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学校教育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20世纪初,美国建立起适应工业时代的需要的标准化的学校教育制度。从目的上看,它为培养标准化的产业工人而存在;从内容上看,它规定了标准化的课程;从材料上看,它采用经过严格审查的、规范的教课书;从实施上看,它依据系统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并利用标准化考试评价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一标准化的学校教育制度在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目前正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着全面的、深刻的改造。90年代以来,我国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从办学体制、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教学与评价等方面,对学校教育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已与世界教育改革基本接轨,并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习型学校建设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三次变革
(一)进步主义思潮下的学校教育制度变革
在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以教材为中心的。这一制度的核心观点是:儿童是利己主义和自我中心的,儿童的生活是琐碎的、狭隘的,模糊的和不稳定的,儿童的经验是混乱、模糊和不稳定的;教材比儿童的经验重要得多,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认真地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让儿童有步骤、有计划地获得成长。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进步教育之父”帕克(F.Parker,1837~1902)对“教材中心课程”提出了批旁,大力倡导 “儿童中心课程”。帕克认为:对于儿童生长来说,一切科目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它们只是工具,只能以服务于儿童生长的各种需要来衡量其价值;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必事先准备好教案,而要根据儿童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随机应变地决定教学内容。在这里,儿童的直觉与经验被置于课程的中心,儿童的即时性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构成了课程的核心。
杜威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双方都是有缺陷的:“学科中心论”使儿童服从于分门别类的教学科目,使儿童的完整而统一的经验被肢解;“儿童中心论”则满足于儿童兴趣和能力的自发性,排斥对儿童心智的训练,而这从另一个方面阻碍了儿童的发展。为了克服这种对立现象,杜威主张以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编制综合课程。他指出:“儿童与课程是构成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决定一条直线那样,儿童现在的观点和学科中所包含的事实与真理决定着教学。从儿童的现在经验发展到被我们称为学科的有组织的真理体系所表征的经验,是一个持续改造的过程。”
根据这一实用主义的观点,杜威拟定了一套以“社会性作业”为中心的实用主义课程。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儿童围绕着园艺、烹任、木工、金工、纺织等“社会性作业”,学习语文、历史、算术、地理、自然等学科的知识,学习唱歌、绘画等的技能。杜威的影响波及全世界,在20世纪20-5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课程基本上都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也是围绕实用主义课程体系建立起来的。
(二)课程改革运动下的学校教育制度变革
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冷战”时期科技、经济、军事竞争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标转向高科技精英人才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体系受到强烈的批判,一场始于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影响了全世界的学校教育体系。这场课程改革运动大力倡导“学科中心课程”,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学科结构课程在美国盛行一时,并使以分科课程为主导的学科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盛行起来。在50-60年代,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均结合本国的情况,对学校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普遍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并加强了科学技术教育,重视精英教育。
从实施效果来看,本次课程改革在突出科学方法和增加实验室实际活动量方面,取得了成功。但由于结构主义课程在教材内容上偏重于学科逻辑,割裂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性,造成了知识的新分离,使科学变得更难,导致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和兴趣降低。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效能的研究对当时的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美国,科尔曼(Coleman,1966年)的研究发现,有些美国学校对其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很低,仅能解释影响学生成绩变化的10%部分,远远低于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在英国,普洛登报告(Plowden,1967)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家庭和社区比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引发了对有效学校的讨论,并导致终身教育理念和非学校化社会思潮的出现。
(三)终身学习理念下的学校教育制度变革
终身学习(或称“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出现于赫钦斯1968年出版的《学习型社会》一书中。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主题报告书《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又称《法尔报告书》)报告指出60以来年代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精英教育,并主张未来的教育要在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间建立完整的体制,使教育不再是精英分子的特权,也不专属于特定的年龄层,而能融入到整个社会、每个人的一生。这一报告使得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传播,并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同。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一些新的教育观点被提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倡导新的教育与教学方式,如自我导向学习、问题导向的指导、经验学习等;②有效学校运动(effective school movement),强调更好的管理、更经常的学习成就测验、更有秩序的学校环境;③开放学习运动,如顾客中心、学习机会弹性化、运用技术手段、自我导向教材及支持系统的开发等;④非学校化社会(deschooling society),呼吁人们废除与教师有关的、要求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全日制第学习比修课程的现代学校制度※,并借此实现现代社会、文化、及其精神的根本变革;⑤回流教育,主张重新建构教育系统,促使个人一生的学习能够被打断但又可以方便地随时开始学习。
总的来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传统学校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功能定位来看,学校不再是人们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的场所扩展到家庭、社区、工作场所,乃至大自然,而学校也由封闭的教育机构转变成为开放的社区学习中心;从课程内容来看,学校的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知识,而是扩展到有利于个体成长的各方面知识、技能与态度;从教学方式来看,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再是简单的讲解和机械的训练,而是强调学生自我导向的、形式多样的学习。
二、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由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构成的学校教育系统,形成了“四等七级”的体系,以及公办、民办、公立民办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格局。从实施情况看,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在办学体制方面,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模式单
一、学校结构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进一步调整;②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条块分割和国家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情况;③在课程与教学制度方面,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实践环节不被重视的现象:④在评价与考试制度方面,存在评价内容狭窄、评价方法单
一、评价主体单一的现象。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学校在各类升学考试的引导下,将学生限制在课堂的狭小空间内,采用机械训练的方式学习整齐划一的内容。显然,这种封闭的学习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全面和自主的发展,不利于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我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并先后在上海、浙江、江西、山西、天津、北京等地,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试验。改革的基本思路是:①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关注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②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③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并鼓励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④变革教学和评价方式,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⑤积极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些改革对于解决我国学校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90年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开发、教学与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变革。一方面,改革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种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等冲击着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另一方面,改革也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理论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引发了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学校的基本工作、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等基本问题的激烈讨论。新一轮课程改革引发的冲击和争论并非仅限于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而是涉及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评价与考试制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显然,课程改革必将导致学校教育制度的全方位改革。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已经逐步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接轨,并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三、学习型学校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系统动力学的基础上,融合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讨论与模拟演练等理论和方法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并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即:个人掌控(personal mastery)、心理模型(mental models)、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这一理论的基本追求是使组织减少内耗,避免组织成员的力量相互抵消,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能力。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和政府以及各行业的高度重视,并引发了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的热潮。例如,微软公司致力于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出了“学习是自我批评的学习、信息反馈的学习、交流共享的学习”;日本大坂应用这一理论构建学习型城市;新加坡政府则用这一理论进行政府的管理,致力于构建学习型政府。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成功应用促进了教育领域也行动起来,将创建学习型学校作为提高学校效能的重要举措,而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进一步得到重视和落实。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将本年召开的教育部长会议将主题定为“使终身学习成为全民的现实”(Making Lifelong learning a Reality for AL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报告书,也以终身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概念;同时,欧盟也将1996年定为终身学习年。
我国的教育界也很快接受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并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型学校的创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台湾的研究者借鉴企业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做法,探讨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例如,台湾师范大学的张明辉从学校行政、学校教学、学校与社会关系、教育行政机关的配合四个层面,描述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做法。台湾国立中正大学的魏惠娟和台湾师范大学张明辉则从学生活动、团队学习、空间规划、愿景发展、行政运作结构五个方面,描述了在学校全方位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具体策略。我国大陆地区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也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一些具体做法。例如,夏新斌和雷鸣强提出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四项措施:①创建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②构造学习共享系统,促进交往与对话;③建立共同愿景;④建立灵活的应变机制。又如,郑国瑛和柳栋从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运行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数字化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具体方法。北京景山学校
于2005年启动了“数字景山”的建设,在数字化学习型学校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然而,在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许多学校都把学习界定为个人的学习,并机械地提出“学习型个人”或“学习型教师”等概念。这样的界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涵义,有望文生义之嫌。又如,许多学校将加强政治思想、法律法规、组织纪律、规章制度,以及电脑、外语、普通话等基本技能作为硬性规定的学习内容,并通过考试进行检测。以上作法导致许多教师把学习看作工作之外的一种负担,学习与教师日常工作割裂开的现象非常严重。此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将学校型学校作为学校工作总结的标签,将大量学校正常工作纳入其中,使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徒有其名、未见其实”。
张康华认为,我国学校在建设学习型学校过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内容在学校的实践中并没有成为一个整体,而是被肢解性地使用;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转变的要件及其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制度没有为学习型学校的建立提供准备,即制度的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已有学者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质疑。在理论方面,主要有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学习型组织的测量两个问题,前者涉及对“在组织中学习”和“组织在学习中”的思考,后者涉及对内隐学习、学习与绩效关系的测量复杂性。在实践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学习是目的,还是手段?②对组织成员有利还是不利?③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④如何产生团队学习和共同愿景;⑤如何处理好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的关系;⑥如何面对学习的代价?
对于这些质疑,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必然会在实践中导致不同的行为。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无论是学习性组织的理论,还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践,尤其是学习型学校的实践,都还存在大量的困惑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课程与教学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离开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评价与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孤立地认识和开展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制度、评价与考试制度四个方面,在创建学习型学校的过程中,系统地研究优化学校教育制度的方法与策略,为教师和学生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喜亭 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顾明远,孟繁华 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
3.〔美〕约翰·杜威 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 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4.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
6.王策三,孙喜亭,刘硕 著。《基础教育改革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第二篇:佛教制度改革背景
中国佛教到了清末民初,早已衰败不已,子孙庙盛行,法派流弊,可以说用一盘散沙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个衰败的景象已有多人描述。事物的发展正如《周易-系辞下》中所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中国佛教发展到近代以来,面临着不变则亡的危险境地。始有杨文会,欧阳竟无抗起改革复兴佛教的大旗,杨文会大师力主刻经讲道,创建金陵刻经处,从传播流通的角度努力复兴佛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佛教的复兴和改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欧阳竟无大师继承杨文会遗志,并 于1922年在南京创办了支那内学院,努力培养僧才,营造讲经学经的氛围,造就了一大批僧才,吕chen等都是。还有早期的苏曼殊。
早期的佛教复兴派所做的努力,大都是从教理的角度出发来整顿佛教的,但是面对当时佛教的整体瘫痪,仅仅通过教理的感化是不能挽救佛教于危亡之中的。必须从根本上整顿佛教,就要从制度上整顿废弛的丛林制度,因为当时的佛教衰败和丛林制度的废弛有很大的关系。丛林制度是传统佛教二千多年以来形成的,不断完善的管理僧寺和寺僧的制度,“法(制度)久生弊”,这个规律也适用于丛林制度,经过两千多年的运作,丛林制度到了近代,对僧寺和寺僧已经没有多少的约束力,所以才出现了各种违背教理的佛教的衰败现象。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就是寺庙之间的鼓励隔绝问题以及整个佛教界的力量分散问题。
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应该首推寄禅大师了,才有了组建中国佛教会的奔走,因而卒命。才有了太虚三大革命的提出。太虚大师正是意识到单从教理方面难以根治佛教的衰败,才有了教理、教制、教产革命的全面对症下药式的改革主张。复兴佛教,制度先行,已经成了以太虚为代表的佛教革新派的共识。在创新的基础上用丛林制度整顿僧寺与寺僧,以此为出发点,打破寺庙间的隔绝状态,建立佛教会加强寺庙之间的联合,整合整个佛教界的力量,重视在家众的力量建设与联合,走向佛教的教团组织的发展之路。太虚用教团组织的力量来革新佛教,这与民国时期的社会潮流有很大的关系。中华民国的建立,社会组织日盛,各行各业都组建自己的组织来参与社会,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也必须有自己的组织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了。
当然,佛教改革的迫在眉睫,还要外因的推动,那就是近代以来的庙产兴学运动和基督教在华的传播,逼迫着佛教在制度方面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来适应近代社会的转型,跟上时代的潮流。
第二章当时对如何改革佛教的大讨论,当时对寺庙制度的革新,在创新丛林制度上的革新
一是太虚作出的改革
二是他人对寺庙的整顿与创新(需要收集相关材料),体现出李导倡导的当时是怎么变的,变成什么样子了。
第三章教团组织的组建
太虚 园瑛
震华 虚云
第三篇:浅谈“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
浅谈“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不仅是一项教育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2019年7月,国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21年7月,国家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两份重要文件无不彰显着国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和决心。本文试着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探讨学校如何落实教育教学改革。
“双减”意见出台以后,校外培训必将得到规范,这同时又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成绩,这是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某初中学校校长,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把“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我的体会是:必须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1、功夫在课前,加强教研活动。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组要集思广益,积极做到六备: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同时在教研活动中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只有备好课,才能灵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2、着力在课内,注重课堂实效。所谓“教无定法”,教师每堂课要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但未必须按某一种教学模式,应以结果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有几点原则必须遵守:(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就高效课堂来说,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3、提高在课后,学会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过:“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它的规模和人数,而在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提高教师教学专业能力。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于教师的教学水
平,教学的高水平来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
(1)以听评课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年来,我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素养。一是重点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了各学科的“样板示范课”,并根据各学科实际确立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模式。二是围绕教学创新开展“人人一堂精品课”活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校内优质课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等。三是要求全体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深入研究和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领略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水平。
(2)老中青结合,实施教师成长帮扶计划
帮扶计划既包括“老带新”,也包括“新带老”。在教学方面,老教师肯定经验更为丰富,可以帮助新教师快速融入角色走上正轨。但在运用信息技术、接触新鲜事物方面,年轻教师显然更胜一筹。通过互相帮扶,使教师树立6种意识——学习意识、反省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奉献意识、未来意识;拥有6种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师生交流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摒弃过去只注重培养“讲课型”名师,积极造就一大批“复合型”、“特长型”、“服务型”、“管理型”名师。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教师全身心做好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把师德工作与教师评先、评优、奖励、提拔、任用紧密挂钩。对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评先、评优、晋级实行一票否决制。
3、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打造学者型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效果取决于他的知识和素养,取决于他读什么书,怎样自学和充实自己。他在帕夫雷什中学对教师提出了“读书,读书,再读书”的要求。我校注重强化教师的大阅读观念,将集中阅读与分散阅读,渗透阅读与选择阅读,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专业阅读与跨学科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广泛阅读,海纳百川。创造氛围,使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把学校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三、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过去,部分老师不重视作业设计,存在机械重复,随意性比较大,缺乏针对性等弊端,甚至有些老师为了惩罚学生而布置作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种情况要进行大胆的改革。首先,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各学科加强作业统筹,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其次,各学科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提高趣味性,体现开放性,减少基础
性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注重提高探究类作业比重,如物理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惯性实验;生物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玉米发芽过程;地理作业要求学生探究台湾海峡形成的原因等等。再次,加强作业辅导,尽可能面批讲解,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作业真正起到抓根固本、积累应用、探究创新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教学改革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程,不能奢求毕其功于一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这些文件为改革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指导,但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取决于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甚至每一名教师的落实情况。只有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才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取得实效,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目标,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第四篇: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方式的变革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方式的变革
一、教育信息化内涵 1.教育信息化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2.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3.教育信息化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
农村信息技术是一项从根本上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惠民工程,其发展先后经历了利用卫星进行空中课堂项目、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和现在正在推广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无论哪种项目,其根本目的都是资源的合理运用,而运用的核心则又是教师对资源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只有做好信息技术资源与之相关的运用推广工作,才能使资源的运用意识深入人心,让资源真正进入课堂,走近师生,服务于广大农村一线师生。
二、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教育方式、技能和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产生了若干好处。1.促进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这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教学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材观、现代学校观以及现代人才观。传统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还要培养品德。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全面的教育改革。改革教育目标和内容,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要按照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教材,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教学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技术的培训,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教育形式和方法,信息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相结合,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并存,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使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抓基础教育,而且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发展远距离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继续教育,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逐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改实验,把这些单
一、落后的手段改变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过程结构形式。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2.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多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个别化主动式学习:多媒体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保证,作为用户、学校和学习者个人,只要拥有多媒体终端机,就可以从公用网络的资源数据库中,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使个别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确立。结构化发现式学习:多媒体营造出了由学生控制的发现式环境,这种发现式环境允许学生在特定的内容领域进行探索和检验假设,他主要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发展学生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会组织、解释和运用材料,信息技术的这些运用将有助于学习者获取信息社会所需的问题解决技能。
多媒体技术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有效。当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急剧加快,人们不能不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之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这种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的还在于满足技术更新、技术进步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可能完全通过办校、办班来解决(尽管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大量的却要依靠在职自学或远距离教育来补充和提高。而后一种途径,又正好可发挥信息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优势,使学习者不仅可通过多媒体终端机,不断补充与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还可通过电信大学和模拟训练,来获取某方面的系统知识,强化与提高某种技能,从而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和有效。3.网络教学日益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普及,人们在尝试网络通信的同时,也想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①开放性;②协作性;③交互性;④共享性;⑤实时性;⑥个别化。
由于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因此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教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矛盾。
提高教学质量。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多种媒体信息,学校不需要再用大量经费和人力建设管理自己的媒体资料库,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每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机会享受“名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著名图书馆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
有效实施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开展网络远距离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远距离教育将具有双向传输的交互性能。学习者不仅在课堂看或听远距离传输来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可在家里看到课堂的景象,听到教师的讲授,或者看或听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声像材料,并能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教育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间完成,所需要的教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教学科研更加富于成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信息技术也使得教学科研更加富于成效。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检索更加方便。教师坐在家里就可向国内外查询与收集到所需要的研究资料,不必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推广和交流成果效率更高。不仅可广泛而迅速地推广与交流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而且能科学地对研究项目进行辅助设计与模拟,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与整理,准确地研究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使研究周期大为缩短,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大大增强。
总之,信息技术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给当代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4.对读、写、算方式的影响
阅读方式的变革。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也称非线性阅读。电子出版物向人们展示了全新而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在资料库中以对话方式进行高效率检索式阅读。写作方式的变革。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数码相机输入等。从单纯的文字写作到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即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计算方式的变革。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虚拟现实”的计算机仿真世界成为可能,并使数字化逐步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模式。
总之,教育技术可以在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开辟新的教学模式、满足个别化学习需要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发挥重要而积极
(二)同时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信息技术课实际不受重视
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某网站的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发表了一个“信息技术的悲哀”的帖子,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共鸣。他们普遍认为,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很多学校不被重视。甚至有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希望高中考电脑,初中考电脑,小学也考。虽然我们会有压力,但那也是对我们的重视”。我相信这些话都是教师们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管是抱怨,还是沮丧,他们希望在教育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并通过它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但中考高考能解决问题吗?从现在正在各大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上热烈讨论的“我拿什么拯救你,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似乎读出了信息技术教师们的无奈和矛盾心理。
2.从教师到学生,新课改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虽然新课标已经颁布几年了,但教师和学生们对新课标的接受过程却并非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一方面,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接受还需时间。新课标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改变了原有的“技术本位”的观念,又进一步提出了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增加了许多人文素养的内容,使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由原来的混乱走向有序,从随意走向规范。虽然多数教师认可新课标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对新课改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由于新课改的理念与教师们以往的教学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信息技术教师们接受起来遇到很多困难。随着教师们根据新课标所进行的研究增多,他们关注的层面多元化了后,反而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组织不起正常的课堂教学来。他们期望多一些可供参考的优秀教案。由此可见,对于信息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贯彻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需要专家和一线教师进一步地沟通。另一方面,学生对新课标也存在困惑。3.从小学到高中,课程教学缺乏衔接性
首先,小学、初中没有相应的信息技术标准,缺乏对培养目标的界定,且原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严重过时。教师们不知怎样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进行掌控,这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混乱和无序的重要原因。一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感叹道:我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同一本电脑书。我不知道要让学生怎么学,我该怎么教。按照这本教材要求,光画图这部分就要学18课时,整个学期不可能都让学生画画儿吧!
其次,缺乏根据标准进行的课程建设,使得各个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以及教材的使用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在以后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加大了实行新课程标准的难度。如何做好课程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适应高中课程标准的起点要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标准的缺失,让本来就不受重视的信息技术课程雪上加霜,难怪有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没有标准使我们的学科比音、体、美等学科的地位还要低”。
4.信息技术教材众口难调
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谈道:“我们使用的新教材。上了一节„中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课后,课堂气氛是不错,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效果比原来我讲学生听好多了。我感觉新教材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是一个挑战。课堂现在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师的应变能力、知识能力要求都高了。”
但也有教师反映教材的可操作性差,有的觉得现有教材中章节设计过于简单,有的对如何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存有疑问,感到一节课要任务讲解、操作演示,时间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相关知识与阅读材料里面的知识要点不知如何处理。有些学生对新教材也不太理解。他们反映:“我们上的是语文课吗?怎么总在不停地讨论、总结方法?”
反映在区域差异以及学校差异上,一方面教师们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有教师提出,农村地区的教材要根据农村的信息化发展现状,整合农村的文化特色,不能城市化倾向严重。有的教师则推崇校本教材。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又希望信息技术教材能全国统一,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5.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是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力量。他们既要承担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还要帮助其他教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比其他学科教师更高的信息素养。
我认为信息技术要在农村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就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1.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管理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任何一项新的变革都需要有力的制度作保障才能顺利实施。要实现从制度要求到自觉参与的转变,学校首先要加强管理,出台相应制度,量化考核,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及职务评骋结合起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顺利推进信息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的普及工作。只有教师全员参与进来,才能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性震憾,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进而主动去学习和探究。2.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管理
设备的正常运转,资源的定时更新是信息技术得以运用的关键。既要管好设备、又要用好设备,换句话说就是宁可设备用烂,绝不闲置设备。学校校长要有大局意识,必须详细制定管理规范,精心选调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信息技术过硬的教师担任电教管理人员。给予他们充分的政策优惠和课时保证。管理人员务必做到资源下载准时、设备运转正常、教室全天开放。为所有教师方便快捷地查找和使用资源提供指导和便利,热情地服务于一线教师,让他们满怀期望的走进课堂,无限欣慰的离开学生。
二、资源整合,创新发展
1.通过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要素。对于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要有效推进信息技术资源运用,就必须进行全员有效的校本培训。
首先学校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校本培训制度,以保证培训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起来。通过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由过去的灌输者,转变成引导者,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整体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其次是分层次培训:从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到掌握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能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件制作,再到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恰当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同时还应考虑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次培训,将教师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使教师在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培训中得到提高。
第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实践方法,让教师带着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参与其中,并融合专家讲座、协作学习、集体讨论、自主学习、个别辅导、教学体验等多种形式,将信息单向传递讲授方式转变为互动学习的合作方式,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
第四是有效的评价机制:在培训过程中要关注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力的变化,侧重培训过程中教师的体验。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对教师的组织、纪律、观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使教师通过评价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五是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在培训中发展骨干,并组织他们参加诸如“多媒体教育赛”、“教师论文大赛”等活动,这样既能使人才脱颖而出,又能激励先进,以骨干带动全体。
2.整合资源,方便快捷地使用资源
信息时代要求的是高效率、大容量,通过下载的信息技术资源内容十分庞杂,让教师高效、方便、快捷地运用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一是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实现每班一套多媒体教学设施。二是建设学校局域网,方便教师使用资源。三是将教师二度开发有保存价值的资源刻录成光盘,整理存档,供教师借阅或直接交由班主任应用于班班通为各班播放。四是将教育节目通过分频设备直接传输到教室,让学生能及时收看。五是积极筹备和建设富有本校特色的教育资源库。3.整合学校现有基础教育硬件设备
虽然农村中小学现阶段均已实现经费保障体制,但受长期以来学校经费的预支和开支等因素制约,硬件建设仍让学校捉襟见肘。同时学校的许多电教设备又因没有得到适度的整合开发而闲置,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改装再利用。
比如录音机,曾经为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今只要再加接一个立体声插孔,配合教师常备的MP3音乐播放器,拷贝远程教育音频资源,又可以为学校的音乐教学再立新功。
再如学校闲置的DVD、VCD设备配以带有AV输入的彩电,利用信息技术下载、刻录的教学资源光盘在教室播放;大屏幕电视机加视频接口,再配备一台电脑主机,就又多了一套多媒体设备。从而近期快速实现多媒体设备班班通。
三、转变观念,提高素养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顺利实施课程整合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系统地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改变旧的教学观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
1.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使教师深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充分认识其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2.制订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案,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活动融合到教研教改中去。
3.坚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件或自制课件上课、开展教研活动,做到资源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4.确保每学期每个教师每周至少上好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5.学校应有专门用于设备添置和改造升级的资金,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并有配备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指导教师。
6.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学科整合,科研引领
1.把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与高效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 高效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高效课堂的节奏。如果我们在高效课堂的推进过程中不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不能有效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那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落伍者。所以把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与高效课堂的理念结合起来,既解放了教师,又恩惠于学生。
2.确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中的相关课题,加强教育科研力度
由于师资、设备、资源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尚未完全普及。因此确立相应的科研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强科研力度,针对实际情况确立相关课题,发现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保证信息技术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地研究和大胆地践行,把信息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农村高效课堂的有力支撑,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有重点地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才能使信息技术实践于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五篇:社会背景
(1)社会背景: ①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②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 ①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②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3)政策措施: ①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4)国际环境: ①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②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区别 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上。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第二,日本幕府统治与清朝统治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其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而日本封建制度因其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不但无法调节这些矛盾,本身也陷于瓦解。而中国戊戌维新时却没有出现这样的形势。自从1864年欺骗利用。在统治阶级内部,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满族贵族,对外向外国侵略势力投降妥协,勾结起来共同绞杀中国人民革命;对内则向汉族地主实行让步,依靠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军阀官僚镇压农民起义,办理国防外交,使清朝封建政权暂时得以维持。统治阶级内部虽然有洋务派、顽固派以及帝党、后党之争,但总的说来守旧势力还很强大。从力量对比上。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否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旧的统治阶级营垒中是否能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以及这支力量的实力情况。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如中国的维新势力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与守旧党比,不过千与一之比,其数极小”(严复语)。因此,守旧势力一反扑,维新势力顷刻瓦解。从政策措施的实施上。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还版籍(1869年)、废藩置县(1871 年)、改革封建身份(1869至1873年)、废除封建俸禄(1876年)、地税改革(1873年)、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不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年),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中国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1.时间: 明治维新19世纪60年代 戊戌变法19世纪90年代 明治维新比戊戌变法早了近30年。人物: 明治维新:由中下层武士和一些大名发动武装革命,有明智天皇带领维新。戊戌变法:有梁启超等上层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有光绪批准下达变法。影响: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从此日本开始了走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由惜日的封建东亚小国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滋长日本的军国主义气焰。戊戌变法 大多数改革措施被废或取消。但中国资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变法保留的内容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结果:戊戌变法失败 明治维新:成功2.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是一次成功的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改革遭到两方面的反对: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们纠集对农业政策不满的农民多次兴行叛乱;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经过明治维新而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了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帝国清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些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简单的说: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戍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太后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象武则天哪样有野心,慈禧太后为什么后来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答案补充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答案补充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区别 首先从结果来看,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使日本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方小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一个世界强国;中国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并且只维持了103天就被封建顽固势力扼杀了,中国没有因此而走上富强的道路.明治维新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改革,它使日本摆脱了封建的束缚,让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但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它没能彻底得废除封建制度,致使日本发展受限。而戊戌变法,从根本上说并不成功,但它确确实实动摇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