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政策与过度医疗的伦理学思考
卫生政策与过度医疗的伦理学思考
【摘要】2O世纪8O年代开始的卫生改革,缓解了短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疗供需矛盾,也初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改革中也暴露出体制和机制上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我们对建立合乎医学目的政策进行理论上的反思。过度医疗作为近几年非常热点的医疗话题,已成为国家卫生费用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医疗资源浪费,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深入探讨卫生政策与过度医疗的关系,从伦理方面探讨解决方案,有利于卫生管理事业和临床医疗事业的共同发展。【关键词】卫生政策;过度医疗;医学伦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新的卫生政策,初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改革中也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资源配置失衡等。近几年,过度医疗已成为焦点问题,引发了人们关于过度医疗和医学伦理学得思考。过度医疗的成因与我国的卫生政策不无关系,我们也应探讨应如何着重从卫生政策方面缓解过度医疗现象,是我国的卫生事业有更长远的发展。
一、我国卫生政策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战乱不断,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多数人口得不到起码的卫生保健,人民生活贫困,疾病流行。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韧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卫生健康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卫生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究竟依靠什,么以极低的投人解决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基本卫生保健,创造奇迹,迅速改变缺医少药的面貌呢?靠党和政府对卫生事业的重视,靠自力更生,靠广大医务工作者,也靠正确的卫生保健政策。
二、卫生政策改革的成就与失误
建国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我国的卫生事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卫生资源配置机制上计划与市场的矛盾,表现在,政府对卫生的投人逐年下降;医疗卫生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导致医疗机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医务人员待遇不高,队伍不稳。
2、城乡居民患病率上升,卫生服务需要量增加。
3、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夫,增幅超过物价指数。
4、公费医疗管理失控,浪费惊人。
三、过度医疗的成因与表现
就一般意义上讲,所谓过度医疗就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在非医学目的的驱使下,出于不良的动机,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而提供给患方的不能真正为患者提高诊疗价值,只是徒增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医疗卫生资源耗费的不良诊治行为。过度医疗服务具有如下特征:(1)诊疗手段的使用超出了疾病诊治的根本需要;(2)采用非金标准的诊疗手段;(3)费用的超出是与疾病的基本诊疗无关的过度消费;(4)医疗费用超出了当时个人和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
四、对过度医疗后果的医学伦理学分析
1、过度医疗违背了医学伦理学的节约医疗资源的原则,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增加了国家的负担。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药卫生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卫生财政投入,仅占全世界卫生投入的1%,却服务了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因此,节约国家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力争以有限的医疗卫生投入,取得最大最好的医疗卫生效益,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便成了医学伦理学对医务人员提出一个最基本的行为原则与要求。而过度医疗不仅违背了医学伦理学的节约卫生资源的原则要求,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78~1997年,全国职工医疗费用从27亿元猛涨至773.8亿元,增长了28倍,年均递增19% .而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只增加了6.6倍,年均递增11%。
2、过度医疗违背了医学伦理学的最优化原则,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最优化原则是指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效果,它是医学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按照这一原则,在医疗实践中,医生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实际支付能力和国家医疗卫生保健的实际状况,为患者选择并提供疗效最佳、最安全、耗费最少的医疗方案。当前医疗过程中的过度医疗,最直接的后果是患者在不知情、不情愿的情况下为之付出额外的费用,违背了医学伦理学的最优化原则,造成患者个人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增加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
3、过度医疗无视或者践踏了患者的医疗自主权与知情同意权,必然进一步加剧医患双方的矛盾冲突。
医疗自主权、知情同意权是患者在法律与道德上应当享有的权利,医生在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患者这两个权利。过度医疗由于是医生基于获取或维护个人或本单位的利益的考虑而作出的使患者在不知情、不情愿的情形下接受的医疗服务,因此,这种医疗服务必然会造成对患者医疗自主权和知情同意权的无视与践踏,不仅进一步引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增加了医患纠纷,破坏医患关系。
4、过度医疗违背了医学伦理学的有利无伤原则,造成了患者医源性疾病的增加,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有利无伤原则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在医疗过程中,作为担负救死扶伤、防病治疗、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神圣职责的广大医务人员,在作出任何一个医疗行为或医疗决策时,在患者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利益不相矛盾的情况下,都应当把维护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避免并尽量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伤害。
5、过度医疗违背了医学伦理学的诚信原则,必然会影响医院与医生的信誉,不利于医院与医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诚信是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道德基础,是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重要道德原则,更是医患交往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医学的发展充分表明,正是患者基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人在患者时才找医务人员为自己防病治病;正是基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患者在就医的时候,才能够坦诚地向医务人员倾吐自己的秘密与隐私。因此,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医患关系建立与存在的前提,诚信就成了医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果医生对患者不讲诚信,给患者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为了自己或本单位的私利,不顾患者所患的疾病状况与实际承受力,利用自己的特有职权巧立名目,多做检查,多多用药。
五、控制过度医疗行为的对策
过度医疗是在医疗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不良现象,客观地讲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控制当前医疗实践中的过度医疗行为,也应当从多方面寻求对策。首先应从卫生政策上考虑,卫生政策的制定要遵从医疗目的和医学伦理学原理。
(一)国家与卫生政策方面
1、国家应当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切实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过度医疗的滋生蔓延,从外在环境条件上看,一方面在于医疗行业的垄断,另一方面则在于当前国家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使医疗机构难以维持生存与发展,各个医疗单位总是想尽办法提供过度医疗,以获取更多的收入,弥补国家财政补贴的不足,因此,要控制过度医疗的滋生蔓延,国家必须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扩大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还要切实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使卫生服务的供求在数量上、结构上和地区分布上大体均衡,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与经营方式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
2、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增加医疗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体系的透明度。
过度医疗的滋生蔓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患者对医疗行业的服务质量、价格体系缺乏必要的了解所致 因此,在新形势下,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强化自身管理职能的同时,积极组织由被服务对象、物价局、医疗专家、医师协会、医疗保险公司、红十字会、医师协会等有关部门与组织参加的医疗机构监督组织,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督管理,、要定期向公众公开医疗信息,如公布某个医疗项目的社会平均费用和有关医疗机构的费用水平,公布单病种费用排行榜等等,以便改善患者的医疗信息,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考虑到医疗服务的专业化比较强,也可以设立对医院和医生行为进行公正评估的专业机构,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与调控,进行定期的检查;加大对提供不适当医疗服务医生的惩罚力度,尽量使其得不偿失等,增加医生提供诱导需求的成本,控制过度医疗行为的医生。
3、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深化医疗卫生改革
结合当前的形势,应当着重做好以下方面的改革: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具体操作上增设固定的处方费,使医生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行为得到应有的补偿;积极推进医药分开改革,按照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等改革措施,引导医生为患者选择物美价廉的药品和材料,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要合理测算起付线、共付率和封顶线,加强患者的费用意识;扩大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范围,引导医院之间合理竞争。
4、要更好地发挥各种媒体在传播与普及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和引导人们健康医疗消费中的作用。
过度医疗的存在,与患者错误的医疗消费观念有着重要的联系 媒体在宣传与普及现代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增加与提供包括患者在内的社会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与水平,引导患者去除不科学的医疗消费观念,树立理性的健康医疗消费观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帮助人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疾病观念、健康观念和就医观念,使其真正走出当前医疗消费的误区,避免过度医疗需求的出现。
5、切实加强对医药企业和医药市场的管理,尽快建立起科学而又规范的药品定价体系,依法铲除药品的虚高定价。
应当说,过度医疗与药品的虚高定价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凭借着这种虚高的定价,医药生产厂家才能以大量的回扣作诱饵,诱导医院与医务人员提供过度医疗。因此,当前要控制医生的过度医疗行为,就必须加强药品生产和流通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起科学的药品定价体系以及严格处罚机制.铲除当前医药产品的虚高定价,才能使医药公司与企业规范有序地竞争,切实遏制住医生的过度医疗行为。
(二)医疗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对策
1、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卫生法制观念过度医疗的出现,尽管原因种种,但总的来看与有些管理人员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低下和法制观念淡薄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卫生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和卫生法制意识,通过教育使“病人第一、一切为病人着想”成为每个医务人员都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并根据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地约束与规范、督导自己的行为。
2、正确认识与处理医疗卫生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过度医疗的出现,与医疗单位内部领导者、管理者没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没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与监督制度有关。因此,要控制过度医疗,就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来看,必须积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尤其是要尽快推行医药分开管理,切断医生获得的来自医药公司提供的药品提成与回扣的来源。同时还要积极试行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年薪制,切断医生收入与服务提供量之间的关系,把供方诱导需求降低到最低限度。若因此可能抑制医生工作的积极性,则可以将奖励津贴作为其收入的一部分,其获得津贴的等级可以由患者、社会中介机构及医院的管理人员三方按各项工作指标评定等级,从而防止医生提供过度医疗。
【参考文献】
1、王德国,对过度医疗的医学伦理学思考
2、江芹,公共卫生领域的伦理学思考
3、李德玲,过度医疗的成因与对策
4、樊民胜,卫生政策与医学伦理
第二篇:关于过度医疗法律问题的思考
关于过度医疗的法律问题思考
摘要:近年来,小病大治、过度医疗现象严重,人民对医药费负担过大,医患信任度低,医患矛盾尖锐等现象层出不穷,解决过度医疗现象,已经是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过度医疗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从法律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关键词:过度医疗维权法律问题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或者说,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简单地说,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医疗不是诊治病情所需,起码不是诊治病情完全所需。“过度诊疗”为医院带来了巨大利润,CT、核磁共振仪等大型设备更是业内公认的利润“奶牛”。医院为了利益鼓励医生,医生为了提成小病大治,检查没有必要的检查项目,做没有必要的手术,开没有必要的贵药。过度治疗不仅浪费了患者的金钱,导致医患纠纷严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低,甚至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第一,存在的原因。
造成过度医疗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局限。其中既有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和技术水平的问题,还有医生个人的经验和技术水平问题。例如,按照国际公认的治疗指引,要对一些中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化疗,而其中真正受益的只是一部分患者,其他人都是“陪打”,可是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准确地鉴别哪一些是“受益者”,哪一些是“陪打者”。二是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在上个世纪推行的医改市场化探索过程中,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减少,医院的基本运营要靠自己的经营收入来维持,医生的收入也直接与其所开处方挂钩,这就导致一些职业道德水准差的医生为了个人创收而滥用检查、滥开药物,甚至滥做手术。新一轮医改强调“公益性”,禁止个人收入与诊疗收费挂钩,但市场化的负面影响短期内很难完全消除。三是法律法规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国务院在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医疗事故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这一原则强化了医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医疗行业简单套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值得商榷。2009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的医疗损害责任一章,对过度医疗问题进行了规定,第63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疗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进行不必要的检查。但是这个规定范围过于狭窄,规定过于模糊,不具体,实际应用性不强。有待司法解释或司法修正案加以改之。四是我国医保支付制度不合理,为过度医疗提供了温床。我国公立医院采用的是按服务项目收费,由于医院提供的服务项目的多少同医院的收入相关,医院通过增加服务项目以增加偿付。第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处方药必须由执业医生写处方明确说明处方药的使用者,药名,最多能买到的药的数量还有购买的有效期限,处方上必须有防伪标志。没有医生处方,任何一家美国的药房都不能卖出药来。一旦药房卖了药,一定会把处方收走做保存。因为每年药房发出的处方药要和他收到的处方相匹配,确保没有任何处方药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流出。美国大部分人看病都是有医疗保险支付至少部分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公司一般依靠医生的专业意见来看一项医疗费用是不是可以报销。在美国每个医疗保险公司的大量数据分析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分析保险用户的医疗费用,检查是否有保险用户或者医生滥用保险的嫌疑。一旦保险公司发现医生因为自身利益为病人做不必要的检查或者开不必要的处方药,医生轻则吊销行医资格,重则承担法律后果。
这种保险公司的审核在制度上确保了大部分医生不会对病人过度医疗。患者可以安心地接受专业医生开出的检查和治疗而不用担心这些检查和治疗是否过度。正是因为这背后不仅仅是职业道德,还有庞大的机构以切身利益为需要的密切监督。第三,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的建议
过度医疗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督制度的不完善。针对普遍的过度医疗现象。在法律层面我认应该好以下几点,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于过度医疗,因为过度医疗的界限难以把握,我国法律没有明确哪些是过度医疗行为,患者维权困难。第二,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政府应该向社会公开监管信息,并对违法违纪人员按照既定的监管条例进行惩处。再就是建立抽检制度。我们对过度医疗的制度是滞后性的,民不告,官不理。这样医院医生有很大的侥幸心理,即使过度医疗也不一定被告,我们成立专门的检查机构,对医院的医疗处方,病例等进行抽检,对过度医疗的医院、医生进行惩罚。第三,为患者维权开通绿色通道。患者往往是没有专门的医疗知识,与医院相比,患者在金钱和证据方面又处在弱势的地位。对难以打胜的官司考虑到时间和金钱成本往往忍气吞声,助长了过度医疗的气焰。第四,强化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供方的监督作用,在医患之间,引入独立的医疗保险机构,对避免过度医疗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医院自律加强。医院应严厉查处实施过度医疗的医生,并按法律法规、医院规章进行惩罚。医院应加强医疗技术培训、医生思想道德水平教育。
过度医疗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疗背后巨大的利益链条,过度医疗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必须从法律层面进行构建和保障,在法律层面对过度医疗问题加以规制,对于妥善解决医疗纠纷,明确医患责任,切实维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切身利益,促进医学的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史灿灿;法律视角下看过度医疗[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7期 夏芸;日本医疗诉讼改革及对鉴定结论的评价[J];证据科学;2009年03期 3 陈志华;医学会从事医疗损害鉴定之合法性研究[J];证据科学;2011年 4 陈小嫦;李大平;医疗损害鉴定主体改革刍议[J];证据科学;2011年03期
第三篇:过度医疗实施方案
过度医疗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卫生局、县纠纷办《关于印发<上饶县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转变行业作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决定,在医院各科室中开展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 专项治理活动查找过度医疗症结,进一步规范医疗
诊治行为,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有效遏制不合理诊治、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违规收费等过度医疗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高群众满意率。
二、主要内容
(一)治理不合理诊治行为。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分级分工诊疗管理规定,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合理分流患者,严格执行转诊制度。要认真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科学合理判断病情,准确掌握住院指征,坚决杜绝小病大治等问题的发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二)治理过度用药行为。医院要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职责,严把采购环节,坚决遏制药品采购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基本药物全部实行网上集中采购,非基本药物严格执行全市“四统一”管理,并不得超过规定比例。高耗材由医院统一采购,禁止科室和个人自行采购。非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得超过15%。加强抗菌素管理,临床使用品种不得超过35种,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不超过60元。药械科要逐步安装并使用防统方和抗生素管理软件,有效遏制药品提成、回扣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建立医生处方用药预警和高值耗材使用通报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三)治理过度检查行为。医技科室要提高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临床医师严格掌握各种检查的适应症和针对性,减少过度检查,提高检查准确率。CT、超声、核磁、DR等大型功能检查阳性率不得低于75%,生化检查阳性率不得低于80%。质控科应建立检查结果分析通报制度,杜绝短时间内无指征重复检查、多项检查和盲目检查。认真执行下级对上级、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制度,简化患者就医环节,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四)治理违规收费行为。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医疗收费价格,规范医疗收费,严谨在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禁止分解收费、比照收费和重复收费,各科室收费价格应公示在科室最醒目位置。药品价格实行电子滚动屏公示。收费室及时向病人提供医疗费用清单,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透明度,接受患者和社会监督。
(五)严格“五八”排队制度。质控科要持续开展医务人员“五个排队”(即:医师用药量、抗生素使用量、人均输液量、患者自费药使用量、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排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即:医疗机构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评估分析工作,严格惩戒措施。一是由医院分管领导负责,由药械科、信息科、质控科、负责统计基础数据,医务科、质控科定期分析评估,根据基础数据准确排队,按照“四个合理”(合理检查、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原则科学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三等)。二是要对排队评估结果每月进行通报,并分别在当月绩效工资中给予经济处罚、暂停处方权,停止执业等惩处(以半年为一个周期,每月排名单项第一或综合排名第一,且综合评估不合理的医师,给予警告、通报批评;一个周期内有二次月排名单项第一或一次综合排名第一,且综合评估不合理的医生,扣除当月绩效工资,处以不合理用药一倍的罚款,同时进行处方监管;一个周期内有三次月排名单项第一或二次综合排名第一,综合评估不合理的医生,停止其职业活动半年,记一次不良执业记录,扣除半年绩效工资,处以不合理用药二倍的罚款,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上报局人事部门对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级)。三是在落实院内个人排队的基础上,医院将开展科室之间排队横向评估工作,实行奖惩措施。
三、实施步骤
(一)自查自纠阶段(2013年4月25日至2013年5月10日)。各科室成立自查小组,根据方案要求,围绕诊治、检查、用药、收费等重点环节,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找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分析。各科室于5月6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上报医务科。
(二)整改落实阶段(2013年5月10日至2013年6月10日)。医务科将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逐条进行整改落实,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巩固活动的成效,形成治理过度医疗行为的长效机制。医务科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卫生局。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6月10日至2013年7月10日)。各科室要对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治理情况进行认真小结,医院领导小组对各科室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进行通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医院成立了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安排、协调和督查工作。各科室要按照医院统一安排,全面落实各项治理工作任务。
(二)强化宣传教育。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中国医师宣言》、《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自律意识,增强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同时要利用医院网页、媒体宣传治理工作动态及成果,在门诊大厅、病区等醒目位置悬挂治理过度医疗活动的宣传标语、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营造治理过度医疗行为的浓厚氛围。(三)强化督查检查。医务科、质控科、药械科要建立过度医疗行为通报制度,对诊断处置、临床用药、检查、收费等重点环节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整改。对发现存在过度医疗行为的科室及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县卫生局、县纠纷办也将会采取明察暗访和重点抽查等办法对我院过度医疗行为专项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附件:庆城县人民医院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第四篇:过度医疗自查自纠
X县人民医院
医院治理过度医疗行为活动自查自纠总结报告
为贯彻市、县新农合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转变行业作风,治理过度医疗行为,解决百姓关注的看病贵的热点问题,根据《庆阳市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庆卫办发[2015]271号)及《环县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我院于2015年7月3-4日,抽取花费数额较大的病历102份,随机抽取处方200张,收费室随机抽取当天门诊患者收费信息50条。抽调科室主任、护士长、财务人员及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共26人。就不合理诊治、不合理用药、过度检查行为及违规收费问题进行自查、自纠,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自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一)病历中查出的问题
1、住院天数与床位费,护理天数不符,多数多收一天住院及护理费。
2、医嘱有I级、II级、III级护理,均收取为I级护理费。
3、长期医嘱氧气吸入时间超过24小时,应按持续吸氧收费,不能按小时收取,“吸氧”下临时医嘱,加压吸氧是否需停医嘱。间断吸氧收费项目不清楚。
4、重症检测与心电监测,指脉氧检测同时出现,重复收费。
5、医嘱换药次数与收费次数不符,多收费。
6、同一病人,中医诊疗项目太多。磁热疗法无明确部位。红外线治疗按部位还是按照射时间收费,电针未下具体部位及用法,灸法
按次数还是穴位,耳针有隔日更换和每3日更换。收费标准不清楚。
7、医嘱重复,如,同一日左氧氟沙星100ml,静脉点滴,Qd,长期医嘱中出现两次。奥硝唑与左氧氟沙星重复下医嘱
8、一天中即有静脉穿刺术,又有静脉输液费,超范围收取动静脉置管护理,如:住9天,收20天。
9、新生儿暖箱及蓝光治疗均有少收现象。
10、抗菌素使用时间长,有的从入院到出院。自费药超比例,出院带药超数量,辅助检查有医嘱未见报告单。
12、无医嘱收取抢救费,超范围收取手术费、床位费低于新标准。
13、静脉输液分组加收,多收。
14、有的病历病程中输血前后均无疗效评估与评价。
15、输血指征不明确、放宽。
16、鼻饲医嘱不清楚(医嘱20天,实收63次)。
17、动静脉护理费均多。
18、动静脉置管护理无医嘱。
19、备皮与Ⅰ级护理重复收费。20、输血在病历中无病程记录。
21、静脉高营养治疗无医嘱。
(二)处方中查出的问题
1、处方诊断与所开药物不相符。
2、药物配伍不合理。
3、重复用药且带药超过一月以上属大处方。如:诊断左胸带状
疱疹。处方予吡罗喜康片100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40片,两者属同一类非甾体抗炎药,且用量超过一月。
4、有不合理用药现象,如:诊断慢性胃炎、便秘。处方予维U颠茄铝片,可导致便秘。
5、处方多处涂改未签名。
(三)门诊费用
1、门诊处方西药次均费用62.332元,中药次均费用50.87元,单次最高费用357.5元,单次最低费用0.5元。
2、收费室门诊抽取当天门诊患者收费信息50条,其次均费用127.29元,单次最高费用339.74元,单次最低费用5.2元。
二、整改措施
(一)、治理不合理用药问题
1、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各处方用药必须做到用之有据。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2、深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严格特殊使用级抗菌素品种的管理,加强对限制使用级抗菌素品种的监控,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3、对有明确不合理用药行为的科室和个人实行警戒谈话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典型事件进行全院通报,对严重违规的医师实施限制处方权、取消处方权、扣除绩效工资等处理。
4、加大对辅助用药适应性检查的力度,重点查处滥用或无指征、使用辅助药物的行为。对严重违规使用的医师将严肃处理。
二、治理不合理检查问题:
1、预防过度检查行为:医技科室要提高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临床医师严格掌握各种检查的适应症和针对性,减少过度检查,提高检查准确率,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符合率达75%以上。科室质控小组严格把关,杜绝短时间内无指征重复检查、多项检查和盲目检查。
2、与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间检验、影像结果实行互认。
3、杜绝检查开单与绩效工资挂钩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治理治疗不规范问题:
1、各科室要认真执行临床诊疗规范,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科学合理判断病情,准确掌握住院指征,坚决杜绝小病大治等问题的发生,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2、在医院绩效分配方案上明确医务人员的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耗材)、医学检查等不挂钩。
3、进一步规范与落实使用贵重物品,使用高新技术,使用高值医用耗材等患者知情告知制度,加大监督检查的制度,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
4、加强医疗文书书写的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5、加强临床路径的开展和管理。要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要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严格做
好临床路径的出、入径管理。
6、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并完善各项登记簿,严格执行《临床辅助技术规范》,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规范。
7、严格按照医嘱管理制度与书写规范下医嘱。
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规范收费项目标准,杜绝在医疗服务中自立项目,分解收费项目,重复计费等问题。
X县人民医院 2015年7月6日
第五篇:如何应对过度医疗
如何应对过度医疗?
作者:梁鸿来源:南风窗日期:2011-06-15
造成过度医疗的因素是多面的。最显见的原因自然是医院自身的商业化趋利行为,其制度诱因是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政策,医院创收越多,奖金越多。另一个隐性的原因是由于医生的“专业惯性”,即医生出于自身专业进步的诉求会天然地去追求新药品和高精尖医疗技术的应用。预防“反举证”也是医院造成过度医疗的又一隐晦缘由。一旦爆发医疗事故,患者或家属状告医院时,法院为保护弱者,会要求医院“反举证”,即医院自己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对于此医疗事故不担负责任,如拿不出证据,这个责任要由医院担负。因此,为了防止出现医疗事故时患者状告医院,医院会事先通通把各种检查都做了,这在医学上叫“排除性诊断”。
至于抗生素的滥用,这与中国老百姓就医时的常规思维有关,即都希望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传统上宣扬的妙手回春、华佗再世等都是这种思维的表现。由于抗生素一般能较快解决感冒发烧等症状,这就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了消费的社会基础。所以医生也就动不动给病人挂盐水,弄抗生素。
医疗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在应对过度医疗问题时,政府要承担最主要责任。首先,在宏观框架上,要有公益性机制的建立,切断商业化的趋利行为。其次,政府要建立基本的药物目录,在此基础上做两个工作:一是,要求医生对病人提供服务时,要尽可能提供成熟的、适宜的技术和药物,而不是把高精尖的技术和高新药物作为优选。二是,政府要确立临床路径和规范流程,对药物做一线药和二线药的区分(前者是便宜药,后者是昂贵药),对待病人时,要严格遵照“一线药优先使用”原则。
至于医患之间的法律纠纷问题。应该认识到,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不可能完全解除的。关键在于,在处理医患法律纠纷时,既要考虑患者的弱势地位,也要防止医院顾及“反举证”而向病人提供过度的医疗供给。在病人与医院之间建立某种平衡。这种平衡的取得主要靠治疗上规范路径和规范流程的建立,并须符合基本的科学治疗精神。在此基础上,医院的治疗都按这个流程来,一旦出了问题,也不是医院的错。哪怕由此有适度的损失,但换来的是更大的利益和公正。(评《南风窗》2011年第10期《过度医疗几时休?》)(梁鸿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城市医保改革评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