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8年巴燕乡“两基”自查报告
燕政字〔2008〕86号
巴燕乡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2008年度“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自查报告
湟源县人民政府: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我们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的重大举措。为了认真做好“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乡成立了自查小组,对全乡的2008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然、经济、教育基本概况 巴燕乡坐落在315国道69公里处,政府所在地巴燕村,10830人农民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的15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中。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农牧民主要以种植高寒作物间带小规模畜牧业为生,乡乡企业薄弱,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条件差,每年靠政府救助的困难群体比率很大。但是,政府花大力气多渠道增产增收,近年来经济状况
逐步好转,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基础教育创造了发展生机,“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教育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就去年情况看,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360元,比上年增长160元,年人均财政收入由上年的180元增至189元,净增9元;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2240元增至2352元,净增112元;幼儿教育不断得到重视,目前学前大小班16个,入校人数逐年增加,现4-6周岁儿童425人,已入校254人,入校率59.76%;小学学校8所,43个班,在校生825人,平均班容量19.19人;初中1所,10个班,在校生394人,平均班容量39.4人。
二、“两基”主要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一)“普九”主要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1.普及程度(近三年)(1)入学率
1、学前一年受教育程度。6周岁儿童159人,学前一年受教育比率100%;
2、小学入学率。适龄人口总数953人,适龄人口在校生953人,入学率100%,本乡学生在本校就读学生总数801人,毕业班学生121人,现六年级入一年级时学生数139人,中途转出18人,六年保留率100%;
3、初中阶段入学率。适龄人口总数463人,已入学少年数452.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7.62%;
4、高中阶段入学率。适龄人口总数677人,高中阶段在校生277人,入学率41.2%;
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总人数1人,入学1人,入学率100%;(2)辍学率 小学为0%,初中辍学5人,辍学率1.08%;(3)完成率 16周岁人口216人,初等教育完成216人,完成率100%,18周岁人口233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219人,完成率93.99%; 2.师资水平(1)教师学历合格率 小学专任教师58人,学历合格58人,合格率100%,持证上岗率100%,初中专任教师37人,学历合格率100%,持证上岗率100%,;(2)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 中小学2006年以来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3)校长培训合格率 小学校长8名持证上岗率100%;中学校长2名,持证上岗率100%(4)代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中小学无代课教师 3.办学条件(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中学为9.15平方米;小学为8.31平方米(2)危房数(其中:D级危房数)危房面积为158平方米,小学校舍危房率为2.3%,中小学无D级危房。(3)教学仪器生均金额达标学校数 教学仪器总值小学为10.62万元,中学为11.53万元,教学仪器生
均金额小学128.7元,中学为292.64元。(4)音体美器材设备达标学校数 小学音体美器材设备总值4.13万元,中学音体美设备总值为6.75万元,小学音体美设备生均金额为50.09,初中音体美设备生均金额为171.32元。(5)生均图书册数 生均图书册数小学为18.14册,中学为31.44册 4.教育质量(近三年)(1)毕业率 小学毕业年级实有人数为127人,毕业人数为127,毕业率为100%;中学毕业年级实有人数为153人,毕业153人,毕业率为100%;(2)体质健康合格率 学生体质健良达标率小学优秀比率为58.79%,良好比率为15.02%,合格比率为26.19%,达标率为98.56%,中学优秀比率为10.05%。良好比率为33.41%,合格人数比率为56.54%,达标率为98.36%。(3)综合素质合格率 小学综合素质优秀人数比率为80.68%,良好人数比率为18.86%,合格人数比率为0.47%,达标率为100%;中学优秀比率为93.46%。良好比率为4.21%,合格人数比率为2.34%,达标率为99.07%。
(二)“扫盲”各项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1.青壮年非文盲率 青壮年人口6709人,非文盲数6702人,非文盲率99%,扫盲经费投人均开支71.38元,15-24周岁1751人,非文盲率达100%。2.近3年脱盲巩固率
近三年青壮年中脱盲人数2人,巩固提高2人,巩固率100%。3.扫盲验收合格率 扫盲验收合格率为百分之百。4.成人教育学校办学面 15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利用农技校,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乡村文化技术学校建校面100%,参加培训人数52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举办胡萝卜种植、奶牛的饲养等实用技术培训,把扫盲培训与帮助脱贫致富有机结合。
三、“两基”巩固提高的主要做法 我们乡始终把“两基”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两基”工作涉及的各项指标逐一权衡落实,不留死角,对扫盲后巩固提高及成人文化技术培训作为2009年1至3月份的重要工作去抓。所以,从管理、指标落实、完成扫盲培训任务、落实资金、建档立卷等方面采取了召开专项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由政府领导牵头,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老师包人,乡站人员协助培训,并将建档立案工作落实到学校、教师的头上。工作规范有序、扎实有效,我乡“两基”工作比以往大有进展。小学入学率长期保持达标;初中辍学率明显下降,农民文化技术培训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文化课培训,而是逐步发展到今天的科普培训,且培训项目增多了,范围扩大了,农民掌握科普知识的自觉性提高了,群众对学生培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切了,特别是初中升高中的入学逐年提高,可见家长对孩子的上大学寄予很大的希望,从上级到基层,从家长到学生,培养后代成材、改变家乡落实面貌的意识不断
增强,科学发展的认识不断升华。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责任,狠抓“控辍保学”工作
1、依法控辍、制度控辍。乡政府充分利用固定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多样地开展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村干部和群众教育法律、法规的意识,切实增强广大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让社会、家长、学生明确接受义务教育是一种守法行为,使送子入学真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成立了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控辍”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实行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承包责任,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流失学生复学动员工作。政府明确规定,乡属部门和村主任为“控辍”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定期检查汇报制度。新学期开学前向家长送达由乡政府签章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每学期开学后,乡根据学校提供的未到校学生名单,将任务分解到部门、村的干部职工,通过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未到校的原因,并动员学生及时到校学习。
2、实行扶贫助学降辍。多年来我乡坚持实施“希望工程”、“阳光工程”等捐资助学活动,党员干部职工带头帮扶贫困学生,对家庭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视其情况对贫困学生给予补助,让其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3、抓好辅差培优减辍。学校坚持向全体学生,因人施教,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快进步提高,不讽刺挖苦、不歧视体罚、不以考试成绩排学生名次。科任教师根据所任班级后进生具体情况进行帮教,让其进得来,坐得下、跟得上,留得住,避免学生因学习困难而厌学、逃学、弃学。
4、通过督查防辍。乡在与各部门、村签定目标责任时,把控辍作为村、校督促检查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二)坚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乡要求各学校,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走以研兴教、以研强校之路。使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三)强化实验室、图书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图书、教学仪器的作用,加大了学校常规管理的督促检查力度,要求学校严格按要求开展实验教学,仪器药品及时填平补齐,配齐学校图书室,图书、教学仪器管理要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设备、书籍效益,学校图书向学生开放并建立借阅登记制度,学生实验有实验登记和学生实验报告等。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 为了配备一支与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认真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五)因地制宜抓培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促进农村产业调整今后的扫盲工作重点将由扫盲培训转移到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上来。乡本着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作为重点,以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请农技、畜牧技术人员为学员讲课,把扫盲培训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重要作用。
(六)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全面排查校园及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从加强教育入手,在治理上下功夫,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整治影响校园及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给学校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我们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个别学校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个别薄弱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结构配备不合理
(一)小学布局调整难度大,集中办学困难重重,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二)学校的常规管理有待加强,各学校的功能室和体育运动场还不够齐全。
(三)“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地方条件差,经济文化滞后,群众贫困面大、程度深,在提高毛入学率和控制年辍学率问题上还需做长期艰苦的工作。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
(一)继续把“两基”摆在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臵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强化政府行为。继续实行党政“一把手”工程,并将其列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高度重视成人教育,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基础上迈出新步伐。一是继续加大扫盲巩固提高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领导,增强目标责任意识,将扫盲工作持续、有序地开展下去,力争使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全部参加扫盲学习,达到脱盲水平。二是作好脱盲人员巩固提高
培训力度,使我乡的扫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三是建立和完善“两基”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并力争使“两基”档案建设达到统一、规范,系统连贯等要求。
(三)完善“两基”巩固提高承包责任制,形成合力,推进两基稳步发展。继续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或监护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使“两基”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抓实抓好“三教统筹”。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为地方培养升学有机会、就业有门路、致富有技能的新型劳动者。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力度。继续实行教师聘用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加强考核,优化师资队伍。附件:西宁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核查登记表
2008年10月25日
主题词:“两基”工作 自查 报告
抄 送:县教育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存档。
第二篇:舍得乡2007两基自查报告
舍得彝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自查报告
根据丘北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我乡组织了党委、政府及学校有关领导对乡中学、乡中心小学及各村小学的初等义务教育阶段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毕业率、完成率、残疾人口入学率及成人教育等进行了自查。通过自查,各学校做到了数据准确,材料齐全,装订规范。各项指标、软件资料、设备设施均符合上级要求。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核实评估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舍得乡地处丘北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56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寒山区,最高海拔2501.8米,平均海拔2230米,年最高气温29.2℃,最低-7.2℃,国土面积301.76平方公里。全乡辖7个村民委94个自然村,有户数3616户,总人口17125人,其中农业人口16703人。主要居住着彝、苗、汉、壮四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837人,占总人口数的92.5%。
全乡有70%的群众居住在1800米以上的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了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产量低下,粮食作以玉米、豌豆、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适宜洋姜、草乌、极少部分村寨可种烤烟,适宜发展核桃、花椒、稞松等经济林果。畜牧业是全乡重要的支柱产业。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1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8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6万元,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22元,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4.8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02元。
(二)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全乡共有学校61所,其中,普通中学1所,小学60所(完小8所,初小3所,校点49所);全乡有学前班学生62人,小学在校学生2522人,在校初中生698人;全乡共有教职工219人,其中小学部教职工177人,初中教职工42人。
(三)“两基”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舍得乡以“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为办学目标,竭尽全力争取多方援助,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全乡中小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过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1988年,基本普及初等教育,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的“一无两有” 目标。1993年,在普及初等教育基础上,结合地方条件差、财困民穷、基础设施薄弱的基本乡情,根据县委、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分三步实施“两基”攻坚工作,先“普六”,再“扫盲”,后“普九”。在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乡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于1997年实现“普六”,1998年实现“扫盲”,2002年实现“普九”,完成了阶段性的战略任务。
二、巩固“两基”成果采取措施及所做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巩固“两基”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学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两基”领导小组。乡党委、政府和学校狠抓《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件》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实施条例》的贯彻落实。利用乡村干部会、机关单位负责人会、广播、书写永久性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性和强制性,使之做到家喻户晓。
(二)依法执教,加大执法力度 我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组建了“义务教育执法队”、“扫除文盲工作队”、“适龄儿童入学劝导组”等队伍,加强对我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执法和扫盲工作力度。
(三)明确责任,摸清家底
乡中学校长负总责,教导主任具体抓,所有行政领导、相关教师分班、分村负责,对巩固充、适龄人口入学率进行“横到底,纵到边”拉网式点名,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证据充分。
(四)千方百计,防控学生流失
提高普及程度是“普九”复查的重点之一,也是巩固“普九”成果的难点。近几年来,我乡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我乡学生就近上学,杜绝了学生流失,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依法截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义务教育法宣传教育活动,适龄儿童入学劝导等活动,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指标要求。
2、责任控流。实行行政、教师双线控流责任制,即连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村干部包村、社干部包组,校长包校,教师包班的控流责任制,明确责任,层层包干。每年开学前组织家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有效防止学生中途辍学。
3、救助堵流。一是建立贫困生档案,认真对全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摸排,对贫困学生进行登记造册,做到情况明,档案规范;二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三是各校建立“留守学生”管理制度,一是建设“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包括“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另、所在年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监护人联系办法等;二是建立家校。经常对每位“留守学生”父母及监护人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三是建立奖励制度。及时表彰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上进;四是建立“留 守学生”与父母联系制度。
4、教改防流。针对少数学生因厌学而流失的现象,我们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注重教改防流,防止学生流失辍学现象的重复发生。一是成立流控领导小组,实行“三包”,签订责任书;二加强宣传教育,实行社会、学校、家庭三们一体的联防联控;三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留住学生的心。
三、“两基”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程度
1.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全乡有7─12周岁适龄儿童2344人,已入学2303人,入学率98.25%;有13─15周岁适龄少年676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655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6.89%。
2.在校学生年辍学率:上学年初有小学辍学135人;年辍学率5.35%;上学年初中辍学14人,年辍学率1.93%。
3.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全乡有7─15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1人,入学率为0。
4.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全乡有15周岁人口394人,完成初等教育392人,完成率99.49%。
5.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全乡有17周岁人口496人,受完初级中等教育472人,完成率95.16 %。
6.青壮年非文盲率:农业人口非文盲率98.88%;非农业人口非文盲率100%;15—24周岁非文盲率100%。
7.近三年脱盲人员复盲率:近三年青壮年脱盲35人,复盲率为0。
(二)教师队伍
8.教师学历和取得专业合格证书合格率:全乡有小学专任教师121人,学历合格121人,合格率100%;初中专任教师41人,学历合格32 人,合格率78.05%。
9.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新补充教师10人,学历合格10人,合格率100%;初中新补充教师7人,合格7人,合格率100%。
10.代课教师情况:小学代课教师52人,学历合格43人,合格率82.60%;初中无代课教师。
10.校长任职条件合格率:全乡小学校长8人,符合任职条件8人,合格率100%;初级中学校长1人,符合任职条件1人,合格率100%。11.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全乡有小学校长8人,岗位培训合格8人,合格率100%; 初级中学校长1人,岗位培训合格 1人,合格率100%。
(三)教育质量
12.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乡60所小学都按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合格率100%;1所初级中学都按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合格率100%。
13.在校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上学年小学在校生品德评定合格率100%;上学年初中在校生品德评定合格率100%。
14.毕业班学生毕业率:小学毕业班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班毕业率100%。
15.毕业班学生体育合格率:小学毕业班体育合格率100%;初中毕业班体育合格率100%。
16.初中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83.20%。
17.学校体育运动会举办率:小学100%,初中100%。
(四)办学条件
18.生均占地面积达标率:全乡有小学占地总面积5226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0.72平方米,达标率100%;初级中学占地总面积20001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8.65平方米,达标率100%。19.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率:全乡有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15264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05平方米,达标率100%;初级中学校舍建筑总面积3606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17平方米,达标率100%。20.教学用房达标率:全乡有小学60所,合格学校 53所,合格率88%;初中1所,合格学校1所,合格率100%。
21.院墙、校门、运动场、厕所、水源、旗杆合格率:全乡小学60所,合格学校60所,合格率100%;初中1所,合格学校1所,合格率100%。
22.危房率:全乡小学危房总面积4273平方米,危房率为27.90%;初中危房总面积100平方米,危房率为2.80% 23.课桌椅配备率:全乡有小学课桌椅配备率100%;初中课桌椅配备率 100%。
24.图书配备率:全乡小学生均图书10册,合格率100%;初级中学生均图书10册,合格率100%。
25.教学仪器配备率: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合格率100%;初中教学仪器配备合格率100%。
26.文体器材配备率:小学文体器材配备合格率50%;初中文体器材配备合格率100 %。
27.劳动(劳技)课设施配备率:小学劳动课设施配备合格率100%;初中劳动课设施配备合格率100%。
28.实验教学普及率:小学普及率38.00%;初中普及率100%。29.信息技术课开设率:小学12.50%,中学100%。
(五)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逐年得到增长,教育资金投入不断得到加大;落实了学校两免一补政策,学生生活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种政策性补贴):历年来,全乡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04年起,全县教职工工资统一收到县上管理,并严格实行财政专户、银行代发、直达教师个人帐户。
(六)学校安全管理
我校的安全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的精神,以确保平安校园为目标,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贯彻“平安校园高于天”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行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强化校园内部治安秩序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为我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保障和基础。一年来,全乡中小学校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七)扫盲成人教育工作
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人教育工作,及时充实和完善了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对扫盲工作精心安排和全部部署,强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做到了有人员、有阵地,资料保存完好,专柜管理,扫盲成人教育成绩显著。一是摸清本乡情况和扫盲工作状况;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为扫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扫盲工作的顺利实施;四是采取得力措施,深入开展扫盲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乡扫盲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增多,家庭经济困难的不少,为此,初中学生的巩固工作难度很大。我们一方面千方百计为贫困学生解决一定费用使他们安心读书。另一方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将来才能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进一步做好学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加大对“两基” 工作的领导力度,一如既往地把“两基”工作放在 “重中之重”的地位,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上,继续发扬勤奋进取、敬业求实的光荣传统,努力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认真研究解决“两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把元兴乡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们新的更高的水平。
附件:1.云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情况登记表
2.云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情况登记表(过录表)
丘北县舍得彝族乡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巴燕乡2009年自查“自查”报告
燕政字„2009‟92号
巴燕乡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2009“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自查报告
湟源县人民政府: 巩固和自查一年来“两基”工作对我乡新时期各项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检验乡党委政府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实施“科教兴乡”战略的有效做法。
我乡始终把“两基”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两基”工作涉及的各项指标逐一权衡落实,不留死角。现将我乡“两基”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然、经济、教育基本概况
巴燕乡坐落在315国道69公里处,政府所在地巴燕村,10861人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的15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中。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农民主要以种植高寒作物间带小规模畜牧业为生,由于山大沟深,乡企业薄弱,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由于政府花大力气多渠道增产增收,近年来经济状况逐步好转,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基础教育创造了发展生机,“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教育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就去年情况看,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580元,比上年增长220元,年人均财政收入由上年的189元增至265元,净增76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2240元增至2638元,净增198元;幼儿教育不断得到重视,目前学前大小班12个,入校人数逐年增加,现4-6周岁儿童384人,已入校173人,入校率45.05%;小学学校6所,33个班,在校生825人,平均班容量25人;初中1所,9个班,在校生343人,平均班容量38.11人。
二、“两基”主要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一)“普九”主要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1.普及程度(近三年)
1.普及程度(近三年)(1)入学率
1、学前一年受教育程度。6周岁儿童153人,学前一年受教育比率100%,4-6周岁人口入学173人,入校率45.05%;
2、小学入学率。适龄人口总数942人,适龄人口在校生942人,入学率100%,本乡学生在本乡就读学生总数809人,毕业班学生132人,现六年级入一年级时学生数152人,中途转出20人,六年保留率100%;
3、初中阶段入学率。适龄人口总数437人,已入学少年数431.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63%;
4、高中阶段入学率。适龄人口总数641人,高中阶段在校生271人,入学率42.28%;
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总人数1人,入学1人,入学率100%;(2)辍学率 小学为0%,初中辍学4人,辍学率1.02%;(3)完成率 16周岁人口196人,初等教育完成196人,完成率100%,18周岁人口288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288人,完成率100%; 2.师资水平(1)教师学历合格率 小学专任教师50人,学历合格50人,合格率100%,持证上岗率100%,初中专任教师43人,学历合格率100%,持证上岗率100%,;(2)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 中小学2006年以来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3)校长培训合格率 小学校长6名,持证上岗率100%;中学校长2名,持证上岗率100%(4)代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中小学无代课教师 3.办学条件(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中学为10.51平方米;小学为8.31平方米(2)危房数(其中:D级危房数)危房面积为158平方米,小学校舍危房率为2.3%,中小学无D级危房。(3)教学仪器生均金额达标学校数 教学仪器总值小学为5.24万元,中学为11.53万元,教学仪器生均金额小学128.7元,中学为292.64元。(4)音体美器材设备达标学校数 小学音体美器材设备总值4.7万元,中学音体美设备总值为6.75万元,小学音体美设备生均金额为56.96,初中音体美设备生均金额为196.79元。(5)生均图书册数 生均图书册数小学为18.15册,中学为36.11册 4.教育质量(近三年)(1)毕业率 小学毕业年级实有人数132人,毕业132人,毕业率为100%,中学毕业年级实有人数为116人,毕业116人,毕业率为100%;(2)体质健康合格率 上学年学生体质健良达标率小学优秀比率为80.68%,良好比率为18.86%,合格比率为0.47%,达标率为99.12%,中学优秀比率为10.05%。良好比率为33.41%,合格人数比率为56.54%,达标率为97.66%。(3)综合素质合格率 小学综合素质优秀人数比率为80.68,良好人数比率为18.86%,合格人数比率为0.47%,达标率为99.75%;中学优秀比率为93.46%。良好比率为4.21%,合格人数比率为2.34%,达标率为99.22%。
(二)“扫盲”各项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1.青壮年非文盲率 青壮年人口6729人,非文盲数6722人,非文盲率99%,15-24周岁1797人,非文盲率达100%。2.近3年脱盲巩固率近三年青壮年中脱盲人数2人,巩固提高2人,巩固率100%。3.扫盲验收合格率 扫盲验收合格率为百分之百。4.成人教育学校办学面 15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利用农技校,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乡村文化技术学校建校面100%,参加培训人数528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举办各项实用技术培训,把扫盲培训与帮助脱贫致富有机结合。
三、“两基”巩固提高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高效实施。
我乡始终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并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 , 各学校校长为成员,具体负责“两基迎国检”业务工作,每年年初、年末均召开“两基”工作会议,做到工作年初有计划、有安排,年末有检查、有总结。将“两基迎国检”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组织全体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明确“两基”工作的历史意义和具体操作程序,使“两基”工作成为全乡、全校性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二)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努力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好的校容校貌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1)绿化、美化校园,以优美的环境感染学生。各学校每年都投入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高度重视校园整脏治乱工作,狠抓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做到校园无脏、乱、差死角。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学习、发展的良好条件,创设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2)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各学校针对自身实际,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并根据此规划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充分发挥少先队大队部、团支部、工会作用,每月定期更换形式不同的学习内容,丰富全校师生的课余活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良好师德、教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思想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各学校学校要求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学校要求教师一定要有崇高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风,在各方面成为学生表率。、为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各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树师德、铸师魂、育新人”活动,要求教师做到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大事,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认识,自觉投入到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中,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敬业乐教、爱生育才 ”已成为全乡教师自觉的行为。、抓业务能力提高。
业务能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各学校非常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把每周固定的一天作为业务学习时间,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业务学习开展。根据“十一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各校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采取的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途径是:首先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其次鼓励中青年教师在岗业余自修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学习。学校全体教师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改革工作通识培训、“ 一德三新”培训等,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培训,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四)以科研为契机,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推进课题研究进程、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 “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各学校坚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教学宗旨,借素质教育东风,以科研为契机,抓住机遇,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五)加大 “两基迎国检”工作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两免一补 ”工作,努力控制辍学率。
政府、学校加大力度面向全社会全面宣传“两基迎国检” 的重大意义,使人人清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家长和少年儿童应尽的义务。对全部入学儿童、少年实行学籍管理,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学校在校学生数和转出、转入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效性。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保障辖县内少年儿童按时完成义务教育,并使残疾儿童、流动人口儿童同等享受全面的义务教育。
各学校认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认真开展假期大家访活动,在家访活动中,教师们克服身体、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全情投入,家访中教师们向学生家长通报了孩子的在校表现,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方法,听取和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家庭贫困学生等群体给予关爱和帮扶,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教育,进一步密切了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争取到了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效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体系。
(六)为巩固“两基”成果,乡校联手办实事。1、2009年,在乡中学争取到投资286万元的农村初中寄宿制校舍改造工程,改造校舍1454㎡,同时,对校舍灶具进行了全面更新;
2、自2008年以来撤并了居士浪、石门尔、福海、新寺、下寺、下莫吉6所小学,今年9月份计划完全撤并西岭台、莫合尔、巴燕峡小学;
3、投资38万元完成了元山、下浪湾、上胡旦、巴燕、扎汉、下胡旦6所小学的“温暖工程”;
4、投资17万元完成了巴燕小学校园建设,投资40万元改建了水厕;
5、乡政府为彻底改善学校环境卫生,为乡中学、巴燕小学配备户外垃圾收集箱各2个;
6、为改善学校周边环境,大力开展“一盆花、一个棵树”活动,2009年春季植树造林1600株;
7、在联点单位市人事局、上胡旦“高航希望小学”修建者的大力扶持下,乡政府为上胡旦“高航希望小学”争取到资金18万元,意向投资电教及体音美器材;
8、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协调下,县林业部门将对乡中学西山坡20亩全面进行绿化,有效防止山体滑坡。
(七)积极开展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认真开展农技培训。
根据我乡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巩固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乡农技站、村委会配合,运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积极开展农技培训,让广大农民的农技水平有了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各种配套硬件还不够完善,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的管理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3、地处偏僻的学校,交通不便,师资力量相对很薄弱,教育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
4、学校寄宿生增多,上学路程教远,加上留守学生增多,学生辍学的趋势较为严重。除了学校教师做好思想工作外,改善学校住宿条件,更多地为孩子着想,让孩子有家的感觉,才能更多地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继续加强 “ 两基迎国检 ” 的工作力度
认真做好 “ 两基 ” 巩固提高工作,提高认识,制定规划,不断提高我乡“ 两基 ” 工作的整体水平。、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使大批人才可脱颖而出,为 “ 两基 ” 工作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继续深化以教科研为契机,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抓住机遇、创出特色,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建文明和谐的学校。
附件:西宁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核查登记表
2009年10月28日
主题词:“两基”工作 自查 报告
抄 送:县教育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存档。
第四篇:巴燕少年宫材料
东峡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材料
一、简介
东峡乡中心学校地处湟源县“三峡”之一的西石峡地段,距县城6千米处,109国道2004KM处,平均海拔2600m,学校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17463m2,校舍面积为3110m2。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资源整合方案,先后将石崖庄小学、下脖项小学等16所小学撤至东峡中心学校,设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共有在编教职工35名,在校学生375名(其中寄宿生304名)
自2012年12月起,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校乡村少年宫正式启动了。启动一年多来,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做好协调工作,加大了设施设备的添置投入,用于少年宫的建设和发展。少年宫的主人是农村未成年人,少年宫运行的组织主体是师资队伍。师资方面,采取聘训结合,专兼结合,让素质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少年宫辅导教师,建立辅导员队伍。为了使少年宫活动正常开展,我校精心挑选、聘请县文化馆陈秉忠等4名专业教师为二胡、笛子、葫芦丝、剪纸班专职辅导,鼓励本校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让全体教师各展其能、各尽其材、共同参与。目前我校有少年宫活动专(兼)职辅导员29名。为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活动方面,目前开设了经典诵读、书法、绘画、二胡、舞蹈、笛子、吉他、葫芦丝、电子琴、剪纸、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棋类19个专业培训班,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班班参与,人人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了集体主义情感、加强了自身道德素质修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我校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以前瞻的眼光,求异的思维,使农村孩子学得一技之长,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学们在辅导员的教导下,能够明理修德、快乐成长,实现德育、智育、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孩子成长的乐园。同时也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我校乡村少年宫活动,始终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公益性、开放性、特色性”为原则,把社会认可、家长与学生满意作为办宫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成为特色校园,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文明和谐的花园,让孩子从这里走向未来,走向成功!
实现每位同学的梦想,是我们全体教师的最大心愿!
二、建设宗旨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三、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上级部门《关于“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实施意见》,我校于2012年12月启动了东峡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
四、活动目标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做好协调工作,积极引进设施设备和各种先进的理念,并做好设施设备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坚持公益性、免费性和普及型的原则,让全体学生自愿参加,学校所有活动场所、器材全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实现“乡村少年宫”的长效运作。使得少年宫活动“真”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组织成员
为保障我校“乡村少年宫”活动真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孟海青
副 组 长:马 壮 鲁 春 张延兴 成 员:(以上为本校教师)
六、服务范围
巴燕中心学校全体学生
七、活动时间
1、每周星期三下午3:30——5:10
九、今后设想
我校乡村少年宫活动在现有基础上,再进一步趋于规范,完善激励机制,依据学生实际,尊重学生自愿,努力创造条件,扩充活动项目,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在科技创新、师资培训方面加大力度,让学生真正参加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真正满足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需求,让少年儿童真正享受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实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得一技之长,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办宫目标。
第五篇:民乐乡初级中学2007两基自查报告
民乐乡初级中学2007两基
自查报告
民乐乡初级中学
2008年9月
民乐乡初级中学2007两基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独立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610人,其中女生309人,专任教师32人,学校服务半径7.5千米,辐射漫水,红岭,南沟,西川,清泉,八岭,玉泉等村,服务人口0.97万人。
学校占地面积133000平方米,生均21.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81平方米,生均4.93平方米;绿化面积2320平方米,生均3.8平方米;现有图书6700册,生均11册。
二“普及”指标完成情况:、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2005---2006)学,在校学生531人,其中女童252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9.4%,女童入学率99.7%。
(2006---2007)学,在校学生533人,其中女童259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9.7%,女童入学率99.4%。
(2007---2008)学,在校学生610人,其中女童307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9.9%,女童入学率100%。
17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近三年分别是100%,100%,100%。近三年初中毕业率分别是99.9%,99.9%,100%。初中升学率分别是73.7%,76.2%,76.4%。
2、师资水平
专任教师32人,其中本科学历的14人,大专学历教师14人,中师学历4人,中学一级教师9人,二级教师23人,中共党员4人。平均年龄34.7岁,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87.5%。、办学条件
随着学校规模的逐渐壮大,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手段日渐被师生接受并广泛使用,从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均已有了大幅度提高。校舍面貌日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类学校已步入规范化,科学化。
4、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学生,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每科统考中在全乡名列前茅,三年来,毕业年级全科合格率分别是21.3%,23.6%,12.7%。课程开设一切按照国家规定的可声设置方案,学科开齐率100%,活动类课程开齐率100%,5、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100%,100%,100%。体育达标率分别是98.4%,98.2%,98.6%。
三,具体做法
1、做宣传,定措施,提高普及程度
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宣传党的 政策方针,做好“两面一补”工作,明确目标,提高认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
自我评估,找出学校管理的重点和中心,为适龄儿童按时入学,良好地完成义务教育,学校从强化管理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义务教学法律法规教育的宣传活动,如:张贴标语,文艺演出,组织家长学习,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 重要性,提高法律意识,为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巩固两基成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包村到户,切实做好“两基”巩固工作
实行分片承包,要求每个教师对自己所承包的村社的适龄儿童及入学率巩固率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如有流失现象,立即查明原因,上门动员,不委托不拖延,对那些思想守旧的较顽固的家长上报政府部门,迫使其送子女入学,效果良好,使辍学学生及时返校上课。、3、强化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逐步完善量化制度,狠抓常规建设,把竞争机制引到教师岗位上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新课程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结合学生困难的学舌功能降低学习水准和要求,因材施教,分灶吃饭,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保证使学生进得来,留的住,学的好,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用教学质量留住学生。
3、美化环境,创特色校园文化
我校全体师生群策群力,精心规划和布置学校基础设施,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创建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片自己的天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学校还通过电话、电视、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自修,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积极性很高,但学校提供的学习的平台不够,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2、互相学习,资源共享、跨学科教研、学习兄弟学校经验等活动开展得不够,难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学校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课改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在教师培训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尚欠具体方案。
五、努力的方向
采取多种方式的师资培训,鼓励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学校管理,合理开支,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施的作用,奖罚分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一流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我乡人民培养更多的合格中学生。
民乐乡初级中学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