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

时间:2019-05-12 02:3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

第一篇: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

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

一、专题界定

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专题针对集体合同的订立,集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权利义务,结合相关法规和案例做了解释和说明。

二、名词解释

1.集体合同 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

三、案例分析

案例1 农民合同制工人能够享受集体合同待遇吗

【案例】于某等8名农民合同制工人一直在某皮革制品公司工作,公司与他们签劳动合同时,约定月工资为480元,每月30日发放。后皮革制品公司工会与该公司又签订了集体合同,在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中规定: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550元。第二个月,公司照例向于某等8名农民工发放了480元的工资。

于某将另几位农民工召集一起来到经理办公室,问:“上个月,咱们公司的集体合同已经规定,员工的工资不能少于550元,怎么我们这个月的工资还是480元?”“你们每人的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工资,不就是480元吗?”经理不解地问,“公司是按劳动合同发给你们工资,没什么不妥,因为你们是农民工,跟其他职工不一样,不能享受集体合同里的待遇。”

【评析】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是否应增加呢? 集体合同是企业与代表全体职工的工会之间为完成生产任务和改善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缔结的书面协议。它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劳动者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条款的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当两者出现不一致时,应按集体合同的规定执行。劳动法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尽管于某等是农民合同制工人,但他们也是公司的员工,也应该享有集体合同中相应的权利。所以,经理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公司应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将于某等8名农民工的工资,至少增至550元。

案例2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不一致怎么办?

【案例】王师傅与某企业签订有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陈师傅的工资每月计发一次。合同履行期间,企业工会与企业经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该份集体合同中约定:企业所有员工每年年终可获得一次第13个月的工资。根据这份集体合同的具体规定,陈师傅属于可以享受第13个月工资的员工范围。该集体合同获得企业职代会通过并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后开始生效实施,但年终过后,陈师傅没有得到企业支付的第13个月工资。于是,陈师傅向企业提出补发第13个月工资的要求。但企业表示,陈师傅和企业签定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劳动报酬的支付次数,双方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拒绝了陈师傅的要求。双方由此产生争议。

【评析】争议焦点:劳动者和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与企业工会和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内容不致时如何处理。《劳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适用集体合同标准”。本案中,陈师傅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虽然没有约定可以享受第13个月工资,但工会与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中规定了第13个月工资的有关内容。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应当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补发陈师傅年终第13个月工资。

案例3 集体合同订立要符合程序

【案例】媒久是一个有着几百人的工厂,工会成员30多人。由于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较差,工会代表全体职工向工厂书面提出集体协商要求,双方代表协商后签字,形成了集体合同草案。企业随即向企业员工公布并报送行政管理部门。后来职工提出异议,企业以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已经生效为由不予理睬。

【评析】集体合同订立要符合程序,否则是不会生效的。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中第38条规定,经集体协商双方协商一致的,形成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并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第39条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的首席代表签字,并自双方签字之日起十日内,由用人单位向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自备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本案中企业协商草案未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就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程序不合法,也还没有得到审查结果,是不会生效的。

案例4 职工代表5年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企业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

【案例】 企业裁员增效这股风很快就刮到了老宋所在的玻璃容器厂,厂里决定裁员20%。老宋是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本来是不用担心的。可是厂里找他谈话,虽没有明说,话里话外说他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对厂里的贡献有目共睹,现在厂里有了困难,希望他发扬一下蜡烛精神。而他确实已经燃烧了么多年,该休息一下了。老宋心里很不是滋味,说道:“我是老工人了不假,可也不是厂里的累赘。我技术过关,从没有过事假病假,合同期限也还有4年,我还是职工代表按规定不应该和我解除合同”。厂长说:“现在不是情况特殊吗,厂里规定50岁以上的老工人一律解除合同”

【评析】集体合同的订立过程是企业职工代表组织职工实现民主权利的过程,使企业职工代表与企业行政方协商对话的过程。在集体合同的履行期间,职工代表通常还要代表职工对企业的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免不了有得罪企业或领导的情况。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国家在《集体合同规定》中专门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合同期内在担任代表之日起5年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企业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所谓严重过失,即可与职工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包括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合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本案中企业以裁员为名与老宋解除合同是不对的。

四、操作实务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关于集体合同的职能

集体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都应该按照属地原则向主管的劳动行政部门报送、备案、审查。集体劳动合同只有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才能生效。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规定,市和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开展集体协商,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2.集体合同须知

不仅规定本企业的一般劳动和生活条件,而且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的特点。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集体合同规定了本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个人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无效部分以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代替。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侵害了工会和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物质赔偿责任

3.集体合同草案生效程序

经集体协商双方协商一致的,形成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并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4.集体合同生效程序

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的首席代表签字,并自双方签字之日起十日内,由用人单位向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自备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集体合同协商、生效发生争议处理

集体劳动合同在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组织等三方面的人员,共同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集体合同一经生效,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履行。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对方通报,协商处理。

五、相关法规

1.对集体合同签订及其内容要求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33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35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18条 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2.对于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规定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

第28条 因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用人单位工会可以就解决争议问题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

第29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用人单位工会应当提请上级工会协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第30条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级工会依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办法参与处理。

3.对集体协商代表产生、及资格的规定 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

第7条 本条例所称集体协商代表(以下简称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对等,一般为三至十人,并各自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第8条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征求职工意见后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或者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协商代表民主推举产生。第9条 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委派。

用人单位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者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

第10条 用人单位和职工一方可以委托本单位以外的有关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参加协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协商代表的三分之一。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担任。

第11条 协商代表产生后,应当在集体协商前在本单位公布。4.对集体合同协商员工代表的保护规定 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

第17条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职工协商代表的工作岗位。因工作需要确需变更协商代表的工作岗位,应当事先征求本单位工会的意见,并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18条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协商代表本人要求顺延劳动合同期限的,用人单位应当将其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

第19条 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

(二)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对集体合同订立、生效及履行的规定 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

第4条 进行集体协商,签订、履行集体合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并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合作、兼顾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

第32条 协商双方的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集体合同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二十日内给以书面答复,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或者拖延集体协商;一方就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裁减人员等事项要求集体协商的,另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拖延。第36条 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三年。

第37条 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出现事先未预料的情形时,可以中止协商,双方应当协商确定下次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中止协商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38条经集体协商双方协商一致的,形成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并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第39条 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的首席代表签字,并自双方签字之日起十日内,由用人单位向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自备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40条 集体合同一经生效,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履行。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对方通报,协商处理。

第41条 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建立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集体合同一方或者双方每年至少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6.关于集体合同的变更、终止、续订的规定 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

第42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或者解除集体合同:

(一)双方协商一致的;

(二)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者解除条件出现的;

(三)订立集体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四)因不可抗力致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43条 集体合同期满前三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续订的要求,双方同意续订集体合同的,协商续订集体合同。

续订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规定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订立程序。

第4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集体合同终止:

(一)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二)集体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

(三)集体合同期满后,一方不同意续订集体合同的。

第四十五条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7.关于集体合同报送、审查的规定

《关于规范集体合同报送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一、集体合同报送程序和要求

1、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在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集体合同文本和与之相关的材料等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2、集体合同相关材料包括:(1)《集体合同送审呈报表》;(2)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符合法律、法规的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3)集体协商要约书和承诺方的书面答复书;(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企业工会社团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5)协商代表人员花名册;(6)职工方协商代表劳动合同书复印件;(7)职工方协商代表产生过程的书面材料;(8)协商会议记录原件;(9)集体合同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决议;(10)双方首席代表如属指派或委托,应附相关证明。

3、集体合同报送时,用人单位应填写《集体合同送审呈报表》(一式二份),注明报送时间、报送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集体合同审查机构应按要求查验集体合同相关资料是否齐全。资料齐全的,应在《集体合同送审呈报表》上签注收件人、收件时间。资料不齐全,退回用人单位补齐后,再签收。《集体合同送审呈报表》一份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集体合同审查机构留存,另一份反馈给用人单位。

二、集体合同审查程序和要求

1、集体合同审查管理按现代的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

2、集体合同审查内容包括双方协商代表资格审查,集体合同签订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审查,以及集体合同文本、格式是否规范的审查。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签收之日起15日内,应对集体合同提出审查意见,制作《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一式三份,两份送达用人单位,并注明用人单位签收人,签收时间。

4、对集体合同文本中工资协商内容不具体,或者签订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内容原则条款较多、实际操作难以落实的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时应明确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用人单位完善协商内容,修改或整改集体合同文本。

5、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的集体合同为无效合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送达的《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中明确提出修改或整改意见的,用人单位应及时修改或整改。修改或整改集体合同文本,按上述程序重新报送审查。

6、集体合同审查机构应将用人单位报送的有关资料连同《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一并存档。

7、今后每年组织一次对各地集体合同审查工作的检查。

六、问与答

1.问:集体协商要求多少天内答复?

《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规定,集体协商双方的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合同的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集体协商的要求,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给以书面答复,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或拖延集体协商,一方就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裁减人员等事项提出的集体协商,另一方不得拒绝或拖延。

2.问:集体合同的内容有什么?

答:主要包括:

(一)劳动标准条件规范部分,是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对个人劳动合同起制约作用。主要有以下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与休假、保险待遇、生活福利、职业培训、劳动纪律、劳动保护等。

(二)过渡性规定,主要包括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解决措施,以及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办法等。

(三)集体合同文本本身的规定,包括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变更解除条件等。

3.问: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答:1.目的不同。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个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个人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利用合同制度实现和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主体是雇主或雇主团体与由工会代表的全体职工,在我国是企业与由企业工会(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代表的全体职工;个人劳动合同的主体是雇主与单个雇员,在我国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

3.内容不同。集体合同不仅规定本企业的一般劳动和生活条件,而且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的特点。个人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多是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个人劳动合同仅对劳动者个人有约束力。集体合同规定了本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个人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无效部分以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代替。

5.责任不同。集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如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侵害了工会和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物质赔偿责任;工会一方不履行集体合同的规定,一般只对上级工会和全体会员负道义上的责任,由上级工会给予批评教育,纠正违约的行为,以适当方式弥补因违约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但一般不承担物质赔偿责任。个人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约可导致另一方提前解除个人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因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时,应根据其后果及损失的大小,予以赔偿。

4.问:外单位人员能当协商代表吗?

答:可以。根据《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一方可以委托本单位以外的有关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参加协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协商代表的三分之一。”同时规定,“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担任。”

5.问: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的有什么保护措施?

答:主要有:(1)企业内部的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2)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除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3)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冯翠玲

第二篇:如何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书》及相应的补充协议

如何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书》及相应的补充协议?

按照规定,期货经纪公司在接受客户进行期货交易之前必须与客户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书》,而且,为了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保障合同真实持有人的切身利益,合同书必须当面签署。通常,这种签署是在公司营业场所进行的。然而遇有特殊情况,期货经纪公司也会派出员工到客户处,与客户当面签署合同。

个人开户比较简单,只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及留下复印件,并在合同及相应的补充协议上签字就可以了。如果指定事项中有他人,则该人的身份证也得提供并留下复印件,并且还应该在合同上留存印鉴或签名样卡。

法人开户应带齐前面曾经提到过的一系列证明材料,并由法人代表在该合同及相应的补充协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当指定事项中出现他人姓名时,则他人的身份证也得提供并留下复印件,同时还应该在合同上留存印鉴或签名样卡。如果法定代表人不能亲临现场,则应该有相应的书面授权书。

第三篇:工伤诉讼相应法规

工伤诉讼相应法规

1、权限审查:被告是否具有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法定职权和主体资格: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2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第十六条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第四条:第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分级管理,建立市和区县(自治县)政府两级责任分担机制。第十三条 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参保地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职工在参保地之外发生事故,参保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委托事故发生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受伤职工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本市用人单位由注册地或住所地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市外用人单位在本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由生产经营地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53-96年)劳动部1953年1月26日公布试行《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 工人职员在下列情况下负伤、残废或死亡时,应享受因工负伤、残废或死亡的待遇:第三项:关于因工或非因工的确定,由工会小组据实报告工会基层委员会劳动保险委员会(以下简称劳动保险委员会)审查确定后,报请工会基层委员会通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及工人职员本人或其供养直系亲属。如有不同意见时,应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机关迅速处理,但在未处理以前,应按工会基层委员会的通知办理。

(96-03)《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十条 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亲属没有可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由本企业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提出待遇申请。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企业不签字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申请。

(04-至今)《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 职工因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依法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参保地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书面申请。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提出工伤认定书面申请的,用人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参保地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对有正当理由的,申请时限最多可以延长30日。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直接向参保地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书面申请。

2、事实审查:即被告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主要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工伤保险有关规定处理意见的函》(人社厅函[2011]339号)关于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如何理解和适用问题,经征得国务院法制办和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并商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提出如下处理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该条规定的“上下班途中”是指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和合理的上下班路途。

二、该条规定的“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包括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和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其中,“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固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三、“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认定应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司法机关,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组织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为依据。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3、法律审查:即被告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适用法律规范是否正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四条、“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行政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第八条 建筑业企业对建筑工程进行发包、分包的,工伤赔偿责任的承担应根据以下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一)凡发包给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其他企业的,承包方应对其使用的人员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二)凡发包给无用工主体资格的其他单位或自然人的,应认定发包方与该单位或自然人使用的人员存在劳动关系,并由发包方对该单位或自然人所使用的人员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建筑业企业违反规定将工程发包、分包给无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自然人的,该单位或自然人拖欠其使用的人员工资的,参照前款第(二)项的精神办理。

无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自然人使用的人员依据本条第一款(二)项、第二款的规定向发包方主张工伤赔偿、工资偿付以外权利的,人民法院不应支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4、程序审查:即被告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是否违反法定程序。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5、目的审查:即被告是否存在滥用职权、超越职权的行为。

6、职业病认定为工伤后只能报诊断为职业病后的费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1号)(2013年4月10日)第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负责。第二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论。第二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论……

第二十三条 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二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法提请用人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前应当中止职业病诊断。第三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后,应当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二)诊断结论。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载明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

(三)诊断时间: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第四十六条 根据职业病鉴定工作需要,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向有关单位调取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应当如实、及时提供。专家组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必要时可以组织进行医学检查。需要了解被鉴定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或者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的,在现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作出前,职业病鉴定应当中止。职业病鉴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专家组进行职业病鉴定时,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人员旁听职业病鉴定会。所有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人员应当依法保护被鉴定人的个人隐私。第六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

(一)病人的职业史;

(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三)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职业病诊断争议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7、《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曾经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当时没有发现罹患职业病、离开工作岗位后被诊断或鉴定为职业病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一)办理退休手续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退休人员;

(二)劳动或聘用合同期满后或者本人提出而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前款第(一)项人员符合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条件的,按就高原则以本人退休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或者确诊职业病前12个月的月平均养老金为基数计发。前款第(二)项人员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按《条例》规定应以本人工资作为基数享受相关待遇的,按本人终止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发。

8、受伤后,看病及病假后给前12个月平均工资,病假完后到鉴定期间是给不低于病假工资的工资。

9、《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发现该申请不符合《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受理条件的,应当驳回该工伤认定申请,对申请人出具《驳回工伤认定申请通知书》,并说明理由、告知诉权。第五十五条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已经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1996年以前的尘肺工伤都是依据当时的矽肺证享受工伤待遇。

第四篇:氧气、乙炔的使用安全规程及相应法规

乙炔、氧气的使用

1.1 进行乙炔、氧气焊割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1.2 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瓶应垂直固定放置,放置在露天的气瓶,应用帐棚或轻便的板棚遮护,以免受到阳光的爆晒。

1.3 严禁将电源线搭放在氧气瓶、乙炔瓶设备和管线上。

1.4 乙炔和氧气软管在工作中应防止沾染油脂或触及金属熔渣。

1.5 禁止把乙炔及氧气软管放在高温管道上。不得把重物、热物压在软管上,也不得把软管放在运输道上,不得把软管和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

1.6 乙炔气瓶禁止放在高温设备附近,应距离明火10米以上,使用中应与氧气瓶保持8米以上距离。

1.7 乙炔瓶上应装阻火器,防止回火并经常检查,以防阻火器失灵。

1.8 乙炔管道应装薄膜安全阀,安全阀应装在安全可靠的地点,以免伤人及引起火灾。

1.9 在连接减压器前,应将氧气瓶的输气阀门开启四分之一转,吹洗1-2秒钟,然后用专用的扳手安上减压器。工作人员应站在阀门连接头的侧方。

1.10 气瓶上的阀门或减压气门,若发现有毛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修理。

1.11 在接受氧气瓶时,应检查印在瓶上的试验日期及试验机构的鉴定。过期或未经过水压试验或试验不合格者不准使用。

1.12 运到现场的氧气瓶,必须验收检查。如有油脂痕迹,应立即擦拭干净;如缺少保险帽或气门上缺少封口螺丝或有其它缺陷,应在瓶上注明“注意!瓶内装满氧气”,退回发货单位。

1.13 氧气瓶应涂天蓝色,用黑颜色标明“氧气”字样;乙炔气瓶应涂白色,并用红色标明“乙炔”字样。气瓶在保管、使用中,严禁改变气瓶的涂色和标志,以防止层涂色脱落造成误充气。

1.14 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0.196千帕,不准再使用。用过的瓶上应写明“空瓶”。

1.15 氧气阀门只准使用专用扳手开启,不准使用凿子、锤子开启。乙炔阀门须用特殊的键开启。

1.16 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两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

1.17 严禁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1.18 在焊接中禁止将带有油迹的衣服、手套或其它沾有油脂的工具、物品与氧气瓶软管及接头相接触。

乙炔瓶、氧气瓶储存:

2.1 储存气瓶的仓库应具有耐火性能,门窗应向外开,装配的玻璃应用毛玻璃或涂以白漆,地面应该平坦不滑,撞击时不会发出火花。

2.2 储存气瓶仓库周围10米以内不得堆置可燃物品,不得进行锻造、焊接等明火工作,也不得吸烟。

2.3 仓库内应设架子,使气瓶垂直立放,空的气瓶可以平放堆叠,但每一层都应垫有木制或金属制的型板,堆叠高度不得超过1.5米。

2.4 氧气瓶不准与乙炔气瓶或其它可燃气体的气瓶储存在同一仓库内。

2.5 储存气瓶的仓库内不准有取暖设备。

2.6 储存气瓶的仓库内,必须备有消防用具,并应采取防爆的照明,室内通风良好。3 乙炔瓶、氧气瓶的搬运:

3.1 气瓶搬运应使用专门的抬架或手推车。

3.2 运输气瓶时应做好防止互相撞击的措施。

3.3 全部气瓶的气门都应朝向一面。

3.4 用汽车运输气瓶时,气瓶不准顺车厢纵向放置,应横向放置。气瓶押运人员应坐在司机驾驶室内,不准坐在车厢内。

3.5 为防止气瓶在运输途中滚动,应将其可靠地固定住。

3.6 用汽车敞车运输气瓶时,应用帆布遮盖,以防止烈日爆晒。

3.7 不论是已充气或空的气瓶,应将瓶颈上的保险帽和气门侧面连接头的螺帽盖盖好后才许运输。

3.8 运送气瓶时,必须保证气瓶不致沾染油脂、沥青等。

3.9 严禁把氧气瓶及乙炔瓶放在一起运送,也不准与易燃物品或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一起运送。

乙炔和氧气瓶要分别存放,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7米;两者之间的平行距离距明火的火源点要在10米以上,气瓶不可露天暴晒;不得在高压线下建库;库房距有明火的火源点10米以上,还必须考虑常年风向,应建在火源点的上风向;室内保持通风,当室内气温高于35度时要进行机械通风(采用防爆电器);室内不得存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和氧化剂。气瓶下面不需放置绝缘垫之类的物品,可以气瓶外表的残余静电释放。露天存放气瓶时要用遮阳物遮盖防止暴晒使气瓶温度升高引起气体升压,乙炔气瓶放置时必须竖立放置,最好用固定支架支撑,防止倾倒后瓶内丙酮流出而发生燃爆事故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溶解乙炔气瓶(以下简称乙炔瓶)的安全监察,保 证乙炔瓶的安全使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钢质瓶体内装有多孔填料和溶剂、可重复充装 乙炔气的移动式乙炔瓶。

本规程不适用于盛装乙炔气体的固定式压力容器。

第三条 本规程的规定,是对乙炔瓶安全的基本要求,乙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检验、运输、储存和使用等,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本规程。各级劳动部门负责监 督检查。

第四条 研制、开发乙炔瓶产品,其技术要求如与本规程不符合,征 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同意后,应在试验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基 础上,进行产品试制与鉴定。试制时应连续生产不得少于四个批量的产品。试制产品经省级劳动部门和同级主管部门同意,在指定的范围和规定的 时间内试用,同时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试用期满后,按本规程附录1《溶解乙炔气瓶技术鉴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完成后,试制者应将鉴定资料和产品设计文件报劳动部锅炉压力 容器安全监督局审查。

第五条 进口乙炔瓶的监督管理,按国家商检局和原劳动人事部颁发 的《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经监督检验合格的进口乙炔瓶,由检验单位出具检验报告,并按《锅 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钢印管理规则(试行)》的规定逐只打监督检验钢印。进口乙炔瓶的充装、运输、储存、使用和定期检验等,应符合本规程的 规定。外表面的颜色、字色、字样及排列,应符合GB7144《气瓶颜 色标记》的规定。

【章名】 第二章 设 计

第六条 乙炔瓶的设计,实行设计文件审批制度。乙炔瓶的设计文件 由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审批。

经审批的设计文件,在总图和瓶体图上盖审批标记。审批标记如下: ------------------------| 劳动部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 气瓶设计审查批准专用

章 ||----------------------| | 劳锅局审字第××号 ||------- ---------------|| 年 月 日

|------------------------

第七条 由乙炔瓶的制造单位向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提出 审批乙炔瓶设计文件的申请。

乙炔瓶设计文件至少包括:

1.设计任务书;

2.设计图样;

3.设计计算书及设计参数的选定,应包括钢瓶(即乙炔瓶瓶体,下 同)的容积计算、强度计算、设计壁厚的选定和必要的刚度校核,对于乙 炔瓶的有效容积计算、溶剂规定充装量和乙炔充装量的选定、易熔合金塞 泄放量计算等,必要时应提供试验验证资料;

4.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设计参数的选择与依据,填料的种类、特性 及其技术指标,主要生产工艺和检验要求等;

5.使用说明书,应包括充装、运输、储存、使用要求,安全操作和 常见故障处理要点等;

6.标准化审查报告;

7.审批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技术资料。

第八条 钢瓶的设计和材料选用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 规定,但钢瓶的规格、水压试验压力和气密性试验压力,应符合GB11 638《溶解乙炔气瓶》或相应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九条 对填料的要求:

1.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与乙炔、溶剂、钢瓶或附件发生化学反应或 产生损害。

2.不得有穿透性裂纹或溃散。填料上方的导流孔内,必须填满合适 的填充物。

3.孔隙率、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孔洞、与瓶壁总间隙等技术要求,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4.按规定要求充装溶剂和乙炔气的乙炔瓶,其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十条 对溶剂的要求:

1.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与填料、乙炔、钢瓶或附件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得影响乙炔的产品质量。

2.溶剂的品质,必须保证乙炔瓶在充装了规定量的溶剂和乙炔的条 件下,通过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试验验证,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的规定。

第十一条 每只乙炔瓶必须设置符合GB8337《气瓶用易熔合金 塞》规定的易熔合金塞。公称容积大于10L的乙炔瓶应不少于2只;公 称容积小于等于10L的乙炔瓶应不少于1只。

第十二条 乙炔瓶的公称容积大于等于10L时,应配有固定式瓶帽 和二只防震圈;瓶底不能自行直立的,应装配底座。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按照本规程第六条的规定,重新办 理设计文件审批手续:

1.改变钢瓶主体材料牌号;

2.改变钢瓶设计壁厚;

3.改变钢瓶结构、形状和容积。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按照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合格后,按本规程第六条的规定,重新办理设计文件 审批手续:

1.乙炔瓶填料的配方或制造工艺有较大变化,影响乙炔瓶的质量或 性能;

2.改变易熔合金塞的数量、孔径或安装位置;

3.改变溶剂种类或规定充装量;

4.增加乙炔充装量。

【章名】 第三章 制 造

第十五条 乙炔瓶制造单位,必须持有劳动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并 按批准的范围制造。

第十六条 乙炔瓶正式投产前,应该进行技术鉴定并取得鉴定合格证 书。乙炔瓶的技术鉴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1《溶解乙炔气瓶技术鉴定的内 容和要求》,并应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按照本规程附录1《溶解乙炔气瓶 技术鉴定的内容和要求》重新进行技术鉴定。鉴定通过后,应将鉴定资料 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1.正常生产满五年;

2.中断生产超过六个月;

3.产品安全质量出现严重问题。

第十八条 改变乙炔瓶钢瓶的冷、热加工,焊接,热处理等主要制造 工艺时,应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附录3《气瓶技术鉴定内容和要求 》重新进行钢瓶的技术鉴定。鉴定通过后,应将鉴定资料报劳动部锅炉压 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十九条 乙炔瓶应按批组织生产,组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乙炔瓶按照同一设计,同一规格,同一填料配方,同一制造工艺,同一钢瓶批号连续生产的要求分批。

2.公称容积大于等于10L的乙炔瓶,每批不得多于500只;公 积容积小于10L的乙炔瓶,每批不得多于200只。

3.在同一蒸压釜或专用加热装置内进行填料蒸压的乙炔瓶不得跨批。

4.钢瓶数量不足时,允许组成混合批。每一混合批中最多含三个批 号的钢瓶(不包括回用钢瓶)。混合批应在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中注明钢 瓶批号及其数量。

第二十条 制造钢瓶的材料,必须是列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气瓶 用钢。采用新研制的钢材试制乙炔瓶前,气瓶制造单位应向劳动部锅炉压 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提出申请,并按批准的材料牌号和数量参照本规程第四 条进行试制和技术鉴定。

第二十一条 乙炔瓶填料用原材料,应按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规定进行复验。制造厂应制定严格的填料配制、蒸压和烘干工艺操作规程。生产操作时,应认真执行并做好生产记录。

第二十二条 乙炔瓶制造质量的检验和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及合格标 准,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

第二十三条 钢瓶阀座、易熔合金塞座的螺纹型式、规格和加工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瓶阀座的螺纹采用GB8335《气瓶专用螺纹》中规定的圆 锥螺纹。

2.易熔合金塞座的螺纹采用GB8335《气瓶专用螺纹》中规定 的PZ19.2圆锥螺纹;或采用GB7306《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中规定的Rc1/4或Rc1/8圆锥螺纹。

第二十四条 乙炔瓶的钢印必须准确、清晰和排列整齐。钢印标记的 内容和位置,应符合本规程附录2《溶解乙炔气瓶的钢印标记和检验色标 》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乙炔瓶外表面为白色,并在“制造钢印标记”(见本规 程附录2图1)一侧的瓶体上环向横写“乙炔”,轴向竖写“不可近火”。其瓶色、字色、字样及排列,应符合GB7144《气瓶颜色标记》的 规定。

第二十六条 乙炔瓶出厂时应配齐附件。所配附件应符合本规程第四 章和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乙炔瓶出厂时,制造单位应逐只出具产品合格证,按批 出具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 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章名】 第四章 附 件

第二十八条 乙炔瓶附件包括瓶阀、易熔合金塞、瓶帽、防震圈和检 验标记环。附件的设计、制造,应符合本规程和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凡与乙炔接触的附件,严禁选用含铜量大于70%的铜 合金,以及银、锌、镉及其合金材料。

第三十条 瓶阀应满足下列要求:

1.瓶阀与钢瓶阀座连接的螺纹,必须与钢瓶阀座内螺纹匹配,并符 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2.同一制造单位生产的同一规格、型号的瓶阀,重量允差不超过5 %;

3.瓶阀出厂时,应逐只出具合格证,并应注明旋紧力矩。

第三十一条 易熔合金塞应满足下列要求:

1.易熔合金塞与钢瓶塞座连接的螺纹,必须与塞座内螺纹匹配,并 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保证密封性;

2.易熔合金塞的动作温度为100℃±5℃;

3.易熔合金塞塞体应采用含铜量不大于70%的铜合金制造。

第三十二条 瓶帽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是固定式的,亦即不拆卸瓶帽就能方便地对乙炔瓶进行充装溶 剂、乙炔和使用等操作;

2.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有效地保护瓶阀,且不积存气、液,并容 易清除污物;

3.不得采用灰口铸铁制造;

4.在明显处标注出重量值。同一单位制造的、同一规格的瓶帽,重 量允差不超过5%。

第三十三条 防震圈应满足下列要求:

1.能紧密套在瓶体上,不松脱、不滑落;

2.在明显处标注出重量值,同一单位制造的、同一规格的防震圈,重量允差不超过5%;

3.除用户要求自配者外,新乙炔瓶出厂,应由乙炔瓶制造单位配齐 防震圈。

第三十四条 检验标记环应满足下列要求:

1.铝或铝合金制;

2.套在瓶阀与阀座之间,能在固定瓶帽中转动。

【章名】 第五章 充 装

第三十五条 乙炔瓶充装单位应向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 察机构提出充装注册登记书面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充装注册登 记证。未办理注册登记的,不得从事乙炔瓶充装工作。

乙炔瓶充装注册登记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前,乙炔瓶充装单位应 重新办理注册登记,逾期不办者,停止充装工作或取消充装资格。

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应按汇总本辖区乙炔 瓶充装单位注册登记情况,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三十六条 乙炔瓶充装单位必须保证乙炔瓶充装安全和充装质量。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保证充装安全的管理体系和必要的管理制度;

2.有熟悉乙炔瓶充装安全技术的管理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 员;

3.有符合规定的场地、设施、工装设备和测试手段;

4.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三十七条 乙炔瓶实行固定充装单位制度。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 乙炔瓶,不得回收和充装。

1.乙炔瓶充装单位应列出固定在本单位充装的乙炔瓶用户名单,报 送所在地的地、市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以后每年 11月1日前将当年的变动情况报送一次。

2.乙炔瓶充装单位对固定在本单位充装的乙炔瓶,应逐只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乙炔瓶编号,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定期检验记录,充装记录等;

3.乙炔瓶充装单位要保证固定在本单位充装的乙炔瓶定期进行检验,保证及时补加溶剂,保证充装质量和充装安全,做好用户服务工作;

4.乙炔瓶用户要就地就近选择充装单位,不购买、不使用违反规定 充装的、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不完全的乙炔瓶;

5.严禁违反规定充装乙炔瓶,严禁销售质量不合格的乙炔瓶。

第三十八条 用户改变固定充装单位时,应办理乙炔瓶和其档案的转 户手续。

用户临时改变充装单位时,可不办理转户手续,但充装单位应对临时 用户的乙炔瓶作出标记,单独充装和存放。

第三十九条 乙炔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进行充装:

1.无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乙炔瓶;

2.不符合本规程第五条规定的进口乙炔瓶;

3.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保存的乙炔瓶(临时改变充装单位的除外)。

第四十条 乙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有专职人员对乙炔瓶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填写在充装记录中,并由检查人签字。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先进行处理或检验,否则严禁充装:

1.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

2.超过检验期限的;

3.颜色标记不符合GB7144规定的或表面漆色脱落严重的;

4.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5.瓶内无剩余压力或怀疑混入其他气体的;

6.瓶内溶剂重量不符合GB13591《溶解乙炔充装规定》要求 的;

7.经外机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进行检验的;

8.首次充装或经装卸瓶阀、易熔合金塞后,未经置换合格的。

第四十一条 乙炔瓶充装前,必须按GB13591《溶解乙炔充装 规定》测定溶剂补加量。乙炔瓶补加溶剂后,必须对瓶内溶剂量进行复核。

第四十二条 乙炔瓶的充装操作:

1.充装容积流速应进行适当控制,一般

3应小于0.015m /h·L;

2.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充装时可以用自来水喷淋冷却,也可 以强制冷却;

3.一般分两次充装,中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8小时。

第四十三条 乙炔瓶充装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1.乙炔充装量和静置8小时后的瓶内压力,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 规定;

2.不得有泄露或其他异常现象。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乙炔瓶严禁出厂,并应妥善处理。

第四十四条 乙炔瓶充装单位应逐只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 括:充装前检查结果、充装日期、充装间室温、乙炔瓶编号、皮重、实重、剩余压力、剩余乙炔量、溶剂补加量、乙炔充装量、静置后压力、发生 的问题及处理结果、操作者签字等。乙炔瓶充装记录应至少保存12个月。

第四十五条 乙炔瓶的充装单位应负责保护好乙炔瓶的外表面颜色标 记,并应做好使用中受损漆层的修复工作。

第四十六条 乙炔瓶的充装单位应保持充装前的检查人员和充装时的 操作人员相对稳定,并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教育。

第四十七条 乙炔瓶充装单位应积极采用计算机管理乙炔瓶档案和充 装记录。

第四十八条 乙炔瓶充装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机构,应加强对充装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年至少抽查一次,抽 查的重点是:固定充装制度执行情况,充装安全与充装质量,安全制度的 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抽查结果应书面报告 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第四十九条 乙炔瓶充装单位违反本规程的规定,由劳动部门锅炉压 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出批评,令其改正;对屡犯不改的,由省级劳动部 门撤销其充装注册登记证。

乙炔瓶充装单位不遵守、不执行本规程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致使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的,应依照法律的规定追究其经济责任和刑事责 任。

【章名】 第六章 定期检验

第五十条 承担乙炔瓶定期检验的单位,应符合GB12135《气 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劳动部有关规定经资格审查取得乙 炔瓶定期检查资格,方可检验乙炔瓶。

从事乙炔瓶检验的检验员,应按劳动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 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进行资格鉴定考核,取得含有Q项检验资格的检验员 证。

第五十一条 乙炔瓶定期检验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进行乙炔瓶的定期检验;

2.对乙炔瓶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3.进行乙炔瓶的表面除锈和涂敷;

4.对报废乙炔瓶进行破坏性处理;

5.对乙炔瓶检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第五十二条 乙炔瓶的定期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库存或停用周期 超过三年的乙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第五十三条 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提前进 行检验:

1.瓶体或附件严重腐蚀、损伤或变形;

2.对瓶内填料、溶剂的质量有怀疑;

3.乙炔瓶皮重异常;

4.有回火、烧灼或表面漆色发黑的痕迹;

5.充装时瓶壁温度异常;

6.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提前检验的。

第五十四条 乙炔瓶定期检验,必须逐只进行。定期检验的项目和要 求以及检验后的处理,应符合GB13076《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 评定》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检验合格的乙炔瓶,检验单位应按本规程附录2《溶解乙炔气瓶钢印 标记和检验色标》的规定打检验钢印标记的涂检验色标。

第五十五条 乙炔瓶经定期检验,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应予报废。检验 单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报废处理:

1.出具《溶解乙炔气瓶判废通知书》,交乙炔瓶送检单位;

2.在乙炔瓶上打报废钢印;

3.对报废乙炔瓶进行破坏性处理。

对于填料报废而钢瓶仍可安全使用的乙炔瓶,可只对填料做破坏性处 理,但应作出标记,予以严格隔离。待积累到一定数量,造册向所在地的 地、市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再将钢瓶送乙炔瓶原 制造单位回用。

第五十六条 乙炔瓶检验单位应认真填写GB13076《溶解乙炔 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规定的《溶解乙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综合记录表》、《溶解乙炔气瓶履历表》。采用计算机乙炔瓶检验工作的,其软件必须 能与省级的或全国的统一软件兼容。

第五十七条 乙炔瓶检验单位应根据省级劳动部门的要求,按报 告乙炔瓶的检验工作情况。省级劳动部门应于每年年底汇总,上报劳动部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章名】 第七章 运输、储存和使用

第五十八条 乙炔瓶的运输、储存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 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五十九条 运输、储存和使用乙炔瓶的单位必须加强对运输、储存 和使用乙炔瓶的安全管理,并做到:

1.有专职人员负责乙炔瓶的安全工作;

2.根据本规程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3.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4.定期对乙炔瓶的运输(含装卸、押运、驾驶)、储存和使用人员 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实际操作培训。

第六十条 运输乙炔瓶的车、船和储存、使用乙炔瓶的场所,应符合 公安和交通部门的规定。汽车运输乙炔瓶时,还应遵守JT3130《汽 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规定。储存、使用乙炔瓶的场所还应按照GBJ 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配置灭火器材,但不得配置和 使用化学泡沫灭火器。乙炔瓶瓶库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GBJ16《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50031《乙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六十一条 运输、储存和使用乙炔瓶时,应避免烘烤和曝晒,环境 温度一般不超过40℃。不能保证时,应采取遮阳或喷淋措施降温。

第六十二条 运输和装卸乙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1.运输车、船要有明显的危险物品运输标志;严禁无关人员搭乘; 必须经过市区时,按照当地公安机关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

2.运输车、船严禁停靠在人口稠密区、重要机关和有明火的场所; 中途停靠时,驾驶员和押运人员不得同时离开;

3.不应长途运输装有乙炔气的乙炔瓶;

4.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和倒置;

5.吊装乙炔瓶应使用专用夹具,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 ;

6.应带好瓶帽。立放时,应妥善固定,且厢体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 三分之二;横放时,乙炔瓶头部应方向一致,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厢体高 度;

7.装卸现场严禁烟火,必须配备灭火器。

第六十三条 储存乙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使用乙炔瓶的现场,乙炔气的存储不

3得超过30m(相当5瓶,指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瓶,下同);

2.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30m 时,应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隔离 出单独的储存间,其中一面应为固定墙壁;乙炔气的储存量超

3过240m(相当40瓶)时,应建造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储 瓶仓库,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否则应以防火墙隔开;

3.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避免阳光直射,并应避开放射性 射线源,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4.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不得 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5.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并设置“乙炔危险” “严禁烟火”的标志;

6.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整齐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7.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8.乙炔瓶储存时,应保持直立位置,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9.乙炔瓶不得储存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第六十四条 使用乙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使用前,应对钢印标记、颜色标记及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凡是不 符合规定的乙炔瓶不准使用;

2.乙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不 得小于10m(高空作业时,此距离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距离);

3.乙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 用;

4.乙炔瓶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或有放射性射线源的场所使用;

5.乙炔瓶严禁敲击、碰撞,严禁在瓶体上引弧,严禁将乙炔瓶放置 在电绝缘体上使用;

6.应采取措施防止乙炔瓶受曝晒或受烘烤,严禁用40℃以上的热 火或其他热源对乙炔瓶进行加热;

7.移动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 一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材料隔板隔开;

8.瓶阀出口处必须配置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正常使用时,减压器指示的放气压力不得超过0.15MPa,放气流量不得超过

30.05m /h·L。如需较大流量时,应采用多只乙炔瓶汇流 供气;

9.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瓶瓶阀的专用搬手,应始终装在阀 上。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瓶瓶阀,严禁手 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瓶瓶阀;

10.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发现泄露要及时处理,严禁在泄露的情况 下使用;

11.乙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0.05MPa的剩 余压力。

第六十五条 使用乙炔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对瓶阀、易熔合金塞 等附件进行修理或更换,严禁对在用乙炔瓶瓶体和底座进行焊接修理。

【章名】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本规程的附录与正文同等有效。

第六十七条 乙炔瓶发生事故时,发生事故单位必须按照《锅炉压力 容器事故报告办法》,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第六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 况,制订实施办法,并报劳动部备案。

第六十九条 本规程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第七十条 本规程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保密协议书(与合作单位签署)

保密协议书

甲方: 注册地址: 乙方: 注册地址:

鉴于:

甲方与乙方就 事项达成合作意向,为促进双方在指定领域的业务开发与商务合作,甲方同意向乙方披露自身的保密信息。为了明确乙方的保密义务,有效保护甲方的保密信息,防止该保密信息被公开披露或以其他任何形式泄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友好协商,签订本保密协议。

三方处获得;

(3)由

6.2 本协议项下的保密义务,在双方合作过程中持续有效,且不因本合作业务终止而消灭。如保密信息因乙方之外的原因而成为公知信息,本协议对该部分保密信息自动失效。

下载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知识点

    集体协商制度 1、集体协商制度基本内容(4项规则) 协商原则、规则;代表产生及权利与义务;协商形式、程序、内容及结果;争议处理 2、国外集体协商制度 1860年英国)、基本法律制度 平......

    安全形势与法规探讨

    非煤矿山 安全形势与法规探讨 (讲课稿) 基本情况 四川现有金属非金属矿山4120个(含在建矿山、尾矿库),其中:持证的矿山3184个,尾矿库136座;安证失效的矿山246个,未实施许可的矿山253......

    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学习笔记 本节重点把握: 1.总体3个层次; 2.每一层次分别由谁制定; 3.每个层次包含什么; 4.反过来,《×××》属于哪个层次。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1......

    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 了解马克思列宁......

    《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考试大纲 总体目标: 通过本科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使考生成为精通业务知识、熟悉......

    行政管理与法规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1、改革机构,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2、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3、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艺术4、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素质5、实行激励原则,调动人的......

    与旅行社签署合同注意事项2010-12-1

    1、 日程 行程表中应注明出团、返回的时间以及各旅游环节的时间,其中包括:景点、购物、就餐和入住时间等等。 2、 观光娱乐 明确观光娱乐景点及停留时间。 注:事先弄清楚旅游目......

    辽宁省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条例

           【法规标题】辽宁省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规定 【颁布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令2007年第202号 【颁布时间】2007-1-15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http://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