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2 02:3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

豫政 〔2011〕2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实现土地合理高效利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在用地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下严格保护耕地、缓解用地压力、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升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确保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更好地促进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健全农村土地整治机制,统筹城乡土地利用

(一)科学编制并从严落实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分层级编制省、市、县级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统筹安排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城镇化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的目标、原则和任务,优化村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各地开展土地整治试点,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按照国家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组织报批和实施整治项目,切实增强规划和计划的约束力。

(二)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土地专项资金为主,引导和聚合村庄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农业扶贫、退耕还林、中低产田改造等相关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实行专账管理,集中投入到土地整治项目以及整体搬迁和改造的农村新型社区,发挥资金综合效益。土地出让收益要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门划出一定比例投入农村土地整治。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发,并可按照规划统筹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土地整治中的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金融机构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建房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各级政府要广泛吸收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建立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改变农用地整治项目分散、规模偏小和单一部门管理的现状,以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为重点,在成规模的基本农田范围内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规模整治。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建设一大批成规模的土地整理项目区,每年整治基本农田不低于200万亩。“十二五”期间累计整治基本农田1000万亩以上,到2020年累计整理20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

(四)稳妥开展村庄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大力开展村庄整治,2011年全面启动“千村整治”试点。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整理节约的土地首先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优先满足本行政村新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用地,其余指标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有偿调剂到城镇、产业集聚区及重点项目集中使用。各地要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订和落实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整村推进的模式和方法。

(五)严格规范土地整治指标交易与收益分配。对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的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整理复垦开发形成的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的,用地指标实行有偿转让,并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等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偿。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整理节约的土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指标并挂钩到城镇使用的,所得收益要及时足额返还农村,主要用于区域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拆迁补偿和建房补助。

(六)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必须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条件和资金保障能力等情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从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城乡结合部、城郊村等条件较好的区域开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有序推进。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财产处置权,在运作模式、规模经营、旧房改造、新居建设、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并依法签订协议。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参与工程建设,扩大其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严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推进,搞违背民意的大拆大建,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七)从严控制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大力发展节地型产业、节地型建筑和紧凑型城镇,避免因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重复建设等浪费土地资源。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合理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核减不合理用地。要坚决制止城市建设“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严禁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严格限制低层建筑。严控高能耗、高污染等限制类产业项目用地,禁止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赛马场和各类培训中心项目用地,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用地。到2012年,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中等城市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小城市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制镇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

(八)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地技术。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区、城中村改造适当提高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建设高层商务、办公及住宅楼。新建、改建大型商场和住宅小区要统筹规划立体交通设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到2012年,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建设容积率原则上要达到0.7以上,中等城市达到0.6以上,小城市达到0.5以上;所有城市规划区内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容积率要高于1。

对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文体用品、医药、电子设备、工艺品等适合多层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必须建设使用多层标准厂房。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和产业集聚区要不断加大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提高多层标准厂房的比例。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黄淮四市各产业集聚区的单位土地面积平均投资强度不得低于2700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建筑密度高于60%、容积率大于0.8;其余市各产业集聚区的单位土地面积平均投资强度不得低于3500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建筑密度高于60%、容积率大于1。

(九)着力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制定完善“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大市、县(市)建成区内棚户区、旧住宅小区和传统商业区的改造力度。污染严重、干扰居民生活的工业企业或仓储用地,以及符合产业政策但不适宜在城市市区生产经营的工业企业要逐步迁出,原有用地按照城市规划重新安排使用。鼓励工业企业在现有厂区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企业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改扩建成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补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十)严格清理处置闲置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被批准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或《土地划拨决定书》规定的动工开发期限尚未动工造成土地闲置满一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并按国家规定征收增值地价。土地闲置满两年的,经市、县级政府批准收回后重新安排使用。对省政府已经批准的城市和乡镇批次建设用地,因城市和乡镇规划调整、原申报的土地用途或用地意向项目发生变化、项目选址有特殊要求需重新选址等原因尚未实施征地的新增建设用地,可以按照城市和乡镇批次用地方式调整建设用地区位。

(十一)大力开发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在符合规划、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将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或废弃地优先开发为建设用地,并安排项目建设。对因各种原因停止使用的建设用地,必须依法收回并重新安排使用;新上工业项目的,应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进行布局。因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采矿、取土等原因挖损、塌陷、压占土地的,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复垦责任。

(十二)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抓紧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要把市、县(市、区)及其产业聚集区单位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纳入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相挂钩。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要作为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分配以及申请扩区或升级的重要依据。

(十三)扎实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在全省各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开展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活动。到2012年年底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要达到规定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对创建活动成效突出的,省政府将予以表彰,并在用地政策方面给予奖励;逾期未达标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三、强化监督管理机制,依法保障用地需求

(十四)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情况、依法依规用地情况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工商、监察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政策引导和行政监管,做好协同配合,共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部门在安排本行业建设项目时,要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采用先进的节地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十五)强化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的激励约束作用。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集中用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省重点项目、重大招商项目、重点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建设用地需求,确保项目及时落地。综合考虑耕地保护、土地整治、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用地等因素,科学分解、切块下达各市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加强对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将已批用地范围内的项目落实情况、土地供应和使用情况等作为年底计划指标调剂的重要依据。对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效果差、项目未落实以及土地利用粗放、供地率低、违法违规用地严重的市,不安排土地利用计划调剂,并在下年度分配计划指标时予以核减。

(十六)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在坚持政府主导、集中统一的前提下,将城市存量建设用地和其他依法列入收购储备的用地纳入土地收购储备范围,进一步增强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的能力。各地要根据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77号)、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意见》(豫国土资发〔2008〕144号)的规定,科学制订土地收购储备和供应计划,适时适量调节土地供需总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控土地供应价格,引导投资和建设。对产业集聚区新增用地,探索通过各级土地储备机构进行适度的基础设施开发整理,尽快形成工业用地条件,优先保障高新技术工业项目或符合产业导向的招商引资项目,努力缓解部分工业项目用地急与征地时间长的矛盾。

(十七)加大土地行政执法力度。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全省耕地保护与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等进行全覆盖综合监测。完善省、市、县、乡镇四级土地动态巡查体系,加大动态巡查力度,对违法违规用地案件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健全土地联合执法机制,落实国土资源、公安、监察部门和法院、检察院联席会议制度,对违法案件实施联合查处,切实解决案件查处难、移交难、执行难等问题。对涉及国家公职人员非法批准用地、占地的,严格追究责任,给予党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要公开处理。

(十八)加强土地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各地在实施征地、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或旧城改造拆迁前,要按照“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对所涉及项目进行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对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凡是群众满意率低、可能引发恶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的项目,一律停止或暂缓实施,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不稳定问题。对不按规定进行评估或不采用评估结果,造成重大不稳定问题的,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本意见要求,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意见。省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抓紧研究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三月九日

第二篇:土地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

浅谈土地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

摘要:土地档案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一项专门档案,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加强对土地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不仅可以为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而且能够为确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提供法律凭证和依据。土地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已成为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亟待重视的一个课题。

土地档案是国土资源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光盘、声像、电子文件等材料。因此,做好新形势下土地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土地档案,开发利用

目录

一、土地档案的含义及土地管理档案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2 1.土地档案的含义 „„„„„„„„„„„„„„„„„2 2.土地管理档案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3

二、土地档案的管理 „„„„„„„„„„„„„„„„6 1.做好土地档案的收集基础业务工作 „„„„„„„„„6 1.1丰富馆(室)藏量,优化馆(室)藏结构 „„„„„6 1.2加强土地档案的管理工作 „„„„„„„„„„„„7

2、主动服务,变封闭为开放

„„„„„„„„„„„„7

3、提高土地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8

三、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社会实践与思考 „„„„„„„9

1、当前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

„„„„„„„„9

2、土地档案开发利用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0

3、土地档案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1

4、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建议与思考„„„„„„„„„12

一、土地档案的含义及土地管理档案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1.土地档案的含义

土地档案是国土资源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光盘、声像、电子文件等材料。它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长期查考、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反映着城镇和农业建设生产用地发展的历史真实面貌。了解土地档案的作用,大力开发土地档案信息资源,提高土地档案的利用率,合理地利用土地档案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国土资源管理和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已成为档案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总之,土地档案是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档案制度和措施的汇集,也是各项技术成果的真实记录。它对于保护国土资源、合理开发、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具有凭证、参考作用。它不仅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土地管理档案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土地管理档案,作为土地管理部门维护社会稳定、开展 土地管理工作的真实、完整记录,在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在动态地调整其自身的结构,不断地丰富其内涵。在结构和内容上,从原本仅有综合文书档案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全面覆盖土地管理工作各个层面的档案体系。在载体运用和信息传递方式上,正在由单一手工整理方式与笔写盒装形式向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不断与国际上广泛运用的档案管理手段接轨,适应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档案提供利用方面,也正以规范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方式,为政务工作和社会各界的使用提供翔实可靠的信息。勿庸置疑,土地管理档案在土地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土地管理档案可以“历史的告诉未来”。常言道,读史使人理智,是说可以借鉴前人经验,少走弯路、斜路。土地管理档案涵盖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土地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典型经验、工作成就,编制机构的历史沿革等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地管理档案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史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社会呼唤着符合新时期新形势新情况的新政策、新法规出台。而土地管理档案则翔实地记录了“昨日”的历史,它的内容正是当今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借鉴和依据。

其次,土地管理档案是土地管理工作者宝贵的“数具 库”。档案工作的立卷之本是忠实于客观现实,在立卷归档理念上,要求在编制案卷标题时不加浮华修饰之词,作者名称、涉及事项和使用文体这三要素应准确不赘述,真实反映档案的内容。在案卷质量上要求分类准确,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连续,符合逻辑。从土地管理档案构成看,它覆盖了所有土地管理业务,记录了各项土地管理工作进程,是土地管理业务极为珍贵的资料来源;从检索工具看,各类专业档案均要求建立案卷索印,存放索引,尤其是目前运用了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了档案信息系统,更为人们查找利用档案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说,土地管理档案是土地管理工作难得的“数具库”。

第三,土地管理档案在保护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档案与信息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其内容和载体本身富含知识的高新科技成份,可当之无愧地充当第一生产力的角色,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应该这样认识和定位档案信息工作。因此,加强档案工作,与时俱进地革新档案管理手段,努力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利用水平,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认识该项工作,摒弃原先那种认为档案是纯消耗、可有可无的偏见,大力发展土地管理档案事业,提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土地管理档案岗位可以锻炼培养人才、万事人为 本。由档案工作的性质所决定,这是一个以服务中心、服务全局为要务的岗位,其宗旨是为全局服务。因而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具备分析判断资料成果的文化涵养和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只有德、才兼备素质高的人,才能担负起这项编建土地管理工作“数据库”的重任。实践证明,在档案工作岗位上,可以使人的德才素质得到升华,可以培养出深受各界欢迎的有用人才。

二、土地档案的管理

近年来,在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和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新形势下,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提速的过程中,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主要表现在:

一、土地档案是确定土地权属,是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科学管理土地的基本依据。

二、土地档案是征用土地和处理土地纠纷、查处违法占地凭证。

三、土地档案是重要的技术资源,是研究如何管好、用好土地资源的基础,它不仅用之于现在,还要服务于未来。

1.做好土地档案的收集基础业务工作

1.1丰富馆(室)藏量,优化馆(室)藏结构。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馆(室)藏与档案利用的效果是成正比的。馆(室)藏越齐全、丰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机会就越多。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扩大收集范 围,丰富馆(室)藏内容。首先,按照制度、规范要求收集整理好机关文书、人事、会计、基建、实物等档案。其次,着重抓好土地占用、土地审批、建设用地补偿使用费征收及使用、“招拍挂”运行等土地资源使用与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土地档案。最大限度地增加馆(室)藏量,努力创造一个门类齐全,分类编目正确合理的综合管理体系。另外,还应加强档案鉴定工作,及时将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鉴定销毁,这样既可以降低保管成本,又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1.2加强土地档案的管理工作

(1)重视土地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档案信息量充足、完整、真实、系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加强土地档案的标准化文件的制定工作。使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环节都按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论文检测。

(3)建立、健全科学的、实用的土地档案检索体系。提高向社会各界提供利用土地档案信息的工作效率。

(4)注重做好土地档案的编研工作,以便有针对性的搞好服务。

2、主动服务,变封闭为开放

由于档案本身具有的潜在价值不能自发地实现,必须借助人们的开发利用活动,才能使其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新形势下,土地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为经济建设和各项国土资源工作服务的思想,改变过去那种看门守摊、坐等上门的 被动服务状态,变封闭为开放,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一方面,紧紧围绕社会的需求,找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时机,主动配合社会活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凭借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利用网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与其他档案机构联网,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增强全社会的档案信息意识,宣传土地档案效益实例,扩大档案的知名度,使人们了解土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土地档案的社会地位与影响,便于今后的利用。

3、提高土地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的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档案业务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必须重视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论文检测。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事业心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二、努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但要加强学习档案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和拥有现代化的知识及其他社会、科技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业务性很强的重要工作,要做到档案材料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知识及熟练的专业技能;

四、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更新服务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以适应档 案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五、具有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保守机密、自我牺牲的品质和综合协调能力。另外,建立合理的档案利用制度,也是提高土地档案利用率的又一有效途径。

三、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社会实践与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土地档案的业务管理工作已经由整理、保管、利用逐步转移到档案的开发利用上。这不仅是土地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整个土地档案工作的目的所在。加强对土地档案的管理利用,不仅可以为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而且能够为确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提供法律凭证和依据。只有搞好档案的利用,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不断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才能使人们重视土地档案工作,才能提高土地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因此,依法合理地利用好土地档案,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提高档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1、当前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

第一,土地档案的特点。与其他门类的档案相比具有库藏量大、面广、种类多的特点,不仅涉及到机关、事业单位,而且涉及到每家每户。特别是随着土地价值的日益突显,土 地价格的不断攀升,土地档案作为有效的法律凭证,其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长。

第二,土地档案利用的数量和频率增多加快。据我们各档案利用统计数字表明,前来利用土地档案的人次、卷次、复制档案资料、出具证明在逐年增加,这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加快呈快出的发展趋势。

第三,土地档案利用的覆盖面扩大。从本单位土地档案利用的统计分析来看,较前几年土地档案利用重点是服务于本单位各项工作查考、法规监察、经济建设,以及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等。而近年来,土地档案利用不仅为本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更多地为社会各界、民间所充分利用。如: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权属纠纷、房屋拆迁、买卖、赠与等一系列土地活动无一不需要土地档案的查阅,覆盖面日益广泛。

2、土地档案开发利用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为土地产权的变更及换发证书提供重要凭证作用。近年来,土地市场十分活跃,土地用途变更、使用权转让时常发生,土地档案为土地的产权登记、变更提供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二,为旧城改造和房屋拆迁提供依据作用。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旧城旧村改造工作日益繁重,尤其是农村 的房屋拆迁工作,有不少农户没有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甚至有的土地证已经丢失,给房屋拆迁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土地档案就成了确权的重要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为农村社会稳定起凭证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土地补偿已成为征地工作中的一个焦点,通过利用土地档案为土地补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有效地保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第四,为解决土地产权纠纷提供有力凭证作用。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买卖、拆迁、继承的发生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纠纷、上访,给领导和有关部门带来不便和工作被动,土地档案便成为司法以及房地产部门解决纠纷的根据。

3、土地档案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县、乡(镇)两极国土资源档案建立归档后,储藏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实际工作中不注重档案的深层开发利用,“死档案”变“活档案”的意识不强,档案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作用发挥得不够。

其次,土地档案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应该走市场化经营的路子,实行有偿服务,互惠互利。充分体现出信息既是资源又是资产的重要性。

第三,土地档案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地档案专业人才离国土档案事业飞速发展形势的需要尚有一定程度的距离,特别是档案专业 知识和现代化技术知识的缺乏,这些都影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和档案事业的发展。

第四,大量的档案需要进行信息化处理。离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有一定距离。

4、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建议与思考

第一,加强国土资源档案队伍建设。随着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扩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做好几点工作:(1)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档案人员应具备较高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要肯有较高的档案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水平,还要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具备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能力。(2)掌握不断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可通过网络使公文的流转更简便、更规范。(3)加强局与乡镇间的沟通合作。档案室与各乡镇兼职档案工作者密切协作,通过资源整合,及时增加档案信息量,丰富室藏。乡镇国土资源所也应该从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过渡到专职。

第二,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把国土资源档案室建设成为收集、储存、利用土地档案的信息“基地”和开发利用生产力信息的中心。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来提高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服务效能。

第三,档案利用服务走向社会。树立大档案、大服务意识,使土地开发档案不仅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搞好服务,而且为社会经济发展、安全稳定搞好服务。要充分利用土地档案储存的长效性,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扩大档案的利用范围,挖掘开发潜力,除一些需要保密的档案外,凡能向社会开放的全部开放,实行有偿使用,通过有效的为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满足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真正实现土地档案的自身价值。

第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新时期土地档案利用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土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档案工作与市场经济愈来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做好新时期土地档案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约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土地管理法》是做好土地档案工作的基本法律,它与《实施办法》《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一起成为了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基本依据。我们必须依据这些法律规章开展工作,走依法治档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正确的方向。

总之,土地档案开发利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民服务,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是政府工作关注的重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地土地档案部门纷纷成 立本部门的综合档案机构,开展档案利用服务,打破了现行文件与专业业务档案的界限,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土地档案的内涵和外延,为土地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拓展了一片新的视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档案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对档案的大力开发利用,来增强档案管理的活力,促进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扩大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篇:湖北省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有序地开发水能资源,进一步加强全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能资源,促进可持续利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合理、安全、有序开发利用的同时,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及移民安置、淹没补偿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

(二)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与江河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及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兼顾防洪、饮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在保证生态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前提下,充分挖掘水能资源利用潜力,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坚持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建立职责清晰、权责分明、程序简捷、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的水能资源管理体制。

(四)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要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列为优先发展领域,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实现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

二、明确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职责

(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能资源开发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水能资源规划编制、设计审查、建设监管、水库防汛调度等的管理,并负责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前期勘测设计各阶段的技术审查和建设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管。

(二)各级投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订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负责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立项、审批(核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和工程区域内生态环境监管;安全生产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安全监管;电力、物价、国土资源、移民、林业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管理工作。

(三)建立责任追究制。主持和参与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审查、审批(核准)、验收的单位要对其批准的工程方案和验收的工程项目终生承担相应责任。

三、加强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管理

(一)具有水能资源开发潜力的河流,必须编制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水能资源开发规划要服从水资源的流域和区域综合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防洪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

(二)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由具有河流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跨行政区域水能资源规划,由其共同的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省界河流和跨省河流水能开发规划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或修改的,应按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三)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审批前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认真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四)对已编制的水能资源开发规划,要结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并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凡是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或与现有的水资源流域和区域综合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严重矛盾的,要组织重新编审。

(五)严禁无规划而盲目开发水能资源。未编制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或与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不符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任何部门不得审批(核准)。

四、加强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管理

(一)水能资源属国家所有,实行有偿开发使用。凡在我省境内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先获得开发使用权。开发使用权采取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公开出让。

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使用年限最长不超过50年,从获得之日起计算,具体期限根据水能资源情况确定。

(二)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有偿出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并由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县境内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跨县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跨市(州)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开发使用权出让前,有管理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征求项目涉及地区人民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制订开发使用权出让方案,按程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

评定或议定开发权受让人时,由有管理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的专家和代表共同组成评选小组进行评选,形成具体推荐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投资者在与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交纳水能资源出让费后获得开发使用权。

依法获得的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可在有效期内进行转让,使用年限仍从使用权出让时间算起。

投资者依法取得水能资源开发权后,应在2个月以内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是水能资源开发市场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负总责。

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后,投资者必须在2年内开工建设,在设计工期内建成。无特殊情况,在规定的时限内不开工建设或开工后停工时间超过一年的,由批准的地方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开发使用权。

(四)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金,由负责开发使用权出让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取,纳入同级财政专户储存和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

五、严格规范水能资源开发建设管理

(一)严格工程项目的审查和审批(核准)。

1.各级投资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鄂政发〔2005〕12号)要求,做好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审批(核准)工作。

2.政府投资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实行审批制。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后,报政府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使用政府资金投资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实行核准制。水能资源开发项目核准必须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其技术审查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申请报告由政府投资行政主管部门核准。为简化程序,对于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下、装机

2.5万千瓦以下的小型工程,经主管部门同意,可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合并。

3.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申请审批(核准)前必须办理如下审查文件: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批复意见、初步设计审查意见、防洪规划同意书、水资源论证及取水预申请批文、水土保持方案批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批文;当地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移民管理机构出具的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承诺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批文;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林地征用预审批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书;电网管理部门的接入系统方案审查意见等。

4.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审查、审批(核准)实行分级管理。单站装机0.3万千瓦及以上、流域梯级开发总装机0.6万千瓦及以上的项目,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审批(核准);装机0.3万千瓦以下的项目由市(州)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审批(核准);需报国家核准的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5.已经审批(核准)的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建设规模和内容,凡涉及水库大坝及溢洪设施、总体布置、建设规模、特征水位等重大设计的变更,项目法人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原审查、审批(核准)部门批准。原项目审查、审批(核准)部门应根据项目调整的具体情况,出具书面确认意见或要求其重新办理审查、审批(核准)手续。

(二)严格工程建设监管。

1.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进行,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

2.项目法人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组织招标投标工作。项目招标方案、评标委员会的组建、项目评标报告及中标人的确定应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自觉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3.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项目法人在主体工程招标工作完成,并与施工、监理承包单位签订合同后,应向有监督管理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并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

4.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市场主体的资质管理,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入水能资源开发市场的业主及勘测、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和设备制造商等各类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与其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相符的业务。严禁设计单位无证勘测设计、越级勘测设计、变相出卖资质、联合和挂靠勘测设计,严禁咨询单位超越法定业务范围或超越资质等级规定开展咨询工作和以任何形式出卖或转让咨询资质,严禁无资质监理或不规范的联合监理,严禁施工单位出让或转让资质,严禁非法转包或分包工程。

5.勘测设计单位对其勘测设计成果的质量负责,若因自身原因,擅自减少勘测设计工作量或降低工作深度,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的,要承担全部责任;咨询机构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各种咨询意见,应以正式文件报项目审查和审批机关备案,并对其咨询成果负责;施工单位要严格按批准的工程方案和质量标准组织施工,擅自修改工程方案、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的,要依法严肃处理。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的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是本单位注册监理工程师,且不得在其他项目中兼任监理职务;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常驻工地。

(三)严格工程验收管理。

1.水能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组织各类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2.水能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验收包括阶段验收、专项验收和竣工验收。各阶段验收按以下分工进行:工程截流验收、重要隐蔽工程验收、基础处理验收及单位工程验收由项目法人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工程蓄水验收由项目法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机组启动验收由项目法人会同电网经营管理单位共同组织。各专项验收按以下分工进行:枢纽工程验收由项目审批部门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移民专项验收由当地政府或移民主管部门会同项目法人共同组织;水土保持、环保、安全生产、消防、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

3.政府投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竣工验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不使用政府资金投资项目的竣工验收,由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参加。电力部门参与各类项目的发电设备投产验收。

4.严格做好水库大坝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水库蓄水前的大坝安全鉴定由项目法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结果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六、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工程防洪安全管理

(一)按照分级管理权限,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内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防洪安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防汛工作。在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防洪工作由项目法人具体负责。

(二)水能资源开发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前,要将第一个汛期的度汛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才能正式开工建设。开工建设后,每年汛前必须编制防汛预案并报当地防汛指挥机构,防汛指挥机构应在汛前组织审查并下达批复意见。防汛预案一经批准,项目法人及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项目所在地有关单位应严格执行。

(三)汉江、清江干流的在建项目和防洪直接影响跨市(州)的项目,防汛预案由省防汛指挥机构审批;防洪直接影响跨县(市)的项目,防汛预案由市(州)防汛指挥机构审批,报省防汛指挥机构备案;防汛直接影响在县(市)内的项目,防汛预案由县(市)防汛指挥机构审批,报市(州)防汛指挥机构备案。

(四)已建成投产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应制订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并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审批。水库的防汛调度权限按水库防汛影响范围确定,由相应的防汛指挥机构调度。

(五)已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管理必须遵循发电服从生态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的调度原则。

七、开展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核查清理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开展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清理检查。对违规项目,应根据不同情况及时依法进行处理。

(一)对不符合规划,严重影响防洪保安、生态环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要责令限期拆除。

(二)对未按规定办理审查、审批(核准)手续的在建项目,应立即停止建设。待补充完善有权部门审查、审批(核准)手续后,方可继续建设。

(三)对未办理审批手续但已经建成投入运行的项目,要组织有关专家逐个进行补充评审,提出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满足要求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吊销取水许可证,撤销已批准的建设用地和核定的上网电价,停止电量上网等,并责令腾空库容及停止运行。

(四)因违规建设被责令停缓建、限期拆除、停止或限制运行等造成的各种损失,均由项目法人自行负责。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业权管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业权管理的意见

县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完善全县矿业权市场,实施勘查开发全程监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控产业发展,做到有偿、有序、竞争,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矿业权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按照上级有关矿业权有偿出让的规定要求,我县积极探索,在全市率先推行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资源品类、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县矿业权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待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矿产资源规划龙头作用亟需加强等。十七大明确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周密策划,统筹兼顾,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体系”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矿产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矿业权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从完善制度入手,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加强资源配置导向管理;强化宏观调控意识,推进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紧密结合,加强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推进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强矿业权准入管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以加强全县矿业权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对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规范运作,全面加强矿业权管理

按照资源国家所有,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坚持缩减矿山数量、扩大生产规模、控制开采总量的原则,以储量动态监管为核心,进一步严格准入、强化全程监管,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一)新设矿业权的管理

1、规模数量。按照“相对集中、集约开发、规模开采”的要求,结合区域发展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矿产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情况等诸因素,对一定时期内各矿种矿业权的可出让总量进行科学测算,制定计划,确定矿业权出让规模和资源开采量,调节供需平衡,引导市场价格, 促进可持续发展。

2、设置区域。按照平阴县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全县范围内拟设立集中开采区5处,根据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现状,新设矿业权集中设置在青龙山开采区和黑山开采区,其他区域内现有矿业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进行整合,原则上不再新设矿业权,逐步优化矿山布局。严格矿业权的审批出让程序,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建设的采矿项目,一律依法处理。

3、有偿出让。大力推进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新设矿业权必须以有偿方式取得。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国家出资探明的矿产地;无须勘查可供开采的矿产地;依法收归国有的矿产地。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出让:国家或省政府批准并明确了矿业权申请人的;探矿权人在其勘查区块内申请采矿权的;矿业权有效期满申请延续的;申请扩大矿区范围的。

4、准入条件。新设矿业权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同时严格资质准入和规模准入条件。新设矿业权申请人必须具备“一个报告,两个方案”(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并报经主管部门评审通过;新设矿业权必须达到规定的开采规模,建筑石料矿年最低开采规模须达到或超过12万立方米,其它矿种的最低开采规模依照国家规定执行。在具备以上准入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发展大型矿山和环保矿山。

5、出让程序。国土资源部门根据矿业权设置计划,将拟出让矿业权的种类、地理位置、资源储量、矿区面积、开发要求等基础信息进行收集,形成矿业权出让信息库。根据矿业权市场容量,依照法定程序,择机发布有偿出让(招标、拍卖、挂牌)公告,严格资质审查,严格出让程序,严禁违规操作,确保出让的公正、公开、公平。

(二)延续登记矿业权的管理

对于延续登记矿山,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按照“依法申请,耗量实测,简易评估,有偿延续,兜底算帐”的程序进行。延续登记企业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延续登记申请,登记管理机关对企业的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实地测量,核实企业储量动用和消耗状况,根据实地测量的储量消耗量进行评估,确定延续企业应缴纳的采矿权价款数额;资源补偿费暂实行月缴制度,延续登记时,根据实际消耗储量核算、补足差额。延续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有关资料,缴纳相应的采矿权价款和资源补偿费后,领取采矿许可证。矿山企业闭坑或因各种原因不再继续开采时,合计历年缴纳价款、资源补偿费数额与矿山实际消耗资源储量应缴纳的采矿权价款、资源补偿费相比较,差额一次性补缴,否则不予办理闭坑手续。

根据矿产资源规模开发、集约开采的要求,建筑石料矿山如无不可抗力因素,实际年生产能力达不到4万立方米的,不予办理延续登记。资源保有储量不足矿山半年开采量的,不再进行延续登记,矿区列入破损山体治理对象;资源保有储量不足矿山一年开采量的,经论证办理限期延续登记手续。

(三)落实保证金制度,严格采矿权注销(闭坑)登记

根据《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采矿权人必须交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保证金本金及利息属采矿权人所有;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应当边开采边治理,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义务。新设立、延续、变更登记的采矿权人在领取采矿权许可证前签订责任书,交存保证金。采矿权人转让采矿权的,保证金和利息一并转让;由采矿权受让人承担相应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责任书重新签订;转让人尚未交存的部分亦由受让人承担相应的义务。采矿权人在矿山停办、关闭或闭坑前,必须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同时向负责保证金管理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检查验收申请、提交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报告。按照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要求,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保等有关部门对矿山履行治理义务情况进行验收。符合验收规定标准的,签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验收合格证,返还保证金及利息,准予注销(闭坑)登记;采矿权人拒不恢复治理的,或恢复治理后仍达到标准的,保证金及利息不予返还。

三、强化措施 促进矿业权管理到位

(一)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网络,重点加强对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分级分类管理、矿业权有偿取得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宣传;加强对全县矿产资源开发面临形势的宣传;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的宣传。通过宣传,树立大局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进一步提高资源忧患意识和不可再生意识;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加强矿业权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

(二)科学编制规划,合理配置矿产资源。以全县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为契机,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任务,体现规划的战略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将矿政管理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环节在规划中予以充分体现,使矿政管理有规可依,按规办事。一是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分区管理。在综合考虑产业政策、资源赋存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基础上,划分禁止、限制、鼓励开采区,确定重点开采区,明确各类规划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时序、准入条件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分区管理。二是有效指导探矿权和采矿权的科学设置。按照资源状况和地质条件,合理划分规划区块,指导矿业权的科学设置,特别是重点矿种、重要成矿区带,应在区域空间上进一步细化,充分发挥规划对空间布局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对全县资源赋存与开发利用状况,要做到情况明、家底清。要科学划分勘查区块,改变探矿权设置的盲目性、随意性。

(三)搞好资源整合,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综合考虑资源赋存、经济技术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尤其是环保、安监等管理部门的意见,制定和完善不同矿种的矿区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实现与储量规模相适应的规模化、集约化开采。严格按照《平阴县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工作步骤,加快矿产资源整合的步伐,坚持“存量利益不变、增量利益共享”,以优并劣,扶优扶强,促进矿产资源向开采技术先进、开发利用水平高、安全生产条件好、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优势企业集聚。着力解决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以中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业开发新格局。

(四)矿山年检制度化。年检制度是《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法定制度,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是矿产开发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山东省采矿权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报告制度及检查制度》的有关规定,今后矿山年检要形成制度化,即每年的1-3月份为矿山接受年检时间,在此期间内各矿山要对上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状况向主管部门报告,并接受检查。

(五)强化动态监管。在全面实行巡回检查制度的基础上,普遍实行动态巡查制度。规范巡查职责,明确巡查主体,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切实发挥巡查的作用。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实施动态巡查,日常巡查任务主要由执法监察大队负责。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协助搞好巡查。承担巡查任务的人员,实行分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已形成违法事实的,要依法查处。

(六)破损山体治理程序化规范化。建立全县破损山体治理项目库,制定治理规划,确定治理项目,由国土资源部门按照有关程序组织招投标,确定施工队伍进行项目治理,并对治理过程实施全程监督,对治理完毕的项目进行验收,确保矿山地质环境规范治理。

(七)加快矿业权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的要求,建立高效畅通的现代化信息网络,为矿业权市场交易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平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依托各矿业权市场交易机构或交易中心,建立矿业权市场交易信息网,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政策法规、待出(转)让的矿业权信息以及相关的基础资料等,为规范矿业管理奠定基础。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

各县直学校、中心学校,各民办学校:

为进一步优化师德行风和教育教学秩序,保障教育和谐、健康、优质发展,现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教育和教师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教师(含代课教师)队伍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管理

1.教师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积极健康,言行守法文明,为人正派高尚,严禁散布、传播违背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言论,严禁组织、参与非法活动。

2.教师要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义务,坚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3.教师要坚持依法执教,严格执行教育法规政策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自觉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严禁以教谋私,维护自身良好形象。

4.建立健全教育、约谈、警示、惩戒制度,秉持“零容忍”态度,保持高压态势,大力整治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接受学生家长吃请礼品、乱订滥订教辅资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规定的行为。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开除或解除聘用合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业务管理

5.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6.教师要严格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规范,认真履职,全面做好备、教、批、辅、考、评等工作,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扎实、高效、优质,不得敷衍塞责,马虎从事。对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或造成教育教学事故的教师,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解聘。

7.教师应当严谨治学,努力钻研业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对业务上不学习、专业上不进取、工作业绩平庸的教师,不予评先评优、晋升职称。

8.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全面真实记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将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务评聘、提拔任用的依据。

三、进一步加强工作纪律管理

9.教师要顾全大局,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并认真完成,不许自行其是,推诿扯皮,拈轻怕重,只讲待遇、不讲奉献。对拒不执行学校工作安排的教师,要调离教育教学岗位,并扣除相应的绩效工资。

10.教师要严格遵守有关劳动纪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按时上下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因故确需请假的,须按有关规定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假期结束后要及时办理销假手续,不得擅自多假或超假,不得虚报请假理由,更不得擅自离岗。

11.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考勤制度,实行坐班制,严格考勤管理。要按审批权限和规定的程序、时限批假,对请假理由不充分、不实的不予准假,对超假、擅自离岗的按旷工处理。对教职工病、事假,婚、丧、产假以及旷工期间的工资待遇要按照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职工考勤管理及休假期间工资待遇等问题的通知》(无教人[2015]5号)执行到位,对连续旷工15天或全年累计旷工达到一个月的,由学校上报县教育局予以辞退。

12.教师要严格遵守《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合法渠道、正常方式反映个人合理诉求,不得缠访、闹访、集体越级上访,不得煽动、串联、胁迫、幕后操纵他人信访行为,不得在国家机关、公共场所非法聚集,不得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对违法信访的,将按《国家信访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四、进一步加强学校责任管理

13.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责任主体是学校,第一责任人是校长。校长、副校长及学校部门干部要结合工作分工,全面担负起教师管理责任。要将教师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学校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个管理岗位,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14.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制度建设,用健全的制度来约束、激励教师,保障教师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保障教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

15.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生活、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教师中出现的违纪违法倾向或其他不正常动态,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及时了解真实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6.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管理信息网络,实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学校在教师队伍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第一时间逐级上报。对管理工作不力和未能及时发现、处置、上报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校长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015年元月16日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府〔2011〕2号 关于促进闲置土地开发利用的意见_2011-02-23 08-46-08

    南府〔2011〕2号 关于促进闲置土地开发利用的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局以上单位: 为加大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力度,提高土地资源盘活效率,促进闲置土地以延期限期开发或......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 管理养护的意见 (初稿) 农村公路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农村公路完好通畅,更好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互联网宣传管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互联网宣传管理的意见 为使我县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加......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的意见(新)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维护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进一步提高育人水平,推动学生工作新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关于进一步加强宿舍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宿舍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本学期宿舍管理工作已经启动,为了进一步明确宿管教师的工作 职责,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宿舍平安稳定,特对宿管员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全......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幼儿园管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幼儿园管理的意见各区教育(教体)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湾示范区社会管理保障局:为进一步加强市区幼儿园管理,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根据《幼......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互联网宣传管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互联网宣传管理的意见为使我县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