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政放权”背景下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
摘 要: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顺应新一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针对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就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提出如下改革建议:强化“简政放权”意识,明确政府职能定位;立足市场,实施战略规划;抓住体育产业发展契机,科学设置体育职业;完善立法,严控行政准入类职业认证;推进体育协会改革,移交水平类职业认证权。
关 键 词:体育管理;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简政放权;行政准入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4-0045-05
shi shu-sh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同时,也出现证书泛滥、权利寻租、腐败滋生、管理混乱等问题。当前,政府在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特别将“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列为重要清理及整顿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正在快速推进中的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需要及时跟进,根据相关要求和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和变革。
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现状
基于市场经济需求及《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规定,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开始大力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进入到体育领域。1998年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收录,成为我国体育行业中第一个正式被国家认可的职业,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由此开始进入加速建设阶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基本形成。
1.1 三级体育职业资格管理体系基本建成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国家、省(市)及县(市)三级体育职业证书制度管理体系,采取政府主导并以其授权的部门事业单位对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管理,实施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相结合、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国家层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与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负责对体育职业证书制度进行宏观行政管理,并授权国家体育总局下属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设立体育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在技术层面开展全国体育职业资格认证管理工作。国家层面的管理主要是政策法规制定、体育新职业论证、职业标准修订等;省、直辖市体育局下属有关行政部门负责对本省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行政管理,各省职业技能鉴定站负责本省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管理工作;县、市、区级体育局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当地体育职业资格管理工作。三级管理体系的建成为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奠定基础。1.2 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初具规模
职业技能鉴定是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环节。2004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体育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005年首个国家“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揭牌,体育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由此进入具体落实阶段[2]。近10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制,目前在全国共建立26个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205个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职业技能鉴定布局和良好的组织运行体系。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施国家和省(市)两级管理和运作。国家体育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证书管理、基地管理、题库建设、考试大纲与教材编写及国家级培训鉴定等方面的工作,各省级鉴定站负责本省一级的培训师培训、考务及鉴定管理工作。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政府授权的具有资历的企事业单位)负责具体招生、培训工作。多年来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集中体现在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参加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增长迅速,仅社会体育指导员,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已培训超过14万人,提前一年多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10万人发展目标。目前,我国体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体育行业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保障。
1.3 职业资格认证管理的行政职权逐步强化
近1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被提升到发展体育事业的战略高度,职业资格认证管理逐渐成为体育部门的一项重要行政职能。《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涉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实施行政许可”[3],这是国家首次通过行政立法确立了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2]。《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开展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体育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15万以上。《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积极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近年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成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开展体育市场监管的重要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明确规定持证上岗的要求。在规范体育市场的过程中,“行政准入”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资格认证管理的行政职权逐步加强,体育部门对体育职业资格认证的行政介入与干预也越加深入。
简政放权促进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简政放权改革中,“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被列为重点清理整改对象。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决定取消58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认定,2015年又有100多项职业资格认定与许可被取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颁发《关于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就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改革做了详细部署,这是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20多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基于“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当下正在迅速推进的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积极变革。
2.1 强化简政放权意识,明确政府职能定位
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宏观管理和监督,维护市场公平公正。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近20年来,我国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已发展到1 000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数量的迅猛增长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另一方面更与资格认证所带来的巨大利益驱动密不可分。据估算,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考试产业链的经济总额已超过3 000亿元[4]。职业资格证书数量的不断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公共利益,但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创业成本,妨碍了市场发展。此外,职业资格认定与许可中的权利设租与寻租滋生了腐败,扰乱市场秩序。而政府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体事务的过多介入使其偏离其原有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管了不该管的事务。新一轮的简政放权改革要求政府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尤其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职业资格等的许可和审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为此,国务院要求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5]。”通知还规定“凡新设国家职业资格,须报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统一规划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设置国家职业资格。”[6]
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其本意在于规范体育市场,促进就业,引导和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保护公共安全和利益,制度的建立也为体育行政部门介入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一个长期局限于体育事业管理领域的政府部门而言,这一制度的建立无疑增加了体育部门的公权力,使体育部门多出一只伸向市场的“手”。在当前市场经济中,这一公权力是体育行政部门所渴望的,它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体育行政权力在市场中的作用,所以连 “体育场地工”这类微不足道的职业资格认证都掌控在体育部门手中也就不足为奇。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之初,体育部门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该项制度扩大部门权利,而对于自身的职能定位可能还未来得及做深刻考量。虽然目前体育职业资格认证还相对比较规范(至少在形式上),没有其它认证领域中出现的严重乱局,但花钱买证走过场、权钱交易的苗头在现实中已经出现。相同的利益诉求、相同的市场环境,其它领域出现的认证乱局问题也可能在体育领域出现,导致市场门槛抬高、腐败滋生。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市场监管。”[7]虽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在积极建设中,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收益也颇丰,但基于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需要,应对现行的体育职业资格制度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体育行政部门需要拿出勇气,割舍部门利益,真正简政放权,回到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初衷,依法、科学开展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必须对政府在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职能进行明确定位。2.2 立足市场经济,制定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划
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许多行业的职业内容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一些早期制定的职业资格认证已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职业资格的市场价值在逐步降低,甚至已无实际意义。此外,随着市场发展的细化,职业细化现象也日趋明显,职业资格证书也随之细化,导致相关行业内的职业资格重复率高。这类资格证书不仅限制劳动力市场的流转,并遏制劳动者本身的职业规划及发展,同时极大浪费了社会资源。“当前,一些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也缺乏法律法规的依据,及时进行调整很有必要。”[5]《通知》也要求“重点清理国务院部门、行业协会、学会以及其他中央单位面向社会自行设立的各类职业资格,特别是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矛盾比较集中、行业基础薄弱的职业资格。”[6]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行政管理一直局限在体育事业领域,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最典型的就是在现行最主流的体育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设置上,“将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简单移植到体育职业资格认证领域,反映出对市场的把握还很不足”[8]。回顾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历程,尽管其建设也有一定的规划,但总体而言前瞻性不足,对体育职业认证缺乏战略规划,使得体育职业认证制度没有很好发挥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规范体育市场的应有作用。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需要立足于市场,充分把握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向,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宏观把控,实施长远规划,进行战略性考量,才能更好发挥其推进体育市场、促进就业、规范管理等职能。
2.3 抓住体育产业发展机遇,科学设置体育职业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而建立的,应为就业、创业、兴业服务。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强调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简政放权要密切结合当前的产业发展形势,以释放市场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由于战略性考量不足,未能紧密联系体育产业发展需求,使得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技术层面上未能跟上形势,现有的4类体育职业(游泳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工和体育经纪人)以及正在酝酿推出的“运动防护师”,在职业类别(名称)的设置上未能紧跟体育产业飞速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缺乏整体性规划,有的职业停留在政府认可、市场未必认可的状态”[9]。社会上热门的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认证都已被国务院取消,因此,体育经纪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运动防护师”在劳动力市场又有多大前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内多达47个工种的“另类”设置方式是否科学,可能这些都需要认真论证。
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应抓住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促进自身的改革。在体育职业设置上,要紧密结合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体育职业。一方面,要站在战略高度上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及未来走向,设置有利于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型体育职业类别。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要科学创新,在设置体育职业时要凸显体育行业(产业)特色,摒弃那种在某一职业名称前冠以“体育”或“运动”的简单做法,使所设置的体育职业真正为市场所需,为创业、就业、兴业服务。
2.4 完善立法,依法慎重界定高危项目,严控行政准入类职业
体育职业资格的本体功能被认为是“规范职业市场,保护公众健康安全”[10]。特别是行政准入类职业资格认证,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安全关系密切。然而,准入类职业资格认证中的报名、培训、考试、备案、年检等诸多环节都集中于行政权力手中,与这些环节一一对应无不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或其他相关利益。各个部门及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热衷于不断设置更多的资格证书,并将其哄抬到“上岗必需”的重要程度,各种行政准入类证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行业门槛在被抬高,于是“在部门权力的不断自我扩张中,部门权力实现了利益化”[11]。因此,国务院明确要严格限制行政准入类职业资格认证,《通知》规定:“取消国务院部门设置的没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关系并不密切或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进行管理的,按程序提请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
目前,对于体育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在法律上是比较模糊的,现有的4类体育职业资格都没有明确被纳入到行政准入类职业资格序列。2009年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规定“对涉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实施行政许可。”游泳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等“当然”被列入准入系列。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人社部、国家安监总局等5部委联合颁布《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告》,游泳、高山滑雪、潜水、攀岩等4类被列入高危项目,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种)在现实中也“当然地”被纳入职业准入行列。而《全民健身条例》中“国家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一模糊表述,使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现实中有意或无意被列入行政准入类职业资格。随着这一占体育职业最大份额的一类职业被纳入到准入类,意味着体育行政审批权力也随之大大增加。
被纳入行政准入类资格认证的主要法律依据在于某种职业“与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由于体育行业的特殊性,体育领域中的大多数职业特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这类职业与公民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直接相关,但是否“密切相关”或者说如何断定“密切相关”,需要慎重拿捏、科学论证。“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行政准则应在体育领域内大力强化,对于准入性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必须遵循《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格控制。此外,在行政准入类职业问题上,目前的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统一尺度:在某些领域过于严格,而另一些领域又完全放任不管。因为现有的体育职业种类比较少,涉及的职业面还比较窄(基本限于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领域中很多主流职业都没有被纳入其中,如体育教师、运动队教练员等,他们的职业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内容非常相近。如果说“游泳”等运动被纳入高危项目而需要职业准入的话,那么目前又有多少专业游泳队的教练拥有此准入资格。为何此政策只针对健身经营业,这种“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现象反映出现行职业资格制度立法存在的不足。今后的法制建设需要跟进,特别是体育立法方面需要完善这方面的规定,使得职业资格认证有法可依。2.5 大力推进体育社团改革,做好职业资格认证承接准备
在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认证中,水平评价类资格证书占据主要部分,而其中大量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也是由政府机构包揽,不仅让政府管了不该管的事,同时也使政府机构臃肿,为权利寻租、滋生腐败创造了空间。为落实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通知》要求:“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由国务院部门依法制订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按照有序承接、规范管理、平稳过渡的原则,具体认定工作逐步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承担。”按照国际惯例,由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来承担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认证,将大大减轻政府相关部门的负担,是未来我国职业资格认证改革的主要方向。
在我国体育领域存在众多的体育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根据《通知》精神,体育行业协会、学会显然也要承接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工作的任务。《意见》也提出:“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但目前我国体育行业协会(学会)承接这一工作还存在以下困难:1)经验不足。我国体育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中,各体育行业协会、学会的参与度是非常低的,尽管在前期的《职业标准》制定工作中有部分体育协会参加,但后期的职业认证及管理鲜有参与,因为都由政府代理机构(职业鉴定站)包办了。2)准备不足。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我国体育协会、学会的主要工作还是为竞技体育服务,而体育产业和市场的介入还非常薄弱,对于与市场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还未准备。3)公信力不足。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协会,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二政府”的色彩,协会主要负责人很多由政府官员兼任,“到协会拉大旗、做虎皮,主要依赖于所挂靠行政部门的政策资源生存谋利,无不与背后的权力魅影有关”[11],这一情形在体育界特别突出。假球黑哨、权利寻租、谋取暴利等负面事件使得我国许多体育单项协会的社会公信力很差。因此,让它们开展体育职业资格认证,似乎更不可靠。为此,必须大力推进体育协会、学会改革。改革的关键是厘清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关系。如果目前“二政府”色彩的行业协会不彻底改革,其绝不会主动融入市场,而是继续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发号施令。那么,由其组织的职业资格认证,很容易因其单方面设定条款而变成谋利工具。更重要的是职业资格仍不是市场内生的需求,从而导致职业资格认定与市场需求脱节,让行政自我改革的实效大打折扣[12]。结论
1)体育行政部门应强化“简政放权”改革意识,折除部门利益的藩篱,扎紧制度之笼,对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行政职能明确定位,使体育职业资格制度更好为就业、创业及维护公民健康安全服务。2)完善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关立法,依法谨慎界定高危项目,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控行政准入类体育职业资格,限制相关行政权力外溢,防止权力寻租。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战略规划,强化体育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以体育产业发展为契机,科学设置体育职业。4)转变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模式,遵照国际惯例,大力推进体育协会、学会改革,将非行政准入类职业认证鉴定工作逐步移交给各体育行业协会、学会,尽可能减少体育行政部门对微观事务的介入。
第二篇: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什么是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职业)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主要内容是指按照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特点?
①认证机构权威:是政府行为颁发的证书(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并在全国通用,可换英文版证书。②注重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该体系是基本能力模型设计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更加注重工作能力的评定。③证书得到广泛认可:劳动部自1992年在全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认证工作,并实行五统一考核鉴定方案(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鉴定、统一核发证书),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得到全国普遍认可,成为用人单位聘用专业人才的重要依据。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用途?
职业资格证书是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国家对劳动者专业(职业)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重要凭证,也是境外就业、劳务输出时法律公证的有效证件。各用人单位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者上岗的必备条件和晋升工资及确定其它待遇的重要依据。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有什么不同?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学历文凭不同,学历文凭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我国是在1993年正式提出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法律条款是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什么是就业准入制度?
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通过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合理开发和配置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战略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劳动者改善素质结构和提高素质水平,进而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能力的提高。什么是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在我国,职业技能鉴定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由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考核两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职能任务是什么?
职业技能鉴定站是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场所,承担规定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具体工作任务包括:
(1)受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受理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经鉴定中心核准后,核发准考证;
(2)组织参加鉴定的人员按规定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考核或考评;(3)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务;(4)汇总鉴定成绩,并负责报送鉴定中心;
(5)向鉴定中心提交鉴定报告,对考评小组的工作提出评价意见;(6)协助鉴定中心办理证书,并负责向鉴定合格者发放职业资格证书;(7)负责鉴定站的咨询服务和信息统计等工作。如何才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个人可自主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根据所申报职业的资格条件,确定自己申报鉴定的等级。如果需要培训,应到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经鉴定合格者,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否必须从最低级开始鉴定考试?
鉴定考试不一定要从最低级开始考试。每个职业不同等级《国家职业标准》都有相对的具体资格要求,考生符合哪一级标准就可以直接参加该级的鉴定考试。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和级别有哪些?
答:目前,纳入国家职业大典的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工”、“体育经纪人”以及 “游泳救生员”。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指导师级;体育场地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暂设47个工种包括:游泳、健美操、滑雪、保龄球、卡丁车、蹦极、攀岩、轮滑、滑冰、射击、射箭、潜水、漂流、滑翔伞、热气球、动力伞、跆拳道、柔道、摔跤、拳击、武术、击剑、马术、帆板、滑水、跳伞、网球、羽毛球、棒球、垒球、高尔夫球、自行车、围棋、象棋、健美、航海模型、足球、篮球、乒乓球、台球、健身教练、散打、空手道、体育舞蹈、国际象棋、拓展、山地户外等,下一步将根据市场和群众健身需求逐步调整和增加鉴定项目工种。
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场地工的职业定义是什么?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定义: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体育场地工的职业定义:使用专门技术或设备,对运动场地和配套器材进行布置、安装、调试、维护、清洁和监管等保护工作的人员。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出现,对健身市场有哪些好处?
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出现,将会促使健身场馆从业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给健身消费者提供更科学、更专业的健身指导,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切实保护消费者和体育产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合理开发和配置体育健身指导人才,创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规范体育健身市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篇:我国社区建设在什么背景下提出
我国社区建设在什么背景下提出
社区建设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社区建设的内容,各地区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包括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二是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三是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解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四是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五是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六是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
各地区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现有工作基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自己的社区建设的内容。
补充:
城市社区建设的由来及其历史背景
1991年5月,民政部号召和要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系统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了许多城市社区的积极响应,并逐渐得到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的要求;1998年,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23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按照中央领导指示和民政部部署,各地以奋发向上的工作、与时俱进的精神、敢为人先的劲头,不断推进社区建设这项伟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谱写着恢宏壮丽的城市社区建设新篇章。14年来,关于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步步深入,上海、青岛、沈阳、石家庄、南京、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地的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这项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这是因为:第一,开展社区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深刻含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加上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式管理模式。
第二,开展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讲究生活的质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体制的改革,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但是,目前许多地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因此,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
第三,开展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迫切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楼大厦不断崛起,新区开发方兴未艾。俗话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管理是重要的,而管理重点在基层。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管理不顺和社区资源难以共享等弊端,一些陈旧的、落后的观念,自觉或不自觉的在阻碍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只有加强社区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第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居民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化管理的现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还不太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日益关注,城市居民委员会原有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展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总之,世纪之交的社区建设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情况使城市党政领导认识到: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使城市基层出现一系列矛盾,原来的管理办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管理办法——社区建设。
那么什么是社区建设呢?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还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社会性,即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它面向整个社区,面向社区成员,为社区组织和成员提供多方位、多样化的服务。同时它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共驻共建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二是群众性,即社区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是社区建设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真正树立社区意识,才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三是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就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社区建设主要是根据本社区成员的需求和愿望,解决本社区的问题,为本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服务。四是综合性,即社区建设是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而不是特指某一方面的工作。它包括拓展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繁荣社区文化,推进社区卫生等多方面的工作。这就决定了社区建设的工作方法是多样的,既有一般的方法,也有特殊的方法;既有经济手段,也有行政手段和社会手段。只有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社区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五是计划性,一般地说,要系统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挥规划
和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因此,计划性是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
第四篇: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构想
随着经济的知识化与全球化,知识产权成为国家及地区或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基础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发达国家依仗自身的科技优势,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水平,并且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纳入WTO体系,将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挂钩,借此构筑和维护本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在企业发展和国际贸易上受制于人,造成了重大损失,甚至影响相关行业、地区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现象已不鲜见。为此,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要尽快实施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应对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挑战,同时也顺应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国内从法律、技术和贸易争端等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的著述已有不少,从微观角度研究企业知识产权具体的运作方式和策略的论著也有一些,但从宏观角度对知识产权战略本身的作系统研究的文章却为数不多。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对知识产权战略本身进行研究,并在分析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和借鉴国外知识产权战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基本思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能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行业知识产权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优势和实践价值等视角阐述了实施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对知识产权战略作出理性考察,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特征,并探讨构建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框架,剖析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球科技、经济竞争背景下的运作方式和作用机制。再次,对国外知识产权战略的成功经验进行梳理,系统介绍日、美知识产权战略的历史背景、战略思路和具体计划,探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应该坚持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第五篇: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
摘要: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深入,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就业压力显现。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沿海地区大量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部分企业在职员工薪酬福利水平下降。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是由于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战略弊端凸显,进一步暴露大学生就业的瓶颈。为改变当前就业形势,我国要在刺激出口的同时引导改善出口结构,银行应为求职者提供小额低息商业贷款,政府应扶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政府或企业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组织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社区就业的功能,规范灵活就业为其提供劳动保障。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3-0061-03
一、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就业形势的新变化
(一)沿海地区大量农民工返乡。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只要十分之一的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绝对值就将达到2 200万人。中国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则遭受失业冲击,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近期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倒闭,而这些工厂所聘用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正承受着侵袭,沿海的劳动力正向中西部大量回流,农民工返乡趋势日益明显。
(二)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今年预计将突破600万人。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据中公教育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0月26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104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2007年的60:1有了大幅提高。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今年外资企业依然非常活跃,可学生们对外企的热情却有所降温。相反,毕业生对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兴趣高于往年。
(三)部分企业在职员工薪酬福利水平将下降。去年10月15日至11月5日,韬睿咨询公司就“危机中的薪酬”展开全球调查,该调查在亚洲地区共有超过300家企业的572位人力资源主管和专员参与,涉及金融服务、高科技、快速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其中,59%的受访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其调查结果显示,将近42%的企业正在考虑减少非管理层人员的奖金和分红,今年的工资增幅预期也同时下调,这意味着面对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中小企业为精简成本大动脑筋。另外,从工资上涨的幅度来看,2009中国工资平均增幅预期达到8.7%,与2008年上半年的预期相比出现下降。一些企业的雇员虽然没有裁员风险,但他们享受的福利则会“打折”:有46%的受访企业倾向于削减培训开支,61%的企业承认有可能取消年会及其他员工活动以减少支出,有75%的企业计划削减差旅及娱乐费用。但该报告也认为,由于人才仍然相当缺乏,企业将不会吝啬对高绩效员工的薪资投入。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压力增大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战略弊端凸显。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出口加工产品国际市场广阔,一方面出口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巨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出口也消化我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这种出口导向战略曾经在经济增长中凸现出较大的促进优势,但也造成了对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居民购买力的依赖。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接连爆发,使国际市场在短短一年内严重缩水,出口锐减(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10月份中国出口总计128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这一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比9月份回落2.3个百分点),直接导致沿海加工制造企业的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没有利润,要么倒闭、要么裁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自然造成大量失业而且失业主体基本是劳动力比较廉价、辞退没有成本的农民工,于是也就促成了大量农民工返乡的局面。另外,曾经的出口优势以及优惠政策给外国资本平添了追逐利润的巨大想象空间,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其中包括直接投资、借贷及其他种类的短期资本,造成我国货币流通性过剩。同时,我国稳定汇率水平的政策,也成为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对我国的货币流动性产生影响的扩放机制。进入2007年,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银行连续加息来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抬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然而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本来过热的投资,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温度骤降,企业家预期变坏、信心明显下降,投资生产的需求持续降低(2008年10月工业增加值速度回落到8.2%,创出2001年12月以来的新低),没有投资企业规模不可能扩大,也就无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在政府竭力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又会形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经营成本不降反升,为了维持生存很多企业都会做出要么裁员、要么降薪的决定。出口导向战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造成的经济减速已成为导致目前就业压力加大的最根本因素。
(二)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大学生在金融危机时就业遭遇寒流的直接因素是需求减少,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遗留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长期以来存在着体制内外的问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属于体制内,工作强度小,工资福利有保障且稳中有升,而且一些垄断行业工资福利水平较高;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体属于体制外,一般工作压力较大,薪酬水平受市场影响大。所以体制内就业一直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东南沿海体制外经济蓬勃发展,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点。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体制外经济的发展大受打击,于是大量的毕业生尤其是最为优秀的人才又重新为自己的就业进行了规划,选择工资收入较高、工作稳定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垄断行业就业。可体制内人员需求较少,每年仅能吸纳约12%左右的新增大学毕业生。事实上,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有限,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地产、出口加工等行业,但劳动力市场体制内外的差异,却驱动大学生选择需求较少的体制内
就业,这不仅会进一步加深就业矛盾,甚至也会阻碍体制外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增长的带动作用。一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却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效率损失。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对策
(一)在刺激出口的同时引导改善出口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影响,扶植出口企业度过难关,政府提高了出口退税的比例。但这一措施却不能解决出口企业的订单问题,企业没有订单,不能开工,就不能吸纳就业。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帮助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扩大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有利于改善出口企业的困境,缓解出口企业停产半停产的状况,增加就业。
(二)银行应为求职者提供小额低息商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的某些行业劳动者的失业应为短期现象。如果银行能为失业而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提供小额低息商业贷款,一方面可以缓解求职者生活压力,降低其寻找工作和流动的短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比提供失业保障金更好的激励效果,促使劳动者更积极地寻找工作。
(三)政府应扶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重建企业家信心至关重要,企业发展才能解决大多数的就业问题。目前,虽然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企业融资难度减小,但企业家仍然对投资或扩大生产持观望态度。面对这种市场状况政府可有条件的扶植在危机中较有诚信的企业,树立榜样,重建市场信心。
(四)政府或企业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政府一直提倡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措施,可效果不彰,其原因在于体制外就业缺乏保障,大学生势单力薄、缺乏资金,到头来变成自己花钱给自己开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不景气没有好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或企业出台一些项目,向大学生公开招标,促进大学生创业,或可借此缩小大学生体制内外就业的差别。
(五)组织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社区就业的功能。大量农民工返乡,不但不能解决农民工失业后的问题,还会使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当前要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要加强对农民工技能的培训,以应对未来的产业升级或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外,可加强社区服务吸纳就业的功能,大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家庭需要家政人员,失业的农民工稍加培训即可胜任这些工作。
(六)规范灵活就业,为其提供劳动保障。中国的3股劳动力大军(新生劳动人口、农村富余劳动人口、各种类型单位的冗员)所构成的强大就业压力,与目前中国在就业机制上过强的刚性有关,灵活就业一直被放到了非规范就业的范畴中,忽略了劳动保护和规范管理。就目前状况而言,可将灵活就业的规范职能下放到社区当中,并由社区或就业网站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加入社会保障的中介组织。
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从长远上看取决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导向和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提高。而针对目前迅速扩大的失业问题政府还应该提出强有力的“就业保障计划”,并以此为核心,实施企业减税、社会保障及失业救济等一揽子救援方案,并对各地政府进行刚性化的考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