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市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大人社发„2010‟207号
关于全市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各区、市、县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先导区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局,市直各单位:
为做好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根据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大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大人社发„2010‟206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精神,现就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主体岗位类别确定问题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应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量、编制结构和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人员结构等因素,由单位申请确定主体岗位类别,并合理界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其中:卫生事业单位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应按照中小学编制标准,原则上以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确定,普通初中教师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普通小学教师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教师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幼儿园教师岗位占幼儿园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8%;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业专业技术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完成后,除单位因其社会功能变化、职责任务调整、人员编制增减等原因外,单位的主体岗位类别、三类岗位间的结构比例和具体岗位数额一般不再作调整。
二、关于岗位设置基数问题
(三)事业单位岗位设臵,以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编制为基数。因政策性安臵人员、引进人才等事由,经批准超编用人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暂以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为基数,超出编制数设臵的岗位,须逐步予以核销。
三、关于管理岗位设置问题
(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臵中,对大连副局级及以上普通管理岗位的设臵,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执行。大连副局级事业单位五级及以下普通管理岗位的设臵,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的机构规格相当于正处级或副处级建制的事业单位普通管理岗位结构比例执行。
(五)普通管理岗位聘用中涉及干部人事管理权限问题,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关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问题
(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的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1:3:6。其中,市属事业单位不超过2:4:4;区市县属事业单位不超过1:3:6;街道办事处(乡镇)属事业单位不超过0.5:3:6.5。
五、关于工勤技能岗位设置问题
(七)经批准,科学研究、教学、医疗、农业技术、工程技术、实验等领域的工勤技能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设臵比例可略高于•实施办法‣规定的工勤技能岗位标准。
(八)对工勤技能岗位的管理,实行考评与聘用分开。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考评,聘用审批。
六、关于具有政工职务人员的岗位设置问题
(九)政工职务人员是管理岗位人员的组成部分,在岗位设臵时,以单位现有政工职务人员为基数,单独核定结构比例。高级政工师、政工师、助理政工师、政工员岗位的设臵,可比照专业技术岗位相应层级和等级的结构比例确定。即高级政工师可对应专业技术岗位5—7级,政工师对应8—10级,助理政工师对应11—12级,政工员对应13级。
(十)事业单位政工职务人员,也可按•实施办法‣关于岗位转聘的有关规定条件转聘到相应的岗位。
七、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的岗位设置问题
(十一)对安臵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被聘到相应岗位,不占该类岗位职数。但在岗位设臵实施时,其职务(级别)已晋升的,应占该类岗位的职数。
八、关于特设岗位设置问题
(十二)事业单位承担国家或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因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我市现行政策规定的高层次人才的,可申请设臵特设岗位。
九、关于人员编制较少单位岗位设置问题
(十三)对于规模小、人员较少、类型相近的事业单位,在按有关规定核定结构比例时可集中进行,也可并入类型相近且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中进行。其中,市属该类事业单位,其岗位结构比例由主管部门统一设臵和管理;区市县直属和所属该类事业单位,由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设臵和管理。
十、关于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问题
(十四)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核定及聘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管理,实行条件、程序、总量控制。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聘用,分直接聘用和评选聘用两种方式。
(十五)直接聘用: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科技发明奖一、二等奖的项目主持人;国家或省科技功勋奖获得者;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顶级专业人才,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可直接聘用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不占单位岗位数额。
(十六)评选聘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技术负责人、国家基金委员会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李四光奖获得者、十大拔尖技术人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范长江奖获得者、韬奋奖获得者、国家图书奖获得者、梅花大奖获得者、人民表演艺术家、奥运会冠军教练员等各行业国家级大奖获得者,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年左右,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聘用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占本单位岗位数额。
1.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我省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
2.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社会科学发展创新、文学艺术繁荣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并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杰出人才; 3.其他方面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业绩卓著、业内公认,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顶级人才。
(十七)评选聘用程序:
1.各事业单位根据评选聘用条件及有关规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推荐聘用人选;
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推荐的人选进行审核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行审查、评定和核准。3.各事业单位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结果聘用。
十一、关于在两类岗位同时聘用的问题
(十八)核定事业单位在两类岗位同时聘用人员的岗位设臵数量,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只限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臵的事业单位下一层级的内设机构)正职领导职数的50%核定。事业单位在两类岗位同时聘用的人员,由单位确定,应明确具体管理岗位,不得因人设岗。
十二、关于原已聘用人员未能重新聘用原岗位问题(十九)首次岗位设臵时,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设臵岗位后,原已聘用未能被重新聘用到原岗位的人员,若岗位已聘满,可超出本单位岗位数额在原岗位等级上聘用。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在原岗位层级最低等级上聘用。超出岗位数额聘用人员所占岗位出现空缺时,可采取“退二晋一”的办法聘用其他人员,以逐步过渡到按规定岗位数额聘用。
十三、关于待岗人员等级确定问题
(二十)事业单位在设臵岗位前,因各种原因未被聘用上岗的待岗人员,在首次岗位设臵时应参加岗位聘用,仍未被聘用的待岗人员按照待岗前所聘的职务职级确定岗位等级。未聘的待岗人员不占用本单位所聘等级职数。
十四、关于延聘人员的岗位管理问题
(二十一)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臵管理后,对按照管理权限批准原延长退休时间的人员,须占用单位岗位数额聘用。本意见公布前,本市关于延长退休时间的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十五、关于三类岗位人员的转岗聘用问题
(二十二)事业单位三类岗位人员转岗聘用,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情况下,按规定条件和程序进行聘用。其中,由工勤技能岗位转聘到管理岗位或转聘到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须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聘用。
(二十三)对由工勤岗位转聘到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的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聘用满10年(含10年)且在所聘岗位退休(退职)的,可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十六、关于从2006年7月1日至《实施办法》公布之日期间退休人员的定级问题
(二十四)对于2006年7月1日至•实施办法‣公布之日期间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含已达到退休年龄应办理而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以及按大人发„2006‟43号文件规定办理的提前离岗休息人员),参照本单位在职人员的岗位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岗位聘用条件等有关规定一次性单独调整退休待遇或岗位工资。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原聘岗位(职务)层级的等级内调整;管理人员可在原职务(岗位)的上一等级调整;工勤技能人员可在原技术等级的上一等级调整(需获得上一等级技术等级证书)。上述人员调整退休待遇或岗位工资的时间,应与本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调整时间一致。提前离岗休息人员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所调整的岗位工资记入本人工资档案中。
十七、关于在岗人员工资和退休人员待遇问题
(二十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岗位类别未发生变动的,若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若原薪级工资已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则薪级工资不变;岗位类别发生变动的,薪级工资按照辽政发„2006‟40号文件有关规定,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二十六)经批准在两类岗位上同时聘用的人员,须根据人事管理权限由管理部门或单位明确其主要任职岗位,执行主要任职岗位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在岗位等级未发生变动时,执行的工资序列不变。
(二十七)已按辽宁省工资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辽宁省人事局•印发†关于辽宁省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行政人员实行职务工资的意见‡的通知‣(辽人发„1986‟47号)规定的起点职务工资标准所对应岗位(职务)套改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管理岗位人员,如所聘岗位未发生变动,可继续按起点职务工资标准所对应的岗位执行相应的工资待遇(此规定仅适用于执行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问题,不涉及机构规格、岗位等级及其他待遇问题);实行岗位设臵管理后聘用到辽人发„1986‟47号文件规定起点职务工资标准岗位的管理岗位人员,按所聘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二十八)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和辽政发„2006‟40号文件有关规定,享受原聘岗位(职务)工资待遇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原聘专业技术岗位层级最低等级工资标准。(二十九)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按照国家及省的有关政策执行。
(三十)首次岗位设臵管理于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的,岗位类别或岗位等级发生变动的人员,自•实施办法‣公布之日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待遇;2011年4月30日前未完成岗位设臵管理的,岗位类别或岗位等级发生变动的人员,自聘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待遇。
(三十一)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完成后,须填写•大连市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结果审核备案表‣和•大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登记表‣,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
十八、关于组织实施工作的有关问题
(三十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必须在实行聘用合同制基础上进行。对尚未实行聘用合同制的事业单位,应先行转换用人关系,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然后再实施岗位设臵管理工作。
(三十三)在实行岗位设臵管理中,岗位聘用人员的聘用合同可按以下办法处理:
1.对岗位类别未发生变化的,原聘用合同继续有效,无需变更; 2.对转换岗位类别的,应重新签订聘用合同或变更原合同有关内容。
(三十四)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事业单位要建立岗位设臵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十九、本意见由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日
第二篇:关于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关于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晋人社厅发[2009]92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了推进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确定
事业单位在首次设岗时,其岗位总量按核定的编制数确定,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原则上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确定;其中对已超编的单位,可设置部分临时性岗位,但其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总数,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可 暂按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确定,今后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逐步使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控制在编制限额和规定的结构比例以内。
二、关于高等级管理岗位设置的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中高等级岗位和受聘人员,除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任命或备案同意的外,必须以机构编制部门规定的机构规格和下达的领导职数为准,不得突破机构规格和规定职数设置较高等级的管理岗位。
三、关于未定机构规格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含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的事业单位,可由机构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或确认,或者按照党委组织部门批准的单位领导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承担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数量及等级。
四、关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
事 业单位首次设岗时,对根据组织安排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未到退休年龄的管理人员,可根据其原担任的领导职务级别,明确其相应的管理岗位等级。这部分人员不 占单位现任领导职数,在其调离、退休或因其他原因不在原岗位后,该岗位自动取消。事业单位首次设岗完成后,不再设置和核准此类岗位。
五、关于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实施办法》对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仅规定了全省总体控制标准,各系列、各层级、各层级内各等级间的具体控制标准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关于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聘用和管理
专 业技术二级岗位主要在市以上承担重点专业技术工作的领域和部门、单位中设置,并主要用于省级以上各类专家和各类优秀人才的聘用,受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人 员必须为在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和聘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审核,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 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关于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单位的岗位设置
对 隶属于同一主管部门,规模较小、人员较少或分散于不同区域的同类型事业单位,如单独不便核定或计算各层级、各等级结构比例,经市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门批准,主管部门可对这些单位的岗位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进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此规定仅适用于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不适用其他管理事项。
八、关于在不同类别岗位兼职人员的岗位设置
事 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两类岗位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职的,要明确其主体岗位,并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提出本部门所属 事业单位人员兼职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其中对兼职人员的考核要综合考核其在两类岗位上的工作情况,并以其主体岗位为重点;兼职人员聘用合同书中,所聘岗位填 其主体岗位,同时对所兼任其他岗位职务要明确标注和说明;确定兼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其主体岗位为依据。
九、关于现行人员身份和岗位聘用原则
在岗位聘用中,符合岗位任职条件且通过竞争上岗,现有工人身份的人员可聘用到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符合工勤技能岗位条件,本人自愿,现聘于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也可聘用到工勤技能岗位。上述人员在聘期间享受相应岗位的待遇。
十、关于首次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设置管理
事 业单位接收首次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相关的试用(见习)期和转正定级规定以及工资标准,从这些人员正式签订聘用合同之日起,原则上一年内不确定工作岗 位,试用(见习)期结束履行转正定级手续后,再按相关规定明确其工作岗位和岗位工资待遇。对于国家或我省另有其他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新工资标准的时间
从全省正式部署这项工作开始,事业单位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经组织认定,从下月起兑现工作人员岗位工资。
十二、关于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人员的工资待遇
在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时按本人离岗前所任职务对应的岗位,进入本层级岗位最低等级,据此确定其工资待遇。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岗位总数,也不计入计算相应岗位类型人员结构比例的基数内。
十三、关于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前办理退休手续人员的工资待遇
对在2006年7月1日至 原所在单位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束之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可按照其退休时的职务,比照本单位相应岗位等级条件,重新确定其岗位等级及相应岗位工资待 遇,以其薪级工资和重新确定的岗位工资核定退休费。新的退休费标准从原所在单位在职职工兑现新的岗位工资的当月起执行。
十四、关于事业单位长期不在岗人员的处理意见
因本人原因长期不在本单位工作岗位的事业单位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在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回到原工作岗位,参加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竞聘工作岗位,否则所在单位可以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
十五、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聘岗位变动后的有关问题
首 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完成之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聘岗位变动后,双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重新聘用手续或变更聘用合同相关内容,事业单位按新岗位确定其岗位 工资待遇并履行报批报备手续。各事业单位每季度向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汇总报送《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报送日期为每季度最 后一个月的20日前。
十六、关于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
在 首次岗位聘用中,要采取积极措施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现任岗位职务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对因受岗位数量限制而降低层级聘用的人员可暂时保留原层级 最低等级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一个聘期,绩效工资按现聘岗位领取。在第一个聘期结束后,再参加正常的竞聘,按新聘岗位兑现工资待遇,不再保留原工资待遇。
十七、事业单位申请办理岗位设置审核手续需提交的材料
1、核准岗位设置方案的报告(报告中需写明事业单位的功能、职责、类型、确定各类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的依据,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情况等)(5份);
2、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文本(5份及电子文档);
3、由主管部门审核并加注意见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山西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审核表》(各5份);
4、机构编制部门设立单位的审批文件、调整内设机构和增减编制的相关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5、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最新核准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基金管理台帐》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6、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最新下达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核准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7、管理人员的任命(聘任)文件、有关部门的备案批复书;
8、技师以上工勤技能岗位聘任指标文件 ;
9、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三级医院、国家级重点中专等类似单位要报送相关证明材料;
10、按要求需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和数据电子版本。
十八、事业单位办理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需提交的材料
1、市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通知及经核准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3、《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
4、证明受聘人员符合相应岗位任职条件的相关材料;
5、工作人员在不同类型岗位兼职的批准文件;
6、受聘人员的身份证明材料。
十九、事业单位申请组织认定需提交的材料
1、认定申请(2份);
2、《岗位说明书》(以呈报单位汇总,1份);
3、经核准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各2份);
4、《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1份及电子文档);
5、岗位设置管理和岗位聘用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报告(2份及电子文档)。
二〇O九年十二月三日
第三篇:大同市关于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大同市关于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各县区委组织部、人事局,市直各部、委、局、办,各人民团体:
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事关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既要稳步实施,又要扎实推进。为了便于各级人事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政策,根据《大同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同人字〔2009〕12号)的规定,就实施工作中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双肩挑”)的确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管理人员确需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须在所兼岗位结构比例限额之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以其为主的工作岗位进行管理,执行一个岗位的工资待遇,在一个聘期内不予变更。对于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中一些承担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岗位,如医院的科室主任、中小学的部分中层岗位等,直接定为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再设置管理岗位。审核“双肩挑”要把握四个条件:一要看这个管理岗位是否确需专业技术背景,二要看这个管理岗位是否确需在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的人员中选聘,三要看这个管理人员是否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要看是否确实完成了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任务。
“双肩挑”的审批程序是: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工作实际提出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兼职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事业单位对“双肩挑”人员提出意见,经本单位公示无异议后,填写《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双肩挑”)申报审批表》,由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
占用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所占主体岗位及具体岗位名称,岗位设置表中不得重复填报岗位。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要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事业单位一般不设“双肩挑”岗位,特殊需要要从严控制。
二、政工师、高级政工师岗位的确定
事业单位政工师、高级政工师符合岗位任职条件的可聘用到管理岗位,暂保留原待遇,首次设岗完成后,按省、市新规定执行。
三、现有人员身份及岗位聘用
现有工人身份的人员在岗位聘用中,符合其他两类岗位任职条件,通过竟聘上岗,可以聘用到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符合工勤技能岗位条件,本人自愿,现聘于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也可聘用到工勤技能岗位,上述人员在聘期间享受相应岗位的待遇。
四、在开展岗位设置工作前办理退休手续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
对在2006年7月1日至原所在单位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束之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可按照其退休时的职务,比照本单位相应岗位等级条件,重新确定其岗位等级及相应岗位工资待遇,以其薪级工资和重新确定的岗位工资核定退休费。新的退休费标准从原所在单位在职职工兑现新的岗位工资的当月起执行。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不再保留本规定。
五、关于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人员的工资待遇
在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过程中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时按本人离岗前所任职务对应的岗位,进入本层级岗位最低等级,据此确定其工资待遇。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岗位总数,也不计入计算相应岗位类型人员结构比例的基数内。
六、“三家联审”没有增编增人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问题
列入“三家联审”没有增编增人手续的人员,可单独造册登记,纳入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原开支经费渠道和工资变动审批办法不变。
七、长期生病人员岗位设置问题
经指定的医疗单位确诊患有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的,暂缓设岗、聘用,缓签期延续至前述情况消失;或者只保留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直至该人员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八、我市接收同煤集团和铁路等企业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问题
对未定机构规格、未核定领导职数(包括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的单位,岗位设置时可由机构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或确认,或者按照党委组织部门批准的单位领导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或暂按原有规格及职数,确定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承担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数量及等级。
此类单位由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后形成报告报市人事局审批。
九、保留人事工资关系,在其他单位任职人员岗位设置问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其他单位任职的,应尽快办理调动手续,办理调动手续后按所任职务设岗。
十、关于事业单位长期不在岗人员的处理意见
因本人原因(擅自离岗、出国定居、出国打工、私自外出学习、弃职经商办企业、失去联系下落不明等)长期不在本单位工作岗位的事业单位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在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回到原工作岗位,参加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竞聘工作岗位,否则所在单位可以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
十一、关于长期借用人员的岗位设置问题
长期借用人员借调到公务员管理(含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人员应尽快终止借用关系,回原单位参加岗位设置。事业单位之间属平行和顺向的,如本人及借入、借出单位同意调动且借入单位编制未满,可按规定程序办理调动手续,不属此类的终 止借用,回原单位参加岗位设置。
十二、暂没有核定编制的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问题
没有核定编制的事业单位,岗位总量可暂按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现有在册正式人员数确定。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可暂按现有在册正式人员的结构比例确定。未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准的在册正式人员和自行聘用人员不得纳入本单位岗位设置范围。
十三、开展岗位设置条件不足的事业单位实施工作问题
不适合开展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可暂缓实施工作,并由主管部门出具说明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待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符合条件后可开展此项工作。
十四、事业单位确定类型的问题
各单位根据社会功能和职责任务等确定哪一类岗位作为本单位的主体岗位,并要明确依据的相关政策规定或行业指导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在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中注明,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批。
十五、临时岗位设置问题
事业单位首次设岗,按照编制数确定岗位总量;对超编单位可设置部分临时岗位,但其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总数。
临时岗位只在岗位总量中体现,不在具体岗位上体现。
十六、关于专业技术二、三、四级岗位的设置、聘用和管理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和聘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审核,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专业技术三、四级岗位的设置、聘用和管理由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统一汇总核准,报省人社厅备案。
十七、关于已申报参照公务员管理未批复的事业单位
已申报参照公务员管理未批复的事业单位纳入此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
十八、关于未定编制暂无法人代表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
未定编制暂无法人代表的事业单位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在册正式人员总数,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可暂按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确定。确定法人后事业单位可申请变更岗位设置。
十九、工人身份既有聘干手续,又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岗位设置
工人身份既有聘干手续,又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现行岗位工资设岗。如本人自愿享受工勤技能人员待遇,需解除聘干关系合同。
二十、军转干部的岗位设置
军转干部符合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要求的,可以聘到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按军转干部待遇相关规定执行。二
十一、工人身份任命为科级干部的岗位设置
工人身份已任命(聘用)为科级职务(岗位)但享受工勤技能岗位工资待遇的,如符合管理岗位(生产技术岗位除外)任职条件的,可按管理岗位设岗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二十二、关于领导管理岗位的设置
事业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包括单位领导岗位和内设机构领导岗位),首次设岗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结合现有配备人员的情况进行设置,其他等级管理岗位根据编制员额和工作需要设置。二
十三、关于事业单位党群组织的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中的党群组织,除国家和我省、市有具体政策规定外,原则上不单独设置职员岗位,其工作人员在本单位已聘用的工作人员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
第四篇: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豫人社[2010]141号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县(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局,省直各部门,省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豫办[2010]3号)精神,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现就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若干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遵照执行。
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的界定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均纳入实施范围。使用事业编制的社会团体参照执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纳入实施范围。
事业单位原则上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进行岗位设置。因国家政策性安置、引进人才等事由,经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意,按照规定程序进入事业单位的正式在册人员,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
二、关于事业单位主体岗位类别的确定
事业单位主体岗位类别应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确定。主体岗位类别不明确的,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商机构编制部门认定。
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后勤保障和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三、关于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控制
事业单位要根据类别、功能、职责等情况,合理设置管理岗位。其中领导岗位的设置,按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职级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职级确定;普通管理岗位根据管理情况合理设置。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不同类别、级别、功能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总数的80%,辅系列岗位最高级别的设置原则上低于主系列岗位最高级别。
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为: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标准为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标准为5%左右。
四、关于事业单位有关工作人员的兼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照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及人事管理权限审批,由批准部门或单位明确其主要任职岗位。在岗位聘用时,兼职人员同时占其主项工作和兼职工作所在岗位的结构比例。
五、关于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后各类人员的聘用
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后的岗位聘用,要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保证本单位现有在编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新的职务。现聘人员的结构比例与核准的结构比例一致的事业单位,按核准的结构比例确定。现聘人员的结构比例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事业单位,先按现聘人员聘用。在3年的过渡期内,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单位人员的具体情况,合理把握调控幅度,可采取超结构比例10%以内的退二进
一、超结构比例10%以上的退三进一,或者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过渡期结束后,尚未达到规定结构比例的,通过竞聘上岗的办法解决。
现聘人员的结构比例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六、关于人员在三类岗位之间的转聘
人员在三类岗位之间的转聘,是指工勤人员聘用到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或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到管理岗位或工勤技能岗位。
事业单位在相应岗位出现空缺时,根据工作需要,并按程序核准后,其它类别人员可以聘用到该岗位。在岗位转聘工作中,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转聘岗位的人员,必须符合拟任岗位的任职条件、任职资格等相应条件,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必须符合准入控制的要求。
七、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的确定
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要与现行的职称制度相衔接。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内部各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原则上不少于3年,且连续3年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其他条件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业绩特别突出的,可以破格或越级聘用,但原则上不得超过本层级的最高等级。
八、关于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后聘用合同的签订
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后必须与其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聘用制度。聘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以及聘期问题要严格按照豫政办〔2002〕82号和国人部发〔2003〕61号、〔2004〕63号及豫办〔2010〕3号等有关文件执行。
各事业单位应处理好新、老聘用合同在有关内容上的衔接。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单位,要结合本次岗位设置管理实行聘用制度,使用新的聘用合同文本,并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九、关于对完成岗位设置和首次岗位聘用的认定
事业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填报《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情况备案表》(豫办〔2010〕3号文附件2)等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后,按照有关规定兑现工资。
十、关于2006年7月1日至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首次聘用期间已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的确定
2006年7月1日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现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专业技术人员(含2006年6月30日前到龄但经组织批准留任的人员),在本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首次岗位聘任时,可以按照退休时的专业技术职务,比照本单位在职人员的条件重新确定岗位等级,并经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岗位等级变化的,在职人员兑现工资时,同步调整退休费。
十一、关于未定机构规格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设置
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的事业单位,可由机构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或确认,或者暂按党委组织部门等有任免权限的部门(单位)批准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配备实际情况,确定其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承担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数量及等级。
十二、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空缺时人员的补充
事业单位有岗位空缺需要补充人员时,要依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和程序要求,办理新进人员事宜;无岗位空缺的,除政策性安置、引进高层次或特殊人才外,原则上不予受理。其新进人员均要纳入岗位管理,并根据事业单位人员登记管理制度的要求,按照所聘岗位进行人员岗位认定和登记。
二○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关于江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关于江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各设区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办字[2008]17号)及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现就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关于超编单位岗位设置问题
事业单位一般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内进行岗位设置。对超编单位工作人员,凡是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按照规定程序进入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建立了正式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的,可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二、关于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问题
事业单位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对性质明确的单位,其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按照岗位设置工作程序,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确定;对于部分性质和类别不易界定的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商机构编制部门后再确定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三、关于现聘人员结构比例超过核准结构比例的单位如何调控问题
事业单位现聘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期间,根据单位人员的具体情况,采取多退少聘的办法严格控制相应岗位人员数量,即超结构比例10%以内的退二聘一;超结构比例10%以上的退三聘一。
四、关于现聘人员结构比例未达到核准结构比例的单位如何调控问题.事业单位现聘人员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留有余地,逐年逐步到位。
五、关于高等级岗位数能否放在低等级的岗位上使用问题
事业单位在岗位聘用时,要严格按照政府人事部门核准的结构比例聘用工作人员,如果出现高等级的岗位数有空余,低等级的岗位数又不够的情况,空余的高等级的岗位数可暂时放在低等级的岗位上使用。空余的高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数放在低等级的岗位上使用时,副高、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六、关于专业技术岗位各等级的任职条件确定问题
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是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及其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岗位需要、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七、关于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双肩挑”)的问题 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按以下原则掌握:
1、“双肩挑”人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确实工作需要,二是确实符合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三是确实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是确实完成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任务。
2、符合“双肩挑”条件的人员在岗位聘用时必须同时占本单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数,出现的具体岗位问题由单位内部协调解决。
3、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一般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工作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
4、“双肩挑”人员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级别后,在一个聘期内一般不予变更。
八、关于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上浮的百分点如何分配问题
赣人发【2008】13号文中规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上浮的百分点,按照该文规定的正副高之间的比例来进行分配,省级为5:20,即1:4;设区市级为3:17,即1:5.7;县级为1:9。正高三、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4:6,副高五、六、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
九、关于事业单位党群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问题
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法规产生、任用的事业单位党群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机构编制部门未核定专门职数的,其岗位可参照同级职员岗位设置。
十、关于事业单位管理(职员)岗位设置问题
事业单位管理(职员)岗位数量,根据其规格、规模,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及赣办字[2008]17号文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明确了规格及内设机构的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职员)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或主管部门确定的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确定;明确了规格未明确内设机构的单位,除单位领导岗位外,其它承担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数量,根据工作需要,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按以下结构比例控制:
1、厅级事业单位
五级职员岗位的结构比例不超过单位管理岗位总数的10%;六级职员岗位的结构比例不超过单位管理岗位总数的20%;七级职员岗位的结构比例不超过单位管理岗位总数的30%;八级职员岗位的结构比例不超过单位管理岗位总数的30%。
2、处级事业单位
七级职员岗位的结构比例不超过单位管理岗位总数的30%;八级职员岗位的结构比例不超过单位管理岗位总数的30%。
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赣办字[2008]17号文有关规定执行,具体任职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结合岗位需要、职责任务等因素综合确定。
十一、关于2006年7月1日至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期间已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问题
2006年7月1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之后至本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期间已办理了退休手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退休时的专业技术职务,比照本单位在职人员专业技术岗位各等级的条件重新确定相应内部等级。岗位内部等级发生变化的,可按新确定的岗位等级与本单位在职人员同步调整退休费;岗位内部等级没有发生变化的,退休费不变。
十二、关于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聘用合同的签订问题
事业单位必须与其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签订、使用和聘期问题要严格按照国办发[2002]35号和国人部发[2003]61、[2004]63号等有关文件执行。在首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之前已经实行了聘用制度的单位,应处理好新旧聘用合同在有关内容上的衔接。原签订的聘用合同,如格式规范,聘期、聘用的岗位等合同内容不需调整的,可继续使用;如格式不够规范,或合同内容需作调整的,应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重新签订聘用合同或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单位,要结合本次岗位设置管理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使用规范的聘用合同文本,并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十三、关于由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到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问题
事业单位在相应岗位出现空缺的情况下,根据工作需要,确需从工勤岗位聘用人员到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首次聘用到管理岗位时,要符合聘用岗位的相应条件,一般聘用到九级以下职员岗位。首次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的,必须符合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一般聘用到本岗位的最低等级。对由工勤岗位聘用到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在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满10年且在所聘岗位退休(退职)的,可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