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苏人社发〔2010〕270号)

时间:2019-05-12 02:4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苏人社发〔2010〕270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苏人社发〔2010〕270号)》。

第一篇:《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苏人社发〔2010〕270号)

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的通知

宁人社〔2010〕 198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各有关单位:

现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苏人社发〔2010〕270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附:

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

苏人社发〔2010〕270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

最近,一些地区和单位对事业单位实施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后工资待遇如何确定的问题纷纷来函、来电询问。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新聘(转)岗位人员工资如何确定?

根据“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规定要求,新聘(转岗)人员应从本单位岗位设置后新聘岗位的下月起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中: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照原江苏省人事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岗位)变动、工作调动等正常工资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人通〔2007〕186号)文件规定确定。

二、“双肩挑”人员的工资如何确定?

按照原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苏人通〔2006〕332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岗位聘任后,如同时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双肩,挑”)的人员,可自愿选择其中一个岗位执行相应序列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选择后,如本人的管理岗位等级(职级)或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未发生变动的,不得变动工、资序列。其他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待遇也按其所选择的岗位序列执行。同时,在国家调整工资标准时,如工作人员岗位等级未发生变动,则一律按其现行工资所对应的岗位序列相应调整工资标准,不得变动工资序列享受另一岗位序列的工资标准。

三、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被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后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凡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123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8〕23号)文件规定由工勤岗位聘任至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其工资待遇按所聘岗位确定。

四、因岗位设置比例、数量限制,不能被聘任在相应岗位的人员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原国家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4号)文件规定:“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我省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时,如因岗位设置比例、数量的限制,不能相应聘任的,则可根据“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的规定要求,聘任至相应岗位过渡(首次岗位聘用时,超过核准比例的专业技术人员,只能进入相应层次专业技术岗位的最低等级),其工资待遇按所聘岗位确定。

五、高职低聘及原为专技或管理岗位转聘到工勤岗位人员的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对于符合原江苏省人事厅《关于转发<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的通知》(苏人通〔2004〕200号)有关规定相关条件的人员(受处分人员除外),其工资待遇等按相关规定执行;其他高职低聘及原为专技或管理岗位转聘到上勤岗位人员的工资待遇仍按原江苏省人事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岗位)变动、工作调动等正常工资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人通〔2007〕186号)文件规定执行。

六、2006年7月1日工改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前己办理退休手续且执行专业技术工资的人员是否比照事业单位同条件人员重新计算退休费?

对2006年7月1日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前,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且,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可比照事业单位同条件人员在核准的岗位设置范围内“模拟”确定其退休前岗位等级(其工龄和任职年限计算到退休时,退休时间不变)。如按此办法确定的岗位等级高于办理退休手续前岗位等级的,可按新确定的岗位等级重新计算退休费,并从本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之下月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四日

第二篇:《辽宁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辽人发[2008]15号)

《辽宁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辽人发[2008]15号)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人事厅

关于印发《辽宁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实施意见》的通知

辽人发[2008]15号

各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省直各部门:

现将《辽宁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在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新的人事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继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后又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实现事业单位收人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结合起来,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从促进事业发展出发,从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稳妥地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认真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稳妥解决好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要积极推进,更要稳妥审慎,确保改革顺利平稳,取得实效。

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辽宁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原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 J 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 8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

1.本实施意见适用于列人我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范围的各类事业单位。

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

2.事业单位现有的在编在册在岗的各类人员,按照本实施意见上岗进级,按岗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岗位类别

3.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4.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管理职责和从事一般性的普通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单位运转灵活,工作高效的需要。管理岗位分为领导管理岗位(包括单位领导管理岗位和内设机构领导管理岗位,下同)和普通管理岗位。

5.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三、岗位等级

7.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岗位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

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8.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一级、二级为国家设置的管理岗位,我省自三级开始设置。现行事业单位厅级正职对应为三级、厅级副职对应为四级、处级正职对应为五级、处级副职对应为六级、科级正职对应为七级、科级副职对应为八级、科员对应为九级、办事员对应为十级岗位<详见附表)。

9.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正高级岗位包描≯至期毅,其中。级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燃啥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详见附表)。

10.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高级技师对应为一级、技师对应为二级、高级工对应为三级、中级工对应为四级、初级工对应为五级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详见附表)。

四、岗位结构

11.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12.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承担科研、教学、医疗等职责,以专业技术为主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该岗位设置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该岗位设置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该岗位设置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13.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按照机构编制部门审定的单位机构规格确定。领导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职级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职级确定;普通管理岗位的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确定。

14.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根据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对不同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事业单位,在总体控制目标以内,实行不同的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15.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十三级员级岗位没有比例限制。

16.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结构比例,全省控制目标标准是:一级、二级占技术工岗位总量的5%左右;三级占技术工岗位总量的20%左右。要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

17.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技术工一、二级岗位,主要在科学研究、教学、医疗、农业技术、工程技术、实验等领域,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等职责,在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辅助岗位中设置。一级岗位只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辅助技能岗位中设置。对技能操作要求不高的技术工岗位,一般不设置一、二级岗位。

五、岗位条件

18.事业单位岗位条件是指受聘到某种岗位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岗位条件包括岗位基本条件和各类岗位聘用条件。

19.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20.管理岗位聘用条件是:

(1)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受聘到三级、四级管理岗位的条件按组织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3)受聘到五级管理岗位的人员,需在下一级管理岗位工作2年以上,其中:受聘到五级普通管理岗位的人员,需在六级管理岗位工作4年以上;

(4)受聘到六级、七级、八级管理岗位的人员,需分别在下一级管理岗位工作3年以上,其中:受聘到六级普通管理岗位的人员,需在七级管理岗位工作4年以上。

21.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是:

(1)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除实行以聘任代替评审的省属本科高校教师职务系列外,聘用专业技术职务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实行职业准人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聘用条件,在政府人事部门指导下,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本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根据岗位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22.工勤技能岗位聘用条件是:

(1)受聘到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的人员,需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受聘到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的人员,需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聘到五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

23.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进行,并具备转岗的基本条件。其中由专业技术岗位或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到管理岗位的,应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履行审批程序。

六、特设岗位

24.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作为事业单位中非常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5.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制。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实际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确定。

26.特设岗位的设置需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27.特设岗位的聘用,由事业单位按照特设岗位聘用条件确定拟聘人选,经主管部门、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聘用。

28.省、市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七、岗位审核

29.事业单位在编制限额内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岗位设置应体现本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

需要,明确岗位管理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30.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守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各事业单位拟定本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并按规定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规定报其主管部门审核;

(3)按管理权限报请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4)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各单位制定出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5)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32.省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分别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核准。省市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系统,其各市局、县(市、区)局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经省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县(市、区)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市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3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32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需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进行机构编制调整,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34.建立《辽宁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管理制度,对岗位设置实行规范管理。经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岗位调整、岗位聘用等情况记人《手册》,作为公开招聘人员、核定工资报酬、确定岗位等级的凭据。

八、岗位聘用

35.事业单位按照本实施意见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编制岗位说明书,聘用工作人员。

36.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在岗位结构比例限额内,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事业单位首次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的,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已签订聘用合同人员按现聘岗位进入相应的岗位等级。竞聘高等级岗位,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择优聘用。

37.事业单位须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做出相应的变更。聘用合同是建立人事关系、确定工资待遇、落实社会保险、转移人事档案、办理落户的基本依据。

38.对于人员较少的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可实行集中调控,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具体办法由省、市政府人事部门与主管部门研究制定。

39.对事业单位确有真才实学、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领导管理岗位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破格聘用。其中,领导管理岗位的人员,可破格聘用到上一个级别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在同一层级岗位中,高聘到上一个等级岗位。破格聘用的岗位级别不能超过本单位岗位设置的最高等级。

4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聘用。以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得在两类岗位同时聘用;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

位,领导管理岗位的人员,确实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具有专业技术资格,完成专业技术岗位任务的,可以同时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但须占本单位相应岗位数额。此类岗位的设置和聘用须经市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41.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该岗位人员的聘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聘用,按照隶属关系,报省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42.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年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单位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九、组织实施

43.组织人事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要严格执行政策,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4.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等,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并做好人员的上岗聘用工作。

45.各地区、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46.各地区、部门和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岗位数额突击聘用人员。要严格按程序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让职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违规操作、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人员,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47.凡违反本实施意见和有关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定岗位等级,不予确认受聘人员,不予办理招聘事项,不予兑现工资,不予划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8.各地及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和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各市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报省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

49.本实施意见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另行下发。

50.本实施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表

发布日期:2009-10-20

第三篇:晋人社厅发[2009]92号关于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关于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管理实施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晋人社厅发[2009]92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了推进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确定

事业单位在首次设岗时,其岗位总量按核定的编制数确定,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原则上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确定;其中对已超编的单位,可设置部分临时性岗位,但其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总数,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可暂按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确定,今后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逐步使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控制在编制限额和规定的结构比例以内。

二、关于高等级管理岗位设置的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中高等级岗位和受聘人员,除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任命或备案同意的外,必须以机构编制部门规定的机构规格和下达的领导职数为准,不得突破机构规格和规定职数设置较高等级的管理岗位。

三、关于未定机构规格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含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的事业单位,可由机构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或确认,或者按照党委组织部门批准的单位领导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承担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数量及等级。

四、关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首次设岗时,对根据组织安排从领导 岗位上退下来、未到退休年龄的管理人员,可根据其原担任的领导职务级别,明确其相应的管理岗位等级。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现任领导职数,在其调离、退休或因其他原因不在原岗位后,该岗位自动取消。事业单位首次设岗完成后,不再设置和核准此类岗位。

五、关于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实施办法》对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仅规定了全省总体控制标准,各系列、各层级、各层级内各等级间的具体控制标准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关于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聘用和管理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主要在市以上承担重点专业技术工作的领域和部门、单位中设置,并主要用于省级以上各类专家和各类优秀人才的聘用,受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人员必须为在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和聘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审核,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关于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单位的岗位设置

对隶属于同一主管部门,规模较小、人员较少或分散于不同区域的同类型事业单位,如单独不便核定或计算各层级、各等级结构比例,经市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主管部门可对这些单位的岗位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进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此规定仅适用于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不适用其他管理事项。

八、关于在不同类别岗位兼职人员的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两类岗位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职的,要明确其主体岗位,并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根据工作 实际提出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兼职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其中对兼职人员的考核要综合考核其在两类岗位上的工作情况,并以其主体岗位为重点;兼职人员聘用合同书中,所聘岗位填其主体岗位,同时对所兼任其他岗位职务要明确标注和说明;确定兼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其主体岗位为依据。

九、关于现行人员身份和岗位聘用原则

在岗位聘用中,符合岗位任职条件且通过竞争上岗,现有工人身份的人员可聘用到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符合工勤技能岗位条件,本人自愿,现聘于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也可聘用到工勤技能岗位。上述人员在聘期间享受相应岗位的待遇。

十、关于首次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设置管理

事业单位接收首次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相关的试用(见习)期和转正定级规定以及工资标准,从这些人员正式签订聘用合同之日起,原则上一年内不确定工作岗位,试用(见习)期结束履行转正定级手续后,再按相关规定明确其工作岗位和岗位工资待遇。对于国家或我省另有其他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新工资标准的时间

从全省正式部署这项工作开始,事业单位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经组织认定,从下月起兑现工作人员岗位工资。

十二、关于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人员的工资待遇

在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时按本人离岗前所任职务对应的岗位,进入本层级岗位最低等级,据此确定其工资待遇。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岗位总数,也不计入计算相应岗位类型人员 结构比例的基数内。

十三、关于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前办理退休手续人员的工资待遇

对在2006年7月1日至原所在单位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束之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可按照其退休时的职务,比照本单位相应岗位等级条件,重新确定其岗位等级及相应岗位工资待遇,以其薪级工资和重新确定的岗位工资核定退休费。新的退休费标准从原所在单位在职职工兑现新的岗位工资的当月起执行。

十四、关于事业单位长期不在岗人员的处理意见

因本人原因长期不在本单位工作岗位的事业单位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在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回到原工作岗位,参加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竞聘工作岗位,否则所在单位可以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

十五、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聘岗位变动后的有关问题

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完成之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聘岗位变动后,双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重新聘用手续或变更聘用合同相关内容,事业单位按新岗位确定其岗位工资待遇并履行报批报备手续。各事业单位每季度向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汇总报送《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报送日期为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前。

十六、关于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

在首次岗位聘用中,要采取积极措施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现任岗位职务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对因受岗位数量限制而降低层级聘用的人员可暂时保留原层级最低等级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一个聘期,绩效工资按现聘岗位领取。在第一个聘期结束后,再参加正常的竞聘,按新聘岗位兑现 工资待遇,不再保留原工资待遇。

十七、事业单位申请办理岗位设置审核手续需提交的材料

1、核准岗位设置方案的报告(报告中需写明事业单位的功能、职责、类型、确定各类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的依据,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情况等)(5份);

2、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文本(5份及电子文档);

3、由主管部门审核并加注意见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山西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审核表》(各5份);

4、机构编制部门设立单位的审批文件、调整内设机构和增减编制的相关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5、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最新核准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基金管理台帐》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6、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最新下达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核准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7、管理人员的任命(聘任)文件、有关部门的备案批复书;

8、技师以上工勤技能岗位聘任指标文件 ;

9、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三级医院、国家级重点中专等类似单位要报送相关证明材料;

10、按要求需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和数据电子版本。

十八、事业单位办理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需提交的材料

1、市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通知及经核准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3、《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

4、证明受聘人员符合相应岗位任职条件的相关材料;

5、工作人员在不同类型岗位兼职的批准文件;

6、受聘人员的身份证明材料。

十九、事业单位申请组织认定需提交的材料

1、认定申请(2份);

2、《岗位说明书》(以呈报单位汇总,1份);

3、经核准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各2份);

4、《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1份及电子文档);

5、岗位设置管理和岗位聘用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报告(2份及电子文档)。

第四篇:关于印发《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湘人社发【2011】86号)

关于印发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湘人社发【2011】86号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局、卫生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原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原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3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1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如在实施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卫生厅 二○一一年七月五日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做好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原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3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11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卫生事业单位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

(一)适用单位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急救中心、采供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卫生事业单位,都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使用事业编制的卫生行业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3、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卫生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卫生事业单位和卫生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卫生单位,不适用本意见。

(二)适用人员范围

4、卫生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有关规定执行。

5、纳入实施范围的事业单位以及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以下简称事业单位)中,参加了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以及2006年工资改革至首次设岗时,经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社部门同意,按照规定程序进入,与事业单位建立了正式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的新进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

二、岗位类别设置

(一)卫生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岗位总量原则上根据核定的编制数确定,超编单位按规定程序报相关部门审批。

6、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7、专业技术岗位指以医药卫生技术应用为主要职责,从事医、药、护、技等卫生技术工作以及从事科研教学、计算机技术、工程、财会、审计等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在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制内,由卫生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根据岗位专业要求、责任、工作量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根据卫生行业特点,专业技术岗位分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工程、会计、统计、审计、经济等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8、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卫生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工勤技能岗位根据卫生事业单位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确定的卫生行业特殊工种、通用工种和普通工种设置。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明细见附件1。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鼓励卫生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二)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各级卫生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卫生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中医、药、护、技各职种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我省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最高等级为三级职员。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0、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数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确定。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一至四级为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为副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士(员)级岗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条例执行。

12、根据我省地区经济、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以及卫生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专业技术水平和承担医学教学、科研任务的情况,对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见附件2)。专业技术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2)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3)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4)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卫生事业单位设置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向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和重点学科岗位倾斜。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3、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技术工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4、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省、市、县、乡镇四个层级的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等确定,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见附件3)。考虑我省卫生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首次岗位设置时,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全省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

15、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卫生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其他领域原则上不设置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

(四)特设岗位设置

16、卫生事业单位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卫生事业单位职能,以及因业务发展急需聘用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特设岗位的等级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应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17、卫生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市(州)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一)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18、卫生事业单位中,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

19、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20、中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

21、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和医(药、护、技)士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三级。

(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等级

22、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对应等级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原则上沿用现专业技术名称。

(三)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属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其岗位的设置、任职条件和人员聘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全省统一控制和管理,其岗位的设置、任职条件和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3、卫生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其基本任职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3)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4、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各卫生事业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具体条件。各等级管理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6、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其中受聘到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其所学专业必须与所聘岗位的专业一致或相近;(2)具有本专业岗位所要求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3)取得国家对本专业岗位所要求的执业(职业、从业)资格。

27、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应具备的基本任职条件:(1)三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8年;(2)五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10年;(3)六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4)八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10年;(5)九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6)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4年。

28、首次岗位设置时,对获得下列荣誉者可直接聘用至本单位相应级别的最高级等级(一、二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另有规定):(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或省部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2)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湖南省优秀专家;

29、对少数工作业绩突出、成绩显著、技术拔尖的专业人才,首次岗位聘用时,任职期内取得下列业绩任2项、4项、5项者,其基本任职年限可分别减1年、2年、3年:(1)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二、三层次人选;(2)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地厅级科技成果奖(排前3)者;(3)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科技项目、课题者;(4)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同时担任市级一级以上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秘书长;(5)担任本单位(或同级以上单位)中层干部职务满5年者;(6)完成组织选派的“三援一扶”任务连续工作满6个月及以上者或连续3年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者;(7)在正式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者。30、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及各级别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须符合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具体任职条件中应综合考虑各级岗位的知识、技能、责任、风险以及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并且要在各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其中高、中、初级内部最高等级的晋升条件要严格掌握,人员范围应控制在卫生工作第一线、单位重点学科岗位,原则上应为各单位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首次聘用时要适当控制最高等级人员的数量。

(四)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

3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3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3、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

六、岗位设置的程序及审核

34、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4)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6)组织实施。岗位设置方案填报材料见附表。

35、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 省直部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社厅核准。市州部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州人社局核准。县市区部门、乡镇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乡镇及县市区人社局审核汇总后,报市州人社局核准。

36、卫生事业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应保持相对稳定,并实行动态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上述权限申请变更:(1)卫生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37、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38、卫生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的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新补充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竟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卫生事业单位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准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和本规定的基本条件。

39、根据卫生人才的特点,对确属技术拔尖、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特殊人才,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40、卫生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41、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的卫生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岗位,并变更合同的相应内容。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意见精神,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

42、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卫生事业单位在编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43、卫生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以下简称“双肩挑”)。因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要达到三个条件:(1)岗位确实需要专业技术背景;(2)确实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确实完成岗位聘用合同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任务。考虑卫生事业单位特点和工作实际,首次岗位设置时,除单位领导班子和职能科(股)室正、副科(股)长外,其他管理岗位中“双肩挑”的人数不得超过核定的管理岗位中已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总量的30%。在参与专业技术岗位内部分级时,都要列入基数并占结构比例。

44、现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不符合“双肩挑”条件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可作“双身份”人员对待,在首次岗位设置中可占用管理岗位职数,保留专业技术职务相关待遇,但不参与分级。首次岗位设置完成后,凡需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须调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凡继续留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不再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45、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的,应具备所聘岗位的基本条件。其中,由工勤技能岗位流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应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并报同级政府人社部门办理聘用备案手续。

46、首次岗位设置时,政工专业职务人员可列入管理岗位类别,以本单位管理岗位总量内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以主要精力直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数为基数,其高、中、初级岗位比例不超过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并按岗位设置规定程序及权限报政府人社部门核准。

47、首次岗位设置时,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人社部门已核准的结构比例。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现有人员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岗位调整、低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卫生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首次聘用时所在类别岗位不足时,按照其现聘职务或岗位,在单位岗位总量内暂时占用其他类别空余的岗位职数予以过渡,但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调整结构,加强管理,逐步实现三类人员结构与三类岗位结构相一致。首次设岗聘用完成后,坚持对岗聘用,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工勤技能等级与岗位所需任职资格不符的,不得聘用相应等级,也不得享受相应工资福利待遇。对于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超过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和结构比例的,现有在聘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等级职数竞争上岗,富余在聘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现聘职务的最低等级岗位。由单位根据核定岗位职数、结构比例和实际情况,制定逐步消化的措施,经主管部门和政府人社部门同意后实施。

48、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卫生事业单位,可由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在总的结构比例内根据情况统筹考虑,调剂使用。

49、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完成岗位聘用后,应将各级各类岗位聘用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填写《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情况认定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对符合岗位管理和岗位聘用规定要求的,予以备案,并按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八、岗位工资兑现时间 50、凡在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岗位工资从2011年12月1日起开始执行。2011年11月30日以后完成的,从审批后的下月起开始执行。

51、从2006年7月1日至完成首次岗位设置管理期间退休且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待遇的,可以按其退休时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和工作业绩,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在职人员的岗位工资,重新计算退休费,与在职人员同步兑现相应待遇。政工系列人员参照执行。

九、组织实施

52、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及时研究解决组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卫生事业单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53、岗位设置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各级卫生事业单位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真细致地做好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54、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原则,走群众路线,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对未按本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卫生事业单位,各级政府人事、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5、本指导意见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负责解释。附件1: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工勤岗位 医疗服务工作岗位 医疗仪器设备维修服务工作岗位 工种 含防疫员、护理员、妇幼保健院、消毒员、配膳员、病案员、医院收费员、卫生检验员 含X射线机机械安装维修工、X射线机电器安装维修工、X射线管老练测试工、医用电子仪器修理工、医疗器械、玻璃仪器检修员、灯检工 医用商品服务工作岗位 含医用商品营业员、医用商品供应员、医用商品保管员、医用商品运输员 中药培管工作岗位 中药加工工作岗位 中药药剂工作岗位 医技服务工作岗位 西药药剂工作岗位 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材资源护管员、中药材收购员、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中药验收员、中药保管员、中药养护员 含中药材净选润切工、中药炮炙工、中药配料工、中药粉粹工、中药提取工、中药合成工 含中药药剂工、中药煎膏剂工、中药片剂工、中药冲剂工、中药包装工、中成药试剂工、中药药剂员 含医用气体工、口腔修复工、医用污水处理工、医用实验动物饲养工、医技工 含片剂压片工、片剂包衣工、注射液调剂工、输液剂灌封工、口服液调剂工、西药药剂员、药理实验工 含合成药卤化工、菌种培育工、微生物发酵工、制剂及医用制品灭菌工、理洗瓶工、冷冻干燥工、制剂质量检查工、制剂包装工、药物分析工、微生物检定工、药品保管养护工、药品化学试剂分装员 含摄影师、保育员(幼师)、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或打字文印岗位、报刊资料收发员、话务员、收银(结算)审核员 物资供应岗位(含物资采购员、物资供应员、物资调运员等)、物资保管岗位(含物资维护保育员、仓库保管员等)、汽车驾驶岗位、水电泥木岗位、电梯电话仪器维修岗位、制冷工作岗位、锅炉房工作岗位、污水处理工作岗位、宿舍管理工作岗位、楼宇控制工作岗位 放射诊断科登记工作岗位、送(煎)药工作岗位、供氧中心值班及送氧工作岗位、标本送检工作岗位、实验室勤杂工作岗位、医疗垃圾收集(焚烧)工作岗位、太平间工作岗位 保安工作岗位(含保安员、联防员、内看守、门卫值班员等)、保洁工作岗位(含病房卫生员、公共区域保洁员)洗衣房工作岗位、食堂工作岗位、客房(餐厅)服务工作岗位、绿化工作岗位 9 西药制检工作岗位 10 综合服务工作岗位 11 后勤保障工作岗位 12 其他工勤服务工作岗位 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岗位 13 附件2: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试行草案

一、医院 类别 三甲医院 三乙医院 三丙医院 二甲医院 中心卫生院 一级医院(含其他乡镇卫生院、事业单位医务所、社区服务中心)高级% 25-30 15-20 10-15 5-15 3-5 3 其中正高 10-20 5-15 5-10 5-10 中级% 45-50 40-45 40-45 35-40 25-35 20-30 初级% 20-30 35-45 40-50 45-60 60-72 67-77 说明:传染、结核、精神、血吸虫病及疗养院等医院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可参照同病床数医院控制。承担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及国家或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的三级医院,高级岗位比例经批准可增加1-5%,中级岗位比例经批准可增加3-8%。

二、公共卫生机构 类别 省级机构 市、州机构 县级机构 50万人口以上的县 30-50万人口的县 30万人口以下的县 高级% 25-30 15-20 12-15 8-12 5-8 其中正高 10-15 5-10 5-8 4-6 3-5 中级% 45-50 35-40 35-40 30-35 25-30 初级% 20-30 40-50 45-53 53-62 62-70 说明:对于湖区血吸虫病较为严重的县区,高级岗位比例经批准可增加1-3%,中级岗位比例经批准可增加3-8%。附件3: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试行草案 类别 省级 市州级 县市区级 乡镇级(含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一至二级小计 ≦% 5 5 5 一级 ≦% 2 1 二级 ≦% 3 4 5 三级 ≦% 20 20 20 25 四级 ≦% 40 40 40 40 五级 ≧% 35 35 35 35 以下所发文件没有,但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中文件有。附件3: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岗位 类别 基本任职条件 岗位等级 三级职员 四级职员 管 理 岗 位 五级职员 六级职员 七级职员 八级职员 九级职员 十级职员 对应等级 年限要求 厅级正职 厅级副职 处级正职 处级副职 科级正职 科级副职 科员 办事员 在四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2年 在五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 在六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2年 在七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 在八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 在九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 一般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其他要求 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一般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附件4: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岗位 类别 岗位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专 业 技 术 岗 位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卫生类专业技术职务对应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 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 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 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 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一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 按国家规定 按省人社厅规定 在四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聘任正高级专业职务满8年 在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聘任副高级专业职务满10年 在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 在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以上或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10年 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基本任职条件 年限要求 其他要求 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二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 在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 三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 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4年 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级 一级医(药、护、技)师 十二级 二级医(药、护、技)师 十三级 医(药、护、技)士 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取得员级专业技术资格 备注:1.非卫生类专业技术职务对应的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参照相关行业的实施办法和标准执行,原则上沿用现专业技术名称。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管理。附件5: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岗位 类别 工 勤 技 能 岗 位 岗位等级 技术工一级 技术工二级 技术工三级 技术工四级 技术工五级 普通工 对应等级 高级技师 技师 高级工 中级工 初级工 基本任职条件 年限要求 在技术工二级岗位任职满5年 在技术工三级岗位任职满5年 在技术工四级岗位任职满5年 在技术工五级岗位任职满5年 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 其他要求 通过高级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通过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通过高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通过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10

第五篇: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甬人[2010]36号)

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甬人〔2010〕36号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委办〔2009〕138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浙人社发〔2010〕3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组织领导

(一)宁波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是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起草、报批和全市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岗位设置管理具体工作由市人事局组织实施。

(二)各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落实;要严格按照岗位设置相关政策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审核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切实履行对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职责。

(三)各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是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日常工作部门,负责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编制、报批、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

二、核准权限

(一)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事局核准;市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主管部门报市人事局核准。

(二)县(市)、区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报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审核备案。县(市)、区直属及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由县(市)、区人事(人事劳动)局核准,汇总后报市人事局备案。

(三)专业技术一级、二级岗位和特设岗位按规定报国家、省和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四)市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一、二级岗位和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岗位,由市人事局统一管理;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二级岗位由县(市)、区人事(人事劳动)局统一管理。

(五)事业单位按规定程序完成首次岗位设置,且与受聘人员签订或变更聘用合同,岗位聘用相关材料报经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认定核准后,兑现相应等级工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入轨后,事业单位出现岗位空缺或工作人员岗位(职务)变动,必须按隶属关系经用人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同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综合管理部门核准,通过招聘或竞聘等程序完成岗位聘用工作;岗位聘用相关材料报经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认定核准后,兑现相应等级工资。

三、结构比例

(一)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按照事业单位的规格设置。事业单位应该明确而未明确规格的,由机构编制部门确定后设置。事业单位不确定规格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设置。

(二)担负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置。担负其他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按干部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合理设置。

(三)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有关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四)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市属事业单位为2∶4∶4,县(市)、区属事业单位为0.7∶4∶5.3。教育、科技、农业、卫生、广电等行业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行业具体控制标准执行。

(五)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经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出现空缺的,可将空缺数使用于下一级专业技术岗位。

(六)市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其中一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二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0%,其中一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1%,二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4%。经核准的技术工岗位空缺的,可将空缺数使用于下一级技术工岗位。

四、职责、程序

(一)市直各主管部门

市直各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1、制定、报批本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依据岗位设置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报市人事局核准。

2、组织、指导所属事业单位编制岗位设置方案。本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经核准后,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组织、指导所属各事业单位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核准。

3、指导、审核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根据本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和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指导各事业单位在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额内,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各事业单位制定完成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后,报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4、指导所属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聘用。指导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省、市有关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政策规定,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

5、审核、上报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聘用材料。各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岗位聘用相关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认定核准,兑现相应等级工资。

6、总结。各主管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本部门岗位设置书面总结报市人事局。

(二)市直属事业单位 市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编制、报批、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

1、编制、报批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依据岗位设置管理相关政策规定、行业指导意见和本意见,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人员结构和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经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形成实施岗位设置的书面报告,报市人事局核准。

2、编制本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

3、开展岗位聘用。根据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省、市有关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政策规定,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全员签订或变更聘用合同。

4、上报岗位聘用材料。按照规定程序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岗位聘用相关材料报市人事局认定核准,兑现相应等级工资。

5、总结。事业单位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工作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报市人事局。

(三)市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

市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编制、报批、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

1、编制、报批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依据岗位设置管理相关政策规定、行业指导意见和主管部门岗位设置实施意见,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人员结构和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经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形成实施岗位设置的书面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事局核准。

2、编制本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报主管部门审核后组织实施。

3、开展岗位聘用。根据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省、市有关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政策规定,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全员签订或变更聘用合同。

4、上报岗位聘用材料。按照规定程序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岗位聘用相关材料报主管部门审核,经市人事局认定核准,兑现相应等级工资。

5、总结。各事业单位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工作总结,形成书面总结后报主管部门。

(四)县(市)、区委组织部和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局

县(市)、区委组织部、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局是本地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岗位设置管理具体工作由县(市)、区人事(人事劳动)局组织实施

1、制定本地区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依据《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和岗位设置管理相关政策规定、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报市人事局审核备案。

2、核准本地区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本地区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经审核同意后,对直属及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审核、核准,并汇总报市人事局备案。

3、组织指导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工作。负责抓好本地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程序可参照市直各主管部门、市属事业单位的具体做法,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有序、平稳推进。

4、认定岗位聘用相关材料。在本地区所属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按规定程序和核准权限对岗位聘用相关材料组织认定、核准,兑现相应等级工资。

5、总结。对县(市)、区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形成书面总结报市人事局。

五、实施步骤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进行,力争在12月底前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一)准备阶段(2010年1月-6月中旬前)

1、制定《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通过深入县(市、区)、市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有代表性的事业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形成《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报经市政府领导审定后,在6月中旬前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审核备案。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配合岗位设置综合管理部门搞好工作调研,摸清基本情况,着手起草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2、启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市人事局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启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论证和组织实施工作。县(市、区)属、市属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要注重基本情况、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把关,确保情况真实、数据准确。

3、明确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市编委办在6月底前,明确应该明确而尚未明确的市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也要根据岗位设置工作进程及时予以明确。

4、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在6月中旬前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的会议材料和会务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0年6月下旬-11月中旬)

1、召开全市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拟于6月底前召开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县(市)、区要分别召开本地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进行工作动员和部署;市直各主管部门、市直属事业单位要认真组织传达全市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岗位设置政策,做好启动岗位设置工作的准备。

2、组织骨干轮训。7月份,市人事局拟对县(市)、区人事(人事劳动)局、市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人事干部和市属事业单位法人、人事干部,分批进行轮训,确保骨干队伍工作任务明晰、政策把握准确、实施程序严密、操作实务精通。

3、编制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7月至8月底,市直各主管部门、市属事业单位和县(市)、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综合管理部门、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工作程序、核准权限等要求,分别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编制、报批、审核、备案等工作。

4、组织竞聘上岗。9月上旬至11月中旬,全市各事业单位按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按规定程序组织人员竞聘上岗,重新签订或相应变更人事关系聘用合同和岗位聘任合同,并按规定程序将岗位聘用相关材料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认定核准,兑现相应等级工资。

(三)总结阶段(2010年11月下旬-12月底前)

1、检查验收。同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综合管理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在岗位设置审核时,同步开展检查验收,做到合格一家,审核一家。

2、总结。12月上旬前,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市直属事业单位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书面报市人事局。

下载《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苏人社发〔2010〕270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答复意见》(苏人社发〔2010〕270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