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的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

时间:2019-05-12 02:1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VOC的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VOC的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

第一篇:VOC的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

VOC的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

孙聪聪 652085229008 VOC是利用Tenax GC和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来源有化工行业、表面涂装行业、合成革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印刷包装行业、纺织印染行业、制鞋行业、化纤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VOC污染物的种类

根据挥发性有机物的结构可分为八类:

1、脂肪类碳氢化合物,如:丁烷、正丁烷;

2、芳香类碳氢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3、氯化碳氢化合物,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

4、酮、醛、醇、多元醇类,如:丙酮、丁酮、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甲醛、乙醛、甲醇、异丙醇、异丁醇;

5、醚、酚、环氧类化合物,如:乙醚、甲酚、苯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

6、酯、酸类化合物,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乙酸;

7、胺、腈类化合物,如:二甲基甲酰胺、丙烯腈;

8、其他,如:氯氟碳化物、氯氟烃、甲基溴。上述VOC中,多数因为有经济价值而可回收,部分因用其他方法,如:燃烧法无法出去,或会造成二次污染,不能达到环保排放要求,而只能加以回收,如:氯乙烯等。VOC污染物的危害

从化学物质的性质来看,在工业生产等领域,一般用作溶剂的主要包括脂肪族化合物、卤代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等。这些有机溶剂如果挥发到大气环境中,不仅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人体呼入被污染的气体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比如苯,它常常被当作一种溶剂来使用,作为溶剂挥发到大气环境中,不仅可以被人体的皮肤所吸收,而且还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部,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不过人体的大部分中毒均是由于呼入有毒气体造成的[2]。苯类化合物不仅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还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障碍,进入人体后还会危害血液和造血器官,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甚至会有出血症状或患上败血症。氧化作用下,苯在生物体内可氧化成苯酚,从而造成肝功能异常,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苯蒸汽浓度过高,生物可能因急性中毒而死亡。因此,ACGIH 把苯列为潜在致癌物质。卤代烃类化合物会引发神经症候群和血小板的减少、肝脾肿大等不良状况,而且很有可能致癌。所以,必须控制 VOC 的排放,这不仅是对环境负责,也是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负责。对不同浓度、成分的VOC的控制

对浓度、性状差异较大的废气应分类收集,并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确保 VOCs 总去除率满足管理要求,其中有机化工、医药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有溶剂浸胶工艺)、溶剂型涂料表面涂装、包装印刷业的VOCs总收集、净化处理率均不低于90%,其他行业原则上不低于75%。废气处理的工艺路线应根据废气产生量、污染物组分和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综合分析后合理选择,具体要求如下:

1、对于 5000ppm以上的高浓度VOCs废气,优先采用冷凝、吸附回收等技术对废气中的 VOCs 回收利用,并辅以其他治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

2、对于1000ppm~5000ppm的中等浓度VOCs废气,具备回收价值的宜采用吸附技术回收有机溶剂,不具备回收价值的可采用催化燃

烧、RTO炉高温焚烧等技术净化后达标排放。当采用热力焚烧技术进 行净化时,宜对燃烧后的热量回收利用。

3、对于1000ppm以下的低浓度VOCs废气,有回收价值时宜采用吸附技术回收处理,无回收价值时优先采用吸附浓缩-高温燃烧、微生物处理、填料塔吸收等技术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4、含恶臭类的气体可采用微生物净化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吸附或吸收技术、热力焚烧技术等净化后达标排放,同时不对周边敏感保护目标产生影响。

5、对含尘、含气溶胶、高湿废气,在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RTO焚烧、低温等离子等工艺处理前应先采用高效除尘、除雾等装置进行预处理。

6、对于高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氮、氯等的无机废气,以及吸附、吸收、冷凝、生物等治理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机物的废水,应处理后达标排放。废吸附剂应按照相关管理要求规范处置,防范二次污染。

RTO技术 工作原理:其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摄氏度以上,使废气中的VOC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陶瓷蓄热体应分成两个(含两个)以上的区或室,每个蓄热室依次经历蓄热-放热-清扫等程序,周而复始,连续工作。蓄热室“放热”后应立即引入适量洁净空气对该蓄热室进行清扫(以保证VOC去除率在95%以上),只有待清扫完成后才能进入“蓄热”程序。

RTO工作原理流程图如上

本综述主要介绍旋转式RTO的处理方法,旋转式蓄热焚烧炉的最大优势在于使用特殊旋转式阀门,工作时压力变化小。旋转式RTO特征:高处理效率(99%以上)和热能回收率(95%以上);设备负荷变动少,寿命长,稳定;设备简易,占地面积小;驱动部位和蓄热体使用半永久性材料,维保费用低;蓄热的热能温度能长久保持,再启动时能节省燃料费;2次污染要素少,环保性能高。

蓄热式氧化炉的处理流程(1)有机废气收集环节。通过管道和送风系统,将几台涂布机组排出的有机废气经送风机送到两个高温的陶瓷床;(2)氧化反应环节。将废气加热到 815℃左右,废气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使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变成 CO2 和 H2O,直接排放到大气;(3)余热回收环节。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加热陶瓷床,保证氧化反应的持续进行,另一部分通过热能回收装置进行余热回收;(4)余热利用环节。将多余的热能用来加热导热油,再利用导热油来加热涂布机烘箱,使得印刷涂布设备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烘箱的加热不用额外消耗柴油和电能。

旋转式RTO工艺流程图如上

RTO技术属于热氧化技术所以在应用时应注意满足下列两个要求:

1、采用焚烧(含热氧化)、吸附、吸收、微生物、低温等离子等方式处理的必须建设中控系统。

2、采用焚烧(含热氧化)方式处理的必须对焚烧温度实施在线监控,温度记录至少保存3年,未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应每月报送温度曲线数据。结语

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相对于以前的直燃式焚烧处理技术有明显的优势,该技术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但由于成本原因,在我国尚未普及,蓄热式的概念也只在少数工业窑炉上有所体现。在当前能源价格飙升的背景下,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并推广使用该项技术,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还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杜会效益。旋转式RTO在故障率方面,维护管理事项少,故障率小,内部旋转盘相比之前做了改善;维护管理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焚烧率高,排气浓度一直平稳、气流顺畅。所以,旋转式RTO的应用前景非常好。

参考文献

[1]于静.国内有机溶剂市场分析.现代化工.1998,5.[2] 周祥海.VOC 的回收与处理技术简介[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12(3): 121-122.[3]邹航.蓄热式废气焚烧炉(RTO)在彩涂线的应用[J].工业炉,2010(3).[4]韩晓强,黄伟.VOC废气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方法[M].北京: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2.[5]刘鹏.VOC的回收与处理技术简介[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1,29(3):39-42.[6]Isaac Ray et al.Adso r ption With Activ ed Car bo n.Chem Eng Prog r ess.1993, 89(7): 37~ 41.[7]冯智星,余炳林,胡勇等.有机废气(VOC)处理技术[J].广东科技,2008,7(192):3-5.[8]李泽清.含VOC废气的回收净化工艺[J].环境工程,2003,21(5):38-40.[9]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

第二篇:VOC处理技术及其工艺简介与VOC来源

一.VOC定义.....................................................................................................................................1 二.VOC的危害.................................................................................................................................1 三.VOC在各个行业的产生来源.....................................................................................................2 3.1制鞋行业.....................................................................................................................3 3.2人造板制造行业.........................................................................................................3 3.3木制家具行业.............................................................................................................3 3.4印刷行业.....................................................................................................................4 3.5塑料包装印刷行业.....................................................................................................4 3.6炼油与石油化工行业.................................................................................................5 3.7汽车制造涂装和汽车维修行业.................................................................................6 3.8电子行业.....................................................................................................................7 3.9半导体行业.................................................................................................................8 3.10干洗行业...................................................................................................................8 3.11橡胶制品行业...........................................................................................................9 3.12涂料行业...................................................................................................................9 四.VOC的处理技术及各技术的简要说明....................................................................................10 4.1回收技术...........................................................................................................................10 4.1.1 冷凝法....................................................................................................................10 4.1.2 吸附法....................................................................................................................10 4.1.3吸收法....................................................................................................................12 4.1.4膜分离....................................................................................................................12 4.2综合应用技术...................................................................................................................13 4.2.1蓄热式热氧化处置装置(RTO)...............................................................................13 4.2.2固定床吸附脱附-催化氧化处置装置...................................................................15 4.2.3固定床吸附脱附-冷凝回收装置...........................................................................18 4.3生物处理法.......................................................................................................................19 4.4其他方法...........................................................................................................................19

一.VOC定义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侧重点可以将VOC分为两类定义,即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和环保意义上的定义。

1.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例如: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VOC的定义是,原则上,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和或固体;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之一,巴斯夫公司也认为,最方便和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沸点来界定哪些物质属于VOC,而最普遍的共识认为VOC是指那些沸点等于或低于250℃的化学物质。

2.环保意义上的定义,也就是说,是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这类的代表国家为美国。

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考虑到我们所处的行业具有环保性质,所以我们把VOC定义为: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二.VOC的危害

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在目前已确认的900多种室内化学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至少在350种以上(>1ppb),其中20多种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有些长期接触则能导致癌症(肺癌、白血病)或导致 流产、胎儿畸形和生长发育迟缓等。故对孕妇、小孩等特殊人群影响最大。

根据化学物质的性质,通常用作溶剂的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醇、醛、酮、醚、酯等。这些有机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如苯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它既可以被皮肤所吸收也可以被人体吸入,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但是大多数中毒都是由于吸入人体内而造成的。苯类化合物是具有特殊气味的一种有机化合物。胶水,油漆,涂料,溶剂,墙纸粘合剂等均含有大量的苯,甲苯和二甲苯等。

苯类化合物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造成神经系统障碍,其被摄入人体后会危及血液和造血器官,严重时,有出血症状或感染败血症。苯在生物体内能逐步氧化成苯酚,诱发肝功能异常,阻止骨骼的生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苯蒸气浓度高时(空气中含量2%)会导致致死性的急性中毒。所以,ACGIH将苯列为可疑潜在致癌物质。卤代烃类物质能引起神衰征候群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下降、肝脾肿大等病变,还可能导致癌症。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VOC中危害最大的两种化学成分就是苯和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室內燃料和不完全燃烧的烟叶、建筑材料、装饰用品、车内饰品及许多使用了有机涂料和材料的生活用品等均会散发甲醛。甲醛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別对眼、鼻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最强,是一种致癌物质,能引起皮肤过敏、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吸入可引起胃癌。

三.VOC在各个行业的产生来源

涉及VOCs排放的行业主要为以下行业 1烟草行业:油墨、有机溶剂; 2纺织品行业:鞋类制品所用的胶水等; 3玩具行业:涂改液、香味玩具等; 4家具装饰材料:涂料、油漆、胶黏剂等; 5汽车配件材料:胶水、油漆等;

6电子电气行业: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时会挥发出VOC、电子五金的清洁溶剂等; 7其他:洗涤剂、清洁剂、衣物柔顺剂、化妆品、办公用品、壁纸及其他装饰品等。

3.1制鞋行业

(1)鞋面商标印刷,油墨挥发产生有机废气。

(2)鞋面材料高频压型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皮革高频产生的废气属恶臭气体范畴。

(3)鞋底材料EVA、MD发泡过程,TPR、PVC注塑加热状态下产生的有机废气,该气体属高分子聚合物受热发生分子降解,释放出单体式低聚物。

(4)鞋底喷漆过程一般采用溶剂型油漆,该有机成分芬芳族树脂与苯溶剂的混合物,主要用于PVC、塑料、橡胶等材料的喷漆,子使用过程中苯溶剂全部挥发进大气。

(5)鞋底中底贴合,鞋面鞋底黏胶成型过程中使用的黏胶剂,最初粘胶剂所使用的溶剂是苯,溶解性极低,粘胶剂的性能也比较容易控制,但是苯的毒性相当大,后来采用甲苯做溶剂。

3.2人造板制造行业

(1)人造板制造业VOCs排放主要是在单板干燥过程及制(调)胶、涂胶、热压过程。

(2)刨花板制作工程中VOCs来源主要为涂料、热压和锯边过程中产生的甲醛。

3.3木制家具行业

(1)木制家具生产中有机废气主要来源于涂料中溶剂和辅料中有机成分的挥发,其中油漆喷涂是主要的污染环节。

(2)调漆和干燥过程中由于有机溶剂的挥发,也会有VOCs的排放。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为:甲苯、二甲苯、甲醛、酚类、漆雾及其他的VOCs。

3.4印刷行业

由于印刷方式不同,VOCs的产生过程也不尽相同,下面分别介绍。

(1)平印:平印主要选用轮转胶印油墨和平张纸胶印油墨。轮转胶印油墨主要由于高沸点石油类溶剂挥发产生的VOCs。平张纸胶印油墨几乎不产生VOCs。

(2)凹印:主要选用出版凹印油墨和特殊凹印油墨前者主要以产生甲苯为主。而特殊凹印油墨主要产生低沸点有机溶剂(甲苯、醋酸乙烯、IPA等)。

(3)柔印:主要选用水性柔印油墨和溶剂型柔印油墨。水性柔印油墨几乎不排出VOCs而溶剂型柔印油墨主要产生低沸点有机溶剂(醋酸乙烯、IPA等)。

(4)丝网印刷:主要选用溶剂型丝印油墨,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高沸点有机溶剂;而RC型丝印油墨几乎不排出VOCs。

(5)其他类印刷方式几乎不排出VOCs。

3.5塑料包装印刷行业

(1)印刷、烘干以及包装印刷中的印后加工(复合)工序是产生VOCs的重要环节。

(2)塑料薄膜印刷后,使用粘合剂复合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稀释剂(常用乙酸乙酯)会在复合和烘干过程中有VOCs的排放。具体工艺流程及排放情况见图3-1。

3-1塑料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及VOCs排放图

3.6炼油与石油化工行业

(1)炼油行业

1)主要工艺:炼油的主要生产工艺有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催化裂解、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炼气厂加工。

2)排放控制措施:①炼油生产工艺单元排放的有机工艺尾气的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应采用锅炉、加热炉、焚烧炉、火炬等方式燃烧处理或采用吸收、吸附、冷凝等物理的方法处理;②定期对生产装置、设备、管道等进行检查维修,防止发生跑、冒、滴、漏。③炼油企业生产的汽油,其储存于运输均应进行油气回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储罐应设置为浮顶罐减少油气的排放。汽油运输车辆应进行改装,满足油气回收的要求。(2)石油化工行业

1)主要工艺

石油化工生产指对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和气(如乙烷、丙烷)进行裂解及后续化学加工,生产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石化基本原料、各种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生产过程。

石化生产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完成的,生产原料和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毒害和腐蚀性,生产工艺操作复杂。从工艺上看,石化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深冷的特点;从原材料上看,石化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含半成品、成品)大多为挥发性有机物,易燃易爆,石油化工行业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中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从生产方式看,石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密闭化、连续化的特点,这也是石化生产企业为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石化生产设备类型繁多有贮罐、计量槽、气瓶及精馏、吸收、萃取塔和反应釜、塔、器、裂解炉等静态设备,也有压缩机、风机、输送液体的泵等动态设备,管道纵横交错,加之介质具有腐蚀性,若设备老化、长久失修,则极易发生跑、冒、滴、漏。因此,应定期对生产装置、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是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有的排放,杜绝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2)排放控制措施:①炼油生产工艺单元排放的有机工艺尾气应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应采用锅炉、加热炉、焚烧炉、火炬等方式燃烧

处理或采用吸收、吸附、冷凝等物理的方法处理;②定期对生产装置、设备、管道等进行检查维修,防止发生跑、冒、滴、漏;③炼油企业生产的汽油其储存与运输均应进行油气回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储罐应设置为浮顶罐,减少油气排放。汽油运输车辆应进行改装,满足油气回收的要求。

3.7汽车制造涂装和汽车维修行业

有机气态污染物主要产生于:电泳底漆、中涂和面漆的喷涂及烘干过程和塑料件加工的涂漆工序。在中涂和面漆喷漆过程中,大约80-90%的VOCs是在喷漆室和流平室排放,20-10%的VOCs随车身涂膜在烘干室中排放。涂装废气的特点是:大风量,中低浓度。

(1)底涂:轿车基本采用电泳漆涂装。目前90%以上车身防护都是采用阴极电泳涂装底漆工艺,并为适应环保、节能的要求,开发出了无铅、锡的阴极电泳材料,VOCs含量低和低温固化型阴极电泳材料。该部分VOCs产量相对较少。

(2)中涂和面涂喷漆:喷涂是产生VOCs的最主要环节,也是当前VOCs治理的薄弱环节,应重点控制。

(3)烘干和喷防护蜡的过程也会有相应的有机废气排放。具体排放图见图3-2。

图3-2 汽车行业工艺流程及VOCs排放图

3.8电子行业

(1)电子元件主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来自于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清洗零部件或材料使用的一些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溶剂。

(2)线路板生产过程有机废气主要来源于大量使用的油墨及稀释、清洁用挥发性有机物,其主要成分是苯、甲苯、二甲苯。

(3)电真空器件(CRT)生产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屏玻璃有机膜涂层中甲苯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4)TFT-LCD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多种化学试剂和有机溶剂。TFT-LCD生产排放的废气分为酸性气体、碱性气体、有机废气和有毒气体四种类型。主要产生于基板清洗、化学气相沉积(CVD)、光刻涂胶、刻蚀、剥离、去胶、涂取向膜等主要工艺过程。

7(5)电子终端产品装配中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为清洗有机废气及产品喷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漆雾和挥发性有机物。

3.9半导体行业

(1)半导体制造工艺:半导体行业废气排放具有排气量大、排放浓度小的特点。挥发性有机废气主要来源于光刻、显影、刻蚀及扩散等工序,在这些工序中要用有机溶液(如异丙醇)对晶片表面进行清洗,其挥发产生的废气是有机废气的来源之一;同时,在光刻、刻蚀等过程中使用的光阻剂(光刻胶)中含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如醋酸丁酯等,在晶片处理过程中也要挥发到大气中,是有机废气产生的又一来源。

(2)半导体封装工艺:与半导体制造工艺相比,半导体封装工艺产生的有机废气较为简单,主要为晶粒粘贴、封胶后烘烤过程产生的烘烤废气。

3.10干洗行业

根据干洗机的结构,可分为开启式干洗机和全封闭干洗机。开式四氯乙烯干洗机系指采用水冷回收系统,衣物在干洗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四氯乙烯不能完全回收,在烘干结束时需要把废气排出机外。全封闭式四氯乙烯干洗机采用制冷回收系统,不向大气环境排放含有四氯乙烯的废气,或者说排放量很少,因而溶剂消耗量低,一般为1%左右。具体的产污环节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干洗机在干洗过程中的泄漏引起污染。

溶剂泄漏:包括:油缸、外笼、金属过滤器、水分离器、尼龙过滤器,蒸馏冷凝器等各干洗机容腔的泄漏;干洗剂输送管道、阀门的泄漏,溶剂泵的泄漏,洗笼主轴轴封的泄漏等。

气体泄漏:干洗机在烘干衣物时,风道各密封的泄漏,平衡管路的泄漏,各腔体密封,风道口盖的泄漏等引起烘干过程含氯气体外溢污染环境。

残存泄漏:在干洗过程中,残留在干洗机各容腔内、洗衣笼、风道、过滤器中的四氯乙烯,以及蒸馏器、水分器内绒毛、残渣等带有的四氯乙烯没能回收可能带出机外、或开启机门,各口盖形成气体溢出产生污染。

(2)残存气体污染:干洗机在烘干衣物时在笼内和风道中的气流含有大量

四氯乙烯,在干衣过程中没能完全把气流中的四氯乙烯回收,在干衣结束后,机内气体含有四氯乙烯,当开门取衣时会溢出机外产生污染。

(3)残渣污染:在干洗过程和溶剂再生过程,溶剂过滤过程中,衣物带来的绒毛、杂质等会形成干洗残渣,这些残渣在排除机外时造成污染,如蒸馏残渣清理过滤器时,过滤内部粘附绒毛等残渣,在绒毛过滤器,纽扣捕集器中滤留的绒毛,干燥冷凝器干燥加热器翅片上的绒毛等等。

3.11橡胶制品行业

橡胶制品工业生产废气主要产生于下列工艺过程或生产装置:炼胶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纤维织物浸胶、烘干过程中的有机废气;压延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硫化工序中产生的有机废气;树脂、溶剂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在配料、存放时产生的有机废气。具体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残存有机单体的释放。生胶如天然、丁苯、顺丁、丁基、乙丙、氯丁橡胶等,其单体具有较大毒性,在高温热氧化、高温塑炼、燃烧条件下,这些生胶解离出微量的单体和有害分解物,主要是烷烃和烯烃衍生物。橡胶制品工业生产废气中可能含残存单体包括丁二烯、戊二烯、氯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二异氰酸钾苯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氯乙烯、煤焦沥青等。

(2)有机溶剂的挥发。橡胶行业普遍使用汽油等作为有机稀释剂,可能使用的有机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丙酮、环己酮、松节油、四氢呋喃、环己醇、乙二醇醚、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等。

(3)热反应生成物。橡胶制品生产过程高温条件下进行,易引起各种化学物质之间的热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3.12涂料行业

涂料行业主要分为:油性涂料、粉末涂料、腻子、水性涂料、UV光固化涂料和建筑涂料。不同的涂料生产流程和工艺手段均不相同。但是根据各产品的生产工艺描述,易产生VOCs污染的主要为油性涂料。

为减少VOCs的排放,对油性涂料的生产进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9(1)油性涂料生产设备生产结束使用的清洗溶剂应进行回收;(2)车间的生产废气必须通过集气罩收集,处理后高空排放;(3)有机溶剂、各种助剂的废包装桶、活性炭吸附设备产生废活性炭等,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处理。各类滤渣分类收集后能回用的尽量回用,不能回用的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四.VOC的处理技术及各技术的简要说明

VOC的回收技术主要有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是通过采用选择性吸附剂和吸收剂、选择性膜渗透来分离回收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处理技术主要有催化燃烧、直接燃烧等,它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气体中的有机物转变为CO2和水。

4.1回收技术 4.1.1 冷凝法

冷凝法是最简单的回收方法,它是将废气冷却到低于有机物的露点温度,使有机物冷凝成液滴而从气体中分离出来。通常使用的冷却介质主要有冷水、冷冻盐水和液氨。通常该技术仅用于VOC 含量高(百分之几)、气体量较小的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其回收率与有机物的沸点有关,沸点较高时,回收率高;沸点较低时,回收效果不好。由于大部分VOC系易燃、易爆气体,受到爆炸极限的限制,气体中的VOC含量不会太高,所以,要达到较高的回收率,需采用较很低温度的冷凝介质或采用高压措施,这些都势必会增加设备投资和提高处理成本,而且在通常的操作条件下,由于相平衡的制约,有机物蒸汽压较高,故离开冷凝器的排气中的VOC含量仍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因此,该技术一般是作为一级处理技术并与其它技术结合使用。

4.1.2 吸附法

吸附法早已用于VOC的回收处理,尤其是活性炭吸附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苯系 0 物、卤代烃的吸附处理。吸附法去除VOC的原理是利用比表面积非常大的粒状活性炭、炭纤维、沸石等吸附剂的多孔结构,将VOC分子截留。当废气通过吸附床时,VOC就被吸附在孔内,使气体得到净化。吸附法又分为固定床吸附法、流动床吸附法和浓缩轮吸附法。

①固定床吸附法

固定床吸附法的特点是吸附与脱附在同一个床层上实现,为了保证吸附过程的连续性,需要2台或2台以上的吸附器同时工作,其中一些吸附器进行吸附时,另一些进行再生。活性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固定床吸附剂,由于其容易吸附水,所以不适用于温度高于40℃、气体相对湿度超过50%的气体的吸附处理此外也不适用于易发生反应、活性大的溶剂的吸附,该类有机物会与活性炭或在活性炭表面进行反应而堵塞碳孔,这种情况可采用炭纤维或沸石作为吸附剂。活性炭纤维是以有机化合物纤维(如聚丙烯、酚醛树脂、聚乙烯醇等)为基本原料经特殊加工制成的。它是一种很细的纤维状物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外表面积和非常发达的微孔结构,纤维上有很多微孔可以直接与有机物接触而不是象颗粒活性炭那样要先通过大孔、过渡孔,才能到达微孔,因此,活性炭纤维更易于吸附低浓度的VOC。与颗粒活性炭相比,其吸附有机物的能力高出1.5~2.0倍,吸附速度也快3倍左右。由于活性炭纤维的吸附能力强,故吸附装置可以小型化,吸附剂的用量也可以少些,降低处理费用。

②流动床吸附法

流动床吸附系统由吸附单元和脱附单元组成。废气由吸附床底部进入,自下而上地流动,使吸附剂流态化,VOC与吸附剂接触后被吸附,净化后的废气由顶部排出,吸附了VOC的吸附剂由底部排出,进入脱附单元。在脱附单元内,加热吸附剂,使有机物脱附出来,将气体引入冷凝单元去回收有机溶剂。再生后的吸附剂送回吸附单元顶部继续进行吸附操作。

③浓缩轮法

浓缩轮是一个装满吸附剂的旋转轮。废气由旋转轮的上游侧进入浓缩轮的吸附区,其中被吸附净化后的废气由旋转轮的下游排出;同时另一股流量较小的、温度较高的脱附气朝废气气流相反的方向进入浓缩轮的脱附区,将已吸附的VOC脱附出来。浓缩轮以一定速度缓慢旋转,这样在一个系统内就可以完成吸附和脱 1 1 附操作,使VOC得到浓缩,大大降低了设备投资。

4.1.3吸收法

吸收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适合于大气量、中等浓度的含VOC废气的处理。吸收技术是利用液体吸收剂与废气直接接触而将VOC转移到吸收剂中。吸收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通常VOC的吸收为物理吸收,使用的吸收剂常为柴油、煤油、水和其它溶剂。任何可溶解于吸收剂的有机物均可以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中,然后,对吸收液进行处理。当吸收液为水时,采用精馏处理就可以回收有机溶剂;当为非水溶剂时,考虑到回收成本,需进行吸收剂的再生。

4.1.4膜分离

膜分离技术是采用对有机物具有选择性渗透的高分子膜,在一定压力下使VOC渗透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当VOC气体进入膜分离系统后,膜选择性地让VOC气体通过而被富集,脱除了VOC的气体留在未渗透侧,可以达标排放富集了VOC的气体可去冷凝回收系统进行有机溶剂的回收。选择此种方法可以分离90%的VOC。膜分离法适用于中高浓度(VOC含量高于1×10-3)的废气的处理。膜系统的费用与进口气体流速成正比,与VOC的浓度关系不大。此法最好用于高浓度、小流量和有较高回收价值的有机溶剂的回收,但其设备投资较高。随着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重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会很广阔,这是因为膜法是一种清洁技术,从膜分离系统出来的是回收的有机溶剂和净化了的排放气,减少了二次污染的产生。随着高效分离膜的开发和价格的降低,膜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

4.2综合应用技术

4.2.1蓄热式热氧化处置装置(RTO)RTO,是一种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设备。与传统的催化燃烧、直燃式热氧化炉(TO)相比,具有热效率高(≥95%)、运行成本低、能处理大风量低浓度废气等特点,浓度稍高时,还可进行二次余热回收,大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第一代RTO是单体式结构,以最简单的一进一出为风流导向。

第二代RTO是采用阀门切换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RTO。其由两个或多个陶瓷填充床, 通过阀门的切换, 改变气流的方向, 从而达到预热VOC 废气的目的。

第三代RTO采用旋转式分流导向,并把炉膛内蓄热体分成多个等份的单体密封单元,通过不停转动把VOC导向至各个蓄热体单元进行氧化。

第四代RTO是最新的治理供热一体化设备,简称BHI(Burning Heating Integrated),采用旋转式阀门分流,把多个蓄热式紧凑结合为一个燃烧室,内置换热器或热风调节装置,达到治理废气的同时满足供热需求。1.1基本原理

其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摄氏度以上,使废气中的VOC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陶瓷蓄热体应分成两个(含两个)以上的区或室,每个蓄热室依次经历蓄热-放热-清扫等程序,周而复始,连续工作。蓄热室“放热”后应立即引入适量洁净空气对该蓄热室进行清扫(以保证VOC去除率在95%以上),只有待清扫完成后才能进入“蓄热”程序。

3

三床式RTO的工作示意图

1.2工艺分类

RTO目前有两床式、三床式和旋转式等多种形式。因为如果采用两床RTO,在蓄热床换向时,会出现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因此建议至少有三个蓄热床,其中一个用于预热进气,另一个用于蓄热降温排气,还有一个用于吹扫循环,吹扫循环可避免蓄热床换向时产生冲击排放。1.3适用范围

原则上适用于24小时连续运转的生产企业,进口浓度在1.5g/m3以上。如果非24小时连续运转,需要考虑在非运转期的保温措施,否则会带来较高的运行成本。1.4工艺优点

(1)几乎可以处理所有含有机化合物的废气;(2)可以处理风量大、浓度低的有机废气;

(3)处理有机废气流量的弹性很大(名义流量20%~120%);(4)可以适应有机废气中VOC的组成和浓度的变化、波动;(5)对废气中夹带少量灰尘、固体颗粒不敏感;(6)在所有热力燃烧净化法中热效率最高(>95%);

(7)在合适的废气浓度条件下无需添加辅助燃料而实现自供热操作; 4(8)净化效率高(三室>99%);(9)维护工作量少、操作安全可靠;

(10)有机沉淀物可周期性的清除,蓄热体可更换;(11)整个装置的压力损失较小;(12)装置使用寿命长; 1.5工艺缺点:

(1)装置重量大,因为采用陶瓷蓄热体(2)装置体积大,只能放在室外(3)要求尽可能连续操作(4)一次性投资费用相对较高

(5)不能彻底净化处理含硫含氮含卤素的有机物、4.2.2固定床吸附脱附-催化氧化处置装置

吸附催化燃烧净化是利用工业废气中污染物可以燃烧的特性,将污染物中含碳氢的化合物,经活性炭吸附浓缩后,在催化剂和较低温度(250~450℃)下进行氧化分解,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与水蒸汽;或者将分子结构中含有卤素及其他元素的有机物转化成卤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或其它金属氧化物,再经过吸收等净化措施,将有害气体彻底转化为无害气体的一种净化方法 2.1基本原理

沸石转轮浓缩-催化氧化装置,包括了沸石转轮浓缩装置和催化氧化装置。在沸石转轮浓缩装置中,VOCs气体进入吸附区被吸附,成为净化气体排放。当吸附区接近饱和时,旋转至脱附再生区释放VOCs浓缩气体,并送至催化氧化炉燃烧分解。经脱附再生处理后的转轮再旋转至冷却区降温后,继续进行吸附处理。典型的工艺流程如下图7.3所示。

5

沸石转轮-催化氧化装置流程示意图

2.2应用要点

转轮吸附区的设计面风速不应小于3m/s,转轮厚度不宜小于400mm。蓄热燃烧装置应设置保温,保证炉体外表面温度须小于60℃。如果进口VOCs浓度高于1.5g/m3,则需要考虑后续处理技术,以确保达标。2.3净化工艺特点

与普通的吸附催化燃烧净化有机废气工艺相比,本工艺中有几个新特点,可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和废气达标排放。1)保证车间生产能正常进行

在漆雾过滤器前,加装一安有电动风阀的放空旁路。在净化设备正常运行时,该风阀关闭;当净化设备需维修时,该风阀自动开启,不会因净化系统故障而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2)系统运行费用节省

吸附材料采用蜂窝状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两种材料,并将活性炭纤维置于蜂窝状活性炭前。利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容量大、阻力小和吸附速度、脱附速度快的特点,以减小系统运行阻力,缩短脱附时间,节省运行费用,拦截透过漆雾过滤器的微小颗粒,防止污染蜂窝活性炭吸附材料,降低吸附材料的更换费用。

3)系统吸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 在吸附床出口管内设置有机废气浓度监测装置,当废气出口浓度因吸附床达到饱和即将超标排放时,指示吸附床自动进行切换,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以充分发挥吸附材料的吸附功能,避免脱附时间的盲目性。

4)系统运行更有安全保障

一是在吸附床前、后,脱附风机后,催化燃烧床前、后等处加装有阻火阀,防止燃烧火焰回串;二是在吸附床内、催化燃烧床内设有烟火探头和喷淋系统,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三是在脱附床、催化燃烧床等处设置高温热电偶,及时反应出各床温度。

5)运行期经济性能

运行期内的经济性能是工艺选型的重要一环。除了尽可能增长吸附时间,缩短催化燃烧时间,减少电加热器的启用次数;选择相匹配的动力;增强系统的预处理能力,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延长活性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外,充分利用催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尤其重要。为此,可在系统中增添浮头式换热器,热回收率在70%以上,将其热量用于回收加热进入催化燃烧床的脱附气体,以减少辅助燃料的消耗。

6)系统的安全生产

任何可燃物与氧或空气的混合物都有两种临界组成,即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从理论上讲,在这两个极限之间的混合气体是可燃的或爆炸性的,因为当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氧和可燃组分混合物被点着后,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就形成火焰,维持燃烧,而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无控制地迅速发展则会形成爆炸。因此,严格控制可燃物浓度和氧气含量极为重要。由于各种碳氢化合物在空气中爆炸浓度下限时,其燃烧的热值及燃烧时的升温大致相同,因而常将可燃物浓度与热值、温升联系起来,把可燃物浓度用爆炸浓度下限的百分数来表示,为1%LEL(LowerExpsiveLimit)。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每1%LEL所含热值,大约可以使混合气体温升15.3℃。为安全计,通常将可燃物浓度冲淡在爆炸浓度下限以下燃烧,即将废气中可燃物浓度控制在25%LEL以下,以防止由于混合物比例及爆炸范围的偶然变化,可能引起的爆炸或回火。为此,需要在系统中的脱附风机、补冷风机进口,安装新鲜空气进口管道。2.4整套设备技术性能及特点 7 A、理先进,用材独特,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设备占地面积小、重量较轻。

B、采用新型的活性炭吸附材料——蜂窝状活性炭,其与粒(棒)状相比具有优势的热力学性能,低阻低耗,高吸附率等,极适合于大风量下使用。

C、催化燃烧室采用陶瓷蜂窝体的贵金属催化剂,阻力小,用低压风机就可以正常运转,不但耗电少而且噪音低。

D、催化燃烧装置的风量是废气源风量的十分之一,同时加热功率维持时间为1小时左右,节约能源。

E、吸附有机物废气的活性炭床,可用催化燃烧处理废气产生的热量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后的气体再送催化燃烧室净化,不需要外加能量,运行费用低,节能效果显著。

4.2.3固定床吸附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3.1基本原理

有机废气由高压离心风机抽送进入装有活性炭的吸附槽内。在通过活性炭层时,有机溶剂被活性炭吸附在孔隙中。吸附槽吸附一定时间,系统自动启动真空泵进行抽吸,同时通入低压蒸汽加热气提溶剂,使活性炭得到再生。从活性炭表面脱附下来的有机溶剂和水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后,混合液体进入比重分离槽自动分离。

固定床吸附脱附-冷凝回收装置示意图 8 4.3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技术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生物过滤法、生物滴滤法、生物洗涤法、膜生物反应器和转盘式生物过滤反应器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对多种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生成CO2 和H2O,进而有效去除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质。该法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对成分复杂的废气或难以降解的VOC,去除效果较差,体积大和停留时间长,选用不同的填料其降解有机废气的效果参差不同。

4.4其他方法

近年来,随着材料、化学科学的发展,VOC的处理技术也愈加多样化、先进化、复杂化。最新的VOC处理办法包括(1)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2)非平衡等离子体法。这些方法有些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实际应用较少。在此不做具体讨论。

9

第三篇:固体材料蓄热式电锅炉的研究

北京大正永业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报告

————————————————————————————————————————————

固体材料蓄热式电锅炉的研究(大正节能技术开发中心)

摘要:固体蓄热式电锅炉使用低谷电作能源,对电网日益严重的峰谷差削峰填谷有积极贡献它采用固体蓄热材料,较目前已有的热水蓄热电锅炉有显著优点、可自动运行,是一种新型清洁供热设备。

关键词:蓄热式电锅炉、固体材料、电网削峰填谷、清洁能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1999 年底装机总容量达到12300 kWh。1997 年以来每年投产的大中型机组容量都在 10 GW 以上。民用负荷逐年增大这就使供电曲线的峰谷差加大,给发电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带来了困难 ,迫使电网建设蓄调谷峰及燃汽轮机调峰电站。而且为了使很多机组在低负荷下运行 ,降低了运行效率及可靠性,因而也降低了经济的发展,燃料的使用量也在大量增加全年的燃煤达非常大 ,燃煤产生了大量灰尘、SO2。如果能用蓄热式电锅炉代替部分小锅炉供给的取暖设备,用蓄热式电锅炉代替普通燃煤锅炉,用蓄热式电锅炉代替燃煤锅炉对改善环境,削峰填谷的作用肯定是显著的,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我中心在成功开发蓄热式电锅炉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固体材料蓄热式电暖器,已在某些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对改善环境,降低运行费用起到了显著作用。国家电力公司安全运行与发展输电部 1998 年专门发文推广应用蓄热式电锅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蓄热电锅炉多是利用常压固体蓄热方式蓄热 ,在常压下将热水加热 1997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 1873 10 95,假设回水温度为45 kcal。因此蓄热水箱体积庞大。

以目前市售最大容量民用全谷式蓄热式电锅炉为例 ,该类电 锅炉容量为 7875kW台 ,采暖面积 排放量达2346 10 ,62%的大城市大气 SO2,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 ,华中酸雨区酸雨频率高达90 %以上 其中燃煤对环境污染占的份额最大。随着公众对改善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 ,人们开始寻找污染少、运行费用也能承受的热能转换方式。随着城市环境污染 问题的日益加重 ,燃用清洁能源的取暖锅炉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目前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北方许多大城市环保部门已作出强制性规定 ,城市近郊区严禁再上任何燃煤锅炉新项目 ,现有锅炉也要限期 全部更改为燃用清洁能源锅炉。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污染的状况 ,我国有必要发展 蓄热式电热器 ,增加电网低谷用电量,使电网负荷趋向均衡 ,提高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这里所说的蓄热式电锅炉包括蓄热式电锅炉、电暖器。我国城镇的采暖用热除部分由热电厂供应外,其余 部分是由燃煤、燃油锅炉及电热供给的。燃煤燃油锅炉都有有害气体及烟尘排放 ,污染环境 ,普通的电暖器及电热水器常常是在用电高峰时间使用,增加 热水箱容积900m ,若该水箱为一正方体 ,其边长接10m,仅此一座蓄热水箱的体积就相当于一座三 层楼房 ,并且出于保温的考虑 ,水箱必须设置在有暖 气设施的室内 ,建造这样一座锅炉房 ,连同其内部所 有设备在内 ,其总投资将突破 3000 万元。并且由于 该蓄热水箱外表面积 北京大正永业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报告

近600m 即使采用最好的保温材料 ,其表面散热损失仍将是十分巨大的 ,必将会 严重影响锅炉效率 若采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蓄热体和热源 体统一 ,去掉了蓄热水箱。锅炉的体积大大缩小 高了锅炉热效率。由于锅炉本体的缩小 ,大大降低了整个锅炉设备的造价,所以固体蓄热式电锅炉优于承压式蓄水电锅炉。

第四篇:“十三五”重点项目-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议书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申请报告 蓄热式电暖器资金申请报告 蓄热式电暖器节能评估报告 蓄热式电暖器市场研究报告 蓄热式电暖器商业计划书 蓄热式电暖器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蓄热式电暖器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蓄热式电暖器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总论

第一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概况

1.1.1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名称

1.1.2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设单位 1.1.3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性质

1.1.6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蓄热式电暖器项目编辑依据 1.2.2蓄热式电暖器项目编制原则 1.3蓄热式电暖器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背景

2.1.1蓄热式电暖器项目产品背景 2.1.2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提出理由 第二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必要性

2.2.1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 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设规模

第二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产品方案

第三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 第五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选址

5.1.1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设地点 5.1.2蓄热式电暖器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1.3土地现状

5.1.4蓄热式电暖器项目选址意见 第二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5.2.4公用设施条件

第三节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5.3.1原材料 5.3.2燃动力供应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第一节 项目技术方案

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

6.1.2生产工艺

第二节 设备方案

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 6.2.2主要生产设备 6.2.3设备配置方案 6.2.4设备采购方式 第三节 工程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蓄热式电暖器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3.3建筑功能布局

6.3.4建筑结构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一节 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7.1.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7.2.2排水情况

第三节 供电系统

第四节 空调采暖

第五节 通风采光系统

第六节 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第一节 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8.1.3电能源利用分析

第二节 能耗指标及分析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9.1.3矿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第三节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9.3.2使用期

第四节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9.4.3技术规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六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安全防护 10.1.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第二节 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0.2.4消防电气

第三节 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11.1.3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置

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第三节 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第一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工程总进度

第二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蓄热式电暖器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建设投资估算

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第六节 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七节 资金筹措

第八节 资产形成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第二节 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第六节 赢利能力分析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节 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影响因素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 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16.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结论

第二节 蓄热式电暖器项目建议

第五篇:《VOC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颁发)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3年 第31号 2013-05-24实施)

一、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参照采用。

(三)本技术政策提出了生产VOCs物料和含VOCs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消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VOCs来源广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

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VOCs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油、溶剂等)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生活源包括建筑装饰装修、餐饮服务和服装干洗。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药工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的VOCs污染防治可分别参照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四)VOCs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的替代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

(五)通过积极开展VOCs摸底调查、制修订重点行业VOCs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强VOCs监测和治理、推广使用环境标志产品等措施,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重点区域VOCs污染防治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VOCs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减排。

二、源头和过程控制

(六)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2.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VOCs工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应急情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燃烧塔(火炬),经过充分燃烧后排放;

3.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七)在煤炭加工与转化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并重点识别、排查工艺装置和管线组件中VOCs泄漏的易发位置,制定预防VOCs泄漏和处置紧急事件的措施。

(八)在油类(燃油、溶剂)的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宜配备相应的油气收集系统,储油库、加油站宜配备相应的油气回收系统;

2.油类(燃油、溶剂等)储罐宜采用高效密封的内(外)浮顶罐,当采用固定顶罐时,通过密闭排气系统将含VOCs气体输送至回收设备;

3.油类(燃油、溶剂等)运载工具(汽车油罐车、铁路油槽车、油轮等)在装载过程中排放的VOCs密闭收集输送至回收设备,也可返回储罐或送入气体管网。

(九)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鼓励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水基型、无有机溶剂型、低有机溶剂型的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等的生产和销售;

2.鼓励采用密闭一体化生产技术,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分类收集后处理。

(十)在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鼓励使用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涂料、油墨、胶粘剂和清洗剂;

2.根据涂装工艺的不同,鼓励使用水性涂料、高固份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UV)涂料等环保型涂料;推广采用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等效率较高的涂装工艺;应尽量避免无VOCs净化、回收措施的露天喷涂作业;

3.在印刷工艺中推广使用水性油墨,印铁制罐行业鼓励使用紫外光固化(UV)油墨,书刊印刷行业鼓励使用预涂膜技术;

4.鼓励在人造板、制鞋、皮革制品、包装材料等粘合过程中使用水基型、热熔型等环保型胶粘剂,在复合膜的生产中推广无溶剂复合及共挤出复合技术;

5.淘汰以三氟三氯乙烷、甲基氯仿和四氯化碳为清洗剂或溶剂的生产工艺。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宜密闭收集,有回收价值的废溶剂经处理后回用,其他废溶剂应妥善处置;

6.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废气收集措施,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与逸散,并对收集后的废气进行回收或处理后达标排放。

(十一)建筑装饰装修、服装干洗、餐饮油烟等生活源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推广使用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建筑涂料、低有机溶剂型木器漆和胶粘剂,逐步减少有机溶剂型涂料的使用;

2.在服装干洗行业应淘汰开启式干洗机的生产和使用,推广使用配备压缩机制冷溶剂回收系统的封闭式干洗机,鼓励使用配备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干洗机;

3.在餐饮服务行业鼓励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倡导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方式。

三、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

(十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鼓励VOCs的回收利用,并优先鼓励在生产系统内回用。

(十三)对于含高浓度VOCs的废气,宜优先采用冷凝回收、吸附回收技术进行回收利用,并辅助以其他治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

(十四)对于含中等浓度VOCs的废气,可采用吸附技术回收有机溶剂,或采用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技术净化后达标排放。当采用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技术进行净化时,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

(十五)对于含低浓度VOCs的废气,有回收价值时可采用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对有机溶剂回收后达标排放;不宜回收时,可采用吸附浓缩燃烧技术、生物技术、吸收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或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等净化后达标排放。

(十六)含有有机卤素成分VOCs的废气,宜采用非焚烧技术处理。

(十七)恶臭气体污染源可采用生物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或组合技术等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恶臭气体除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外,还应采取高空排放等措施,避免产生扰民问题。

(十八)在餐饮服务业推广使用具有油雾回收功能的油烟抽排装置,并根据规模、场地和气候条件等采用高效油烟与VOCs净化装置净化后达标排放。

(十九)严格控制VOCs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对于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氮、氯等无机废气,以及吸附、吸收、冷凝、生物等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机物废水,应处理后达标排放。

(二十)对于不能再生的过滤材料、吸附剂及催化剂等净化材料,应按照国家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处置。

四、鼓励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

鼓励以下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二十一)工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VOCs形成和挥发的清洁生产技术。

(二十二)旋转式分子筛吸附浓缩技术、高效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RCO)和蓄热式热力燃烧技术(RTO)、氮气循环脱附吸附回收技术、高效水基强化吸收技术,以及其他针对特定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等。

(二十三)高效吸附材料(如特种用途活性炭、高强度活性炭纤维、改性疏水分子筛和硅胶等)、催化材料(如广谱性VOCs氧化催化剂等)、高效生物填料和吸收剂等。

(二十四)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及综合利用设备。

五、运行与监测

(二十五)鼓励企业自行开展VOCs监测,并及时主动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监测结果。

(二十六)企业应建立健全VOCs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规程和台帐等日常管理制度,并根据工艺要求定期对各类设备、电气、自控仪表等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

(二十七)当采用吸附回收(浓缩)、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离子体等方法进行末端治理时,应编制本单位事故火灾、爆炸等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器材,并开展应急演练。

下载VOC的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VOC的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圳市龙岗区VOC治理工程建设技术意见(共5篇)

    深圳市龙岗区VOC治理工程 建设技术意见 深圳市龙岗区环保科技服务中心 2013年11月11日 目录 1 目的„„„„„„„„„„„„„„„„„„„„„„„„2 2 适用范围„„„„......

    生物处理技术综述

    生物处理技术综述 摘要: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节能、剩余污泥量少、可以处理高浓度和好氧条件下生物难降解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水的生物处理......

    铁合金厂废气处理技术

    铁合金厂废气处理技术 空气净化技术: 一、铁合金厂的来源及特点 铁合金厂主要来源于矿热电炉、精炼电炉、焙烧回转窑和多层机械焙烧炉,以及铝金属法熔炼炉。铁合金厂的排放量......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 。。。范文大全

    浅谈地基处理技术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中,经常需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本文分析了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软弱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从而有于减轻软弱......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论文

    电镀基础及其前景 班级:机制二班摘要: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

    视音频处理技术1

    《视音频处理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视音频处理技术》实 验 报 告 学号:姓名:班级: 1 实验1. 一、 实验目的: 学习熵编码的编码原理,测试三种熵编码......

    Office处理技术心得体会

    《Office处理技术》心得体会 姓名:邢王秀学号:200924101215班级:计本班 本次的讲座陈院长主要给我们讲三大办公工具,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我们实习备课中,它们更......

    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

    镀钛板系列:通过离子真空镀膜机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在不锈钢板面形成丰富多彩的金属膜。 应用范围:主要用在建筑装璜、电梯装璜、厨房设备、设施装璜等不锈钢系列产品。 发丝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