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实验方案Word 文档范文

时间:2019-05-12 02:0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实验方案Word 文档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实验方案Word 文档范文》。

第一篇:《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实验方案Word 文档范文

《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实验方案

张国友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1、当前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

2、传统教学状况

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味的追求成绩,分数说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长及学生有了“分数万岁,其它白费”的心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必将给教育的改革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3、教育思想背景

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必须提供学生自然成熟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活动的舞台。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我们称为“自律能力差群体”……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出判断与评价。

该课题不仅有上述实践意义,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因为它倾注了研究者的大量心血,我们都明白,怎样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难题,转化后进生的效果怎样更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准确把握后进生工作的重点,寻找突破口,提高转化的效率;期待我的研究成果对本地区的教学能产生指导意义,对相邻地区的教学有借鉴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及实验目标

(一)课题界定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后进生”定义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包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别人的理解看法等等问题。

(二)实验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

(2)情感目标:有计划的做好学生系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3)发展目标:特别加强基础德育建设,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使绝大部分同学成为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朴素、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讲究礼貌具有一定素质的文明人。

三、实验假说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实验的假说:

我们的这一课题重在探索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到后进生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深层的施教艺术。争取转化他们,使这些后进生在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目前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后进生转化的理论研究上,缺乏与实践的联系。面对形形色色的后进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品行等方面还呈现不良心理特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势必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并引起一系列行为心理变化。面对教育和教学的困难,仍沿用常规教育策略,成效不大,因此,亟待改变这一现状,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实验新的方法,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充满信心。在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进步。

本课题通过个案跟踪分析,着重摸清学生的心理、学习困难形成的主要原因,寻找和尝试指导帮助他们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以促进他们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进步。预计将有以下突破:

1、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的学习品质、处事态度、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将会使他们学会自主解决困难、消除困扰、走出困境,为学生的今后进一步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我们将能够创造一定教科研示范效应,在探索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困难方法、途径和模式的同时,会激励部分对“后进生”失去信心的教师,改变观念,重振士气,引导教师强化教育教学研究的兴趣。

3、我们的研究也会带来一定的教学力量群效应。因为学校不仅是帮助学生成功的场所,同时也是锻造名师、高师之地。这种教研活动辐射出的群体效应是学校所期望的。

(二)实验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相结合;

3、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4、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6、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呈现形式

(一)主要内容

A如何缓解学生焦虑、B正确看待自信问题 C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D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二)目标及呈现形式

(1)理论目标:本课题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广价值,发展已有的理论,开辟“后进生”心理问题探究的新路径,力争对本地区的“后进生”转化研究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对其它地区“后进生”问题的研究与转化起到借鉴功效。主要呈现形式是论文和实验报告。

(2)实践目标:帮助实验对象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探根溯源,找出症结所在,给予方法指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的不良诱惑,分清良莠,择善而从;引导他们树立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和谐上进、全面发展的“人”。主要呈现形式是调查报告、论文以及学生的转变数据分析。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发展的潜能,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罗杰斯在《患者中心疗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中指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其他的动机都是这种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这种潜能只有在真诚、共情、无条件关注的环境和条件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实现。

罗杰斯认为: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事项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鉴于以上思想,我们认为应该挖掘初中生自身的潜能,他们“是能思考、能感觉、能体验的一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学生内心的自我调节。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2、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儿童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3、新课程标准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变量控制

(一)基本操作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实验研究,将实验法与行动研究法相结合

(二)无关变量的控制

1、均衡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性别和能力差异,使之符合等组实验要求。

2、对各组学生(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不作宣传和暗示

3、严格控制学习时间,杜绝加班加点。

4、实验教师严格控制年龄差别,学历差别,能力差别及工作态度差别等。

七、实验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

(一)实验方法

本课题借鉴已有的理论经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心理测量法、实验调查法、个案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二)实验过程及时间安排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明确研究目标,确定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走访谈话,建立后进生个人档案。

二、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9月)

具体对实验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的表现,寻找成因,归纳特点,找出共性的规律以及个性差异,从而寻根追源,因材施教,写出实验论文及阶段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0月)统计实验数据、汇总资料,完成实验研究报告。

八、课题实验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由张国友主管,八年级班主任辅助完成。

《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实验方案

张国友

第二篇: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摘 要]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能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可以相信,除弱智以外的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任何一项学习任务。后进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无法回避且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找到一种途径。帮助后进生增强学习兴趣,从而做到自主学习。基于这种思想,本文深入分析了后进生的主要成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转化对策。

[关键词]初中后进生;成因;转化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四个特征,而“全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强调普及意识,淡化选拔功能,强调个个健康、个个发展、个个提高。因此。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就对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出口”,这一学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增大。学生发展也出现了分化,后进生就是这种分化出现的结果之一。按传统的教育评价观点,我国现阶段各类初级中学中大约有10%的后进学生,据粗略估计有600万。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若忽视了后进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客观分析后进生的各种成因、积极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策略是我国初中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概念的界定

1、对“后进生”本质的理解。“后进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但笔者认为,无论是何种“后进生”,何类“后进生”,何等层次上的“后进生”,都只不过是特定受教育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欠缺,是按照学校的规范、学校的标准、老师的要求反衬出不足,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补偿性。本课题所研究的“后进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较差、思想消极和道德行为规范出现偏差的学生。

2、关于“策略”。所谓“策略”,即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原则,利用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方法等形成的可操作的措施。转化后进生的策略,主要是指在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等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等原则,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后进生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等实际,所采取的多元评价方式和所形成的激励机制。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简单将之归结为:他们的脑子笨不用功,因为大部分后进生都是后天形成的。笔者认为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

2.1主观原因

(1)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差

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学习内容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有的同学很难适应这一变化,又由于初中生此时的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呈现出一种半成熟半幼稚性,幼稚性使得初中生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不明白的问题也不想动脑筋思考,他们贪玩,因为玩的过程不需要意志力的维持,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反之,对没有兴趣的学科则感觉味同嚼蜡,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例如,有的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玩电脑却是高手。就因为他们对电脑感兴趣,就全身心投入其中,而学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导致成绩落后。

(3)学习方法欠缺

学校里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有的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成绩挺不错。但一到高年级成绩却猛然下降,表面看上去也没有调皮捣蛋,但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难度加深,要求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如果不能有效应付学习上的问题,就会出现成绩落后。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越来越高,若学生以前只会由老师领着走,在学习上完全地依赖老师,而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当这种依赖、这种关系变的疏松时。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出现成绩落后。

2.2客观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家庭环境中,影响后进生学习成绩和附带的一些行为问题思想的因素如:家长对子女教育期望过高或过低,家庭的不和睦、不完整,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合理、不良的家庭经济文化背景与学习环境等。都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发展,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最终导致了学习上的后进。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不良的家庭环境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方面,就会逐渐退步,成为“后进生”。在帕夫雷什学校,科利亚因为父母干了不正当的坏事而孤僻、麻木不仁;托利亚因为母亲生活上的不检点而不敢抬头等等,他们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误而成为“后进生”的。

(2)学校教育因素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后进主要是他们自身的原因。我们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我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学好,少数学生学不好,这不是他们本身的问题吗?”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传统的教学强调学生要适应老师,而现代的教学则强调教师要适应学生。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个别差异,所以教学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常可见到,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奖惩等方面的失当,造成学生后进。另外,在学校教育中,如学校管理不善、校风不良、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些客观因素也会造成学生对学校、对老师毫无信心,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及成效。(3)社会环境因素

不良的社会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如社会上迷信、金钱崇拜等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学生耳濡目染的不良信息诸如电影、电视、网络、录象、游戏机等娱乐媒介的影响,以及不良成人群体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幼稚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

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1)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后进生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情绪状态低落,甚至厌学、逃学,缺乏学习愿望,因此,不启动后进生学习的这一“内困”,任何转变后进生的措施都无济于事。怎样才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是简单地适应后进生,而是给后进生以适度压力,使学习压力转变成学习动机,让后进生在有困难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智力劳动”。为此,在后进生教学中,一定要改变把教学内容一味化简、化易的做法,应给予后进生一定的学习压力,造成其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困难,以促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认真的态度,真正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加强培养后进生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变客观的接受教育为主观的自我教育,为后进生的终身发展创造一笔不菲的财富是比较理想的教育方式。正如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所言:“记住你的教育和管理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让人来管理的人。自我教育是学生成人的保证,如果没有自我教育,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客观环境,有再完善的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再优秀的教育者,也很难真正彻底实现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因此,学生本身的内在精神力量和精神状态,即自我教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应教育学生靠自己的发奋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的高昂代价去赢得精神财富。

3.2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

(1)让“成功”走进课堂,发挥其激励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了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在孩子的人生经历中,获得一次成功的顶峰体验,会激励他在承受失败的时候也有一种持久的精神动力鼓舞他前进。教学实践也表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破除学生对成功的神秘感,从教学中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地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2)建立多元智能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1983年,哈佛大学的加德纳博士出版了《心智的结构》一书,加德纳在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了智商(二元理论)的理念,提出多元智能的理论,在他的多元理论中,人被认为具有8种基本的智能,我们应根据这一理论,建立多元智能的多样化评价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分析每个所教对象的多元智能组合状况,积极因材施教,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使其个性与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善于从多角度透视的有心人,务必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要为后进生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承认、表扬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才能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积极地生活学习。

(3)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发挥期待的积极作用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等人做了著名的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试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八个月之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试验取得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变化,产生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由罗森塔尔效应试验中学生的前后变化,我们不难看出一点,那就是教师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对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重要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教师的重大启示。所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后进生抱有成功的期望。在平时的各种交往中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动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待微妙地传递给他,当后进生获得期望信息后,就有可能产生鼓励性的效应,从而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4)鼓励、赏识后进生的优点

十几岁的孩子尚处在好玩好动的时期,存在缺点错误是正常的,他们中有的暂处后进位置也是正常的。同时,他们又处于自以为“长大成人”的时期,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希望教师能处处给自己“留点面子”。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学生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应当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0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劣高明得多。”每位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教师,对后进生请莫吝惜我们的鼓励。要用赏识的眼光去观察他们,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满足他们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为转化创造契机。3.3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转化

后进生的形成,社会、家庭、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责任,因为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只要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存在不利因素,就会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与校内教育配合得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上。社会、家庭、学校三者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加强建设,给予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对后进生的不良观念或行为进行科学教育,让后进生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给予科学而适宜的教育转化;同时,家庭应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全力配合学校搞好转化工作,尽力为后进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呼吁社会各界多关心一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靠大家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上的积极因素,批判不良因素,增强对不良事物的免疫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要努力建立并形成学校一家庭一社会的教育网络。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做到教育工作者、家长与社会各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使家庭和社会也成为后进生得到教育转化的两个“学校”。

后进生转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理性的、分阶段性的总结和分析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成绩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与调整。对于后进生来说,由于长期遭受到轻视和压抑,缺乏自信心和主体的自豪感,特别需要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支持和鼓励,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之后,老师应当及时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细微变化,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满足后进学生的主体存在心理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望。在充分肯定后进生取得进步的同时,针对学生自身尚存的不良习惯,要进行适时的提醒,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喜变化,又能感觉到自我更新的巨大潜力,自觉地加以改正。同时,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是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参考文献

[1]邹时炎.王建国.中小学素质教育论集[M].北京:开明出版,1999。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4。

[3]潘 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1989。

[4]周凤荣.浅谈后进生的转化[J].考试周刊,2007(19)。

[5]许伟泽.后进生转化中的若干心理效应[J].教育科学研究,2004(5)。

[6]霍素平.“后进生”转化策略[J].教育理论研究。2003(1)。

[7]雷振友.“罗森塔尔效应”之所想一浅谈教师期望对后进生转化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7(17)。

[8]王宝状.苏霍姆林斯基“后进生”潜能开发思想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9]李桂华.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6)。

[10]田景正.苏霍姆林斯基转变差生的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第三篇: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洛南县白洛中学 张春玲

本文摘要:

本文是笔者与一名后进生结对进行转化工作的总结。本文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阐述后进生的成因:畏难、忌动、怕独、陋习、缺法;并从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形象开路、抽象渐入,勤奋作基、方法作径,化整为零、化零为整,重视设疑、更重激疑,倾情投入、师生共感。关 键 词:

后进生 内部成因

转化

后进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相应地被提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事务中来。笔者根据自己在后进生转化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后进生的内部成因和转化策略进行阐述:

一、后进生的内部成因:

一个后进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说有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事实上,在形成学业不良的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交互作用。大多数学生的学业不良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由于学生个人的内部因素造成的成分也比较复杂。笔者现主要从后进生(学业不良的学生)形成的个人因素特点出发,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谈谈后进生的内部成因:

(一)畏难:

根据笔者与所结对的后进生共同分析寻找学业不良形成的原因和时间时发现,许多初三的后进生是在刚入初二时对初中物理畏难的情绪造成的。

从初中物理学科教材的编排上看,初二年级的学生所学习的是有关声、光、热和电磁等内容。这些内容一般要求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认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结合自然界中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学习,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作载体进行学习;进入初三年级后,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具体较高抽象思维的物理学抽象概念的内容,如密度、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一向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学生,突然要求其具有抽象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

由于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学习方法、策略一般容易转变的人是很容易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方法的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容易成为后进生。

(二)忌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喜欢具有一定思辨的问题,有些学生则喜欢动手做实验。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不喜欢做实验,但确实存在一部分后进生与不喜欢动手做实验有关。这些学生往往在上实验课时是旁观者,只看同组的其他同学动手做实验,而自己则对动手实验毫无兴趣。

学好初中物理,学会观察和实验是最关键和最基础的技能,这里的实验不但是教师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实验,而且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懂得发现问题、用实验解决问题。这就是科学实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怕独:

就有这样的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样的学生一般对自己不自信。初中物理的后进生一般就是这一类学生。独立完成一项作业,独立完成一个问题的思考、独立完成一个实验、独立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这些对于一名后进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进生缺少的就是这些方面的能力,他们在学习上总想有所依靠:完成作业时必须与同学坐在一起;即使偶尔能解决一个问题,但总是不自信,寻找答案或与别人核对答案后才放心;有一个问题时不敢单独提出来,原因是怕教师和同学笑话他(她)……

(四)陋习:

对于一名初中物理的后进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得不到在学习上的成功的体验,后进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1)缺乏思维的毅力。

思维的品质中表明思维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在思考一个初中物理的问题时,思维的持久性品质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后进生面对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普遍存在缺乏思维毅力的倾向,遇到一些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去思考的问题时,后进生往往显得很不耐烦。这样,很多后进生在面对一些稍难的题目或作业时,不是选择怎样去面对困难迎面而上,而是选择了逃避,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去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2)缺乏注意的稳定性。

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一定限度的注意的稳定性,但是不同的人注意稳定性的强度是不同的,注意的稳定性也并不是一个人的先天性功能,它是一个人后天在学习生活中“锻炼”的结果与产物。由于后进生在对待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时显得明显的不足,后进生对待一些问题总是“心不在焉”。(3)学习态度差。

由于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一些问题,并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学习不良反应:学生面对一些问题觉得无所谓、解题时马虎、书写潦草、作业完成后不检查等毛病。

(五)缺法:

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它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显然初中物理的后进生普遍缺乏的是元认知的能力、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比如说面对初中物理的整个学习过程,后进生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的监视、学习过程的调节等很缺乏。

另外,由于初二学生所学习的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是声光电学部分,一般的后进生的学习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一些物理学的概念、名称和公式的“死记硬背”,并把这种“死记硬背”带到以后的学习中来。针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学上的一个个概念、名称与公式如果不理解其内涵及公式的适用范围,运用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上述对后进生的内部成因的分析,笔者采用了如下的转化策略:

(一)形象开路,抽象渐入:

从初中学生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初中学生已经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了,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转化初中物理的后进生时,我们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并作为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而抽象思维可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得以培训与提高。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学生对“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理解时,学生对于这一规律的理解是非常表面化的、是对文字面上的一种感性认识,根本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是,若教师引导学生以形象化的思维理解这一规律,则这一规律显得简单:如可以做实验,不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的这个角(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小于空气中的角。通过实验后,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有关这一实验概念的“表象”,则学生在以后应用到这一问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这一表象。再比如,当学生在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对于物体的上浮、下沉还是漂浮是液体与物体(实心)密度的大小比较有关”,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一关系。所以,对于这问题,单纯从文字或公式的理解是很难的,学生不容易记忆。但当我们从形象的具体例子出发,从类比的方法出发,这一问题就可得以解决:如我们可以举例子进行类比,把木块浸没于水中,木块上浮,(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可类推)其他同理。

从上述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以形象的思维去表达抽象的概念规律,是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培养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勤奋作基,方法作径 :

一类后进生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努力、不勤奋造成的,而有些后进生很勤奋地学习,但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而使自己成为了后进生。

要想学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勤奋与方法这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对于勤奋,不管是从一些伟人的事迹中还是从学生身边的例子中都能说明问题,这里勿需多言。但是一般的后进生都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面简述之:

1.加强学习的计划性。

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习目标的实现,可以磨练学习意志,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指导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预习、复习活动。

3.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能力。

不管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还是解决某一个简单问题的,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元认知能力。简而言之,元认知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和监控。也就是说,人可以跳出一个系统来观察这个系统并且控制这一系统,通过元认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若懂得怎样去反思、总结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打算或吸取教训,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效率和水平将会有所提高。同样,解决了一道初中物理的一个问题后,学生若懂得怎样去反思、回顾这个问题的解法、思路及自己解题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这样,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将不断提高。

4.加强后进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说来,解决初中物理的问题有如下的步骤与方法:(1)全面理清问题,通过较快速地浏览整个问题的整体框架大致了解问题的状况,但一定要明确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目的性是什么。

(2)以问题为思维的中心,以问题中已知各数量关系为主线,理清已知问题中的各数量关系与问题存在的关系是什么。

(3)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类型,大致以什么方式回答。(4)初中物理的问题一般很注重思维过程。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首先通过明确问题的目的性,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进行解题。如下题的解题思路:

题目: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的下端,弹簧秤的读数是0.89牛;若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弹簧秤读数是0.79牛,求金属块的密度。解题思路:

①解决什么问题:求金属块的密度ρ金;

②逆向思维:求金属块的密度,只要求金属块的质量与体积;求金属块的质量,只要知道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已知在空气中金属块的重量);求金属块的体积,则只要求金属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则只要求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的两次示数差表示)。

(5)克服思维定势。从总体上说,初中物理中哪一部分问题应用哪一知识去解答,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一般的解题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减少学生思维的时间;但是思维定势也往往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解题的“死胡同”,故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有时要充分地利用思维定势的优势,有时则要克服。如上题中,求体积时并不能利用密度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求解,则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利用浮力的知识。

(6)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解题。每一个题目的解题都有一定的方法,且思路不同,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这样的一种习惯:当以自己的方法完成解题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另外的解题方法。(7)解决一定问题之后,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三)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就是“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过程。当后进生面对初中物理内容时,要把整体上的知识体系各个击破,从细处学习知识内容。

但是,毕竟初中物理是一门有系统性的学科,这一学科中各知识点间存在必然的联系,通过理顺这一关系,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化。

(四)重视解疑,更重激疑

对于初中物理的后进生,学生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是进行后进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平时的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后进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般的后进生很难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对于初中物理的后进生,平时的他(她)们很少把时间投入到思考一些初中物理的学习问题上来,即使有些学生平时有思考学科上的一些问题,但由于其在思考的过程中,他(她)们所获得的失败的消极体验机会比积极体验机会多得多,所以这给他(她)们下一次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教师在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有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对某一个方面经过认真思考的。通过点拨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五)倾情投入,师生共感: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转化过程是一长期的过程。这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转化一名后进生,笔者认为教师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取得后进生的信任与支持。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并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是对学生心理上支持、理解、信任工作。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等的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对学业优秀生比较重视,而对后进生则忽视了。长期受到这一意识的影响,后进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心理鸿沟。后进生的心理相对教师来说是封闭的。这时要转化这名后进生,首先教师的一切行为必须取得后进生的信任与支持。

2.相信后进生具有可发展的潜力。

笔者认为,“真诚地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这一点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的基础。从人的发展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等角度分析,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3.与后进生建立类似于“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

转化后进生时,教师不要以高姿态对待后进生,不要以为对后进生学业上的帮扶工作是对后进生的“施舍”。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来,使后进生感觉到教师与后进生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教师可以从后进生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同理,后进生也达到了被转化的目的。

4.教师是后进生学业上的指导者,又是精神上的支持者。任何一个后进生,其总是回避着自己在学业上的后进,总是以自我封闭的形态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其实后进生在班集体中的心理压力是无形的,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这里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对后进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后进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后进生走出“自卑、自闭”的心理。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艰巨而富有挑战意义的工作,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来。笔者相信,一名好教师不但能使优秀生更加优秀,同样能使后进生不再后进了。

第四篇:农村小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后进生转化

农村小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

【前言】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这些后进生的教育一直困扰这教学实体及教育者,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产生不良影响,已成教育教学中一个难题,能否转化好后进生的工作,以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问题.农村小学教师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尤为重要,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又自身原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因此,教师要必须做好对后进生的成因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心理特征、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做好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主体】

在农村小学,由于环境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现阶段小学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学习和思想品德落后的后进生。这些学生学习不用功、不守纪律,甚至调皮捣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起着不良影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国家“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等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些后进生在一个班级中往往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其自身也具有巨大潜力。因此努力转化好过后进生问题是第一线教师必须履行的责任,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农村小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自身原因:李晓玉在《浅析农村“后进生”心心理及转化策略》中表明,后进生普遍存在懒惰、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和勇气依赖性较大、自控能力弱。外因是实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i因起作用。因此,要转化后进生,其自身的原因是关键。

2、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徐启忠在《农村小学后进生的特点及其教育》中指出,由于农村群众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较深,重男轻女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家长认为“女孩子早晚都是人家的,念书没有用”。所以多数家长让女孩子在家哄小孩活做家务,一到农忙季节女孩子缺席较多。其次农村家长知识水平较低对孩子很少进行教育和辅导,任其自然成长,只是孩子放任自流、不求上进后家长教育孩子方式不当,只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对学习失去了自信,产生叛逆感。除此之外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许多父母外出务工,小孩被放在爷爷或外公家,而他们精力有限,家与观念薄弱,只是一味的关爱孩子,只是这些孩子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刻苦学习,怕用功夫,学习目的不明确。同时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容易产生叛逆行为。

3、学校因素:林鸿星在《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一文中认为,目前,许多学校一味盲目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也“逼出”了后进生。如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驱出课堂等。有序老师戴着有色眼镜,对好学生和颜悦色而对后进生一维指责批评或弃之不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只是学生对老师产生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对立。由此产生叛逆心理,进而成为后进生。

二、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1、要深入实际,分析每一个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李晓玉在《浅谈农村后进生的心理及转化策略》中认为要分析每个后进生落后的原因,然后有计划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如隔代教育不求上进者,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引导他们,父母外出挣钱的艰辛和爷爷、奶奶的不易;其次,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如,家访。让他们慢慢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对于自卑感强、缺乏自信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老师要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敏华在《坛小学后进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中认为教师必须注重对后进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主动关爱和爱护学生,唤起其学习兴趣;教师应引导后进生独立思考,反复耐心的讲授知识特别要适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恰当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其学习兴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理”。只要善于引导,教育得法,即使是后进生也可以转化为优等生。

3、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赏识。”可见,在转化后进生中,寻找闪光点,表扬激励极为重要要,又是老师一句赞赏的话往往能起到胃肠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给他们点人希望的火种,激发后进生改正错误和缺点的信心和决心。

4、教师要心中有“爱”,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教师要以一颗爱学生的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要用心爱学生、信任他们,热爱学生,特别是热爱那些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后进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因此通过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休戚相关,尊重学生的人格,科学的评价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5、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相结合,共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林鸿星在《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中+指出家是孩子的监护人,应多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给孩子一点有效具体的指导。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专门机构,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社会风气、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纯洁心灵。因此,转化后进生必须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

【结论】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要有信心、持之以恒。面对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深入实际的分析每一个后进生的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师要怀有爱心,善于寻找一个后进生的闪光点,恰当的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鼓励和评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共同促使后进生的有效转化。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摘 要: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难点,无法对数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后进生转化策略,力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后进生 转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深入系统学习数学知识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保障小学阶段学生打好学习基础,才能为学生未来学习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小学阶段数学教师一定要关注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问题,有效制定相应的后进生改进措施,对后进生做出科学的指导,保证后进生的学习效果。

一、小学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对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能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把握后进生形成因素,能够制定相应的后进生改进策略,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效果。首先,学生方面的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数学学科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都偏低,特别是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严重不足,而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认真、课后不复习,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其次,教材的设计方面,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一般是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平均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所设计的,无法兼顾所有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造成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就会造成部分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学校教育方面,部分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资源不足,无法针对数学教育中后进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不论是教师培训还是教师激励,效果都不好,也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效果,最终导致后进生的形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数学教师要想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就应该从多角度对后进生转化策略进行适当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实际效果,为学生深入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提供相应支持和保障。

1.从外部条件入手为后进生转化创造条件

后进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探索后进生转化策略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结合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所以针对当前小学数学学科后进生形成原因,应该注意从外部条件入手探索相应的措施,为数学学科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学校应该认识到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性,给予数学教师一定的支持,并将班级中的后进生情况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对教师进行适当的约束和激励,提高数学教师对后进生转化重要性的认识[2]。同时,学校也应该组织教师参与相应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转化后进生的能力,切实保证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让学生家长在课后阶段给予后进生一定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实现对后进生的全过程管理,突出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具体成效。这样借助外部环境的构建,就能够为后进生转化提供坚实的外部保障,确保后进生转化工作得到系统的贯彻和落实。

2.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

在对小学数学学科后进生转化策略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后进生转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能力。

如针对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后进生,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或者布置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让后进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认识钟表”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有意识的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就可以设置情景扮演游戏活动,在讲台上放置一个大的圆圈,然后选择让学生分别扮演时针、分?,完成游戏活动,此时针对后进生能力不足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后进生扮演要求相对简单的时针,在后进生兴趣得到激发,并且能力有所提升后,再让其扮演分针[3]。如此,借助趣味性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后进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又如,针对学习习惯不好,不愿意预习的后进生,教师可以结合后进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设置教学策略。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知识前,教师可以为后进生布置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类型的预习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完成预习;在学习元角分知识前,可以设计让学生购买两样东西的预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元角分知识的认识。这样借助丰富多彩预习活动的设置,学生就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甚至会有意识的自己结合相关数学知识进行预习,发挥预习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完成后进生的转化[4]。

可见,教师按照不同后进生的成因和学习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活动和后进生转化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实际效果,确保后进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结合不同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和指导学生,能够辅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健.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7):218-218.[2]陈美珍.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7(31):230-230.[3]马文俊.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J].新课程:小学,2014(9):154-155.[4]王杰.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原因及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2):220-220.

下载《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实验方案Word 文档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实验方案Word 文档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定稿]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但是学校中总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后进......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推荐)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语文组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断探索后进生转化的课题,也逐步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本站推荐)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摘 要 后进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教育课题,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后进生问题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对后进生的管理也是学校管理中十分棘......

    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 2009-05-05 15:06:42 阅读819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梁才中心小学张清枝 一、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摘要 因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多种因素影响,后进生的存在不可避免。根据不同的情况,后进生大致可分为逆反心理型、自卑感心理型、自由散漫型、孤僻冷漠......

    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及分析

    一、 课题名称 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及分析 二、研究的内容 (一)拟研究的问题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样的? 如何实施对后进生的转化? (二)具体研究内容 后进生的形成是社会、学......

    毕业论文《初中阶段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指 导 老 师学 生 姓 名学 号院 系专 业写 作 批 次 :初中阶段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 :王银华 : : : : 原 创 承 诺 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单位:河南焦作孟州大定办移民中学小学部 作者:关 超 电话:*** 有位教育专家曾经指出“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