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口退税风险管理指南修改稿(小编推荐)
出口退税风险管理指南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推动和增强出口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和复杂多变,使出口退税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出口退税的管理难度和风险也相应加大。强化风险意识,引入出口退税风险管理,是提高出口退税管理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
涉税的风险项目就是要通过对出口退税各环节风险的认识、估计衡量,排查产生的出口企业管理中的各项指标,通过有效的管理将风险导致国家税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出口综合增长率异常风险管理
(1)风险点:出口增长率超过风险指标值,则可能存在虚假出口、套汇、买单经营或发生借权、挂靠经营等问题。
(2)风险识别:出口增长综合异常率超过+30%以上的(比率由省局下达预警任务时确定,也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进行风险核查。
出口增长率=∑(海关001电子信息中报告期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基期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基期USD离岸价)×100% 敏感货物出口增长率=∑(海关001电子信息中报告期敏感货物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基期敏感货物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基期敏感货物USD离岸价)×100% 异地口岸报关增长率=∑(海关001电子信息中报告期异地口岸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基期异地口岸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基期异地口岸USD离岸价)×100% 扩展码商品出口增长率=∑(退税明细申报中报告期高(低)退税率扩展码商品出口额-退税明细申报中基期高(低)退税率扩展码商品出口额)/∑(退税明细申报中基期高(低)退税率扩展码商品出口额)×100%
(3)风险应对:根据“监控决策系统/税源监控/出口退税管理”自动发布的预警类异常指标进行应对。
对增长率异常的企业,应确定企业的出口增长是否有其与出口量
相应的生产能力,是否存在虚假出口、套汇、买单经营等问题。
根据敏感商品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调查。从合同的签订、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能力是否合理、出口是否真实,以及资金流向等各方面各环节进行监管,防止骗取出口退税情况发生。敏感货物一般是指:体积小,价值高,退税率高的货物;出口农产品或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货物;根据情报交换,不同时期虚报出口较集中的货物。
异地报关的风险在于虚假报关。通过对距离本企业较远口岸报关出口商品的分析,判断该企业出口商品的报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非自产产品(生产企业)和假报关出口的情况,如果是委外加工,要调查业务真实性,防止企业虚假报关,骗取出口退税情况发生。
对扩展码商品应进行实地调查,从生产原料、生产流程、商品属性、用途等方面判断企业有无对商品扩展码的不正确使用,防止骗取出口退税情况发生。企业对扩展码的不正确使用,不仅表现在选择高退税率方面,也会体现在选择低征税率方面,因为较低的征税率,对不予退(免)税的出口商品来说降低了税负。
二、出口视同内销补征税风险管理
(1)风险点:监控出口企业应视同内销补征税的出口货物是否按规定补征税。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按月提取应视同内销补征税数据。(3)风险应对:征税部门根据退税部门每月定期发布的应补征
税出口数据,核查企业是否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
出口应视同内销补征税的货物范围、计算公式、申报时间、申报方法见《出口货物视同内销补征税操作指南》。
三、外汇核销风险管理。
(1)风险点:外汇核销单电子信息异常,可能存在假报出口、国外退货或应扣回已退税款并视同内销补征税等情况。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提取逾期未收汇核销的以及收汇金额小于报关出口金额5%以上的企业数据。
(3)风险应对:
退税部门每年底比对一次A、B类企业外汇核销信息,其他企业每月核对外汇核销信息,通过比对产生异常外汇核销单电子信息。退税部门审核人员对超期未核销的应及时与企业联系,了解具体情况。如属于远期收汇的,应核查企业的远期收汇台账。如确属无核销单电子信息也无纸质核销单的,追回已退税款、不予退税、同时进行补征税等处理;如发现企业可能存在假报出口的,移交稽查部门查处;
四、出口到特殊监管区域货物的风险管理
(1)风险点:出口增长率超过风险指标值,则可能存在虚假出口、套汇、买单经营或发生借权、挂靠经营等问题。
(2)风险识别:出口特殊监管区域业务综合异常率超过+30%以上的(比率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浮动确定),进行风险核查。
入区零退税货物出口增长率=∑(海关001电子信息中报告期入区零退税货物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基期入区零退税货物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基期入区零退税货物USD离岸价)×100% 特殊监管区域出口增长率=∑(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出口至特殊监管区域的报告期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出口至特殊监管区域的基期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出口至特殊监管区域的基期USD离岸价)×100% 特殊监管区域新增货物出口额占比=∑(海关001电子信息中报告期新增货物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企业同期USD离岸价)×100%(或可不选用)
运至异地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出口额占比=∑(海关001电子信息中报告期出口至异地特殊监管区域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企业同期USD离岸价)×100% 特殊监管区域敏感货物出口额占比=∑(海关001电子信息中报告期敏感商品USD离岸价)/∑(海关001电子信息中企业同期USD离岸价)×100%(3)风险应对:根据“监控决策系统/税源监控/出口退税管理”自动发布的预警类异常指标进行应对。
入区零退税货物出口分析:区外企业进入特殊监管区域的零退税率货物出口增幅大、占本地区比重高,可能带来较大的退税管理风险。应从该类操作形式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业务的合理性、真实性等角
度,进行深入分析,延伸调查,防范偷、骗税情况的发生。
出口增长率的分析:根据出口增长率大小,分析企业出口至特殊监管区域的增长情况,确定企业的出口增长是否正常,是否有其与出口量相应的生产能力是否存在虚假出口、套汇、买单经营等问题,加强日常监管,防范骗取出口退税情况发生。
新增货物出口额比重分析: 出口至特殊监管区域的新增货物占比高的,可能存在假报出口、混用商品代码以及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等风险。
运至异地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出口额比重分析:运至异地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出口额占比高,可能存在规避监管、虚假报关以及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等风险。
敏感货物出口额比重分析:所谓敏感商品,也就是骗税多发商品。敏感货物出口额占比过高,将增加出口骗税的风险。
五、出口免税收入滞后申报的风险管理。
(1)风险点:企业出口免税收入滞后申报,造成少缴增值税款、多退税款或少缴所得税的风险。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免税收入申报滞后数据。(3)风险应对:申报期结束后,征税部门登录外挂软件,采集免税申报滞后数据,并根据征管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征税部门未按规定进行处理的,退税部门将定期通报。
六、运费、保险费、佣金未按规定冲减销售收入风险管理(1)风险点:以离岸价以外成交方式结算的,发生运保佣未按规定冲减外销收入、造成少缴或多退税款,少缴所得税等。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未按规定冲减销售收入数据。(3)风险应对:将提取的异常数据转交税源管理部门进行实地核查,核查企业报关出口的成交方式,并通过比对报关单、运费、保险费、佣金等纸质资料,与其账务处理情况进行核对,是否存在取得“运保佣”而没有冲减出口销售收入,或将“吊装费、报检费等”等项目列入“运保佣”而冲减外销收入的,同时,核实企业在做免税申报时,申报的贸易性质码是否正确”。
七、无备案单证或备案单证不齐风险管理
(1)风险点:企业无备案单证或备案单证不齐一方面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另一方面存在国税发[2009]24号文件等七种行为等。
(2)风险应对:定期核查企业的单证备案情况,退税部门定期抽查,对新办出口企业进行适时提醒服务,凡对备案单证核对有疑问的,可暂停退税,将有关情况核实清楚后按规定处理。出口企业未按要求装订、存放和保管备案单证的,信息传递税源管理部门依照相关规定处罚。出口企业提供虚假备案单证、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不能提供备案单证的,追回已退(免)税款,未办理退(免)税的,不再办理退(免)税,并视同内销货物征税。
八、换汇成本异常风险管理
(1)风险点:换汇成本超出合理范围,有可能多退税款或少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的可能。
(2)风险识别:通过出口退税审核系统疑点数据采集换汇成本换汇成本异常数据。
换汇成本=购进货物不含税价格/出口美元离岸价(3)风险应对:
疑点调整人员要求出口企业提供盖有公章的书面材料,对换汇成本偏高核实是否存在高进低出、向境外关联企业转移利润、走私、故意压低出口不退税商品的计税价格的可能,对汇成本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核实则该商品的出口是否为亏损产品,对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将疑点数据下发至税源管理部门进行评估应对。
徐青添加
九、大额出口、高退税率管理
(1)风险点:考察单笔出口的金额,对于大额出口可能蕴含虚假出口的风险,如果是新客户、新产品,则风险更加。
(2)风险识别:通过出口退税审核系统疑点数据采集单笔出口超过50万美元的,退税率超过10%以上的数据。
(3)风险应对:通过函调系统发函,调查分析供货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供货企业销售的出口货物,根据供货方所在地税务机关出具的“出口货物税收函调回函证明”和“出口退税审核系统”中相关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是否出现以下异常情况。
1、供货企业在短时间内,集中生产销售给出口企业的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出口货物的金额较大。
2、根据供货企业的纳税人登记码,通过“出口退税审款系统”中有关功能和其它一些办法,调查在一个地区内,该供货企业在近时间内销售额很大。
3、供货企业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连号发票,并且每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相同,金额又接近规定的限额。
发现上述情况后,将风险数据下发至风险应对部门进行应对。
十、出口数量与进货数量不匹配的风险管理
(1)风险点:出口与进货数量不一致,有少缴增值税与所得税的可能。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出口数量与进货数量不匹配数据。
(3)风险应对:将风险数据下发至税源管理部门,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应对。
出口数量大于进货数量,分析是否存在多报出口或出口货物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是否存在成本核算和税前列支项目无合法凭证的,从而导致出口数量超过进货数量部分未视同内销申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的情形。
出口数量小于进货数量,分析退税申报时录入的进货数量与出口
数量一致,但金额是大于出口数量应分摊的进货发票金额,造成多申报出口退税的情形,是否存在未出口销售的货物已结转成本,少申报缴纳所得税的情形,对实际出口数量小于进货数量,扣减企业多申报的出口退税并按规定进行处罚。十一、一笔出口来源于多个供货单位的风险管理
(1)风险点:一笔出口来源于多个供货单位的出口货物,存在取得虚开发票的可能。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一笔出口来源于多个供货单位数据。
(3)风险应对:退税审核人员逐笔核对进项发票,特别是对单价、运费等项目进行重点核查,了解从不同单位进同一种商品的具体原因,从而判断购进货物的真实性。对存在明显疑点的,转函调管理岗进行发函。
十二、退(免)税比例异常风险管理
(1)风险点:生产型出口企业免抵退税额中应退税额比重较大,可能存在多退税款或少缴税款。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风险值偏高的数据。
风险值=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
(3)风险应对:将风险值超过80%的企业信息传递到税源管理部门,由风险应对部门调查核实退(免)税比例异常原因,分析处理。
应退税额比例过高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评估期前和评估期内集中进货导致进项税额较大;
2、评估期前和评估期内取得虚开进货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进项税额虚大;
3、评估期内出口未申报退税导致免抵退税额偏小;
4、评估期内出口的计划分配率偏高导致免抵退税额偏小;
5、隐瞒内销收入;
6、其他。
十三、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指标风险管理
(1)风险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异常,有外购出口、或改变退税率出口的可能。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异常的数据 风险值=(某商品报告期USD金额-某商品基期USD金额)/某商品基期USD金额×100%(3)风险应对:
将风险值超过60%的企业信息传递到税源管理部门,由风险应对部门调查核实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异常情况并加以应对。
对风险值超过60%的,分析企业生产商品的的结构变化,尤其对首次出口的商品占总出口的比重,以及首次出口商品与原出口商品不同的比较,分析企业生产工艺是否有变化,是否有外购商品出口,是否将低退税率商品改为高退税率商品出口,是否有新的供货客源及可靠性。
十四、进料加工手册核销风险管理
(1)风险点:手册实际分配率异常,有造成多退税款或存在人
为调节计划分配率可能。
(2)风险识别:通过出口退税审核系统退税评估模块产生数据。(3)风险应对:退税审核人员核查实际分配率的真实性。实际分配率大于1的,可能原因:第一、出口货物价格持续下跌;第二、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调,造成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第三、进口料件数据申报错误。
对前两种情况,实际分配率取1,差额部分调整免抵退税额与不予抵扣税额,对第三种情况,重新计算实际分配率,差额部分调整免抵退税额与不予抵扣税额,如不属上述原因,则企业可能提供虚假核销数据,将信息传递至稽查部门查处。
实际分配率与计划分配率的负偏差大的原因:第一,进口料件申报过小或不全;第二,补税边角余料过大;第三,结转至其他手册的料件金额过大;第四,出口货物价格上涨;第五,结转至其他手册的成品金额偏大;第六、残次品金额偏大;第七,企业有意高估计划分配率。
实际分配率与计划分配率的正偏差大的原因:第一、进口料件申报过大;第二,补税边角余料过小或者申报不全;第三、结转至其他手册的料件金额过小;第四,出口货物价格持续下跌;第五,有本手册出口未申报退(免)税的情形。
属于人为调节计划分配率,而达到当期多退税款,或在无留抵或留抵税金小且征退税率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故意高估计划分配率,而达到当期少缴税款的,将信息传递到税源管理部门进行限改,属于申
报错误造成的,调整免抵退税额与不予抵扣税额,属于提供虚假核销数据,将信息传递至稽查部门查处。
十五、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风险管理
(1)风险点:免税申报时高报出口退税率,造成少转出进项税额。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小于实际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数据。
(3)风险应对:征税部门根据退税部门每月定期发布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有误的数据,核查企业是否按实际征退税率之差做进项转出,对申报错误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六、生产企业审批应退税额不及时冲减留抵税额、进料加工手册核销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为负值不及时冲减留抵税额风险管理
(1)风险点:应退税款、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不及时冲减留抵税额,容易造成多退或少缴税款。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审批应退税款与增值税申报表不一致数据、审核系统出具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与增值税申报表不一致数据。
(3)风险应对:征税部门根据退税部门每月发布的不一致数据,核查企业是否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对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而造成少缴或多退税款,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七、汇率的风险管理
(1)风险点:未按定汇率记帐,申报免抵退税不准确,造成多 退税款或少缴税款。
(2)风险识别:通过外挂软件产生汇率使用不正确数据。(3)风险应对:征税部门根据退税部门每月发布的不一致数据,核查企业记账汇率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对使用不正确的,责令企业整改,并进行免抵退税调整及纳税调整。
货源地问题
第二篇:出口退税检查指南
一、检查对象
(一)自营或代理出口外贸企业(以下简称“外贸出口企业”);
(二)自营或委托出口自营生产型企业(以下简称“自营生产出口企业”);
(三)供外贸出口的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外贸出口供货企业”);
二、检查
一般检查2012年至2013年两个的税款缴纳情况,有涉及税收违法行为的,应追溯到以前,或延伸检查2014。
三、检查重点
(一)外贸出口企业检查重点
1.是否存在违反财税〔2013〕112号文规定取得退税行为(延伸检查2014时)。
2.对出口企业经海关报关进入国家批准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域)、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统称特殊区域)并销售给特殊区域内单位或境外单位、个人的货物,检查是否存在违反财税〔2012〕39号文规定取得退税的行为。
3.是否存在假自营、真代理等“四自三不见”行为骗取出口退税行为。一是检查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国税发〔2006〕24号文第二项列举的七种违规行为。二是检查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异地报关、舍近求远报关行为(报关地、供货地、出口企业地分处相距较远的不同省份或地区;或者,其进项发票来自紧靠出口口岸的专业市场的),从而违规取得发票或骗取出口退税。三是检查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从商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后再报关出口的行为,特别是体积小、价值高的产品,从而违规取得发票或骗取出口退税。
4.是否存在多申报出口退税行为。重点检查外贸出口企业有无采取以下手段,造成多申报出口退税行为:一是出口与进项计量单位不一致,折合数量申报出口退税。二是同一笔出口业务或同一出口商品涉及多个供货方。三是按商品扩展码多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四是出口换汇成本过高出口货物。五是委托加工出口货物和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未按规定办理免税证明。
5.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是否申报纳税。
(二)自营生产出口企业检查重点
1.是否存在违反财税〔2013〕112号文规定取得退税行为(延伸检查2014时)。
2.对出口企业经海关报关进入国家批准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区域,并销售给特殊区域内单位或境外单位、个人的货物,检查是否存在违反财税〔2012〕39号文规定取得退税的行为。
3.计税出口销售收入的准确性。一是检查计税出口销售收入依据是否与企业账面外销收入一致,是否存在少记、漏记、瞒报出口销售收入等情况。二是检查对红字冲减出口销售的“运保佣”,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虚设“运保佣”项目转移企业利润行为。三是检查退关退运的出口货物是否按规定冲减出口销售收入,是否存在未退运的出口货物冲减出口销售收入行为。
4.“运保佣”项目的真实性。一是检查企业发生的运费、保费所获取的支付凭证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接受虚假票据的情况。二是检查企业发生的运费所列支的范围是否扩大、保费对应的险种是否属货物运输保险。三是检查企业佣金的支付形式、合同(协议票据)、方向(与收款人关系)和佣金率的比率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虚设从而转移企业利润。 5.进口保税料件核算的准确性。一是检查核实企业实际进口料件与进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商品名称、数量、价值是否相符,有无高报、多报等情况。二是检查核实进口料件流向是否合理,即其进口、存储、转让、转移、销售、加工、使用、出口等是否符合海关有关管理规定。加工后的成品是否全部出口;手册核销申报的边角料、剩余料件和残次品、副产品耗用的进口料件金额与实际发生是否一致。三是检查核实进料复出口货物的进料实际单耗与报关核销单耗是否一致,对实际单耗低于报关核销单耗标准的,多余进口料件是否如实申报。四是检查核实进料深加工结转情况,对进口料件的转入、转出是否如实申报。五是检查核实有无发外加工情况,外发加工运回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等是否如实申报,有无将加工贸易货物转卖给承揽企业。6.使用出口商品编码是否准确。检查出口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后其自产的出口货物是否使用不同的商品编码,是否存在将低退税率出口货物按高退税率商品编码申报。 7.外购出口货物申报免抵退税是否符合规定。一是检查出口企业是否将外购货物按自产货物申报免抵退税。二是检查出口企业外购出口货物是否符合总局规定的四种视同自产货物的范围。
(三)外贸出口供货企业检查重点
1.是否存在违反财税〔2013〕112号文规定的违法行为(延伸检查2014时)。
2.是否具有所销售货物的生产能力,生产厂房和生产设备与其生产的货物、产量是否符合逻辑。
3.是否发生生产所必需的费用,如工资薪金、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等。4.进项发票是否有棉花等免税农产品,是否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 5.是否存在委托加工经营行为。
四、检查方法
(一)外贸出口企业检查方法
1.违反财税〔2013〕112号文规定取得退税行为的检查(延伸检查2014时)
(1)查找外贸出口企业发生增值税违法行为对应的出口货物劳务服务,检查其是否视同内销征收增值税(骗取出口退税的按查处骗税的规定处理);出口企业发生2次增值税违法行为的,检查自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决定或审判机关判决或裁定生效之日的次日起,是否其出口的所有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改为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2)汇总外贸出口企业购进货物的供货纳税人,如果有属于办理税务登记2年内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年内注销税务登记的(本地的可通过CTAIS查询,外地的可提请总局提取相关数据信息,或函请相关主管税务机关核查),则核查外贸企业是否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一是使用上述供货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出口退税,在连续12个月内申报退税额达到200万元以上(含本数),或占该期间全部申报退税额30%以上;二是连续12个月内使用3户以上上述供货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退税,且占该期间全部供货纳税人户数20%以上。若符合,则进一步检查该外贸企业在24个月内出口的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是否改为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3)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等方式,查找被查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在有增值税违法行为的企业或税务机关重点监管企业的名单中;若在名单中,则核查其出口的货物劳务服务,在出口环节退(免)税时,除按现行规定管理外,是否实行增值税“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管理(增值税税率为17%和13%的货物,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的预缴率分别按6%和4%执行)。
2.出口货物至特殊区域的检查
(1)按照企业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运抵国(地区)是否为中国,判断这类报关单出口的货物是否出口至保税区等特殊区域;
(2)确认出口货物的真实性。去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货代公司(物流公司)实地核实如下内容:一是有无出口货物。二是若有出口货物,则核实其商品代码与出口产品是否相符,价格是否合理,退税率是否准确。
(3)确认进口货物的真实性。去进口报关单上注明的货代公司(物流公司)实地核实如下内容:一是有无进口货物。二是若有进口货物,则核实其商品代码与出口货物的商品代码是否一致,其进价是否与出口货物的商品价格相匹配,是否存在“高出低进”的情况。
(4)请货代公司(物流公司)提供的资料:代理出口(进口)货物业务流程(SOP)的情况说明;代理合同(含报关委托书)及代理明细账;电子账册(账册表头、进口料件表一栏盖有公章);核算项目明细账;委托代理付款证明(单据);出口(进口)装箱单;外销发票(价格在海关备案,可与进口价格核对);保税仓储运输委托单等。
(5)调查作为购买方的特殊区域内企业,核实有无进口货物,若有进口货物,则核实其商品代码与区外出口货物的商品代码是否一致,其进价是否与出口货物的商品价格相匹配,是否存在“高出低进”或空箱运转“一日游”的情况,调取相关进口单证资料。3.采取“假自营、真代理”方式骗取出口退税的检查
(1)查找“假自营、真代理”等具有“四自三不见”特征出口业务。通过《出口退税信息管理系统》将出口企业出口相关产品所有出口明细数据汇总,通过以下五种方法查找:一是了解企业机构设置和业务人员构成情况,查找企业出口业务是否借权挂靠等不属于该企业自营出口的业务。二是了解境外客户信息,结合业务人员经办出口业务具体情况,比对被查企业出口业务,查找不属于被查企业自营出口的业务。三是按运编号汇总出口货物经营费用,查找运编号项下没有发生经营费用或虽发生但明显不合理的出口业务。四是通过《出口退税信息管理系统》中出口企业已申报的出口退税数据提取毛利率数据,查找毛利率偏低的出口业务(一般代理出口的业务,外贸公司每美元出口获取0.2元人民币以下,折算为毛利率为3%左右)。五是查找新增出口业务和国内供应商所对应的出口业务。
(2)询问相关人员,了解出口业务全过程。询问所有涉及出口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如:向国际业务部门询问业务的发生与洽谈、货物的种类与价格构成、合同的具体条款和相关约定;向国际结算部门询问客户信息的审核、资信调查与动态跟踪管理情况;向信用管理部门询问信用限额申请与出口信用保险情况;向单证管理部门询问单证缮制、单证审核、托单管理、相关许可证明的审核与办理等情况;向财务核算部门询问资金流转、货款收付与跟踪结汇情况;向物流储运部门询问货物的运输、仓储、订舱、装箱、理货等流程情况及货代公司资质审核情况,等等。
(3)外围调查取证函调。一是向各主管机关取证。主要包括海关、商检、外管和其他税务机关。二是向其他机构或公司取证。如: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信保)调查海外买方的资信情况,向备案单证(如海运提单)签章单位调查备案单证真假情况,向报关行调查企业出口货物的报关情况,向货运公司调查企业出口货物的装运提付情况,进一步追查真实货主信息,等等。
(4)凭证资料的审核、比对与分析。一是对已收集的外销合同、国内采购合同、出口退税申报单证(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收汇核销单)、企业备案单证和企业内部自制的凭证等各种原始凭证资料的审核。二是在各种凭证之间,对照正常业务流程以及通过多渠道反映的出口货物品名、规格、数量、单价、总价等方面进行逻辑关系比对。三是分析出口交易的真实性。通过对出口货物的货物流、资金流和票据流的分析,进一步判断被查的出口业务是否真实。 4.异地报关行为骗取出口退税的检查
通过对企业出口退税明细申报表进行分析、筛选,查找出异地报关的出口业务。按以下方法开展检查,以核实出口货物是否真实存在,出口业务是否真实发生:一是检查相对应的出口合同;二是到供货商进行实地调查或进行发票协查;三是了解异地报关出口货物的操作流程;四是重点去货代公司了解办理该批出口货物的货运代理全过程;五是核查其进项发票是否来自紧靠出口口岸的专业市场。
5.从商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骗取出口退税的检查 外贸企业从商贸企业购进货物后再报关出口的行为,对此类出口业务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检查:一是摸清该批出口货物的货款支付情况。二是到商贸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三是了解国外客户的信誉情况。四是向被查企业了解该批出口货物的操作过程。五是去货代公司了解办理该批出口货物的货运代理全过程。 6.多申报出口退税项目的检查
(1)计量单位不一致折合数量申报的出口货物的检查。一是核对同一关联号项下的报关单上注明的数量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与申报的电子数据是否一致。二是核对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明细单、运输单据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出口货物名称、出口金额、出口数量、出口单价等是否匹配。三是计算该笔出口货物的进货换汇成本(进货金额/美元金额)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标准),超过上限时,存在多退税情况,可能部分进货票已开但货未出口,企业多申报进货。
(2)同一笔出口业务涉及多个供货方的检查。一是根据申报的退税凭证及发票号(大多数外贸企业填运编号)等相关资料,要求被查企业提供相对应的内外销合同,检查人员根据已签订的内销合同,判断用于申报退税凭证上的供货商是否为被查企业的合作伙伴。二是检查同一关联号项下所出口的货物,是否属同一笔出口业务,出口的时间、出口货物名称、出口总额、境外客户是否相匹配。三是分析同一关联号项下所涉及的供货方销售的货物,相互之间有何关联,与境外客户签约所指的货物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都要延伸到供货方,重点调查供货方的生产能力。(3)按商品扩展码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的检查。检查人员可通过《出口退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进货明细数据”,对照商品扩展码进行查找,确定相对应的申报年月及申报序号,进而查找原始退税凭证。一是根据“申报年月+序号”查找企业已申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对照海关编码,分析判断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名称应适用的海关编码。二是当检查人员认定的海关商品编码与该企业申报出口的海关编码不一致时,可到海关、货代公司进行调查,或向专门行业协会咨询,通过多方调查确定相对准确的商品编码。三是到供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一方面向当地主管税务部门了解如何管理供货方销售该货物,增值税税率的认定情况等;另一方面了解该出口货物的生产过程、原材料耗用及采购情况等。
(4)出口换汇成本过高出口货物的检查。一是审核被查企业申请人工处理时所陈述的事实是否合理;二是检查该笔出口货物的真实性。
(5)委托加工出口货物的检查。一是检查外贸企业申报的委托加工出口货物是否真实,检查企业与开具加工费生产企业是否签订了加工合同,加工的品名、数量、加工期与实际是否相吻合,核实所购的原辅材料与所加工的货物之间关联点。二是实地到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加工企业是否具有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入库的时间、数量及品种规格的记录,车间领用材料的记录,将加工货物运至机场、码头、港口等地的运输记录等。三是通过出成率(成品数量与主要原材料之比)来检测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是否合理,出成率高于本地区同行业水平的,说明申报出口货物的数量不足或者虚增了原料数量,可能存在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四是检查加工费发票上注明的数量与实际出口数量是否一致;检查申报退税的凭证中,有没有加工费的发票,特别是当原材料所适用的退税率高于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时,更应检查加工企业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规定,外贸企业申报的退税率是否准确。五是检查开具原辅材料上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纳税人与实际销货单位是否一致。
(6)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检查。一是查清被查企业从事的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所采用的材料核算方式。检查人员可根据主管退税税务部门已出具的《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所对应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上的手册号,与进料加工贸易海关信息比对,核对一致的为作价加工形式,不一致的为不作价调拨。二是进料以作价形式加工的,检查作价的进口料件是否低于进口时的到岸价格,造成少计算抵扣税款;申报的进口料件征税率是否准确,初级工业品是否以农产品名义按13%征税率申报;是否存在申报办理免税证明时复出口货物的商品代码与报关出口不一致,且按低退税率申报,造成少计算抵扣税款的情况。三是进料以不作价形式调拨的,检查该笔进料加工业务是否己开具了销售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加工企业是否与被查企业签订加工合同,加工的数量、品种是否如合同所签;是否取得加工费发票;其他辅料的进货凭证是否合理合法;将调拨的进口料件还原,重新计算该批复出口货物的出口换汇成本。
7.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有无申报纳税的检查
一是检查视同内销征税出口货物的范围。二是检查视同内销征税出口货物的纳税申报情况。将全部属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与企业实际申报情况进行比对,检查是否存在未申报纳税的出口货物;将己申报纳税的出口货物,其应申报所属期与实际申报所属期进行比对,检查是否存在迟申报的情况。三是检查视同内销征税出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包括:检查已申报纳税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是否准确,要与企业账面收入金额、发票开具金额、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额以及海关电子信息进行比对,是否存在少报出口收入的情况。检查申报抵扣的进项凭证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将已申报退税或办理代理出口证明的进项凭证用于抵扣;申报抵扣进项凭证上注明的货物名称、数量、金额与出口货物是否相吻合,是否将其他出口货物的进项凭证用于申报抵扣;已抵扣的进项凭证是否在规定期限内申报,超过期限抵扣的进项凭证是否到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8.关注:同一个法定代表人同时开办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内贸)和外贸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多家企业的,其在同一口岸出口、以FOB价结算(一般为外商指定货代)、出口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有多个、且相应货代有多个的出口业务。特别是近几年新成立、年出口额很大的外贸企业。
(二)自营生产出口企业检查方法
1.违反财税〔2013〕112号文规定取得退税行为的检查
(1)查找自营生产出口企业发生增值税违法行为对应的出口货物劳务服务,检查其是否视同内销征收增值税(骗取出口退税的按查处骗税的规定处理);出口企业发生2次增值税违法行为的,检查自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决定或审判机关判决或裁定生效之日的次日起,是否其出口的所有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改为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2)汇总自营生产出口企业购进货物的供货纳税人,如果有属于办理税务登记2年内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年内注销税务登记的(本地的可通过CTAIS查询,外地的可提请总局提取相关数据信息,或函请相关主管税务机关核查),则核查自营生产出口企业是否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一是在连续12个月内申报出口退税额达到200万元以上,且从上述供货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达到200万元以上或占该期间全部进项税额30%以上;二是连续12个月内有3户以上上述供货纳税人,且占该期间全部供货纳税人户数20%以上。若符合,则进一步检查该外贸企业在24个月内出口的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是否改为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2.出口货物至特殊区域的检查
类似外贸出口企业出口货物至特殊区域的检查。3.出口销售收入的检查
(1)比对出口企业免抵退税申报、海关出口信息反映的收入与企业账面反映的明细收入,查找差异原因。
(2)检查大额出口业务。要求被查企业提供与客户交易情况,从中选择出口量大或有异常的业务进行重点检
(3)退关退运出口货物的检查。
①对于退关退运出口货物已收汇、已核销的,一是检查是否有外汇管理局出具的“已冲减出口收汇核销证明”,是否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付汇手续,并作相应的对外付汇国际收支申报;二是检查是否盖有海关验讫章的退运货物进口报关单;三是检查是否有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四是检查外管、海关、税务三部门出具的退运证明所注明的退运数量、金额是否一致、与原出口是否一致,检查账面已冲减出口销售收入与实际退运的金额、实际支付的金额是否一致。
②对于在出口收汇期间发生货物全部退运进境的,一是检查海关签发的进口报关单与原出口报关单是否一致;二是与出口销售收入核对,对已做出口销售收入的是否作冲减处理。 ③对于部分退运出口货物的,一是检查海关在出口报关单上批注的实退运数量、金额与海关重新签发的出口返运货物进口报关单(备注栏上注明原出口报关单号)是否一致;二是检查实际退运的出口货物与税务部门出具的《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上注明的退运数量、金额是否一致;三是检查账面已冲减出口销售收入与实际退运的金额、实际支付的金额是否一致。
4.“运保佣”项目的检查
(1)运费的检查。一是根据被查企业已发生的冲减出口收入的运输费用,按运输方式的不同,编制《货物运输费用明细表》(要区分自营报关、委托报关)。二是检查运费凭证的是否合法。三是审核运输费用支付真实性。
(2)保险费的检查。审核保险费凭证的合法性以及保险费用支付的真实性。
(3)佣金项目的检查。一是根据佣金支付的明细情况,检查外销合同的签约条款和企业内部核算表,确定支付的佣金性质(明佣还是暗佣),是否有佣金协议。二是检查实际收款人的真实性。可通过对收款人与交易双方的关系,判断收款人与交易双方是否存在分支机构、雇员、代理人或代表人的关系;核实付佣协议与出口合同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支付是否合理;核实收款人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收到此笔佣金(通过国际情报交流)。三是检查过程中要区分佣金和折扣的含义。5.进口保税料件的检查
(1)全面核对进口保税料件的进口情况。根据出口企业提供的材料等相关会计科目,按已核销的进料手册号或核销(实行联网监企业)账上记载情况与海关信息上反映的进口金额进行比对,查找与企业账面金额不一致的原因,判断差异合理性。(2)检查进口保税料件的流向。在核实清楚进口保税料件金额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材料”等材料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的检查,确定企业在同一手册项下或一个内是否存在外发加工领用、深加工结转转出、结转其他手册、进料退回、转内销以及发生自然损耗或自然灾害损失等。
(3)检查进口保税料件生产耗用情况。在确定生产车间领用进口保税料件金额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的检查,确定企业在同一手册项下或一个内是否生产副产品、残次品分摊耗用进口保税料件金额以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半成品损耗等。
(4)进料加工贸易项下特殊货物的检查。加工贸易项下的特殊货物主要包括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检查出口企业在同一手册项下或一个内是否发生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销售行为,销售的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是否报经海关批准;销售的边角料是否在企业的账上反映;发生的特殊货物在手册核销或进口料件结算时,是否已足额申报。 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检查,重新确定进料复出口货物实际耗用的进口保税料件,与企业申报的进口免税料件进行比对,对差异部分进行调整。实行实耗法的企业要重新计算实际分配率,实行购进法的企业要重新确定进料复出口货物实际耗用的免税进口料件。据以调整进口保税料件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抵减额。 6.使用不同出口商品编码的检查
在深入到企业检查之前,可事先到主管的退税部门,根据海关出口信息,统计被查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后的出口情况,据此来查找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商品编码的出口货物。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检查:一是了解企业的投资情况。检查“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看其借方发生额是否发生,如新增了固定资产,与新增出口货物有何关联。二是了解新增出口货物的生产工艺及耗用的主要原材料,根据企业技术部门提供的生产工艺情况,检查“原材料”会计科目的借贷方记载的明细情况,判断与生产工艺所需是否一致。三是根据新增出口货物的生产工艺、产品用途、规格型号、使用对象等情况,与海关商品编码注释进行核对,判断企业新增出口货物所报的出口商品编码的应用是否准确。 7.外购出口货物的检查
(1)对出口企业没有注明有外购货物申报免抵退税的,检查人员在未知被查企业有外购货物直接出口的情况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一是全面分析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情况,对新增的出口商品、某一出口商品增幅很大或出口总额大幅提高要重点关注。二是检查“产成品”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是否存在将外购的货物入“产成品”账,是否存在报关出口的商品在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中没有反映。三是检查“原材料”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是否存在直接将外购的货物入“原材料”账。四是查找被查企业是否有异地报关的出口货物。五是评估被查企业的生产能力。
(2)对出口企业已注明有外购货物申报免抵退税的,对照文件规定,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确定申报免抵退的外购货物是否属视同自产货物范围,该企业是否属总局批准的试点单位。8.关注: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出口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的产品,退税额占免抵退税总额之比在50%以上的。
关注:存在征退税率之差的加工贸易企业,其隐蔽性强(可能利用进项虚开)。
(三)外贸出口供货企业检查方法
1.违反财税〔2013〕112号文规定取得退税行为的检查(延伸检查2014时)
(1)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等方式,查找被查外贸出口供货企业是否在有增值税违法行为的企业或税务机关重点监管企业的名单中;若在名单中,则核查其销售给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劳务服务,在销售环节征税时,除按现行规定管理外,是否实行增值税“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管理(增值税税率为17%和13%的货物,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的预缴率分别按6%和4%执行)。
(2)核查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货物的纳税人发生增值税违法行为的,自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决定生效的次月起,是否按50%的比例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违法情形严重的,是否不得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
2.企业生产能力的检查。调查供货企业成立时间,特别是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是否符合新设企业开发业务、人员招聘、组织生产销售等必须的常规;调查企业注册资本数额,有无设立后即抽走资本情况;调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是否具备生产所售商品的能力,有无原材料、产成品的堆放场地;调查企业职工人数,是否具备生产所必须的人员,通过询问职工,查明工资表所列员工人数有无虚列;调查企业生产设备,是否能够生产所售商品,有无正常运转等。
3.与生产、经营有关费用的检查。查明企业是否发生必须的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到当地供电、供水部门了解发生的水电费是否真实;对大额的办公费用、差旅费核实原始凭证是否合法,费用发生是否真实。
4.对企业取得进项是否有棉花等免税农产品的检查。
核查企业进项税金对应的货物是否是所售货物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是否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抵扣的情况,是否存在取得距离出口产成品产业链较远的原料的进项抵扣。
5.通对对工人、仓库管理人员询问,核实企业是否进行过相关出口产品的生产。 通过以上检查,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应产品生产能力,是否生产过所售产品。除以上检查外,针对虚开发票所进行的货物流、资金流、票流的检查,参照其他一般虚开发票案件的检查。
(四)其他常见项目的检查方法
产品出口涉及的其他税收问题的检查与一般增值税、所得税检查类似。目前,生产型企业产品专一,一般均以该产品经营为主,检查也相应涵盖该企业所有涉税事项。外贸企业通常经营品种较广,对某类可疑产品出口检查时可不考虑整体纳税情况,只对涉及该类产品出口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发票使用、单证规范、增值税申报、退税申报、所得税申报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于有出口而不进行退税认定且不申报退税的企业,可能偷漏税,而不应简单地认为“非正常”。
除以上所列出口业务检查重点及检查方法外,其他项目检查参阅一般增值税、所得税检查方法。对出口业务涉及较多的汇率折算、运保佣、财政补贴、配额申请及购买等应加强审核。
出口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检查要点
一、检查重点
(一)外贸企业检查重点
1.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利用“假自营、真代理”、“四自三不见”等方式违规办理退税或涉嫌骗取出口退税问题。重点检查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国税发[2006]24号文第二条列举的七种违规行为。
2.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舍近求远”、通过陆路运输异地报关(尤其是通过深圳口岸、拱北口岸)出口太阳能电池晶片、CPU、手机、存储卡、耳机、笔记本电脑等体积小、价值高的产品情况。
3.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多申报出口退税行为。重点检查外贸出口企业有无采取以下手段,多申报出口退税行为:一是出口报关单与进项发票计量单位不一致,折合数量申报出口退税;二是同一笔出口业务或同一出口商品涉及多个供货方;三是按商品扩展码多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四是出口换汇成本过高出口货物;五是毛利率偏低的出口货物;六是同一出口货物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商品代码的,是否存在因退税率的调整而人为调节海关商品代码的现象;七是委托加工出口货物和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是否按规定办理免税证明,有无多申报退税。
(二)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检查重点
1.计税出口销售收入的准确性。一是检查计税出口销售收入依据是否与企业账面外销收入一致,是否存在少记、漏记、瞒报出口销售收入等情况。二是检查对红字冲减出口销售的“运保佣”,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虚设“运保佣”项目转移企业利润行为。三是检查退关退运的出口货物是否按规定冲减出口销售收入,是否存在未退运的出口货物冲减出口销售收入行为。
2.“运保佣”项目的真实性。一是检查企业发生的运费、保费所获取的支付凭证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接受虚假票据的情况。二是检查企业发生的运费所列支的范围是否扩大、保费对应的险种是否属货物运输保险。三是检查企业佣金的支付形式、合同(协议票据)、方向(与收款人关系)和佣金率的比率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虚设从而转移企业利润。
3.进口保税料件核算的准确性。一是检查核实企业实际进口料件与进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商品名称、数量、价值证是否相符,有无高报、多报等情况。二是检查核实进口料件流向是否合理,即其进口、存储、转让、转移、销售、加工、使用、出口等是否符合海关有关管理规定。加工后的成品是否全部出口;手册核销申报的边角料、乘余料件和残次品、副产品耗用的进口料件金额与实际发生是否一致。三是检查核实进料复出口货物的进料实际单耗与报关核销单耗是否一致,对实际单耗低于报关核销单耗标准的,多余进口料件是否如实申报。四是检查核实进料深加工结转情况,对进口料件的转入、转出是否如实申报。五是检查核实核实有无发外加工情况,外发加工运回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等是否如实申报,有无将加工贸易货物转卖给承揽企业。
4.使用出口商品编码是否准确。一是检查出口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后其自产的出口货物是否使用不同的商品编码,是否存在将低退税率出口货物按高退税率商品编码申报;二是检查出口企业是否将农机方面的电子产品按其他普通电子产品申报。
5.外购出口货物申报免抵退税是否符合规定。一是检查出口企业是否将外购货物按自产货物申报免抵退税;二是检查出口企业外购出口货物是否符合总局规定的四种视同自产货物的范围。
(三)供货生产企业的检查重点
1.是否具有所销售货物的生产能力。投入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设备的生产能力、耗用的燃料动力等与其生产的货物、产量是否符合逻辑。
2.是否发生生产所必需的费用,如工资薪金、水电费、运输费、办公费、差旅费等。
3.进项发票里是否有免税农产品、废旧物资收购发票,是否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
4.是否存在委托加工经营行为。
二、检查流程
(一)收集出口业务的资料
1.收集所有出口协议、外销合同、国内采购合同(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等,特别要注意各合同协议运编号的对应关系。
2.出口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的各类申请表,包括退免税汇总表和明细表、纳税申请表、进料免税申请表;申报退税原始凭证的装订册,内附以下原始出口凭证: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或远期收汇证明、出口货物外销发票、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和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或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进口货物海关代征增值税完税凭证。
3.单证备案资料。包括出口货物明细单、出口货物装货(箱)单、出口货物运输单据(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收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收据)、出口收汇核销单等。
4.企业内部的相关单证。
通常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保险单》、《信用限额审批单》、《短期出口信用综合险出口申报单》(或《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险出口月申报表及保费计算书》)、商会核价章、检验检疫证明、原产地证明、商标授权、商标品名许可证、配仓回单、十联单以及如《客户信息审核记录单》、《信用证分析(审核)单》、《盈亏核算表》、《费用审批表》等企业内部流转的其他单证。
(二)询问相关人员,了解出口业务的全过程
向国际业务部门询问业务的发生与洽谈、货物的种类与价格构成、合同的具体条款和相关约定;向国际结算部门询问客户信息的审核、资信调查与动态跟踪管理情况;向信用管理部门询问信用限额申请与出口信用保险情况;向单证管理部门询问单证缮制、单证审核、托单管理、相关许可证明的审核与办理等情况;向财务核算部门询问资金流转、货款收付与跟踪结汇情况;向物流储运部门询问货物的运输、仓储、订舱、装箱、理货等流程情况及货代公司资质审核情况,等等。
(三)外围调查取证
1.向海关、商检局、外管局和其他税务机关进行取证。
2.向其他机构或公司取证。如: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调查海外买方的资信情况,向报关行调查企业出口货物的报关情况,向货运公司调查企业出口货物的装运提付情况等等。
(四)凭证资料的审核与比对
1.对已收集的各种原始凭证资料进行审核
(1)外销合同的审核
主要内容:国外购货方国别、企业名称、货物品名、单价、数量、合同总额、贸易方式、价格构成、付款方式、运达港;货物质量要求、交货时间;是否需要原产地证明、商检证明,其他检验证明等;争议的预防和处理等。
(2)国内采购合同的审核
国内采购合同(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审核的主要内容:供货企业名称、货物品名、单价、数量、合同总额、付款方式、交货地点;货物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相关检验证明;违约责任;质量风险、结汇风险、退税风险由谁承担;合同签订人签名及印章等。
(3)报关单的审核
主要内容:报关单号、贸易方式、价格构成、报关口岸、出口日期、运输方式、起运地、到达港、货物名称(商品代码)、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运保佣金额、合同协议号、集装箱号、报关行等。
(4)收汇核销单、结汇水单的审核
主要内容:核销单号、收汇币种、金额、核销日期、收汇日期、报关单编号等。
(5)出口(外销)发票的审核
主要内容:买方名称、货物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等。
(6)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审核
主要内容:发票是否通过认证;发票开具时间、品名、数量、金额等;有无重复申报退税和抵扣;从征税部门调取企业开具红字通知单的信息,查实企业开具红字通知单后有无收到红字发票冲减进项税额。
(7)销售凭证的审核:
主要内容:审核记销售的金额是否与出口收汇金额、合同、销售发票一致;有无支付运、保、佣冲外销收入,相关运、保、佣费用是否真实。
(8)其他备案单证的审核
(9)企业内部业务资料的审核
外贸业务案卷审核的主要内容:审核业务洽谈、操作过程中的各种传真件,出口商品成本的预算,出口商品的各种具体要求,与生产厂家(供货方)联络的各种记录等。通过业务案卷的审核,可以排除一些真代理假自营或挂靠经营的情况,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业务实质,获取真实业务信息。
信用证分析(审核)单审核的内容:信用证金额、币种、付款期限规定是否与合同一致;货物名称、货号、规格、数量、包装等是否与合同一致;装运(卸货)港、装运期限等是否与合同一致;要求收款人提交的单据包括哪些,获悉单据种类后可要求企业提供或外调取证。
盈亏核算表审核的内容:所对应运编号项下收入、成本是否与其他凭证相符;运保佣等费用是否合理、真实(佣金是否超过规定比例);盈亏情况是否正常;对盈利极低或异常亏损的,应分析原因,重点关注。
费用审批表审核的内容:企业有无相应费用审批制度,费用审批是经过哪几级层次审批,所对应运编号项下收入、成本是否与其他凭证相符,费用申请人是否业务经办人员,发生费用是否合理、真实等。
2.各种凭证与凭证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对
(1)各种原始单证的形成时间是否符合业务正常流程。主要流程顺序为外销合同、采购合同、进货发票、报关单、结汇单据、付款单据,进货发票也可能在结汇后付款时才开具。其他内部单证时间也应符合正常业务流程。通过比对本关单证,判断各项单证的形成时间是否符合先后顺序,对各环节时间极为靠近,整个出口运作时间极短的,也应关注。
(2)各项原始单证中出口货物品名、规格、数量的比对。主要对出口环节的相关单证以及进货发票、采购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审核,比对各单证反映出口货物相关信息是否一致。对出口货物真实性以及出口货物品名、规格的审核,应结合国内运输单据、装箱单、出口海运提单进行,必要时可赴海关调查货物出运时,船公司装货后的配仓回单。
(3)出口货物单价、总金额的比对。主要比对出口合同、报关单、出口信用保险单、结汇水单、收汇核销单等单据中对价格方面的内容是否一致,不一致的是否有合理原因。
(4)出口货物采购价款的比对。主要比对国内采购合同、进货发票、付款凭证中相关信息是否一致。
(5)其他相关信息逻辑关系的比对。除以上内容外,对出口地,应结合外销合同中的买方与报关单中的到达港、结汇水单中的付款方进行比对;对货物来源,应结合采购合同中的供货方、进货增值税发票、国内运输单据、付款凭证中的收款方进行比对;对业务盈亏是否正常,应就结汇单据、记账凭证、付款单据以及盈亏核算表、费用审批表等进行比对。
3.排查各种疑点,确定下一步检查的重点
(1)对提取换汇成本低于且极接近汇率的,核对企业财务系统中反映的毛利,对出口业务利润率极低,一般在每1美元出口额毛利仅0.1元人民币的业务,重点检查是否是“真代理假自营”或挂靠经营。检查其是否既签订采购合同又签订代理出口合同,对只签订采购合同的,应就采购合同条款进行分析,判断质量风险、结汇风险、退税风险由谁承担。检查外贸业务员有无业务案卷,案卷内容是否能反映业务操作过程,分析出口业务的实质是由谁操作完成的,是否发生报关、商检、货代、国内运费等相关费用。
对通过检查怀疑为代理或挂靠经营的,还要注重其对应费用的检查,分析企业是否通过虚列佣金、运费、咨询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形式,将代理业务、挂靠经营产生的利润转付给实际从事出口业务的单位或个人。
(2)对换汇成本偏高的出口业务,核查进货发票、采购合同,确定是否有高开进项发票或实际出口数量小于进货数量的情况。对核查有疑问,重点检查采购合同、海运提单、运输单据以及对供货方进行协查。
(3)对确定是敏感商品的,重点检查相关业务的货物流、资金流、票据流以及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等。
4.审核进货发票、报关单等资料,核查供货方地址、报关口岸及相关运输单据是否符合货物的合理物流流程。对不符合正常流程的业务,如异地报关和舍近求远购进货物的,应重点检查相关业务的货物流、资金流、票据流以及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等。
5.对供货方是流通企业的,应重点检查货物流、资金流,通过检查,核实发票是否虚开。
6.对单项商品出口增长异常的,通过对商品品种的分析,审核、比对业务中的各类单证、进项发票、付款凭证,查找疑点,核实有无骗税可能。
(五)分析出口交易的真实性
1.货物流
(1)核查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采购的具体途径、送达方式、存放仓库(入库及出库情况)。对生产型出口企业应核查原料的领、用、存情况,出口商品(产成品)的收、发货记录。
(2)根据出运方式的不同,审核海运提单、空运单据、陆运联运单、邮寄包裹单,是否与外销合同信息一致。出口业务绝大部分是海运方式,对无正常理由采用空运等方式的,应着重检查。对怀疑出口企业提供的提单有篡改的,可赴海关核查货物装船后船公司提供的配仓回单。
(3)对出口企业业务经办人员、仓库保管人员、承运单位相关人员、货运代理单位经办人员进行了解、询问。
(4)协查供货企业货物出、入库及发运情况,对相关人员制作询问笔录。
2.资金流
(1)审核收汇核销单、结汇水单,是否与国外购货方所在国别、地区一致,不一致的,是否有合理原因。
(2)核查向供货方付款的结算方式、资金流向,付款与受票、付款与购货之间的对应关系。
(3)分析报关单出口日期、收汇时间、接受进项发票开具时间、付款时间之间是否符合正常交易流程。对取得报关单后数天内即收汇,收汇后数天内即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付款的流程时间极短的出口业务,应着重检查。
3.票据流
(1)对出口企业单证部门进行调查,有无将空白报关单据交供货方或其他人员办理报关手续,报关手续是谁委托报关行办理。海关通关手续办理完毕后,返回的单据是如何取得,报关费用单据如何取得。
(2)对财务人员、业务人员进行询问,查清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来源、取得的方式及途径。注意从企业的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仓储物流部门分别调查,结合商品(材料)采购、资金支付以及财务处理进行多方位和不同侧面的查证,加以相互印证。
(六)供货环节的延伸检查
对经过单证审核,货物流、资金流、票据流的检查后,仍未能排除疑点的,应向供货环节延伸检查。具体措施为:
1.向供货方税务机关发函协查或函调,核实业务是否真实,发票是否虚开。主要内容包括:
(1)对方辖区内有无该供货企业;该企业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流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何时认定;该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是否存在欠税情况。
(2)所开具发票是否真票,有无申报纳税。该企业近年有无虚开发票的行为。
(3)所销售的供出口货物是否自产,销售的全部货物与其生产能力是否相符。
(4)该企业取得的增值税抵扣凭证是否真实,抵扣凭证中废旧物资发票、农产品收购凭证、运费发票、进口货物海关完税凭证占比如何。
2.对疑点较严重、骗税嫌疑较大的供货企业立案检查。
可采取突击调帐的检查方式,调取被查企业的各种资料及电脑数据,询问相关人员,必要时可请求公安机关配合立案调查。
三、主要检查方法
外贸企业检查方法
(一)“真代理、假自营”的检查
1.全面了解被查企业的机构设置和业务人员构成情况。
(1)按业务部门的具体业务人员编制《出口情况汇总表》。
(2)根据被查企业提供的出口总额分别与海关提供的出口电子信息中反映的出口额和申报退税的出口额进行总量比对,检查其是否存在少报、漏报出口情况。
(3)根据被查企业提供的业务部门名称,进行实地核实,检查其是否存在虚设业务部门、在异地设立或其它企业挂靠情况。
(4)根据被查企业提供的业务人员名单,到人事管理部门核实该业务人员是否属于被查企业的正式员工,是否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到财务等相关部门核实业务人员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以及工资的支付情况。
(5)了解被查企业对业务人员出口创汇的奖励分配方法以及具体落实情况。
2.了解被查企业的境外客户信息。对境外新客户、境外进口中间商、注册地在港澳地区的境外企业、境外企业进口额较大以及被查企业新发生出口货物的出口业务,要重点排查,从中查找不属于被查企业的自营出口业务。
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利用“假自营、真代理”、“四自三不见”等方式违规办理退税或涉嫌骗取出口退税问题。重点检查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国税发[2006]24号文第二条列举的七种违规行为。
3.按运编号汇总出口货物的经营费用。检查人员根椐运编号项下发生的经营费用进行分析,如果某笔运编号项下没有发生费用或者虽有费用但与正常出口费用不一致,此类业务代理性质的可能性比较大。
4.从毛利率偏低的出口货物中查找有嫌疑的出口业务,并检查相对应的出口合同。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的毛利率低于3%的出口业务可能存在真代理假自营的现象。
5.查找新增出口业务和新增国内供应商。对出口额较大的新增出口货物以及新增供应商销售出口额较大且又是敏感货物的,要重点检查。
(二)异地报关行为的检查
1.了解异地报关出口货物的原因,计算出口货物的进销差率和进货换汇成本,分析出口货物是否正常。重点核实进口商对装运口岸、装运时间、装船条件、进口货物的规格和生产厂商等特殊要求的出口合同。
2.到供货商进行实地调查或利用税收协查系统进行发票协查。
3.了解异地报关出口货物的操作流程,分析该批出口货物是否正常。
4.去货代公司调查办理该批出口货物的货运代理全过程。
(三)从商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的检查
1.调查该批出口货物的货款支付情况。
2.对商贸企业进行实地调查。
要与当地的税务主管部门(征管部门、稽查部门)进行联合调查,一要摸清该商贸企业的基本情况,二要向商贸企业了解销给外贸企业的出口货物这笔业务是如何交易的(包括与上游企业签订的购货合同、与外贸企业签订的销货合同),具体成交的过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三要了解销给外贸企业的出口货物从何处购进,具体付款情况(包括支付的金额和日期和方式),资金来源;四要查清上游企业的性质(是商贸还是生产企业)、上游企业与该商贸企业的关系;五要延伸检查商贸企业的供货情况,如上游企业仍为商贸企业的,再延伸至上游企业,一直追查到生产厂商或进口商,如上游企业为生产厂商,则重点对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检查,分析是否真有货物销售。
3.了解国外客户的信誉情况。
4.向被查企业的业务部门、单证储运部门、财会部门分别了解该批出口货物的操作过程。
5.去货代公司了解办理该批出口货物的货运代理全过程。
(舍近求远采购出口货物经营行为的,对其实施检查可比照上述方法进行。)
(四)供货生产企业的检查
重点调查供货企业的生产能力,可以根据生产企业的特点,从以下八种方法中选择入手:
(1)生产工艺流程核查
检查人员在实地调查中,通过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了解,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分析判断该供货企业能否生产出口货物。
(2)设备生产能力核查
设备生产能力核查就是按照纳税人投入生产的设备数量、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估算、分析纳税人的实际生产量。这种核查方法适用于生产设备、工序单一的加工业。生产设备能力核查需要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充分了解企业单台(套)设备单日的生产量,并与总台(套)数、生产日相联系,估算其实际总产量,并根据估算的实际产量与实际库存进行对比,确定实际销售数量。
(3)产品物耗情况核查
物耗情况核查主要是根据纳税人的行业和生产特性,通过耗用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与成本、收入的对应关系,估算产品产出。也可以从产品物耗审核入手,与产废率核查结合起来考虑。此外,还可以从原料间的配比关系,分析投入的真实性、合理性。另外,在产品物耗审核上,除了对主要原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外,还可以从产品耗用辅助材料情况入手,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4)单位产品能耗核查
能耗核查是指根据纳税人的水、电、煤、气、油等燃料、动力的耗用情况,利用单位产品能耗定额估算其生产、销售数量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单位产成品耗用的燃料、动力指标相对稳定,耗用数量容易控制的行业,如纺织、塑料加工、榨油等。
(5)工资支付、职工人数核查
工资支付、职工人数核查主要从纳税人工资计算方式、支付情况,生产工人出勤、上岗情况估算其完成工作量,进而估算销售数量。如对计件工资的核查,即按照关键工序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估算。这种方法适用于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采用计件发放工资的行业,如服装加工、玩具制作、工艺品加工、鞋业、电子产品零部件生产等。
(6)产品特定指标核查
产品特定指标核查,主要根据产品特性,对如镀金行业使用的氰化金钾,炒西瓜子过程中的食用植物油,贴牌生产企业的外购商标,包装物,印染行业的蒸汽等辅料耗用情况,作为关键指标进行核查,以正常企业的使用量为模板值,估算出纳税人实际产量。
(7)进项材料核查
根据企业经营范围和购进原材料的特点,分析其取得的进项凭证是否合理合法,特别是用废单位、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的单位,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以及运输成本较高的单位要重点分析。根据原材料的投入产出比,分析是否有虚构购入业务,分析其付款方式、供货单位、材料入库手续、运输方式是否存在疑点。
(8)产品价格构成情况的核查
对纳税人产品销售单价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产品单价中含有的原材料、工资、费用、利润等情况。通过对价格构成的了解,与纳税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疑点环节。
(五)多申报出口退税行为的检查
1.计量单位不一致折合数量申报的出口货物的检查。
检查人员可通过“退税管理系统”中的《进货明细数据》, 对照上表中列举的商品代码,确定相对应的申报年月及申报序号,进而查找原始退税凭证。检查方法如下:
一是核对同一关联号项下的报关单上注明的数量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与申报的电子数据是否一致;
二是核对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明细单、运输单据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出口货物名称、出口金额、出口数量、出口单价等是否匹配;
三是计算该笔出口货物的进货换汇成本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各地有不同的规定,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标准),超过上限,存在多退税情况,可能部分进货票已开但货未出口,企业多申报进货。有的虽在合理范围内,如是进料加工贸易采用不作价方式的,企业很容易将接受虚开的专用发票用于申报退税,此时要延伸检查两方面的事项:一要检查被查企业从事的保税进口料件,在交付受托方(生产企业)加工时,采用的是作价销售还是不作价调拨,凡是作价的,当地退税管理部门有记录,一查便知,如不作价,进货换汇成本偏高可能有多退税嫌疑;二要检查同一关联号项下,用于申报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涉及的开票单位有多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有可能存在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退税或企业将其它出口业务上的单证用于退税(属单证错配)。
2.同一笔出口业务涉及多个供货方的检查。
检查人员可通过“退税管理系统”中的《进货明细数据》,以一个关联号为单位,汇总两个或两个以上供货方的进货数据,确定相对应的申报年月及申报序号,进而查找原始退税凭证。检查方法如下:
一是根据申报的退税凭证及发票号(大多数外贸企业填运编号)等相关资料,要求被查企业提供相对应的内外销合同,检查人员根据已签订的内销合同,判断用于申报退税凭证上的供货商是否为被查企业的合作伙伴;
二是检查同一关联号项下所出口的货物,是否属同一笔出口业务,出口的时间、出口货物名称、出口总额、境外客户是否相匹配;
三是分析同一关联号项下所涉及的供货方所销售的货物,一方面相互之间有何关联,另一方面与境外客户签约所要的货物相一致。对不一致的,都要延伸到供货方,重点调查供货方的生产能力。
3.按商品扩展码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的检查。
检查人员可通过“退税管理系统”中的《进货明细数据》, 对照商品扩展码进行查找,确定相对应的申报年月及申报序号,进而查找原始退税凭证。检查方法如下:
一是根据“申报年月+序号”查找企业已申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对照海关编码,分析判断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名称应适用的海关编码;
二是当检查人员认定的海关商品编码与该企业申报出口的海关编码不一致时,一方面到海关、货代公司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可向专门行业协会咨询,通过多方的调查以此来确定相对准确的商品编码;
三是延伸到供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
4.出口换汇成本过高出口货物的检查。
目前使用的“退税管理系统”对出口货物换汇成本这个指标都作了控制,规定一个上下幅度,在这个幅度范围内视同正常,电子审核通过,对低于或高于规定的指标,审核不通过。但企业通过申请,说明特殊理由,经税务主管人员核实后,也可以作人工挑过处理,忽略该指标。因此检查时:一是审核被查企业申请人工挑过时所陈述的事实是否属实;二是重点检查该笔出口货物的真实性(方法可比照前面的方法进行)。
5.委托加工出口货物的检查
一是检查外贸企业申报的委托加工出口货物是否真实,要检查企业与开具加工费生产企业是否签有加工合同,加工的品名、数量、加工期与实际是否相吻,核实所购的原辅材料与所加工的货物之间关联点;
二是实地到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加工企业是否具有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入库的时间、数量及品种规格的记录,车间领用材料的记录,将加工货物运至机场码头港口的运输记录等;
三是通过出成率(成品数量与主要原材料之比)来检测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是否合理,出成率高于本地区同行业水平的,说明申报出口货物的数量不足或者虚增了原料数量,对虚增原料数量,相当于接受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退税;
四是检查加工费发票上注明的数量与实际出口数量是否一致;检查申报退税的凭证中,有没有加工费的发票,特别是当原材料所适用的退税率高于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时,更应检查加工企业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规定,外贸企业申报的退税率是否准确;
五是检查开具原辅材料上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纳税人与实际销货单位是否一致。
6.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检查
一是查清被查企业从事的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所采用的材料核算方式。检查人员可根据主管退税税务部门已出具的《外贸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所对应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上的手册号,与进料加工贸易海关信息比对,核对一致的为作价加工形式,核对不一致的为不作价调拨;
二是进料以作价形式加工的,检查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作价的进口料件是否低于进口时的到岸价格,造成少计算抵扣税款;另一方面申报的进口料件征税率是否准确,是否初级工业品以农产品名义按13%征税率申报;第三是否存在申报办理免税证明时复出口货物的商品代码与报关出口不一致,且按低退税率申报,造成少计算抵扣税款;
三是进料以不作价形式调拨的,检查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该笔进料加工业务是否己开具了销售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加工企业是否与被查企业签订加工合同,加工的数量、品种是否如合同所签;是否取得加工费发票;其它辅料的进货凭证是否合理合法;将调拨的进口料件还原,重新计算该批复出口货物的出口换汇成本。
生产企业检查方法
(一)出口销售收入的检查
1.通过比对反映出口销售额的各种凭证依据,查找与现行税收规定有差异的出口销售收入。
2.检查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是否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计算。
3.将被查企业免抵退税申报情况与企业账面收入额进行比对,如账面记载的出口销售收入与海关信息出入较大的,必须按出口报关单号进行逐笔比对,查找差异的原因;查找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手续的出口货物,再与企业销售账比对,查找差异的原因;查找出口未核销信息,通过与企业账册上销售收入的比对,查找企业有无因未收到货款而不作外销收入的情况(其中要排除企业以无偿赠送的样品、展品等特殊报关方式出口的货物)。
4.对大笔出口业务或有异常的业务进行重点检查。一是了解客户的信誉情况;二是如属委托报关的,到货代公司了解货代的全过程;三是检查该合同的执行情况,货款的收取情况等。
5.对退关退运出口货物的检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退关退运出口货物已收汇、已核销的,一是检查是否有外汇管理局出具的已冲减出口收汇核销证明”,是否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付汇手续,并作相应的对外付汇国际收支申报;二是检查是否盖有海关验讫章的退运货物进口报关单;三是检查是否有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四是检查外管、海关、税务三部门出具的退运证明所注明的退运数量、金额是否一致、与原出口是否一致,检查账面已冲减出口销售收入与实际退运的金额、实际支付的金额是否一致。
(2)若是在出口收汇期间发生货物全部退运进境的,一是检查海关签发的进口报关单与原出口报关单是否一致;二是与出口销售收入核对,对已作出口销售收入是否作冲减处理。
(3)若是部分退运出口货物,一是检查海关在出口报关单上批注实退运数量、金额与海关重新签发的出口返运货物进口报关单(备注栏上注明原出口报关单号)是否一致;二是检查实际退运的出口货物与税务部门出具的《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上注明的退运数量、金额是否一致;三是检查账面已冲减出口销售收入与实际退运的金额、实际支付的金额是否一致。
(二)运保佣项目的检查方法
生产企业无论出口货物采用何种价格成交的,均按实际成交价做出口收入,按实际支付的境外运费、保险费、佣金红字冲减出口货物销售收入。
1.运输费用检查
①根据被查企业已发生的冲减出口收入的运输费用,按运输方式的不同,编制《货物运输费用明细表》。
②审核运费凭证的合法性。对不属于列举的运费单据或非原始单证为非合法的凭证;对国内承运人开具运费单据或货代公司开具的货代发票,数量较多、金额较大的,要进行实地调查或发函至承运人主管的税务机关,请当地税务部门协助调查。
对运费金额较大的,要审核其与所对应出口货物的品种、金额是否相符。
检查国内货物运输发生的运输费用、吊装费、口岸杂费等其他费用是否冲减了出口销售收入。
③审核运输费用支付合法性
检查合同上注明的货物的结算方式,以FOB价或CFR价格方式成交的,检查其发生的费用是否冲减了出口销售收入。
在《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未注明运费发生额,视同该批出口货物是以FOB价成交的,其发生的运费为非正常。
海关出口信息上注明的金额、出口发票上的金额与企业账册上记载的收入金额基本一致,再发生较大的运输费用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其发生的运费为非正常。
2.保险费用的检查参照运输费。
3.佣金项目的检查方法
(1)编制《佣金支付明细表》
检查人员在对企业检查中发现有款项支付的同时冲减出口外销收入情况,要求被查企业按附表的要求,逐笔填报《佣金支付明细表》。
(2)检查外销合同的签约条款
检查人员一方面根据被查企业提供的《佣金支付明细表》中相对应的出口合同,从中判断合同所签订的外销价格中是否含佣金;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提供的《出口货物盈亏表》,检查企业在核算出口货物的价格时,有没有考虑佣金这个因素。通过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该出口合同项下所支付的佣金是明佣还是不含佣价。如是明佣的,支付的佣金相对正常;属于不含佣价的,应重点检查。
(3)检查收款人的真实性
检查人员根据被查企业提供的《佣金支付明细表》中收款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核实真实性:
①收款人与交易双方的关系。如果收款人属于买卖双方的分支机构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支付的佣金不成立;收款人如是企业性质的,要通过网络及情报交换方式等手段,核实其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具有中介服务的经营资格。
②核实付佣协议(合同)的签订情况。有付佣协议(合同)的,一是要核实协议的真伪,二是要核实付佣协议(合同)与出口货物的外销合同是否相吻合,三是要核实支付的金额、比例及付款的时间与付佣协议(合同)、出口合同是否相吻合;无付佣协议(合同)的,要求企业书面提供付款的理由及付款的过程,从中分析判断其合理性。
③核实佣金的收付款真实性。一是根椐被查企业提供的佣金支付银行名称,实地到银行调查了解被查企业提出支付时的资料;二是对单笔付汇金额超过1万美元或者超过交易合同金额的5%的佣金,要到当地的外汇管理部门了解付汇是否经过审批;三是对付汇金额较大的,通过情报交换形式,请求收款人所在国家的税务机关调查收款人是否收到该笔款项。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利用“假自营、真代理”、“四自三不见”等方式违规办理退税或涉嫌骗取出口退税问题。重点检查外贸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国税发[2006]24号文第二条列举的七种违规行为。
(三)进口保税料件的检查
检查人员在对加工贸易企业检查之前,必须事先被查企业的主管海关了解进料加工相关情况、到被查企业主管的退税管理部门了解相关情况,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检查:
1.全面核对进口保税料件的进口情况
(1)检查人员要求被查企业根据材料等相关会计科目,对已核销的进料手册号或核销(实行联网监企业)账上记载情况填写《进口保税料件购进一览表》。
(2)检查人员根据被查企业提供的《进口保税料件购进一览表》和掌握的海关进口信息,编制《进口保税料件购进对比表》。
(3)分析检查进口保税料件差异的原因
检查人员通过对上表的汇总统计,查找海关信息上反映的出口金额与企业账面金额不一致的原因。由于海关进口信息上人民币进口金额,是海关将进口报关单上注明进口外汇金额按当时的人民币外汇牌价折算而成,所以对差异金额不大的,可以视同一致。对差异金额较大的,要整理进料手册号项下所有的进口报关单,在此基础上查找差异的具体金额,分析差异的原因,判断差异的合理性。有以下情型之一的,视同不正常:
① 无进口报关单及进口信息;
② 账上反映的进口保税料件金额明显高于进口报关单金额;
③ 实际付汇金额小于进口报关单上注明的金额;
④ 同一手册项下进口料件总金额占复出口货物95%以上。
2.检查进口保税料件的流向
对进口保税料件流向的检查,检查人员可通过对“原材料”等材料会科目贷方的记载内容,编制《进口保税料件流向表》。
3.检查进口保税料件生产耗用情况
检查人员通过对“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借贷方发生额的检查,查找企业领用的进口保税料件是否全部用于进料复出口货物,是否存在改变用途的行为。检查人员椐据“生产成本”借贷方记载的内容,编制《进料复出口货物耗用进口料件统计表》。
4.进料加工贸易项下特殊货物的检查
加工贸易项下的特殊货物主要包括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
如对特殊货物采用退运和内销的方法,则对复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即进项税额转出冲减额)、企业销售利润都会产生影响。特殊货物发生退运的,必须报经海关批准。可根据海关出具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内容确定,也可查询企业的出口信息(海关003或统计信息较全),贸易性质代码为“64”的出口货物即为进料加工复出工料件。
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发生内销的,必须报经海关批准。可根据海关签发的《加工贸易内销征税联系单》上批注的意见确定,也可检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等其他收入会计科目。对边角料发生内销的,直接通过检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等其他收入会计科目来确定。
(四)使用不同商品编码的检查
检查人员可根据海关出口信息,统计被查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后的出口情况(一般要半年以上),据此来查找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商品编码的出口货物。
检查人员根据统计情况,对比发现退税率调整后大幅缩减出口甚至没有出口的货物,并将调高出口退税率的新增出口货物应作为检查对象。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了解企业的投资情况。检查“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看其借方发生额是否发生,如新增了固定资产,与新增出口货物有何关联。
2.了解新增出口货物的生产工艺及耗用的主要原材料,根据企业技术部门提供的生产工艺情况,检查“原材料”会计科目的借贷方记载的明细情况,判断与生产工艺所需是否一致。
3.根据新增出口货物的生产工艺、产品用途、规格型号、使用对象等情况,与海关商品编码注释进行核对,判断企业新增出口货物所报的出口商品编码的应用是否准确。
4.检查人员对新增出口货物判断的适用商品编码与企业实际报关出入较大、被查企业又有不同看法时,一方面可通过产品的行业协会、相关的科研机构等部门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用途、使用对象等;另一方面请求海关出口商品归属签定中心对出口商品代码归属重新进行认定。
(五)外购出口货物的检查
生产企业在申报免抵退税时有两种做法:一是外购的货物与自产货物混在一起申报,对外购出口货物未加注标志;二是外购的货物全部作“视同自产货物”申报,同时加注标志。对上述两种情况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检查:
(一)未申报外购出口货物的检查
1.根据海关出口信息,编制《出口货物结构分析表》,查找三方面的信息:一是检查有货物出口但检查的上没有货物出口;二是某个出口货物检查的出口额很大或增幅很大;三是被查企业检查的出口总额增幅较大。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外购货物用于直接出口。
2.检查“产成品”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将“产成品”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中所对应往来科目、银行存款、现金科目的金额进行汇总,根据“供货方名称”,查找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检查其外购的货物是否用于出口。
3.检查“原材料”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一是检查“原材料”科目的明细账,核对记载的品名是否属于材料类、是否属于经常采购的料件;二是检查生产车间领用的料件与完工产品结转产成品的总额是否匹配。
4.查找异地报关的出口货物。根据海关出口信息,按信息中“口岸代码”进行归集汇总,从中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地报关的行为。据此再进一步核查对应的出口货物及供货单位等。
5.评估企业生产能力。对于出口增幅很大,要分析被查企业是否有生产能力,对企业生产能力的检查方法可参见前面对供货方生产能力的八种检查方法。
(二)已申报外购出口货物的检查
如被查企业对外购的货物已申报了免抵退税且进行了说明,对此类情况的检查,主要检查以下方面:
1.申报免抵退税的外购货物是否属视同自产货物范围,具体对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进行核对。
2.对未注明已作为自产货物申报免抵退税的外购货物,通过上述检查方法进行。
第三篇:出口退税风险管理制度
导读: 出口退(免)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共6篇)公司出口退税风险控制制度公司出口退税风险控制制度出口退税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税收政策,它的实施对于促进对外贸易和国家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存在的风险也大,为加强管理,保证公司的出口退税工作顺利开展,现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制订本制度。
一、组织保证
(一)成立管理小组...公司出口退税风险控制制度
出口退税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税收政策,它的实施对于促进对外贸易和国家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存在的风险也大,为加强管理,保证公司的出口退税工作顺利开展,现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制订本制度。
一、组织保证
(一)成立管理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财务负责人,成员:财务部办税员、合同部单证员、合同部外汇核销员
(二)明确责任:
责任主管领导:组长及副组长;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各成员。
二、风险识别 信誉风险
目前我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A级指标具体分值为:税务登记情况纳税申报情况、账簿凭证管理情况、税款缴纳情况、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处理情况、出口退税的规范涉及全方面,若有违法行为,下一次信用等级评比时会进行降级。
三、防范风险
(一)建立和完善出口退税管理的举措
1、建立和健全公司相关管理制度。公司应制订出《国际业务商务管理流程》,明确公司财务部和合同执行单位相关岗位在执行国际业务时应履行的职责,规定【出口退(免)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各出口关键环节所必需的合规性文件及须办理的手续;制订出《出口退税业务管理流程》,具体说明办理出口退税过程中所涉及的岗位、职责、相关单证及提交时间等,明确出口退税业务操作流程规范,明确各个业务部门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2、明确规范和约束供应商和货运代理商在出口退税环节中的职责。在签订设备和材料采购合同时,明确约定供应商必须配合企业做好出口退税工作,约定有惩罚条款,确保供应商提交增值税发票时不出现遗漏和差错。选择有实力的货运代理商,以保障企业在货物出口后能够及时拿到合格的报关单。
(二)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与衔接工作
出口退税工作统合性比较强,时间性要求严格,涉及部门广泛,对外涉及国税、外汇局、海关、货代公司、报关行,对内涉及销售部、合同部、财务部、物流部,加强沟通和协调,理顺退税业务所涉及各个环节工作的衔接,以促进公司各相关业务部门和人员高度重视和办理出口退税工作。明确相关单证传递的流程、时间要求和操作规范,做好登记和保管单据交接记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分工,财务部应设专职办税员,负责具体的审单、申报和备案工作。各相关业务部门应设专人负责编制出口形式发票、收集和审核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出口报关单、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单,退税业务单据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不及时或者丢失的现象,业务人员未能及时办理收汇核销或远期收汇证明等事项,将导致出口退税无法正常办理,所有部门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出口退【出口退(免)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税工作顺利开展。
(三)各级人员的高度重视,提高防范退税风险的意识。公司领导层、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应主动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退税政策变动对企业的影响。财务部门作为出口退税工作的主办部门应随时跟踪国家退税政策的变动情况,结合公司的特点和现状,向公司领导层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财务部的办税员,是税企联系的纽带,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出口退税的质量和效益。办税员要有基本的外贸知识、会计专业知识、税收知识,加强办税员能力的培训,按办税员岗位工作说明和程序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对外交往能力。办税员实行岗位轮换,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前提下,不定期对办税员进行岗位轮换,以防止差错和弊端,也可使新顶岗人员可能提出新的工作设想,提高工作效率。办税员对申报的差错要及时调整,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出口退税政策性强,各成员应加强学习与交流,掌握最新的政策与动态,积极参加国税、海关、外汇局等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的政策宣讲会、政策辅导会议,与同行保持一定的联系,获取最新的信息。
(四)单据的合规性检查
1、报关单的合规:
报关单的信息要做到准确填列,货物金额要与执行合同执行部门提供的商业发票金额保持一致。报关单上的其他重要信息控制点包括贸易方式,合同协议号,批准文号,提运单号,运抵国
等正确填列。
2、外汇核销单的合规:
外汇核销单信息的时间性要求也必须达到,预计180天内无法收款的,应及时办理远期收汇证明,办理前应对远期收汇证明的收汇期限作保守的正确估计,办理后在收款时也应及时在外汇核销。
3、其他单据的确认:
收货方与订货方不一致,汇款方与订货方不一致的,当中涉及样品或者委托代理采购等其他事项,需要业务部门的领导签字确认。
(五)有关备案单证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出口企业应在申报出口退(免)税后15日内,将所申报退(免)税货物的下列单证,按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顺序,填写《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注明备案单证存放地点,以备主管税务机关核查。
1.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 2.出口货物装货单;3.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单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单据,以及出口企业承付运费的国内运输单证)。若有无法取得上述原始单证情况的,出口企业可用具有相似内容或作用的其他单证进行单证备案。除另有规定外,备案单证由出口企业存放和保管,不得擅自损毁,保存期为5年。
如果核查时,没有齐备的备案资料,税务机关有权责令收回已审核批准的退税款(到帐的都要求退库)。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为出口退税的业务流程到正式申报时并没有完结,后续控制未做好同样会影响退税工作的进行。
四、风险后续管控
确实由于经办人员的差错造成过期未申报,按税务规定执行,转免税或视同内销;及时与税务管理部门沟通,努力使公司的损失减到最少。
有限公司
2015年4月24日
第四篇:出口退税管理
出口退税管理
退税事项
1、办理代理进出口证明程序;
2、如何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认定变更及注销;
3、有关表格;
办理《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代理进口货物证明》程序
一、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企业代理出口的,须在报关出口之日起30天内,向退税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证明。
1、所需资料:
①代理合同、报关单、核销单、出口发票的原件和复印件。
复印件必须盖上公司公章或财务章。
②系统生成的申报软盘。
录入时必须录入委托方的海关代码或临时退税号(10位)。
③系统打印的《代理出口证明申请表》
《代理出口证明申请表》上必须经办人、负责人签字,盖上公司公章。
(录入方法在珠海国税网 “下载专区--文件下载”,也可委托咨询公司录入和打印)
2、程序:
①收齐资料。
②在申报系统录入并生成单证预申报软盘,到退税机关进行预审。
③预审通过后,在申报系统作正式单证申报,生成单证申报软盘,并打印《代理出口证明申请表》。
④提供所需资料,到横琴国税局二楼税源二股申请开具证明。
核销单未核销的,可暂不提供外管局签章的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但必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报关单“出口日期”栏为准)起180天内,向退税机关提供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复印件,远期收汇的应提供外管局的相关证明。
二、申请开具《代理进口货物证明》
1、所需资料:
1)代理合同、海关手册(或以产顶进监管书)、进口报关单的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请盖上公司章)。
2、程序:
1)收齐资料。
2)登陆珠海国税网站(网址:http://zh.gd-n-tax.gov.cn)“下载专区”下载《外贸企业代理进口货物证明》表格,填写相关资料内容,盖上代理双方的公章。
3)到横琴国税局二楼税源二股预先查询进口报关单信息。
4)到横琴国税局二楼税源二股申请开具证明。
回到页面顶部 ▲
如何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认定变更及注销
一、办理退(免)税认定
凡对外贸易经营者(含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外经贸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后,应在30天内,持以下资料,到所属主管征收分局办理税务登记窗口或指定其他征管窗口申请认定。
1、完整填写《出口退(免)税认定表》一式三份。(可到认定窗口领取,或在珠海国税网站自行下载用A3纸打印。)
2、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4、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
5、海关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
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或申请认定审批表原件及复印件(小规模纳税人无需提供)
7、退税账号银行开户印鉴卡原件及复印件
8、公司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生产企业无需提供)
9、出口退税办税员证原件和复印件(经营者授权办税人员未参加退税办税员考试的,可在税务咨询公司报名,凭回执办理)
10、出口退税管理责任书一式两份(生产企业无需提供,可到退税分局领取,或在珠海国税网站自行下载用A4纸打印。)
另: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认定办理,企业在发生第一笔委托出口业务之前,持代理出口协议及上述资料(不包括备案登记表和自理报关证明书)先到退税部门安排一个临时海关代码,再到上述窗口申请办理。
注意:
*所有资料的复印件均用A4纸张,并必须加盖公司的公章。
*办理完退税认定后一份企业留存,一份征管部门留存,一份退税部门留存*外贸企业认定后,须携以上资料到退税分局盖章确认。
*生产企业每月15日之前办理认定的,必须于次月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手续,每月15日之后办理认定的,于办理退税登记证后的第二个月进行申报。
*每月18日在七楼会议室召开退税新闻发布会(节假日顺延),请办税员准时参加。
二、办理退(免)税认定变更
企业应于备案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带齐以下资料,生产企业到所属主管征收分局、外贸企业直接到市局退税分局办理变更手续。
(一)办理企业名称、企业法人、经营地址变更
1、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
4、海关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
5、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小规模纳税人无需提供)
6、《认定变更、注销申请表》一式两份
7、出口退(免)税认定表
8、非生产企业,变理法人代表的,还须提供公司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和出口退税管理责任书(一式两份,可到横琴国税局二楼税源二股领取,或在珠海国税网站自行下载用A4纸打印。)
(二)办理办税员变更
1、出口退税办税员证原件和复印件
2、《认定变更、注销申请表》一式两份
3、出口退(免)税认定表
(三)办理纳税人类型变更
1、企业被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
(1)《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
(2)《认定变更、注销申请表》一式两份
(3)出口退(免)税认定表
(4)清算报告原件和复印件(退税部门对企业申请注销当年出具的清算报告)
2、企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或申请认定审批表原件及复印件
(2)《认定变更、注销申请表》一式两份
(3)出口退(免)税认定表
(四)办理退税账号变更
1、退税账号银行开户印鉴卡原件及复印件
2、《认定变更、注销申请表》一式两份
3、出口退(免)税认定表
(五)办理海关代码变更
1、海关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
2、《认定变更、注销申请表》一式两份
3、出口退(免)税认定表
三、办理退(免)税认定注销
1、《认定变更、注销申请表》一式两份
2、出口退(免)税认定表
3、清算报告原件和复印件(退税部门对企业申请注销当年出具的清算报告)
*《认定变更、注销申请表》、《出口退(免)税认定表》可到退税部门领取,或在珠海国税网站自行下载用A4纸打印。
第五篇: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总结
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总结
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总结2007-02-02 21:56:
转变观念克难勇进
努力开创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新局面
××××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第一年,在市局、分局党总支和管理科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紧紧围绕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循省局“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搞好改革,打击骗税”的指导方针,以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管理工作为中心,加强制度化、信息化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做到管理与服务
并重,预防和打击并重,努力提高出口退税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成绩。以下是我们做的主要工作:
一、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退税人员素质,为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各项工作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程序复杂,风险性较大的工作。出口退税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提高出口退税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做好出口退税工作的关键。
⒈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退税人员素质。
年中,领导对我们出口退税组的人员进行了充实调整,增加了两名新同志。这两位同志可以说以前都未从事过业务工作,工作阅历和能力各有侧重,为了让新来人员充分认识到出口退税工作的重要性,热爱出口退税工作,尽快掌握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政策和出口退税电子申报和审核系统,我们
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了强化培训。对年龄大的同志我们让他参加省局举办的出口退税业务骨干培训班,让他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下快速充电,尽快进入角色。该同志不负众望,在培训班上认真听讲,刻苦钻研在较短的时间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初步掌握退税业务的退税人员。二是对年轻同志我们采取逐步加压的办法,把工作担子一步步交给她,促使她在干中学、学中干,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必要的出口退税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更好的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⒉组织推荐年轻同志参加全省出口退税能手考试,为进一步做好出口退税工作储备人才。出口退税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但如果它仅为少数人掌握,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今年是全省国税系统第一次组织出口退税能手考试,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竞争激烈。我们抱着不仅要参加考试为分局争荣誉,更要借此机会培养、锻炼一批出口退税
管理人才的目的,全力组织、准备此项工作。除要求退税组人员参加外,还积极推荐科里和其他科室年轻同志参加培训考试。教材不够,我们就想方设法给参加考试的同志找教材;政策变化快,我们就及时从互联网上下载最新政策法规发给大家;遇有疑难问题,我们及时给大家讲解。由于我们措施得力,在今年的考试中,我们有两位同志获得省级出口退税能手,三位同志获市级能手称号,团体成绩名列全市前列。应该说通过这次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一些没有考上的同志表示:“虽然没考上能手,但知道了出口退税是怎么一回事,以后到企业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二、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各项工作目标
实施新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体到我们就是要在切实加强出口退税管理的基础上,快审快批,优质服务。我们为此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⒈优化服务,做好宣传。为了切实做到“新账不欠,老账要还”我们一是采取多中形式宣传出口退税新政策,除了在政务公开栏公布新政策外,还向所有出口企业发放《告出口企业公开信》,告知新政策变化的主要内容;二是对退税率发生变化的,逐户通知企业进行相关调整,并深入企业检查,已确保新政策执行到位;三是督促企业及时收齐出口单证并在规定时间向税务机关申报;四是搞好出口企业出口基数统计,为确定全市退税基数提供依据;五是在不断规范企业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提升服务理念,始终把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摆在工作的首位。今年元月,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刚刚拿到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就碰上一批产品要赶在春节前出口。元×月×日,恰逢农历小年,企业办税人员急冲冲赶到分局申请办理出口退税登记证。我们从企业的特殊情况出发,迅速启动了“办税绿色通道”,急事急办。在市局相关科室的大力
支持下,我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办好的登记证件交到了纳税人手中,并及时为他们安装设备、培训人员,确保了这批产品顺利通过了报关出口,企业深受感动。热情的服务不仅赢得了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市局内网也为此发了消息对我们的做法予以肯定。
⒉执行政策,搞好协调。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政策,从严把关,对不符合政策的,坚决不予办理。先后退回企业相关申请份。资料审核是企业办理“免、抵、退”税手续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审核力度。一是加强申报资料的日常审核。对申请办理退税的企业,我们首先检查其申报单据的真实性,是否存在伪造、虚假等情况;其次是审核单据中数据间是否符合逻辑关系,检查《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销售发票》中的销售项目是否一致,《外汇核销单》与《银行结汇单》中的收入金额是否一致,《申报明细表》 的合计数和《申报汇总表》的总数是否一致;再次是审核各种单据填写的数据与申报系统中录入的是否一致。一年来,我们共审核各类单据余份,退回有问题的单据余份。同时我们按照相关规定与计征科、办税大厅等部门搞好协调,对生产性出口企业只有办理预免抵退税申报后,办税大厅方可受理其纳税申报。对需办理免抵调库和退税的,我们及时通知计征科办理相关手续,使免抵退税政策从申报、审核、免抵、退税、调库等环节运行顺畅,让纳税人能及时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今年我们共为户享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优惠政策企业审核办理免抵额多万元,退税额万元,退、免税总计万元,无一出现差错。有力地支持了地方出口导向性经济的发展。由于我们工作有力,成效显著,在今年六月举行的全市进出口工作会议上,市局有关领导对我们开发区的出口退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让我们率先作了《把握四个环节严格规范操作积极推行出口
退税电子化管理》的发言。
三、严格审核、做好出口退税其他管理工作
在做好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出口退税其他管理工作。
⒈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开具审核、上传工作。
全年我们共审核开具《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份,预征税款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和。每月我们还按市局要求准时上传《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电子信息,月月准确率达到,超出省局规定个百分点。
⒉供货出口企业多征返还税款审核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号文精神,我们与稽查科做好协调工作,受理、审核户供货出口企业申请办理多征返还税款,协助稽查科进行检查,并为纳税人办理多征返还税款万元。无错报现象,准确率达到。
⒊免抵退税清算工作。根据市
局有关规定,我们协助市局对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公司等户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情况进行了清算,共查补税款元。在清算中我们严格按《清算办法》的要求,做到下前有通知、清算有结论、处理有依据、事后有监督。并及时上报清算报告及附报资料。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管理科出口退税组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科室同志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扎实的态度,将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推向更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