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自查报告修改稿(2010年8月25日)(5篇)

时间:2019-05-12 02:2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自查报告修改稿(2010年8月25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自查报告修改稿(2010年8月25日)》。

第一篇: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自查报告修改稿(2010年8月25日)

***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

自 查 报 告

***镇位于县西北部,小楠溪中游,距县城32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区域面积92平方公里,下辖3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87万。境内自然景观优美,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植被良好。水域面积15000亩、滩林面积12000亩。风光旖旎、山水奇丽、奇峰、幽洞、飞瀑、古村熠熠生辉,山水文化、古村文化、宗教文化相得益彰。素有“天下第十二福地”之称,2006年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殊荣。

自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以来,***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作为发展之本来抓,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十百工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核心,不断巩固、深化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成果。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74%,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5平方米;主要道路硬化普及率达到99%;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70%。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得当,严格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农用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建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域环境规划要求;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 1 率均达到100%。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机制建设

通过全面发动,突出重点,创优机制,以保持环境优美镇创建的可持续性。一是任务落实机制。在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基础上,根据《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健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任务到部门、到片、到驻村干部、到村两委主要干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二是经费投入机制。政府被一点,村里筹一点,部门帮一点,在外能人捐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的投入机制,保持创建活动经费的正常运转。三是日常管理机制。围绕净化保洁,组建保洁网络,完善村级保洁考核制度,增加卫生设施,认真做好楠溪江保洁工作,推行舍饲圈养等措施,将运动式活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二、合理有序开发, 深化资源利用

4年来,***镇按照环境优美镇创建的要求,深入发展现代生态效益农业,按照“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大投入、大发展”要求加大景区规划和开发力度,积极创新发展生态旅游。以发展绿色效益型农业为目标,通过实施“中心突破、四面拓展”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银泉村稻田养鱼、荆州村板栗基地、小若口村蔬菜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埭头村依托古村优势,积极开发农业观光园项目。通过加大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和合理规划开发新的旅游景 2 点、项目,依托生态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产业。2006年,全镇旅游经济总收入约1300万元,2009年,达到2200万元元,增长了40.9%。

三、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环境优化

环境优美镇的核心是生态保护与开发。自2005年以来,我镇深入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楠溪江保洁活动,大力实施节能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生态人居建设初显成效,生态文化渐成气候。一是提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污水集中处理村达26个,其中厌氧污水处理池24个,耗氧污水处理池2个。5个村污水处理池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内投入使用。无害化垃圾填埋场一座,中转站31个。二是严格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境内楠溪江沿岸划为禁养区,同时严格把好养殖场选址关和准入关,远离村庄且为村庄下游和季风垂直方向才能设立养殖场,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严禁污水直排。三是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扫、运、拆等整治活动,对全镇范围内的固体垃圾、景区环线的违章建筑、“三沿五线”范围的青山白化进行彻底清理,维护***镇诗画山水。四是完善垃圾收集模式。生态村配备保洁员1-2名、旅游环线各村购置垃圾箱10-20只,健全了垃圾户集、村收、镇运的制度,生活垃圾全部实行日清日运。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五是因地制宜搞绿化。各生态环境整治村根据实际,因地取材,采取保绿、植绿、补绿的方式,保护已有的树木、沿路筑花坛植绿、房前屋后补种早香 3 柚等,一个个既有庭院经济风光,又有山区特色的绿色农村初现雏形。六是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标语、黑板报、农民信箱等载体,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今年6月4日,在第39个世界环保日即将到来之际,永嘉县首届生态文化节在埭头村开幕,省环保厅副厅长卢春中和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我镇开幕式。

依托村庄整治,深入开展生态村创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截止目前,全镇共有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市、县生态村10个,今年5月份,埭头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成我全市第一个获此荣誉的村。

四、进行重点扶持,深度开展连片创建

近年来,通过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镇“十百工程”成效显著,目前36个行政村,31个村已通过村庄整治,整治达86.11%,各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我镇新农村连片创建奠定基础。根据实际,因地制宜,进行重点地域新农村连片创建,以“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度开展景区环线,公路沿线的连片创建,以此丰富全国环境优美镇建设内涵,提升景区品位,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一)道路建设工程。通过扩建、修整等措施,改善环线交通,使之适应旅游交通发展的需求。如九黄改造工程,目的是为了提高景区通行能力,全长12公里,共分三期,第一期(陶公洞至大元下段)投资1600万元,施工图正在会审,预计10月份 4 开工。

(二)溪流治理工程。目的是为了提升景区品位,改善抗洪防旱功能,如水云溪整治工程,全长4.9千米,投资3700万元,第一期大元下段已完工,第二期水云段正在施工中,已完成工程量的50%,第三期已投标,预计9月份开工。

(三)环境提升工程。为了增加景点观赏性,使之景点与村庄的整体更为协调,一是配合水云溪整治工程,在水云溪两岸实施景观建设,该工程预计投1000万元,方案正在设计中;二是积极开展“赤膊房”整治与墙立面仿古改造,投资80万元对景区环线和公路沿线的赤膊房进行全面整治,同时选取埭头古村、大元下和黄潭村进行墙体立面仿古改造,设计方案正在会审中。

(四)形象展示工程。通过对旅游区入口,各村经营店面、农家乐等的整体形象设计,达到店面、广告牌、指示牌三统一,提高村庄品位,达到良好广告效应,提高旅游层次,如九房村、大元下经营门的雨棚改造。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有待提高。群众基础仍有欠缺,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要深入人心,需要群众环境意识、生态理念进一步树立。二是建设资金缺口很大。三是产业支撑力度不大。目前,生态建设带来的农民增收面很小,绿水青山在眼前没给大多数群众换来金山银山。

六、下一步计划

环境整治与保护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我们决心在现有基础上,持之以恒,努力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程的硬件设施。如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池等设施,切实提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二)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责任意识。例如,将我镇境内楠溪江保洁工作给专人承包,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提高承包人积极性,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工作职责,责任更加清晰。

(三)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使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四)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纳入和谐发展轨道。***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优化环境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扩大旅游品牌的效应,旅游业的收入进一步支持环境整治与保护工作,形成良性的循环。农业是我镇的传统产业,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效益农业。加大力度扶持稻田养鱼、板栗、早香柚、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力度,着眼于特色,着力于农民增收,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2010年8月25日

第二篇:杏花营镇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自查报告

杏花营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

自查报告

杏花营镇位于古都开封的西部,开封汴西新区的中心地带,处于郑汴—体化的枢纽位置,是汴西新区开发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极其优越。陇海铁路、郑开大道穿境而过,宋城路、魏都路向西延伸。

杏花营镇地势平坦,为近代黄河冲积平原黄泛区中心,总体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北部平缓,平均海拔高度61m。境内土壤属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厚度在300~380m,分为河滩沙土,两合土及淤土三个类型,其北部以沙质土为主,南部、中部则以两合土为主。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24~14.50°C之间,无霜期213~215d,年降雨量平均670mm。水能源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439.5h。2010年荣获“河南省环境优美乡镇”殊荣。

自获得省级环境优美镇称号以来,杏花营镇始终坚持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作为发展之本来抓,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十百工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核心,不断巩固、深化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成果。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25%,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4.6平方米;主要道路硬 1

化普及率达到99%;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得当,严格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农用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建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域环境规划要求;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机制建设

通过全面发动,突出重点,创优机制,以保持环境优美镇创建的可持续性。一是任务落实机制。在成功创建省级环境优美镇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健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任务到部门、到片、到驻村干部、到村两委主要干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二是经费投入机制。政府被一点,村里筹一点,部门帮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的投入机制,保持创建活动经费的正常运转。三是日常管理机制。围绕净化保洁,组建保洁网络,完善村级保洁考核制度,增加卫生设施,认真做好杏花营镇保洁工作,推行舍饲圈养等措施,将运动式活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二、合理有序开发, 深化资源利用

1年来,杏花营镇按照环境优美镇创建的要求,深入发展现代生态效益农业,按照“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大投入、大

发展”要求加大全镇规划和开发力度,积极创新发展绿色效益型农业为目标,通过实施“中心突破、四面拓展”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

三、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环境优化

环境优美镇的核心是生态保护与开发。自2009年以来,我镇大力实施节能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生态人居建设初显成效,生态文化渐成气候。一是提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污水集中处理村达85%。无害化垃圾处理站一座。二是严格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严格把好养殖场选址关和准入关,远离村庄且为村庄下游和季风垂直方向才能设立养殖场,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严禁污水直排。三是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扫、运、拆等整治活动,对全镇范围内的固体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四是完善垃圾收集模式。每村配备保洁员1-2名、购置垃圾箱10-20只,健全了垃圾户集、村收、镇运的制度,生活垃圾全部实行日清日运。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五是因地制宜搞绿化。各生态环境整治村根据实际,因地取材,采取保绿、植绿、补绿的方式,保护已有的树木、沿路筑花坛植绿。六是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标语、黑板报、农民信箱等载体,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有待提高。群众基础仍有欠缺,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要深入人心,需要群众环境意识、生态理念进一

步树立。二是产业支撑力度不大。目前,生态建设带来的农民增收面很小。

五、下一步计划

环境整治与保护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我们决心在现有基础上,持之以恒,努力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杏花营”。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程的硬件设施。如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池等设施,切实提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二)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责任意识。

(三)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使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杏花营镇政府

2012年6月7日

第三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高山明珠”樟村坪

(特约记者曹文乾)乡村的八月,依然是流火的岁月,酷暑难挡的日子。然而,我的眼前却是一种异样的景观:苍翠的树林,潺潺的流水,偶尔树叶飘落于溪水里,犹如一条小小的船;湛蓝的天空,散发着清新的空气;窈窕的村姑坐在自家门前一边纳凉一边聊天„„四面青山环绕,绿树成荫,亭台楼榭与明山秀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副天然绝美的风景。这场景出现在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

樟村坪镇位居夷陵区北部山区,最高海拔1963米,平均海拔1100米,面积456平方千米,现有人口2.6万多人,与兴山、保康、远安三县接壤。樟村坪这颗“高山明珠”正绽放着夺目的光彩。该镇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省乡镇党委“十面红旗”、“全省文明乡镇”、“全省生育文明建设先进乡镇”、“全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全省民乐之乡”等荣誉称号,素有“高山明珠”的美誉。如今正在建设“全国一流示范矿区,向“湖北十强乡镇”的目标挺进。樟村坪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高山小镇,发展到如今全省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的经济强镇。2012年,樟村坪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财政收入5.6亿元,位居全省首位。

樟村坪镇以其特有的风俗民情、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当你走在这满目苍翠的热土上,不经意间便能

感受到春天般涌动的气息,靓丽的村容镇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

文明无不扑鼻而来。

(通联: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曹文乾)

第四篇:霸州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霸州市霸州镇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工作总结

霸州市霸州镇地处华北冀中平原,京、津、保金三角腹地中心,北去首都北京90公里,西距古城保定90公里,东至港口工业城市天津7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九(北京-九龙)、保津(保定-天津)铁路、106(北京-开封)、112(天津-保定)国道和保津(保定-天津)、京开(北京-开封)高速公路,成三横三纵在镇区纵横交汇,驱车1小时即可进京(北京)、下卫(天津)、上天(首都机场、天津机场)、入海(天津港)。

霸州镇是霸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76.3平方公里,耕地66990亩,人口7.3万人,下辖47个行政村街和4个居委会。2003年,霸州镇作为霸州市区成功通过ISO14000环保认证,成为新世纪“大北京经济圈”中一座新兴的园林生态、科技环保的城市,是国内外客商的投资热点。

近年来,全镇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全方位发展的总体思路,实施“三产兴镇、二产强镇”的项目带动战略,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与指导,积极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全镇经济蓬勃发展,电线电缆、塑料制造、机械制造、模具加工、建材建筑、钢木家具六大主导传统产业不断壮大,石油化工、电子配件、医药仪器、汽车配件等新兴行业初具规模。截止到2006年,全镇共有私营及个体企业80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700余家,有40多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或安全认证。“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是霸州发展的独特优势。经过多年规划建设,座落在霸州镇境内的霸州市工业区是承载企业项目的优势平台,硬件设施齐全,软件环境一流,规划开发面积可达15平方公里,对各种高科技、外向行、大规模项目的载体功能愈发完善。其中华北商城一期开发的益津市场、益津商贸中心已经吸引到包括浙江、广东、福建、东北等地的众多商家投资兴业。

霸州镇位于东经115.19至115.40度,北纬38.14至38.21度之间,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属环渤海京津城市群。霸州市是河北省十强县市之一,经济状况较好。全市有工业企业12000家,其中国有26家,市乡集体101家,村街集体832家,私营个体1万家,外商独资、合资企业50家。主要行业有塑料、线缆、化工、机械、建材、电子、服装、家具等。

霸州市是京津两大市场交汇处,渗透力很强。由于人缘、地缘优势,霸州成为各类商品进入京津的仓储区及转运、批发站,同时也是最大的加工包装厂,是北连北京、东北市场,南连华中、华南市场,东连胶东半岛市场,西连西北内陆市场的交通枢纽。因此,它有灵敏的市场反映,巨大的市场潜力。自然条件好,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两季短,冬夏两季长,按自然天气季节划分,春秋为55天,夏季105天,秋季为60天,冬季为145天。春季的气候略干燥,降水少,升温快;盛夏天气闷热,潮湿多雨,7—8月为讯期,有时有大暴雨天气,盛吹南风;秋季则是秋高气爽晴朗少云,温度适中,但降温快,气候凉爽短促,深秋盛行西北风;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26.5℃,最高气温42.7℃,年降雨量540mm,6——8月份降雨比较集中422,7mm,占全年降雨量的76%,最大积雪深度190 mm,全年平均风速1.8m/s,全年日照时数2738H,平均日照率为62%,全年无霜期198天。地势平坦,土壤为冲击母质,属潮土类型。“三水”储量为73.92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0.826亿立方米,地上水0.626亿立方米。霸州市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标准,森林覆盖率14.4%。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其中TSP年平均值为0.25mg/m,SO年平均值为0.053mg/m,Norh平均值为0.035mg/m。通讯条件优越,邮政电信业发展迅速,现拥有加拿大PM100/200型交换机1.1万线,并同全国联网,实现国内、国际直拨,数字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实现了全国联网。电报业已进入全国自动网,可保证通迅的快捷通畅。

近年来,霸州镇以建设“新型文明生态城镇”为目标,按照农村城市化要求,依据“保稳定、造环境、抓亮点、创一流”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创建高标准文明镇、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增强地区综合实力,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 45亿元,财政收入35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 元。成绩的取得,是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大,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保持发展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此,镇党委、镇政府把生态环保工作纳

333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切实抓好环境建设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 为了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向前发展,我镇大张旗鼓的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并将它作为近年的工作重点来抓,全民动员,全力以赴,认真对照各项创建标准,狠抓各项指标的完成和落实,全面掀起创建高潮。

(一)组织到位,健全工作机制

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由各职能部门一把手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创建责任。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由各部门抽调的10名精干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组织、检查、实施和协调全镇的创建工作。领导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建立了职责分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二)规划到位,明确工作目标

发展第一,环境先行。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为此,镇政府编制完成了《霸州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总体规划目标和具体规划目标,并积极组织规划实施工作。

(三)宣传到位,环境建设观念深入人心

环境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单靠一级政府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和群众的广泛支持和配合。为此,镇政府明 确提出“创建优美乡镇,争做文明公民”的口号,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全民动员,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意义,自觉参与创建活动。通过有线广播播放环保宣传节目、开展环保知识科普赶集活动等方式,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环境建设意识。同时,我们积极推广典型的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有力推动全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各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镇环境保护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满意程度比较高。

(四)责任到位,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我镇对照全国优美乡镇的各项建设标准,按照霸州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求,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提升。创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每一项环境整治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及具体责任人,并层层抓好落实,做到“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工作到位”。镇主要领导带领环整办、城建办、农办、城管办等职能部门力量,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加强对基层创建工作的检查和督促,确保工作达到“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标准。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创建优美乡镇环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霸州镇作为京南明珠,其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镇党委、镇政府紧抓机遇,坚持“发展第一,环境先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保稳定、造环境、抓亮点、创一流”的工作思路,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努力创建优美乡镇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益津路改造工程,铺设了排水管道,使市区内的街道做到了全部硬化,集中排水率达100%。我市积极开展市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立项、选址征地、建设方案编制、环评等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建设。

二是公用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为解决市区烟尘污染问题,我市建设了多个住宅小区,实施集中供热,取缔锅炉30台,“土暖气炉”200多台,基本解决了烟囱冒黑烟问题。同时,积极推广民用清洁能源,建成投资4000万元的天燃气入户工程。另外自来水公司对供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如今,市区供水井总数达到了36眼,日供水能力30000多吨。

三是加强市区绿化。为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改善市区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市区绿化投资力度,积极调整街道绿化布局,打造绿化精品,努力建成功能完善、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市区档次和品位明显提高。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格局。同时,积极创建省级园林是单位9个,我们建成了玲珑公园、停车场公园、火车站公园、“益津广场”等绿化工程,建设了多处街头绿地、街心公园和小区绿地,并实施了拆墙透绿工程,使绿地布局更加合理,通过大规模开展绿地建设,使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绿地率32%,人均占有绿地8平方米。在街道绿化上,我市坚持建设一条,绿化一条,在绿化方式上采取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做到错落优质、花草相衬。

四是加强污染源治理。对不能实现达标排放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老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企业也加大自身投入,积极 治理,最终实现了达标排放,新项目全部按照“三同时”制度要求配套建设了治污设施。同时进一步采取洒水、围挡作业等措施控制道路及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目前,我市市区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五是市区容貌、卫生治理。通过开展占路市场等一系列专项治理,建立起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街道乱摆摊点、乱停乱放、马路市场得到了有限控制,门店牌匾精致、用字规范、摊位整齐,施工单位围场作业,主次干道沿街建筑进行清洗、粉刷,达到了整齐美观。集贸市场环境整洁,各车辆行使有序。市区内所有街道坚持每日清扫,全天保洁。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清扫,环卫人员定时定点清运,并逐渐推行垃圾袋装化。如今市区主要街道清洁卫生、无杂草、污物,物垃圾死角。生活区卫生实行制度化管理,环境卫生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市容环境卫生显著改善。

六是市区周边环境治理。重点是农作物秸秆禁烧,每年麦收、秋收两季加大秸秆禁烧的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成立禁烧督查队,严防死守,确保不烧一把火,同时,我市积极进行疏导,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技术,近几年,在我市市区周围物焚烧秸秆现象。

七是实施亮化工程。建设西道、市府西道、106国道等主要街道新安装便准广告灯箱2000多个,沿街楼房都安装了轮廓灯,全市主要街道俊安装了高标准路灯,主要路口安装了大型户外灯箱宣传栏。

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创建工作成绩斐然

自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以来,我镇坚持可持续 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社会经济和环境建设得到协调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

(一)经济保持了快速、持续的发展

目前,霸州镇综合经济实力在霸州市15个乡镇区办中排名稳居第二位。

(二)环境建设不断形成亮点 一是小城镇环境水平迈上新台阶。

——公共设施比较完善。目前,霸州镇基础设施已实现六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通讯、暖气、污水、地平。全镇村村通自来水,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镇配备了2个中心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中学、18所小学。

——城镇规划区实现规范化管理。规划区道路、公共绿地、公厕由专门队伍负责维护,各单位规范了垃圾分类收集和污水集中处理,为实行清洁能源供应统一改造了燃气锅炉,实现了集中供暖。

二是乡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实现绿化、美化和净化。通过绿化、美化和创建生态村工程,乡村一改脏、乱、差旧貌,达到三化标准,农民喜笑颜开。

——交通状况明显好转。通过镇村通、村村通道路建设,全镇村村通柏油路,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生产条件显著改善。通过沙荒地平整、配套农田林网和水利设施等农业综合开发措施,改良了中低产田土壤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水平。

四、再接再厉,继续推进创建工作

过去的几年,我们取得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与沿海的一些先进镇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要按照“抓经济、建小康、保稳定、造环境、强素质、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再接再厉,继续推进创建工作,重点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完善城镇建成区设施。2.改造小城镇老城区。3.建设新型生态村。

4.改革筹资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创建环境优美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工作,不能只靠政府来运作。因此,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探索企业、集体或个人融资的新模式,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5.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保卫创建工作成果。建立环保所、市政环卫中心、园林绿化中心等专职机构,对道路、绿化带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保卫创建工作成果。

6.继续加强群众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完善环境保护制度,采用多种方式树立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

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和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严格实施,未来霸州镇将建成为资源潜力高效利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合理,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成熟完善的新型文明生态城镇。

2007年5月30日

第五篇:梅林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梅林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近年来,梅林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发展大局,注重环境保护,着力生态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广泛开展了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同时,镇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工作理念,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实力、魅力、生态、和谐”上做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梅林的基本情况

梅林镇地处丰城的北大门,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08个自然村,镇域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3.1万。该镇距丰城市区22公里,省会南昌48公里,昌北机场68公里,地处丰城、樟树、高安、南昌四市交汇的中心。赣粤高速公路在集镇设有互通立交,并与丰高公路、丰矿大道、新梅一级公路交汇, 浙赣铁路张塘支线在集镇设有三级货运站。梅林镇是丰城市的副中心城镇,丰城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境内多为丘陵,自然资源和物产极为丰富,盛产油茶、花生,茶林面积已逾万亩。梅林自落实退耕还林政策至今,先后累计投资八百余万元,通过组织实施绿色养老和生态富裕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山林覆盖率达42%的造林目标。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多雨,人居环境优美。

梅林于1999年10月撤乡设镇,党委、政府紧抓这一转型发展机遇,经济开始提速腾飞,继2006年财税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后,又取得了经济连续四年以25%速度递增发展的可喜成就,农民人平纯收入连年稳步提高,随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带来的民生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日益攀升。

梅林将一如既往地着力民生,着眼民享,为把梅林打造成全省最具魅力的明星镇的环境优美乡镇,实现财税过2000万元,人平纯收超五千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长期以来,梅林镇党委、政府在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十分注重环境的保护,强化资源节约,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今年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来,全镇上下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并且在上级环保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各部门的悉心帮助下,通过不断努力,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实施了“六到户”、“五通一气”、“三清三改”工程。投入资金近1200余万元,新建村组道路80公里,增自来水用户(含自流水)1500余户,有线电视用户(含卫星接收器)330余户,基本实现了群众户户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及通水泥路,狠抓了村庄整治、规划和管理;科学规划建靓城镇。供水供电、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已全面整治竣工。

二、主要做法

回顾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今年来,全镇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力组织创建。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政府主要领导、职能部门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党政一把手做到了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明确了各村、各单位具体的创建工作责任。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先后聘请了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首钢设计院的起居室制定了梅林新区总体规划,梅林新区建设控制性详规,在对全镇自然村进行房屋普查的基

础上,对村庄进行了实测和总体规划。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人口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商业、农村房屋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通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镇的一流风貌。帮助梅林找准发展定位,确保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拥有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小集镇的最大魅力所在。在环境优美工作中,全镇首先抓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了垃圾问题、污水和大气污染问题,坚决打击违法行为,杜绝了脏乱差现象,使镇容村貌保持优美宜人,2008年实现了所有自然村通水泥公路。二是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因地制宜地狠抓村镇平原绿化、通道造林和荒山绿化。集镇绿化率、居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创建指标的要求。三是实施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跳出老区建新区,建设新区带老区,新区抓框架,老区抓美化,局部抓优化,整体抓规划,全面促提高的建设思路,按照一城四湖的理念,全面启动梅林新区建设和老区的改造,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综合配套,适度超前,做到山、水、路、楼四位并抓,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四化并进,产业、物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四业并举,以行政办公为领航功能,以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为特定功能,以生活、居住、商业、服务为支撑功能的多方互动的新区建设,努力把梅林建设成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镇。

四是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林为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林养林,加强山、林、水的保护,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开山采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整治,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宗旨,积极争取和实施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田园化工程、国家公益林建设项目等。

(三)注重管理,认真抓好环境保护

一是认真抓好建设项目初审把关。凡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项目,无论效益好坏,坚决不批;凡是与环境规划不相协调的企业厂矿,无论市场前景如何,坚决不办;凡须落实治理设施的轻污染项目有过硬的“三同时”措施才允许报批。截止目前,全镇范围内被控制为无工业企业区,凡两头在外工业企业均落户市工业园区。二是认真抓好环保执法检查。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法、严格管理,即使是旅游项目也经过严格的环境评估论证。三是认真抓好环保制度建设。全面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对照本镇实际,切实制定了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实施细则和

噪声忧民等处理办法,完善建立了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承诺等,促使基层环境建设步入标准化良性运作状态。

(四)常抓不懈,搞好环保宣传教育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电视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环保国策,印发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全镇部分地段还设立了多处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营造了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认真抓好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三是组织专题活动。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等工作,在中小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让学生从小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今后梅林将举全镇之力,以更加扎实努力的工作,为不断提高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梅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现代化优美镇而不懈努力!

下载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自查报告修改稿(2010年8月25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自查报告修改稿(2010年8月25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实施方案[★]

    柴湾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2]101号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争取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改善人......

    *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技术报告

    第一章 镇基本概况镇位于河口区东部,黄河入海口北侧,东临渤海,南依黄河与东营市垦利县相望,西、北分别与本区六合乡、仙河镇接壤,于1992年12月成立,辖区总面积159.46平方公里,驻有......

    2008两基 复查验收 自查报告

    雷波县五官乡人民政府2008年“两基” 复查验收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五官乡距县城15公里,全乡幅员面积5.1万亩,耕地面积5142亩;所辖6个村(其中有4个彝族聚居村),31个村民小组,总人......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的通知(环

    【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文号】环办〔2005〕84号 【发布日期】2005-07-27 【生效日期】2005-07-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创建优美乡镇 打造美好家园——粤海市金海区三水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创建优美乡镇 打造美好家园——粤海市金海区三水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一、全镇的基本情况 sm镇地处珠江鸡啼门与磨刀门两大水道汇入南海之滨,三面环海,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全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林伟民同志的故乡。全镇陆地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委......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总结

    吴起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同时,我镇树立“环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