绿色发展已然成为现实之需、发展之要。惟有凝聚社会共识,坚持创新驱动,美丽中国方能可期、可待、可望。
第三篇:以苏州之石攻扬中发展之玉,——在“双招双引”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苏州!单是听它的名字,就已然被它的诗意包围。(为求一字真,耐得半宿寒,包围一词用得妙!)若是到了秋天,一江秋色江南岸,十里恍然忘人间,苏州就成了姑苏!
一叶知秋意,一秋知城美。十里山塘一缕微带凉意的秋风,天平山上一片悠然飘落的红叶,金鸡湖畔一湾徐缓沉静的秋水,虎丘塔旁一抹温暖如絮的斜阳……
姑苏的秋天,在诗情画意中徐徐走来,喂饱了我们的眼目,放飞了我们的身心,熨帖了我们的情愁。
除了诗意,这里也有惊叹!
今天的苏州,一个小时,可以创造2.1亿元的gdp、0.4亿美元的进出口,新增49家市场主体;
上半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6位,创业类国家级人才连续7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超过了北上广深,人才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今天,我们在苏州举办“双招双引”培训班,不单单是欣赏苏州的秋景、感叹苏州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静下心来,听好苏州故事、学好苏州经验、感悟苏州精神,在思想与境界上进行一次再升华!借今天这个机会,表达三层意思,主要是剖析苏州,和大家谈谈学习苏州的三个方面。
一、读懂苏州的城,在思维格局上有一次大的升华
从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对这座城市最大的褒奖;
现在,总书记寄语苏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些经验”。苏州一直都是世人公认的“好地方”。市委决定在苏州举办“双招双引”培训班,就是因为苏州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是可供我们扬中学习借鉴、复制粘贴的“好地方”。培训期间,大家要做到“沉浸式学习”,深度感悟苏州的城市内涵。
要读懂这座城市的“坚韧”。作为没有政策支持、没有资源倾斜的“地级市”,苏州逆风超车,完成从“苏e”到“苏e与苏u“双牌并举的华丽转身,依靠的就是“不等不靠”“永不止步”的坚韧品质。
要读懂这座城市的“开放”。要敞开心胸感受这种“开放与包容”,保持“豁出去”的心态,像黑洞一样,汲取一切可以让自己提高的知识,集聚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资源,为吸引客商、招引人才贏得筹码和实力。
要读懂这座城市的“融合”。树立“融合”理念,学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并举,将人才工作“嵌入”项目招引过程中,在谈项目同时,对接好人才招引,以项目来集聚人才,用人才来服务项目。
二、深谙苏州的人,在方法能力上有一次大的增强
很多时候,爱上一座城,除了城里的风景,还有城里的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孕育了苏州人独特鲜明的性格,正是这份难能可贵的性格品质,让苏州的“双招双引”工作走在了全国甚至全球前列。
苏州人最“黏”。与人才、客商对得上话、聊得下去,不在“面子”在“里子”,在于你能和高端人才和企业高管站在“同一高度”、保持“同一频道”。而这要求我们长期学习前沿知识、不断更新思维方式,对上级的政策导向、当前的产业形势、最新的发展动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准确的分析判断。这说到心坎的“黏”,就是苏州洽谈的核心竞争力。
苏州人最“柔”。这直抵人心的柔,是苏州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大家要学习这种方式方法,以“服务最全、时限最短、一网通办”的标准,用心留人,以情暖人,解决人才来扬面临的“房子”“孩子”“身子”面子”“圈子”等现实问题(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子”字用的好!),搭建好人才服务平台,做好各类人才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人才发挥作用最大化。
苏州人最“精”。这切到关键的“精”,就是苏州布局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学习的就是精准把握客观工作规律、产业转移趋势、招引重点方向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保持一点“洁癖”,对于“双招双引”中的每一项工作,用最高标尺来衡量,用最大干劲来促成,用最高质量来交卷。
三、领悟苏州精神,在状态斗志上有一次大的鼓舞
无论是学苏州的城市发展理念,还是学习苏州的干部特质,与其抽象地提炼概括,不如来解剖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现已成为苏州砥砺奋进的“三大法宝”。“苏州法宝”绝不是“苏州专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三大法宝”也可以为我所用。大家要学懂学通学透“三大法宝”,回扬中时带走最精髓的三个字。
带走“张家港精神”的“拼”字。张家港人锻造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拼”出一条发展之路。抢建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修通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县级市,实现了从“苏南边角料”到明星城市的华丽转身。
张家港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负重”,张家港精神的闪光点在于“争先”,弘扬张家港精神,就是要有责任和担当,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勤勉务实,拼出一片天地。同时,张家港精神也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和拓展“横向竞争机制”,敢于树标杆、找差距,敢于在竞争中提高。这也是我们开展“双招双引”百日竞赛的主要原因。现在距离比赛结束不到80天,距离全年结束不到100天,我们就是要看6个镇(街、区)的排名怎么样,差距有多大。组织部也将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九项举措”》,选拔使用一大批在“双招双引”工作中担当作为、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
带走“昆山之路”的“闯”字。改革开放之初,昆山在当时苏州下辖的6个县中排名末位,抱定“敢吃螃蟹”的勇气奋起直追,以“自费开发”的模式开辟工业小区,在乡镇工业的“老路”之外,闯出了一条“外向带动”的“新路”,迅速完成了“由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此后,昆山引进外资、聚焦合资,切换动能、闯关夺隘,连续14年位居中国百强县之首。
“昆山之路”的核心在于“创新”,在于敢想敢干!
如果我们认为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国家级的高端人才不可能落户扬中,那我们就从源头上失败了。来苏州学习,就是要颠覆我们的工作理念,打破思维上的天花板。
带走“园区经验”的“借”字。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苏州工业园区已连续多年在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一,靠得就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依托中新合作机制,汲取新加坡经验,把新加坡模式借鉴过来,省下了大量的时间成本、空间成本。目前,园区入选上级科技人才数持续保持全国开发区和全省第一,被评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我们要学习园区经验,“借力用力”推进招引工作,不断扩大多元化引才通道,创新探索实施“人才飞地”“离岸孵化期”等举措;
同时,逐步丰富项目对接手段,打造“云上”展洽形式,真正实现招引活动“不落幕”,招引渠道“不断线”。
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
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希望大家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勇争第一的决心、奋发有为的作风,多用心、多动脑、多出力,一起推动我市“双招双引”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强起来,扬中”增添全新强劲动能。
第四篇:以青年之姿助力铁建阔步发展
以青年之姿助力铁建阔步发展
‚2017年 ‘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58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4位,‘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3位。‛这是对中国铁建规模和成绩最直白的描述,也是对中国铁建行业翘楚的最佳肯定。忆往昔,谁能想到在1948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会在栉风沐雨,历经沧桑,砥砺前行的七十年峥嵘岁月后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眺望未来,七十年后的中国铁建定会更加健壮,傲然屹立于世界建筑业之林。七十年,是中国铁建以‚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为核心价值观的七十年;七十年,是中国铁建以‚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为奋斗目标并竭力去实现的七十年。
七十年间,有多少青年在这里插上奋飞的翅膀,有多少梦想从这里起航!这是一片智慧的沃土,一片灿烂的星空,这里蓬勃着花季少年的雄心壮志,承载着培育社会栋梁的光荣使命;这里挥洒过攀登者不屈的汗水,留下了跋涉者艰辛的足迹;青春在这里闪光,豪情在这里迸发,一颗颗不甘平庸的心在这里奔腾、激荡……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回首来路,我们无限感慨;回望历史,我们无比自豪。我们为铁建多年来取得的辉煌业绩骄傲,为先辈们的奋斗精神所震撼,更为自己是一名铁建人而自豪!铁建的发展为铁建的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铁建青年的成长为铁建的再次腾飞提供力量。青年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远大的理想、拥有蓬勃的精神和渊博的才学。中国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绚丽的梦想,拥有坚定的方向和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勇气,‚中国梦‛是复兴之梦、民族之梦、富强之梦。而支撑这个‚中国梦‛的,正是如你我一样的无数有志青年,支撑中国铁建梦的更是如你我一般的豪迈青年。
青年的时代是美好的,青年的脚步是昂阔的,青年的人格是大写的,青年的责任是艰巨的。建筑业作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作为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作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的命脉和媒介,处于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国铁建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担当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要实现 ‚做强做优做大中国铁建,建设国际领先、最具价值创造力的综合建筑产业集团‛崇高目标,身处其中的铁建人,则是将其贯彻始终的实施者。
如果将中国铁建比作中国建筑行业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铁建的青年则是一粒粒熠熠生辉的金子。是在中国铁建团委‚转变作风,青年先行‛主题教育引领下,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担当奉献的有思想、有使命、有本领、有作为的铁建新青年。
在新时代下,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对非工作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服务服从国家大局,体现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员工形象,为建成技术创新国际领先、竞争能力国际领先、经济实力国际领先的最具价值创造力的综合建筑产业集团贡献力量。
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而青春则是激情奉献的绚丽舞台!身为年轻一代的铁建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愿将我的一腔热血挥洒在铁建的这一块热土上,我愿我的生命如奔腾的黄河,轰轰烈烈;我愿我的生命如夏花一般灿烂;我也愿我的生命如雨后的彩虹充满希冀,而这一切,我都将在中国铁建这片沃土上实现。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既然选择了中国铁建作为我事业的起点,我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冷雨寒风,既然选择了中国铁建作为我前进的平台,便只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当下正是我国建筑行业大发展的时期,铁建人的才智决定中国铁建的高度,铁建人的胸怀决定中国铁建的宽度,中国铁建傲然屹立于世界建筑业之林,成为行业翘楚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和各位一样的铁建人。平凡的或许不是最伟大的,但伟大的一定是坚守平凡的。爱岗敬业,奉献无声,让我们紧跟党的步伐,响应党的号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相信‚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以青年人的姿态去助力中国铁建的阔步发展。衷心的祝愿中国铁建的未来更加美好,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第五篇:江宁区淳化街道:以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江宁区淳化街道:以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山水乡韵,秀美淳化。作为江宁区中部传统农业主导型街道的淳化街道,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山水田林资源丰富。2017年以来,淳化街道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推进全域旅游景点和特色田园乡村的打造,现在的淳化街道有马场山的格桑花海、陌上花房,有三国村的返璞归真,有翠洲芳谷的亲子互动,有景业百果园的乡野农趣,有鑫淼龙锦园的海底世界,有睿汐蓝莓园的硕果累累,有舟渔寨的渔乐无穷,有特色民宿的温馨优雅„„
据统计,今年1月截至目前,江宁淳化乡村旅游产业累计吸引游客16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依托主题活动,提升旅游人气
今年淳化街道紧紧围绕发展全域旅游的目标,各景区先后组织了小鸡快跑、乡野歌手选拔赛、创意后备箱市集、花海帐篷节、汉服体验、翠洲芳谷风筝艺术周、淳化旅游标志征集大赛、环保魔术师、秋收市集等各类旅游主题活动30余场,并围绕格桑花、蓝莓等特色产品组织开展了格桑花主题观赏节动,睿汐蓝莓采摘节等活动。每一场全域旅游主题活动都各具特色,让众多南京及周边地区市民慕名而来,农家乐生意也更加红火,返乡创业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辖区群众在享受美丽环境的同时,更是实现了增收致富。注重景点提升,强化品牌创建
今年,江宁区淳化街道在已有的马场山、翠洲芳谷、鑫淼龙锦园、景业百果园、睿汐蓝莓园、三国村等多个旅游项目外,又新增了舟渔寨农业文化观光园和陌上花房多肉园艺馆两大旅游景点,实现了全域旅游景点的不断丰富。特别是今年国庆期间刚刚开业的“陌上花房多肉园艺馆”更是人气高涨,逐渐成为周边亲子活动的必选之地。陌上花房里的植物迷宫、多肉王国、无土培植、绿野书屋等游乐项目更是吸粉无数。
同时,该街道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域旅游品牌创建的管理,不断引导辖区内各乡村旅游景区参加各类评比,该街道鑫淼龙锦园、舟渔寨农业文化观光园获全国休闲渔业基地称号;马场山景区获江苏省诚信旅游示范单位称号;翠洲芳谷景区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滨淮社区获得江宁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社区;田园客栈、柜族部落两家民宿获得“南京市十佳民宿”称号。打造精品线路,丰富旅游产品
今年,淳化街道在已有的鑫淼龙锦园—马场山的龙马线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街道全域旅游资源,延伸出马场山—睿汐蓝莓园的赏花摘果体验游线路,翠洲芳谷—马场山的亲子文化游线路、陌上花房—三国村—舟渔寨的研学旅游线路,四线交错,互为补充,不断打造街道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同时,该街道还不断力促旅游文创升级,不断推进旅游文创产品的打造。一方面积极依托一米恬园、睿汐蓝莓、博拓农业科技公司等农业旅游企业打造了精品土桥大米、蓝莓果汁、蓝莓酒、多肉园艺、立体植物花卉种植、阳台菜园装置等文创产品;另一方面依托圣美伦香水、西丽食品、优度户外用品等工业企业打造了精品香水、旅游食品、旅游户外用品等文创产品。通过精品线路和旅游文创商品的打造,不断丰富了街道全域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