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2:0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

第一篇: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

按照党校的部署和安排,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在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率先崛起,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提出一些思考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

1.1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是改善我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林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市的森林和绿地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匀,已成为建设沿海经济强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对于迅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使城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1.2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既能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又能推动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林业 1 产业链条长、分布广、用工多,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和林地经济,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在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3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是实施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步骤,推进经济区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把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为实施加快工业新型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沿海区域农村城市化步伐战略,推进城市沿海经济强市建设,实现率先崛起,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准确把握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2.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抓住国家“十二五”应对气候变暖加速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优化森林资源配置,提高造林质量,放大资源总量,提升林业产业水平,实施多元化投入,努力建设森林城市、园林县区、花园乡镇、绿色家园,实现我市造林增速、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发展目标。

2.2全市森林和绿地资源数量、质量及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建立起以森林、绿 地和湿地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绿色生态系统,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3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实现三大效益新突破;坚持生态化、园林化、景观化的原则,实现思维理念新突破;坚持覆盖城乡,不留死角的原则,实现造林总量新突破;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投入多元的原则,实现机制措施新突破;坚持精品示范、打造样板的原则,实现质量效果新突破。

三、突出工作重点,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3.1建设好十大生态体系建设工程

3.1.1退耕还林及巩固成果工程。切实恢复荒山荒地林草植被,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培育以人工森林植物群落为主体的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绿化体系。

3.1.2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大力提高和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调整林种结构,增加防护林比重;泥质海岸平原区结合海堤、河渠、道路等基建工程,建设高标准的农田防护林。加快沿海基干林带合拢。

3.1.3公益林建设工程。以东部地区为重点工程区,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执行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政策,对公益林严格保护,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提高天然林保护补偿标准,建立健全有关保护的法规和标准。

3.1.4残次蚕场改造项目。以蚕场集中地区为重点工程区,实行封、造、改、补相结合方式。对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沙化、坡度较大、植被稀疏的三类蚕场、沙化蚕场进行封育,实行退蚕还林;对立地条件好、土层较厚,但植被稀疏、目的树种稀少的二、三类蚕场,进行改造,提高林分质量。

3.1.5重点城乡村绿化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景观美化型村屯、生态防护型村屯、经济增效型村屯建设。逐步达到村、路、水、林、田一体化。

3.1.6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重点解决野生动植物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管理,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资源科研监测体系、管理体系和宣教体系,强化保护区的规范性管理。

3.1.7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完成城市近海及海岸湿地监测点建设。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改善生态状况和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湿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

3.1.8工程封山项目。全部采取机械围栏的方式,搞好封山。3.1.9森林保险项目。强化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增强森林经营主体抵御灾害能力,促进全市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3.1.10“三小”治理工程。治理小开荒、小坑塘、小石场。3.2建设好七大产业体系建设工程

3.2.1名优经济林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实行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发展战略,提高果品质量和规模效益。建设榛子、核桃、大枣、仁用杏等名优经济林高标准示范基 地。

3.2.2森林中药材重点建设项目。结合天然林禁伐,充分利用地方中药材资源及林地空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种植业,改变分散、无序的传统生产模式,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建设林下参、地龙骨、知母草等全省特色森林中药材示范基地。

3.2.3优质山野菜重点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名优特色产品,形成基地规模优势,发展精深加工,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建设刺龙芽、大叶芹等山野菜林地栽培示范基地。

3.2.4野生动物驯养项目。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鼓励野生动物驯养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向利用驯养繁育为主的战略转变。建设鹿、野猪、珍贵皮毛动物和飞禽等养殖示范基地。

3.2.5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充分利用以高速公路两侧林地空间,大力发展名优产品,提高林分综合效益,实现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以大球盖菇、栗蘑等优良品种种植基地,3.2.6森林旅游产业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城市森林旅游品牌线路,搞好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

3.2.7发展名优产品工程。加强商品品牌包装,提高科技附加值,在全市八大主导产业范围内进行产品包装,积极创建品牌和注册商标。3.3建设好六大基础设施工程 3.3.1林木种苗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3.3.2森林防火重点工程。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预警预报系统,完善(市、县、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设施,实现防火工作信息化。

3.3.3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重点林区森林公安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森林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

3.3.4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建设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防治、防御、应急防控等综合治理的8个子项目,全面提升我市森林病虫害科学防治和管理水平。

3.3.5林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市级中心机房应用服务器和内外网核心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网络平台;更新改造各县区网络交换机、防火墙、UPS电源等网络设备;包括发布信息、互动交流、在线办事、林业产业等功能模块的发布;林业种苗花卉、林场苗圃、森林公园及市县乡子网的建设。

3.3.6结构优化林相改造项目。加大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力度。提高林分水平。

四、需要采取的工作措施

4.1科学谋划,抓好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抓紧编制建设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体系工程专 项规划,并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搞好衔接。建立森林城市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准确反映全市的绿色发展水平,按照生态规律组织城市的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把山体、森林、水脉建设好、保护好,打造城市绿地和田园风光相结合、富有生命韵律变化的生态景观。

4.2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完善森林防火体系。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预测预警、防火指挥和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健全监测、检疫、防治社会化服务网路。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的监测、普查和防治力度,提高防治效果。加大生物天敌繁育推广力度,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良性循环。加强绿地管制,严格绿地保护,禁止各类建设活动违法侵占绿地。

4.3加快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现代林业发展活力。主体改革要回头看,配套改革要抓完善。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实现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做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4.4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构建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多样 化的需求。积极开展林木良种、名优经济树种、珍稀花卉品种和乡土树种的选育推广工作,在木材培育与加工、果品生产与加工、林下中草药生产与加工、种苗花卉及花卉市场、森林旅游等方面,培育10大林业龙头企业和10大科技示范基地,带动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各类协会作用,加强引导,积极培育,规范发展。

4.5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生态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挖掘森林、湿地的文化内涵,以森林公园、现代林业示范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积极开展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建设,为市民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文化产品需求。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创新植树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格局。

4.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建设森林城市的政策环境。建立支持森林城市建设的公共财政制度。市和各市(县)区要将建设森林城市纳入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生态建设、保护的投入力度。市(县)区财政要创造条件,予以配套。鼓励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森林城市建设,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

4.7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森林城市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细 化年度责任,逐年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加快森林城市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山区经济强县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山区经济强县

一、充分认识现代林业发展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多重价值和多种效益,致力于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它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大幅度提高生态服务、林产品和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对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湖北省山区经济强县及和谐文明幸福新竹山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要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漫山遍野的林竹,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绿色资源是竹山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必须要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全面增强林业多种功能,进一步提升林业促进绿色增长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建设生态水电大县,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作

用。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增加降水的巨大作用,被誉为“看不见的绿色水库”。当前,我县堵河流域潘口、小漩电站首台机组即将投产发电,龙背湾水电站已实现截流,全县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近40座,总装机100万千瓦。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环,将造成降水减少,水流量减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淤积会大大降低这些电站的使用效率和年限,对工程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因此,只有加快林业发展,保护好森林资源,建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才能实现生态水电大县的战略目标。

第三.加强扶贫开发进程,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的关键作用。实践证明,林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县是山区林业大县,林地是我县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林木是农民最宝贵的绿色财富,林业是农民最适合的就业门路。大力发展林业,既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状况,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又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是山区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所在。对我县来讲,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如果依靠科技进步和精根细作,将我县437.1万亩林地亩均产由目前的100多元提高到与耕地相当的1000元(2011年我县实现林业总产值5.38亿元),产值就可提高达40多亿元,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将加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夺取新一轮扶贫开发新胜

利。

第四,建设生态文化大县,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的引导作用。森林作为人类的摇篮,既是一座循环再生的资源宝库,又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在孕育、发展、繁荣和传承人类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兴起于森林、繁荣于森林的生态文化始终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省委“两圈一带”,市委“一统三分”,县委“文旅一体”等发展战略,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撑。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知名的文化品牌,是我县最大的优势。建设、保护、利用好生态文化资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是立县之本,也是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根基。

二、着力构建完善的现代林业发展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林业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县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会更加突出,林业必将肩负更加光荣的使命、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加强竹山现代林业发展,既是确保一江清水送首都的政治任务,又符合竹山县情,也符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更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迫切需要。

1、今后一个时期现代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竹山为核心,以生态立县、产业富民为战略,以森林资源增加、农民群众增收、林业经济增长为目标,加快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湖北山区经济强县。

2、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目标: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将人口聚集区建设为生态示范区,将“一城两带”建设为生态恢复区,将25度以上坡耕地建设为产业开发区,将竹房城镇带建设为生态景观区,实现山上治本,身边增绿,林业增效。力争到2020年,全县森林面积达3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林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全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林业富民强县能力明显提升,生态文化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山川秀美、生态优良、资源充裕、产业发达、文化繁荣的发展目标,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竹山现代林业建设工作重点

(一)实施三大项目,打造国家生态山水名片。要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加强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圣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圣水湖湿地公园等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全力创建和打造以堵河源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圣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圣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为龙头,以武陵峡桃花源、女娲山、县城到坝区景观林建设等景点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网络,把堵河源核心景区与神龙架自然保护区有效对接,把山水资源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使我县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竹山生态文化大县建设。

(二)推进三大工程,构建秦巴山区生态屏障。一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按照《竹山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要求,对全县已纳入政策兑现的29.8万亩和因政策原因未能纳入国家计划的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全面完成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任务。同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力争使我县已退耕未纳入计划5万亩和未退耕的坡耕地面积在国家重新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时能够全部纳入国家计划。二是管好护好天然林。按照国家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建设要求,科学编制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加强森林抚育,加快推进公益林建设,抓好后备森林资源培育,严格执行天然林禁伐政策,把每一棵该保的林木坚决保住、把每一寸该守的林地坚决守住。使全县300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大力实施全民义务植物绿化工程。积极争取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在竹山实施,争取过多的低产林改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项目计划。以这些工程项目为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义务植物活动,加速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绿化的重点区域为荒山、鲍竹路(236省道)、305省道可视范围内的山场地块、城乡道路、县城四周山体、农村房前屋后后、路边河旁等,通过造林绿化、封山育林,让森林进城、上路、入村、到户,努力形成城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园化的城乡绿化一体的现代生态系统,实现城乡绿色全覆盖。

(三)发展三大产业,努力实现兴林富民目标。现代林业发展难点在产业,潜力也在产业。一是要在肚倍产业上取得新突破。按照“树、虫、藓”三位一体要求建设肚倍基地,大力推广肚倍高产稳产技术,提高肚倍单位亩产,力争到2020年,使基地规模达到10万亩,亩平产值达到1000元,实现肚倍产业综合产值3亿元。二是要在林果产业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按照适地适树适生原则,着力推进以核桃为主导品种的林特产业基地建设,每年新建2万亩,嫁接改良1万亩,力争到2020年,使全县高产高效优质核桃基地达到20万亩;另一方面,以湖北强生园油脂公司、古牛泉酒业公司为龙头,以嫁接改良为主,以新建为辅,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加强现有油菜、板栗、木瓜等林果基地的抚育管理、嫁接改良、提升效益。力争到2020年,全县高产高效林果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20万亩。三是在森林蔬菜产业上取得新突破。森林蔬菜,亦称山野菜、长寿菜,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是难得的绿色食品。森林蔬菜不仅野味诱人,而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

素等营养成份,尤其是维生素、胡萝卜素的含量普遍高于一般蔬菜。我县森林蔬菜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每年可采摘竹笋、香椿、蕨菜、薇菜、葛花、蘑菇、藓耳等各类森林蔬菜50万吨,发展森林蔬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以耳菇林、笋竹两用林为主导品种,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要方式,以兆华山野菜公司为龙头,力争到2020年,全县耳菇林面积达到20万亩,高效笋竹两用林10万亩,努力把森林蔬菜产业培养成全县的支柱产业,打造出全国的知名森林蔬菜品牌。

(四)抓好三个保护,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森林生长周期长,破环容易恢复难。一是突出抓好林地保护。科学编制《竹山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及林地用途管制,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严格保护林地,坚决遏制杜绝林地非法流失。二是切实加强林木保护。坚持和完善凭证采伐林木和采伐限额全额控制、分类管理制度,严格禁止采伐天然林,人工商品林和农民自用材也坚决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采伐限额内,坚决遏制超限额采伐林木;坚决实行木材经营加工、木材运输凭证制度,打击乱收滥购、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木材流通秩序。三是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野生植物群落和野生动物种群是构成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最重要、活力最强的因子,没有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就没有良好的森林、湿地、荒漠

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体系,强化依法管理,突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的保护建设,着力搞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着力抓好森林病虫害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控与防治,积极开展大鲵、红豆杉等珍稀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努力促进竹山野生动物植物保护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争取三大政策,夯实林业发展外部环境。一是争取受水区对口扶持项目。要结合我县地域特点,就水源地保护、生态建设、水污染防治、工业点源治理等内容,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研究对口协作的形式、方式和方法,加大宣传,及时汇报,制定方案,储备项目,争取对口扶持第一时间启动。二是争取林业碳汇功能。碳汇林业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而且可以有条件地通过碳汇贸易获取收益。目前我国的林业碳汇项目多以履行社会职责的公益事业为主,林业碳汇交易少,碳汇造林项目相应也少。但我们要及时捕捉信息、看准趋势、把握机遇,争取有林业碳汇造林项目落户我县。三是争取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积极向上汇报争取,首先力争我县区划界定的87.96万亩生态公益林(其中国家级51.81万亩,省级36.15万亩)全部纳入国家、省级补偿范畴。对没有纳入国家、省级补偿范畴的市、县级生态公益林,争取市、县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提

高广大林农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三、加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林业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林业建设要做到认识上有高度,工作上有目标,行动上有措施,投入上有保障,机制上有创新,做到加强林业建设的决心不动摇,扶持林业发展的力度不减弱,强化林业的各项工作不松懈,切实把林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林业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着眼实际,从长计议,抛弃功利,避免急躁,埋头苦干,扎实推进。建立健全林业工作责任制,县、乡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林业工作全面负责,县、乡(镇)长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具体抓。把森林覆盖率、森林保有量、采伐限额执行、林地保护利用等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严格监督考核。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发生超限额采伐等破环森林资源行为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保护和发展好森林资源。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在完成确权发证主体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在经营方式上,推行森林经营新理念,鼓励和引导农民组建各种类型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培植林业大户和林业科技示范户,加大对林业专业组织和造林大户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

他们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在林权流转上,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将集体林地规范流转到大户、能人手中,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在林木采伐上,抓好森林采伐制度改革,对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严禁采伐,对人工商品林和农民自用材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赋予农民更充分的林木处置权;在林权抵押贷款上,从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入手,打通银行资本、社会资本等各种资金大规模进入林业建设的渠道,全面盘活森林资源资产,进而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构建保障体系。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和林业基础性建设、公益林业建设投资纳入财政预算,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公安以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加大对林业产业构建的投入力度,对自选项目、自购苗木、自主造林且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的企业个人给予每亩300元的资金补助,对改造改良现有肚倍、油茶、干鲜果低产低效林且没有切入林业项目资金的企业个人,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给予每亩200元的资金补助,通过加大投入,促进林特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四,强化科技支撑。根据我县林业建设实际,整合科技力量,围绕主导品种、关键环节、提高产量、增强品质等

重点、加强与大专院校和林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就挨打科技培训力度,培养万名农村林业科技示范带头人,努力实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的目标。建立健全林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控制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林产品品牌建设,搞好林产品保护,促进林特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与大专院校和林业科研院所的全面科技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构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及时、管用、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为社会创造多种福祉。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发展现代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县占全国总县数的66%,还有分别占国土面积18.1%和4%的沙地和湿地。山区、沙区、林区和湿地区生活着59.5%的农村人口,是林业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发展现代林业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对耕地的利用已基本实现了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水平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0%,基本解决了全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对山地、林地、沙地、湿地的利用水平还很低。只有通过发展现代林业,充分利用好山地、林地、沙地、湿地这些非耕地资源,才能不断拓展农村生产发展的空间。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据实地观测,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15%—20%,发展现代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有利于增加木本粮油、果品、菌类、山野菜等各种能够替代粮食的森林食品供给,减轻基本农产品的生产压力,维护粮食安全。

发展现代林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功能,特别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多种林业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福建省和浙江省2005年林业产业总产值已分别达到920亿元和1060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农民致富。福建省南平、三明等重点林区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林业;浙江省临安市白沙村把“砍”树变成“看”树,以森林旅游为依托,发展“农家乐”,普通农家一年的收入就达到5万元,多的达到20多万元。基层干部和农民们说:“绿水青山就是实现农村致富的金山银山。”

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绿化宜林荒山、构筑农田林网、增加村庄的林草覆盖、发展庭院林业,可以实现农民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优美;倡导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可以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发展高效林业产业,可以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供物质保障。许多地方通过发展现代林业,不仅实现了绿化美化,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改善了干群关系、村民关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发展现代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实践。我国集体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占国土面积约90%的广大山区、沙区和林区,乡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集体林地管理。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由农民自己管理和经营好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福建、江西、辽宁等省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民主管理进程。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杨梅岭村在转让

一片山场时,就先后召开了11次村民代表大会。当地干部群众反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村干部懂得了依法行政,群众懂得了依法维权。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是在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进程中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他们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发展现代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潜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林业产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了7269亿元,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林业的多种功能还远未开发利用起来,林业的多种效益也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林地资源的潜力。我国林业用地是耕地的两倍多,但利用率仅为59.77%。林地生产力也很低,每公顷森林的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人工林每公顷的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同时,还有8亿亩可治理的沙地和近6亿亩湿地。三者合计相当于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倍多。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些资源显得尤为珍贵,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物种资源的潜力。我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0000多种,还有1000多个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一些物种一旦得到开发,便会显现出惊人的效益。我国花卉资源已开发形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朝阳产业,年产值达430亿元;竹产业年产值达450亿元;野生动植物年经营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特别是黄连木、绿玉树、麻疯树等种子含油率都在50%左右,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

市场需求的潜力。从国内市场看,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供给缺口也越来越大。仅木材一项,我国每年的供给缺口就达1亿立方米以上。从国际市场看,木材等林产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紧缺商品。国内国外两个巨大的林产品需求市场,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林业是一个与农民关联程度高、需要大量劳动力、且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是最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产业。我国农村大约有1.2亿剩余劳动力和1/2的剩余劳动时间。这些劳动力具有从事林业生产的许多便利条件。福建永安县洪田镇70%农村劳动力从事林业生产,人均年纯收入达4690元,仅5家规模竹加工企业就解决农村富余劳力1000多人,而且每年吸引外地民工800多人。如果把我国的林地资源潜力、物种资源潜力、林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潜力紧密结合并充分发掘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状况,还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有效解决亿万农民的收入问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发展现代林业的主要任务以及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为了充分挖掘林业的巨大潜力,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

用,国家林业局提出要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着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实施工程带动,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要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兴林与富民是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只有把富民作为林业建设的目的,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兴林的积极性;只有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了,才能为林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要树立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总目标和林业工作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予以坚持。

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现代林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挖掘林业发展的潜力,发挥林业应有的效益,从而使农村和林区群众安居乐业;只有确保农村和林区的稳定,才能进一步凝聚人心、集聚力量,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改革的预期目的。因此,必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进稳定,以稳定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现代林业健康发展。

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现代林业的两大任务。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只有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满足了社会的生态公益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和更大的余地,发展林业产业;只有建立起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支持、保障林业生态体系的发展。要树立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坚持林业生态和产业两个体系建设一起抓,形成以生态促进产业,以产业扩大就业,以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以农民增收拉动林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

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首先必须保护好森林资源,同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要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要努力转变林业增长方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到质量、效益上,既追求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保证较高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确保扩大造林总量的基础上,强化科学管理,实行集约经营,保证建设效益。

四、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如何加快现代林业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显得十分重要。按照我国“十一五”林业工作总体部署,结合当前实际,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措施。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合各地实际,应尽快在全国农村推进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真正使广大林农务林有山、有责、有利。

(二)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尽快组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国家林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支持和鼓励直接为农民服务的龙头企业组建林业科技研发中心,建立对农村林业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以林业站和林业科研院所为主体,以远程林农教育培训网络为辅助,开展科技下乡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发挥林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促进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切实提高林农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

(三)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稳定投资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和完善,使之与新农村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有关后续产业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农户继续得到实惠;在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同时,努力将这项工作扩展到土地沙化和石漠化严重的其他省区,并大力发展沙区产业,使更多的农村群众从工程中受益;尽快启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充分发挥其防灾减灾、涵养水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功能;保证重点生态工程和其他林业工程在保障国土安全的同时,成为农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载体。

(四)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带动作用。要加快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要点》,重点支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参与度高、农村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在重点集体林区要把乡镇企业等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发展农村林业产业的主要载体,培养“一县一主导产业、一乡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之路,增强林业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要在农村培育一批新兴林业产业,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增强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五)加强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把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以推进和实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地结合村庄整治规划,以公共设施周边绿化和农家庭院绿化为重点,实现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周边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渠风景化,最终形成家居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村人居环境。

(六)着力解决“三林”问题。要把以林业、林区、林农为主要内容的“三林”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加强林区道路、电力、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区教育、卫生、饮用水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要加快林区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促进林农和林区职工群众增收。

(七)实施“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确定,2006年,林

业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好16件实事。其中包括重点改善100个县的生态状况;粮食主产区农田防护林网控制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重点地区森林灾害防治工作;抓好100个县的森林经营示范工作;建设一批商品林示范基地;扶持100个名特优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一批野生动物养殖等特色林业产业;指导和扶持建立林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立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360万人次农村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一批林业科技示范点和示范户,培养一批懂政策、会经营、有技术的新型林农和林业科技“明白人”;完成退耕农户林权证发放工作;落实对农民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创建50个社会主义新林区示范点和扶持200个贫困林场脱贫;加强林业援藏、援疆和对口扶贫工作。林业部门每年都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好几件实事。在此基础上,每两年评选表彰100个“绿色小康县”、1000个“绿色小康村”、10000个“绿色小康户”。

(作者: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

第四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建设现代林业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林业

岳阳县林业局陈磊

(2011年7月21日)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

作为一名林业干部,我为全县林业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而高兴,为各级领导和各位委员对林业的关心和重视而感动。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时常观察林业、分析林业、思考林业,探寻新时期下的林业发展之路。我认为,全县林业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同时也承担着光荣艰巨的战略使命,背负着艰难的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任。发展现代林业,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在生态增效、林农增收、林业提质上下功夫。现将我对全县林业的一些思考汇报如下:

一、在生态建设上,实现三个转变

生态建设一直是我县林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获得过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目前,需要通过三个转变,进一步加强我县林业生态建设。一是将造林地点从农村向城市转变。围绕“县城绿化提质工程”,将绿化重点向县城及周边倾斜。通过县城绿化提质和2-

度,充分调动林农管护公益林的积极性,切实管理好公益林特别是库区公益林,保护好岳阳市的“大水缸”。三要对项目强争强管。积极争取项目,大胆实施项目,谨慎管理项目,充分发挥林业项目在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三、在方式转变上,突出三个主题

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全县林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一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林业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三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初步胜利。要继续争取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支持,继续推进林业产权交易、林业投融资、林业合作化组织建设、森林保险等改革,加大国有林场改革力度,改善林业基层机构落后面貌,解决与现代林业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管理方式,不断增强林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创新。主要是要增加林科所投入,增强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能力。进一步加强造林模式、灌溉方式、抚育管理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普遍推广应用生根粉、高效吸水剂、地膜覆盖等技术。加快普及测土配方成果应用。三要坚定不移地提高人员素质。切实加强基层综合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林农林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对林业的贡献率。

以上意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关于建设现代林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设现代林业的几点思考

王永文

(2010年1月10日)

现代林业,是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按照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发展和谐的要求,建设具有较高生产力、社会广泛参与、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根据多年来我县林业发展的实践,浅谈一些对建设现代林业的理解和想法。

一、全县林业建设现状

截至2009年底,有林面积达到7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1%,活立木蓄积达到2495万立方米。有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全市的23%和43%,占全省的11%和24%,占全国的2.9‰和1.8‰。现有未成林造林地76万亩。是河北省森林资源第一大县、华北地区用材林基地县、北方人工造林大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县。仅2000年以来,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的有利机遇,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中德合作造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178.1万亩,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96万亩。林业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建立了为京津阻沙蓄水的生态屏障,蓄积了资源财源,增强了富民强县能力,推动了主导产业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各业的协调发展。

围场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全县现有90万亩沙地和潜在沙地以及80万亩干旱阳坡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城镇周边、村庄、河流两岸和通道绿化任务仍然很重。个别乡镇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和目标措施落实不到位,人为破坏和牲畜毁林现象屡禁不止。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病虫害防控能力不足,与建设林业强县的要求还不适应。林业产权制度、经营管理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足,产业规模总量小,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弱,综合开发水平相对滞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二、建设现代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着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每年完成林业建设任务10万亩以上,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经营管护,到2010年,新增有林地40万亩,有林面积达到7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2%,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10%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2570万立方米。新增果树3万亩,全县果树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到2015年,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林业产业得到较大发展。新增有林地134万亩,有林面积达到8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22%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900万立方米。新增果树10万亩以上,全县果树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投资千万元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达到8家以上。林业及其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靠林业增加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比较完备的生态林业体系和比较发达的生态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由生态林业大县向生态林业强县的跨越。新增有林地200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8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3600万立方米。新增果树30万亩,全县果树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基本实现农民人均1亩果。投资千万元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林业及其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农民靠林业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以上。

三、现代林业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突出造林绿化,强化经营管护,加快建设林业生态体系。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导,农村集体和农户个人投入为主体,企业和社会民间团体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项目建设重点向生态脆弱区和经济后进乡村倾斜。工程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统筹规划,规模实施,集中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重点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决议》和《河北省义务植树条例》,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制订并落实全县义务植树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努力实现义务植树基地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城镇义务植树要与街巷、小区、庭院及主要交通干线的绿化美化相结合,农村义务植树要同“四旁”、“四荒”、村屯、旅游沿线绿化及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相结合。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发展林业的惠民政策,落实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调动群众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落实管护责任,加大对损毁新造林地的打击和处罚力度,严防前造后毁现象。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县封山禁牧管理办法》,确保各项管护措施落到实处。制定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对公益林按要求和规定标准进行管理,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严格限制采伐。商品林按基础产业进行管理,分离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由市场配置资源,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实行限额采伐。全面落实林改各项配套措施,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活立木流转市场,做好流转服务,加强对木材市场的监管。严格采伐限额的使用和管理,优先保证全县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建设需要;优先保证农村公益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优先保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严格林木采伐全程监督,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开发中保护。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认真履行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审批手续。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查处乱砍滥伐林木、滥采滥挖野生植物、乱捕乱猎野生动物、乱占林地、毁林开荒等行为。狠抓防火责任制和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不断加强和改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杜绝和消除火灾隐患。切实加强扑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防扑火能力。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针,防止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严防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传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二)调整经营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巩固壮强林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推广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经营形式,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规范林产品和林业生产要素市场,推动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力争每年重点培植一个果树专业乡,集中抓好3-5个以上果树专业村。积极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突出发展果品深加工、山杏和沙棘种植加工、林木种苗、生态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林草林药间作、林下养殖、林副产品采集加工、花卉和野生食用菌培殖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生态林业经济增长点。深入落实开放带动战略,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新的管理经验,集中资源优势发展林业。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广泛吸纳外资和各种民间资本投资造林和发展林业产业。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林业建设,发展林业经济,形成全县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浓厚氛围。

(三)广泛宣传教育,加大传播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解决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推动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认识、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建成相对完备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专群结合的生态文化建设队伍,健全有效的生态文化工作机制,覆盖广泛的传播教育网络,比较发达的生态文化产业,推出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生态文化作品和生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使全社会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逐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风尚,明显提高生态文明素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理论指导,加大传播力度,广泛开展教育,丰富文学艺术创作,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保障能力。在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发挥生态文化对社会意识的引领作用,对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对政府部门决策的影响作用,对国家形象的维护作用,对科学技术的推广作用,对林业事业的凝聚作用。

四、正确处理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关系

推进现代林业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这些决策的做出和施行,给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如何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必须从过去以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为主的物质文明建设转变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并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建的现代林业。特别是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已经成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林业的三大奋斗目标、三大支柱之一。没有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支撑,是缺乏先进文化内涵的林业,就不能称为现代林业。生态文化是在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的发展也就不会有生态文化的产生,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本身就是创造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的过程。所以,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有强大的生

态建设作先导,必须建立完备的生态防护林带、突出的林业生态工程、厚重的生态基地规模、稳健的发展速度、和谐的发展模式;必须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作基础,大力发展产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品牌、开发森林旅游;必须与各种文化相结合,搞好与历史文化、道德文化、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物态文化的衔接和融合;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实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从而促进三大体系有机结合,协调有序发展。

下载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来源:作者: 洪海园林据测算,全球生物量的99%分布在陆地,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占89%。湿地在提供水资源、促淤造陆、保护物种等方面作用很大,被誉为“地球......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者和推动者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

    加快临翔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临翔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2006级经管本科班 王进涛 内容摘要: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在西......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构建广东现代林业发展模式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构筑广东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周玉申林业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纽带,过去林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林业产业的发展,现代化林业往往强调林业产业化、规模......

    关于加快洛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洛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洛阳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李晓虎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

    加快发展全区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十五”期间,全区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解决再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今后几年,随着国民经济进入快......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现代服务业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服务业如何更好地为工业化服务,从工业化发展来确定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和重点......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森林云南的决定[定稿]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森林云南的决定 (2009年12月31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林业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