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务犯罪检察预防工作的五大属性
职务犯罪检察预防工作的五大属性
http://www.studa.net/faxuelilun/060828/15525084.html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综合治理工作,是各个预防主体的职责。因此,它不是如同职务犯罪侦查、批捕、起诉等检察机关特有的工作。所以,检察机关一般地提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容易给部分同志造成误解,以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专门工作。这样一来,职务犯罪率上升,似乎同检察机关预防工作没有做好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正确提法应当是职务犯罪检察预防工作(以下简称检察预防)。这样表述,就明确了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立足检察职能来开展的,只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自觉地做好检察预防工作,首先必须了解这一工作的属性,掌握其规律。否则,检察预防工作就只能是毫无目的、盲目地进行。通过实践和学习,我们感到检察预防有五大属性,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加以把握。
一、检察预防的科学性 工作的科学性,也就是具体实践遵循了客观规律。检察预防的科学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对症下药,根据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检察预防工作,就如同医生看病一样。一个好的医生,首先是正确找出病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不找病因就下药,或者没有确诊就开药方,都不可能治愈疾病。检察预防工作也是同样,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对职务犯罪发生的普遍规律和各行业职务犯罪的特殊规律,有深刻认识。否则,检察预防工作就一定是在必然王国中运行,就好象是一个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庸医,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由于盲目工作容易导致形式主义,为预防而预防,从而严重影响了检察预防的声誉。
罗干同志在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堕落的轨迹,有比较深切的了解;对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检察预防科学性的第一层含义,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检察机关担负着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掌握了大量的材料,能够从中剖析出了职务犯罪的原因和规律。因此,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检察预防工作,是一项科学的工作,是一项具有极大作用和深远意义的工作。
例如,我们通过对所办案件的分析,可以认识到职务犯罪的普遍性原因。这个普遍性原因就是,掌握着公权的具有个人利益的私人,在自私的观念支配下,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这里有三个要素,一是公权的存在,二是公权必须委托给需要利益的私人,三是这个私人又恰恰是自私自利的人。这三个要素的结合,是职务犯罪产生的胚胎性原因。检察预防工作,首先必须从这三点入手,去研究公共权力的缩小问题,让一些本来可以由市场自行调节的事,可以由市民社会自我管理的事,从政府中剥离出来,还权于社会,还权于老百姓;深入进行法制教育、警示教育,使国家公务员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克服自私自利观念,从而截断公共权力与个人私利结合的纽带。这样有的放矢地做好检察预防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行业的职务犯罪,还有其特殊的原因。检察预防对这一特殊原因不能不去认真分析。毛主席曾经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过:“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检察预防也是如此,不掌握职务犯罪的普遍规律,就不能从事这一工作;不掌握职务犯罪的特殊规律,也同样不能做好这一工作。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所决定的。职务犯罪,建筑领域有建筑领域的规律,金融领域有金融领域的规律,行政机关有行政机关的规律,司法机关有司法机关的规律,等等。这些规律,都是我们做检察预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否则,同样无法有效地进行检察预防工作。
2、要遵循检察预防工作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任何工作,都有其客观存在着的规律,检察预防也不例外。检察预防要取得预期的效果,不能不遵循这些客观存在着的规律。比如,检察预防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工作;检察预防必须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职责,同办案紧密结合,把预防工作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检察机关依法办案的整个诉讼过程;检察预防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坚持从预防单位的实际出发;坚持打防并举,以打带防,以打促防,以打讲防,增强预防效果;检察预防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等等。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检察预防工作规律,对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检察预防的科学性说明,我们从事这一工作的同志,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这一工作并不象有的同志所认为的那样,成立个组织、开个联席会议、发个检察建议、上一堂法制宣讲课那样简单。一个能够出色地干好检察预防工作的同志,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侦查工作经验,同时,他还应对犯罪学尤其是职务犯罪学有一定的造诣,必须掌握其他相关知识和宣讲技巧、写作能力。否则,他很难胜任这一工作。为了适应检察预防的科学性,我们有必要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配强人员。香港廉政公署的专门预防机构——防止贪污处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具有资深公务员、电脑专家、测量师、工程师、会计师等资格的专业人才。所以,他们预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很高,预防工作的成效相当显著。检察预防人员素质不高,不仅是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还会损害这项工作权威性和声誉。
二、检察预防的法律性
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司法的性质。所以,检察机关任何社会职能的履行,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因为,作为国家机关,法律规定的职责必须履行,而法律未规定的则不得自行其事,这是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必须赋予检察预防的法律性,否则,这一工作就缺少法律依据,就会先天不足。
当前,检察预防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理论探讨的观点是: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地将预防职务犯罪规定为检察机关的一项职能,但是从宪法对检察机关职能的设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对检察机关履行职能方式的规定来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符合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本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4条明确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条,把“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作为刑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作为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刑法、刑事诉讼法的任务都体现了惩治与保护、预防的功能。
现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3条规定:“检察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该法把“依法进行法律监督”,作为检察官的职责;把“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为检察官的义务;把“提出检察建议效果显著,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使其免受重大损失,事迹突出的”,作为对检察官的奖励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议》,是就所有犯罪的综合治理而规定的,其中也包括了对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综合治理,规定了检察机关在综合治理中的职责。从上述法律规定中得出这样的结论:(1)检察机关有惩治和预防犯罪的权利和义务;(2)检察机关预防犯罪要通过履行法律监督、开展检察活动来进行;(3)检察机关预防犯罪的主要形式是法制宣传教育和提出检察建议等;(4)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上述法律作为检察预防的依据,不无道理,但总给人以附会和零散的感觉。对如此重要的工作,用凑成的、仅凭对立法意图的理解,来作为法律根据,只能说是立法滞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当前,检察预防工作中反映出的探索性和随意性,便是法律依据不足的体现。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有的地方进行了地方立法。据2004年1月8日《检察日报》报道,截止2004年1月,我国预防职务犯罪地方性法规已达13部,其中省级5个,较大的市有8个。另外,还有些地方人大制定了预防职务犯罪规范化文件20多件。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是可取的,但从立法原则来讲,是绝对不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八条进一步规定:“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这里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的职权,只能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赋予。检察预防,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用地方法规、甚至用规范化文件来规定,是与《立法法》相违背的。因此,从根本上讲,是不足取的。
因此,为了使检察预防工作顺利进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最高权力机关应当将《职务犯罪预防法》列入立法计划中,尽快制定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预防专门法。实际上,早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浙江省代表团的部分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法》的议案。未来的《职务犯罪预防法》应当确定预防职务犯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责任部门、工作方式和责任追究;特别要对检察预防工作进行详细规定,确定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预防格局中的地位,具体赋予检察预防的职权(比如检查督导权、咨询审查权、纠正违法权、预防建议权和组织协调权),以及工作规范和相关责任,使检察预防真正具有法律性。
三、检察预防的系统性
职务犯罪预防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且要通过法律的、机制的、体制的、教育的等多手段和多途径进行综合治理。所以江泽民同志说:“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见《论党的建设》第105——106页)这是就宏观方面来讲的。就检察预防而言,也是自成体系的。检察预防工作与其他检察业务工作相比较,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预防工作不能单枪匹马地进行。如果不注意检察预防的系统性建设,这项工作就会零打碎敲,不能形成气候,造成氛围,从而严重影响预防的效果。检察预防的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检察机关内部预防工作的系统性。各个部门都必须紧密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抓好预防工作。首先,必须树立预防意识。现在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以为预防工作是预防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不想抓这项工作。其次,应当正确处理好其他业务部门同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工作关系,有效整合资源,避免互不通气、工作撞车的情况出现。各部门的预防工作,都必须与预防部门协调,商量工作的步骤和方法,以做到有序、统一对外。第三,应当结合各部门的职责科学划分各部门预防工作任务。凡是从具有相对独立的业务工作中产生的预防工作,由各部门负责。例如,研究部门及其他科室的人员对某类特定职务犯罪的研究,法制宣传教育,对涉案人员谈话中的个别教育,举报宣传、发表公诉意见等等,都可以独立地进行。而具有连续性的业务工作中的预防工作,则应当由预防部门完成。例如,一件职务犯罪案件的处理,要经过侦查、批捕、起诉,这种个案预防工作,必须归口预防部门去做,由预防部门向职能科室调查了解,掌握全面的材料,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完整的预防方案。具体实施,当然可以由其他部门熟悉案情的同志进行。如果各部门独立地去做,各自为政,必然会产生重复劳动或者相互矛盾的做法,也增添了案发单位的工作负担,显然难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对检察预防的内部系统性,有的同志概括为“对内形成一盘棋,对外形成一体化”,是十分正确的。
检察预防系统性表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预防方法、途径的有机构成,这种有机构成,能够体现法律监督的性质。现在我们的工作尚在探索之中,各个方法,各种途径,齐头并进,要素构建不断,而缺乏系统性建设。目前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从时间性来分,有事先预防、事中预防和事后预防;从工作方法来分,有对策调研、警示预防和宣教预防;从范围来分,有个案预防、专项预防和行业预防;从工作途径来分,有检察建议、联席会议和协作机制。这些众多的工作,有给人以主次不分、缺乏统一性的感觉。所以,难怪搞预防工作的同志感到,工作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为好。作者以为,预防工作不应该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有一个程序化的规定,使预防工作系统化。为此,提出以下不成熟的观点:
1、检察预防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构成的系统,它的各种工作要素的组合所反映出的属性,必须是法律监督,这是检察预防工作的核心。任何预防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检察预防工作的基础是对策调研。检察预防之所以能够得到党委的充分肯定、预防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做出成效,关键在于它具有科学性。因此,检察预防工作必须是一项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工作。否则,检察预防工作没有了理论基础,也就失去了方向和存在的意义。所以,在查办大量案件的基础上,在预防工作经验积累的前提下,必须高度重视检察预防理论研究。这一理论研究包括了职务犯罪原因以及对策的研究,还包括检察预防工作规律的研究。这项工作是检察预防的基础工作,基础没打好,检察预防的大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对这项工作重视得很不够,需要努力抓好。
2、检察预防的重点,应当放在个案预防上。因为我们通过案件的查办,对犯罪发生的具体原因、深层次问题,有全面、深刻地把握,能够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同时,结合活生生的案件搞预防,效果更佳。对个案预防工作,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仅仅是在案发单位进行的工作,还可以在同一系统中进行。如某银行工作人员受贿犯罪了,我们可以在整个金融系统进行个案预防。个案预防工作一定要搞深入具体,要有深度,比如帮助案发单位查漏补缺、建章立制等。如果蜻蜓点水、应付了事,个案预防工作就是失败的。
3、检察预防面上的工作,应当放在系统(行业)预防上。如果说个案预防是点的工作,好比是一项具体战斗,具体工作好比是战术;那么,系统(行业)预防则是面的工作,是一项战役,要讲究战略,是一项前瞻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定位,是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工作,正象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中所讲的那样,“积极推动建立各有关单位、部门参加,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预防职务犯罪组织,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网络。”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根据高检院指示,分别与金融证券等八个行业和领域开展了系统预防工作,这是面上预防工作的成功实践。在系统(行业)预防中,重点是要抓好专项预防,主要是大件物品的采购和项目建设,这是极易产生腐败的领域。
至于警示预防、宣教预防等各项工作,是穿插在上述各项预防中的具体业务。只有这样注重检察预防的系统性,即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这一核心,扎实做好检察预防理论研究,个案预防在点上推进,系统(行业)预防在面上推广,检察预防才能有序进行,获得理想的效果。
四、检察预防的有限性 职务犯罪的发生,是政治、经济、人性等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由此决定了检察预防工作的有限性和效果的有限性。
检察预防工作的有限性,不仅是由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综合治理性质所决定,还可以从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性质,那么,任何检察工作都必须体现法律监督的性质。所以,只有体现了法律监督的预防工作,才是检察预防工作。高检院领导明确指出,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理念,使检察预防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尽职不越权、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服务不代替”。这是检察预防工作有限性的科学表述。现在,有的检察机关没有充分认识到检察预防工作的有限性,不切实际地、脱离了检察职责做预防工作。这些表现,主要有以下一些:
1、参加职务犯罪预防主体的预防领导组织。检察预防是一种外部监督方式,直接加入预防主体的预防组织,变外部监督为内部监督,是与检察的性质相悖的。时间一长,会影响检察监督的权威性。
2、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审计。有的检察机关利用司法会计人才,或者聘用社会专门人才,以预防的名义,对国家投资的工程项目进行审计,以此来监督建设单位。这样做显然也是没有认识到检察预防的有限性,把政府部门做的事揽过来做,既有越权之嫌,又给人以检察机关牟利之口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
3、参加预防主体的财务检查。应当明确,检察预防不是案件的初查,更不是侦查。检察预防人员参加财务检查,无论你出于何种动机,总会给人家你是在查问题、查违法犯罪的看法,这样的预防工作岂不变味了。预防和初查、侦查交织在一起,或多或少会使预防主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会严重影响检察预防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
4、设立预防监督员。有的检察机关接受预防主体的聘请,由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同志担任该单位的预防监督员。这个方法,如果预防主体不多,也是可行的。但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涉及的面很广,而检察预防人员十分有限。一位检察官同时在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单位担任预防监督员,是没有精力做好预防工作的,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流于形式。其实,检察机关本来就是起监督作用的,每位检察人员就是监督员,完全没有必要再想出个“预防监督员”,使自己的工作忙于应付。
检察预防的有限性,还表现为检察预防效果的有限性。任何犯罪的产生,都是有规律的。脱离这个客观规律,企望通过检察预防工作,把职务犯罪率控制在很低的程度,是不现实的。并且,过分注重腐败也会付出极高的代价——不仅仅在于控制腐败所耗费的资金方面,而且会分散注意力,使组织无力顾及其他重要事务,导致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职务犯罪不断发生,来否定检察预防工作,而应当辨证地看待这一矛盾。检察预防效果的有限性,还体现在检察预防要获得预期的成效,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与社会预防和单位预防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单一的检察预防工作,其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为了使检察预防工作富有成效,必须自觉地将该项工作融入各级党委的反腐倡廉防范体系中去,杜绝孤家寡人和孤军作战现象。
五、检察预防的长期性
检察预防工作,是随着职务犯罪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具有客观的必然性。通过努力,检察预防工作已实现了“由分散状态向集中管理转变,由初级形式预防向系统全面预防转变,由检察机关部门预防向社会预防相结合转变”。实现三个转变,只是检察预防迈出的第一步,检察预防工作必须有长期的打算。检察预防的长期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权力同腐败是相伴而存的现象,只要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存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情况,就或多或少存在。权力与腐败,如同正与负、阳与阴一样,是一对客观矛盾关系。王沪宁同志认为:“在人类各个阶段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危害巨大的现象始终伴随着人们,这就是腐败活动。”(王沪宁编,《腐败与反腐败——当代国外腐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因此,预防职务犯罪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2、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型过程中,而且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市场培育、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使职务犯罪的诱发力增大,职务犯罪具有极大的易发性。邓小平同志在《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中说过:“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因此,检察预防工作任重道远。
就象预防疾病是一种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一样,检察预防工作也是如此。即便今后社会体制建设完善后,职务犯罪率降到一定程度时,检察预防工作也不能放松,仍应常抓不懈。
3、随着《宪法》的修正和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人权保障体制必然日趋完善,尤其是国家履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刑事诉讼的程序要求更加严格,对主要靠言词证据定案的贿赂案件的突破难度会大大加大,破案率将大幅度下跌。为了有效地遏制职务犯罪,党和国家必然更加重视预防工作,加大防范于未然的力度,检察预防工作也必须加强。可以预计,在将来,检察机关必然要建立以预防为主导的职务犯罪侦查、公诉、执行监督机制。检察预防的机构要加强,力量要扩充,将是检察机关内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室。现在,检察预防人员的数量,同所承担的任务很不适应,影响了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我院预防人员与侦查人员的比例是1:6,同香港廉政公暑按1:3与1:2比例之间配备人员相比,显得太少。因此,未来检察预防人员的比例将大大增加。而查办案件,只是作为预防的补救措施和必要的支撑,这是一个大趋势。
第二篇:发挥检察职能作用预防职务犯罪
发挥检察职能作用预防职务犯罪 ——佛山市重大工程建设与预防工作同步开展的几点做法
佛山市东倚广州,南邻港澳,位于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动相对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佛山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加,连续四年GDP增长幅度超过16%,2005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提前完成‚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佛山市的党政司法机关公共管理能力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建设领域是贪污、受贿、渎职等犯罪的高发地带,因此预防职务犯罪责任重大。
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保持党的廉洁和政府的高效是检察机关职责所在,佛山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努力将查处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体系。围绕佛山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实际,在‚跟进、落实、见成效‛上下工夫,突出重点工程预防,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之中,合力构筑社会化大预防网络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需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纪委牵头,各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佛山市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推进预防工作的社会化,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层层建立预防机构,逐步健全预防网络,检察机关在这个大平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2002年初,佛山市委在首肯检察院以往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将开展佛山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和建立佛山市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的重任,交给了佛山市检察院,确定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检察院。市检察院立即着手组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由市委领导担任组长,纪委主要领导、检察长任副组长,市直、省属等40多个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各区也相继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检察机关。2003年,预防网络进一步延伸,市、区两级党政机关的主要部门均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各镇(街道)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机
制将在今年内全部建立。预防网络的建设,加强了检察机关与各系统的联系,有利于检察机关借助各部门的力量,广泛地开展法律监督工作。通过几年的合作与配合,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部门已把预防工作摆上了党委的议事日程,做到了预防工作与业务工作、队伍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二、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多管齐下做好重点工程建设同步预防工作 2003年,为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佛山市启动了交通、能源、地铁、市政等10项重点工程,计划投入1920亿元构筑广东省第三大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和雏形。这些重点工程事关佛山的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委对重点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十分重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多次强调重点工程建设要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服务于重点工程建设,遏制和减少工程建设中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市检察机关和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立高起点抓全盘的指导思想。
一是启动‚工程未动,预防先行‛工程。2003年6月16日,在10项工程未动工之前,市检察院主动与建设、国土、交通、公路、公用事业等八个部门联合召开佛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共同开展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大会,相关单位110多人参会,会上八个单位联合签发了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共同开展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文件,从而拉开了佛山市重点工程同步预防的序幕。
二是主动向党委报告,促建同步预防大格局。2003年7月,市检察院专题向市委写出了《佛山市检察机关关于在佛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中共同开展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龙云在报告中亲自批示:‚请志强(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河义(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同志加大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推进,以取得在工程建设和廉政工作的双胜利,这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亦是我们的目标,值得下足功夫做好、做实。检察院的报告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保证和手段,我们应使其做到‘提前介入,全程参与,体内防范,消除事故’,佛山市各机关、单位都应这样努力抓好市委、市府工作任务的落实‛。该文件立即由市委转发佛山市各单位贯彻执行。市委的指示,明确了同步预防工作的内容和方向。为同步预防大格局奠定了基础。
三是搞好试点工作,带动各重点工程同步预防工作。市检察院先抓试点,探索路径,再逐步扩容,规范工作。佛山市中医院综合医疗大楼工程是同步预防的第一个试点工程,市检察院牵头,市建设局、监察局、卫生局参与,具体做法是:
1、先宣传。在主体工程上制作了两个120平方的‚共创:人民满意建设工程,人民满意的建设者‛宣传广告,告之社会共同监督;
2、统一认识。召开中医院和参建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和工程管理人员大会,告诫其遵纪守法,尽职尽责抓工程;
3、规范预防事项。工程各方共签《廉政合同》,明确工程建设中各方的责任;
4、跟踪监督。设立工程建设预防职务犯罪举报箱,公布检察机关和建设局监察室的举报电话。
由于试点工作运作良好,社会和相关单位反映不错,带动和影响了正在施工和即将开工的多个建设单位:投资100多亿的广佛地铁工程、总投资559多亿元的交通干线路网和‚一环‛高速路建设工程、投资近40亿的佛山水利工程、投资14亿的第十二届省运会场馆建设工程、投资近40亿的广珠西线顺德区段高速公路工程等项目中的相关单位,纷纷主动来检察院要求开展同步预防。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预防工作得到了大多数单位的认可,各建设单位已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由‚被动预防‛向‚主动预防‛角色转变。
目前,佛山市整个重点工程同步预防工作进入了深入实施阶段。检察机关围绕深化预防需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预防制度,从源头上开始预防,在过程中监督,到现场实地检查,共营预防氛围,着力开展了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1、建立重点工程建设预防专责小组制度;
2、建立佛山有形建筑市场违法犯罪通报制度;
3、重点工程招投标监督制度;
4、工前警示谈话制度;
5、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6、同步预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7、双优检查评比制度。
8、聘请‚工程建设预防‛、‚财政预防‛、‚公务员预防‛专家顾问组制度。在同步预防工作中,检察机关注意把握介入分寸,严格依法进行,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
三、抓个案预防,促系统预防,锁定目标,一抓到底
市检察院在实践中,确立了以个案预防推动系统预防,以系统预防防范个案发生,两项预防同时抓的工作原则。
首先,抓预防对策研究,提高系统预防的前瞻性。不同系统的职务犯罪有其各自的特点,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职务犯罪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为提高各系统预防工作的前瞻性,防患于未然,多年来,市检察院坚持开展系统调研,先后在金融、教育、司法、卫生、农村等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并写出专题报告,提供各系统领导决策参考。《对佛山市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对我市司法人员违法犯罪案件的分析》、《关于预防我市农村干部违法犯罪问
题的思考》,《关于对卫生系统落实检察机关〈检察建议〉情况的调查报告》等专题文章,对开展系统预防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其次,在调查研究,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围绕热点问题、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选定重点行业和重点部门,抓整改,抓防范。2003年,市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卫生系统职务犯罪发案较多,决定在卫生系统开展以个案预防促系统预防活动。2003年9月与市卫生局联合召开了个案分析会。市、区卫生局局长、市各大医院的主要领导、各区检察院领导及办案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通报了典型案件,分析了卫生系统存在的漏洞、犯罪产生的原因。2004年5月,市检察院与市卫生局联合开展了专项检查。工作小组走访了各区卫生局及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有关单位。各单位结合《检察建议》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整改,并制定了有关预防措施。这次系统预防活动,抓得紧,抓得细,佛山市卫生系统职务犯罪得到了有力的遏制。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还多角度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社会大预防的氛围。多年来,佛山市检察机关相继为银行、税务、卫生、教育等系统和单位上法制课200余次,受教育者达数万人次。同时,还配合市人事局干部培训中心,在干部培训中增设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许多单位慕名来检察院请人上课。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还组织金融系统的干部参加典型案例的庭审和宣判活动,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以逐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预防他人犯罪的意识。佛山市检察机关还充分利用电视广告、公共汽车候车亭、建筑工地、报纸、电台、电视专题片、网站等载体面向社会公众宣传预防工作。多种形式的预防宣传教育,对开展社会大预防,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党委重视,多方协调,齐抓共管,措施得力,佛山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几年来佛山市职务犯罪发案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佛山市为构筑广东省第三大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和雏形而启动的交通、能源、地铁、市政等涉及面广的10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中,至今未发现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
在‚十一五‛规划中,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实施九大工程建设项目,着力抓好155个投资总额4290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建设领域是职务犯罪案件的多发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任重而道远。佛山市检察机关将抓住时机,迎接挑战,在创新上动脑筋,在求实中下功夫,用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凸现检察机
关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也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省工作决定精神的具体行动和最好方式。
第三篇:检察部门预防职务犯罪趋向调查报告材料
检察部门预防职务犯罪趋向调查报告材料
近几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全面落实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预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确立党委领导、结合职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结合检察职能,按照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精神,积极探索建立在党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专门预防和系统预防、检察机关职能预防同社会预防相结合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方式也就成了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发展方向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当前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的现状和特点
1、保障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立法缺失
检察机关既是打击职务犯罪的职能机关,同时也是依据检察职能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部门,但是从目前来看,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原则、主体、职责、措施、程序和法律责任以及检察机关在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的专门职能机构的法定地位、具体法定职权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立法相对缺失。尽管到2004年1月为止,全国各地共出台了13部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地方性法规,但是这些地方性法规的条款依然呈现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分散等特点,以至于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地区之间、领域之间、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预防工作缺乏综合系统性。
2、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和程序不完善
检察机关在近几年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些职务犯罪预防的机制和规范程序。如个案预防的五个一工程、专项预防、系统预防等,但是,这些机制、程序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化、专业化要求相比起来,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其次职务犯罪预防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缺乏相应的知识培训。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理论基础。
预防职务犯罪虽然在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里有规定,但是法律对预防职务犯罪的程序、任务、目标和评价标准等都没有具体的规范,更需要的是在实践中的探索。但是有一点必须肯定,开展职务犯罪工作的理论基础的基本的立足点,就是法律监督。加强法律监督职能,任务是保证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核心是防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目的也在于通过维护法制,保证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防止腐败,维护公平正义;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从源头上探索遏制和防范职务犯罪的治本措施,其本质也是促进有关单位、部门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保证权力运作正当合法。由此可见,法律监督和预防是相辅相成的,预防和监督的目的是一致的。
也可以说,法律监督的本质就是预防。其次,基于法律监督而产生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权应该是一项具有行政属性的启动程序权,但不是一种能够作出实体决定的行政权,而具有作出决定行驶主体是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等单位。检察机关只是这种实体行政权启动主体,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工程专项预防,都是为了让这些有权作出实体决定的单位进入决定的程序,堵漏建制,自觉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建设。社会各预防主体拥有预防权,检察机关拥有启动预防程序的预防监督权。以法律监督为根本确定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表明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种职权性的预防。法律监督职能既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职权基础,也是其特色和优势所在。十六大提出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时要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的精神对检察机关全面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包括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和对职务犯罪的法律监督)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是有指导意义的。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发展方向
1、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①以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龙头,强化整体检察工作对于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预防思维就是服务思维,以预防思维改革行使检察权的工作方式就是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总体要求,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的检察机工作也应当自觉服务和服从于社会的发展要求,服从于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检察工作要服务于发展,预防工作服务的龙头。
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要通过强化监督职能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发挥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要通过强化监督职能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发挥作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要通过查办案件形成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的氛围;用预防成果巩固查办案件的成果,建立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通过强化监督职能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发挥作用,把过去思想教育转化到了制度化的预防措施,成为可以操作的制度化预防措施、社会化的预防措施。
2、转变执法观念,树立打防并重的思想。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打防并举,标本
兼治的方针,才能充分发挥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功效,达到从根本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治安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反腐败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各级检察机关一定要以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高检《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把预防工作作为当前开展检察业务的重头戏,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真正在思想行动上树立打防并重的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预防工作朝纵深方向发展。
3、加快预防立法步伐,赋予检察机关预防权。
要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仅仅依靠检察机关和外部的支持还不够,关键是要在立法上解决问题,赋予检察机关预防权。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一切活动均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和保障。作为国家立法机关,要加快预防立法的步伐,尽快制定出一部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贪污贿赂法》。这部单行法规,一方面应当吸收目前有关党纪、政纪处分的内容,并有严格区别;另一方面要将《刑法》中有关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分离出来,成为单行性法规,并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责权限和活动规则。将预防权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延伸,在立法上加以明确,将检察机关对执法机关的监督扩大到所有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把对刑事诉讼程序的监督延伸到国家公务活动的预防性监督。这样,检察机关有法律的尚方宝剑在握,就能真正担负起预防工作的重责,不断开创预防工作的新局面。
4、依靠地方党委支持和各职能部门配合,形成合力。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预防工作的领导核心。目前,在还没有立法保障情况下,检察机关应当主动争取党委支持,政府和纪委等各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将预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部署。这样,预防工作就从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从而保证预防工作在组织、人力、财力上到位,营造社会化大预防体系。
5、设置专门的预防工作机构,强化管理。
设置专门的预防机构是预防工作的必要前提。机构中除了有法律方面的人才以外,还要配备金融证券、海关、工商、建筑房地产、税务、医药、会计等方面的专家,来共同参与预防工作。当然,局限于编制,专家也可以采用临时聘请的方式,类似于检察机关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机动开展预防工作。专门预防机构设立以后,就要配备专项资金和各种先进装备来进行运作。
其次在预防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譬如说,通过对行贿受贿犯罪的查办和打击,建立行贿档案或查询系统。查询系统的数据录入与服务范围应当覆盖各部门、各行业,作为对行贿行为的非刑罚惩治手段,通过诚信评价的经济效应实现对行贿行为的打击与预防。档案对行贿人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超过刑法。从预防措施上讲,什么措施能够遏制腐败,就应该作为好措施,就是体现了是检察权的具体权能的衍进,不局限于现有法律规定,而以是否符合法律监督的本质和要求为根本衡量标准此外,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的运作程序,使预防工作的组织、方法步骤、权限等均有严密的规范,并有一套规范、完善的监督体系,以避免预防工作变形为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工具,从而干预正常的经济建设。
6、制定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全面开展预防工作。
进一步加强预防网络的建设,尝试将预防网络向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延伸。同时要注意抓好四个预防:一是个案预防。反贪部门在办案中发现案发单位在具体的管理上存在漏洞,以检察建议形式来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这是检察机关运用最普遍的一种预防形式。在开展个案预防中,要加强案前预防、案中预防和案后预防,可采用六个一工程,即发一份检察建议,责令写一份悔过书,开一次案例分析会,上一次法制课,制定一份整改措施,作一次回访考察,来巩固预防成果。二是系统预防。主要是依靠上下级检察机关的协作与配合,针对易诱发职务犯罪行业特点,对行业系统的重点部门和重点人物开展预防,如金融证券、海关、建筑房地产、税务、工商、计算机、国有企业、医药等,要有重点开展预防工作。如依据检察机关的预防权,启动推行重点人员的交流与轮岗制度、会计委派制、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干部离任审计制,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等。三是普遍预防。这是一种宏观预防,也是一种战略性预防,就是将预防工作纳入社会化大预防体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氛围,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环境。由他律向自律转化,这也是实现预防工作的最高形式。
7、加大预防宣传力度,使预防工作深入民心。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预防工作的根本路线。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工作中,一定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贯穿到工作的始终,使预防工作扎根于群众,成为一项民心工程。要加大预防调研宣传的力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和预测,提出从根本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对策,来供党委和政府决策,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要探索建立一套公共宣传机制,建立和健全公共预防职务犯罪情报网络,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加强与新闻媒体及公众的沟通和联系,使预防工作走向公众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不断开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预防职务犯罪关涉深层次检察改革
最近几年,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客观上对遏制职务犯罪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有同志提出: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没有法律依据?是不是偏离了检察职能?正是这些困惑未能及时解决,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
首先,目前检察机关开展预防工作,的确存在法律上缺乏具体操作程序的问题,但绝非没有法律依据。
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法律的内在要求,有充分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也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检察官法第六条规定:“检察官的职责:
(一)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二)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检察权就是法律监督权。狭义上讲,法律监督就是指检察机关为了保障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情况所进行的监察、督导活动。这种监察、督导的活动显然包含了两个方面:一要事后纠正,二要事前防范。仅有一个方面的见解,在逻辑上不能成立,在实践上无法达到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目的。
有的同志认为不具有法律依据,实际上是对立法规律的误解:其一,立法是实践经验的确认和升华,既有总结性,也有前瞻性。宪法和法律指明检察机关的基本任务,包容了检察机关开展该项工作的要求,这是前瞻性的表现;同时由于这项工作有待开拓创新,只能待取得经验之后提炼总结出具体的操作规定,这又是总结性的体现。当前许多地方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立法,近两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均有百余名代表提出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法的议案和建议,更进一步说明了预防职务犯罪不仅有法律依据,还要不断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程序赋予法的强制力。其二,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具有法律依据,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不能开展职务犯罪预防。预防职务犯罪是全社会的任务,只是由于不同预防主体开展预防的角度和优势不同,检察机关有其独特的职能优势和措施体系。其三,有法律依据并不意味着就有操作程序。法律未对预防具体操作程序作出规定,这是法律为实践探索留下空间,但不是法律空白。
其次,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大大超越了传统的检察机关工作模式,但决不是偏离检察职能。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国家立法日益完备,通过法律监督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任务日显突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权的具体方式、途径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充分认识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相应地发展和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工作机制,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断总结探索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丰富和完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依法治国要求相适应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实现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不断丰富法律监督权的内涵,以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反腐败斗争形势表明,对职务犯罪等腐败行为单纯打击不能解决问题,把斗争策略从侧重遏制、更多地注重治标,转移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六大也一再强调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这表明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符合中央要求。
第三,检察机关围绕法律监督职能、围绕犯罪、围绕职务开展预防工作,客观上能够发挥其他反腐败机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决不存在“包打天下”的问题。
公安机关的治安工作,基本内容也是预防犯罪,其优势在于通过大量刑事犯罪案件的办理,获得了对刑事发案的规律性认识,开展治安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样道理,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也具有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一是职能优势。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法律赋予的惩治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法定职责,在职务犯罪的立案侦查、逮捕、起诉到刑罚执行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了全部刑事诉讼过程,能够全面地了解职务犯罪情况,主要表现在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堕落的轨迹,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对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发案单位和有关部门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建立防范机制,是履行检察职能的需要。
二是队伍优势。目前,从高检院到地方各级检察院都成立或配备了专门机构或人员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并已初步形成了业务内容完整、工作措施有效、运作程序顺畅、专业水平较高的预防职务犯罪专业队伍。
三是法治优势。治理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其中,职务犯罪在法律上有明确的界定范围和标准,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化和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必然不断走向法治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基于法律监督职能而进行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代表国家进行的,更具有法定性、权威性。
同时,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与纪检监察的工作重点不同,是围绕“犯罪”进行;与公安机关预防的重点也不同,是围绕“职务”进行。这表明检察机关开展预防并不存在“包打天下”的问题。
第四,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新时期开拓检察工作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十六大要求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这也为检察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从国家权力的架构看,我国检察权的性质不同于国外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是一种基于具体国情、具有独特发展模式的检察权,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体现,构成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检察制度。司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改进和完善我国特色的检察制度,完善检察权的内容和形式。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之所以是检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于它是我国特色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在现有检察权配置上的一种重新划分。从现有检察权即法律监督权的内容和行使来说,我们对此认识和研究的还不完整,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正确行使检察权,法律监督在维护国家法律正确、统一实施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现有法律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尚无具体操作规范的规定,实际上也为检察权中预防权行使的内容和方式提供了发展完善的空间。从以往检察改革的内容看,大都是检察工作方式的改革,很少涉及到检察权如何适应新形势,进行科学合理配置的改革,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发展和完善直接触及到检察权的再分配、再完善,是深层次的检察改革。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的好坏,对检察机关能否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是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因此,只有把预防作为检察改革的重要方面,才能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第五篇:检察建议书-职务犯罪
xxxxxxxxxxx检察院
检 察 建 议 书
xxx检建[
] 号 xxxx村委会:
本院查办的村出纳王xx挪用公款案,已移送起诉。本院对上述案件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发现你村在村务公开以及对村干部的管理监督和教育方面存在以下明显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以预防类似情况发生。
一、主观方面,“村官”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由于受到文化教育程度的局限,即使是“村官”法律意识也较差,法制观念淡薄。有的认为自己为村里办了事,做了些公益事业,拿点钱没什么了不起,还认为是理所当然。有的认为自己不是想把钱吞走,而是暂时用一下没啥关系。有的“村官”甚至认为村集体的钱就是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拿就怎么拿。
二、客观方面,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对“村官”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你村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村务不够公开,村财务资金管理混乱,缺乏监督,为贪污、挪用犯罪提供了机会。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应当定期将村务公开,其中包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等。但实际上,有的“村官”为谋取私利方便,不想让群众了解村务、政务和财务,尤其是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情况,事前不开村民代表会议,不听取群众意见,对土地出让价格等重大事项 由自己作主。
“村务公开”只是流于形式,许多“村务公开”栏里的内容都是一些和村务不沾边的东西。偶尔公布一些村级政务、财务数据也只是较为概括,笼统。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根本得不到真正落实。
为了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更好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我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xxxx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第十条第三项、第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谨向你们提出如下检察建议:
1、加强对村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廉政教育。引导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从而更好规范他们的行为,提高每个村干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的自觉性,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2、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经常对账目进行仔细的核对,使村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从机制上堵塞漏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机制上存在的漏洞进行犯罪活动。
3、要加强对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特别是要加强对土地征用款等款项的村务公开,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4、根据案件暴露出来的违法情况,对相关的财务问题进行一次清查,亡羊补牢,做好善后工作。
请根据《xxx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于收到检察建议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新修建的制度,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的活动情况书面形式回复我院,不妥之处请说明。
xxxxx人民检察院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