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23:1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

第一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7-02-04 【生效日期】1997-02-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

(1997年2月4日市政府二届五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市政府:

深圳自建市以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多,至1996年底,全市有流动人口255.1万人,是常住人口的2倍半。由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我市的社会、经济各方面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一是扰乱了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96年全市刑事案件的95%为流动人员所为;二是外来劳务人员无序流动、多口审批,加大了我市劳动就业的压力,劳资纠纷案件大幅上升。三是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四是给城市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如违章搭建、“三边”窝棚屡拆不尽,乞丐、擦车仔、卖花女等屡清不绝。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为特区二次创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需要。根据中央、省有关指示精神,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流管办”力量

这是搞好我市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条件。由于我市外来流动人口多、管理工作任务重,必须强化“市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并加强其力量。为此,将“市人口管理领导小组”与“市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两个非常设机构合并,组建新的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为市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领导小组由五个区政府、市府办、综治办、计划、公安、劳动、人事、财政、工商、城管、建设、规划国土、民政、计生、运输等部门以及特检站、边防分局负责人组成。新组建的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我市流动人口计划,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工作意见;

(二)协调各有关部门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三)督促检查各部门各单位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情况;

(四)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加大《深圳经济特区暂住人员户口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

(一)规范城市基础设施增容费的收取标准及缴交办法。必须严格执行市政府规定的对外来劳务工收取每人每年300元的城市基础设施增容费收费标准。其他部门和单位均不得将本部门、本单位收费项目作为办《暂住证》的附带条件,“搭车”收费一概取消。同时改增容费由用人单位负担为外来劳务人员个人负担。

(二)调整房屋租赁的税收政策。在堵塞漏洞、扩大税收征管面的同时,减少房屋租赁的税收种类,调低税率。具体调整办法由税务部门与市规划国土局及各区政府协商确定。

(三)《深圳经济特区暂住人员户口管理条例》与《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中关于房屋出租与外来人口管理顺序问题,应明确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须先“租住房屋”,同时限定日期在“居留两个月满十五日前向公安机关申办暂住证”。此事由市法制局牵头提出修改草案并经市政府同意后,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四)修改完善“二线”管理的有关法规,加大处罚力度。自成立特区以来,“二线”管理一直沿用1986年省人大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管理规定》及1992年市政府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对违反规定者未制定具体处理办法,特别是对违规违章人员的惩处太轻,起不到惩戒作用。因此,须对《实施细则》加以修改、完善,强化处罚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具体办法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提出修订草案后,按规定程序报请市政府审议。

(五)制订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协作规定。

1、明确划分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计划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和下达年度流动人口计划;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对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和治安管理;劳动部门,主要负责对外来劳动力的管理;人事部门,主要负责对从特区外或外省市聘派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2、确定公安与劳动、人事部门在《劳动手册》、聘干手续与《暂住证》办理上的业务衔接,减少环节,方便群众;

3、确定公安与规划国土部门对暂住人员居住性出租屋的市场与治安管理的业务协作;

4、确定公安与城管、民政、特检等部门在清理“三无”人员问题上的职责与业务协作;

5、确定公安、劳动、人事、工商、规划国土、住宅、建设、民政、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在计划生育管理上的职责与业务协作。通过明确各有关部门的业务协作,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此项工作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牵头商有关部门制订。

(六)依据《广东省出租屋暂住人员治安管理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制订《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屋暂住人员治安管理实施细则》。

(七)加大对《深圳经济特区暂住人员户口管理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劳务工条例》的宣传力度,增强特区内所有公民(含常住户口和流动人口)应随身携带其有效身份证件以备查验的观念。

三、三、加强对外来劳务人员的管理

(一)实施“四定一参与”的有序化流动工程。劳动部门根据企业用工需要,与内地劳动部门合作,实行定向培训,定量输入,定期轮换,定额补充,参与管理。建立起输出有组织、输入有管理、流动有服务、调控有手段、应急有措施的规范化外来劳动力市场。同时加强劳动监察力量,及时处理劳资纠纷。

(二)将每年一次集中办理的务工、聘干及暂住证手续改为常年办理,以方便企业与劳务人员。具体操作程序由公安、劳动、人事、财政等部门协商解决。

(三)结合全市社会中介组织的整顿,对现有劳务市场进行一次清理,进一步明确、规范职业介绍机构及人才市场的职责权限。

四、四、加强特区“二线”管理

(一)加强海上及“二线”各口岸治安管理,市边防分局和“二线”各口岸派出所要严堵“三无”人员从海上进入,严打“蛇头”引带、贩卖假证件等活动。

(二)对“二线”铁丝网有损坏的应及时修复,定期检修,并加强强线巡逻。

五、五、加强对暂住人员出租屋的治安管理

(一)严格执行出租屋管理的“一证两书”制。根据《广东省城镇房屋租凭条例》、《广东省出租屋暂住人员治安管理规定》和《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的规定,屋主出租房屋必须到房屋租赁部门办理《 房屋租赁许可证》,租赁双方与暂住地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书》、与街道办(镇)计生部门签订《计划生育责任合同书》。租赁双方若违反“两书”规定,属于出租方责任的,由主管部门吊销其《 房屋租赁许可证》;属承租方责任的,按有关法规处理。

(二)从严查处居住性出租屋的违法行为和非法性出租屋。对居住性出租屋的查处,规划国土、公安与计生等部门要密切合作,联合行动。对非法性出租屋(指各类违章建筑、政策性限制的房屋和乱搭乱建的“三边”窝棚),由规划国土局牵头,其他相关的管理部门配合,经常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查处。

六、六、“三无”人员问题

“三无”人员(包括乞丐、擦车仔、卖花女等)屡清不绝,成了我市近年来社会治安及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流动人口管理的重点是控制住“三无”人员流入和沉淀的问题。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把好进口关。特区检查站、边防分局和我武警七支队要积极负起堵的任务;“二线”的8个公安派出所要积极协助武警把好关;深圳铁路公安处要堵住来自铁路的“三无”人员;边防分局要截住来自海上的“三无”人员。

(二)做好清理收容遣送工作。“三无”人员清理工作由市公安局负责,各区人员政府配合。各区公安分局负责辖区出租屋,“三边”地带窝棚的清理;巡警支队负责巡察路段两侧自行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的清理;公安派出所负责辖区各住宅区、小街小巷、各宾馆酒楼等的清理;公安交通管理局负责清理机动车道上的擦车仔。各街道办负责动员辖区内的“地主、业主、雇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不为“三无”人员提供栖身之地。对于收容的“三无”人员,需要治疗的由市卫生局安排治疗;劳动、工商等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清理行动。市民政部门负责统一遣送。必须保证将已收容的“三无”人员全部遣送出特区。由公安部门负责对控制、指使乞丐、擦车仔、卖花女的幕后操纵人及引带的“蛇头”,依法予以打击。民政部门发现线索要及时提供给公安部门。

(三)设立“三无”人员待遣所。市收站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员和设施,内设一个待遣所,与收容站分隔开,专门收容擦车仔、卖花女、乞丐等待遣的“三无”人员。待遣所归收容站管理。

(四)建立经常清理“三无”人员工作制度。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指挥,以公安、劳动、规划国土、民政、城管和街道办(镇)为主力,建设、工商、计生等部门协助,每季度或半年一次,对“三无”人员进行集中清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中省驻郴各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促进全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根据《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238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43号)有关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市政府成立郴州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雷晓达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干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徐本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许秋生、市人口计生委主任黄峥嵘、市公安局副局长何怀贤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市综治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公安局、市人口计生委、市劳动保障局、市房产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城管和行政执法局、郴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管委会(郴州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团市委、市妇联、北湖区政府、苏仙区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由何怀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公安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支队郭丽华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从市人口计生委、市房产局、市地税局、市劳动保障局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各成员单位要明确科室和联络员具体抓。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市委组织部:负责督促、指导流动人口流入地基层党组织吸纳接收和宣传组织流动人口中的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引导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督促、指导流出地党组织掌握流动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去向,在工作地点、暂住地点相对集中的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中按照规定建立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协会组织;督促、引导流动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以暂住地党组织为主,原所在地和暂住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

市委宣传部:大力宣传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尊重、关心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负责组织开展对有关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执法检查的建议;参与开展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法制宣传教育。

市综治办:协助做好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将此项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督促落实相关责任。

市政府法制办:负责研究、审核有关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会同有关部门向市政府提出有关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建议;开展相关执法监督活动。

市公安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依托并指导、督促乡镇(街道)和社区(村组)组织开展对出租房屋的治安检查和安全检查,委托乡镇(街道)与房屋出租人签订房屋出租治安责任状、办理暂住登记和居住证受理发放等工作;进一步协助完善市级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的共建共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中有稳定职业和合法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的落户问题;受理流动人口的机动车驾驶证申请和办理机动车登记;及时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活动。

市人口计生委:负责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督促基层开展流动人口孕情检查、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婚育证明查验工作,协调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规章制度,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花名册、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和全国流动人口“一盘棋”的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工作。

市房产局:落实房屋出租登记备案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和《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制定出租房屋登记备案操作办法,规范房屋租赁中介机构和租赁行为。明确房屋出租人义务,强化房屋出租人责任;依托社区(村组)摸清出租房屋底数,与公安、税务、工商、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共同建立全市出租房屋信息管理系统。

市劳动保障局:加强和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督促用人单位招用流动就业人员时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加强职业中介机构和流动人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岗位信息和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逐步完善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相关保险政策,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为流动就业人员办理相关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相关保险费用。

市建设局:负责指导对成建制施工队伍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安全管理,协助有关部门落实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各项措施。

市规划局:把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的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坚持“政府搭台、部门协作、政策扶持、多元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供企业租用的员工宿舍。

市教育局: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将进城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对长期在城市务工和经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管理,依法保障其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督和关爱网络,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各项权益落到实处。

市司法局:以流动人口、房屋出租人、用工单位和经营业主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大与流动人口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疏导化解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发挥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的作用,对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积极推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不断拓宽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服务渠道,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为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对流动人口中的刑释解教人员,其户口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的司法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认真落实安置帮教工作责任,减少漏管失控。

市民政局:加强救助管理机构设施建设,依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和收养登记工作;负责指导和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建设,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进社区,落实好市城区街道名称,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流动人口清查和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工作。

市卫生局:将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在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卫生监督监测、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提供与常住人口同等的服务。

市农业局:开展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构建农村劳务开发体系,打造农村特色劳务品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配合有关部门维护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指导农村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转移。

市工商局:依法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办理营业执照,并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为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实施涉及流动人口的行政执法提供相关企业登记资料和工商业务咨询。

市财政局:积极支持协助相关部门逐步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经费;对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中有关财政政策执行和经费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市地税局:加强出租房屋税费的征缴工作,依法委托符合条件的街道、乡镇开展代征出租房屋税收工作。

市城管和行政执法局:对市城区内未经批准违法搭建的临时棚点进行清理,依法按程序责令限期拆除或强制拆除;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郴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管委会(郴州出口加工区管理局):负责辖区内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负责建立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协作机制,协调落实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调研总结推介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经验,督促用人单位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团市委:负责督促、指导流动人口流入地基层团组织联络流动青少年,教育引导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督促、指导流动人口原所在团组织掌握外出团员青年的去向,在集体外出、暂住地点相对集中的团员青年中按照规定建立团组织或服务组织;督促、引导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团组织加强沟通配合,形成以暂住地团组织为主、原所在地和暂住地团组织密切配合的流动团员青年管理机制。

市妇联:协同有关部门开展“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和农村留守儿童平安、关爱活动,协同有关部门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生活救助、职业培训、政策咨询、子女助学等服务,切实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配合查处侵害流动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件。

北湖区政府:负责北湖区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负责建立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协作机制,协调落实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调研总结推介本区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经验。

苏仙区政府:负责苏仙区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负责建立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协作机制,协调落实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调研总结推介本区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工作经验。

二、完善管理机构,确保人员经费

根据《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由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乡镇(街道)具体组织实施,社区服务站负责登记录入,建立流动人口暂住登记制度、居住证制度、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等三项制度。

(一)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建设。乡镇(街道)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委托指导下,依托居(村)民委员会和社会力量,组织开展流动人口暂住信息登记、居住证受理、租赁房屋登记备案、信息采集录入、安全检查、计划生育、纠纷调解、出租房屋税费代征代收等综合服务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社区(村)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受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和指导,负责流动人口暂住登记受理、居住证申请和代发、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受理、计划生育验证登记备案等工作;采集、录入、维护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和服务;开展对辖区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助有关部门调处涉及流动人口的治安及民事纠纷,化解矛盾,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协助地税、房产等部门代收、代征相关税费;做好其他服务管理工作。

(二)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乡镇(街道)和社区(村)计生专干兼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干,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应安排不少

于2名兼职工作人员,社区(村)常住人口少于5000人的应安排1名兼职工作人员(超过5000人的加配1名),农村村委会也应明确协管员。各乡镇(街道)负责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管理。

(三)保障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经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解决。市级流动人口管理经费按每年不低于1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苏仙、北湖两区按常住人口数人平2元列支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其他县市按常住人口数人平1元列支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依法接受审计审核监督。

三、推进制度建设,强化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暂住登记和检查检验等基础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推行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依托省级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按照“谁用人、谁采集”的原则,把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分解到各用人单位以及社区、物业公司、中介机构、房屋出租人、学校等相关单位和人员,由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构录入流动人口信息。

(二)稳妥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的发放。对拟居住30日以上、年满16周岁的流动人口,在申报暂住登记后7日内,由公安机关或由公安机关通过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发给《居住证》。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子女就学、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法律援助等方面与居住地常住户口居民享受同等的相关权益。

(三)依法打击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受理并认真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事)件,加大对拐卖拐骗流动人口、强迫流动人口劳动以及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流动残疾人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强治安防范宣传、教育和指导,提高流动人口防范保护意识。

(四)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在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将其中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的嫌疑人员纳入视线,实施重点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犯罪。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巡防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大防控”体系,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追缉堵控流窜犯罪的能力。建立推广警务协作机制,完善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协查通报制度。结合“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流动人口中涉黑涉恶犯罪、带有明显地域特点和职业特点团伙犯罪、流窜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此类犯罪上升的势头。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

(五)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大力推进“以房管人”。房屋出租人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应当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房产部门要依法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相关责任。健全完善房屋租赁相关部门协作管理机制,着力完善日常管理与集中整顿相结合、以日常管理为主的长效工作机制,摸清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的底数和基本情况。

(六)严格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房屋出租人的协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落实用工单位法人、经营业主、房屋出租人的管理责任。全面推行融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教育

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业主责任制,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和房屋出租人。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和房屋出租人要及时登记流动就业人员的相关情况并向当地公安派出所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站)申报,协助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单位内部流动人口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各项制度,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登记、证件发放、信息采集传输和教育培训等日常工作。对不履行相关责任的单位和人员,按照《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第三十条和《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第九条、第十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七)严格居住证查验制度。公安、工商、教育、劳动保障、人口计生、卫生等相关部门在办理流动人口业务时应查验流动人口居住证和出租房屋登记备案手续。

(八)各级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开展对成员单位和下级部门的督查考核,督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

第三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5〕17号 【发布日期】2005-02-07 【生效日期】2005-02-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5〕1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批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二月七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

(省公安厅二○○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为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现就加强我省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全面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

做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地、各部门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指导方针,自觉摒弃带有歧视性和有失公平、公正的各种观念,牢固树立平等意识、人权意识、服务意识和公共意识,积极为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创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

(一)建立属地管理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本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逐步建立政府指导、社会参与、部门配合、属地管理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机制。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可以单独成立流动人口管理专职办公室,有条件的村(社区)可以成立外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站,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二)建立部门工作责任制。各部门、各行业要把流动人口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加强部门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积极探索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有效机制。

(三)强化社区管理服务职能。管理服务工作要切实向社区延伸,积极开展房屋租赁、委托代理、信息采集、安全咨询、代收税费、调解纠纷、宣传教育以及劳务中介等服务工作。社区原则上按照与流动人口1∶1000的比例,建立协管员队伍,协管员的报酬根据经济发展实际确定,由当地财政统一解决。

(四)建立企事业单位法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责任制。各企事业单位要密切配合公安、人口、劳动保障等部门,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担负起本单位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权益保障、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责任。

(五)建立流出地乡政府管理责任制。流出地乡政府要加强对外出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择业常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和遵纪守法意识。要加强对本地外出人员的登记工作,掌握基本流向,并及时将外出人员身份、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等信息向流入地基层政府通报。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与用工量大的城市的劳务协作关系,积极开展定向劳务输出,提高人口流动的组织化程度。

(六)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流入地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外出人员参与各类社会志愿者组织,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的能力。积极支持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和用工单位建立各种服务协会。

三、齐抓共管,共同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教育部门要逐步建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加大经费投入。要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进行清理登记,符合标准的及时予以审批;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取消其办学资格;依法取缔非法办学机构。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对符合条件的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

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企业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继续整顿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开展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严厉查处无用工资格的个人、组织及包工头的非法用工行为,严肃处理和取缔非法用工主体;严禁使用童工。对以非法手段坑害、欺骗求职者、非法使用童工的,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依法给予处罚。积极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农民工投诉,及时立案,限时办结,并逐户检查农民工投诉举报的单位,及时跟踪调查处理。

建设部门要严格执行《甘肃省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管理,规范房屋租赁行为。建立房屋管理协调机制,采取条块结合形式,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有关部门要定期沟通协调,形成管理合力。

民政部门要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进规范化管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解决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跨省接送难,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处置难,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救助管理难等问题。同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以乞讨为掩护的违法犯罪行为,妥善解决城市乞讨人员增多的问题。要加强对救助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理解救助管理的宗旨、性质、对象和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这项工作。

卫生部门要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工作,将外来儿童的免疫接种纳入全省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体系,保障流动人口的健康。加强对餐饮、娱乐、食品加工等行业及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管工作,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人口部门要做好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健康检查、计划生育宣传、生殖保健服务等工作,使育龄流动人口普遍受到人口知识、计划生育科学知识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等方面的教育。积极为已婚育龄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公安部门要继续严格落实流动人口暂住登记制度,积极开展暂住证核查和出租房屋安全检查工作,提高暂住户口和出租房屋登记率,通过暂住登记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的底数等情况,及时发现各类可疑人员,落实相应管理措施。加强对出租房屋、中小旅店、建筑工地、集贸市场、车站、娱乐服务等场所的经常性安全检查,坚决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侵害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的犯罪活动。认真研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建立打击流窜犯罪、追捕逃犯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坚决清理整顿无照经营的歌舞厅、发廊、网吧等,严厉打击卖淫嫖娼,查禁黄、赌、毒,扫除社会丑恶现象。进一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取缔无照商贩、非法书刊和非法小广告,查处制假贩假等违法行为的工作,维护市场秩序。

各地要严格执行有关行政收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取消和清理针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政策,制定有利于流动人口务工、就业和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要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审批、收费,规范办事程序,为外来人员办事、报案、投诉、求助提供方便。依法加大对各种侵犯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案件、事件的查处力度,指导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协作配合,建立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经常性的信息交换、通报和协作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四、强化服务,充分发挥暂住证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作用。

要把暂住证作为流动人口享受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今后凡进入我省城市暂住的流动人口,凭暂住证可查询就业、社会保险、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可在当地参加社会保险;可参加当地组织的各种劳动技能培训、专业技术资格的任职资格评定或考试;在科技成果申报、认定、奖励、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可参加当地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可报名参加当地组织的一切公益性活动,参加当地的工会或其他社团组织;持证人子女可按规定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收费与当地居民子女实行同一标准,随行的16周岁以下子女可享受当地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治服务。

五、保证投入,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人口计生委关于将农民工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03〕561号)精神,将涉及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等有关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合理核定各地区、各部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支出成本,按照现行财政供给渠道,在预算中予以安排,为有关部门行使职能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流动人口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意见

深府〔2012〕8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我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自2010年全面启动以来,以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大职类为基础的公务员职位体系和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有效提高了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拓宽了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搞活了机关用人机制,优化了机关人力资源配置和行政运行机制,但也存在职位分类比较粗、配套制度不够健全、日常管理尚需磨合等问题。为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市公务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全力打造专业、高效、公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为深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人事制度支持和有力的公务员队伍保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健全公务员职位体系

(一)研究探索综合管理类共通性职位管理机制。为促进政府内部管理的统一和规范,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务员管理先进经验,开展职位调研分析,探索提出对政府内部财务、人事、行政后勤、电子政务等共通性职位实施职系管理的思路。

(二)增设行政执法类专业执法职系与专业技术类职系。根据部分执法工作的专业性要求,研究将市场监管、药品监管、卫生监督等执法队伍中专业要求较高的食品执法、特种设备执法、药品执法、医疗执法等职位设置为专业执法职系。适应机关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需要,拓宽专业技术类职位范围,将审计部门中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等职位设置为专业技术类职系,研究在规划、统计等部门中设置专业技术类相应职系。围绕精细化管理,对行政执法类专业执法职系和专业 —1—

技术类各职系开展职位分析工作,以职系为单元制定职位规范,明确各职系的主要职责、入职条件、能力要求、晋升资格等,为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招考、培训、考核等制度奠定基础。

二、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

(三)创新年轻处科级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根据我市公务员队伍梯次建设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通用型领导人才的培养经验,在现有干部人事制度基础上,研究制定精细化的选拔、培训、交流、晋升、考核等管理办法,建立行政机关年轻处科级领导干部的长效培养机制。采取公务员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联合培养的管理模式,根据各层级公务员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拟定选拔条件,定期遴选一批年纪轻、素质好、潜力大的公务员,通过有计划的内部轮岗、跨部门交流、挂职锻炼、集中调训等方式进行强化培养锻炼,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具备通用型领导所需的基本能力。同时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培养对象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对其能力提升情况、发展潜力进行评估,按一定条件或一定比例确定继续培养人选,对特别优秀的予以破格提拔和重用。争取用5至8年时间,培养一支具有大局意识、战略眼光和领导指挥才能的年轻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

(四)进一步完善分类招考制度。适应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系细分的要求,以职位规范为依据,研究建立相应的专业笔试题库,逐步形成针对性强、覆盖面广、题量丰富的专业题库,为实施更精细的分类招考提供支持。加强面试考官队伍建设,加大从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中引进考官的力度,出台考官管理办法,对面试考官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建设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测评能力强的面试考官队伍,进一步提高面试的科学性。

(五)积极探索分类考核制度。研究制定公务员分类考核指导意见,指导各单位开展分类考核工作。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职位分类情况,制定分类考核工作方案,按照职位类别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在同职类人员间进行考核评比,提高考核的针对性。根据行政执法类和

专业技术类职位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容易量化的特点,探索建立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对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探索个人工作计划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按下管一级的原则,定期对公务员履职履责情况进行讲评,变结果评判为流程管理,提高考核的指导性。同时加强考核的激励机制研究,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六)建立健全分类培训制度。根据不同职位类别对公务员能力素质的不同要求,在市、区集中统一组织的初任、任职等培训中,按职位类别分别设置班级和课程,实施分类培训。加强对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结果使用的研究,提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培训指导意见。各区、市各部门在自行组织的培训中,要根据本单位各类职位的具体工作特点及要求,制定分类培训工作方案或培训计划,探索菜单式、学分制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规范和完善公务员交流机制。加大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内部交流轮岗力度,定期组织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域交流。研究完善公务员跨职类交流制度,进一步明确跨职类交流的条件、程序和任职规则。探索开展公开遴选工作,定期从基层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到市直机关工作。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拓宽各职类公务员竞争领导职务的通道。

三、进一步完善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制度

(八)加强聘任合同管理。制定聘任制公务员合同管理办法,完善合同文本,进一步规范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续签和解除。强化对聘任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合同管理落到实处。

(九)完善考核制度。制定新聘任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和聘期考核办法。创新考核工作方式,加强公务员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考核与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的结合度,增强考核的客观性和公信力。加强考核结果在聘任制公务员转正、续聘、解聘等管理环节中的运用。

(十)完善聘任制公务员福利保障制度。进一步细化职业年金的投资运营、缴交、领取、奖罚、收回和转移等管理办法,保障用人单位和聘任制公务员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加快解决改革遗留问题

(十一)完成全市地税系统公务员职务套转。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2010〕22号)要求,参照其他系统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套转的有关政策,2012年底前完成全市地税系统各基层局有关公务员套转行政执法类职务工作。

(十二)抓紧完成公安专业化改革既定任务。

1.完成全市公安系统人员归类和职务套转工作。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试点改革方案的通知》(深府〔2006〕197号)及有关配套文件要求,认真研究公安系统警员6大职系人员归类和技术警察职务套转及管理有关问题,2012年底前完成相关人员的职务套转工作,实现公安专业化改革管理制度的全面入轨运行。

2.完善全市公安系统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根据队伍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的要求,明确市公安系统各级各类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及考评标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将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挂钩,真正发挥考核的奖优罚劣功能,进一步增强公安队伍活力。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深圳市创新管理服务流动人口

深圳市创新管理服务流动人口

——深圳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纪实

昨晚7点15分,来自福建省福州市的经商者郑文香没有想到,自己在深圳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竟是辖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部门的管理员。从满脸微笑的管理员手中接过深圳市居住人口信息登记表,按规定填写完毕后,郑文香第一次有了我也是深圳人的感受。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付平

深圳实际管理的人口规模超过140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仅243万人。如何管理好、服务好庞大的流动人口,成为考验深圳政府管理水平重要一课。

改革势在必行。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体制经过20年的摸索,创造了“房户合一、以房管人”的管理模式。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部门通过创新房屋管理、科学统计人口信息、完善管理法规多措并举,实现动态跟踪管理。

2006年以来,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考核评比总分第一名;中央综治办领导对我市依托综治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次更名折射思路转变

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服务工作是什么?从无到有,从有到特,20年摸爬滚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已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工作20年的老陈,用最简单的话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说,对深圳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工作最大的感触就是单位名称的三次更换,而每一次更换,都是深圳对于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工作深入认识和重新思考的过程。

1990年3月,为加强对日趋活跃的房屋租赁市场进行监管,市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

13年后,大量涌入的流动人口进一步激发了出租屋租赁市场的活跃,而随之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原先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房屋租赁管理归属国土房产部门的管人与管房脱节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深圳出租屋管理工作。

2003年底,为了形成整体合力,我市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之后,市房屋租赁办加挂市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的牌子,行使出租屋综合管理的职能。

2007年12月,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经市委市政府认真调研,决定按照“房户合一、以房管人”的模式,对原公安暂住人口户管员和房屋租赁管理队伍进行整合,重新设立了隶属综治部门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机构。同时,按照流动人口的一定比例,组建了一支1.4万余人的出租屋管理员队伍,专门从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

在此基础上,由各级综治部门牵头,层层建立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的协作配合制度,全面落实了“三区联动(社区、警区、安全文明小区)、四位一体(社区综治办、出租屋综管站、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五员捆绑(警员、出租屋管理员、安全员、治安员、计生员)”工作机制,逐级实行了公安民警兼任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机构领导职务制度,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首创房屋“身份证” 在深圳,城市房屋也拥有“身份证”。

据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我市出租屋量大面广、类型复杂的特殊情况,我市从2007年起,按照实有房屋全部纳管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房屋编码制度。组织力量对全市房屋开展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按照一户一码、统一编号的原则,对所有房屋包括合法和违法建筑分别设定了唯一的房屋编码。在此基础上,制作房屋电子地图。对房屋编码实行动态管理,房建设码,房拆取消,定期普查,及时更新。目前,全市共设定合格房屋编码887万个。实行房屋编码制度让深圳的房屋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该负责人强调,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必须以出租屋为切入点,坚持走以房管人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流动人口动态管理的难题。

因此,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管办根据各类出租屋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对号入座的管理模式。“旅业式”主要适用于“城中村”整栋出租屋的管理,由楼管员负责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物业式”适用于住宅小区分散出租屋的管理;“单位自管式”适用于单位集体宿舍暂住人员的管理;“散居包片式”适用于建筑工地、城市边缘部位暂住人员的管理;“院区围合式”适用于原农村自然村落出租屋的管理。对各种管理模式分别制定了相应规范,提出了达标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旅业式管理社区1058个、物业式管理小区2231个、单位自管式企业1728个、散居包片式1864个、院区围合式1661个。

人口信息采集科学精细

与传统工作有所不同,管理员的工作时间常常是错峰时段。通常,进行出租屋信息登记时,管理员需要选择租户中午下班或晚上回家时段进行上门服务。对于这种特殊的作息方式,1.4万出租屋管理员日复一日坚守岗位。

其实,这是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工作网格化精细管理的体现,就是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的任务量化分解到每一位管理员。要求管理员按照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要求,随时对流动人口信息进行上门采集。在这份居住人口信息登记表中,囊括了包括姓名、户籍地址、职业、居住方式、服务单位、来深日期、暂住事由等30余项基本信息。为实现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的科技化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管理系统,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进行网络化动态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部门利用该信息系统,将采集登记的流动人口信息及时传送公安机关,作为人口和治安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全市政务信息平台,实现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几年来,借助该信息系统,共比对抓获犯罪嫌疑人6000多名;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计生、民政、组织、统战、检察院、法院等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基础信息服务。

据悉,今年3月中旬以来,我市政法、综治、公安、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发动全市公安和出租屋管理力量,集中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大会战。根据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的要求,需确保实现“四率达标”,即: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采集率和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以7天为一个周期的未注销率不超过10%;居住证办证率达到85%以上。

据统计,大会战期间,全市共投入信息采集人员51.89万人次,排查出租屋679.6万套间,核查流动人口1525.12万人次;新采集流动人口信息473.68万条,注销336.67万条,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截至5月17日,全市累计登记住宅出租屋517万套间,登记流动人口1200.55万人,其中当年新来深170.95万人。据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出租屋综管办组织实地核查,全市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平均达到98.5%。

业主未申报信息将受重罚

今年5月13日,宝安区石岩街道丰南花园出租屋业主沈某将房子租给65名租客,但未在3个工作日内向出租屋综管机构申报租住人员信息,宝安区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按未申报人数每人200元的标准,对该业主处以1.3万元罚款。

据悉,这是自去年7月1日全市全面实行流动人口信息业主(用人单位)申报制度以来,宝安区作出的涉及未及时申报暂住员信息人数最多的处罚案例。

据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凡在深圳市范围内出租或提供房屋给非深圳户籍人员居住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出租屋业主(含自购自住)和转租人及其代理人、雇用流动人口的企业单位、雇用保姆的家庭等,均有登记、申报流动人口信息的责任。流动人口本人也可直接向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机构申报个人信息。出租屋业主和用人单位如不认真登记、申报流动人口信息,由公安机关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或由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按未申报人数处以每人200元罚款;对未及时登记申报流动人口信息导致发生案件的,由公安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该负责人强调,实施流动人口信息业主(用人单位)申报制度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综管员提供上门服务的被动局面,变成了业主(用人单位)主动依法申报、依法出租的行为,从根源上解决了人口信息采集问题。

流动人口信息业主(用人单位)申报制度只是诸多法律法规之一。根据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的实际需要,我市从规范房屋租赁和租住行为入手,建立了一系列刚性制度。市人大、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屋租赁安全责任的决定》;市综治委(办)制定了《暂住人口信息申报登记管理办法》、《出租屋综合管理信息通报反馈实施办法》和《出租屋案件责任倒查实施办法》等工作制度,使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下载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