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时间:2019-05-12 02:4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面对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行政事务单位传统运行模式下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的不足是限制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自身发展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不断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务管理水平具有直接影响。《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到日常工作上来,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认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政治敏感觉悟,遏制违规违纪的发生。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不足

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情况看,很多单位对财务内控的重要性缺乏重视,有些单位更多的在强调提高工作质量和社会服务,对财务内控相关工作的投入和重视不足。首先,管理理念不清。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认识不明确,有些单位的领导也不够重视,造成了上行下效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其次,操作不规范。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不积极履行财务内控职责的情况,各项行为操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

(二)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

首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内控管理制度,对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很难凸显,财务内控的作用根本就体现不出,造成了财务内控的形同虚设,往往会为贪污腐败埋下祸根。其次,事业单位对财务部门员工的责任界定不清晰,造成了工作中的相互推诿,职责不明确。一日遇到责任问题,有些财务人员缺乏积极的态度,影响了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财务内控决策制度缺失。缺乏决策机制,就容易造成单位财务权力的一言堂,难以发挥财务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决策作用。

(三)财务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中,预算是一个核心的方面。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情况看,仍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首先,编制的依据缺乏。很多事业单位的编制预算知识参考之前某一时间段的预算情况,有些预算款项在实际中是可以不计的、有些预算款项的设置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其次,财务预算编制使用缺乏文件支撑,这样以来很难做到预算编制的标准性和透明性,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再次,预算编制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足,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进度,阻碍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策略

(一)强化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

首先,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单位负责人应该以身作则,积极执行财务内控工作,明确自身在财务内控中的职责,加强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全员参?c财务内控制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其他员工起到表率作用。其次,提供事业单位员工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道德素养,保持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守好财经纪律,另一方面,引导财务员工了解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真执行相关的条例。通过以上措施,使单位上下增强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一定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各环节的相关业务,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首先,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遏制财务风险。其次,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加强预算控制、归口管理和会计控制,强化对业务层面、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序开展。再次,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要按照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贯彻和落实,要对事业单位财务各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把问题遏制在摇篮里。

(三)完善预算编制的流程

新《预算法》明确规定,各个预算单位在预算年度开始后而预算末正是下达之前,可以根据上一年第一季度的情况,必须安排支付的。从这一规定中可以看出,在里面强调了必须一词,主要就是说明在参照上年度预算支出数额之前,要对上年度同期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做一个有效的评估,而不是简单的参照。新《预算法》要求编制中长期规划,一般是三年,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在每一预算年度预算未被批准前安排支付的,还可以参照单位的中期财政规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就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资金安全性,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又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应从自身发展实际入手,通过增强财务会计重视程度、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和完善预算编制的流程等措施,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熊妍芯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4).[2]余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04).(作者单位:济源市房地产管理局)

第二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对财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有了一些见解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内部控制

一、引言

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把握好自身的财务发展情况,而且还可以实现节约资源、使其向着目标更好地发展。不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内控制度体系标准没有完全统一,单位内部员工职责不明,某些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只是个形式,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可操作性,并没有严格地对照来执行,进而出现预算管理体制下的财务内控制度失效的现象,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变得更为重要。

(一)不断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俞加重视并不断地加大投入,与此同时制度建设却明显落后,并伴随着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现象,就是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财务内控制度的严格约束造成的。行政事业单位须通过建立严格缜密的财务内控制度,提高单位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但在现实中由于各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与协调,全员参与的环境在单位还没建立,在执行过程中人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使得内控制度的执行举步维艰。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制定合理有效地防范与管控措施,可大幅地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风险,从制度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健康有序的发展

随着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与结构在此过程中也发展迅速,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部门职责也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建设严格的财务内控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部控制环境不尽如人意

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一定要有良好的财务内控意识作为重要保证。主要原因有:1.如果单位领导的意识不强,在单位里面没有起带头的作用,职责未能发挥到位,就谈不上加强内部控制建设;2.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对财务?瓤刂贫鹊闹匾?性,抱着事不关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编制预算,就能得到所需的预算资金,根本没必要更新或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这种消极的态度也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停滞不前。

(二)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到位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了防范相关风险的产生,重点要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实际情况却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在真正的操作时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财务部门的出纳兼任稽核等,这样一来,工作人员之间的权责就很难划清了;还有对于三重一大的决策问题,还存在着缺乏制度约束,执行不严等现象;在进行财产清查时,由于清查制度的不完整或不规范,造成清查出来的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还有由于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没有真正严格地执行,单位资金出现了管理失控的现象;工作人员由于没有科学的财务制度来约束,在操作上缺乏一定的依据,使得单位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三)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不严格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核心环节。单位进行严格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拥有一套完整的预算程序及预算系统。由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仍然受一些传统财务制度的影响,依据不是很合理,认为编制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缺乏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进行较为科学的论证。在编制时使用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做到零基预算,有些财务人员就只在原来的预算基础之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相关部门之间没有有效沟通,使编制的预算较为笼统,质量较低,缺乏一定的权威性。

(四)内部审计职能较为弱化

有些单位审计机构由财务人员来兼任,实质上没有真正地独立出来;或者看似设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但却被其他部门所制约,并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实质上缺乏独立性。内审制度在许多单位并未有效落实,所以想通过内部的审计来发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就非常困难。有了上述现象的存在,内审人员在工作时就很难较好地理解财经法规和相关的内控的业务知识,因此内审工作开展起来也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能及时查出单位在运行过程中的财经违纪问题,从而丧失了进行干预和处理的有效时机。所有这些使得内部审计职能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内部控制的效果就差强人意了。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重点在于,如何在单位找准平衡点和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财务内控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一)不断地强化财务人员的内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六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所以只有单位负责人在以身作则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树立良好榜样,才能更有效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单位领导要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财务内控的执行进度,督促并跟进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财务内控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效果。加强会计机构建设,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特别是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会影响到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合理设置会计岗位,确保各岗位职责分明,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因种种原因某些单位会计人员配备不足或长期缺失,导致一人多岗的现象屡有发生;还要定期对从事业内控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不断加强财务内控意识,尽量提高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确保会计人员正确行使职权。通过激励机制,对在财务内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精神或物质鼓励,使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内部控制的复杂性以及理论和实践上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不足,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普遍相对滞后,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我国迫切需要重视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特点和管理模式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主要问题

(一)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事业单位的领导重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重要性和现实意识认识不到位,整个单位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更有的领导还认为内部控制是对自己的控制,有了内部控制

(二)预算管理比较薄弱。

(三)财务管理不严,多列、乱列现象时有发生。

(四)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与国家有关管理制度脱节。

(五)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岗位与具体工作实际不符。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一)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视不够,意识淡薄。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目标责任制不明确。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四)缺乏必要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一)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今年财务工作面临着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等各项改革任务。如果没有改革创新意识,不及时改变观念,工作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将使财务工作陷入被动,无法适应新形势对财务工作提出的要求,错过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机。

(二)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的意识。全区国税系统目前的经费还相当紧缺,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资金供求矛盾仍十分突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意识,自觉做到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确保必要的、正常的经费支出需要。

(三)必须树立资金效益的意识。资金效益体现在如何降低管理成本、如何降低行政资源耗费上。就目前各级国税机关资金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要保障税收工作的需要,必须树立资金效益意识,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努力降低行政资源耗费。而实现资金效益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因此,要切实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努力克服过去预算资金的使用“重分配,轻管理”和“重花钱,轻效益”的倾向,做好重大资金使用项目的跟踪管理,保证国家预算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做到合理、科学、有效。

(四)必须树立服务的意识。税收工作的基础是征管,重心在基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征管和基层服务意识,在资金的安排和物资的分配上进一步向基层单位、向困难单位倾斜,改善基层单位的办公条件,配好征管设备,为基层解决后顾之忧。

二、切实做到“五个加强”

(一)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要规范预算编制,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和国家税务总局、区局的统一部署,各预算单位严格按“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程序完成预算的编制和上报工作,杜绝上级税务机关代下级机关编制预算的现象,实现逐级编制综合预算的目标。其次是要严格预算执行,坚持没有预算就不能支出的原则,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遏止随意花钱,铺张浪费的问题。第三是要认真落实基本支出经费最低保障线制度,合理确定全市国税系统经费最低保障线,认真落实经费最低保障线制度,确保单位基本经费支出的需要。

(二)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局系统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国税局系统其他收入管理办法》等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账户管理、财务事项审批管理、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制度。做好日常会计业务工作,规范会计核算,做到收入有来源,支出有计划,有领导审批,有合法凭据,做到账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抓好会计决算工作。财务管理部门认真督促、指导下级单位编制经费会计决算报表、基建财务会计决算报表、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年报。做好财务状况分析工作。及时解决基层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遇到的疑难问题,保障会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是加强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单位资产管理,按照规定程序购置、分配、使用和处置固定资产。

(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建立现代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四个体系”(即组织、制度、业务、信息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出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三是开展专项审计工作,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对20xx年预算安排和执行、基建项目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和财务核算等情况进行审计,并对专项审计结果进行通报,提高内审工作透明度和审计工作质量。

(四)加强政府采购工作。要坚持依法采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正确处理依法采购与提高效率的关系,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坚持依法采购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按预算计划采购原则、服务税收中心工作原则,力求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同时要抓好政府采购计划及预算的编制,并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和预算,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节约采购成本,促使政府采购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加强基建管理,严格执行制度。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局系统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办法》,坚持“先审批,后立项,再建设”管理原则,加大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管理的执行力度,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

(一)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税务局系统基本建设管理责任状》,加强对已审批立项项目的跟踪管理,落实基建项目管理责任制。三是要严格执行基建项目招投标各项法律法规和政府采购制度。四是要加强基建财务管理,规范基建财务核算,强化对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

三、抓好财务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是建立和完善财务工作目标责任制。针对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重花钱轻管理、预算执行意识淡薄、基本建设管理薄弱、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时有发生等问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对财务岗位职责落实情况、预算编制和执行、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固定资产管理、基建项目审批和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工作等方面进行跟踪检查,以促进财务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探索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的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财政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是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务干部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为此,要抓好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财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如通过举办财务知识培训班等,抓好对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经费会计、基建财务会计、政府采购、计算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落实好、执行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对财务工作的要求。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财务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注重对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跟踪,确保征管工作和基层单位的基本资金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计划性,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好财务工作合法、规范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坚持合法、规范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效果能够在公共服务中得到具体表现,因此,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对推动政府转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情况来看,其中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思想观念、体制构建、监督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于此,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出发,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内部控制建设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单位内部各部门为实现统一的运行管理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首先有利于提高财政管理效果,保证财政运行的安全有效;其次有利于完善内部管理机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效果;最后能够有效避免贪污腐败、懒政庸政等行为,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但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有待提高

认识是行动的指导,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要想在行为上做出调整,首先要在思想意识层面进行转变。但是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内部管理情况来看,内控思想的陈旧与缺失已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氛围中,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建设的理解都局限在制度、规范的制定上,而对制度的执行效果,以及由此形成的管理氛围却常常忽视。

2.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缺乏体系

行政事?I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依赖于完善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内控建设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体制建设中还缺乏经验,难以根据市场发展变化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如财务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但是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管理中依然延续传统,缺乏合理应对,从而影响了控制效果。

3.内部控制缺乏内外监督

监督是对制度运行效果的系统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要想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必然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但是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监督基本上都处于形式化的状态,很难产生实际效果,监督制度的不健全,监督项目的不合理,监督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都成为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因素。

4.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内部控制建设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依然采取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控制人、约束人作为内部控制的第一要义,这样不仅限制了内部控制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也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制造了障碍。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对策

1.转变思想,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内部控制建设效果,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思想意识上的创新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首先要以身作则,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单位内部的控制建设提出要求;然后,将内部控制纳入到管理文化中来,营造一种和谐统一的内部控制氛围,让各部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内部控制理念,从而自觉参与到内部控制中来。

2.完善制度,细化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该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而不断调整制度规范,例如在财务制度建设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不断完善审批制度,明确财会人员的职权,加强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推进财务信息化进程,这样才能合理应对新时期的内部控制要求,保证公共服务质量。

3.加强监督,提高内部控制建设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该将有效监督作为提高内部运行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讲,行政事业单位首先应该打破形式化的监督氛围,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应该利用制度建设提高监督效果,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确定监督内容与监督标准,从而提高监督的可行性;最后,提高监督者的素质,利用内外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推进。

4.队伍建设,提高内部控制的规范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该树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一方面从思想情感上进行培养,利用薪酬机制,建立个体与集体的联系,提高个体参与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对内部人员的行为规范,明确各部门、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职责,通过适度奖惩制度,提高其责任感,将人员纳入到内部控制建设中来,并提高起实际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运行中,内部控制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不仅能够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还能够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从而对公共服务质量做出相应的改进,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扬.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19):134-135.[2]姬圣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6(21):240+242.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各单位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管理状况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以及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几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各单位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管理状况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忽视管理、转移情况严重、处置不合规定、使用效率低以及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1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容是随着公司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著名学者塞缪尔·约翰逊将其定义为“由另一个职员保管的登记薄或账册,可由他人逐项检查”。i

所谓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COSO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来源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项要素构成。与其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可以分为经营控制、财务报告控制和遵循控制。1.2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用于科研、行政管理,其价值大到几万元、上百万元的仪器、设备设施,小到几百元的办公用品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各单位资产中占绝大比重,是行使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维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仍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统收统支管理下的会计核算模式。在现阶段,这种核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1.2.1主要表现在:

1.固定资产购建时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方法,很难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支出与政府总预算支出保持一致,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从理论上来讲,收入和支出反映的是不同会计主体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结果,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容易混淆收入与支出概念的不同内涵,并且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也不能严格的区分。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其真实的财务运营状况,使得许多单位的盈余不均衡,乱开支现象严重,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资源价值的变化情况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全部支出列入当期支出,同时反映其原始价值,不计提折旧。这种规定,就使得财务人员及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增减核算把关不严,对每年的固定资产报表敷衍了事,致使固定资产利用率相对不高,资产闲置和流失比较严重。

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和管理,使其既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又不造成资源浪费,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省、市非常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产权不明、处置随意性大、固定资产闲置、浪费流失严重等等问题。

2.1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不少单位没有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导致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2.1.1资产管理不到位。有的单位基建工程早已验收交付使用但未记入固定资产导致基建工程与财务决算脱钩;有的单位购建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不入账,领用、缴销无手续造成固定资产不真实、长期流于账外;有的单位擅自报废、处置固定资产,不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不到财务部门销账,其收益不按规定上级财政部门,直接记入本单位其他收入或在往来款挂账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配备要求不严,造成台账资料登记混乱;有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职责不明确,对固定资产流失的相关责任追究等没有约束机制。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变动时没能办理交接手续,物随人走或卡片不随物走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对将闲置的房屋等固定资产进行租赁、承包经营而取得的收入不入账或账外账,用于抵招待费、发奖金、福利费支出等或依托自身的行政职能,办起了各种经济实体,将固定资产长期无偿供经济实体使用,不计提折旧,使得实体成本费用核算不实,造成国有资产收益的流失;许多单位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保管、使用是否正常一无所知,不能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1.2 会计核算不规范。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不重视,不按财务制度办事,只设总账没能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金额,财务部门无法确认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的增减变化;有的单位总账与明细不符或账实不符、账卡不符;有的单位由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购置固定资产只在经费中支出,未在“固定资产”科目中反映;固定资产购建时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方法,很难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支出与政府总预算支出保持一致,从理论上来讲,收入和支出反映的是不同会计主体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结果:收入是某一会计主体提供产品或服务后,等价交换原则下以货币为媒介的价值流入,而支出则是某一会计主体获取产品或服务时对等的货币价值的流出;同时,在某一会计期间可与收入配比的支出(即收益性支出)与一般支出(包括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概念是有区别的。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只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将一切非明确由投资或负债导致的货币流入或货币流出均计作收入或支出,同时又将按此办法核算的支出简单地与当期收入配比,使得许多单位的盈余不均衡,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2 固定资产的转移情况严重

2.2.1其主要表现是:

1.有少数上级单位由于某种原因,利用管理控制资金的分配权利利用下级单位的名义购买固定资产,且记入下级单位固定资产账户而下级单位从未使用过,甚至未见过该固定资产,下级单位往往考虑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而不予管,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

2.上级单位个别工作人员以工作名义长期借用下级单位的车辆、电脑等固定资产,下级部门由于受制于上级单位个别人的权利往往有苦难言。

3.有些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办理手续时不经财物管理部门签字,领导就同意人事部门给予办理调动手续,等财物管理部门要求其退还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时,其一直推拖,至到人走了物品还不归还,引起的固定资产流失;有些领导调到另一个单位任职,或者升迁到更高一级单位任职,将原来乘座的小轿车和手提电脑也带走,财物管理部门或单位领导碍于面子也不追要,造成固定资产转移。

4.部分单位将不用或过时的固定资产转移给其他单位时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由于过时或不用的固定资产对于该单位而言已没有使用价值,因而不被重视,领导的一句话往往就会处理掉部分价值不菲的资产。

2.3 固定资产处置不合规定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随意性较大,未主动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告,也不经财政部门审批,报废、处置固定资产不及时记账。有的单位报废收人不入账或少入账,私设“小金库”,造成资金“体外循环”,账、实严重不符,助长了腐败行为的发生;有的单位未经评估、审批,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就将固定资产自行出售;有的单位自行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游离于财务监管之外;有的单位固定资产报废、报损管理不规范,不该报废的任意报废,而该报废的却长期不报废。

2.4 资产收益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来源大多为无偿划拨和财政拨款积累形成,固定资产按其性质和用途划分属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为从事公务活动之用,不是为了转售,但有闲置资产进行合理利用是可以的,将闲置的车辆、房屋等固定资产出租创收,这本应是增收节支的好事,而有些单位将取得的收益不入账或设立账外账,直接用于发放各种名目的奖金、福利,造成部门单位之间因占有国有资产的资源不同,而使职工的工资外的福利待遇相差收入悬殊的不公开现象,有的虽将收入入账核算,却未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2.5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

有些单位盲目、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大量资产利用率不高。现在电脑使用已经很普遍,但几千元的电脑也要做到购买就应物尽其用,有时没必要人人一台,有的部门甚至1人两台,电脑在行政机关大部分人使用也是作为文字处理使用,没必要都买当前配置最好的,有些人只用来打打字,确要用配置最高、功能最全,结果造成大部分功能用不上,造成浪费。

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撤并、人员的减少和办公设施的更新,造成闲置固定资产的问题比较突出。

2.6有关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省级财政部门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这几年对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抓的比较多、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每年只是走形式的对产权登记证进行审核,有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原因,连产权登记证都很少审核。

省级有关部门只重视资金的分配,而对于分配下去的资金购置的资产使用情况,很少监督检查。这几年,政府集中采购管的比较严,金额较大的购置物品,统一由采购中心集中采购,可对各单位购置的资产是否合理、使用情况却无人过问。

3.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不规范的原因

3.1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拨款或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购置的,经费来源大多一次投入,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折旧,不计使用成本,其占有其有无偿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钱轻物”现象。ii购置时存在随意性乃至盲目性,超前消费、追求“高精尖”、提前更新等等,没有严格的约束制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增长幅度过快,而使用效益、使用成本无人问律,造成管钱管物脱节、购用脱节、固定资产闲置、浪费、流失较为严重。

3.2核算制度、内控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单位核算制度、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且执行的有效性较差,职责不明,大多数单位没有建立必要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责任制、资产清理盘点制度等,保管、使用责任不清。

3.3管理人员业务不熟

部分单位财会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工作责任心不强,该建账的没建,该登记账卡的没登,该按规定上报核销的不报。

3.4利益驱动,故意放松管理

有句话“浑水摸鱼”使得该管的不管,能管好的也不愿管好,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考虑要管好就会得罪一些人,甚至得罪领导。管好了也没奖励。不管或管不好也没有人要求自己去负责,所以许多管理人员不愿去管。资产使用、管理的好坏与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不直接挂钩,因而能多占用就多占用,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闲置、浪费。

上述这些问题造成资产的浪费,影响政府的办事效率,影响政府的形象,并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政府在决策时的失误。因此,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对策

如何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使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各负其责且相互牵制,使固定资产从购置、验收入库、入账、使用、保养维护到处置销账全过程各环节受到应有的监控,从根本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切实做到固定资产账实相符,以账控物,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实现合理配置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管理目标,是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不容回避的问题。可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4.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固定资产评审制度。对超过一定金额的大额资产的购置、建造进行决策前评审,即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计划、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对资产购置、建造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为资产形成决策提供依据,防止资产形成的随意性。制定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固定资产的配置与实际工作相挂钩,既要统一政策,做到相同职务、相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分配、办公用房装修、办公设备配备等资产配备标准一致,又要区分不同岗位、工种需要进行分层次配置,不搞一刀切,不片面追求固定资产的“高精全”而造成资源的无端浪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处置办法。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制订固定资产淘汰标准,统一资产的报废标准及办理程序。使用部门在淘汰不能适应日常工作需要的固定资产或报废不能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时,应报请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接受其监管。建立闲置固定资产调配机制。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集中信息化管理基础上,将各单位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及时研究处理,通过统一调配,不断盘活存量资产,使闲置资产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建立资产使用管理责任人制度和资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资产管理成效与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的二级考核制度,即领导的年终考核成绩与资产管理成效相结合,督促其进一步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单位内部人员的年终考核与其负责的资产管理工作相结合,奖惩分明,责任明确,从而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相关会计核算应由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权责发生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购建固定资产只是价值形态的变化,不作为与收入相配比的支出处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通过折旧反映单位“特殊产品”及“生产”过程中的相应成本;其他一般支出也采取权责发生制核算,不论款项支付与否。针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账面不能反映资产真实价值的问题,建议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规定,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购建固定资产时一次性列支的实际,应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列于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科目下方,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调整科目,同时增设专栏反映固定资产净值。考虑到现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不完全是国家拨款,有的是自筹资金或创收收入,还有捐赠转入等其他方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按资金性质、分期、分批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可采用简易的直线法计提折旧,对提前报废的资产不再补提折旧,对超期使用的资产不再续提折旧,并根据固定资产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明细核算。这样,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为政府宏观调控与单位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调拨、处置等项工作程序

对购置的固定资产建立出入库制度,在实际支出发生后应作相应的入库手续,根据原始发票内容填制入库单,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人和仓库管理员在入库单上签字。使用部门实际领用固定资产时,由使用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在出库单上签字办理出库手续,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三份,原则上一卡一物,但同批购入同一部门使用的同品种实物可多物一卡。卡片上应列明资产名称、购入时间、使用时间、单价、数量、金额、杂费等项目内容,卡片应由使用部门有关人员签字确认。建造的固定资产应在工程验收后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各部门需要增加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向实物管理部门提交固定资产调入申请书或购置报告书,得到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采购或调剂。调出的固定资产应填列固定资产调出申请书,得到实物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调出。原使用部门的资产卡片应跟随固定资产的调入、调出,转到新的使用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将资产使用部门变更情况在卡片上或明细账上作相应记载,并定期将变更情况书面通知固定资产账务管理部门。

4.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管理

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书送交实物管理部门,由其签署意见后提交内部审计部门及主管领导同意后,转交固定资产账务管理部门,进行账务调整,并通知实物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属于国有资产的需要到财政部门履行报批手续。毁损或不需用固定资产的变卖处置也应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内部审计部门要参与监督。

4.5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盘点,盘点应由内部审计及财务部门人员进行监督控制,实物管理部门具体执行,各资产使用部门密切配合,实物管理部门人员根据资产卡片及资产明细账进行账、卡、物的核对。出现盘亏、毁损的应查明原因,提交有关部门处理,并将盘点结果通知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内部审计部门、固定资产账务管理部门及主管领导。固定资产账务管理部门根据实物管理部门提交的盘点报告,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务调整。无论是使用部门自行上报还是盘点中发现固定资产毁损、丢失、盘亏等情况,实物管理部门均应配合单位内部审计、财务等部门查明原因,个人因素造成的追究其责任,因不可抗因素造成的,要写出书面报告并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报有关部门作调账处理。

4.6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

对于采购固定资产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有关制度,实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只停在对数字的监督,要深入到各单位、各部门,同时对于金额比较大的固定资产要定期检查其是否流失,加强对固定资产报损的管理,对于确实已损坏或无法维修的固定资产予以核销,但是对于可以追回的固定资产要责令追回。

员进行监督控制,实物管理部门具体执行,各资产使用部门密切配合,实物管理部门人员根据资产卡片及资产明细账进行账、卡、物的核对。出现盘亏、毁损的应查明原因,提交有关部门处理,并将盘点结果通知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内部审计部门、固定资产账务管理部门及主管领导。

参考文献:

[1]陈礼斌.珠江航务管理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J],2006(8)。[2]李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5,(6)。[3]施婷婷.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财经监督,2005,(5)。[4]徐莹.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商业经济,2005,(5)。[5]邓先娥.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J].理财广场,2006,(7)。[6]吕颜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与实践,2006,(5)。

[7]裴小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项措施[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8]周兆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7)。

下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之一,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使用效率,本文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以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内审机构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内审覆盖面广,审减金额显著,审计建议合理,促进了增收节支,内部审计成效明显,监督作用发挥......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发挥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作用日益彰显。内部审计不仅可以促进廉政建设,提升政......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试卷四)一 单项选择题(共20题 每题2分 共4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则的是( )。A 有效性原则B 制衡性原则C 适应性原则D 相关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浅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浅析内部控制, 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济管理方针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朱少国/河南省潢川县财政局 【摘 要】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从内部控制实务的角度的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试卷预览(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方案应该由( )决定是否通过审批。A.财务负责人B.全体员工C.企业法人D.单位负责人正确答案:["D"] 2.下列理论不属于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