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02:2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第一篇: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

教基〔201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7年3月24日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2017-2020年)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普及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中阶段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明显短板,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较低;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部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许多学校办学条件薄弱,难以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尚不健全,普通高中债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总量不足,普通高中一些学科专任教师和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短缺;一些学校教育质量不高,普通高中缺乏特色,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普及目标的实现,严重制约高中阶段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切实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统筹推进。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形成攻坚合力。

——科学规划,精准发力。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焦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协调发展,分类指导。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制度建设,注重长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破解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三)攻坚重点。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等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

二、重点任务

(一)提高普及水平。着力提高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各地要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在财力可持续的情况下适当普及更高水平的高中阶段教育。

(二)优化结构布局。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有效利用高中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在县域内就学。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

(三)加强条件保障。完善学校办学标准,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减少超大规模学校。优化资源配置,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完善学费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积极化解普通高中债务。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四)提升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加强技术技能培养和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扩大教育资源。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在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有计划、分年度实施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为薄弱学校配齐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要坚持勤俭办学,不得脱离实际超标准超规模建设豪华校舍、校园、校门。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在没有普通高中的县,根据人口变动趋势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新建或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方便学生在当地上学。要落实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优惠政策和社保政策,支持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发展,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要加强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保障好残疾人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

国家扩大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教学和学生生活类校舍,扩大培养能力。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支持中西部省份贫困地区教学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尚未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的普通高中学校改扩建校舍、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科学核定学校办学成本,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各地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要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要求,确定学费标准,严格学费标准调整程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各地要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

(三)完善扶困助学政策。继续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各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秀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任教。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多种方式开展高中阶段教师培训,培训项目要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倾斜。

(五)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校内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课程选择、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建立省域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机制,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建立学习困难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帮扶机制,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健全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区域内农村学校倾斜。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争抢生源,影响其他学校正常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

四、组织实施

(一)落实政府责任。各地要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加强统筹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省市县责任,细化政策措施,确保攻坚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二)明确部门分工。各地要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门要积极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协调、过程指导和督导检查。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支持学校建设。财政部门要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推进技工学校发展,并会同教育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和落实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补充、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三)加强督导评估。各地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教育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问责机制。各省(区、市)要以地市或县为单位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进行评估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要以地市为单位进行督查,对各省(区、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进行评估认定。建立动态监测和复查机制,跟踪普及巩固情况。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广泛宣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解读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多样化的成才观,形成良好的氛围。

第二篇: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按照•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基„2017‟1号)要求,确保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1.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精准发力。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集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坚持制度建设,注重长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我校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2.主要目标。

到2020年,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校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办学活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

二、攻坚任务 1.加强条件保障。

满足高中普通水平更高的需要,完善学校办学标准,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加强资源配置,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提升教育质量。

改革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按照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按规划、分落实好建设项目,通过新建、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等校舍项目,按相关标准配备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学校宽带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和学习。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及时补足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推动高中教师“县(局)管校聘”改革,推进教师交流、名师工作室、结对帮扶等校际之间教师调配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满足学校教育快速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吸引国家免费师范生到我校从教,通过多种方式吸引高层次、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到我校任教。多种方式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建立“一专多能”型教师培养制度,使在职教师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具有综合教育的素养和多科教育能力。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经费投入力度,全面落实“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3.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水平。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积极推进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管理改革。开展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学校多样特色发展。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校内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生涯规划、课程选择等方面的指导。加强普通高中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建设,推动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建立学习困难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帮扶机制,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严格落实招生及考试管理制度。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严格执行“全省统一招生平台、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录取手续”的工作机制。不违规跨区域、超计划、降低录取资格招生。积极创造条件招收残疾学生。5.执行落实好扶贫助学政策。

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积极联系引进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加大特殊困难群体资助力度,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优先享受各级各类资助政策。

四、组织实施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加强统筹规划,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职责,确保攻坚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明确学校各部门分工,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会同上级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和落实学校教师补充、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解读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多样化的成才观,形成良好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更好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第三篇: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20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甘肃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保到2020年全市实现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高中阶段教育,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按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甘教基〔2018〕2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切实加强教育管理,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在实现普及的基础上,迈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截止2018年,全市共有普通高中3所(包括完全中学1所),在校生6151人,专任教师48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五年高考平均总录取率达到92.29%。2018年,高考本科录取率73.11%,高出全省31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2070人,专任教师254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12%。

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明显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尚不健全;

二是部分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三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不平衡,实训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专业建设缺乏特色;

五是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我市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普及与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在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推进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强化责任。落实市政府主体责任,协调财政、发改、人社等部门,提高综合治理能力,打出攻坚组合拳。发挥中央和省级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形成攻坚合力。

(二)科学规划,精准发力。通盘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焦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保基本、补短板、提质量。

(三)统筹推进,分类指导。普通高中教育要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管理、保障机制,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牢固确立其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四)完善机制,注重长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破解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攻坚目标

到2020年,全市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能较好地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持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增加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6%以上;

建立完善的教师补充和师资统筹调配机制;

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需求;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五、主要任务

(一)优化结构布局。积极扶持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促进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均衡发展。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

(二)加强条件保障。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对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的相关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着力改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优化资源配置,基本满足学生选课走班等高考综合改革要求;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完善学费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落实并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促进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和文化基础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支持普通高中特色化、内涵化发展,支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普职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寻求与国内优质高中阶段学校合作,提升办学层次,打造教育品牌。

六、主要措施

(一)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普通高中改扩建教学和学生生活类校舍、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实施中职学校提质改造工程,改造升级教学、实习等仪器设备,确保中职学校基础条件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满足举办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和吸引力。加强示范性普通高中、市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特色实验学校建设,发挥好1所省级改革发展示范性中职学校、2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普通高中特色实验校引领示范作用。

(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投入机制。制订出台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本,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要求,确定学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严格学费标准调整程序。

(三)实施扶困助学政策,落实高中阶段教育资助政策。实施《甘肃省精准扶贫普通高中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6-2020年)》和《甘肃省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6-2020年)》,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的学杂费,对符合政策的中职学校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免除学费和发放助学金。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精神,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对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每生每年2000元的资助。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捐资助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中阶段教育。

(四)加强师资配置,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加强区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探索建立校际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积极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教职工不足的问题。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做好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按照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普通高中校长的学校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五)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落实《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计划(2016-2020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实施好“课堂教学改革工程”,抓住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构建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薄弱课程跟进工程”,加强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建设力度,补齐课程短板,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整体提高普通高中发展水平和办学品位,推动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优质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按照《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2016-2020年)》,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探索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加强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职协调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甘教厅〔2018〕108号)精神,制定嘉峪关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办法,构建更加综合、全面、多元的考试招生制度,使学、考、招有机衔接。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健全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工作机制,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相互融通、协调发展;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

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规范招生秩序。依据《甘肃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加强中职学校的招生管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主体责任。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脱贫攻坚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予以保障。逐级签订攻坚计划目标责任书,确保攻坚目标落到实处。

(二)明确部门分工,深化高中阶段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教育部门牵头,财政、发改、人社、编办等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攻坚计划如期完成。市教育局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协调、过程指导和督导检查。市编办根据相关规定和高中阶段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机构职责和教职工编制。市发改委要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全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强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市财政局要完善经费保障政策,保障对高中阶段教育投入,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教育局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和落实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补充、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三)加强教育督导,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督导评估机制,把落实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纳入督政督学范围,开展督导检查,推动攻坚任务落到实处。把攻坚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四)加强舆论宣传,为实施攻坚计划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过程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在“职业教育活动周”和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等重要时间、节点,向社会公开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广泛宣传实施攻坚计划的重要意义,深入解读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多样化的成才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四篇: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合力攻坚。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部门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发挥中央、省、市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形成攻坚合力。

——科学规划,精准发力。以完成普及攻坚任务和顺利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为出发点,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焦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引导初中毕业生有序进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整体提升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

——健全机制,注重长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破解体制障碍,建立健全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内涵发展。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给予普通高中一定的发展空间,提升普通高中质量。积极扶持民办普通高中健康发展,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

(二)主要目标

到2020

年,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新建XX县第二高级中学,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数量明显增加,基本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的需要,基本消除大班额;职业高中实习实训条件基本完备,产教深度融合;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提高普及水平。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继续提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

(二)优化结构布局。统筹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协调发展,提高职业高中招生比例。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有效利用高中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在县域内就学。

(三)强化保障措施。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优化资源配置,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完善学费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四)提升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高职业高中专业吸引力,加强技术技能培养和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布局,扩大高中教育资源。

在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有计划、分实施建设项目,新建XX县第二高级中学,改扩建XX县第一高级中学,配齐XX县第一高级中学、XX县第二高级中学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扩大职业高中资源,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鼓励支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扎实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支持改扩建XX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教学和学生生活类校舍,扩大培养能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改善XX职高基本办学条件。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科学核定学校办学成本,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职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高中生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要求,确定学费标准,严格学费标准调整程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三)完善扶困助学政策。

按照“统筹资源、逐步扩面、分步实施”的原则,认真落实普通高中贫困生免学费政策。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继续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学费政策和职高国家助学金、免学费政策和“雨露计划”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充分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办学规模需要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增加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编制,确保学生招得进来,有教师上课。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和事业岗位招聘等方式,增加高中阶段学校教师。加大职业高中“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继续实施职业高中“特聘教师”计划,解决职业高中“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适应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求。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将各乡(镇)优秀的校长、教师纳入到高中阶段学校任教。

(五)推动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校内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推动职业高中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办好一批适应我县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课程选择、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建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建立学习困难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帮扶机制,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六)加快推进招生送生制度改革

一是从2018年开始,高中阶段招生任务按初三上学期在校学生数的100%下达到各乡镇,确保完成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送生任务。二是进一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县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三是积极破解职高招生难题,严格按照《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职业高中招生录取改革工作的通知》(X教发〔20XX〕X号)要求,积极推进中职招生录取改革工作。加大中职招生宣传力度,实施职业高中招生与送生相结合的制度,落实“六长”送学制,加强对考生升学填报志愿指导,高中阶段志愿填报的宣传面、辅导面、志愿填报率、录取率、入学率达“5个100%”。四是加大招生工作力度,把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送到中职学校就读,努力完成高中阶段招生任务,实现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的目标。五是大力推进“升学与就业”两不误的职业学校读书观,全力做好“出口”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增强工作合力。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结合我县实际,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教育、财政、发改、编办、人社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教育局,由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其他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门要积极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协调、过程指导和督导检查。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支持学校建设。财政部门要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支持改善办学条件。编制部门要创新编制管理机制,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改革提供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和落实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补充、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二)加强督导评估。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向社会公布结果。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进行评估认定,建立动态监测和复查机制,跟踪普及巩固情况。

(三)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解读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多样化的成才观,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舆论氛围,圆满完成全县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攻坚任务。

第五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什么意思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什么意思?

普及高中教育主要是提高高中的入学率,达到90%以上,是通过很多措施实施的。

所以中考还是要考的,逐步实施推荐和能力考核方式。

高中分为普高和职高(包括所谓的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达到各占50%的比例。扩大职高学校规模和数量,提高职业高等学校的招生比例,读职高也有较多的升学机会。

对职高学生实施补助(现在已经实施,每学期750元),对职高学生学费实行全免或部份免除(现在是农学专业全免,非农学专业免20%)。

当然普及措施随着时间推移,将越来越多

贵州省2011-2014年加快高中

阶段教育发展分实施规划

2011年(共18个):

花溪区、白云区、小河区、红花岗区、余庆县、道真县、毕节市、金沙县、凯里市、丹寨县、天柱县、锦屏县、瓮安县、荔波县、玉屏县、万山特区、江口县、印江县。

2012年(共34个):

乌当区、息烽县、开阳县、汇川区、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湄潭县、凤冈县、务川县、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关岭县、麻江县、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雷山县、台江县、龙里县、独山县、罗甸县、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铜仁市、思南县、德江县。

2013年(共27个):

清镇市、修文县、六枝特区、钟山区、盘县、赤水市、习水县、绥阳县、正安县、镇宁县、镇远县、岑巩县、黎平县、从江县、剑河县、福泉市、长顺县、三都县、平塘县、兴义市、晴隆县、威宁县、赫章县、都匀市、松桃县、石阡县、沿河县。

2014年(共7个):

紫云县、水城县、榕江县、贵定县、惠水县、册亨县、望谟县。

下载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