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白酒市场形势分析
从“名酒”向“民酒”转变 —经销商路在何方?
2013年伊始,相信很多白酒行业的业内人士都感受到了白酒行业的“寒潮来袭”,一路高速成长的白酒急转直下,高端白酒消费受明显抑制,各大名酒的日子突然过的很艰难。而伴随着白酒企业一路成长、发展的经销商也遭受了这样寒冬的考验。我们不禁要问,白酒行业怎么了,为何2012年的寒冬来的如此凛冽。我们首先回顾一下2012年白酒行业发生了什么——
1、央视首抛“限酒令”:酒类竞标增长近10亿元。2011年11月,央视传出消息,从2012年1月1日起,央视招标时段的白酒广告中将选定12家实力较强的白酒企业,这12家企业可以在招标时段播出商业广告,而这12家企业之外的白酒企业在招标时段则只能播出形象广告,形象广告片中不得出现酒瓶、酒杯等元素。
2、三公经费下调,高档白酒消费开始受抑制;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他指出今年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消息一出,股市白酒板块几乎全线飘绿,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等纷纷大幅跳水,拉动大盘下挫。
3、塑化剂引发白酒行业地震;11月19日两市白酒股总市值共蒸发327.79亿元,其中贵州茅台蒸发107亿元,五粮液蒸发68亿元,洋河股份蒸发61亿元。酒鬼酒连续四个跌停,并进而持续阴跌,对整个酿酒板块形成巨大冲击,并且这种恶劣的效应仍在持续发酵。
4、禁酒令出台;《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豪华宴请、不喝酒、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组织官兵列队迎送等讲排场的活动。白酒股继续闻风下挫。
5、限价被罚;茅台和五粮液因实施价格垄断行为将被国家发改委合计罚款4.49亿元人民币。其中,茅台被罚2.47亿,五粮液则将收到2.02亿的罚单。据了解,上述罚款金额占两家酒企2012年销售额的1%。
从以上发生的过往事件,我们对现在白酒行业趋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政务消费受到较强力度的抑制,高端白酒消费受到明显抑制,商务消费虽然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但相较于政务消费,影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剧烈。因此,100-300元价位段这一业内公认的商务价位段的市场需求容量将进一步扩大,至少在最近几年行业趋冷的形势下,政务消费市场在目前这个阶段已经急剧萎缩,而商务市场与民用市场则成为了白酒企业顺势而争的香饽饽。
众多酒企已经开始有了动作,如降度降价、产品小规格化与多样化、资源聚焦与组织下沉做市场,以期通过导入较低价位的产品与更加细致的市场操作不断接近于普通消费者与商务人群,抢夺已经逐步萎缩的市场需求。从“名酒”到“民酒”的发展态势已经非常明显,300元以下价位将成为未来几年时间一线名酒和区域强势白酒必夺之地。
80年代末,由于计划经济刚刚转入市场经济,企业只要把白酒卖给经销商,然后就仅仅依靠经销商将产品销售,厂商合作关系单纯而原始。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很多白酒企业开始通过广告、促销等各种手段不断强化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经销商提供全面支持,协助经销商销售,经销商已经开始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而到了98年白酒行业衰退期的开始,厂商均发现市场更加难做,原来所依靠的大广告操作手法已经无法再获得快速增长,此时很多白酒企业开始重视营销,帮助经销商组建分销网络,拓宽渠道,增派人手,于是白酒企业的营销之手已经伸向了经销商的下级销售网络和渠道,经销商对于市场的掌控已经相对逐步弱化,而这个阶段,经销商往往都忽视了自我的能力发育,比如组织建设、制度完善、渠道稳固、分销渠道优化等等工作,都形成了依赖于厂家的力量与资源来做相应工作的习惯。
但是,当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各酒企自顾不暇时,商业又该何去何从,是原地等待还是破局进取?白酒行业面临这样的调整周期对于经销商的意味又是什么?利好还是看空?我们来看,危与机并存,两者伴随相生。行业形势发展迅猛时,蛋糕足够大,吃不了大块吃小块,至少吃的饱饿不着,但当蛋糕已经萎缩时,谁还能持续的切到属于自己的蛋糕,还能抢夺他人的蛋糕,就成为了经销商必须面对的问题。从“笔者认为基于目前的行业形势下,经销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功课,才有可能逆势而上,在风雨飘摇的白酒调整周期中不至于颠覆,以等待行业回暖,方可厚积薄发。
1、强化分销网络、稳固地盘:
行业形势好的时候,很多经销商不愿铺下身子到市场一线,进行分销网络建设和客户维系,产品动销不成问题。但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同以往,中档以下价位的产品成为核心,民用宴请与商务消费成为消费主力,这就要求相应的分销网络必须健全,扩大产品的覆盖面积以及与消费者见面、沟通的频次力度,没有完备的分销体系,必然无法承接民用市场扩大带来的商机。
因此,经销商必须强化与下游客户之间的伙伴关系,做好下游客户各环节的服务工作,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有效推动终端市场的促销,提高产品的促销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促进销售。这就要求经销商不但要强化自身的配送功能,还要做到与下游分销商客户分担风险,共享利润,提高下游分销商客户的忠诚度。
2、完善内部管理,“草台班子”变“科班”
首先是组织结构,经销商实体应具备的重要职能部门有财务部、分销部、酒店业务部、团购部、KA部、行政管理部、配送部、督察部等部门。每个部门对应的不同销售渠道,都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于分销客户、核心终端的点对点服务;
其次是运营效率,经销商从原来的单打独斗,依靠个人社会资源和销售网络获得的初步成长已经过去,依靠组织化进行市场运作成为必然,必须实现对于所覆盖区域的各类销售网点产品的流量、流速、流向的三流控制,准确把握市场动销信息。同时,强化团购、酒店、流通三者之间的资源互动和信息交流,以培育目标消费群体为导向,实现对于同一消费群体在不同渠道的及时沟通与交流。
同时健全基础管理制度,如规范的财务制度、库存管理制度、售后服务制度以及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的奖惩制度。
357140185 2013/5/9 11:59:31
3、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力资源是任何经营实体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经销商要开始着手准备营销团队的专业化培训体系的建立,通过构建培训制度、培育讲师、研发相应的学习课件(或外训导入),使营销团队在专业技能上得以长足进步,同时,通过学习成长机制的建立,强化组织凝聚力和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比如A、业务代表标准手册B、业务技能标准手册C、卓越销售管理D、商务谈判技能E、重点客户管理技能F、谈判技能G、区域管理技能。
人才梯队建设是传统经销商以往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在人才建设层面,实际上是要经销商改变以往单纯以销售为导向的管理思维,而转变成创造员工价值,员工创造客户价值,客户价值反哺企业发展,企业又将得到的价值用于员工培养,这样一个经营价值观的改变才是最为关键的。
4、业务多元化发展
产品多元化:一是香型上的协同组合,如某区域浓香氛围浓厚,则以酱香或清香为辅,反之亦然;二是价位段的组合,就目前形势来看,100-300元价位将成为商务饮用的主流价位,但100元以下价位的民用市场仍不可忽视,因此需要多种价位段的产品组合;三是确定主线产品与辅线产品,主线产品采取聚焦策略,而辅线产品则宽松对待,给与合作伙伴更大的操作空间,同时补充自我利润。
渠道多元化:一是拓宽现有渠道的广度与深度,二是要着手新兴渠道,如网络渠道。基于目前的行业形势,以及国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团购渠道的权重将会降低,而超市、便利店、社区小店数量上将不断扩张,且必将成为主要的销售场所,因此必须在渠道上对这类网点予以足够重视。
5、多方资源整合实现渠道为王、终端决胜;
经销商的发展资源来源于自我积累,规模受限且波动较大,一旦出现产品滞销、行情变冷则往往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因此,在目前的行情下,经销商必须多利用商业资本或金融资本,既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可以采取参股、收购兼备和资产重组方式实现融资。通过较好的融资手段,获得人财物的相应储备与整合。
同时,要开放自己的渠道,与其他拥有与自己渠道互补的商业群体进行合作,共同运作市场,共担风险,同时也可以强化自己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对话能力。一方面要完成对于渠道的补充与强化,另一方面要实现对于终端掌控的最大化。尤其是现在到了“民用市场”为主销阵地的时期,所进行的资源配置都将围绕终端掌控与消费者群体沟通来展开。
6、转变心态,化“危”为“机”;
在这个白酒行业十年一遇的调整期,比拼的是速度是效率,每次的调整看似行情下行,有人从中蒙受损失,产品积压过多、资金回笼慢、销售队伍动荡等等,但也有人从中获利匪浅。最主要的是经销商的心态要开始转变,从以往协同企业资源运作市场,到自己主动出击,主动求变。在目前白酒行业走入低谷时,白酒企业纷纷自身难保,所谓前置性投入、线上线下品牌传播互动等等将变得不再从容。因此经销商须不再等待企业的迟缓动作,而是快速消化库存,做优化产品结构、渠道网络优化、终端建设、人才队伍培养。
简言之,就是要优化产品组合、强化市场基础建设、调整经营主线以适应当前“民用商用”的市场需要,抗住这次行情下探,实现持续盈利。
第二篇:白酒市场品牌现状分析
白酒市场品牌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在宏观经济持续走强的大背景下,中国白酒行业持续高速增长,行业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
在此利好行业态势下,白酒品牌集聚崛抑或昔日没落老品牌东山再起的神话每年都在上演;传统的、新兴的、全国的、区域的,数以万计的白酒品牌,每天都有酒商想在这个行业成长红利中多一分杯羹。而一旦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公款消费紧缩、严查酒驾、主流电视限播酒类广告等行业波动性因素强化,什么样的品牌能笑到最后?
透过热闹非凡的表象,从品牌运营的本质出发,我们可将市场上的白酒品牌大致分为一下三大类:
第一类可谓浮萍品牌。“浮萍漂泊本无根”,他们往往凭空而立,没能找到品牌的支撑点,既没有品牌长期积淀的文化土壤,也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就是顺应某个市场机会而诞生。
随波逐流,往往市场时兴什么就跟风什么,没有自己的品牌核心价值和定位,品牌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酒没有明确一贯的品牌主张,更别说什么品牌个性了。
此类品牌在中国酒界数量众多而不成气候,一些地方小酒厂模仿名酒厂所推出的杂牌,大多属于此列-今天看五粮液卖得好,就推出一个X粮液,明天看孔府宴不错,就赶紧推出个X府宴,后天看泸州老窖受欢迎,就在推出个xx老窖,如此等等,不一而返。
浮萍品牌虽然也可能会一时浮萍满湖面,但市场稍有风浪,就会被吹得无影无踪。
第二类不放称之为草根品牌。有品牌成长积淀的文化土壤,也提出了自己的定位,总算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并且看上去郁郁葱葱一派繁荣景象,生机勃勃状,但是却没有进一步建立强大的根系,因而难有大的发展,“深度决定了高度”。由于缺乏有效的品牌管理和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品牌建设容易受到竞争对手和市场表象等外部因素干扰,品牌诉求“风吹两边倒”,一天一个说法,品牌抗风险能力有限,因而也难免“一岁一枯荣”。
第三类当谓大树品牌。根深叶茂,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是经过科学系统的战略规划,品牌基础扎实,拥有清晰的核心价值和个性,并能够集合研发、采购、生产、分销、传播、服务等整个价值链上的各种优势资源,坚持一贯地向消费者传达鲜明的价值承诺的品牌。这样的品牌,不论它的销售规模大小,都可称得上是“大树品牌”。
能称得上大树品牌的,在中国保健酒市场上还是屈指可数的。茅台、五粮液等应该说在此方面更领先一点。但大树也有衰老的时候,作为大树品牌,需要通过持续创新保持品牌活力。
浮萍品牌、草根品牌、大树品牌,所描述的是白酒品牌、保健酒品牌的现状,并非一成不变。通过良好的品牌战略管理,浮萍品牌、草根品牌是能够进化成大树品牌的,同理,大树品牌也可能会成为草根品牌乃至浮萍品牌。
应当指出,目前白酒以及保健酒市场上大多数品牌仍处于草根状态甚至浮萍状态,一些风光一时的品牌也只是“草根英雄”,它们之所以发展的还不错,只因为其对手大多还是浮萍品牌。而白酒品牌竞争正进一步生机,随着近几年业外资本乃至境外资本,纷纷携巨资以收购、合资或创新品牌等方式接入白酒行业,主流白酒品牌们正在加速进化,要想在未来的白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赶紧让自己的品牌成长为大树品牌吧。
第三篇:浓香型白酒产品和市场状况分析
商品学综合作业
浓香型白酒产品和市场状况分析
一、概述:
1、含义:
浓香型白酒:又称泸香型,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
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而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题复合香的白酒。
2、特点:
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浓香甘爽、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这种成分含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
3、分布:
浓香型白酒在中国分布比较广泛,从地域上看还细分为苏型浓香(以洋河大曲为代表)和川型浓香(以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而四川的浓香型又分为以原窖法生产(以泸州老窖为代表)和以走窖法生产(以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两种派别。
二、典型代表:
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有:五粮液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井冈酒,洋河大曲,古井贡酒,杜康酒等。
1、五粮液:
五粮液牌五粮液酒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产品。其以红高粱、大米、糯米、麦子、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五粮液酒无色,清澈透明,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绵,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至好处。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种。饮后无刺激感,不上头。开瓶时,喷香扑鼻;入口后,满口溢香;饮用时,四座飘香;饮用后,余香不尽。属浓香型大曲酒中出类拔萃之佳品。
2、泸州老窖特曲:
泸州老窖特曲酒,发源于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泸州市,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历届国家评酒均获“国家名酒”的称号。
3、剑南春:
剑南春牌剑南春酒是四川省绵竹县剑南春酒厂的产品。其产自川西千里沃野,饮山泉,沐霜雪,上得四时造化之美,下汲神景地府之精。千年酿酒秘技精工锤炼,荟萃五粮精华,玉液澜波,香思刻骨。1963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名酒,1985年、1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及金爵奖。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88年获香港第六届国际食品展览会金花奖,1992年获德国莱比锡秋季博览会金奖。
四川省绵竹县剑南春厂生产的“老酒”(剑南春牌剑南春),因为它芬芳如玫瑰,故又有“玫瑰老酒”的美称。它精选小麦、高粱、糯米为原料精制而成,具有“无色透明、芳香浓郁、醇和回甜,甘洌爽净,余味悠长”的特点。是我国酒坛上一朵芬芳叶艳的鲜花,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
4、井冈酒: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选用优质原料,采用数十年老窖发酵,精心酿造而成的井冈牌系列白酒香气清新怡悦,酒体柔和圆润,芳洌甘爽,优雅细腻,风
韵独具。以喝后不口干、不头痛,醇香绵甜而著称。
5、洋河大曲: 洋河大曲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产于江苏省泗阳县洋河镇。是用当地“美人泉”的水酿制而成的。又称“国公酒”。原料是大麦、小麦、玉米、豌豆。洋河大曲酒液无色透明,醇香浓郁,余味爽净,回味悠长,是浓香型大曲酒,以其“入口甜、落口绵、酒性软、尾爽净、回味香、辛辣”的特点,闻名中外。“洋河大曲”分:“甜、绵、软、净、香”是洋河大曲的特色。现洋河大曲的主要品种有洋河大曲(55度)、低度洋河大曲(38度)、洋河敦煌大曲和洋河敦煌普曲四个品种。
6、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的古井贡酒。作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贡”又是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白酒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井贡酒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口感和理化指标等方面又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古井贡酒的呈香、呈味的酯类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普遍多于其他浓香型大曲酒。古井贡酒含有适量的醇类和高级脂肪酸酯,这使得它入口绵甜、醇香清怡、口感饱满,并且在醇甜柔顺中透出幽香。
古井贡酒是以安徽淮北平原优质小麦、古井镇优质地下水以及颗粒饱满、糯性强的优质高粱为原料,并在亳州市古井镇特定区域范围内利用其自然微生物按古井贡酒传统工艺生产的酒。
7、杜康酒:
杜康酒是中国历史名酒,因酒祖始造而得名。有“贡酒”、“仙酒”之誉。其产自河南省伊川县。酒精度数为54%。
三、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白酒是我国传统酒品,拥有广泛的消费者,而高度低度两个总体的划分以及相差并不悬殊的口感,让消费者对喝白酒有了一种心理“疲惫”。白酒的创新发展是这一行业的课题,充分满足现代人的需要是各白酒生产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在关注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必须追求产品多元化创新,但现有的国家标准却局限了白酒领域产品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局限了产品的延伸。
为此,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7月18日发布了新的国家标准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并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6版标准代替了GB/T10781.1-1989《浓香型白酒》,同时也代替了GB/T11859.1-198《9低度浓香型白酒》,从而将对所有浓香型白酒的要求整合到一个标准中来,并同时包括了高度白酒及低度白酒。规定高度酒为酒精度41%vol~68%vol;低度酒为酒精度25%vol~40%vol。
目前,白酒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是个白酒生产企业发展的根本,市场的需要就是消费者的需要。随着科技和服务技术的迅猛发展,顾客的期望不断提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企业不得不在关注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追求产品多元化创新,但现有的国家标准涵盖却局限了白酒领域产品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局限了产品的延伸。所以浓香型白酒标准修订刻不容缓。为此我国成立了白酒标准委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此委员会的成立,是国标委制定的“标准以企业为主导,面向国际竞争”宗旨的结果,反映了国家标准委对浓香型白酒产业的重视,是浓香型白酒业发展面临的契机。
新标准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拓展酒精度度含量范围,即能满足我国广大消费
者对浓香型白酒的独有风格嗜好,又能扩大浓香型白酒的消费用途和消费群体;新标准具有一定的涵盖性。其有效的拓展了消费领域,给企业和消费者一个可供选择的广阔空间,并可以对广大白酒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效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标准还有具有一定的产品创新、延伸性以及科学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浓香型白酒市场大,竞争力强,各个企业都应当遵循其相关的标准及法律法规。要从产品质量、酿造工艺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四、市场状况与分析:
我国的白酒又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而宝贵的民族遗产。改革开发后,白酒工到飞速发展,尤其是浓香型白酒,在龙头企业五粮液的带领之下,成为中国白酒中发展最快、最大的酒种。目前,浓香型白酒已经成为我国数量最多、市场占有率最大的白酒主体酒种。2007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493.95万升,其中70%以上都是浓香型白酒。在出口方面,浓香型白酒更是独领风骚,仅五粮液集团一家的出口量就占到了整个白酒行业出口量的90%以上。
一个产品,只有以顾客为中心,时刻注意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改进、完善品质和口感,才能赢得生存、赢得市场。经调查,消费者最喜欢喝最喜欢喝清香型白酒,达到41.4%;其次是最喜欢喝浓香型白酒,比率也达到33.8%。
消费者认为好的白酒应该具备的核心条件首先应该是口感,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5.1%,其次是质量,占17.4%;品牌占12.6%;价格占10.5%;年份和文化分别占8.4%和7.9%;度数为6.25%;其它条件选择比率很少。可以看出,口感好、质量有保证、品牌知名度高、价格适合、年份久和有文化底蕴六个要素是消费者认为好的白酒产品必须具备的核心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酒的消费更加走向理性化、个性化、感情化的多元化消费,在浓香型白酒的消费、研究过程中,对酒的风味要求也在变化,正在从感性提高到理性认识,从低品位到高品味的变化,从感官分析到基础研究、生产工艺的研究等变化。在保持浓香传统的精典风味基础上,融合不同香型工艺,研发生产新产品,以适应人性化的市场需求。
浓香风味的形成,过去依靠技术进步、微生物研究应用、工艺的改革创新。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提高和完善,从过去吃香转变为吃味的研究,从燥辣、味杂转变为醇和爽净,谐调自然。
浓香型企业应该抓住此条件,通过实施新的国家标准,改进生产工艺,改造传统白酒,强力推出新型白酒,以此最大化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此创建一个食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技术安全、环境友好、工艺规范、健康绿色的产业环境,提高浓香型白酒标准化水平,加快我国白酒标准国际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
五、总结:
浓香型白酒市场广阔,个浓香型白酒企业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时,还是要以提高己酸乙酯为首的香味物质为目标,提供纯净优美的酒体。才能为浓香型白酒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以保持浓香传统的精典风味。
其次,要融合不同香型工艺,研发生产新产品,明确白酒不仅是消费品,又是礼品,还是精神文化艺术的收藏品。追求高质量、高品位、风味个性化、香味复合化,是当前时尚生活的追求。酒体醇和度的优美是中国白酒的特色,也是各
种蒸馏白酒最基本的追求目标,这一概念的核心是酒体的醇和,圆润。如何做到香与味的融合、谐调,这对指导白酒尝评与勾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不同工艺的相互融合,许多企业创造出深受群众喜爱的口感,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要适应人性化的需求。由于社会消费意识的进步,生活方式和节奏的变化,以人为本,白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为重视,饮酒后的“体征”表现,即白酒醉酒度的课题已提上日程,这是“人性化”和“美好享受”的要求。是从总结白酒香味成分过渡到人体感受的研究,是对高品质酒的一种检验,是饮酒与健康的重要组成,是白酒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具体战术措施。
所以,浓香型企业应该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提高曲酒的质量和名优酒比率,进行了酿酒有益微生物的选育及应用、酿造过程中已酸乙酯生成条件与环境、设备、工艺等关系、黄水的综合利用、发酵条件对产质量的影响、曲酒芳香成分与酒质的关系以及微量成分总量与酒质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使浓香型白酒市场不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并进一步促使中国浓香型白酒走向国际市场。
第四篇: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分析
【关 键 词】轻型车市场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低速汽车行业发展策略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今年汽车市场形势较好,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显著提高。1-9月,国内汽车生产量为1593.84万辆,同比增长12.78%,销售量为1588.31万辆,同比增长12.70%。
今年汽车产销增长比较快,原因之一是商用车产销从连续多年的下降转为上升,产销同比分别增长8.93%和7.46%,这为汽车产销的整体增长创造了条件。在乘用车各车型中,SUV的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4.57%和45.30%,保持了多年来强劲的增长势头。有关机构预测,今年全年汽车销量将在2100万辆左右,增长速度在10%左右,这已经超出了国内汽车市场“微增长”的预期了。
日前,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指标发布,其中GDP增长为7.7%,对于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用三句话十二个字来概括:“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半年来,政府对经济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还采取了微调整的措施,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总的来看,近几年GDP应该会保持在平稳的水平,不会刻意刺激。
汽车市场的波动与GDP增幅变化有着复杂的关系,不能直接对应。比如,从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幅度分别为9.6%,9.2%,10.4%,9.3%,7.8%,而汽车产量的增长幅度分别为5.29%,48.3%,32.4%,8.4%,4.6%,其中2009年GDP增速放缓,但汽车产量增幅加速到48.3%。今年1-9月,我国GDP增幅为7.7%,比去年略有放缓,而汽车产量增长为12.8%,增速提高。所以,不能直接用预测明年GDP增速的办法来预测明年的汽车市场形势。
对汽车市场的结构进行分析,目前B级车占比从2008年的50.4%下降到18.2%,A0级和A00级的比重也有明显下降,而A级车市场比重整整提高了10个百分点。1.0-1.6升排量的乘用车不但比重超过60%,增长幅度也超过20%,这说明普通家庭的汽车购买已经成为市场主力,购买力正在进一步提升,这种势头短期内难以遏制,特别是目前正在向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蔓延。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9.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8%。而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有的学者分析,这说明消费的增长超过了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另据报道,到8月,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这说明居民并没有动用储蓄来增加消费。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消费水平被低估了10%-12%。比如很多企业高管用公司的资金购买私车,私人消费也就被统计为公司投资,但其实是消费。
许多人担心,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可能会加入限车行列,原有的限购城市也在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措施,变本加厉,这会严重冲击汽车市场。目前来看,即使这种情况发生,冲击也不会很大。限车主要是限制增量,汽车厂商可以加大存量流转速度,扩大二手车业务。有的城市限车之后,周边地区的销量反而增加,这说明消费的需求会以其他形式释放。
也有人担心,由于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政府会以环保的名义限车。但是这其中也有机遇,就是强制淘汰黄标车,这就给车辆更新提供了机会。环保形势严峻,也给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汽车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等带来了商机。
第五篇: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项目遍地开花,投资(含投机)购房盛行,消费者追涨购买使大量需求提前释放……可以说,2007年10月以前,无论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或是长沙、南京、重庆、武汉、北海等非一线城市,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值有史以来最红火也是最疯狂时期。
从2005年“国八条”算起,到后来的“国六条”、限制外资政策、增
加个人所得税、增加二手房交易营业税、发行国债、调低利息税、历次加息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多部门联手严查、加强住房保障,再到2007年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出台的房贷新政、国土资源部的39号令(236号文),两年多时间,调控政策出台之密集、数量之多、时间持续之长、措施之严厉,在我国房地产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无疑,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关键的一年。
宏观调控得到落实执行
2008年,宏观调控将进一步深化,并得到落实执行,叠加效应将日益显现。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房地产热将降温,投资将有所回落,开工项目也将适量减少。
但由于持续很久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使得市场的前行仍具有相当的惯性,不少地区房地产发展投资机构、房地产开发商未完工项目的继续,使得2008年尤其2008年上半年的各地市场热点区域增多。
正因为城市房地产项目遍地开花,使城市轮廓线向四面八方同步外延,使得城市的市场热点区域也增多。如长沙,不再是城中、城东独领风骚,城北、城南、河西的地区供应比重也将增加。
不过,正因为这种城市轮廓线向四面八方同步外延的发展趋势,使得城市的热点区域增多,却让热点的相对热度下降。所谓热点多了就意味着热点丧失或减弱,不在少数的你我彼此彼此使得难分彼此。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就39号令土地供应调控的相关政策向记者做进一步解读时表示,国土资源部强调要保障住房供应量,首先是重点保证住宅用地需求,特别是要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的供应。其中规定,必须单独列出城市建设用地中涉及的住宅用地,其中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不得低于申报住宅用地的70%。不符合该要求的,不得批准用地。要优先安排、供应列入供地计划的廉租住房用地和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对未完成供地计划的,第四季度不得供应其他商品住宅用地。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宏观调控的落实,城市房地产产品结构将更科学化、合理化:70/90新政的影响将逐步体现,90平米以上房型将继续向节约面积发展。
在长沙,从2000年本人曾服务过的“同升湖”、“山水芙蓉”开始到2007年的“保利”、“绿城”等几十个别墅物业的集中放量,可以预见长沙高端房地产市场还将加大,高档住宅市场将出现分水岭。而其实,这一趋势在全国各大城市差不多。只是,一些别墅等高档住宅市场相对刚性但需求相对不足,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同时,另一方面,政府将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以政策和需求为导向,调整供给结构,积极发展二级市场。并加大对房地产业秩序进行规范和整顿,维护市场健康运行。
保障性住房开发规模增加
目前,在长沙已经在全国成立了住房保障工作局。如果该局确实能为住房保障工作起到成效的话,相信会在全国其他城市陆续成立此类机构。
2008年,住房保障政策将进一步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应、投资、资金、项目开工及产品供应的相对比例将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预期改变,投资(投机)需求和自住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消费者变得相对理性。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进一步观望,进而出现持币待购、惜购等现象,供求矛盾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减。
高度卖方市场将逐步被扭转,甚至可能转化为买方市场或相对均衡市场。同时政府将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确保保障型住房的土地供应,拿地竞争激化,大地块土地供应模式可能被相对改变。
政府一方面严格控制高端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力求总量平衡,调整结构,稳定市场,符合“90/70”政策的小户型、低总价房屋产品供应将增加。
在开发规模方面,将导致部分原本新立项、新投资的非保障性住房开发规模下降。同时,受宏观调控尤其是土地、金融等新政策影响,保障性住房的开发规模将增加。一些原本计划安排布局的大盘,可能分细或把多期并拢来开发。
项目开发和上市速度将加快,一般较难再现大规模、大面积的捂盘、囤房、惜售现象。
房价整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回落。保障性住房和小户型的价格相对稳定,别墅价格相对刚性但需求相对不足,大户型、商住两用房、商业地产房屋及城区部分豪宅等高档住宅、二手房的房价将可能较大幅度下降。
因此,房地产行业可能从“暴利时代”转入“微利时代”或“常利时代”,暴利时代逐渐远去甚至走向终结。
市场竞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