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02:3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第一篇: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座谈会精神,加快推动全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围绕满足老年人多样式、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以“把养老服务业培育成一个强大的服务产业”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打造“孝润齐鲁〃安养山东”品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大力推进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提升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基本养老水平,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使养老服务业真正成为我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动力、新优势和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到2017年,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民办养老机构占比突破5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养老产品用品供给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日益多元,服务模式更加多样。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民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占比达到85%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0万个以上。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打造一个品牌。加强品牌创建。围绕“机构和居家相融合的社区养老、医疗和养生养护相融合的健康养老、数据和服务相融合的智慧养老、基本养老和产业养老相融合的幸福养老”,打造“孝润齐鲁〃安养山东”服务品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子品牌,明确品牌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满足省内外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搞好两个统筹。

1.统筹区域发展。科学编制全省养老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养老服务业定位和发展思路、产业重点、空间布局,引领社会资本和土地、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养老服务领域有序流动,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养老服务业协调发展。各地加快编制“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并根据本地老年人数量、结构和服务需求等,编制养老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明确养老设施建设的位置、规模、种类、数量和功能,推动养老设施合理布局。同时,要根据相关规划和老年人需求变化,对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多镇一院”“一县一院”“中心敬老院”等敬老院建设模式,优化农村敬老院布局。创新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在保障五保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基础上,向全社会老年人开放,打造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整合有关涉农政策和资金,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到2020年农村幸福院或日间照料设施服务功能覆盖全部农村社区。落实农村扶贫开发部署,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养老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城乡、区域交流合作机制。

(三)坚持“三化”发展。

1.推进市场化发展。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社会组织或实现公建民营,面向社会经营的公办养老机构要考虑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等服务成本,实行全成本核算,按照不低于当地相当等级养老机构市场收费价格的原则,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保留公办形式的养老机构也要实行严格的财务预算,促进各类养老机构公平竞争、有序发展。没有社会保险收入或社会保险收入不足以缴纳成本性费用的“三无”、五保等困难老年人,申请入住改革后养老机构,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代为支付;其他经济困难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积极利用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高龄津贴和护理补贴、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现有保障措施,以及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多种方式支持入住养老机构。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方式,建设和管理运营公办养老机构。利用公办养老机构现有土地资源和房屋设施,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扩建和运营管理。放宽民非类养老机构资产管理政策,允许民非类养老机构出资者拥有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并按不高于同期银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2倍的标准提取盈余收益。

2.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快养老与房地产、医疗、保险、旅游等融合步伐,大力发展候鸟式养老、旅游养老、农家养老、以房养老、会员制养老等新兴业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聚集度。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支持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老年旅游、老年保险等服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对接黄金海岸养老健康文化旅游服务产业集聚带发展规划,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休闲健康养生养老基地,开发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建设能够满足老年人教育、健身、娱乐、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等多种需求的老年社区和大型养老综合体。支持各级成立养老产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咨询、行业自律、标准制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3.推进社会化发展。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由重点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向为全体老年人服务。到2020年年底,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完善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养老设施和服务组织,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业市场主体,打造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到2020年年底,全省各类养老床位达到88万张,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达到5500处以上,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设施达到12万处以上。

(四)突出四个重点。

1.突出居家养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一体发展,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信息平台为手段、满足老年人各种养老服务需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的覆盖率,完善提升日间照料、失能老年人托养、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养老服务,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鼓励个人和家庭兴办小微养老机构和服务组织,依托热心老年人家庭建设邻里互助养老点。支持社会力量独立举办或者以承包、合资、合作方式发展专业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纳入家政服务业、扶持社会组织等政府政策扶持范围。各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小型养老机构,同等享受鲁政发„2015‟21号文件规定的小微企业税费减免、创业补贴、投融资支持等优惠扶持政策。扶持竞争力强、有实力的大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发挥人才、管理、品牌和技术优势,跨地区、跨行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社区养老热线、紧急救援系统、老人健康档案等服务资源和养老服务组织,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到2017年,依托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在省级部署完成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2.突出医养结合。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对有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以机构为依托,做好康复护理服务,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对多数老年人,以居家和社区养老为主,通过医养有机融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医疗卫生机构要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支持养老机构根据需求和能力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护理院和分支医疗机构,具备条件的可作为医院(含中医医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复护理场所,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对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同等对待。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鼓励社区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业务协作机制,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基层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鼓励开发包括长期商业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加快建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到2020年,护理型床位达到264万张,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3.突出人才培养。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要围绕社会对养老服务领域专门人才的需求,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大培养力度,满足社会需求。“十三五”期间,全省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达到30处。教育部门按照国家专业设置要求,进一步明确设置标准、培养目标和内容,加快开发相关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师型人才使用。高等院校可对养老服务业专业学生给予减免学费、奖励奖学金倾斜等优惠照顾。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组织省内养老从业人员赴省外境外学习培训。推行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定康复、护理人员服务标准,设立与报酬挂钩的职能技能级别。

4.突出基本养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原则,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完善特困老年人供养制度,加强对“三无”和五保老年人的服务保障,确保其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建立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统筹整合老年人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老年人补贴项目,统一归并政府补贴政策和标准,积极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方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积极养老,编制《山东省老年教育规划》,依托城乡社区和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利用闲置房产资源,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良好条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三、完善政策措施

(一)强化规划约束。把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实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时,充分考虑养老服务发展需要。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在规划条件和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中予以载明,并列入土地出让合同,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要求配建、不能同步交付使用的住宅小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不予办理竣工综合验收备案。老旧小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

(二)保障土地供应。“十三五”期间,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按照每张床位50平方米的标准,安排养老服务设施专项用地指标,应保尽保。民间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受同等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积极探索以租赁或先租后让方式保障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土地需求,明确出租标准、权利义务,降低养老机构建设成本,减少投资者现金压力。对依法以协议价格取得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基准地价已覆盖地区,按不低于出让地块所在级别相同用途基准地价的70%比例且不得低于成本价确定土地出让底价;基准地价未覆盖地区,按不低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地(拆迁)补偿费及国家规定应缴纳的有关费用之和确定土地出让底价。对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可探索通过双向竞价、综合评标等方式合理控制地价。支持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重点向老年住宅、老年社区等用地转型,鼓励市场存量房产和过剩房源通过租赁、改造等方式,转为养老地产、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符合条件的可同等享受政府有关扶持政策。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在办理供地手续和土地登记时,土地用途确定为医卫慈善用地,土地使用权取得人须提交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承诺书,严禁改变建设用地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民政、国土资源、规划部门通过养老机构年检、核发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签订出让和租赁合同、规划变更审批等,依法加强对养老用地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三)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十三五”期间,省级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面向社区、居家和农村养老倾斜。继续按鲁政发„2014‟11号文件规定对养老机构建设、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开办、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等给予扶持,并自2016年起调整完善以下财政补助政策:

1.创新政府对养老机构扶持方式,设立养老服务业发展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股权引导基金设立运行方案,由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省金融办按照鲁政办发„2014‟44号文件另行制订,报省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

2.加大护理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在现行养老机构建设补助标准基础上,将新建、改扩建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补助标准提高20%。护理型养老机构具体扶持条件由省民政厅另行制定。

3.提高符合条件的民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根据入住机构的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数进行补贴,从每人每年360元、600元、720元分别提高为600元、1200元、2400元。

4.调整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和补助政策,集中资源和资金,依托省级政务云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一个平台、服务全省”,不再以市或县为单位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服务效果好、入网老年人比例高的平台运营机构给予一定经费奖补,具体政策由省民政厅、财政厅另行研究制定。

5.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持力度。推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发展,对具备日间照料、失能老年人托护、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由专业机构和服务组织托管运营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经当地民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确认,给予一定经费奖补。开展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省级对每个实验区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6.对本科、专科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给予奖励,与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实际工作满3年后分别给予2万元和1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技工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享受专科毕业生补助政策。延长设立养老服务专业奖补政策至2020年。

(四)创新投融资支持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通过贷款贴息、小额贷款、上市融资,以及推进应收账款质押、预期收益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展投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探索开展养老产业债券发行工作,对相关手续齐备、偿债保障措施完善的养老产业发债申请项目,适当放宽审核政策及准入条件;对具有稳定偿债资金来源的养老产业项目,可按照融资—投资建设—回收资金封闭运行的模式,开展项目收益债券试点。探索开展以房养老试点。探索将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优惠土地和补助资金作价记账,政府不参与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收益分红和债务承担,对改变养老用途的,由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进行追偿和处置。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行业规范、业务指导职责,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资金补助结构和使用效益。教育、公安消防、卫生计生、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环保、税务、统计、工商、质检、金融、价格、老龄、银监、保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行业监管。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依托省级政务云平台,建设全省养老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和山东养老信息网,打造互联互通的行政管理、服务提供和宣传推介平台。制定全省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出台一批养老服务业发展急需的地方标准。建立养老服务业统计制度,完善养老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养老机构、组织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举报和投诉等制度,依托各级养老服务协会、家政协会定期对养老机构、组织运营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积极妥善解决老旧养老服务设施的消防、环保、卫生防疫等问题,对因年代久远或其他客观原因无法办理建设、施工、规划许可、土地证明等消防许可、环保等前置证明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协调出具土地性质、房屋权属等相关证明文件,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协调专业机构进行房屋质量检测,环保部门协调完善环保手续,消防部门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手续。

(三)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山东养老服务信息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对“孝润齐鲁〃安养山东”养老服务品牌宣传推介,扩大品牌效应,使“孝润齐鲁〃安养山东”养老服务品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传承齐鲁孝文化、引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敬老、养老、爱老、助老、孝老传统美德,广泛宣传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及各级扶持政策,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表彰奖励优秀养老服务品牌、养老服务项目和养老服务人员,形成敬老、为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督导检查。将养老服务业纳入省政府重点督查事项,重点督导发展养老服务业部门任务分工以及养老设施资金扶持、用地保障、价格优惠、税费减免等有关政策落实情况,清理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解决养老设施项目“落地难”问题。各地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民政和老龄部门要加强对本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第二篇: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鲁政办字〔2016〕104号

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016/07/19 00:00 浏览次数:38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山东省知识产权

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104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7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省科技厅 省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运营服务、金融服务、交易服务、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等。为加快推进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以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目标,不断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加快创新型省份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为强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7年,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水平基本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服务领域如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服务水平和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行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到2020年,基本完成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服务业成为高技术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其规模和产值占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明显提高,实现行业产值20亿元左右,从业人员3万人左右,知识产权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具体目标:

1.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到2017年,知识产权服务业链条基本完善,知识产权代理、信息及法律服务基本覆盖全省,运营服务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咨询服务产品进一步丰富,知识产权培训服务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市场主导转变。到2020年,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服务内容更加完善,服务手段更加丰富,充分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知识产权服务业综合竞争实力和行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省市行列。

2.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到2017年,初步建立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行业行为规范,优化行政监管与行业自治自律相结合、有利于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管理环境。到2020年,建成政策完善、管理规范、竞争有序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

3.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实力更加强大。到2017年,全省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基本齐全,专业人员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其中专利代理机构(含分支机构)达到100家,执业专利代理人达到700人,商标代理机构达到1400家,版权登记代办机构达到6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达到15家。服务机构平均人数达到10人以上,年营业收入过千万元的服务机构达到10家。到2020年,全省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专业人员规模达到万人以上,其中专利代理机构(含分支机构)达到200家,执业专利代理人超过1000人,商标代理机构达到1500家,版权登记代办机构达到10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达到30家,年营业收入过千万元的服务机构达到20家。

4.知识产权服务集群优势显现。进一步强化市场对知识产权服务业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到2017年,培育10家创新性强、辐射范围广、具有示范带头效应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和2—3家优质知识产权培训机构,建成1-2个集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代理、评估、交易、知识产权孵化、商用营运以及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到2020年,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品牌服务机构数量达到20家以上,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试验区达到3—5个。

二、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一)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深入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优化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发展布局。

1.建设济南知识产权运用示范区。依托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各城市,重点发展知识产权运营、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运用和研究机构,重点建设2-3家国家级专利运营机构,引进和建立2-3家高水平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服务机构。

2.建设青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试验区。充分发挥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区位优势,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中德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向青岛集聚。

3.建设烟台、潍坊、济宁等知识产权服务业富集区。充分调动各市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与行业协会、企业、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在经济、科技较为发达并有条件开展代办工作的市,设立版权登记办公室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业规模,打造区域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城市。

(二)知识产权代理服务。

1.加快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专利、商标、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引导合理布局。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我省经济活跃产业密集区域,重点支持发展50—80家国内一流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在淄博、东营、泰安、济宁等区域,培育100—150家基础较好、能力较强、业绩显著、信誉优良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2.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重点培育10-20家行业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标杆机构。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培植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和手段,在高端数控机床、生物技术制药、云计算设备、玻璃纤维等产业领域,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

3.培育服务品牌机构。进一步开放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引导我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资源整合。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型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总体水平提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工作,有效运用财政资金“杠杆”的作用,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推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业从单一的代理申请服务向综合、全面、高端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转变,重点培育50家基础好、能力强、信誉良、市场占有率高、在全国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介服务机构。

(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1.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依托国家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中心,充实人员队伍,提升执法能力,不断深化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公益性服务,在我省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行业自律机制和重大知识产权纠纷援助机制。继续推进省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提高维权援助工作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维权援助服务。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服务机构开展海外维权业务。协调有关部门、中介机构、研究机构及有关专家,重点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提供维权援助服务。

2.建立行业协会、驻鲁商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开展全省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试点工作,研究并制定行业协会、驻鲁商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规则,积极推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纳入行业协会、商会章程,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全省首批选取10家行业协会和驻鲁商会列入省级试点,到2020年达到行业协会和驻鲁商会全覆盖。

3.鼓励和引导有资质的服务机构开展法律服务。拓展企业上市、并购、重组、清算、投融资等商业活动中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援助服务,支持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形成对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服务体系,全方位保护市场主体创新成果。重点培育50—100家具有法律特色优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4.建立产业知识产权侵权监控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积极引进和培育我省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我省重点发展产业主要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布局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分析,预判知识产权风险和威胁。引导集群产业采取知识产权联合布局、防御性知识产权收购、知识产权许可谈判和启动专利权无效程序等多种形式,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产业重大知识产权纠纷与争端,增强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在省政府确定的新医药和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我省部分传统优势产业领域,逐步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监控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

(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1.打造知识产权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整合现有区域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专题信息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立统一高效、功能完备的山东省知识产权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信息、运营、咨询、法律等内容的一站式服务。在17市设立分平台,在县级设立网络服务端口,构建省、市、县三级平台服务体系。

2.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服务。重点建设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半导体发光)、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新材料)2个国家级专利导航试验区。面向产业内重点企业,选取我省重点领域继续实施专利导航项目。依托有资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入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分析,积极推动分析成果落地,为产业和区域发展服务。

3.加大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和利用力度。政府掌握的知识产权信息资源,除涉及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以外,逐步免费向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开放。支持并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以信息(数据)资源深度加工分析为基础的增值服务。依托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对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深加工,对技术研发方向进行动态分析,帮助企业了解行业知识产权布局,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知识产权运营服务。

1.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省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企业做大做强。设立山东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资本等进入知识产权运营市场。引导并支持运营企业与我省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提供知识产权收储、开发、投资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能力。以知识产权运营手段,促进军民融合与技术转移。加强各运营试点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建立省知识产权运营联盟。

2.大力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积极引进优秀知识产权运营机构,鼓励并支持专利运营机构的发展。推进我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布局,重点打造省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机构和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市建设。到2018年,运营试点市达到6个,省、市布局的知识产权运营试点机构数量翻番,推选部分运营业绩突出的试点单位进入示范行列。到2020年,全省拥有2000名左右能力突出、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专业运营人才,10-15家的运营试点机构,3-5家的运营示范机构,6-8个山东省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市。

3.加强关键产业领域知识产权运营。围绕我省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开展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导并帮助我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强专利储备,积极培育高质量的专利组合,通过专利的转让、股权化、资本化等方式提升知识产权资产收益。到2020年,收购、委托运营或获得许可的专利数量达到4000项,推动组建专利池400个,推动200项专利纳入技术标准。4.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银行”。引入国内外知名的投行或商业财团,设立集知识产权收储、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等知识产权服务为一体的知识产权“银行”,为省内企业或院所开发专利技术、运用专利技术提供支持。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立国内首家现代农业知识产权银行,主要针对耐盐植物、功能食品和农业装备等技术领域,开展专利的收储、托管、孵化、质押融资、许可、产业化等试验,形成耐盐植物特色农业专利技术的集散地。

(六)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1.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其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发生的利息和评估费,给予贴息和补助,减轻企业融资负担。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合作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形成的呆账,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合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开展,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达到200亿元以上。

2.加快培育和规范专利保险市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方式,鼓励保险机构创新运营模式,开发设计符合企业需求的专利保险险种,加强企业参保引导和服务。为企业投保专利保险提供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保。

3.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进一步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在加强调研、积极探索的基础上,适时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试点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先行先试,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政策研究和扶持。

(七)知识产权交易服务。

1.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服务。进一步强化各类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间合作,鼓励资产评估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服务业务,多方探索建立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并充分体现知识产权核心价值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及价值分析试点,搭建资产评估与知识产权专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合作平台。

2.搭建专利交易服务平台。打造全省统一的山东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培育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专利和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为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提高版权交易服务能力。培育扶持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东、西区)、台儿庄版权贸易基地等2个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基地)和山东(潍坊)云计算版权交易园区、山东省(文交所)版权交易中心2个省级版权交易中心做大做强。依托山东省数字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构建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版权交易体系,提供文字、图片、音乐、影视、设计、广告、动漫、游戏、软件等多个门类的版权交易服务,打造版权信息交流、版权交易服务、版权投融资、版权公共服务等平台。

(八)知识产权咨询、培训等服务。

1.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咨询、规划咨询、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实务咨询、营销策略等高端服务。进一步加大全省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试点工作力度,增加试点项目数量。采取项目招标方式,选拔并培育一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机构。推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机构交流合作,培养分析评议人才。推广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先进经验,指导部分基础较好的市和园区率先建立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制度。2.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类创新创业园区等知识产权集聚区设立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机构,支持并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开展知识产权战略与发展研究、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知识产权申请、监测及侵权预警、侵权行为调查取证等知识产权事务性工作进行外包托管服务。

3.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服务。全面推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简称“贯标”),大力培养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辅导人员,到2020年达到600名,基本满足我省企业贯标需要。

4.开展公益性知识产权培训。依托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不断推进远程培训工作力度,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教育。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培训。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导并鼓励中介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本参与办学,组建知识产权培训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入职培训、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强化对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运营、企业专利贯标、知识产权法律等各类知识产权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结合省级知识产权(专利)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商标战略资金等,统筹支持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配合国家专利运营和知识产权金融质押试点,利用省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投向知识产权服务业,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积极探索采取专项资金支持、股权投资、PPP模式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试点单位、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优秀服务机构品牌培育、知识产权导航、分析评议、运营试点和高端服务人才引进等项目的实施。

(二)加大政府购买知识产权服务力度。

将知识产权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明确政府购买知识产权服务的种类和内容,积极推进政府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决策、产业行业发展规划编制等活动中引入知识产权分析评议。鼓励有政府投资参与的重点科技项目购买知识产权服务,对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重大科技经济活动要进行知识产权立项评价和跟踪分析,有效控制项目风险,提高项目运行质量。

(三)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

建立高等院校专门人才培养与在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高等院校要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内容。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并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支持代理机构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采取国内外引进和强化省内培养相结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层次优秀师资人才队伍。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发挥自身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突破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资源瓶颈。探索建立专利技术人员职务系列,开展相关人才评价工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支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制定专项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计划,推进相关领域、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强化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在知识产权高端实务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

(四)完善行业信用考评体系建设。

强化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行政监管,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档案,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在行业自律、标准制定、产品推广、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坚决查处和遏制违法违规从业行为。依法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执业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引导其自我约束、自主经营和健康发展。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1日印发

第三篇: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建宁小学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坚定执行校委关于探明全校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强力推动全校转型升级步伐的决策,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建宁小学在新的起点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根据校教育局《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准确把握我校教育事业在转型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切实找准发展路径,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崛起腾飞,全面完成我校“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争当排头兵。

二、主要目标与内容

开展此次大讨论活动,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十二五”规划为目标,以理清发展思路为重点,以破解发展难题为抓手,紧密结合实际,着力处理好“三种关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积极推动“五个转型升级”。

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依据现状常规推动与围绕目标跨越发展的关系,关键是抬高发展起点。二是处理好寻求又好又快发展与强化基础支撑的关系,关键是把发展基础打牢。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三是处理好争取上级支持与依靠自身努力的关系,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切实增强内生动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学校的事情办好。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担当意识。广大教师尤其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意识,倡导敢于担当的作风,要有胸怀,有气度,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在转型升级上多挑担子、多担责任,真抓真转、敢抓敢转。二是学习意识。要加强学习,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素养,提升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操作能力、动手能力,打开转型升级局面,取得实效。三是创新意识。转型升级要把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等一整套创新付诸于实际行动,把创新的要求贯穿到学校的全过程。四是务实意识。要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意识,把转型升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说了干,定了办,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积极推动“五个转型升级”。一是推动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二是推动人才建设转型升级,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师德唯先的师资队伍。三是推动价值取向转型升级,改变对教育的功利价值的过渡追求,转向对人的价值追求。四是推动培养模式转型升级,转变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转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五是推动教师发展方向转型升级,由以前单纯强调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教师的专业境界和专业能力提升。

三、方法步骤

此次大讨论从12月初开始,到12月底告一段落,分三个阶段进行。主要方法是:坚持在学习与交流中开展大讨论,坚持在“走出去”与其他地校、其他人员的比较中开展大讨论,坚持在触及问题中开展大讨论,坚持在广泛征求意见中开展大讨论,坚持在深入实践中开展大讨论。具体步骤是:

(一)全员发动,深入学习阶段(12月1日-12月8日)学校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重点深入学习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市委李书记在全市学习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最前沿的转型升级理论,认真学习区委尹书记在全校“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的大讨论活动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增强教师对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大讨论活动的主要任务和方式。要通过举办研讨会、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将学习活动推向深入。

(二)分析检查,广泛讨论阶段(12月9日-12月25日)。对照转型升级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讨论,认真查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围绕如何转型升级,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学习思考,对如何转型升级研究不深不透,缺乏前瞻性,满足于一知半解,分不清重点,理不清主次,谋划不了全局。二是围绕实现争先进位,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作风松懈,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自我陶醉,固步自封,自我感觉良好。三是围绕打破墨守成规思维,进一步开拓创新。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谋划工作突破不了思维定势,不善于打破一些框框调调;办事按老套路,惟书惟上,不敢越雷池半步,领导没说的不敢办,文件没规定的不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不敢试。四是围绕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增强工作闯劲。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感到束手无策,工作中求稳怕乱,畏首畏尾,畏难不前,怕出乱子,怕担责任;缺乏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勇气,缺少开拓奋进、顽强拼搏的锐气,缺乏敢做敢为、勇于担当的精神。五是围绕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强化执行力。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意识差,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对查摆出的问题要逐一剖析原因,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办法。

(三)整改提高,形成发展思路阶段(2011年12月26日-12月31日)。各学校要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理清思路,制定措施,明确重点,落实责任,认真进行整改,力求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并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深入谋划2012年的工作,形成明年的工作思路,上报局党委。

四、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党支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全校“抓转型、促发展”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王保国为组长,副书记吕恒莱为副组长,文萍、陈春、陈莹琛、朱清、滕步红、李明朵、惠永丽、张善喜、孟祥斌、贺剑为组员。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并按照局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设计活动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大讨论活动。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建宁小学校园网”开设“抓转型、促发展”大讨论活动专栏、专题,把好舆论导向,及时发布学校的活动信息。学校要利用电子屏、宣传栏、黑板报、学习园地等阵地,做好大讨论的宣传推广,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大讨论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对开展大讨论活动中的进展情况,要及时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信息,加大宣传力度。

(三)统筹兼顾,注重实效。学校要正确处理开展大讨论活动与做好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的关系,要紧密联系实际,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对查摆出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要注意做到学习讨论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把转型升级的理念落实到推动各项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认真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上来,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具体安排

(一)12月5日-12月8日 1.制定活动方案 2.成立大讨论领导小组 3.制定活动方案

(二)12月9日-12月25日

1.组织学习省、市、区党代会文件、市委李书记讲话。2.教师围绕争先进位进行分组讨论。3.组织教师演讲比赛 4.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报道

(三)12月26日-12月31日

1.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2.完成大讨论总结 3.制定2012年工作思路 建宁小学 2011-12-7

第四篇:服务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汇报

服务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汇报

发改委、服务业办

(2011年5月26日)

今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两个加快”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服务业转型发展“三个提升”,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服务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现将全市服务业转型升级所抓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新兴产业提速发展,推动服务业产业质态转型。围绕近两年来我市迅速崛起的现代物流和服务外包两大新兴产业,推动全市服务业质态大提升。提速发展现代物流。一大批物流项目相继竣工投入运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及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今年一季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如皋港物流园区新招引物流、贸易和配套企业19家落户注册。800万吨煤炭选配加工物流、120万吨废钢资源再生利用物流、120万吨矿石选配物流等12个基地型项目即将落户。提速发展服务外包。软件园科技研发用房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全市服务外包产业体系日趋成熟。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呈现集群发展的态势。1~4月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5家,累计达到97家。新增服务外包执行额1.06亿元。科技城(软件园)累计引进106家企业成功注册落户,其中50家为软

件企业,14家为电子商务企业,22家为文化创意企业,20家为总部经济。新兴产业的崛起,极大地优化了我市服务业产业结构。在全市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服务业质态得到明显的转型升级。

二、突出招大引强,推动项目投入质量转型。今年以来,服务业投入最大的亮点是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在手在谈项目65个,已有39个项目已完成注册。软件园(桃园镇)已有瑞声科技、东远信息等26家服务软件外包和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其中由台湾上市公司瑞声集团投资的瑞生科技(如皋)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280万美元,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同时,与世界五百强企业百胜集团,国内知名企业东软集团、浙大网新、神州数码、亨通光电集团、大华软件、威德电子等60家以上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如皋港复星钢材加工物流、航空园、中波物流等23个重要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如城镇家乐福大卖场、香港宝龙集团投资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美国东亚银行眼糖集团投资的软件研发生产等20多个在手在谈项目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项目152个(包括23个基础设施项目和39个房地产项目),其中经营性项目90个(亿元以上项目37个),今年计划总投资68.04亿元,到目前已投入32.23亿元,是历年来同比在建规模项目最多、亿元以上项目最多的一年。

三、坚持集聚发展,推动服务业发展模式转型。我市现有的四个南通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获得长足发展,一季度四个集聚区新增入园企业133个,营业收入15.83亿元,完成税收3461万元。花木交易集聚区今年发展的势头非常好,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预计全年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科技城(软件园)以创建国家级软件园和科技孵化园为目标,加快园区工程建设进度。一季度新引进软件服务外包企业32家,已与复旦、东南等知名高校建立了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引进创业创新人才15名,园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人才18名。同时积极培育新的服务业集聚区。一是打造中央商务集聚区。推动建设主城区4.8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建设,目前已达成开发意向。二是沿江人才和人力资源市场集聚区。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市场正在进行内部装修,15万平方米的标平厂房和10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园正在抓紧设计;三是汽车贸易集聚区。积极打造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汽车贸易集聚区。目前已有6家4S车店投入运营,在建的4家部分正在洽谈。

四、提升运行质量,推动服务业增长方式转型。今年年初,我们制订和完善全市服务业考核方法,对镇区服务业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加大了考核力度,推动全市服务业运营效益在去年较高增幅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性提升,把转型升级贯彻到整个工作之中。服务业税收是直观反映服务业运营情况的标尺。由于强化了对各镇区服务业运行质量的考核,全市服务业运行质态明显提升,服务业税收在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又有新的突破。全市1~4月份服务业税收7.15亿元,同比增长28.74%。16个镇中,有8个镇增幅达到100%以上。吴窑镇今年1~4月份服务业税收达到3243万元,是去年同期10倍。九华镇、白蒲镇、高明镇分别增长214.72%、149.62%、139.98%。如城镇一季度服务业税收达到1.47亿元。

五、启动“主辅分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今年以来,我们以延伸产业链为突破口,在推动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上下功夫,组织部分人员到海安学习“主辅分离”工作,正式启动我市“主辅分离”试点工作,先后选择双钱集团、熔盛重工、双马化工等六家企业进行“主辅分离”试点工作,重点发展科技研发、贸易营销、物流配送、人力资源培训、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到目前为止已注册成立3家研发设计、物流企业。

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激发全社会参与服务业转型的热情。一是将省政府服务业提速计划和扶持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我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汇编成册,便于各镇区园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二是今年初服务业办和新闻传媒集团联合开设《聚集服务业》专栏,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如皋动态大容量、高频率地宣传服务业发展政策,介绍服务业成功创业典型,在全社会形成“提速发展”现代服务

业的氛。三是继续在全市13个行业中开展争创最佳服务业企业竞赛活动,对行业竞赛中获得名次的企业市政府给予表彰。四是以旅游项目建设投入“五比”竞赛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加大在建项目的推进力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全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服务业。

第五篇: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解读

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解读

作者: |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 时间:2015-04-21 山东省政府官网4月10日发布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促进本省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打造新优势。

该实施方案总共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山东省已经形成比较坚实的煤化工产业基础,围绕“焦、肥、醇、炔、苯、油”六条特色发展主线,形成了煤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尿素、甲醇和醋酸等)产业链及相关产品系列。

2013年全省合成氨产量783万吨、尿素(不折纯)1063万吨、焦炭(895,-6.00,-0.67%)4317万吨、煤焦油167万吨、粗精苯60万吨、甲醇476.7万吨、焦炉净煤气64亿立方、液化天然气(LNG)307万吨。其中尿素产量居全国第一。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山东省煤化工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传统工艺技术和产品比重大、环境治理压力大、资源优势弱的问题比较突出。

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将山东省纳入煤炭消费控制区域,明确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鲁四省市煤炭消费比2012年净削减1亿吨。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政策,对煤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化工企业用水量大,能耗高,节能减排和治污任务重。目前,山东省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全省煤炭年调入量达到2.5亿吨左右,煤炭价格较高,转化成本高。同时,工业用地、建设、原材料、物流和人工等成本明显高于西部省区,导致煤化工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攀升。

三、发展趋势

受下游产业产能过剩、增速放缓影响,我国合成氨、尿素、焦炭等传统煤化工产业需求和利润空间大幅压缩,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升级换代势在必然。现代煤化工成为产业调整升级的主攻方向。

目前我国煤制油、烯烃、芳烃、天然气、乙二醇,以及焦炉煤气制CNG、LNG等工艺技术突破和示范工程均获重大进展,但今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压力将持续加大,要求煤化工必须发展清洁高效生产技术,提高产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

四、发展目标

山东省将加快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压缩煤化工产业落后产能,重点发展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全省焦化行业完成淘汰4.3米以下焦炉落后产能,焦化产业链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到2020年,煤化工产业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现代煤化工产业比重和精细化工率有大幅度提高。

重点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废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各项指标优于国家、行业或地方强制标准,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17年,煤化工产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3年降低3.5%;到2020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7年降低3%。

到2017年,建成鲁南、枣庄、菏泽、济宁、聊城、鲁北、鲁中等7个省级产业基地,到2020年,再建成潍坊、淄博、临沂等3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

五、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促进现有初级产品向下游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化工材料方向延伸,与石油化工、生物化工有机结合,培育形成化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清洁能源、焦化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链。

其中精细化工产业链,以甲醇、醋酸、合成气为基础,重点发展甲醇深加工产品、醋酸、尿素、聚丙烯、醋酸乙烯、醋酐、草酸、二甲醚、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低密度聚乙烯(LDPE)、二甲基酰胺(DMF)等产品。

清洁能源产业链,以甲醇为原料,生产醋酸、二甲醚、烯烃、变性甲醇燃料产品,形成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推广实施甲醇替代汽油工程,争取列为国家甲醇汽车试点省份,研究制订甲醇汽油推广应用实施意见

六、保障措施

后续将从加强技术创新、财税支持、企业管理及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来促进本省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下载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

    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山东省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9月2日印发)

    山东省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9月2日印发)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各类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和集大成者。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是促进农业提质增......

    提高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分离服务业发展

    提高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后金融危机的到来,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我市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相互叠加,对我市经济社会发......

    服务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典型案例

    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典型案例 第二节 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一、替代跨国公司产品,提升企业技术实力二、通过技术跨越,直接进入先进技术领域三、跨越多重技术领域的嫁接,实......

    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作者:陈国宝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 摘要:杭州市由“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为四季青街道现代服务业尤......

    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精选合集)

    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建筑业新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行业改革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

    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解读

    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解读 2013-08-16 08:30:58 来源:交通运输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新增造船订单严重不足,新船成交价格不断走低,产能过剩矛......

    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国际金融危机后,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悄然涌动: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