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城镇化工作自查报告1
XXXX县委 XXX人民政府
关于2009年城镇化工作的自查报告
市委、市政府:
现将我县2009年城镇化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圆满完成2009年度城镇化工作目标任务
(一)城镇化进程。全县扩大城镇建成区面积XX平方公里(县城扩大XX平方公里,其它建制镇扩大XX平方公里),完成任务的XX%,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XX万人(县城新增XX万人,其它建制镇新增XX万人),完成任务的XX%,城镇人口共计XX万人;提高城镇化水平XX个百分点,完成任务的XX%,城镇化率达到XX%;城镇新增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XX人,完成任务的XX%,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了XX倍;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XX%。
(二)城乡规划建设
1、突出规划龙头地位,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一是及时开展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工作。一是编制完成了《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实施评估报告和局部修改方案,并通过县行政评审和市专家组及相关部门的评审;县城“四线”(绿
线、蓝线、紫线、黄线)规划和XX新区行政中心片控规调整方案正在编制中。二是加快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了县城XX园、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0个小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三是积极推进建制镇和村规划编制。完成了XX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大观镇XX村、XX镇牌楼村等XX个村级规划编制;启动了XX、XX、XX镇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启动了百里竹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正在开展基础资料调查、收集等前期工作。四是编制了《宜居XX建设总体规划》及14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14”的宜居梁平建设规划体系。
2、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强力推进五大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加快住房建设步伐。有力推进廉租住房建设,第一批中央预算投资项目阳光家园廉租住房XX套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XX套XXX平方米主体已竣工验收,二期工程XX套XXX平方米主体已竣工验收,三期工程XXX平方米主体已竣工验收。第二批中央预算投资项目廉租住房XXX套,总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已于XX月陆续开工建设。2009年度廉租住房实际新开工XXX万平方米,实际竣工面积XXX万平方米,实际
完成投资XXX万元。2009年度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XXX万元,商品房实际开工面积XXX万平方米,实际竣工面积XXX万平方米。二是圆满完成XX路工程建设和体育公园建设任务。XX路工程项目及县城体育公园工程项目纳入了市级2009年度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鲁班路工程长XX米,宽XX米,占地面积XX万平方米,总投资XX万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XX万元;体育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X万平方米,其中绿化用地面积X万平方米,总投资XX余万元,市级补助资金 XX万元。三是稳步推进危旧房改造。已完成XX片区危旧房拆迁X户XX万余平方米;原XXX片区征地拆迁危旧房XX平方米。四是强力启动新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与重庆XX产业集团签订了XXX和XX对面两地块约XXX亩的开发协议;积极启动XX家园新区回居房建设,规划占地面积XXX万平方米,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XX亿元。五是XX广场建设高效完成。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用短短XX个月的时间建成XX多平方米的XXX广场。
3、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不断改善乡村条件。一是以打造精品中心镇为目标,加快XXXXX等片区中心镇的建设步伐,带
动片区小城镇组群发展。XX镇XX小区二期工程开发建设稳步推进,XXXX大道二期工程已完成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XX南西街规划建设已完成道路路基、排水工程;完成了XXX廉租房规划方案设计并启动建设,建筑面积达XX万平方米;完成XX规划和XX镇龙影路风貌改造规划;启动XX镇XX村垃圾收运站建设,建成XX镇、XX镇X个简易污水处理设施。全年新增和改造城镇道路8.2公里、排污管线70公里、供水管道23公里,改造和新增路灯960盏,新增防洪堤6公里,启动建设垃圾转运站4座、简易治污工程项目4个,植树3.2株,新增城镇公共绿地面积55.8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3平方米。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8946万元。二是出台《XX县2009年农村康居点及巴渝新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XX县2009年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康居农房、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编制、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建设措施等方面加以指导。完成了XX、XX等27个康居点和巴渝新村建设,完成巴渝新居802户,面积14.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640万元。完成危旧房改造806户,面积14.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748万元。全县新、改、扩建农房总建筑面积114.8万平方米。
4、加强中心镇配套建设,不断提升带动能力。屏锦镇投
入1000万元,新修垃圾池12个,新建农村饮水工程6000户,新增防洪堤2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450余户,改造和新增路灯126盏,植树531株,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征地2000㎡;中心镇“五个一”建设今年完成3个,即:一场(小型活动广场)、一院(XXX)、一站(文化活动站);新建房屋3.5万平方米。XXX投入资金1555万元,新建天然气管道11公里,安装天然气用户600户,新增变压器5台,铺设人行道彩砖2025平方米,安装排水管道900米、污水管网1900米,植树50株;新建休闲广场1个,占地4000平方米;中心镇“五个一”建设全年完成3个,即一场(小型活动广场)、一院(乡镇卫生院)、一厂(污水处理厂)。XX镇投入348万元,新建一条商业街,全长700米,宽24米。新建房屋竣工5.2万平方米;打通两条横街200米,宽16米,安装排水沟2200米。新安装路灯70盏,建供水管道6公里,启动建设兴民桥一座。中心镇“五个一”完成3个,即:一院(乡镇卫生院)、一街(一条商业街)、一站(文化活动站)。
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市委有关农村工作精神,我县围绕农民增收,采取措施,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全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0.2%;优质“双低”油
菜播种面积4.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0.6%;2009年全县土地规模经营567户,引进香米、紫米、黑米及农业部认定超级稻品种共104个。通过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片和千亩高产示范片挖方实测,最高亩产量达736.1公斤/亩,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提高3.2个百分点。二是稳步推进经果产业,梁平柚栽植面积达到10.8万亩540万株,产量4.5万吨,产值达到9000万元;虎密柚栽植面积2.2万亩220万株,品质不断提升,商品化率达到75.4%;发展辣椒生产面积1.1万亩,产量达1050万公斤,产值达2100万元;种植西瓜3200亩,产量1.6万吨,产值达3100万元;桑树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4000万株,生产蚕茧31.1万公斤,产值达482.2万元。三是积极推行机械化作业,全县有大小农机具3374台,其中耕振机2202台,插秧机238台,全年机耕面积达到343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7%,在全市名列前茅。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行平稳。我县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1个,完成销售收入788.38万元,带动农户27.5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6.5%,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拉动作用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户均增收800元,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近1.1万个,农业产业化推进了城乡统筹,推动城镇化进程。
6、稳步推进工程建设,完善万村千乡市场。一是2009年建设日用消费品乡镇连锁超市和村级便民店82个。市商委同意我县新增80个农资村级便民店和2个日用消费品村级便民店,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新建日用消费品镇级连锁超市13个,村级便民店71个,农资村级便民店80个,共完成164个,完成任务的100%;二是外派劳务工作扎实推进,建立县外派劳务中心和米兰服装学校等劳务输出平台,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宣传,已调动外派劳务110名,同比增长18%,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0%。
7、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国、省道改造工程37公里,道路面积达31.6万平方米;县道改造53公里、道路面积达25.8万平方米;通村公路改建79公里,道路面积27.65万平方米,完成总工程量的100%;通村硬化工程265公里,道路面积92.75万平方米,完成市级计划85公里的311.7%。硬化村级公路共达到643公里,占村级公路总里程的29.3%,乡镇通水泥路(通达率)100%,行政村通公路(通达率)100%,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通畅率)43.2%。二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8个镇乡综合文化站、6个镇乡卫生院建设,面积达3512.98㎡,启动13个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面积达3900
㎡,新增和改造教学用房2.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300万元,特别是XX万平方米教学用房全部完成,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8、构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根据《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乡镇建管职能完善建管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渝编办„2008‟29号)精神,成立了县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32个乡镇分别成立了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总共落实正式编制工作人员76名。县级有关部门、各镇乡进一步加大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构建了县、镇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体系,并形成了分片包干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无重大事故的目标。
9、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国有资产,建立投融资机制,今年融资额达4.7亿元,为城市饮用水源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市森林工程建设等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市级各类专项资金23141万元全部专款专用,本级配套资金23849万元,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达设计标准;城市房地产开发引资2.12亿元,立足特色资源,建立招商引资机构,策划包装一批招商引资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举办“XXXX”大型演唱会,大力实施对外招商。利用资源优势,园
区共引进项目66个,协议引资42.16亿元,设计年产值达到8.66亿元。全年新签约入驻XXXX等工业项目8个,协议投资6亿元,设计年产值1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30亿元,同比增长66%,销售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75.9%,工业增加值2.77亿元,同比增长78.7%;利税7701万元,同比增长57.2%。
10、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一是探索城镇化工作新机制。坚持将城镇化工作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结合起来,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县级领导为责任人,由责任单位具体牵头落实,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相继完成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城乡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XXX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的意见》、《统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户籍迁移管理办法》等政策。二是探索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意见》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城乡统筹的意见》,选择屏锦、XX两个镇进行试点,探索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XX镇XX村建立了土地流转委员会和土地流转合作社两个平台,较好解决了分散经营与市场竞争的矛盾;XX镇创新镇、村两级土地流转“超市+连锁
店”的联动模式,在镇里设立土地流转超市,在村里设土地流转连锁店,为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找到了新路径。下一步将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行办法》、《宅基地流转试行办法》。三是县城创建“重庆市卫生县城”成功后,设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城市管理职能,查处乱搭乱建,规范摆摊设点,整治市容环境,开展文明教育,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产业培育效益的提高,城镇管理的加强,特色文化的挖掘,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推进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7.5亿元,比去年增长1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82亿元,比上年增长69.8%,县财政城建资金投入增长20.6%,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23%。
二、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有效推进城镇化建设
(一)明确城镇化工作目标。年初,县委、县政府召开城镇化工作专题会议,提出了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我们规划了分两步走的城镇化目标任务,到2011年,着力调布局、打基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40%,到2016年,努力扩规模、上水平,县城初步
建成20万人的现代化中等城市,XXX等四镇建成2-3万人的片区中心镇,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康居点)有机衔接、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强力打造产业支撑。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工业经济。以梁平工业园区A区为发展极核,培育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竹木工业,在屏锦镇设立XX工业园区B区,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建筑建材和烟花爆竹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进工业集约发展。坚持“扶持救活一个企业,就是一个最大招商引资成果”的理念,围绕“化解危机、破解难题、走访调研、完善政策、企业减负、项目建设、银企合作”七项主要工作任务,切实加大对主导行业、重点工业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县领导分片带头行动,深入各自联系企业、联系项目开展调研。切实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平稳“过冬”。着力对现有重点企业实施了“三五”推进措施,即培强XXX等5家优势骨干企业;培植XX食品等5家后续骨干企业;培育XX等5个潜在骨干企业,取得较好成效。另外,组织召开了2次“银企座谈会”,充分发挥政企、银企平台的作用,今年为工业企业新增固定资产贷款近4亿元,新增流动资金贷款3100万元,配合县财政发放了市级贷款贴息切块资金40万。三是积极培育特色商贸旅游经济。坚持以商贸、旅游业为重点,促进专业
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以名豪商贸区、三峡风商业街和西池广场等为中心,发展一批专业市场和大商场,培育一批大中型餐饮名店,营造出浓厚的城市商贸娱乐气息。加大了商贸业小城镇和边界市场商贸设施建设力度,推进连锁经营超市向小城镇延伸,进一步活跃了城乡集市贸易。打造以XX为核心的XX文化旅游区,建设以XX公园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旅游区,规划将XX打造成“XX西湖”,开发特色文化产品,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三)突出城镇化工作重点
1、突出战略布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围绕推进城镇化这个中心,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促进要素有序流动,突出重点和特色,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我们提出了“双心四片”的城镇群空间发展战略,树立片区发展新理念,打造县域主中心——XX县城、副中心——XX,形成以XX为中心的东部片区、以XX为中心的南部片区、以XXX为中心的西部片区和以XX为中心的北部片区的“四片”发展格局;县城实施“西拓”战略,由老城区向西南双桂湖拓展,规划建设6.58平方公里的双桂新区,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着力“以山丘为脉、以湖河为络,以绿化为蕴,以建筑为图”,将新区建设
成为新的行政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倾力打造新城旧城交相辉映、各放溢彩的锦绣之城;屏锦镇持续推进旧城改造,策划新区建设,打好小城市发展基础;完善片区中心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区域特色产业,增强要素集聚和人口承载能力,引导农民向城镇集居,加快城镇化进程,以此带动各片区小城镇组群发展,形成全县小城镇梯度发展态势。高质量规划建设农村巴渝民居和康居点,逐步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农民梯度转移,促进城镇和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2、挖掘特色资源,加快专业镇建设步伐。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增强城镇综合实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根据交通区位、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规划发展各具特色、个性的专业镇。一是把XXX和XX镇建成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专业镇;二是把袁驿镇建成煤炭综合开发专业镇;三是把XX和XX镇建成商贸专业镇;四是把XX镇、XX镇和XX镇建成旅游专业镇;五是把XX镇建成生态农业专业镇;六是把XX镇建成特色蔬菜专业镇;其他镇乡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建立板块型特色产业体系。
3、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做
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产业规划和总体布局,深入实施“千百工程”,通过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新农村建设。对验收合格的市级示范村、推进村和县级试点村进行适当补助。二是有力推进巴渝民居及康居点建设。积极鼓励农户在规划指导下,参照巴渝民居通用图集,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自愿联建住宅和相对集中居住,着力点上示范,面上推进,结合生态移民、高山移民、建设拆迁等项目,开展拆迁安置式、整理改造式、集中新建式巴渝民居、康居点及危旧房改造建设,打造凸显巴渝传统民居特色的康居点。今年完成了XX村、XX镇XX村等27个康居点和巴渝新村建设,完成巴渝民居802户,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806户,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全县新、改、扩建农房建筑面积114.8万平方米。
4、加大支持力度,狠抓市、县级中心镇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中心镇的领导和支持力度。确定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市、县级中心镇制度,选派精干人员到中心镇工作。集中力量打造好市县级中心镇。县级财政每年投入960万元,对XXXX镇等三个市级中心镇,在市级财政补助的基础上,按照要求进行配套,对XX等县级重点镇,每年补助40万元,其他乡镇补助XX万元,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配套建设,并实行
项目管理。市级下达的专项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中心镇建设;中心镇城市建设配套费全额留用;耕地占用税全额返还;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除上缴市财政部分外,其余全额返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全额返还;县里对中心镇收取的社会抚养费60%返还给镇里使用。中心镇所在企业实行属地统计,县级部门包括直管部门采取备案制、委托制,尽可能下放权限,提高下伸到市、县级中心镇的机构级别。
城镇公用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整合市级补助资金和县镇配套资金、市场融资,新增和改造城镇道路工程8.2公里,铺设人行道面积2.2万平方米,植树3.2万株,新增绿化面积5500平方米,新增和改造供水管道70公里,新增天然气管道20公里,新增和改造天然气用户1000余户。
优势骨干企业得到培育和发展。根据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设立梁平工业园区B区(屏锦镇),规划集中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建筑建材、烟花爆竹、竹木加工业。同时,大力扶持XX等现有中小企业的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新企业,帮助支持XX建成投产。
农村康居示范工程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完成了村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立面改造规划,按照“市里支持一点、县乡配套一点、村民集资一点”的筹资模式,努力推进康居示范工程规划实施。全年完成旧房风貌改造460户,建筑面积达8.28万平方米;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一池三改”4430户,修建排污沟,治理了农户生活污水排放;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五保家园工程,建筑面积达1560平方米。
5、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做好县内消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增加就业3000人。二是出国务工,通过优化组合,成立了县对外劳派服务中心。XX米兰(国际)服装学校,今年外派输出110人,劳务区域拓展到卡塔尔、安哥拉、新加坡、毛里求斯、日本和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四是加强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通过送教下乡、深入建筑工地培训等方式,完成“李兆基基金温暖工程”建筑业农民工转移培训1200人,目前均已转移到重庆圣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北京、天津承建的建筑工程)务工。五是健全城镇就业服务体系。成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托职教资源和各类培训机构,开办了服装缝纫、建筑技工、电脑、电机、电工、烹调等专业培训,开展了技能等级评定、发证工作,提高
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今年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共计0.87万人,其中通过培训转移7000人。
6、加强环境整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是推进梁平县“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市级中心镇XX镇的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二是加强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查处乱砍乱伐、乱开乱采行为,切实保护了东山、西山两大绿色生态屏障。三是开展了全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情况调查,并开展了整治行动。四是启动小城镇治污工程试点建设。建成XX镇简易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完成袁驿镇简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7、学习先进理念,强化政策支撑。认真学习主城区、渝西地区推进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切实用好、用活、用够现有政策。研究制定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具体办法,给予中心镇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调控权,在资金、优惠政策、户籍管理、土地流转等方面加大扶持和改革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进度。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2009年,我县城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土地征用成本进一步上升,土地使用审批周期过长,制约了产业发展和城
镇建设;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不足,设施滞后;三是工业化发展缓慢,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不强;四是农村康居工程规划编制经费困难,技术力量薄弱,康居点规划建设进展较慢,同时还存在“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农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五是村容镇貌有待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突出城镇化工作重点,强化规划对城镇化的调控作用,积极探索集约型城镇化建设路子。一是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试点,以新农村建设及重大工程移民、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等为依托,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康居点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节省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建设,并推进小城镇集约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搭建投融资平台,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乡镇治污工程建设,改善村容镇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梯度转移的体制机制,修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行办法》、《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行办法》、《宅
基地流转试行办法》、《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户籍迁移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营造有利于农民转移的政策环境,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四是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市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工作,加快“XXX”建设,将XX打造为山水园林生态新城及重庆“都市后花园”。
第二篇:xx关于城镇化工作推进情况自查报告
xx关于城镇化工作推进情况自查报告范文
为加快推进**市城镇化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历年《广西城镇化工作要点》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提出了把**“建成面向东盟开发合作的新高地、成为提升广西沿边开放水平的桥头堡”的战略。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目标,按照“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要求,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改善、保障民生,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市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35%,中心城市建成区城镇人口达16.8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规模比上年26平方公里扩大2平方公里。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加强领导,推进跨越发展。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崇办发〔xx年〕5号)、《**市建市十周年献礼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崇办发〔xx年〕82号)文件精神和国家、自治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我市成立**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总指挥部、城市三年大会战指挥部、献礼工程项目总指挥部和城镇化办公室,落实责任制,制定了市四家班子成员、责任部门负责联系工作制度,明确城镇化工作和各重大项目的xx目标任务,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推进城镇化工作。
(二)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
《**市城镇发展“十二五”规划》由市住建委、规划局作为责任单位委托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三)抓住重点,示范推动实施。
为充分发挥我市重点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内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重点镇标准化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全力实施“书记工程”,每年每个县(市、区)选择一个镇重点建设,全面改善城镇面貌,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今年我市继续实施“书记工程”,以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年初明确和落实了**年重点镇的建设任务、目标和考评制度,市、县、镇三级党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二、新型城镇化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
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以“两加”为抓手,以“两成”为目标,紧紧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列入国家战略和国家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建设领域各环节,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加强住房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住建事业改革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城市宜居区。加快棚户区改造,建设成为以人为本的宜居片区;商务服务区。加快城南新区的商业综合体建设,引进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综合商业核心服务区,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城市服务区。继续完善城南新区公益性项目建设,增强城市保障性功能,提高城市聚集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文化旅游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物流园区。做好**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物流园建设,推动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要着力提升城市影响力,积极发挥陆路东盟黄金通道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聚集、国际组织聚集和企业总部聚集,提升**综合形象。充分整合资源,挖掘、整理、提升**地域文化,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金融中心、**(东盟)国际商务文化交流中心、体育中心等文化交流载体建设,提升城市影响力。
要以项目建设为依托,重点推进“一江一园一改一桥两校三中心八路”建设,不断拉大中心城市框架。要加快龙峡山西路延长线、城区污水管网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争取尽快竣工投入使用;加快环城西路、**大桥、龙腾湖风情街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力争今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7万人。
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放在实施大县城战略上,提升县城的产业吸纳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要积极培育特色城镇,因地制宜抓好旅游、边贸、产业等特色城镇规划和发展。继续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等工程,每个县(市、区)抓好1—2个示范乡镇建设。
凭祥市要充分利用沿边优势,以边境贸易和旅游业为龙头,发展旅游服务配套及综合物统,辐射带动宁明县、龙州县区域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城市人口达8万人以上。扶绥县要依托毗邻南宁和机场等的优势,加强技术、生产协作,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推动制糖业、建材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提高城镇综合服务配套能力,带动片区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县城人口达25万人左右。大新县要发挥旅游资源、沿边区位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以德天瀑布风景区为重点,围绕山、水、边等特色,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度假区;以锰资源为依托,做强做大锰矿深加工利用产业链条;以水果、苦丁茶加工为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打造成为工业强县、生态农业强县和中国旅游强县。
“十二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10万人。宁明县要发挥沿线、沿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口岸建设带动,以特色优势工业、特色效益农业为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发展蔗糖业、林化产业、膨润土开发、边境口岸加工业、生物质能源、中草药种植加工;以花山岩画为依托,通过申报花山岩画世界遗产项目,培育发展成为全市文化旅游。建成初具规模的边境口岸和旅游业城镇。“十二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达10万人以上。龙州县要利用口岸和旅游优势,突出抓好边境口岸加工业、特色农业、医药和生态、跨国红色旅游产业。“十二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10万人。天等县要充分利用锰矿和农业资源富集区的优势,做强做大锰矿深加工,构建锰矿产业园;发展冶金、建材、医药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以“五味”特色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形成资源产业发展的示范平台;发展民族、生态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建成特色城镇。“十二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
7.2平方公里,人口达6万人。
(一)科学规划,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推进。
**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就要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积极融入北部湾城市群,重点规划建设南崇经济带城镇群。近两年来,我市按照“一带三点”的格局,逐步建立市级中心城市—市级副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乡镇的市域城镇体系。一方面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增强以产业为依托、交通为纽带的内在联系,使**中心城市成为集聚度高、辐射力强的经济中心。
另一方面把发展县城、小城镇作为优化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实现大县城战略,有重点地发展建制镇。重点发展凭祥及扶绥,建立两个市级副中心城市,其他县城不断扩容提质、彰显特色;加快凭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宁明——凭祥同城化发展,推进扶绥空港——南宁吴圩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经济强镇、特色小镇,把小城镇建设成为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节点。
(二)重点打造南崇城镇带,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市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具有沿边、沿江、沿铁路、临首府、近海的区位优势,东联桂东南及粤、港、澳,西接云、贵、川,扼大西南出海通道和东南沿海西向通道的咽喉,面对沿海、西南及东南亚三大市场。面对近年来周边区域经济的新格局、新变化,**立足南崇经济带,积极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和东盟各国,加强与南宁、钦州、百色、防城港、北海等市的协调合作,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口岸贸易、糖业、锰深加工,打造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成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上的重点节点,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三)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年以来,集中力量推进建市10周年献礼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四星级饭店、会议中心、文化中心、市委党校迁建、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丽江新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目前31个献礼工程项目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规划开发水口湖片区,主要抓好水口湖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推进水口湖整治,加快龙峡山西路延长线、石景林西路延长线、连城路等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大桥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中心城区与**工业区联动建设,加快连接两区的路网建设,加快开发科教片区。今年以来,中心城区主要是加快推进
“一江一园一改一桥两校三中心八路”重点项目建设。一江是左江两岸综合整治。
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规划费用已报送市财政评审中心;一园是第七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园博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目前,园博园东面已有城区路网连通,园区北面的石景林路西段工程、龙峡山路西段工程和环城西路延长线已开工建设,其中龙峡山路、环城西路延长线路基已完成,石景林路西段延长线于近期将开工建设,园区其他辅助道路连城路南段、弄岗路西段、城南九路等也已经动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的城市绿化改造工程已全面实施,着重打造“珍贵树种一条街”,园博园园区水系整治及水口湖防护治理和生态工程已开工;一改是壶城棚户区改造。已完成项目立项,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已到位51000万元,目前正在编制可研,同时进行场地平整施工;一桥是**大桥。该项目已完成桥型方案设计,并经两委会四十八次会议通过;两校是机关幼儿园、城南小学。机关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已于6月1日封顶,附属楼在进行一层柱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城南小学项目综合楼、1#、2#教学楼正进行基础建设,3#、4#学生宿舍正在开挖基槽,校园附属工程正在进行招投标;三中心是体育中心、农贸中心、金融中心。体育中心项目完成立项、规划选址意见书、初步勘察、临时用水评审及用电方案报审工作,正在进行方案设计、水保、环评、可研编制、详勘及地震评估工作。农贸中心项目已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方案基本确定,完成竖向标高测量及报送备案登记材料。金融中心项目金融中心大楼已进入大楼第24层楼面施工,项目招商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与喜来登酒店、沃尔玛超市、肯德基、国美电器、星巴克、韩国星星影院等10多家内外知名品牌进行了合作洽谈;八路是环城西路、环城东路、园区东路、龙峡山路东段、沿山路、石景林路西段、城南一路、园区西路。目前部分道路正进行招投标,部分道路已开工建设。
同时加大城区园林绿化资金投入力度,美化城区。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全力开展广西园林城市创建和“绿满八桂”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友谊大道、花山路、龙峡山及石景林路等路网绿化建设,计划投资2300万元,已完成了大部分绿化种植工作,种植绿化乔木3560颗,灌木2.55万株,草皮3.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950万元。
(四)树立经营城市新理念,拓宽资金渠道,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坚持走市场化道路,推广以出让特许经营权方式通过招商引资进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城区均实行了污水垃圾处理费收缴制度。各县(市)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供水、排水、排污、公厕、文体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正逐步向市场开放。同时,各县(市、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名镇名村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年我市主要抓三名镇一名村建设,主要包括:凭祥市平而村特色工贸名村建设(第一批)、大新县硕龙镇特色旅游名镇(第一批)、扶绥县东门镇特色工贸名镇建设(第二批)、江州区新和镇特色工贸名镇建设(第三批)。目前除凭祥市平而村特色工贸名村建设没有完成外,其他项目都已完成,完成投资2305万元。其中江州区新和镇实施的项目有:
规划编制项目、房屋外立面改造、街道两旁人行道硬化项目、镇政府大院风貌改造项目、锰铝加工基础设施项目、广西大华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排水沟及挡土墙建设项目、垃圾中转站及垃圾填埋场项目、镇区道路硬化项目、集镇环境基础设施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投资1460万元,占总投资100%。
**年6月大新县硕龙镇已被命名为广西特色旅游名镇,**年下半年将完成凭祥市平而村特色工贸名村建设的验收命名工作。**年我市已申报新增扶绥县渠黎镇、宁明县海渊镇、宁明县爱店镇、大新县雷平镇和大新县雷平镇安平村为名镇名村创建村镇。目前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六期工程实施方案已下达,但尚未确定名镇名村名单。各县(市、区)正按照自治区的任务要求,认真开展名镇名村创建各项建设工作。
(六)“书记工程”有序开展。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经济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我委制定《**市城镇化工作发展思路》及《**市**年实施新一轮“书记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市政府审定,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各县(市、区)选定1个乡镇实施“书记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城镇化发展。(七)关注民生,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1、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序推进。今年,我市新开工建设任务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9573套(户);基本建成任务4000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00户;新增分配入住任务3000户;至少有1各项目执行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一星级以上认证。截止5月底,全市结转续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9448套,基本建成1385套,占今年基本建成任务4000套的34.63%。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183套,占全年开工任务9573套目标任务的12.36%;完成分配入住548户,占全年3000户目标任务的18.27%;完成计划外发放新增租赁补贴48户,占全年100户目标任务的48%。
2、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1至5月全面完成xx年年第三、第四批、**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并完善一户一档及网上信息录入。
同时,立足我市实际,向自治区申报危房改造指标11000户,中央下达补助资金4330万元,5020户。截至6月10日,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现开工建设572户,完成投资1313.5万元。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我委结合实际,经多方研究调研,制定了《**市“十二五”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xx年年大会战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并报市政府审批。
3、加快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建设监督指导。今年自治区已下达我市南宁至凭祥铁路沿线城乡风貌外立面改造2215户,目前已开工53户,完成投资54万元。江州区江南街道办沿山社区水口屯、江州区濑湍镇岜羊村岜羊屯、天等县上映乡桃永村伏桃屯等3个综合整治村屯整治活动有序开展。目前各县(市、区)正按照自治区的任务要求,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六期工程(第一批)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八)加快环境工程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1、深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清洁家园专项活动。今年,我委结合“城乡清洁”工程,继续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专项活动,1至6月,组织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27565次,累计参加集中清理整治行动人数1304334人次,累计清运、处理垃圾47533
3.30吨。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干部参与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去,鼓励广大干部与群众对农村卫生死角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再次掀起了“清洁家园”活动新高潮。
2、继续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已建成的7各污水处理厂运营正常,目前市本级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各县(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全市已投入使用的6个垃圾处理场(厂),设计处理能力755吨/日。今年以来,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厂)运营正常,目前市本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各县(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四、我市在推进城镇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我市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加速阶段,但城乡整体发展水平仍不高,对外开放合作程度仍较低。在推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中心城市建设总体上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城市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相对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总量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城市园林绿化总量不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城镇间交通联系还未达到高效、高速。二是中心城市,缺乏产业支撑,人口聚集缓慢,人气不旺的问题较突出,中心城市应有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不明显。
到**年底,中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市本级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低,城区人口仅为16.8万人,建成区面积仅为28平方公里。
三是对外开放合作步伐不够快。
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仍未完全向市场开放,外资和社会民间资金投入比重不大,绝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仍依靠财政收入建设。四是城镇服务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镇化水平低。
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市场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这些困难和问题成为制约我市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发挥规划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约束力。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各类城乡专项规划为具体引导,发挥城市对农村和区域的带动作用,优化城乡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在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商品和要素市场项目建设方面,提高城市对农村的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强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和充实城乡规划监察力量,对强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实行动态监控与督查,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立城乡规划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为加快推进**市城镇化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历年《广西城镇化工作要点》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提出了把**“建成面向东盟开发合作的新高地、成为提升广西沿边开放水平的桥头堡”的战略。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二)产城结合,加强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同步建设。
结合**市域的具体情况,城市群和城镇化建设要“抓中间挑两头”,即抓好**中心城市建设,挑动扶绥、宁明凭祥两头。要大力培育**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扶绥及宁明凭祥,做好产城结合,做到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建设。
(三)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实施大县城战略是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是治理“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的一道良方,是实现城市辐射带动农村的最佳“二传手”。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人口城镇化,但人口城镇化绝不是简单地让农民洗脚进城,也不是一窝蜂地涌进大城市。农民进城落户,大城市固然是好的选择,但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县城更接近农村,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方面,具有成本低、门槛低、风险低的优势。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放在实施大县城战略上,提升县城的产业吸纳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要积极培育特色城镇,因地制宜抓好旅游、边贸、产业等特色城镇规划和发展。继续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等工程。(五)突出东盟特色,积极打造开放的边贸城镇集群。
要加快建设具有东盟特色的开放的边贸城镇集群,我们要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和边关特色,以“东盟、生态、壮族、现代”为基本元素指导城镇建设,做好“开放合作”文章。要认真研究,按照开放门户的要求,对我市的14个边贸点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重点抓好边贸口岸基础设施及相关口岸管理设施建设,把宁明的爱店、凭祥的友谊关、弄尧、浦寨、平而关,龙州的水口、那花、布局、大新的硕龙等边贸点打造为开放的边贸特色镇。
一是首先通过以点带面,以城镇为依托,不断完善和升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边贸小城镇交通圈和公共交易服务平台。
二是以面连成片,把边贸小城镇整合发展为开放的边贸特色城镇集群,引导产业和各种生产要素向边贸城镇群聚集,形成正真意义上具有规模优势和聚集效应的开放特色城镇集群,使其成为推进边贸产业升级和特色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和新增长点。
(六)加快建立和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项制度改革。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有关政策精神,加大城镇化改革力度,深化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行就近就地新型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是探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加快推行新型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进一步放宽户口入城迁移准入条件,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二是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制订措施或出台政策,鼓励和吸引农民、外来经商业人员、专业人才进城落户。三是深化城乡建设用地改革。
要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健全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机制,扩大城镇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建立健全城镇土地流转机制和合法的土地市场体系,推行“小块并大块”土地流转经营机制,放开土地二级市场,实施土地出让、入股与年租制相结合,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四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着力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转移衔接办法,妥善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加快构建完善乡镇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动返乡创业农民工安置小区的建设。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居住、就业、养老、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城市建成区的被征地进城农民或外来农民工纳入当地城镇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的保障范畴。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20xx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建设,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突破口,更新规划理念,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大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新型城镇化工作目标完成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好规划的完善、执行和管理方面
一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发展先导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定位,坚持农民建房向城镇规划区、中心村和聚居点集中的原则,按照规划建设完成了团结村、凉华村等新型村庄的建设;二是紧抓马东公路改建机遇,将场镇对岸何家坝河滩争取为弃渣填埋场,待公路建设完工后,原本低洼的河滩将与现有建筑用地连片,经住建局同意,规划调整为城镇建设用地,新增储备用地100亩;三是严格土地审批程序,坚持先批后建的原则,打击违法乱建2户。
二、抓好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方面
一是对房屋的建设严格按原则、按程序办理。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严把审批关,严格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农村私人建房审批实行村建、国土、执法等部门人员的例会审核制度,集体讨论、联合把关,积极协调处理建房过程的各种纠纷矛盾,在规范建房审批程序,公开、公正推进审批工作的同时,在不违反总规的前提,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建房需求,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审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了发现隐患有处理,有跟踪督查。三是以全县工程建设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契机,加大了全镇乡在建房屋的巡查、处罚力度,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打击和处罚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和整治已建成的违法违章建筑,严格把关公路两边退让管理。四是联合各部门组建场镇秩序管理综合执法队,负责对场镇规范性整顿,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本保证了街道交通畅通。
三、抓好项目建设和协调服务工作方面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未开工的项目,如无特殊原因,要迅速启动,已在建的交通、饮水、市政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场镇风貌改造,通过争取项目资金170万元,在桥楼子修建停车场一处,解决了该处常年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同时,**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近期将进场施工;二是注重项目建设管理。高度重视项目质量工作,实行项目建设业主负责制。对项目建设中已暴露出来的问题,由业主代表负责组织迅速予以整改,确保建成人民满意工程、人民放心工程。严格按进度进行拨款,不允许超拨资金;三是项目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组按规定按规范会同施工方进行竣工验收。过去已实施项目,要按县委、政府要求,及时报送审计结算资料;四是做好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完成马(鹿)东(河口)公路改建征地181.4亩,房屋拆迁户已有两户签订了拆迁协议。
四、抓好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工作方面
20xx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截流增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了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规范化,从而促进我镇的城镇化建设,与去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近3%。今年以来,我镇的集镇道路工程先后完成了新场镇、老场镇的改造提升,维修了人行道、完善了地下水网;配置了垃圾箱,切实做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定时清运,改善了场镇的卫生环境,镇容得到了整洁,赢得了居民的称赞;加大集镇及新村点亮化、美化力度,全年新栽、补栽路旁绿化树500颗,新增绿化面积800平方米,增设路灯20只;通过大力实施人饮工程,解决了高山群众饮水难题;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集镇对周边辐射和集聚能力,提高了吸纳农民变居民的承载能力。
五、抓好城乡统筹方面
完成了跃进、团结美丽新村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人居环境。加快高山及外来户入住居民聚居点,繁荣了新村的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村人员向集镇人口的转移,不断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
六、抓好村镇建设统计报表等业务工作方面
为促进城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经镇党委、政府研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田茂杰任组长,镇长刘斌、镇人大主席罗传友为副组长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抽调了精干力量充实了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人员,加强了城镇化建设强有力的领导,做好了我镇村镇建设统计报表和其他业务工作。
第四篇:城镇化工作座谈材料
城镇化工作座谈材料
一、“十一五”城镇化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城镇化工作以构建生态宜居现代城镇体系为目标,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原则,县城、重点镇、集镇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三化”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生活环境改善的综合效益。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7.8平方公里发展到13.88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达到9.7万人,苗店、朱集、下洼实现了撤乡建镇,县域城镇人口突破 20万人,城镇化率平均每年递增1.8个百分点,2009年底达到31.98%。主要经验是:
(一)坚持注重特色、因地制宜的建设机制。近年来,县城按照“水城、绿城、工业新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定位,把生态宜居放在首位,“古城区、新城区、赵河公园区、产业集聚区”四区联建,精心打造,加快建设。新城区以完善广场、公园、道路、绿化等市政设施为主,着眼于现代化,彰显出特色化,努力构建现代新城;古城区以恢复景点打造山陕会馆为中心的旅游圈为主,充分挖掘赊店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构造文化名城;赵河公园区以生态景观建设为重点,依水兴水,修路置景,体现水城风貌,提高县城品位,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产业集聚区以配套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为重点,搭建平台,产业兴城,形成了服装、光电、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2、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一是坚持以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小城镇的重要作用,确立了以县城为核心,以重点镇建设为支撑点,以次中心镇为辅助点,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延伸点的城镇化网格体系,突出重点,示范带动;二是坚持全面扶持政策,出台优惠政策,从政策、资金、土地、人口、教育等方面进行扶持,;三是坚持科学指导小城镇建设,从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引导乡镇走特色集镇道路,促进集镇建设健康发展。
3、坚持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在城镇建设中,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广开门路,多元投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益的经营城市之路。一是垄断土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严禁乡镇村组私自买卖土地,严禁单位集资建房,规范出让行为,通过公开招标,挖掘土地增值潜力,实现以地养城,完善基础设施。二是经营城市。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坚持连片开发,组团建设,同时对城市的有形资源和空间资源,采取BT、BOT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三是争取项目资金。根据国家投资导向,包装项目,向上争取资金。在“三厂”建设和古城建设中,争取到了大量的项目资金,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四是加大监管力度,足额征收各项建设费用。规划、土地、城建、文物、消防、房管等部门严格按程序征收各类城建规费,为城镇建设集聚资金。
4、坚持强有力的领导机制。一是建立了工程建设高效协调机制。每项工程一个班子(质量组、技术组、进度组、安全组、协调组),一套人马(定岗、定人、定责),一个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一系列制度(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涉及到的规划设计、征地拆迁、财政评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各个环节,由专人负责联系协调,制订施工计划,明确阶段工作完成最后期限,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按时顺利完工。二是完善了全社会参与机制。将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联手共建,形成了人人关注城建,全民参与城建的良好局面。三是落实督查考评机制。组成高规格督察组,定期督查通报,每月公示一次重点工程进度,对工作成效明显,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对未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计划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
二、“十二五”规划的设想
今年是承接“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十一五”的建设经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抓住“十二五”发展机遇,科学谋划,系统组织,努力把我县的城镇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点”实践要领,以“四个带动”为载体,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以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城镇体系为目标,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品味提升、产业明确、社会和谐的现代城镇体系,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主要目标
以新型城乡、宜居生态建设为主题,把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城镇化带动城乡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到2015年,县城城镇化水平达到42%,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 16.5平方公里,县域城镇人口达到29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13 万人,城镇人口达到 16万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到2015年,县城及重点集镇建成比较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2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90%。创建五星级集镇2个,四星级集镇2个,三星级小城镇达到半数以上。
(三)工作重点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主要建设任务是:
1、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县城建设。
按照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培育精品、丰富内涵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大投入、大建设、大变化战略,古城区、新城区、赵河公园区、产业集聚区统筹协调发展。古城区以瞄准“中原明清第一古镇”为目标,以恢复保护明清建筑、古街巷道,配套改善民生设施,适度增设广场游园为重点,加快实施街道改建改造和旅游、文化景点挖掘恢复以及古城区单位搬迁工程,确保形成以山陕会馆为核心,线路明晰、辐射四周的文化旅游圈。新城区以完善新城区路网结构,配套广场、游园、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文化新区建设为重点,稳步拉大框架,提升县城品位。赵河公园区,以向两岸延伸发展,向上下梯次推进为重点,打造社旗生态景观长廊。产业集聚区以完善区域内市政设施为重点,区内配套完善、环境优美。
2、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功能。按照以人为本、生态宜居的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饮水、入厕、出行等问题,进一步加快城乡供水项目、污水处理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天然气输配项目建设,启动一批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和地下管网的配套建设工程,完善城镇的公共安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3、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按照“扩大规模、提高品位、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产业支持、协调发展”原则,制订城镇梯次发展规划,将饶良、李店、晋庄3个重点集镇发展成东部、南部、西部区域的中心,培育出支柱产业,特色农业,设施健全,管理有序,晋升为南阳市50强镇。将下洼、朱集、兴隆、桥头4个次中心镇发展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管理到位、经济能力强、有较强区域性带动力的次中心。到2015年,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重点镇为支撑,以各小城镇为纽带的城镇发展格局。
新农村建设,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整治村容村貌、推进乡风文明为重点。完成60个中心村的规划修编,建设8—10个示范中心村,30—35个示范村,50个以上试点村,按照规划,逐步推进,高效建设。
4、强化城镇管理,改善城镇面貌。
以“六创一迎”活动为契机,以县“三城联创”为载体,以县城、集镇、交通干线为重点区域,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法制化管理、强制化管理。县城以主干道为主,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延伸;集镇以公路沿线和省道为主,向县乡道延伸;新农村以重点村、示范村为主,向中心村延伸。抓根本,抓经常,抓规范,抓效果,努力营造社旗洁净舒靓美的城镇形象。县城达到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
(四)保障措施
1、完善规划,引领城镇健康发展。
规划是龙头,是基础,要站在塑造形象、凝聚人心、宜居宜商、持续发展的高度,系统研究,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创优品牌。要引进先进观念,聘请权威专家,不断加大规划编制力度、深度,不断提升规划成果的高度、广度,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县城、乡镇、中心村一张图,总规、控规、单体规划全覆盖。县城规划方面,在高标准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评审报批的基础上,完成古城核心区控制性详规、新城储备地修建性详规、赊店老酒工业园规划以及县城基础设施规划,到2015年,城控区详规覆盖率接近100%。乡镇规划方面,全面启动乡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和道路、交通、广场等专业规划,建制镇控制率达到50%,乡政府所在地达到40%。村庄规划方面,在高标准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及60个中心村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完成300个基层村规划编制,占基层村总数的60%。
2、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土地流转途径和方式,逐步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的衔接,加大土地挖潜力度,确保城镇发展用地与空间。二是加大财政对城市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城镇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等收入全部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出让金扣除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支出后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项目建设投资,在新区、产业集聚区、老城区改造、生态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实施,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承载力和聚集能力。四是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积极推进政府部门的“政企、政事分开”改革,推行市政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完善城镇协调发展机制。一是住房拉动。抓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保障住房项目建设,调整和完善县城居民住房结构,形成高端商品住宅、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共同发展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以房引人,膨胀城区人口规模。二是产业拉动。产业支撑是城镇建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县城要以产业集聚区和赊店老酒生态产业园为平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技术、资金、人才集聚的工业新城,依靠产业膨胀城区人口规模;乡镇要依托产业基础优势,紧紧围绕粮食、烟叶、畜牧、蔬菜、三粉、林业、棉花、油料等筛选论证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三是户籍拉动。要探索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县城和集镇落户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长期居住在城镇农民的城镇户籍问题。四是服务拉动。建立以教育、养老、失业、医疗、文化为主体的服务体系,逐步满足进城农民社会保障需要、子女入学需要和文化需要,实现扩大就业和社会和谐良性互动。五是劳务拉动。有选择、有重点地引导农民发展蔬菜规模种植加工、畜牧养殖、兴办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4、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一是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把城镇化工作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落实推进举措。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城镇化发展情况,加强工作指导,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强协调。住建、规划、土地、电业、文物旅游、发改、财政、教育、卫生、文化、人劳社保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配合联动,精心组织,共同推进现代城镇体系健康发展。三是加强考核。要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要加大对城镇化目标的监控和考核力度,建立财政激励机制,促进城镇化工作的扎实开展。
第五篇:城镇化工作考察报告
城镇化工作考察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储波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杨晶主席在我市视察工作时的指示精神,从月日到月日,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旗县区委书记,分管城镇工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利用天的时间,赴通辽、赤峰、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四市就农牧业产业化和城市建设、城镇化工作进行了考察学_。通过几天的考察学_,耳闻目睹了东部盟市城镇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了东部地区在抓城镇建设方面的宏伟气魄和实干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次考察学_真正起到了学_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寻找差距、启迪思路的效果,可以说是深受、受益匪浅。现将本次考察学_情况报告如下:通辽市坚持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繁荣的思路,统筹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按照大城市、大产业、大框架的构想,突出中心城区的提质扩容,抓好新城区建设。通辽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是实施产业带动,用产业支撑城市发展,原创:有效地搭建信用平台,以企业的资金打造城镇。重点规划了两个品位高、面积大的工业园区,而且引进了一大批企业进驻园区,诸如通顺铝业、霍宁炭素、梅花味精、金锣火腿等。一批具有农畜产品加工、能源转化和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工业园区逐步形成规模,通辽市正在由农牧类型为主的农业城市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城市迈进。呼和浩特市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利用区位、资源、科教等优势,着力培育壮大乳业、电力、制造业、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充分发挥首府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作用的同时,加快了市辖旗县的小城镇建设步伐。特别是和林格尔县高起点、大手笔地规划建设了盛乐园工业园区,现在平方公里的园区已实现道路、管网等配套,引进了蒙牛、蒙羊等一大批企业。并且内蒙古师范大学新校区也落户园区,为园区的发展注入科技活力,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收获与启示从我们考察的地区来看,凡城镇建设有大手笔、大气魄的地方,都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地方。各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完善思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如通辽市跳出了就资源论资源的圈子,巧妙地将技术、资金、环境、资源等有机地进行整合,以产业化推动城镇化,搭建信用平台。他们所上的一些产业,好多原料基地并不在本地,而当地党委、政府敢于大胆开发利用,铝厂和奈曼旗的化工产业均是这样形成的。有了这些产业的支撑,有力地促进了通辽市的城镇化进程。再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两地在城镇化投资体制上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胆负债建设,有效解决了资金“瓶劲”问题,步入“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了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方向的指南,良好的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是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此次考察的几个城市中,凡城镇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都是城镇规划好的地方。他们的规划不但舍得投入,而且理念开放,并与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例如赤峰市在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仅规划设计费就投入近万元,鄂尔多斯市在规划设计方面投入近万元。他们的规划不单是就规则论规划,而是树立了大规划理念,将工业产业布局、城镇布局、人口布局、资源及外部条件、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重要要素都纳入了城市规划体系,所有的规划成龙配套,而且规划起点很高。像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就采用了国际招标,保证了规划的上水平,上档次。赤峰的城市建设处处体现了当地的特有文化内涵。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城镇化与之相适应,没有城镇化的相应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失去依托、受到制约。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牧民进城,不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城镇化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镇发展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通辽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通过产业的集聚,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扩充了城镇的规模,提高了城镇水平,有效地加速了“三化”互动进程。环境也是生产力。从近几年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投资与否,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的选择。若有利于企业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企业就会投资;农牧民如果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会自觉进城。反之亦然。在我们考察的这些城市中正是用这样的环境优势和利益导向机制吸引企业投资、农牧民进城。在这方面,优惠政策最特别的是鄂尔多斯市。当地对各类企业制定了优惠政策,从税收、规费等方面均给予了极大优惠,不仅调动了企业投资积极性,也扩大了地区影响力。同时,鄂尔多斯市在对失地农牧民给予补偿的基础上,还参照转制企业职工入保的办法,将失地农牧入纳入社保,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进城农牧民的后顾之忧。城镇化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在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城镇容纳力。城市的规模上去了,城镇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城镇综合竞争力才能增强。从我们考察的城市来看,赤峰新区基础设施投入—亿元,鄂尔多斯新区投入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接纳更多的要素进城聚集创造了条件。纵观我旗的城镇化工作,近几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创新不足,有所作为、勇于作为尚有差距。二是规划和定位工作明显滞后,尤其是可操作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以及功能区规划等有待于尽快解决。三是受财力等因素制约,城镇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由于跑项目前期经费少,加之力度差,全旗上下跑项目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原创:四是小城镇的经济基础、特色主导产业等还需要加大培育力度。特别是在引进非资源性项目上有差距,没有树立“立足资源,不唯资源”的理念。五是小城镇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还需下大力气完善和提高。六是在经营城市方面理念不新、方法不活,尤其在城市建设用地、收储方面和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方面差距很大。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们的城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拓宽推动城镇化的思路(二)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城镇规划,进一步提高城镇品位(三)加大融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展城镇的容纳力(四)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的驱动力,以引导建筑企业投资和农牧民进城创业(五)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产业立城建镇,进一步提升城镇的经济力(六)加大城镇管理力度,促进城镇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