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版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一 地震水旱 防灾减灾
专题一 热点聚焦专题一 热点聚焦
地震水旱 防灾减灾
(一)地质灾害 热点背景
中新网2013年8月18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辗转近9个小时,来到甘肃定西地震的震中—岷县,考察灾区过渡安臵和恢复重建工作。在前往灾区途中,当地又发生3.7级余震。今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的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甘肃天水、兰州、陇南、白银,陕西的宝鸡、汉中、咸阳、西安及四川成都、绵阳等地都有震感。截至7月24日,地震共造成定西、陇南、天水、白银、临夏、甘南6个市(州)的33个县(区)、491个乡(镇)、78.01万人受灾。地震造成95人遇难,因灾受伤1 366人。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 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 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 470人受伤。
中新网2013年8月16日电: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8月16日13时31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附近再次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4公里。16日上午,惠灵顿发生6.8级强震,上班族及居民仓皇逃至街上,惠灵顿数周前也发生类似强度的地震。但本次地震未引发大范围海啸。命题猜想
岩石圈物质循环,全球板块运动与地震多发区,地质灾害成因、分布与防治,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典例体验
2013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五年前的地震给当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近年来,地震及其衍生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不断加重。2010年8月13日四川映秀等多地发生了汶川地震后最大的泥石流;2011年7月5日四川映秀因泥石流一天内两次组织居民紧急疏散;2013年7月10日四川映秀连续发生两次泥石流,映秀通往汶川、成都的道路全部出现不同程度阻断,映秀镇暂时成为了“孤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映秀、北川两地的灾情程度,并说明判读依据。(2)运用灾害的关联性原理,简述“5·12”地震对“8·13”泥石流爆发的影响。答案(1)两地灾情严重。两地皆位于板块移动造成的地表破裂带附近,烈度在X级以上(烈度大)。
(2)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一种或一次灾害的发生会引发其他灾害的发生。汶川地震使得山体大范围断裂松动,岩石破碎;并触发崩塌、滑坡,造成大量的碎屑物堆积于沟谷和坡麓,为本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析(1)灾情程度主要看图中的地表破裂程度和烈度的大小。(2)主要分析地震对泥石流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新题预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浪网2013年8月12日消息:记者从中国地震局官网发布的《2013年中国及周边地区五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统计表中发现,截至今天中午,我国大陆地区今年已经发生5级及以上地震26次,远超过往年年平均20次的水平。
在我国大陆地区今年已经发生的26次5级及以上地震中,发生次数排在前2位的是四川和西藏,其中四川发生6次,包括造成严重人员财产损失的雅安芦山7.0级地震。此外,西藏也有5次。
(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我国四川和西藏多地震?列举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2)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答案(1)我国西南地区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地震可能会引发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加强地震的监测预报;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完善应对地质灾害的预案;加强宣传,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等。
解析(1)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往往地震、火山多发,地震可能会引发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主要措施有:加强地震的监测预报、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完善应对地质灾害的预案、加强宣传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等。(二)水旱灾害 热点背景
中新网2013年8月24日消息:记者23日从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8月15日至17日,辽宁省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截至目前,大雨已致抚顺63人死亡,101人失踪,全省180万人受灾,全省已出动19.96万人赴各地灾区抢险救灾。
中新网8月24日电:综合消息,受长期高位洪水浸泡影响,黑龙江境内的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大约2 300公里江段超警戒水位。23日上午同江市八岔乡黑龙江堤防发生一处决堤,截至今天(24日)中午决口已经超过200米,据悉,此次决口影响4个乡镇、24个村屯、5 126户,涉及农田94.78万亩。由于群众已经提前转移,暂时没有发现人员伤亡。
新华网2013年8月24日电:据福建省防汛办最新统计,截至24日10时统计,台风“潭美”导致该省8个设区市、61个县(市、区)、97.1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41.25万人,因灾失踪1人,房屋倒塌0.06万间,农作物受灾90.48千公顷。受台风“潭美”影响,22日至23日,湖南省郴州市、永州市的14个县市区156个乡镇36.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3.0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35千公顷,倒塌房屋150间。
中新网2013年8月12日消息:中央气象台11日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贵州大部、湖南大部、浙江大部、湖北东南部、江西西部和东部、安徽东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预计未来3天,上述大部地区仍维持高温天气,无有效降水,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截至8月9日,干旱已导致湖南省近246万多人、96万多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1 815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重旱812万亩、干枯356万亩。命题猜想
暴雨的形成条件;我国暴雨的时空分布;城市内涝;台风的形成及登陆路径;台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干旱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我国旱涝灾害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关系。典例体验
读“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也是洪水多发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
C.台风影响
B.夏季风不稳定 D.河流季节变化大
()(3)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中,沙尘暴多发的地区是哪个地区?可采取哪些防御措施?
答案(1)C(2)B(3)黄淮海(华北)平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直接读出干旱频次>30的地区是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第(2)题,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都在季风气候区,由于夏季风的强弱、进退不稳定,致使旱涝灾害多发。第(3)题,采取措施,只要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即可。新题预测
中央气象台2013年8月22日消息:今天凌晨,台风“潭美”在福建福清沿海登陆。预计未来三天,“潭美”将携带大量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南方将有10省(市区)遭遇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超过250毫米。中央气象台提醒,上述地区的城市乡镇要警惕内涝,山区要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此回答(1)~(3)题。
(1)暴雨洪涝是城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城市自身具有“放大”该灾害的作用。对此解析不可信的是
()A.城市下垫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B.在城市高层建筑集中区,热岛环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热对流发展,易引发暴雨 C.城市郊区上空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结核的形成,使郊区降水量比城区更多一些 D.为了突出城市景观,城市内绿地往往高出地面,严重影响城市蓄水(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会导致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
C.蒸发量减少
B.径流总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
()(3)要减少城市市中心区在下雨时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答案(1)C(2)C(3)D 解析 第(1)题,城市上空飘浮有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结核的形成,使城区降水量比郊区更多一些,形成城市的“雨岛效应”。第(2)题,城市用水增加,需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城市热岛效应会使得城市降水量增加,而城市建设造就了大量硬化路面,蒸发量减少,地表水不易下渗,径流总量增大。第(3)题,为了减少地表径流和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最合理的措施是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第二篇:防灾减灾与地震安全(范文模版)
五、防灾减灾与地震安全
一、单选题
1.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A)。A.原生灾害 B.次生灾害 C.诱发灾害
2.由于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B)。A.原生灾害 B.次生灾害 C.诱发灾害
3.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人的心理创伤等,称为(C)。
A.原生灾害 B.次生灾害 C.诱发灾害
4.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使整个城市的建(构)筑物破坏,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这次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唐山地区的建设(A)。
A.没有考虑抗震 B.建在活断层上 C.位于软弱地基上
5.1960年,摩洛哥艾加迪尔的一个旅馆,在5.8级地震的袭击下成为一堆瓦砾,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它(B)。
A.没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B.建在活断层上 C.位于软弱地基上
6.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造成多栋建筑倾倒、下陷,其原因是它(C)。A.没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B.建在活断层上 C.位于软弱地基上
7.1985年在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约400公里的海域连续发生了8.1级和7.5级强烈地震,给远离震中的墨西哥城造成了严重的震害和经济损失,其原因是墨西哥城(C)。
A.没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B.建在活断层上 C.建于软弱地基上 8.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C)A.越大 B.一样大 C.越小
9.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A)相结合”。A.救助 B.抗震建设 C.预报
10.1974年4月22日,江苏省溧阳县发生5.6级地震,全县倒塌和毁坏房屋7.9万间。在震后恢复重建中,不少房屋重建或修复时,未考虑(B)。5年后的1979年7月9日,在原地又发生一次6级地震,使34多万间房屋倒塌和毁坏,特别是上次地震破坏的房屋,原样修复,这次又遭破坏。
A.设计翻新 B.抗震设防 C.重新装修
11.我国地震专家认为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是:震时(B)。A.迅速逃离 B.就近躲避 C.就地不动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A)、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A.地震应急 B.地震预报研究 C.防震减灾宣传
13.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C)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A.3个月 B.2年 C.10年
14.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A)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0日 B.3个月 C.2年
15.临震预报是指对(A)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A.10日 B.3个月 C.2年 16.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称为(B)。
A.中源地震 B.浅源地震 C.深源地震 17.地震三要素是(C)。
A.震中位置、烈度、震级 B.震源、震中位置、震级 C.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 18.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A)。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 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
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B)。
A.中国地震局 B.省级及省级以上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 20.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避险措施是(C)。
A.迅速跳出窗外 B.迅速从楼梯跑到楼外 C.就地躲藏,震后跑到户外
21.一个地震发生,(B)越大,说明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A.震源深度 B.烈度 C.震级
22.震后学校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C)上课。A.室内 B.家里 C.室外
23.在公共场所避震,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C)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A.应该 B.迅速 C.不要
24.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A.站立 B.蹲下 C.不动
25.在户外避震应就地选择(B)避震。
A.楼房边 B.开阔地 C.徒坡下 26.在户外避震(A),不要随便返回室内。A.不要乱跑 B.赶快跑 C.可以不跑
27.有的多层砖房没按要求(C)、构造柱,有的没按限定高度设计等,都有可能在地震时遭到破坏。
A.加钢筋 B.加水泥 C.加圈梁
28.经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必须按照相应的(B)施工。A.经验 B.标准 C.技术
29.(B)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C.《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30、我国有(C)以上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Ⅵ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因此,提高我国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非常重要。A.60% B.70% C.80%
31.各级人民政府应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A)成为其中提高我国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A.防震减灾规划 B.震害预测 C.抢险救灾对策
3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C)。
A.火灾、水灾 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 C.房倒屋塌 33.地震造成房屋轻微损坏时,地震烈度为(B)。A.2—3度 B.6度 C.7—8度
34.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在不同地区的烈度大小(B)。A.一样 B.不一样 C.难以确定 35.震中距大于(B)公里的地震叫远震。
A.100 B.1000 C.2000 日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A)引发的。
A.1960年智利8.9级大地震
B.1978年日本宫城县近海7.5级大地震 C.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大地震
37.世界上第一个预报成功、并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地震是(A)。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
B.1976年四川松藩一平武地震 C.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 38.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造成唐山市绝大部分建筑物毁坏的主要原因是(A)。A.绝大多数建筑物未进行抗震设防
B.楼房多而密 C.地基松软
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B)。
A.1923年日本关东8.2级大地震 B.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大地震 C.1964年阿拉斯加8.4级大地震
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是(B)。
A.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
B.1923年日本关东8.2级地震 C.1990年菲律宾7.1级地震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A.建筑物抗震性能差
B.我国人口稠密 C.地质条件差 在楼房内遇到地震时应(C)。
A跳楼 B乘电梯离开 C暂时躲在小开间处或坚固家具下 学生在上课时遇到地震应(B)。
A.在楼房教室时迅速下楼外逃 C.从窗户跳下去
B.避开窗口或有悬挂物的地方,在课桌下或课桌旁躲避并抓住桌腿
44.在百货商场遇到地震应(A)。
A.避开吊灯、玻璃窗等危险地方
B.冲向商店门口外逃 C.奔向楼梯、电梯通道
45.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C)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46.邢台地震后总结的农村房屋抗震经验主要是(A)。
A.地基牢、联结好 B.装饰美、材料新 C.屋顶厚、跨度大 47.对于地震时被埋压过久,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办法是(A)。
A.蒙上眼睛,用水湿嘴,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尽快进水,尽快进食 C.尽快输氧 48.唐山地震后在30分钟以内抢救出来的人员成活率是(C)。A.85% B.60% C.95%
49.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因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伤亡占(A)。A.约95% B.约80% C.约60%
50.当你听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在某地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时,你应(A)。
A.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拨打12322询问 B.尽快告诉亲戚 C.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 51.地震时你被埋压后最好的求救方法是(B)。A.拼命呼唤 B.敲击等候 C.安静等候 52.下列建筑物哪些属于生命线工程有(A)。
A.变电站、自来水厂、通讯线路
B.机关、学校 C.百货公司、餐馆 53.《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中规定:(A)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企业和事业 C.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 54.国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保护(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
A.地震监测台站和地震设施 B.地震专用仪器和地震传输设备
C.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55.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A)。
A.统一发布制度 B.分级管理制度 C.限制发布制度 56.临震应急期一般为(A)日?
A.10日 B.15日 C.20日
57.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依照《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规定,以(C)为准?
A.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发布的地震预报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发布的地震预报 C.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 58.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两侧各(B)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A.2公里 B.4公里 C.6公里 5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国(境)外提出地震预测意见;但是,以(B)类型的地震活动趋势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除外? A.短期 B.中期、长期 C.中期、短期 60.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A)。
A.每年5月12日 B.每年5月16日 C.每年5月18日 61.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B)。
A.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 C.以静制动
62.受台风影响,家中遇上断电,我们可以通过拨打下列哪个号码了解到台风的最新消息?(D)
A.119 B.110 C.120 D.121 63.在判定需停电的设备是否确已停电时,正确的做法是(C)。
A.用手指 B.用手掌 C.用手背 D.用手臂
64.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C)以外。
A.10米 B.15米 C.20米
65.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A)方向或者向()移动躲避。
A.逆、侧 B.顺、正 C.东、西 D.西、东 66.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B)台风预警信号。
A.蓝红黄橙 B.蓝黄橙红 C.红橙黄蓝 D.红蓝黄橙 67.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A)和蓝色标志。
A.红色、橙色、黄色 B.黑色、红色、黄色
C.红色、白色、黄色 D.黑色、橙色、白色 68.洪水来临时,临时救生物品有哪些?(E)
A.首先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盖紧、密封
B.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
C.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
D.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 E.以上全对
69.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C)
A.遇到山体崩滑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
B.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C.AB 70.滑坡发生时正身处滑坡的山体上怎么办?(C)
A.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避,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
B.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C.AB
71.外出旅游如何避免遭遇滑坡?(C)A.外出旅游时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
B.应在滑坡发生可能性最小的季节通过那些易发生滑坡的地区 C.AB
二、多选题
1.对某一地区地震活动的未来状态,包括未来地震的发生(ABD)范围进行估计和推测,称为地震预测。
A.时域 B.地域 C.灾情 D.强度 2.按照预报的时间尺度,地震预报分为(ABCD)。A.长期 B.中期 C.短期 D.临震
3.城镇或区域的(ACD)等工程系统对于现代化经济和社会活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地震发生后,更需要它们发挥作用,以利于地震应急和恢复重建,故把上述工程系统形象地称为生命线工程。
A.交通、通信 B.食品、餐饮 C.供电、供水 D.供气、输油
由于地震破坏而造成的灾害,诸如(ABC)、爆炸、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次生灾害。
A.火灾 B.水灾 C.毒气泄漏与扩散 D.火山爆发 5.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ACD)等,称为诱发灾害。A.瘟疫 B.毒气泄漏与扩散 C.社会** D.人的心理创伤
6.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天然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ABCD)。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诱发地震 7.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BC)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原生灾害。
A.滑坡 B.地表 C.各类建筑物 D.泥石流
8.地震的发生直接造成建(构)筑物倒塌,其原因是(ABCD)。A.没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与施工 B.建在活断层上 C.位于松软地基上 D.抗震设计不合理 9.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特点是(ABCD)。A.频度高 B.分布广 C.强度大 D.震源浅
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BCD)的能力。A.重建 B.自救 C.互救 D.防灾
11.地震时一旦被埋压,应保持镇静,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扒出来,(AD)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尘窒息。
A.清除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
B.清洁身体 C.寻找食品和水 D.加固自己生存的空间
12.地震成灾的程度既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大小,还与(ABD)等条件有很大关系。
A.震区场地 B.各类工程结构
C.防震减灾政策 D.人口密度
13.新建工程结构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抗震设计,否则,地震时有可能会遭到破坏。如(ABD)等。
A.有的建筑物在设计时底层隔墙过少、空间过大 B.有的多层砖房没按要求加圈梁、构造柱
C.有的没有用新的建筑材料 D.有的没按限定高度设计 地震预报的一般含义是对未来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地震预报程序由(ABCD)等步骤组成。
A.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 B.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 C.地震预报的发布 D.地震预报的传播 地震谣言会(ABC)。
A.造成社会的混乱 B.造成人们的心理紧张 C.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D.让人们有话题讨论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BCD)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A.装修 B.新建 C.扩建 D.改建
17.防震减灾演习是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ABCD)。”
A.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B.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能力
C.加强对有关专业人员的培训 D.提高抢险救灾能力 地震灾害保险是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补偿方式之一,是做好(ACD)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A.抗震救灾 B.提高减灾能力 C.恢复家园 D.重建家园 19.《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中指出:“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定”。但是仍然会在一些地区发生地震谣传,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认识它的特点可以帮助人们识别这些地震谣传,其特点是(AC)。
A.预报的震级很大或很精确,预报的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 B.称是某地震专家或外国人的预报意见 C.带有封建迷信或伴有离奇传说的消息
从世界地震分布上可以看出,给人类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是(AB)这两条地震带。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欧亚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 21.下面哪些地震是发生我国地域内并且震级超过8级(包括8级)以上的地震:(ABD)。
A.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地震 B.1927年05月23日甘肃古浪地震
C.1976年07月28日唐山地震 D.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
灾后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的主要事项有(ABCD)
A.不要随便喝生水,水可能已被污染 B.不吃不洁或腐烂变质的食物
C.不要随地便溺 D.按要求接种预防针 23.20世纪发生在城市的重大地震有(ABD)。
A.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8.2级地震 B.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7.6级地震 C.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8.1级地震 D.1988年12月7日亚美尼亚7.0级地震 24.地震后救人的原则是(ABCD)。
A.先救近后救远 B.先救易后救难
C.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D.不分远近遇到谁救谁
2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BC)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A.私分 B.截流 C.挪用 D.冻结
26.我国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ABC)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 D.建筑物全面抗震
27.全球每年约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BC)。
A.有感地震50多万次 B.造成破坏的有1000次左右
C.造成严重灾害的有十几次至二十次 D.80%发生在欧亚地震带 违反《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或者机构吊销资质证书?(BCD)A.未按协议时间提交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
B.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C.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D.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2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下列哪些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ABCD)
A.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 B.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 C.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D.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
3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了抢险救灾并维护社会秩序,国务院或者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灾区实行下列哪些紧急应急措施?(ACD)
A.交通管制 B.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C.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 D.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等
3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主要内容除了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应急通信保障、灾害评估准备、应急行动方案外,还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C)
A.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 B.工程抗震加固措施
C.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 D.流动地震监测台的布局方案
32.《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地震预报意见实行评审制度,评审包括地震预报意见的科学性、可能性和下列哪些内容?(BC)
A.地震预报的管理权限 B.地震预报的发布形式 C.地震预报发布后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 D.地震震情会商会的组织形式
33.下列哪几项是属于“次生灾害源”?(AB)
A.水坝、堤岸 B.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贮存设施 C.体育场馆 D.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
3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做好以下哪几项工作,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CD)
A.建立地震前兆台网 B.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
C.制定短期与临震预报方案 D.建立震情跟踪会商制度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工程概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地质构造评价和下列哪些内容?(BD)
A.地震小区划资料 B.设防烈度或者设计地震动参数 C.当地防震减灾规划 D.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ABCD)
A.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C.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D.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楼房内不宜避震的地点(BCD)。
A.坚固的桌下或床下 B.阳台 C.外墙边或窗边 D.电梯内
38.在户外避开高大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物及危险场所时,要(ABCD)
A.避开楼房,特别是有玻璃的建筑 C.避开广告牌、吊车等 B.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D.避开狭窄的街道 在野外避震时(ABCD)。
A.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
B.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C.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保护好头部 D.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
怎样防止家具物品震时倾倒或坠落?(ABC)
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设法固定住
B.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 C.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
D.使用带轮子的家具,地震时可滑移 41.怎么防止洪水涌入室内?(ABC)
A.房屋的门槛、窗户是进水部位,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
B.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
C.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真正被密闭的建筑物就不会进水了
42.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怎么办?(ABC)
A.在底楼或低处中,应随着不断上涨的洪水,一层一层地向高层及高处移动
B.当无法再向高处转移时,应仔细观察、判断水势是否继续上涨;上涨的洪水是否危及生命;附近是否有更安全的场所;是否可以安全到达。
C.必须转移时,一定要制定出严密、安全、可行的预案 43.滑坡最易发生在什么时期?(ABC)
A.一场大雨过后或正处在连续阴雨天气中
B.各类建筑施工和地震期间 C.每年春季融雪期
44.台风来临时,在街道行走应注意什么?(ABCDEFG)A.外出时尽量穿上雨衣,不要打伞
B.尽量远离高大树木、棚子、架子、架空的电线等
C.不要在高墙、广告牌及居民楼下行走,以免发生重物倾斜或高空坠物等突发事件
D.避开高层施工现场,不可靠近塔吊或工地围墙
E.注意街道积水,不要在道路边缘或打着旋涡的路上行走,以免落入窨井 F.风大造成行走困难时,可就近到商店、饭店等公共场所暂避 G.看见倾斜及倒下的电杆等输电设施,要远远绕行,以避免触电 45.洪水袭来时,来不及转移怎么办?(ABCDE)A.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
B.身处危房时,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 C.除非在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
D.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品。利用通讯设施联系救援。可利用眼睛片、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光发出求救信号
E.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F、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救援信号
46.泥石流不同于滑坡、山崩和地震,它是流动的,冲击和搬运能力很大,所以,当处于泥石流区域时,你应 离开沟道、河谷地带(BCD)A.沿沟向下跑 B.向两侧山坡跑 C.沿沟向上跑 D.跟着大人跑
47.被洪水围困在建筑物上怎么办?(ABCD)
A.被困时,要注意房屋是否有经过洪水侵泡而坍塌的可能。如可能坍塌,马上向安全处转移
B.发生饥饿口渴时,要挑选水性好、身体健康的青壯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及洁净的饮水
C.保管好通讯工具,及时与救援部门联系,以取得帮助
D.利用燃火、放烟、呼喊及挥动鲜艳衣物等求救方法,以便让搜救人员发现,得到援助
48.洪水来临时,城市中的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ABCDEF)
A.危房里及危房周围 B.危墙及高墙旁 C.洪水淹没的下水道
D.马路两边的下水井通及窨井 E.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
F.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49.泥石流来临时怎样逃生?(ABC)
A.立刻向河床两岸高处跑
B.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 C.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50.洪水将要来临时,应做哪些物资准备?(ABCDE)
A.准备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 B准备大量饮用水,多备罐装果汁和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
C.准备保暖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
D.准备可以用做通讯联络的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等,准备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备需要时当作信号
E.汽车加满油,保证随时可以开动 51.野营时如何避免遭遇滑坡?(ABC)
A.野营时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 B.野营时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
C.非常潮湿的山坡也是滑坡可能发生的地区 52.什么地方可以躲避泥石流?(ABC)
A.离泥石流发生地较远处的安全高地 B.河谷两岸的山坡高处
C.河床两岸高处
三、判断题
1.某房地产公司严格按当地设防要求建设了一批楼房,宣称能抗7级地震。公司这个说法正确吗?(×)
(解析:评价房屋的地震安全性应该用烈度而不是用震级,只能说明达到VII度设防要求。)
2.福建省有传言:“地质学家李四光曾预言的4个大地震已发生3个,唯有福建东南沿海还未发生”。这个说法正确吗?(×)
(解析:错,这个典型的打着专家名号的地震谣言。)3.“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对吗?(×)
(解析:错,只说明了地震时的现象,却容易使人忽略采取避险措施,跑不了的,可以躲避。)
4.地震震级越大,造成的破坏就越大,对不?(×)
(解析:错,衡量破坏程度应该用烈度,而不是用震级,地震的破坏程度除了与震级等地震本身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的设防水平、防御能力等有关。)
5.看到 “地震云”,说明要地震了(×)
(解析:错,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难题,还不能有某一指标来确定地震要发生。)
6.台风来临时做为行人应注意街道积水,不要在道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以免落入水中。(√)
7.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 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
8.一个人正在街上行走,突遇台风,应到临近的高墙、高大广告牌或居民楼下躲避。(×)
四、简述题
1.下图是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时室内室外常见的情景,请指出图中避险错误或不足的地方:
图1 答:图1中主要错误与不足有:1)躲避在桌子下方时不必再用手护住头部;2)要用双手抓住桌腿;3)不要在窗口附近或悬挂物下方躲避;4)桌下钻不进去的,可以在桌旁躲避,并用书包或手护住头部。
图2
答:图2中主要错误与不足有:1)操场等宽阔地方避震时,可不必再用手保护头部;2)没有摇晃时,可不必再蹲下求稳;3)不要在蓝球架、广告牌下躲避;4)要注意周边的危险源,如滑坡、泥石流、滚石等。
2.简述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的区别
答:地震预报是指地震还没发生,县级以上政府根据预测意见发布的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警报信息。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已经发生,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快以及P波比S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地震信息。
第三篇:一防灾减灾 教案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一(5)黄剑
一、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演习动作示范地震来临时:学生在课桌下、墙角、梁柱下以书包或任何坚固物品,保护头部,就地掩护。背部朝外,以坚固物保护头部,避免碎玻璃刺伤,安静等候主震过去!在地震暂停时,进行第二阶段,头顶书包或者坚硬物,有秩序疏散。重心尽量放低,快步向前走,不推挤,不喧哗。疏散前进时尽量靠走廊和楼梯两边依序向前快步走。有秩序的疏散到操场、小广场等空旷的地方。
(2)、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人与带病禽畜接触传播,请远离传染源,保持清洁卫生,加强锻炼以预防感染。如出现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及时就医诊断。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 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预防措施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3)、其他常见情况自救常识
1、如遇到了火灾,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静,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当你熟悉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是能到达地面。
2、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3、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4、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4)、特别提示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第四篇:浅谈对地震的认识及防灾减灾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及防灾减灾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几十次。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一、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波指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就大陆地震而言,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60千米),全部的中源(6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300千米),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二、地震的分类
1、按成因分: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汶川地震就属于此类地震。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陷落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2、按震源深浅分类
(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
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只有10千米。
3、按地震释放的能量分类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4、地震的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质量、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6-7度
三、地震带来的灾害
1、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地震可引发多种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沙土液化,沿海地区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等。这些灾害又可能衍生成其它灾害,如崩塌滑坡产生的巨量松散岩土可能导致泥石流;地裂缝可发展衍生成崩塌滑坡;崩滑体堵塞江河形成的堰塞湖,有可能对上下游造成灾害;失稳的破碎山体和崩滑堆积体存在再次崩滑的危险等等。由于它们不是由地震波直接产生的地质灾害,因此被称为次生地质灾害。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四、建立地震预警系统
所谓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抗震概念设计主要有如下几点:1.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场地 ,宜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 甲、乙、丙类建筑。对于不利地段 ,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求 ,当无法避开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
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不规则的建筑 ,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 ,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 构造措施。.结构材料选择与结构体系的确定应符合抗震结构的要求。采用哪一种结构材料 ,什么样的结构体系 ,经技术经济条件比较综合确定。4.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地震有一定的持续时间,而且可能多次往复作用 ,根据 地震后倒塌的建筑物的分析 ,我们知道地震的往复作用使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而最后倒塌则是结构因破坏而丧失了承受重力荷载的能力。适当处理构件的强弱关系,使其形成多道防线,是增加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措施。5.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以及与之匹配的延性。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 ,往往 是以提高工程造价及降低结构延性指标为代价的,所以有选择地提高结构中的重要构件以及关键杆作的延性是比较经济有效的办法。
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 ,符合下列要求 :1)构件节点的承 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当构件屈服、刚度退化时 ,节点应保持承载力和刚度不变。2)予埋件的锚固承载力不应低于连接件的承载力。3)装配式的连接应保证结构的整体 性 ,各抗侧力构件必须有可靠的措施以确保空间协同工作。4)结构应具有连续性 ,注重施 工质量 ,避免施工不当使结构的连续性遭到削弱甚至破坏。
要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应该始终走坚持科技创新、群测群防路线,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地震台网建设,完善地震台网仪器设备,加强监测完善速报网络。
二是依托科学技术,不断攻关研发地震监测新设备、新技术,形成新理论。
三是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群测群防宏观观测点形成宏观观测网络。
四是坚持地震趋势会商制度,规范震情会商程序,坚持短临跟踪区的异常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异常落实、跟踪分析工作。
五是加强地震监测台点的保护。
灾害预防是人们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采取预防措施,以求力所能及地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首先要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和重要工程的地震安全设防。其次是以点带面,逐步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
最后是强化防震减灾法制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地震预报
1.中国地震预报总体思路与特点 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模式。注重场、源结合,以场找源。
广泛开展地震前兆观测,通过回溯式研究积累震例,利用经验性的知识进行确定性的地震预报。
我国开展地震预报的广泛、深入程度居世界之首,对地震前兆的认知与应用是我国地震预报的首要特点。
第五篇:防灾减灾宣传周地震演练讲话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5月7日——5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周,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烈度11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死亡69227人,失踪17927人。而在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地震发生后,该中学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校2200名学生,100多名教师,用时1分36秒,全部站在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站好,全部师生无一人伤亡。什么原因?该校校长叶志平,非常有防震意识,每年都加强教学楼的维修,每学期都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严格细致到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按照演练的步骤,听从老师指挥,积极避险。
那么地震离我们远么?因为我们九台这么多年一直也没有经受过地震。其实地震就像风、雨、雷、电一样,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长春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为了减少突如其来的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我们要有“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才能在突发的灾难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由此可见,演练是为了实战,是为了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在最宝贵的黄金时间里,完成自我生命的保护。
刚刚我们的演练,完成的也很好,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对演练的态度不端正,认为好玩,或多次参与演练,习以为常,不能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认真执行。在疏散过程中,还有嬉笑、推、挤等现象。
但是总体来说,本次地震演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老师和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严格按照疏散路线,安全的疏散到操场指定位置,圆满的完成了此次疏散演练任务。
最后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演练就是实战,做好演练也是保护好我们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