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学生厌学调查与纠正
小学学生厌学调查与纠正
我国当前的教育要求不断在提高,教学内容不断在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以前高了几倍,这就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是悠闲、快乐的双休日,可他们却要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因此,找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1、自身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慵懒症。
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我在上课时观察过四年级学生沈某,一节课35分钟,几乎每10分钟我要点名提醒一次。慵懒症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即使家长每天花几个小时督促孩子学习,自始至终奉陪,儿童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我观察过四年级顾某的学习状况并与她的家长交流过,她是典型的慵懒症;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必须把她请在身边做作业,动脑筋的题一题可以做15分钟。这种症状存在哪会有学习积极性,哪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2.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
有时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我从平时的工作中感到,由于现在衡量学生与老师的成功尺度还是以分数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除非是公开课那是积极运用素质教育强调的教学方法,但这也是形势所逼,教师的无奈之举。
3.师生、学生间关的关系也是小学生厌学原因之一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从我从教这十年来看,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失误总感到失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显现出厌烦的情绪,因此会出现对学差生有时会有鄙视的眼光。另外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
4.在家庭中,父母及亲人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
有一部分生活富裕而父母文化较低的家庭,在他们身上,丰厚的物质财富与贫瘠的文化素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中有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大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来自这一类家庭的厌学学生比较重物质享受,追求吃喝玩乐,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有的家庭教育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有的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也会导致小学生厌学。
二、矫正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措施
1.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还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学生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让学生接受同桌和周围同学对他学习上的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2.学好新课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旨,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贯穿全过程,它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主要想调动厌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且要进行分层教学与小组活动。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及心理品质,不同的知识经验及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
3.让学生感受关爱,特别关爱学差生
关爱学差生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不能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这种做法会不可避免地在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上产生偏差。国家需要我们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关爱学差生要从心理去关爱。关爱学差生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或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公平”的眼光尊重他们,以“期待”的眼光激励他们,以“宽容”的眼光启发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消除厌学的情绪回到集体中来。
4.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
“人性中最深刻的禀性就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提高学生进取心的不竭动力。学差生之所以为差,是因为他们根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以至破罐子破摔。难道他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不!没有不成材的学生,只有不会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师。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技能性的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新上进的信心。
5.帮助家长转变教育方法,建立家长学校
针对家长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我认为可以从每个班中选出一些有教育方法或不懂如何教育子女的家长代表,定期让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些辅导和咨询。
6.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随意迁就,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第二篇:关于学生厌学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学生厌学的调查与思考》
学生由于受到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刺激而造成了心理不健康,从而产生了一种下意识的、潜在的逃避学习动机,致使学科成绩下降,从而厌学。其原因主要有: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惩罚学生方法过激,严重损伤学生自尊心或造成学生沉重精神负担;教师处理问题不公平,明显表现出人品不正派等;由于家长的权力和意志。如果教师了解这一现象,就可以改变某些变量,减少学生心理异常的发生,扭转厌学心理。“厌学”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在行动中表现出来。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逃离学校生活环境的行为。孩子们产生一系列逃避上学的行为。孩子不愿意上学,以头痛或生病为借口,如果强迫他们上学的话,他们就哭叫吵闹,纠缠不休。针对当前个别家庭对儿女的厌学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厌学的生理因素和那些让孩子害怕的事情,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弄清他们面临的困难,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议论一些共性的问题。
第三篇: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
农村初中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你们好!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此问卷,希
望大家能支持与配合我们的调查。您的回答很重要,此调查做不记名调查,请放心填写,谢
谢合作!
一、选择题。
1、你所在的年级是()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
2、你是独生子女吗?()
A、是B、不是
3、你是否经常觉得学习压力很大?()
A.是的B.一般C.没感觉
4、你有过放弃学习的想法吗?()
A.经常有B.没有C.偶尔会有
5、你经常拖欠作业吗?()
A.会B.偶尔会C.从不拖欠
6、你学习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前途B.父母之命难违C.大势所趋D.自己的兴趣
7、你初中毕业后有何打算?()
A.继续升读高中B.外出打工C.没想过
8、你是否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A.有B.没有C.不知道
9、你觉得什么时候最不想学习()
A.考试成绩不理想B.老师的批评
C.家庭父母争吵D.自己的心情不好
10、你父母的文化程度是?()
A.没上过学B.小学C.初中D.高中和高中以上
11、你认为自己不想学习的原因有(可多选)()
A.基础差,想学力不从心B.怕吃苦C.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E.自制力差F.经过努力成绩仍提不高,没
有信心
12、你认为家长的哪些行为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学习
B.家长外出打工,没时间教育孩子
C.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D.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E.没有,学习是自己的事
13、你认为在学校有哪些因素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课程太单调,只开设与升学有关的课程
B.学习负担重,作业多
C.学校生活枯燥乏味,课外活动少
D.老师管得太严,上课照本宣科
E.没有,学习是自己的事
14、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你认为哪些诱惑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看电视B.上网,玩网络游戏C.玩手机D.听MP3、MP4
E.看色情小说F.QQ聊天
二、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热爱学习?(提一两点意见)
第四篇: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
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
摘要: 当今技校生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存在普遍的厌学现象,这种现状若得不到重视和有效解决,不但会让技工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对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制约社会发展。要解决技校生厌学现状,关键从他们厌学的心理现象入手,对症下药。关键词: 技校生厌学心理原因方法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特别是高中的普及,技工学校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加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价值评价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更使技校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难教学、难管理已成为技工学校的普遍现状,技校生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厌学现象,缺乏学习的动机。这种状况若得不到重视和有效解决,不但会让技工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对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制约社会发展。下面就学生厌学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
一、厌学的现状及影响
长期以来,总有一部分技校生不喜欢学习,学习不感兴趣,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他们时常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又不好好完成作业;对学习成绩抱无所谓的态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学校最头痛的学生;破坏课堂纪律,与老师顶撞;甚至出现旷课、逃学、或辍学的现象。学生一旦产生厌学心理,对本人、班级、学校乃至家庭、社会都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厌学学生由于对学习产生认识偏差,加之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就业竞争等压力因素,使他们整日生活在情绪不安的状态中;同时,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花在非学习行为,如蓄发、抽烟、喝酒、上网、早恋、斗殴、偷窃、恐吓勒索、参加不良组织等,到头来荒废了学业,直接导致学业不良,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形成。另一方面,厌学学生不合理的认知,不良的心理反应和人际关系等,易传染给周围同学,破坏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结果造成教育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二、厌学存在原因的分析
从当前技校生厌学现状的种种表现看,厌学产生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可以说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学生心理的偏差
当今技校学生很多人学习提不起劲头,就在于他们已从心理否定自己,失去自信。技校生为何会自我否定?首先是他们认定自己不是读书料,因为他们的老师、父母一致认为他们“笨”,再怎么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次考试下来,分数越来越少,“恰好”印证这一点,于是学习热情日益减退,养成“混”的学习态度,丧失坚定的人生信念,再也经受不了风雨考验;其次是自我平衡能力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渴望独立,可是父母总认为他们是长不大的孩子,认为他们缺乏知识,缺乏社会阅历,总是喜欢“干涉”他们,为他们设计人生,特别是一些父母受种种因素影响,留下人生遗憾,总想子女长大后了结父母心愿,常常引起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没能安下心来读书,假如与父母对抗心理强烈,学习就更有所抵触,这样后果可想而知;再者是难耐挫折承受力低,他们属于新生一代,生活无忧无虑,没有经过艰苦岁月的锤炼,不懂得珍惜学习,觉得读书是为父母、老师而读,应该说自私、偏激、脆弱是他们一些人的写照。话说回来,他们难耐挫折承受力低和父母也有关,一些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疼爱过度,达到非理性地步,孩子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盘接受,娇纵他们成为家庭“小皇帝”,这种坏习惯带到学校,负面影响即刻体现出来,因为学校一定没法事事顺他意,故容易使他们感到不安、紧张、害怕。当他们碰到困难,面对挫折时情绪就低落,无所适从,自然从心灵深处产生自己原来不是想像中高高在上,无所不能,而是一无所用,落差这么大,肯定对他们学习造成打击,厌学慢慢在脑海中定格。学生一旦形成心理偏差,要他们在读进书,简直是纸上谈兵,此时此境,如果他们还在学校,完全是看在哪张文凭上,因为他们认定,反正时间到,学校一定会给他们毕业证书。
(二)、学校教育方法的失当
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方法,对一名学生求学之路的影响是不可低估。一般来讲,学校也想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学有所成,毕业能受到社会欢迎,但问题在于有些学校教育管理方法、手段往往简单化,治标不治本,对一些出现厌学的学生不能好好
关爱,给他们及时指正,做通思想工作,当然学校提供教学设备要么陈旧,要么数量不足,无能满足学生学技术要求,开设课程又不切合社会现实需求,也会阻碍他们求学热情。进入技工学校读书的人,大部分学生一来原有语数英等基础科就学不好,知识明显存在断层,二来对于基础科重视不够,认为用处不大,如若一少部分教师没有本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进行教学,要他们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备好每一节课,以饱满的精神,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把知识深入浅出进行讲解,那是空话,代之是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上课不提问,不布臵作业或布臵作业而不检查,自控力差的学生上课睡觉或看课外书或玩手机或听MP3,只要不影响其他学生就不闻不问,这样教师根本没想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为学生创设乐学的学习氛围;专业理论课内容相对单调抽象,学生很难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注意力,假设个别专业教师专业水平低,缺少对教学产深层了解,加上实际操作能力不高,对现有设施设备操作不熟练,没能好好指导学生进行实操,学生就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读技校真是一无所有,从而认为不愿读书、进而退出求学队伍责任在于学校、老师。
(三)、家教不良环境的影响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可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愿望,但有些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不当,由此耽误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家教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归结为:第一、家长的不良榜样。父母离异、父母关系紧张、父母行为不良、父母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会使学生失去母爱或父爱,没能感受家庭带给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导致心中充满恐惧与焦虑,对生活盲然,对社会失去信心,试想在这样阴影下学习,学生肯定心理紧张、心情烦恼,自然不能静心听讲。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掌握就“形同陌生人”,哪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造成他们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如此就会转移注意力,更容易染上不良习气,到头来就会放弃学业。第二、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犯了错误。一些家长,听到孩子违反校规校纪,要么大棒当头,要么奚落几句,要么唠唠叨叨,殊不知打有打的学问,骂有骂的技巧,说有说的方法。试想,不给孩子申辩机会,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中痛打呵斥孩子,孩子的自尊往哪里放?伤了孩子的心又不懂用深沉感召的爱,使孩子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家长肤浅的教育方式,无疑把孩子推向对立面,一步一步让孩子走向厌学的边缘。第三、家庭经济困难也影响到孩子学习情绪。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焦虑、自卑感。他们不仅要面对学业压力,时时还要面对生活以及生活带来交际等众多压力,一旦心态无法调整,在老师特别是同班同学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认为离校是最佳选择,因而在行动上抵制学习,继而产生厌学。
(四)、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
社会普遍存在对技校生的歧视,在这些人心目中,技校生要么调皮、要么悟性差、要么读不进书,大字不识两个,已是朽木不可雕,也就是一个人只有无夸、无用、无能才进技校。“上大学,走高中,先重点,后普通,无可夸何进技校”,这一句顺口流,多少映出社会众多人内心对此的看法。正因为社会众多的人给技校生如此定位,于是极大地打击了技校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继而对前途感到迷茫。另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急功近利、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使技校生容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缺乏学习兴趣,使学习积极性下降,失去学习动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他们觉得学下去也是枉然。再者在市场经济中,学生毕业基本不包分配,自找出路。近两年来由于全球次贷危机漫延到金融海啸,毕业生找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上一些媒体负面报道,造成“本科大学生毕业后都下车间甚至没有工作可做,技校学生毕业后又能怎么办?”错误认知。试想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哪能安心读书?
三、厌学纠正的方法
(一)、优化学习环境,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要共同为学生优化学习环境,唤起学生学习欲望。三者目标形成一致是十分的。就学校而言,学校是教育的摇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尽其所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要设臵适当的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形成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甘心奉献的理念。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念,自然会尽最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各项技能。就家庭而言,家庭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蔡元培曾经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胎教于家庭之中。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之,染较家庭,则感化之力远有及者。”作为家长,要尽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家庭文化氛围,把本身自信、勤劳、坚毅、机智等良好品质通过言传身教转移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树立“读书学习并不是为家庭、学校,而是为了自己”的理念,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社会而言,通过教育体制、就业体制改革,为学生创造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利条件,使学生觉得理想的实现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如此他们会明白,社会有他们用武之地,这样一来,想让他们不学习是很难的。
(二)、唤起自身信心,好好主宰自身命运
“自信是命运的主宰”,可以说自信是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人若缺乏自信,理想信念的风帆就会被扯断,人生奋斗的意志随之被无情摧残。一部分技校生已对自己没信心(前面已分析原因),要他们规划自己人生,把握住自己人生命运,是不可能的。面对已失去对自身信心的技校学生,学校也好,教师也好,要想尽一切办法,挽回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别认为他们已是社会“失败品”,已没有什么前途,再怎么学习也学不到东西,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如若再这样打击、贬低、嘲笑他们,会加速他们的信心崩溃,最终无法挽回。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结合班内、学校、家庭、社会等具体环境进行分析,对疹下药,懂得常识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他们随时出现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就有成功的体验和欢乐,从而给他们带来活力、带来希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自然而然觉得学习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三)、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拉近彼此距离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教师。当代教师不单要传道、授业、解惑,且要洞察学生心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技校一些老师,如若不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还是“老书照读”,还是出现简单化教育管理方法、手段,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就会把部分学生推进厌学“火坑”。因而教师要想不把部分学生推进厌学“火坑”,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须与学生建立相容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俗话说,“爱屋及乌”。技校生的年龄大体处于十六至十八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心理发育的转型期,其思想比较活跃,可塑性也较强。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是喜欢、欣赏他,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会把老师当作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视教者为知心朋友,明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愿意听老师讲授的知识。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反过来对老师也会看不顺眼,产生反感、不满、怨恨甚至不合作的对立心理,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进行心灵沟通,在摸清各类学生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不要把学生看作一成不变,特别有厌学苗头的学生,只要不抛弃他们,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燃希望之火,他们迟早是能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成就动机
当今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对技校生同样适用。受制于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用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全球经济不乐观,加剧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技校要把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各种方式灌输给学生,增强其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要让学生知道“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是市场经济的固有法则,文凭只是敲门砖,没有真才实学是难以立足于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社会不变规律,技校学生只有化压力为动力,调整自身心态、增强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才能尽快与社会接触。为此,学校可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资格证或职业上岗证的考试,通过考证,让学生多拿各种证件,在拿证件的同时确保学生能实实在在掌握各种证件的专业技能知识;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知识技能比赛,比如计算机技能知识竞赛、钳工车工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比赛,做好竞赛文章,以点带面、以赛施压、以赛促学,掀起学习技能的高潮,促进他们学有所成,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总之,厌学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产生的,解决学生厌学心理不是轻而易举,需要科学研究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通过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产生及蔓延,使他们在技工生涯中学有所成,成为社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
[2]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汪诚一.打孩子的学问[J].汕头: 《学习之友》杂志社,2009
[4] 刁建平.德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TO ANALYSE AND CORRECT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WEARINESS”
[SUMMARY] Today’s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studies are in the condition of worrying.A phenomenon of weariness is existed, if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can not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or solved effectively, it will not only let the technical education falls into the vicious circle, also make it impossible to train more talented people, thus interact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key to solving this problem is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weariness, to solve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specific circumstances.[KEY WORDS]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Mentality of WearinessReasonsWay
第五篇: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
随着近几年响应国家提高人口素质的号召,我国各类学校都在不断扩招,其中技术学校作为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大批实干人才的培训基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校学生质量的好坏对国家的建设有着关键的作用,但近些年来技校学生却普遍存在着厌学的现象。为了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提高技校学生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在2013年11-12月,我们从我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应代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向主要为出勤情况、课堂情况、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本次调查实际发放学生问卷60份,收回问卷60份,有效问卷60份,回收有效率达100%。其中,女28人,男生32人。发放教师问卷30份,收回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回收有效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