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精选]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摘要: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新型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城市建设相比,乡村规划在经济、交通、技术以及意识等方面均比较落后,这样如果想将“美丽乡村”理念贯彻到位,就需要针对景观规划要点进行分析。结合乡村景观建设现状,编制完善的景观规划方案,在根本上提高设计效果。本文结合实例对美丽乡村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乡村建设
虽然现在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因其自身经济、管理以及意识等方面落后程度大,并不能完全将各项资源有效化,影响了乡村建设综合效果。基于“美丽乡村”理念,进行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基于乡村发展现状,确定建设理念,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确定规划设计原则,对现存的不足进行改善,争取不断提高景观建设效果,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一、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求
所谓的“美丽乡村”不仅仅是景观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层面,可以说是乡村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景观层面。提高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效果,提高区域环境观赏性。提高当地土地资源应用率,分析地域优势,营造出能够突出乡村特色的景观环境,同时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对林间小道、田野滨水等要素进行设计时,除了要提高其美化效果,同时要降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1]。另一方面,社会层面。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增大产业发展规模,使得各类物质更为丰富,营造一个富足的生活环境。且要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促进村民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关系,创建一种友好文明的风气,提高乡村发展的和谐效果。
二、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地域特色原则
乡村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聚居形式,且会因为地理特征以及人物民族间的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这样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需要遵循地域特色原则,通过合理的分析规划,从当地文化中吸取精华,建设出独特的乡村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与其他乡村景观区分开,同时也更加能够获取当地居民的认同。景观设计为“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部分,应多选择本地特色植物与农作物,根据合理的区域划分,形成不同的景色块,既能保持原有的生态特点,又可以代表乡村文化,成分体现乡村文化素养。
2.生态保护原则
进行景观环境规划,很大程度上需要在现有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来满足景观建设要求。而生态环境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与城市建设相比,乡村一直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比较小,但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不受到破坏,还需要遵循生态保护原则。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应在不影响环境正常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各类措施进行有效规划,利用不同生态元素,来组成具有特色的景观环境。
3.可持续性原则
乡村是社会构成的主要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点,长久以来因受经济、技术以及理念等因素限制,大部分资源采取粗放型开发与利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中所存有的价值。我国对农村经济粗放开发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但是从长久发展角度分析,想要实现乡村环境持续有效的发展,还需要调整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各类资源所具有的效益。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乡村建设的一部分,也应遵循可持续性原则,政府应做好宣传工作,帮助的当地百姓转变老旧思想,认识到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性。以此作为基础,改变对自然环境以及各类资源处理的方法态度,提高资源开发的技术性,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2]。
三、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施策略 1.实例分析
以浙江省乡村为例,新农村建设以来成效比较明显,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已经有大量农村完成住房改造,住房困难群众的救助活动的展开也比较顺利。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共有11个市,乡村数量众多,据统计乡村人口数量占到全部的37.7%。大部分乡村受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具有明显的乡村风貌与文化特征。对其进行“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从生态自然与人文历史方面综合进行,选择不同类型典型乡村,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农居建筑、产业特色、人文景观、自然资源等进行综合调查分析。以杨山村为例,为典型山地型乡村,目前依然保留大量古村落自然民居,地形有山地、谷地与台地三种,且村内常见存有小溪支流[3]。经调查村内只有一条水泥路面主干道与外界连接,且无绿化和防护,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另外还保留有传统古道。受地形因素限制,当地以农业经济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必须要充分挖掘当地存有的资源特色,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经济产业。
2.确定规划目标
要综合分析构成乡村环境的人居、生态、经济以及文化四个方面,无论是采用何种规划方式,均需要保证四个方面维持有效的平衡性。“美丽乡村” 景观规划设计,要以设计学为依据,对乡村景观各要素进行特征分析与评价,充分挖掘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建立特色文化景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发新型产业,促进人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3.规划注意问题
第一,盲目仿效。乡村景观规划与城市存在很大的差异,现在乡村居民对生活环境以及居住条件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技术、经济等并不完善,缺乏对生态环境有效处理的正确指导,如果盲目仿效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必定不会获得与其的效果。第二,急功近利。现在“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要点,但是因为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专业指导不足,对存在的问题监督管理不到位,再加上竞争压力,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攀比、跟风的情况,过分注重短期效果,忽视还需发展必要性,而影响规划效果。
4.景观规划要点 4.1宜居性设计
从居民点景观、乡村道路景观以及乡村水系景观三个方面分析,提高乡村宜居性。第一,乡村居民点多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形成的聚落,浙江处于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特征明显,居民点多以带状、团状、梯状等形式,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要保护好传统乡村建筑,如老街古巷、雕花木屋等,搭配周围生态展现当地自然、社会与文化背景。第二,在原有乡村道路基本骨架上进行规划,结合村落布局结构,因地制宜、主次分明的规划路网,遵循安全、经济原则,实现景观与功能的融合。为提高景观效果,可以对路面材质、道路绿化、道路附属物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搭配。第三,水系景观。浙江农村水系发达,其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对存在的水塘进行绿化,选择乡村树种搭配地形、道路与水岸线进行种植,形成自然生态植物群落。同时控制水面植物密度,一般应控制在水面的三分之一。
4.2宜业性设计
主要就是利用农田作为主要设计对象,利用其肌理、色彩、序列,在满足农业发展的同时,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结合地形特点,对于高低不平、纵横交错的农田种植对应的作物,例如梯田即在保持农田原貌基础上,进行现代景观设计与保护,提倡自然生态美。而色彩塑造也是农田景观美学形象设计的要点,利用不同作物在不同季节所呈现出的颜色,通过合理的搭配,形成不同景观美学形象。结束语:
进行“美丽农村”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基于乡村当地所具有的特点,从自然、经济等角度出发,对各项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规划设计要点,在不影响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丰富产业结构,建设更为富足的生活环境。参考文献:
[1] 陈青红.浙江省“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浙江农林大学,2013.[2] 倪云.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杭州地区乡村庭院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3] 邵剑杰,黄淑娟,李先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桂林市阳朔县新寨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住宅科技,2014,01:39-43.
第二篇:乡村景观规划
《文献综述方法》课程论文
乡村景观规划
授课老师:王艳梅 院 系:林学院
专 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学 生:翟 耀 学 号:08202017 完成时间:2009年04月
乡村景观规划
翟 耀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分析乡村景观的类型,归纳乡村景观规划的特点,并重点研究了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前景和重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乡村景观规划的趋势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类型;特点;发展趋势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Zhai Yao(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Henan 450002)Abstract: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both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ly years.Analyze the types of rural landscape, i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emphasi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point out its shortcomings, and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future trend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rural landscape planning;type;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tendency 1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
1.1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
国外开展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和农业或乡村景观规划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如捷克、德国、荷兰等。一般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始于50~6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世界的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推动作用。如著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规划与优化研究方法LANDEP系统,德国Haber等人建立的以GIS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为基础的用于集约化农业与自然保护规划的DLU策略系统,都在乡村景观的重新规划和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上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美国Forman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规划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以Van Lier为主席的“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Multiple Use of Land)”简称ISOMUL,则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国从事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的著名学者组成的研究组织,在推进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保护和恢复乡村的自然和生态价值,协调城镇边缘绿地和乡村土地利用之间的特殊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核心指导作用。他们提出了以“空间概念(spatial concepts)”和“生态网络系统(ecological networks)”等描述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的新思想和方法论。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其农业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保护农耕地和传统乡村景观起了决定性作用。在韩国,分布于丘陵沟谷和河川平地之间的传统而安静的乡村群落和规划有序的梯田稻田、人工草地和果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优美景观大大推动了本国乡村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正如日本学者Masao Tsaji博士曾论述过: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的实质就是要科学地协调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共资源(common goods)”的一面和“私有资源(private goods)”的一面,并且公共资源优化的实现就是通过严格限制和优化各种私有资源来达到的,同时他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公共资源的优化经常受到忽视,而必须通过科学的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或景观规划来保证。
1.2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
在国内对农业或乡村景观问题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从传统的农业或乡村地理学方面进行的一些有关研究,例如郭焕成等在80年代末开展的“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经济问题,探讨了区域乡村发展机制与模式,因此严格来讲,这只是从乡村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与农村景观相关的一些问题。二是比较全面而积极地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目前其主要研究重点是针对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如黄土高原、西北农牧结合带以及土石丘陵山区等)和城乡交错带进行景观系统分析和景观生态设计的研究,在1989年和1996年的第一、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研讨会和1998年沈阳亚太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上有比较集中的反映[1]。其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组织和推动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肖笃宁等先后主编出版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和《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等2本具有代表意义的系统性研究文集。此外,景贵和、傅伯杰、陈昌笃、王仰麟、俞孔坚等在农业景观分析、景观系统分类、景观生态设计和布局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如景贵和的“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设计”,肖笃宁等的“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分析”,傅伯杰的“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王仰麟的“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等。三是目前在一些高强度土地利用区进行的乡村土地整理或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其侧重点主要在优化配置土地利用,以及调整不合理的乡村住宅用地和规模化合并农业用地,改善乡村景观面貌,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上,但并没有深入到更加具体的农业或乡村景观系统分析、景观模型研究和生态规划上去。当然,这部分工作应该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具体研究内容之一[2]。
从以上分析来看,对城镇化发展所引起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已有一些不同侧面的研究;同时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性研究也有很多基础,但是在系统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推进。乡村景观的类型
从乡村景观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种植业景观:指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如引进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组建多种农业观赏园、自摘瓜果园、农俗园、农果品尝中心等。
林业景观:指具有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地、林果园、绿色造型公园,开发利用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所具有的多种旅游功能和观赏价值,为游客观光、野营、探险、避暑、森林浴,提供空间场所。
牧业景观:指具有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为游客提供观赏和参与农牧生活的乐趣。如草原放牧、马场赛马、猎苑狩猎等活动。
农村副业景观: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展出及其制作过程,都可以作为观光副业进行开发。如利用竹子、麦秸、玉米叶编制的多种工艺品,南方用椰子壳制作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茶具等,可以让游人观看艺人的精湛技艺,也可让其亲自参与制作过程。
生态农业景观:建立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生态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绿色保洁食品,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良好生态环境的场所,形成新的农业生态景观。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及供灌溉和养殖的水库等生态农业典范。
风俗民情景观:田园风光,水乡景色,憨厚的民风民俗,美味的农家饭菜,是当代城市生活的人们节假日休闲的好地方。由此看出,乡村景观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特定文化渲染的综合产物,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资源,具有比单纯的应用价值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3]。3 乡村景观规划的特点
3.1它涉及景观生态学、乡村地理学、乡村社会学、建筑学、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综合性,是一种全方位的规划。
3.2它集中于乡村景观的结构和空间布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根据景观优化利用原则,通过一定地点的最佳土地利用或一定利用方式的最优地点进行布局规划和设计。
3.3它不仅关注景观中的核心问题——“ 土地利用”、景观的“土”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3.4它的任务是协调土地利用竞争,提出生态安全上恰当、美学上满意的规划方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3.5它既协调了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又强调生物环境的多样性,以丰富多彩的空间格局为各种生命提供持续的、多样性的生息条件。
4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前景和重点
80年代以来,乡村城市化的冲击已经对我国的农业与乡村景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的转变过程中。这一过程的特点是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及现代农业工程设施的使用,以及向土地利用多样化、均匀化、易变性方向发展,其结果是使乡村景观中人类活动过程和自然生态过程交织在一起,生态特征和人为特征的错综镶嵌分布。农村各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改变区域内乡村景观格局,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4]。例如,耕地遭到蚕食或被破坏,土地利用布局趋于零散和无序,乡村布局混乱而出现了所谓的“空心村”现象,以及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现象而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等。这种乡村景观时空格局的改变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不能满足农业或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乡村景观进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显得日益迫切。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近郊区,是近阶段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地区。
乡村景观规划必须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3个层次的功能。传统农业仅仅体现了第1个层次的功能,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除立足于第1个层次功能外,越来越强调后2个层次功能。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状况存在差异,乡村景观规划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景观生态学和现代景观规划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仅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注重也只有最近10来年的时间。因此,今后有关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将主要集中在继续完善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讨,以及一些重点区域的典型研究和应用实践。理论和方法论上的研究主要包括:(1)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方法和标准,这是研究和评价乡村景观状况和演变规律的基础,也是开展景观规划的前提。但是景观评价牵涉到评定景观多重价值的多个方面,建立一套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2)景观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这是描述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和变化特征的一种手段,是建立未来景观规划模型的基础;(3)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乡村景观系统分析和规划的方法[5]。
乡村景观规划在一些重点区域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1)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城市近郊区内的乡村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区域生态系统,是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乡村特征过渡的地带,具有强烈的异质性,景观的镶嵌度也很高,不是引进斑块就是残留斑块,耕地和其他非建筑用地斑块日趋缩小。农业主要为都市农业,以园艺业和设施农业为主,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该区域的发展易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2)生态脆弱地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主要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目的是改善胁迫或被破坏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整体生产力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变的影响导向良性循环,优化和美化乡村景观,发挥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经济、生态和美学综合价值,使之更加适于人类生存。如肖笃宁总结了我国黄土高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地区的林——草——田镶嵌景观格局、平原农田区的防护林网络等几种景观生态建设类型即属于此类;(3)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些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这些地区由于快速的城镇化步伐和长期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乡村景观中的自然植被斑块所剩无几,人地矛盾突出,传统的乡村景观正在被“农村中的城市化”景观所取代。因此,通过乡村景观规划建立一种和谐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现代乡村景观变得十分迫切。
5.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5.1观念认识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其居住环境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但往往缺乏乡村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观念的指导,并且受到当前城市居住标准、价值观以及建筑形式等影响,误导乡村景观的发展。调查中发现,发展中的乡村大多向城市看齐,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乡村呈现出城市景观[6]。如有的村庄在规划建设时,提出了“建成城市风貌”的口号,一些在城市早已开始反思的做法却在乡村滋生、蔓延。殊不知,乡村居民在羡慕城市文明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的消失。乡村居民还缺乏规范的规划设计观念,自行拆旧建新,大量的、缺乏设计的平顶式、甚至没有外墙装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造成乡村建筑布局与景观混乱的现象。把景观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绿化种植。虽然一些地方有“见缝插绿,凡能绿化的地方都绿化”的意识,但不是通过规划设计,而是自作主张,完全随意行事。这些观念认识上的偏差都将导致乡村景观的低层次和畸形发展。
5.2规划设计方面
目前,虽然全国有63.46% 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总的看来,规划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总体布局大多千篇一律,有的采用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缺乏乡村的环境特征;有的形式单一,布局采用大片的行列式排列,实在无异于兵营,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缺乏乡村应有的自由、亲切的生活氛围和特色。建筑上盲目模仿城市类型的住宅或别墅,尤其是所谓的欧陆风格,更是造成建筑景观上的负面影响。乡村景观也是一样,似曾相识,毫无乡村特色而言。
这些问题在于规划设计不切实际。虽然设计人员已经认识到乡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他们往往又忽略了乡村的环境特征,将只适用于城市环境的设计规范生搬硬套到乡村景观和乡村住宅设计中去。设计缺乏对乡村居民的心理、行为进行充分的研究,造成使用不便,缺乏吸引力。规划设计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乡村景观的固有风貌,反而造成更多景观上的新问题,使得地方特色随着乡村的更新改造而逐渐褪色。
5.3生态环境方面
由于片面追求乡村经济的增长,造成对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基本农田面积减少,自然斑块面积减少,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传统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等等。
大树、河(溪)流、池塘与自然植被等是任何一个乡村地区固有的特征。然而,乡村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很少考虑乡村这些所固有的自然元素。相反,原有浓荫的大树不见了,河边、池边的自然植被被毫无生气的混凝土驳岸所取代,还出现了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广场„„,这一切不但使乡村失去了田园景观特色,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7]。6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发展同样具有21世纪信息化、复杂系统化与可持续性的广泛特征,发展趋势集中在:
6.1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景观资源是乡村资源体系中的一类特殊资源,有的是可再生资源,而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资源。乡村景观资源的破坏意味着乡村景观资源的破坏与乡村景观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乡村景观资源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与技术是乡村发展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乡村景观资源规划设计的重要趋势。
6.2乡村地区现代化与乡村景观遗产保护
乡村地区的现代化过程迎来新的景观阶段,同时又将每一个阶段推进历史,历史性的景观成为新景观体系中的遗产景观,成为人类认识自己的重要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景观遗产的保护是乡村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更是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遗产的保护模式与技术是21世纪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趋势。
6.3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结合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结合是21世纪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重要发展趋势。生态化、环境化和视觉优化与净化、环境艺术化、景观功能化使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客观需求以更大尺度景观环境为背景,将景观背景的生态特性、环境的艺术性和环境功能与规划设计景观的生态性、艺术性、功能性高度结合,形成景观相互渗透、功能协调的景观系统。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高度结合的理论与规划设计是21世纪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6.4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乡村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景观空间。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是为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而对乡村整体人类生存环境的规划设计。其中,人居环境是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领域,乡村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居住功能和游憩功能等都是乡村景观功能的重要体现。因此,基于可持续目标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人居环境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成为新世纪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6.5基于可持续目标的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基于可持续目标的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术所提出的新的原则、目标与模式。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不是短期的规划设计,不是功利主义的规划设计,也不是规划设计的实验场,它是以整体人类生存环境为对象,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构建为主体,与地理环境系统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模式。寻找适宜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景观旅游规划模式是新世纪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
6.6乡村景观图谱的建立
新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与主体产业类型。乡村景观资源图谱就是信息时代技术在景观科学中的重要应用,是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重要技术途径。景观图谱是景观数字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景观图谱形成乡村数字化的景观体系,实现数字化景观管理、景观模拟、景观模型与景观过程、景观演变以及景观旅游规划设计过程的数字化与工程体系化,是21世纪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主导趋势[8]。
结语
乡村景观规划是与自然景观高度结合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做规划时不仅要重视自然景观的保护,更要以长远的目标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做规划,尤其要注意贫困地区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要一味注重发展而损害了资源的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2] 杨 华.加快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破解“三农”问题[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4年10月
[3] 刘滨谊, 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 2005年 [4]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6] 邱国锋,张正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1. [7] 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出版社,2003.
[8] 赵小芸.旅游投资在西部旅游扶贫中的效用分析【J】.旅游学刊,2004,(1)
第三篇:“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梁春生 李艳霞
2012年07月31日10:33 来源:人民网
花都区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乡村目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点面结合,全面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生活互动互补,保持农村元素和乡村特色,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为把“美丽乡村”建设好,在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幸福安居与“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是什么,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才会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否则,极有可能成为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或半途而废的“半拉子工程”。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一位乡镇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国务院总理反映“三农”问题的困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提高农民生活和环境质量,从精神到物质上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为村民提供最适用和便利的生活方式,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州,以“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乡发展,推动广州农业农村大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好广州现代化美丽乡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说一千、道一万,“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就是农民的幸福安居,如果不突出和强调农民的幸福安居,就谈不上真正的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的幸福安居,谁最有发言权?结论当然是农民最有发言权。以幸福安居为宗旨的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让最有发言权的农民参与进来,一切依靠农民,一切为了农民。即便有一些地方需要引导村民,相关部门和人员也要讲事实、摆道理,耐心说服、积极劝导,让村民自己选择。正如市委书记万庆良同志在有关“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工作中所强调的:规划建设部门和各级干部,做村庄规划,一定要深入村庄,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尊重村民的意见,让村民自己选择。同时,也要做好引导工作,比如说,要让村民知道集中居住有什么好处,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选择集中居住。
二、生态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注意克服土地浪费、规划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及不符合生态原则的设计等问题,高扬生态文化理念,充分体现对环境的关爱乃至对整个生物圈的尊重。
1、对自然的尊重
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说:“一个建筑师要学习的领域首先就是对自然的尊重。”尊重自然,一方面尽量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不为自我表现而设计,而为自然而设计;另一方面,让人工景观更自然丰富而又有变化,在尺度、功能等方面更具亲和力,人与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
传统的村落往往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孕育而生,集山、水、田、宅为一体,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丽的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达到山地有山地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品位。
2、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保护民俗,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民俗,即民间风俗,指某一民族或区域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形成个性,扩大和演变,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紧密的邻里关系构成了看得见、摸得着,有着巨大有形和无形影响力的民俗。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交融的和谐,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理想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尽可能使村民体会到原有的熟悉生活与交往氛围,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3、注重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属于典型的粗放模式,难以集约化、精细化。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发展效益高、前景广、可持续的高效“都市农业”。也应变革农村生活方式中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某些传统,注重可持续发展。比如,集中设置生活服务区,减少占用多余用地;设置集中排污点、垃圾回收点、污水处理净化点,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利用生物能源减少高负荷、高排放的化学能源,利用植物的净化与分解技术净化生活污水等等。
4、注重生态美
生态美包含整体美、共生美、动态美三个基本原则。注重生态美就是要求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融、平衡适应、循环往复之美。可以这样讲,远近闻名的古村落每一个都是生态美的典范。
21世纪,注重“生态”与“美”的统一性,有助于树立顺应自然、着眼于人类长远生存发展的思维观念,从而形成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明确要求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到2015年,肥料、农药利用率均比2010年提高5%以上,商品有机肥使用量提高3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面积达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三、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 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这也是诸多美丽乡村发展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一条重要举措。
乡村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是有区别的,是发生在乡村区域的旅游活动,“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旅游。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①从空间特征上存在城郊型、景郊型、村寨型三大类型;②从开发模式上看形成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体的格局;③从开发层次上看乡村旅游仍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乡村旅游开发及村落更新改造涉及的方方面面,绝不仅是增加旅游接待设施这么简单,乡村旅游的开展需要更科学、更具前瞻性的理论作为指导,随着旅游规划和建筑学相关理论的逐步引入和发展,由建筑师参与的前期调研和策划工作,将成为必要和重要的环节。一般而言,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区位条件分析;②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③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分析;④村落条件调查;⑤旅游基础调查;⑥政策导向分析;⑦开发目标定位;⑧乡村旅游开发的形象定位;⑨乡村旅游开发方案的确定。
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按照村庄规划要求,将一般意义的纯农业村打造成高标准、高品位且具有科普文化功能的乡村旅游专业村,农业打造成具有景观农业效果的旅游农业,农产品变为旅游纪念品,农民培养成为经营生态景观农业的能人。十渡镇蒲洼村依靠旅游带动抓品牌,挖掘“隗氏宗族文化”和“蒲洼绿谷艺术文化”资源发展历史文化游和民俗文化游,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基地;调整优化替代农业结构,主攻葡萄、毛桃特色林果业,大棚滴灌草莓、食用菌;生态建设抓特色,抓住生态林业圈建设的有利时机,完善天龙狩猎山庄、小木屋群等一批特色项目。这些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未来珠江三角洲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将为异常激烈,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应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譬如,可以考虑在花都区西部打造以丫髻岭“港中旅花都休闲度假项目”(花都华侨城)、芙蓉嶂景区为龙头,圆玄道观、洪秀全故居、广州花卉之都、宝桑园为骨干,以诸多美丽乡村为基础的“花都西部乡村休闲游”;花都区东部打造以王子山森林公园为龙头,香草世界、红山村油菜花等景点为骨干,一批东部美丽乡村为基础的“花都东部乡村休闲游”。
四、总体规划与“美丽乡村”建设
强调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的总体性,可从不同角度、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分为这样三个方面:
1、乡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整体安排
大多数乡村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时期,农村的家庭类型与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过去单纯的农业户转换为小型加工、农家乐、运输业、小型零售业等多种类型。因此,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要以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住水平、生产要求的实态调查与发展趋势为基础,综合考虑耕作半径、生产用具存放、生产用房、家禽家畜养殖等多方面的根本需求来进行。
2、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整体考量
美丽乡村建设近期目标是做好整治工作,建设若干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从而带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长远目标则是“项目进园、住宅进区、农民进城”,不断完善村一级的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活配套,达到每一处美丽乡村都是大广州的一处“微缩城区”,美丽乡村的村民不用进城即可享受城市市民一般的生活便利与福利。
达到“项目进园、住宅进区、农民进城”的长远目标,对农民的住宅小区可参照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设计的“钱江时代”居民社区模式设计。即在垂直的塔楼开辟出大量公共区域,每两层6~8户居民可以共享一块公共区域,让住进小区高楼的农民继续享受原有的邻里交际。对各个美丽乡村集聚区可考虑学习英国一些城市的做法,规划成为“乡村都市”。即马路上看不到房屋和传统的街景,道路两旁是绿地,丛林后面才是住宅区,住宅区内有完整的城市设施;工业区与住宅区相交错,中间有道路和绿化带相隔,密度很稀,环境优美。
3、“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整体考虑
一处美丽乡村即是一处美丽景色。梯面镇红山村作为保持绿色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打造新客家风情绿色生态名镇的一个缩影,是花都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该村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先后建设了油菜花观光木长廊、木凉亭、民间传统灰塑等旅游配套设施;近期,打造深谷、浅谷、红谷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了“深谷幽峡”和“乡村休闲景点”等旅游景观,成为非常有代表性的山村旅游村。
试想一下,将花都区的示范性美丽乡村,甚至所有乡村都打造成为与红山村一般模样的美丽乡村,既没有可能,也无必要。这就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全区要统筹规划,一处美丽乡村就是一处带有自己迷人特色的美丽景色,花都区多个美丽乡村就有多个有自己特点的美丽景色,它们在一起构成了花都区一道道亮丽风景,正所谓“多种景色集于花都一区”——“多景一区”。
五、政府支持与“美丽乡村”建设
如果单单依靠乡村自己的力量来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个美丽的神话而已。
打造美丽乡村,既需要高起点、宽视野的规划,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之中,还需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有力帮助。
就规划而言,需要将村容村貌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之中,推动镇村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相互衔接,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镇村规划编制,使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特色。同时,还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使镇村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衔接;对镇容镇貌、村容村貌进行专项设计,明确镇村整体形象设计,总结和提炼当地居民在院落布局、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色。就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而言,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电力电信系统以及交通、文化体育设施等等,其中排水系统还需要结合景观进行改造,所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量巨大,仅靠村落自身力量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广州市在2011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确定并已启动建设的名镇有10个,名村有28个。其中市级名镇3个,市级名村4个,区(县级市)名镇7个、名村24个。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这10镇28村涉及总资金约为131亿元,其中市级名镇名村投资约53亿,区(县)级名镇名村投资约78亿元。
花都区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花都区建设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中明确以“点——面”结合的形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抓好两个点的规划建设,一是梯面整个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在目前红山村和镇区建设的基础上,在其他主要的村每个村投入500—1000万进行整体整治;二是在西部涉及赤坭、炭步、狮岭等镇10个村的25平方公里农田生态示范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把城区的管理模式逐步延伸到乡村去,提高村庄规划水平,深入推进农村道路、环卫、排污、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重点突出村容村貌整治。通过扶贫开发和名镇建设,打造以梯面片区为样板的美丽乡村;充分发挥连片农田集中开发的规模优势,加快推动赤坭、狮岭片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
所有这些,都需要市、区、镇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以及巨额资金投入。
第四篇:美丽乡村建设中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美丽乡村建设中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摘要: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农耕文化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与美丽乡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要求理念不谋而合。农耕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体现于发展,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文化脉络等问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一、传承农耕文化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不仅使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只能使用药量更大、药性更强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包括鸟类、益虫、微生物,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目前我国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达8O多亿吨,生活垃圾近 2亿吨,7O 的生活垃圾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9O以上的污水随意直接排放。一些农村的污染程度已经威胁到人与畜的安全。要治理和改善农村的环境状况,农耕文化中的一些环境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传统农业注重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区域差异,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自然生态净化过程,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 克的关系,达到尽量避免滥用化肥、农药、生长剂、除虫剂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于遗传多样性与栖息地提供。首先在物种上,农业通过耕种保留了大量植物资源;其次,农田及其草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与繁衍之处。中国传统农业利用多样化的种植、农业自然生态净化,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性,现在外来物种对中国原生物的危害日益严重,如“中华蜂”几乎被外来的蜜蜂种群灭绝了;水葫芦、紫荆蓝等植物疯狂蔓延。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充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达到可持续生产。因此,现在一些还保留传统农业的地区,大多保持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水、大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成分很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这些都是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世纪 8O年代日本对 “三农”政策就调整为:农业不再追求产量,而是食品安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素质的提高。
二、传承农耕文化是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基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面临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中产阶层的人们开始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通过从事农事活动,了解当地特色和民俗、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享受农耕文化精神陶冶。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基础。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传承农耕文化的理念,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牧渔业生产、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合理改造、适度开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旅游业相结合,为城镇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服务。通过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不仅为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注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还可以唤醒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位,使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成为传承农耕文化的载体,成为有利于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如浙江安吉县的竹乡生态旅游和美丽乡村旅游)。在利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目前我国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初步形成几种发展模式:一是以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特点的大城市远郊农家乐;二是以参与果品采摘、体验劳动快乐为主的中小城市近郊休闲旅游;三是以向游客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为主的农业观光园;四是经济发达且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农业新村、农庄;六是特殊地理条件的农业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云南的元阳梯田、甘肃的古浪梯田等。我国虽然是农业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条件比较优越,但我国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才刚刚起步,处于初期发展和探索阶段。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较快的地区主要是一些大都市周边的乡村,现在已经向中小城市的近郊乡村延伸;生态旅游则主要是一些自然保护区。在利用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如:农耕文化特色不突出。许多休闲农业旅游只是表层开发,既缺乏农业文化遗迹的保护,又缺乏创意和创新,农耕文化特色不突出。在挖掘当地民俗风情、人文资源,丰富活动娱乐性和文化性不够,游客参与性等突出农耕文化特色内容不多。发展休闲农业,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特色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在过去交通不便利的乡村,各有独特的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现在还没被完全破坏,要特别注意珍惜和保护,适度开发与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化的直接展现。以农为本,突出农家特色,体现农耕文化的精髓,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乡村地大物博,民风淳朴,传统的农耕文明遗 迹和生活形态都是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与基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宁静舒缓 的生活节奏;水车灌溉、稻田养鱼、鱼鹰捕鱼、采藕摘茶等农耕场面;篱笆墙、山田 坳、湖泊溪流、田野草地、都是美景。我国台湾省上世纪 9O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发展 “三生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的协调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必须突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反差越大,其田园意 味越足;农耕文化越突出,越典型、越贴近城镇居民亲近大自然的“乡梦”,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才会越有发展活力。
三、传承农耕文化是繁荣农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的灵魂
现在的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既需要物质的丰富也需要精神的理念,既向往科技进步又渴望生态自然的环境。都市人们萌发的乡愁、乡恋,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与理解,追求自然与和谐、安详与宁静,才是人类生活最本质的方面。在发展美丽乡村的旅游业时,要以农为本,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为主干,以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基本上是由农耕文化表现出来,国内外的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依托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繁荣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丰富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上多下功夫。
(一)保护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
乡村独特的建筑布局、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和农事活动都是农耕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建筑物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有序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欣赏山乡没有受任何污染的自然景色,感悟宁静淡泊淳朴平和的心境。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和城市文明对乡村强大的辐射力,乡村旅游的接待条件基本上都已配备上了各种电器和现代设施,许多经营者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现在流行的观光旅游,因而不但没有珍惜、保护和利用原先遗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乡村特色,反而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将传统的青砖土木民居,变成了钢筋水泥建筑,弄成了土不土、洋不洋的“四不像”。这种做法既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浪费了农耕文化资源,也扭曲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目的。当今中国好的、独具特色地乡村旅游景点,无不是生态环境、传统民居和古村落保护好的,如安徽的西递村、宏村、三河古镇;江苏的周村、同里;浙江的乌镇;江西的婺源;上海的朱家角等。
(二)重视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
乡村旅游要重视游客对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游客获得娱乐、审美、亲历的体验。比如,为游客提供“做一天农民,体验农耕辛劳”的项目;提供传统的水车、石磨、石碾等农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用器具;充分利用本地乡村的饮食文化,让游客品尝具有农家特色的菜肴,了解饭菜背后的历史故事、风俗习惯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当地菜肴的制作。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可以使游客直接接触、体验乡土风情,感受传统生活方式,增加游客对农民生活、生产的了解,使乡村旅游成为他们难忘的人生经历。
(三)注重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协调
有些封闭落后的农村,由于在旅游业兴起之前缺乏经济能力改善道路交通和住房条件,较好地保存了旧村落原貌等物质的农耕文化与传统习俗等非物质的农耕文化。但来自城市的工业文明,会对农耕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时候,尤其要注重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保护农村清新古朴乡野气息,是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所在。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较好地保存乡村质朴的农耕文化气息,能够给游客似曾相识和接近大自然的享受。旅游不仅仅是物质消费,更主要的是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农耕文化,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给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审美享受和亲身体验的旅游经历,是乡村旅游具有蓬勃生机和巨大发展前景的生命力。
(四)注重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的协调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并且辅之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对农村文化的漠视。农村文化应从被淡忘的农耕文化价值人手,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广大农村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农村居民传统风尚道德的积极与健康的本质属性。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才有可能对农村与农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有真正的尊重,才有可能发现其中大量的积极因素。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不能就 搞一年一次的“文化下乡”,这只能是政府与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施舍,永远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和农民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身文化需求这一根本的文化渴望。农村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服务农民、依靠农民、提高农民,确立农民在农村文化的主人地位,激发农村居民在文化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化,并且在传统与现代的融会贯通中,进一步保护、优化和完善农村的文化环境,把农民的思想 道德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 展、文化整体发展相适应,让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实际上很突出,文化设施既少又落后,公共服务步履艰难。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农民自办文化在各地悄然兴起,已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农村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有了很大进展,各地积极发掘农耕文化遗迹和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各种节庆,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活动。一些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艺活动得到恢复和新生,具有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原生态歌曲重新受到人们的喜爱。农村是传承农耕文化的载体,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弘扬和发展,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小结
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表现为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世性;农耕文化的行动法则主要为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对于建设美丽乡村, 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该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文化的源头和母本。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的理念,保护传统民 俗、传统民居和地方特色文化,弘扬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保持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演变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地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重要标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保护,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财富,是实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全省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实施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做出不懈努力。但是,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维持原有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如何正确处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调研组就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民俗文化影响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发展的一次全面提升,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在这二十字方针中主要体现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乡风文明中的乡风则是民俗文化的主体部分,也应该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但是,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现实情况 1 来看,许多不利的因素不断浮出水面,有的甚至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1、传统建筑破坏严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古村落的整体景观不协调,建设性破坏严重。许多古建筑周围的历史空间环境已被所谓的“现代建筑”空间所取代,以往古老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在许多古村落的老祠堂、老民居之间,都夹杂着一些新的建筑物;有些农民为改善生活居住条件,随意翻建或修缮古屋古院,把古栈道的路面毁坏铺成水泥路,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弱和破坏了村落的古朴风貌和历史氛围。
2、民俗实物严重流失
民俗文化的很多内容是依附在传统的民俗实物之中的,但是,在美丽乡村改建、新建中,许多传统木制房屋的构件买卖、交易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商人看中了古民居的旅游开发价值,出钱收购这些古民居后迁建别处进行旅游开发。如在嘉兴的西塘古镇、桐乡的乌镇,许多古民居的构件被出售、被偷盗。还有一些外国人不惜出巨资收购古建筑,拆卸其材料后动用飞机运回国内按原型复建。还有些地方商贩在利益驱使下,受雇于外国人向各地古村落的村民收购民俗文化古器具,有的甚至将古民居木制房屋构件一件件拆下来,化整为零的出售。
3、原生态环境遭破坏
许多古村落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原生态的古村落开发成为游人如织的景点后,大量的游客涌入,停车场、水泥路、旅馆的修建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及其独有的幽静和美丽。同时,许多古村落景区不限制游客人数,大大的超过了古村落环境人口容量,对古村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此外,有的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原居民所特有的文化习俗,只求商业效益,只求地价增值,不去考虑民俗文化的整体保护,无何止地将小桥拆毁、巷道损毁、池塘填埋,这么做的后果是严重地破坏了古村落及其文化生态环境。我们不敢想象,如此过度的拆建,若干年后,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依旧?
二、民俗文化保护几点对策建议
目前,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依存,既有传统意义的农耕文明,又有现代形式的农耕文化。推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激活传统文化魅力,从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都有其深远的意义。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提高保护民俗文化的思想意识,切实科学有序地推进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要科学的认识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的文化,因此,做好保护工作,首要任务是加强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认识。而老百姓 3 的认识往往是跟着政府的导向走的,所以要改变老百姓的认识,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领导和村两委干部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民俗文化搬进党校课堂,搬进乡镇党委、政府的会堂,使他们通过学习教育、讲座会议的形式,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所承载的“三个有利于”。对此,笔者以嘉兴市为例,对民俗文化的“三个有利于”进行阐述。
1、有利于推进社会协调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和弘扬我们国家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嘉兴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而村镇不像城市,规模小,一天就有可能被破坏掉。如果对依附其中的民俗文化不加以即时保护,很快就完,很快就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迅速地消失。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实际上就要求我们将保护工作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同时,保护民俗文化生存、传承的特定环境,对推动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们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嘉兴地区发展并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别是随着河港浜汊分布,孕育了江南水乡特色的耕读文 4 化、稻桑农业、手工业传统等民俗文化资源,且不少村落名人辈出,古迹丰富。可以说,大量的民俗文化蕴藏在农耕社会中,它承载着嘉兴人民秀慧工巧、崇文好学、进取求新的品德,成为一种特殊的文明标志。而随着农耕社会形态的消失,很多历史文化被割裂、遗忘,甚至变得无迹可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把民俗文化资源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就是将这些文化更深刻地植入村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中,这不仅是为了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的长期传承,也有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3、有利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浙江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从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为推进事业发展煞费苦心,也从中摸索出一条独具浙江特色的民俗文化保护路子。作为长三角地区核心区域的嘉兴市,应该实现借梯登高,借民俗文化之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势必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在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上有新的突破。如果说,前几年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一条有模式可以借鉴的路子。目前,在不论是在网络上或者是报纸上,还是在电视上,都有许多关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好例子、好做法。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整理我们的思路,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把之前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融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把美丽乡村建设中众多的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地装到民俗文化保护这个“菜蓝子” 5 里来,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要树立的科学保护理念
有科学的认识,才有科学的理念。有科学的理念才能推进保护事业的有序发展。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要有科学的态度,更要有科学的保护理念和执政理念。
1、要用科学理念编制民俗文化的保护规划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必须要抓紧做,而且要科学、有效、持续地做。所谓科学地做,就是要以民俗文化生态理念来设计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没有一份科学的规划,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就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因此,要抓紧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特定的保护规划,内容包括: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影响);社会环境(人口状况、社会结构、民情风俗、领导和群众的保护意识等);经济形态(农业、渔业、工业、商业等以及经济状况);民俗文化遗产的数量与分布地点、生存状况;保护规划(采取属地管理办法,要定管理单位、定传承人、定项目、定活动规划、定保障措施等),如此方能保证其有效性。
2、要用科学理念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持续发展,而且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和五个方面的结合,即:处理好美丽乡村设与全面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居民区与文化区域的关系、处理好群众生活与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处理好设施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合理利用相结合。
3、要用科学理念保护民俗文化外在的氛围
自然村落及田园是农耕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农耕生产活动的主要基础,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完整地保护了田园风光和自然村落,才能忠实展现农耕文化的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环境,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文化外在的文化氛围。一是科学保护田园风貌。要全面保护农田、林木、池塘、水网,保持以稻田为主体的农田结构,保留较古朴的耕作技术,使用水牛耕地、人工劳作、原始加工等传统农耕方式,不使用塑料大棚、大型农机等现代设施,全面体现农耕文化的总体风貌。二是科学保护村落环境。保护区内的村落用地规模要逐步缩小,不可再继续扩大;村庄建筑采用传统民居形式和传统外墙装修,不宜现代化;鼓励居民使用或部分使用农作物秸秆等传统燃料,以产生炊烟的景观效果;鼓励农户使用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7 已不适用的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仍可作为装饰性使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尽量使用石料或当地传统材料,慎用水泥等现代材料。
(三)要科学的强化保护责任
保护民俗文化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文化部门叫个半死,其他部门置之不理。文化人做个半死,其他人一笑了事。出现这种局面虽然有其客观因素存在,核心则是保护责任的问题。现在的党政领导很多都是在被动地做工作,属于“见令行事”。要想使相关人员能静下心来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安下心来认真树立科学理念,就必须要有过硬的保护责任来进行保障。
1、强化工作职责
近年来,我省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也形成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但是笔者坦言地讲,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中,真正认识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重要性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真正能将民俗文化保护摆上日常工作议程,从而真正从政府层面去做保护工作的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很少。我们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这么难做,但是它却能做好,而且做的很出色。其关键原因在于工作的责任问题。谁都知道,计划生育出问题任何领导都担不了责任,而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在乡镇日常工作中属于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且没有人去追究其工作结果,这样就导致他们对民俗文化的保 8 护工作可以置之不理。这说明,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必须强调保护的责任问题。我们不是一定要像计划生育一样实行一票否决,但至少可以从更上一级的政府层面来强化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比如: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特色工作加分制度等,以此来强化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对民俗文化保护的工作职责。
2、强化责任追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必须坚持法制化原则,走依法保护的道路。一是尽快出台《古村落保护条例》,确立古村落的法律地位;各地则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古村落保护办法》,明确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律责任,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重视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古村落的古朴纯美和其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所以,要实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除了要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外,更为关键一点就是:必须就村民自治组织的保护责任进行明确,并据此实行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村干部带动村民进行民俗文化保护的责任意识,从而从民俗文化的最底层实现保护传承工作的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