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堌阳镇调研报告
调研课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一、在监督执纪工作过程中,怎样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作为一名纪检工作者,怎样才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呢?我认为,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根基牢记心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党员个体的我们,都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一员,没有比人民群众更高贵、更特殊的东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党内不论职务大小,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任何人概莫能外。所以,切不可在人民群众面前以“官”自居,高高在上,更不可在人民群众面前忘乎所以,耀武扬威,装腔作势,“拉虎皮做大旗”。要树立公仆意识,永远记住人民群众是我们的主人,我们是人民群众的仆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不可主仆倒置。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及时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二)敢于为实干者担当。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时,对于人民群众的投诉、举报、来访,我们既不能主观臆断、先入为主,更不能视若不见,麻木不仁。应迅速安排相关人员调查核实,并及时向群众反馈调查结果,及时查处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 的“微腐败”行为,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我们有所应”。
我们在收集违纪违法人员相关违纪违法证据时,还负有保护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的职能。如在一些地方、单位,有一些领导干部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结果仅仅因为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便有一些“好事者”举报投诉上访,其中,不乏借机打击报复的、争权夺利的、落井下石的,此时,我们必须态度鲜明,借助人民群众的一双双“慧眼”,拨云见日,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澄清是非,为实干者撑腰鼓劲,为担当者担当。
(三)营造风清气正环境、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对腐败没有天生的免疫力,纪委不是保险箱,监督者更应首先受到监督。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应按照“打铁先要自身硬”的要求,除认真学习党纪法规、办案业务外,还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争做勤学善思、遵规守纪、廉以用权、干事创业、严于律己的表率。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发杂音。在思想上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纪律上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号召的坚决响应、党中央要求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干、党中央部署的坚决落实。在作风上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查处“四风”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推拖绕躲、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行为。
二、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领导机构。召开班子会,专题讨论研究本单位在扶贫领域可能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为各部门所负责人,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
(二)聚焦治理重点。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重点是扶贫领域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扶贫项目分配、审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违规操作,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向农村低保、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对口帮扶等基础设施和惠农资金动脑筋、伸黑手等问题。
(三)聚焦责任,改进作风。紧盯责任主体,层层压实我镇落实责任、部门协调责任、包村干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按照“一案双查”要求,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监督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压力传导下去、责任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四不两直”“杀回马枪”等方式进行走访摸排,对胆敢向扶贫项目资金“动奶酪”的腐败问题以及弄虚作假等严重作风问题,坚持严查快办、严惩不贷。
三、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一)认识不到位。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站位还不够高,认识还不到位,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只是嘴上说重要,说服从,但总认为是小题大做,不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责主业,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落实。学习不积极,工作不主动,遇见问题不 3 思考、不统筹,没有把扶贫领域相关工作同自身职责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现问题少。检查方式方法不科学,巡察、专项纪律检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少,抓不住工作重点,浪费人力物力。工作连续性差,对存在问题整改落实督促不到位,检查月月搞,问题回回在,有重检查轻整改的现象。
(三)监督作用难发挥。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发挥不了,有的根本不清楚在扶贫领域如何监督,监督什么,工作天天干,胡子头发一把抓,却没有一项抓住了重点。不会监督、不敢监督,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
(四)监督执纪宽松软。有片面群众观点,总认为群众工作难做,扶贫工作难做,对基层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扶贫资金项目上以个人不侵占、不挪用为标准,甚至还多方为违纪违规者开脱,执纪不严。
(五)上报材料过多。从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以来,各级要求上报总结、调研报告和表册太多,忙于完成上报任务都要加班加点,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和督促整改。
堌阳镇纪委 2018年8月8日
第二篇: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将“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2016年的七项主要任务之一作出部署,在随后召开的省市纪委全会中都进行了层层的落实,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深入推进正风反腐工作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对此,站在党员干部的层面,我们认为,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至少需要做实以下工作。
首先要严格纪律要求。行政不作为、作风粗暴、吃拿卡要、执法不公、与民争利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基层时有发生,但有些人漠然视之,总以为这是个别现象,影响不了大局,甚至持回避、默认、跟从的态度。正是这种思想认识,导致一些小问题逐步演化成风,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党员干部应首先消除思想认识误区,克己力行,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要认真查摆思想认识误区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刻绷紧遵守纪律这根弦,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自觉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其次要强化监督问责。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执行有偏差,就会大打折扣,难受群众欢迎。近年来,党的惠民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执纪问责工作必须紧紧跟上。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特别是加强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等行为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压缩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空间,确保行政执法单位和人员依纪依法、公正廉洁办事,减少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
第三要畅通信访渠道。坚决整治和查处 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必须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进一步健全群众信访维权和矛盾预警排查机制,积极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对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经常性分析和排查,发挥纪检、信访等机关或部门的信访举报受理职能作用,加大信访案件查处力度,不断拓宽群众反映情况、表达诉求,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从而确保群众有地方反映问题,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第四要严厉查办案件。近年来,侵占涉农资金、征地拆迁补偿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案件虽小,但损害群众利益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忽视。要坚持抓早抓小,以零容忍的态度下大力气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如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以及侵占挪用惠民资金、违规处臵集体资产、侵吞集体收益、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等案件,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达川区麻柳镇中心小学二O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篇:林业系统整治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实施方案
自查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九届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和十届市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新乡市纪委《全市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新纪发〔2016〕7号)要求,结合林业部门工作实际,现就林业系统整治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对涉及林业部门的涉农惠民项目和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自查,摸清政策落实和项目资金监管中的突出问题,重点自查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违纪违规的林业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查处,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二、工作重点
2013~2015年退耕还林、公益林、生态省建设等惠农补贴、林业资金管理使用方面以权谋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等问题。
四、时间安排及阶段工作内容
此次整治工作时间为8个月,自2016年5月开始,至12月结束,分为自查自纠、监督检查、案件查办、建章立制等四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自纠。2016年5月10日~6月20日。对2013~2015年退耕还林、公益林、生态省建设等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开展自查,摸清政策落实和项目资金监管中的突出问题。
对自查摸底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及时整改,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抓好整改落实。
(二)监督检查。2016年6月21日~7月20日。
市林业局纪检组按照“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的原则,采取听取汇报、查阅台账、调阅案卷、实地督导等方式,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重点检查问题台账和整改方案。
(三)查办案件和建章立制。2016年7月21日~12月底。对群众举报、自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进行查处。
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普遍性、机制制度层面的问题,提出完善机制制度的意见建议,完善发放程序和发放制度,保证退耕还林、公益林、生态省建设等惠农补贴资金能够足额、准确发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林业局“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领导小组”,承担林业系统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活动安排、监督检查等工作。市局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退耕办,办公室主任由退耕办主任张利军兼任,成员由退耕办、造林科、林改办、林政科等涉农科室的管理人员参加。联系电话:0373—2852324 ***。各有关县(市、区)林业部门,要将具体办理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于5月20日前上报市林业局。
(二)按时完成自查工作。
各县(市、区)林业部门,务必于6月20日前完成自查工作,并上报自查报告。
涉及2013~2015年退耕还林补贴资金的辉县市、卫辉市、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凤泉区、经开区,要具体到乡镇,以列表形式,将三年的应补贴资金额、资金拨付额、实际发放额、结余金额、未发放原因说明等内容,附在自查报告中上报。
涉及2013~2015年公益林农户补偿资金的辉县市、卫辉市,要具体到乡镇,以列表形式,将三年的应补贴资金额、资金拨付额、实际发放额、结余金额、未发放原因说明等内容,附在自查报告中上报。
对2013~2015年拨付各县(市、区)林业部门的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属于非涉农资金的,要说明拨付金额;属于涉农资金的,要具体到乡镇,以列表形式,将三年的应补贴资金额、资金拨付额、实际发放额、结余金额、未发放原因说明等内容,附在自查报告中上报。
(三)强化监督检查。各单位要把本次专项治理工作作为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重要举措和推进载体,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推进。局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开展督查,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在专项治理期间出现顶风违纪造成恶劣影响的,从重查处。
第四篇:在全乡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在全乡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省、市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切实把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指示精神和省、市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更好地践行反腐倡廉“四种形态”,按照市委要求在全乡范围内集中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纪委部署要求,切实解决基层党员干部中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更好地践行反腐倡廉“四种形态”和挺纪在前的基本要求,促进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廉洁高效干事创业,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二、排查整治重点
本次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活动,将严格按照市纪委精神,密切结合我乡实际,重点排查、整治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以下五类突出问题:
1、生冷硬推、吃拿卡要、工作懈怠、欺压百姓等不良作风问题;
2、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收受红包礼金和商业预付卡,违规操办婚丧嫁娶事项、借机敛财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3、违规收费、办事不公、优亲厚友、与民争利、假公济私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4、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退耕还林、移民搬迁、扶贫救济、低保医保、旧村改造资金管理使用中以权谋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等“小官贪腐”违纪违法问题;
5、对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有案不报、瞒案不报、听之任之,甚至袒护包庇等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落实不力的问题。
三、方法步骤
本次大活动分为自查自纠、集中检查、集中整治三个阶段进行。
自查自纠阶段:主要任务是由各村党支部、乡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对管辖范围内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围绕五个方面的排查整治重点扎实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排查本村、本单位在落实惠民政策、实施民生工程、工程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四风”、侵害群众利益等腐败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查清事实、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逐人逐事造册登记,并在自查自纠结束后上报乡纪委。
集中检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各村、各单位报送的自查资料进行审核复查。由乡纪委及乡行政效能督查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深入各村、各单位通过座谈、查账、个别谈话、走访群众及服务对象等方式进行深入检查,全面排查问题,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集中整治阶段:主要任务是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由乡纪委进行严肃调查处理,已构成违纪的严格按照党政纪规定予以处理,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相关人员进行警示训诫谈话或组织处理。同时,督促各村、各单位纠正问题,完善相关制度,落实整改措施。
四、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1、成立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我乡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顺利开展,成立金寨乡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检查督导、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许元甲任组长,乡纪委书记马伟民任副组长,郑清华、马龙、李亚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综治办,由沙帅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全面安排部署。各村、各驻乡单位要按照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全面安排部署。在自查自纠阶段,要聚焦群众利益、紧盯关键领域,突出审查重点,回应群众关切。在集中整治阶段,要严格执纪问责,要发现和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形成震慑。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完善制度,转变作风,强化管理,堵塞漏洞,防止整治后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3、严格责任追究。本次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内容开展工作,决不能出现不严不细、敷衍应付、遮丑护短、瞒报、漏报、谎报等情况。乡纪委在审核复查过程中若发现上述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党组织书记和干部责任
第五篇:集中整治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集中整治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我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近日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通知,印发石城县开展集中整治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开展集中整治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这次活动重点将对全县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基层执法、监管、窗口服务单位和基层站所,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村(居、社区)“两委”及其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九个方面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一)贪污侵占。贪污私分、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扶贫等各类资金的突出问题。
(二)雁过拔毛。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土地征收、土地流转、农民建房、退耕还林、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的突出问题。
(三)处事不公。在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救灾救济资金和物资分配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优亲厚友、假公济私;在基层行政执法中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吃拿卡要、野蛮执法、乱收乱罚等突出问题。
(四)损公肥私。违规侵占和处置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隐匿、坐收坐支集体收入等突出问题。
(五)与民争利。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缴群众款物或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等突出问题。
(六)责任缺失。在涉农项目申报、审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不正确履行职责、履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七)滥用职权。在土地征收、房屋拆建、城市管理、交通运管、市场监督、环境保护等领域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突出问题。
(八)作风不实。办事态度生冷,对待群众合理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作风简单粗暴、不愿做细致的群众工作,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应付了事;政务、村务不公开,群众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制度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九)腐化堕落。生活奢靡、贪图享受、挥霍浪费、道德败坏,追求低级趣味,甚至涉黄、涉赌、涉毒、涉黑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