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小军的武术报告
[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武术主报告(2011年12月5日)] 重视前沿课题研究 引领武术学科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工作报告(2008-201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主任 高小军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重视前沿课题研究 引领武术学科发展》,副标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工作报告》。如此命题,有两点考虑。
第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八次科学大会以来,经2008年进入了2011年尾声。2008年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取得金牌总数全球第一的竞技体育超越年;也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号召我国体育界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开局年。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强调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求在体育课中增加武术内容,以及倡导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概括地说,这四年,正处在我国体育由赶超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由首重体育技能向并重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中。“春江水暖鸭先知”。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着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及时感知到了三个转型趋势的出现,制定了“重视前沿课题研究 引领武术学科发展”的科研指导思想。
第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以下简称武术分会)的挂靠和牵头单位,武术分会的工作落实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武术研究院)。由于国家武术研究院与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是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从武术工作的角度来讲,管理中心、研究院与武术分会三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统一体,促成了充分发挥国家武术研究院在整合全国的武术资源中的牵头作用,从而展现出引领武术学科发展的武术科研举国体制。因此,武术分会安排所作的武术学科发展综述,也就是等于四年来国家武术研究院的工作报告。
这份报告分为:“四年武术科研工作回顾与武术科研成果概要”、“武术研究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做出新的奉献”两部分。各包括七个问题。一、四年武术科研工作回顾与武术科研成果概要
(一)进行武术历史研究,完成《光辉的历程,民族的奉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术发展六十年回顾与展望》和《武术分会发展简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研究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谋划后续发展的关键。一进入2009年,武术研究院就集中力量,研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结合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组织研究新中国武术发展史,对60年来武术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撰写和发表了《光辉的历程,民族的奉献——新中国武术六十年回顾与展望》。在十一届全运会期间进行了现场展示。
紧接着,武术研究院又结合庆祝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30周年,组织专家对武术分会成立23年来的发展史进行了研究,撰写出《武术分会发展简史》。
在此期间,我们还组织专家、学者对武术的概念、武术礼仪进行了研究,还研究了自1979年散打运动开始试点以来的发展历程,及时总结了散打运动三十年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历史研究,不仅让我们拥有了以武术发展成果和经验筑起的基础,而且探索了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提出了武术发展的新战略,展开了树立大武术观,加快标准化建设等基础研究,推动武术教育、武术健身、武术竞技、武术产业等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
(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武术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为科学研究和制定武术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掌握一线资料对制定武术工作政策、开展武术科研工作十分重要。2010年,国家武术研究院组织了为期5个月的全国武术调研工作,这是一次规模大、范围广、质量高、成效显著、意义深远的工作,研究院领导(也就是武术分会的领导),分别带领4个调研小组,分赴全国各地,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国31个省、市、区,听取了武术一线基层同志对于全国武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全面、翔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十几万字的4个调研小组报告和31个省、市、区分报告。研究院领导班子在对四个小组报告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汇总出了《对调研工作的总体评价》、《调研工作的主要收获》、《调研工作的成果延伸》,由我代表班子在中国武术协会调研工作总结大会上进行了报告,然后将上述成果集成《2010全国武术协会工作调研报告》公开出版,提供给广大武术工作、研究者参鉴。这次调研成果显示:各省、市、区武术发展基础不同,当地体育部门对武术项目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武术项目在全国发展不均衡;武术健身在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热情,基层群众武术的开展精彩纷呈,但大多仍处于自发状态;会员制、段位制工作开展有一定成效,发展空间很大;武术之乡作用明显,已打造出多个群众武术活动品牌;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数量较少,缺乏培训和交流;武术学校经历了蓬勃发展时期,但面临着巨大挑战;武术“六进”工作均有不同程度开展,但尚需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根据调研结果,为武术工作提供对策,使武术科学研究与工作实践、政策制定紧密结合,提高了科学研究的应用性。
(三)制定《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确定武术发展方向,引领武术科研前沿。
在研究武术发展历史和展开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研究院组织专家对武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进行了研究。经过广泛征求各地武术管理部门、武术教学与科研机构、武术传播与宣传组织的意见,武术研究院汇集大家的意见对规划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论证,形成了《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0至2014)。这份《规划》在第六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顺利通过,成为近五年武术工作的蓝图。
《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发展的总目标是:以规范的管理制度、统一的技术标准为平台,运用武术会员制和武术段位制构建推广网络,发挥教育宣传的传播作用和竞赛活动的杠杆作用,促进国内外武术文化交流、活跃国内外武术市场,向武术的国内普及和国际推广目标迈进。
《规划》包括武术健身、武术竞技、武术产业、武术科研、武术教育、传统武术、武术宣传与传播、武术组织建设、武术国际推广九大方面27个具体工作,为武术工作和武术科研选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研究“武术定义”,确定武术学科、专业内容和方向,为武术教材编写和学科、专业发展提供依据。
武术定义是开展武术科研、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武术学科和科研、专业和教学建设的依据。研究武术定义,对武术概念进行科学界定,是学术机构和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定义虽经过了多次修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定义已不能适应当前武术发展的需要。为了给武术下一个科学定义,研究院于2009年4月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对武术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初步成果,随后于2009年7月,组织全国38所高等院校的56位武术专家、教授召开了武术定义专题研讨会。经过多轮研讨,形成了新的武术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这一界定是在国家武术研究院领导下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明确了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动作本质,指明武术不仅是一项单一的运动项目,而且是包括三种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武术新定义诞生后,得到武术界的一致认可,目前已被教育部全国通用教材《中国武术导论》等系列新编教材使用,服务于高校学科与科研、专业与教学工作。
(五)研究武术教育问题,以武术健身操和段位制为突破口,实质性地推动了武术进入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武术进学校问题是多年来学者和管理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虽经多般努力却一直没有显著进展。为此,国家武术研究院与教育部体卫艺司联手,组织专家编创了中小学生武术系列健身操,于2010年6月通过综合评审,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同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教体艺厅[2010]8号),要求“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
在全国中小学校推广武术健身操,打开了武术进入学校的突破口,为实现在中小学全面普及武术开创了新局面。
为了解决武术进校园的问题,国家武术研究院在全国各省、市、县三级行政首府所在地辖区内各选三所中小学校,进行了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完成了《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出版了汇聚此课题成果的同名论文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创编原则,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指导下,编制了段位制段级技术标准与大中小学各阶段武术教学内容相统一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见表)。这批教材于2009年10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了首发式,随后陈列入了洛桑国际奥林奥林匹克博物馆。
段位制段级技术标准与大中小学段武术教学内容对应表
段 级 段前级 一 段 二 段 三 段 四 段 五 段
体育院系 学校类别 小 学 小 学 初 中 高 中 综合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
2~3年级
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
年 级 1~3年级 4~6年级 1~3年级 1~3年级 1~4年级
备 注 普通学生 普通学生 普通学生 普通学生 普通学生(公体)具有体育特长及 六 段 体育专业院校 1~4年级
具有武术二级(含)以上运动员水平
《中国段位制系列教程》的编写和出版,解决了学校武术教育“教什么”的问题。紧接着,国家武术研究院再度与教育部体卫艺司联手,联合组成课题组承担了国家体育总局立项的“《中国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通过在全国133个大、中、小学校进行的教学实验,总结出了武术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学方法等成果,基本解决了学校武术教育“怎么教”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加强培训,为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努力。在最近接连不断的培训班中,本月的23-25日,将在武汉体院举办以体育院系武术教师为主要对象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培训班。
(六)研究推广“大武术观”,开拓武术工作思路,拓宽武术发展视野,推动武术科学发展。
“大武术观”是在研究武术发展规律,研究文化、体育发展趋势,研究武术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一种崭新的武术观念。
大武术观从武术的发展形成、武术的功能价值、武术的参与人群、武术发展的空间和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指出只有营造大团结、大空间,才能迎来大发展的道理。
“大武术观”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研究大武术观的热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而又有志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人们正不断进入支持武术、参与武术发展的行列。在武术界,大武术观作为加强协调、促进和谐的思想基础,正引领广大武术从业人员从武术的全局和整体思考问题,营造大环境,建立大市场,迎来大合作,促成大发展。并且使人人都明白了“做大家武术、成武术大家”的道理。
(七)发布武术标准化课题,开展武术标准化实践,引导武术标准化发展,为武术国内外传播与推广奠定基础。
标准化在国内外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88年国家就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90年成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质检总局还专设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文化部制定了《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现在,“标准化”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每年的10月14日被确定为世界标准日。
为了加快武术国内外传播与推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将2011年确定为武术标准化年,以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牵头,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标准化研究。并且,明确了以加强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武术标准化研究和建设的方针。在这一年内,经过武术研究院和各地武术管理机构、教学科研机构的携手努力,经过武术研究院、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决策机构的反复研究和论证,相继出台了《武术工作管理手册》、《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初步完成今年标准化研究和建设工作的任务。目前,在武术训练、竞赛、推广培训、装备器材、评比统计、会员制、申办认证等方面的标准化研究正在展开,有望在2012年内看到成果。
二、武术研究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做出新的奉献
(一)深化大武术观研究是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理论基础
大武术观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而是一个富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不仅强调和追求武术发展的多元化路径,而且也强调追求武术发展的历史性、当代性和未来性价值的利用和开发。它不仅追求武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满足本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更追求武术发展当中满足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需要。大武术观对武术工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武术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服从和服务于弘扬民族文化,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大武术观在2010年提出之后,《中国体育报》设立专栏进行讨论,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热点课题,但还需从以下10个方面展开深入问题。
1.大武术观思想体系的研究
2.大武术观理论基础的研究
3.大武术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研究
4.大武术观意义的研究
5.大武术观民族特征的研究
6.大武术观时代价值的研究
7.大武术观对武术发展指导作用的研究
8.大武术观与武术发展战略研究
9.大武术观视野下武术发展模式的研究
10.大武术观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研究
大武术观是当代武术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它的提出为研究武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武术研究要构筑系统的大武术观理论体系,要将大武术观与武术发展紧密结合,使其成为指导武术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拓展武术标准化研究是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操作依据 武术标准化研究是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也是对标准化体系准确性的验证。以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武术的标准化建设在2011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这仅是武术标准化建设中的一项成果,仅是武术标准化建设的新开端,10个武术标准化体系中的很多工作还亟待深入开展。今后,对武术标准化的研究既要关注标准化理论的研究,更要重的是要为武术实践提供操作性的标准,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15个方面。
1.标准化与武术发展战略研究
2.武术标准化与标准化基础理论关系研究
3.武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研究
4.武术标准化的体系研究
5.武术标准化的价值研究
6.武术训练体系的标准化研究
7.武术竞赛体系的标准化研究
8.武术组织体系的标准化研究
9.武术管理体系的标准化研究
10.武术国际推广的标准化研究
11.武术场地、器材、服装的标准化研究
12.武术培训的标准化研究
13.武术评比、统计体系的标准化研究
14.武术段位制、会员制体系的标准化研究
15.申办、承办赛事和活动的标准化研究
标准化建设是武术事业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是武术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进一步拓展武术标准化研究,才能为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操作依据。
(三)加强武术教育研究是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路径
武术教育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和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振兴,占领学校这一重要阵地,是实现武术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路径。武术健身操的创编与推广是武术进学校的破冰之旅,吹响了武术进校园新号角,开创了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近几年来,《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编写,以及《<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当代的武术教育新体系。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武术教育领域的研究应重点解决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
1.武术教育新体系的研究
2.以段位制促进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3.《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在大中小学推广的研究
4.中小学武术师资培训和培养体系的研究
5.武术与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研究
6.武术与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7.武术与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8.武术与传统体育专业生源质量及就业问题的研究
9.提升民办武术学校办学水平的研究
10.民办武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通过对以上10个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武术成为对亿万青少年实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夯实基础。
(四)加强武术科普研究是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催化剂
普及武术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的武术锻炼方法,弘扬武术精神,对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武术科普研究是武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位武术研究者而言,都应主动担负起武术科普研究的任务,对与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有关的课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10个方面。
1.武术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
2.武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的研究
3.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与培养的研究
4.武术养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5.武术与健康促进的研究
6.武术科学健身与运动处方的研究
7.太极拳健身价值的研究
8.武术功法健身价值的研究
9.武术传统健身功法挖掘与整理的研究
10.武术健身器材开发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国家武术研究院将发挥“三位一体”的体制和资源优势,改被动宣传为主动宣传,加大与媒体的合作力度,加强武术科普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让全社会了解和关注武术,积极投身到武术锻炼中来,逐步扩大武术健身的规模,增加武术健身人员的数量,力争使武术健身成为全国亿万人民健康生活的选择,进而加速实现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
(五)加强武术竞技制度研究是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表现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将发源于中国的武术奉献给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从人类体育文化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要坚定武术申奥的信心,深化武术竞赛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与奥林匹克竞技规范相适应的武术竞赛新模式,形成体系完善的武术职业赛制。对此领域的研究要重点关注以下10个方面的课题研究。
1.武术与奥林匹克竞技项目比较的研究
2.武术竞赛新模式研究
3.武术运动员队伍建设研究
4.武术教练员队伍建设研究
5.武术裁判员队伍建设研究
6.国家武术队建设研究
7.武术功力竞赛研究
8.武术商业赛事研究
9.武术职业赛事研究
10.综合性武术赛会运作模式研究
竞技武术是武术现代化的突出代表,担负着“武术进奥”的重要使命。在新形势下,学术界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武术竞技制度研究的紧迫性,探索出与奥林匹克竞技规范相适应的武术竞赛新模式,尽早实现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的目标。
(六)加强武术文化研究是彰显武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数千年来传承不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系统。在当代社会,武术已被视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和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加强武术文化研究是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方面,也是彰显武术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于武术文化研究,既要继续开展有关武术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要积极探讨武术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系。武术文化研究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武术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2.地域武术文化研究
3.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研究
4.武术传承人作用的研究
5.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6.武术与民族精神的研究
7.武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8.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研究
9.武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研究
10.武术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研究
总而言之,武术研究要站在中华文化复兴的高度上来认识,加强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使武术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武术应有的贡献。
(七)继续开展前沿课题研究,引领武术学科发展,为武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智力支撑
四年来,国家武术研究院在《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0-2014)、武术进校园、武术概念、武术标准化、大武术观等一些前沿性的重大课题研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引领了武术学科的发展。
今后四年,国家武术研究院将进一步整合全国武术科研资源,继续发挥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形成完善的科研网络,积极开展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发挥科研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专家委会是国家武术研究院组建的权威性智囊组织,成立2年来,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为武术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通过专家参议、专家主持、专家鉴定等方式参与了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培养人才梯队,在专家委员会之下,将设立全国武术青年学者研究会,发挥老、中、青专家学者的研究能力,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国家武术研究院还将创办武术学术杂志——《国家武术研究院院刊》,为武术研究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并力争将该杂志办成专业性的武术学术期刊。
国家武术研究院作为武术分会的日常性牵头单位,将一如既往地为全国武术科研工作者服务,举办多种形式的武术学术活动,进一步发挥核心主导作用,整合武术科研力量,继续开展前沿性的重大课题研究,推动武术学科快速发展,为武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智力支撑。
第二篇:武术实习报告
周记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区,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岁月如梭,伴随着酷热的到来,作为大学生的第二个暑假就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为了深入开展大学生在暑期科技、文化和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精神要求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也满怀激情的投入到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年少轻狂的我们,有着意气风发的激情,有着指点江山的锐气。年少就要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轻狂就能忍得住大社会的磨练。在暑假还未来临之前,我就决定走出校园,踏上社会,为社会,为学校,为自己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临近放暑假的时候,我们班开完班会,班长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张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登记表,要求我们利用暑期的时间投身到社会中去,目的是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积累社会经验。拿到实践活动登记表的我们兴奋不已,纷纷参与讨论暑假该干什么。有的说去大城市里打一个月的工,他们说这样才叫真正的进入了社会能更快的了解并认知社会。有的说去当家教,这样也可以过一把当老师的瘾同时也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大家都显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其实我们早就对学姐学长们能够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去做兼职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我们也终于轮到我们了。放假回到家里,我跟爸妈商量了学校下达的暑期任务,他们都很支持学校的决定,也赞同我在暑期里去社会实践的这一作法,我也觉得这真的是一次自我锻炼的好机会。但是由于爸爸妈妈仍不太放心我一个人出去工作,就让我回学校附近里找了一份还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让我真正感受一下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不容易。
我想作为一名体育学院的学生,有着自己的优势,于是我本着结合专业,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观点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吻合的工作。而且我自小练习跆拳道,所以我就想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从小所学的东西好好的施展一下。通过自己的求职和老师的介绍,我在城关区找到了一个跆拳道培训中心,通过简单的考核和试课,我顺利的成为了一名跆拳道培训中心的教练。兴奋之余,我心里盘算着如何和给学生们上好每一节课并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于是,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做了一些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在课堂上可能遇见的突发事件准备。所以,我相信自己一定会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出色的完成社会实践。上课伊始,首先和自己的学生们相互介绍和认识,由于跆拳道这个项目训练起来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同时它对人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总而言之,练武术的年龄还是小的好,所以我的学生年龄从8到16岁不等。突然面对着这么一群年龄参差不齐的学生真有点让人为难,初次见面,以笑相迎,这样也好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孩子们的脸上也露出的天真的笑容,看着他们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尽心尽力把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和总结的经验悉数的教给他们,并与他们一起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暑假。由于天气比较热,肌肉的粘滞性比较低,课上的内容首先是简单的活动一下身体,然后在拉韧带、踢腿、做腾空动作,最后再做几组简单的组合动作,一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那股认真和刻苦的态度,心中不由得升起了几分满足和自豪之情,常言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休息一会,第二节课就是套路和器械的练习,不知是孩子第一次上我这位新教练的课还是一直这样,他们一直保持积极刻苦的态度,第一天上课我就喜欢上了这群年龄参差不齐的孩子们。感觉这份工作真是太适合我了,感觉自己的也挺幸运的。
武术的学习和学习任何东西都是有着相同的道理,就是从最简单的学起,接着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然后就是循序渐进,让孩子们慢慢的在自己的刻苦训练中提高自己的成绩。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常言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在某一个领域做出一些成绩出来必须付出自己的艰辛和努力。看着孩子们这么认真的训练,一点点的向着自己的优异成绩靠近,我由衷的替他们感到高兴。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孩子们也就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的训练着,我的职责就是指导并看着他们,让他们认真的训练,由于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学生,你最好别用体罚的方式来惩罚他们偷懒和训练不认真,而是用开导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懂得想取得优异成绩与自己的艰辛付出是分不开的,我想虽然是教孩子们练习武术的这个运动项目,但更重要的要教会他们学习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从学习一个体育项目可以引申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其他方面的中,这样才做到举一反三,学有所成。当然,对孩子的努力要给予肯定的承认,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予以赞赏,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既是对孩子最好的精神奖励,同时有利于激发孩子下一次的尝试。这个,我在代课期间深有体会,当你横眉冷对时,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畏惧,担心自己做错了受到了惩罚,最后也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当你用鼓励的语气和肯定的微笑看着他们训练时,他们的心态也比较放松,可以尽情的训练发挥他们的潜能。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的教育方式是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叫同一个孩子,不好的教育方式是用同一种教育方式教不同的孩子。暑假时间期间我也是深有体会,因为我面对的学生就是一群年龄参差不齐的小群体,你必须摸清他们的性格、体质、学习的激情和接受能力,然后再进行教育辅导。我的学生中有了两名比较典型而且训练成绩优秀身高相仿年龄有些差距的学生,一个叫许耀寰,另一个叫刘钊,他们俩让我在训练期间颇有感触。许耀寰年龄小,身体素质相对刘钊较弱一点,但是训练认真刻苦,同时接受能力很强,上课非常的听话;相反,刘钊年龄偏大,身体素质是没有问题,但是比较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当你在讲解一些动作要领时总是爱听不听,如果你体罚他,他会变得更犟。所以,在一个简短的训练中,许耀寰的进步非常大而刘钊则有点止步不前,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我要学和要我学。了解了他们俩的性格后,对于许耀寰我就是多给他纠正和指点动作上的不正确之处,而刘钊我就要时常鼓励和表扬他,让他带着成就感全心投入到训练之中,最后两个孩子的都有很大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让我感到很很欣慰。于是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所以在以后的训练中我不敢疏忽考虑任何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凭着自己对学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带着他们好好的训练。
作为一名老师,你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积极昂扬向上的态度,你必须用你的激情点燃所有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之中。同时必须还要有热情,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最后你对学生必须还有一份深情的爱,但是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让他们在关怀中体会到严格,在威严中感受到关心,我想这些正是作为一名好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由于孩子们训练地点在晋西机器制造厂的附近,周边还有许多的居民区。为了响应培训中心负责老师“增强学生体质,丰富社区文化”的要求,在代课期间我们多次组织孩子们参加在社区中举办的晚会并进行大型的武术表演,同时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有所用,他们在舞台上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精神不断将晚会推向高潮,特别是在场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疼、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全部动作,在观众获得巨大的反响并获得了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作为他们的指导教练,我是由衷的感到自豪与骄傲。
我们的训练场地是租借晋西机器厂老年活动中心的室外羽毛球场地,条件比较差,但是孩子们每天刻苦认真的训练都能吸引来一些旁观的观众,当然这一人群当中也有很多孩子的家长,他们实时实地的看着我认真负责的指导孩子们训练,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他们对我这位大学生教练的认可和肯定,心中也颇有点成就感。我想这次实践除了带着孩子们认真训练外,更多的收获就是课余时间与这些家长们的交流,因为在交流中直接让我了解到许多许多珍贵的东西。譬如做一名家长的艰辛,因为每一位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同时他们的直接反馈让我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面对着很快就要真正踏上社会的我,那些已经在社会上打拼多年的家长给了我很多他们在社会上工作和生活的经验,与他们多次的沟通与交流中我是受益匪浅。我想这也是我在假期中一份很重要的收获。
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假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和那些孩子们以及家长们接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想着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笔难得财富,同时在这段时间也让我感悟的就是敬业爱岗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教育他们,处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使他们深受感染,让他们明白到工作就是什么样子,这个对他们以后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受益不浅的。紧紧围绕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成才进步,奋发有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中达到了“受教育,明责任,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增强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自觉地把自身培养成为一名务实、负责、自主、奋进的时代青年。
经过实践锻炼后我的个人素质、心理观念、沟通技巧等多方面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真正达到了社会实践的目的。此次社会实践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欣喜地看到,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青年大学生有实力承担的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追求进步,刻苦求知,勤于实践,全面成才必将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共同心声和行动!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同时你必须还要学会和小孩子们交流。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同时我还体会到作为一名教练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实践活动,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实践报告~~篇二:武术实践总结
武
术
实
践
总
结
姓名:
专业:英语
学号:
班级:2010级 武术实践总结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学校为我们学院组织的武术实践活动是我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来完成武术实践,完全用英语来教授武术,我觉得是一种挑战。虽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武术套路,却不怎么知道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用英语该怎么说。学校组织的这次武术实践活动,使我受益颇多。
首先,通过自己动手做武术课的教案,我知道了以后该如何做教案,为我以后做老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让我知道了该如何准备我的课堂内容,如何令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以及如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我以前暑假的时候去做过兼职,教过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这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我知道了我该怎样安排课程,该怎样赢得学生们的喜爱。其次,通过自己做动作,表演太极,也让我熟悉了各个动作,又重新领略了太极的深奥。通过查找资料来知道每个动作该怎么用英语说,也使我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知道了一些专业的武术术语用英语该怎么说,怎样组织自己的语言,怎样用最简洁的英语来表达自己最准确的意思。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也知道了西方的教学方式比较松散,课堂上比较自由,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所以我在课堂上组织了几个小游戏,而且也知道要使自己的语言尽可能的具有要幽默感以及有感染力,以此来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通过课堂的讲解,我知道了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学生对老师即亲又怕,即亲近但又十分的尊重。因为以前有过教学的经验,所以我知道老师的第一印象还有威信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以后和同学的关系,以及自己的教学成果能否得到最好的发挥。所以以后我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武术修养以及知识广度,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老师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言行多加斟酌,要在学生中建立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对生活充满自信。通过对太极的掌握,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自己的境界,养成不骄不躁的好性格,通过大家的互相学习和一起做游戏,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同学们的合作与团结意识。通过武术教学实践,使我明白教师的核心意义就是责任感,它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还包括对学生的生活,身体,心理发展等各方面的主动关心,爱护。即使我们以后不一定教武术,但我们可以在我们其他的课堂上插入一些武术动作之类的,或者是以后与武术有关的教学等就可以很好地发挥。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自己的课程更加的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老师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的。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苦中的乐趣,我也对自己下定决心当好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奋斗!篇三:在学校实习的实习报告
关于在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单位简介 2.实习岗位介绍
3.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指导教师 4.实习内容
5.实习体会和收获 1.实习单位简介
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是通山县一所集高中、初中、中专的综合性学校,学校规模不大,但也设备齐全。我的高中三年是在这所学校里度过的,三年来,我对于我的母校,再也熟悉不过。现在又来这里实习,熟悉的老师,熟悉的环境,让自己倍感亲切!2.实习岗位介绍
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高中物理实习老师 3.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教师
(1)实习时间
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
(2)实习地点
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3)指导老师
吴老师
4.实习的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的实习内容具体如下:
(1)听课,在实习期间我用了大部分时间来听指导吴远政老师讲课,并认真做了听课记录,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从指导老师那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教育经验,另外在这期间还跟指导老师学习、请教并且观摩班级管理。吴老师的教学相当严谨,备课很充分,他的课规划的很好,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完成的内容。吴老师的课,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上课形式,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因为我不是学师范专业的学生,所以并不是很懂得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就算一样,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老师自己授课,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结合练习加深印象。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分析,然后加以适当的引导。吴老师还很热心地告诉我该怎么听课,在课堂上如何观察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给学生讲习题,讲解试卷。
(3)备课,吴李老师的指导下备课。
(4)授课,在实习期间,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吴老师的课,在给学生讲解习题,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给学生讲授了两个小章节的新课,分别是:圆周运动方程和万有引力 5.实习体会与收获
虽然我的专业是非师范的,但我热爱教育事业,从小就希望做一名老师,所以选择了我的母校作为实习地点。我实习的班级是高一一班,科目是物理。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我的主要任务是听课,听他们的物理老师吴老师的课,学习吴老师上课的方式方法,协助吴老师帮学生批改作业,给学生讲解习题,偶尔给学生上课。在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因为它不仅让我真正体会了当老师的一种满足感和一份为人师表的责任,而且让我第一次接触了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为期四周的实习生活中给我的收获很大。让我们初步掌握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学会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深深体会了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尤其是从事中学教育的一线教师的艰辛和不易,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到了教师的苦乐酸甜,为我们以后的教师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听课的时候,我也对班上学生物理水平进行了调查。通过平时作业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得知这个班的物理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业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在这样一个班级中实习,也感觉到轻松很多。
听了两周的课之后,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走上讲台,刚开始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吴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多积累经验,并且指出教案中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帮助修改教案。我严格按照学校和吴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学校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上课的时候,采取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先把知识点给学生梳理通,余下的时间留给学生做习题,有什么不懂的在问。然后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讲评,我再加以补充,纠正。因为课堂都是以学生讲为主,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高年级的学生,在他们的这个年龄阶段都喜欢展现自己,于是我根据他们的个性和特点,非常注重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完问题,我都用鼓励性的语言对他们进行鼓励。他们得到老师的赞扬,积极性提高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敢于举手勇于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了。这样,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情绪饱满,起
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批改作业,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我在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写上激励的评语,并在评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开导。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作业上写明。
在这短短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我有以下体会:
(1)如何安排好自己的上课内容 1)在安排上课内容时,应该严格的按照大纲和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内容不宜太简单也不宜太难。太易则回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太简单的事情,也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老师也不过如此的想法,不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形成。但是如果知识太难,又回让学生感到有无比的压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上课内容的安排上还是要考虑到多方因素的。2)在上课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上,还是要考虑到知识的趣味和乏味性在里面,甚至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上课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时代的因素,对课堂和知识做出适当的改变。
(2)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作为老师,不是把知识“填鸭式”地输送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如何搞好学习,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如灯塔如舵手,引导学生如何“扬波击水”,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1)用快乐方法把学习的快乐传授给学生
知识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读书学习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身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这种学习带来的快乐和享受传递给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把学习当成一种很无奈、很劳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更应该去帮助他们,用快乐的方法把学习的快乐传授给学生。所以作为老师要精通教材,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加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形象有趣的教具,倾注于感情,声情并茂、灵活多样地进行授课,使教书成为有趣的事情。然后把这种乐趣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2)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适当的赞扬
赞扬是“老师”的“老师”。当活动的结果得到肯定时,人会兴趣更浓、干劲更足,从而越干越好,走上“干得好──得到肯定──干得更好”的良性循环轨道。相反,因为活动而受到责骂或贬低时,则会使人心沮丧,兴趣索然,步入“越干越差、越干越不想干”的恶性循环。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要给予肯定和及时表扬,使学生产生荣誉感。对于落后的学生,教师更要细
心挖掘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经常给以鼓励;对于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扬。所以,当一个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多多的考虑一下,是不是真的非要批评他呢,常常要提醒自己多多的给与学生赞扬。
通过这短短的两个月的实习,虽然说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其中还是带给了我无限的乐趣。六年级的学生,作为一群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天真和无邪深深地感动了我。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的朋友,每天把快乐和悲伤都与我分享,真正的体到了一个成功老师的乐趣,也找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是多么光荣和自豪的事情。
(3)课堂教学方面 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我虚心向原任课老师学习,把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习开始的前段时间,我认真听原任课老师的课。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注意任课老师讲解过程中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每个老师各有特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课后揣摩他的教学思路、语言表达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等。同时,我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样方法去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备学生”。同时,我在准备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很关键,上好第一节课,容易给学生和指导老师信任感。所以我试讲—修改—试讲,这样反复地练习、完善。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这是我感触最深的。新课标是好的,但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新课标的思想慢慢地渗透进去,而不能一步登天,如学生的技术水平如何,掌握能力水平如何,整个班级的男女比例关系等等都需要考虑到,例如我上篮球基础配合这一节时,第一节课上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男女学生之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所以上课的效果不是很好,在之后的篮球课中我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同时还根据上节课的观察,分清同性别学生的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结合上篮球比赛实战中的配合讲解示范,还不时引用nba中一些精彩实例,这样学生兴趣自然浓厚,学习东西也快,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这几次课我深感兴趣在学生学习的中重要性,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好知识。
我也会经常听我们组同学的课,吸取他人的优点,并巧妙地应用到我的课堂中。每上一节课前我都认真备课、试讲、修改??并且跟原任课老师说说我的教篇四:武术实践总结
大学
级 武 术 实 践 总 结
学院: 学号: 姓名: 时间: 传承武术精神,磨练学生意志----学院武术实践感悟
关键字:武术 团结 意志
摘要:大学三年以来对武术的学习,渐渐地使我明白无论任何事都要有顽强的意志,就比如在你扎马步的时候受不了了,坚持不住了,想要放弃的时候,鼓励自己在坚持一分钟就是胜利,每次这样,自己就是最后的胜利。不需要和别人比,超越自己就是胜利。还有武术特别讲究团结,很多集体活动不是自己好就可以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注重团队精神。
这次武术实践过程中,我们组有7个人,在排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很努力争取做好每个动作,我们组刚开始集体打一套初级刀,刚开始大家都忘了动作都不太想排练了,觉得从新练很耽误时间,马上就要考试了,但是在组长的带领下组长认真练习,然后在教我们,看着组长这么努力大家就很惭愧,太没有耐心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后就非常认真的练习和配合。接着我们组有开始分配两个人练习太极剑,三个人打达摩剑,两个人练扇子对打,最后集体来个通臂拳。这样既体现集体,有表现个人。
其实练习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传承中华武术精神。磨练意志,增强团结精神,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提高学习效率。一,强身健体
在武术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上下肢的不同技法,提高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例如,我们开展蹲马步比赛,柔韧比赛等等。学生在蹲马步比赛时,即使累得腿脚哆嗦、汗如雨下,也仍然不放弃,咬牙坚持。这种练习有效的提高了肌肉力量,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痛苦煎熬与胜利的喜悦,培养不言放弃的品质。随着年级的增长会进入到套路练习武术套路动作多样,包含了屈伸、回环、静止、平衡、跳跃等各种动作,这些锻炼方法对调节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调气养血,疏通经络,强健脏腑都十分有益。通过练习,学生的灵敏、速度、协调性等各种素质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使武术校本课程充分发挥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全面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主动的个性发展。二,传承武术精神 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通过一些武德故事和影片及武术人物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武德观念。武术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传承武术技能与文化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技术动作来慢慢体会其中的文化和含蕴,武德教育是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武术的意义和精神,真正达到修养学生身心,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传统项目的目的。
三,磨练意志,增强团结精神
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尚武崇德”。武术表演要求大家的团结,要求大家都积极配合,不要有个人倾向,共同努力,不要谁练得不好就会被嫌弃,大家要一块帮助他,彼此培养默契才能更好地发挥。
四,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
学生通过我们武术校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华武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它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培养我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同时它也是一项民族体育,是我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去热爱、继承和发扬光大。五,提高了学习效率 快期末考试了只是一味的学习学习,没有爱好,没有兴趣,越学越糊涂,武术使学生变得坚强起来,干什么都有了信心。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武术训练,什么也不考虑,这样使地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在上课时,就觉得头脑特别清晰,思路特别敏捷,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开设武术课程使全班同学受益匪浅。
从这次武术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自己很高兴,在学习紧张的气氛中可以调节心情,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情。篇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中医与武术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中医与武术
时间真的好快,似乎一眨眼间就已经迈进了大学,然后再一眨眼之间大一的日子就这样在眼皮下溜走了。这个假期注定是那么的不平常,没有了高中之前的大堆大堆烦人的作业,也没有大二以后要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升学压力,于是乎想干些什么,做些自己想要做的事了,也不用担心其他的牵绊,也不用担心家人的阻拦,很是自由。因为是学医,并且偏向中医,而有着之前跟着导师在医院见习的经历,于是乎有了跟着在妈妈诊所上的中医李爷爷学习的想法。李爷爷70好几了,一直从事中医,替人把脉,为人看病,我家里都特别钟爱中医学,所以大小病症都是喝的李爷爷开的中药。于是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假期生活。而最终让我的假期生活更丰富的或许有时会觉得很单调的是我又重新开始了学武。我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武术,5岁时候在武校的日子总会是我童年最深刻也是最常提起的。那时的我好小好小,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他们练什么,我就练什么,而我总会有种不服输的倔强,有次跑步跌倒了,腿上磨得全是血,却居然能忍着爬起来坚持跑了下来。呵呵,这当然也是我最喜欢向别人夸耀的算是我当年的英雄事迹啦。然后后来一直有练,却随着升学压力的一步步增大,时断时续,最终却也空空如也。在这样的一个假期,又逢着国际峨眉武术节这样一个机会,我报了名,便再一次开始了武学的历程。于是乎我上午就跟着李爷爷,看他询问病人病情,看他开药方,李爷爷也会在一旁为我讲解一番。我也会认认中药,有些长得确实很像啊,偶尔也会拿着小秤钩,小心翼翼地为病人抓抓药。下午就跟着师父练武,主要是练拳术和剑术。日子就这样过着,过着,然后就比赛的日子到了,也获得了一些奖项也算是我对自己在武学上的交代吧。然后就到了开学的日子了,大一的假期就这样一溜烟也不见了,不过至少还留下了一些痕迹见证了这些日子,人生中哪能有相同的每一天呢,所以我得庆幸每一天都过得不一样,每一个假期也会过得不一样。看待中医和传统武学,别人可能会笑称这是哪跟哪啊,完全不能并提。而我却始终觉得它们都是一脉相承,它们都是中国最传统,有着最深厚底蕴,有着最浓郁文化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而对于它们的现状,却总是有那么些无奈。虽说我们不能保守,不能守着老祖宗的东西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要懂得扬弃,而恰恰是哪些该扬,哪些该弃,似乎你我心中也没有明确的界限,于是乎最害怕的是 人们模糊了视角,模糊了观念,最终模糊了自认为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于是乎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在人们不经意地谈笑间,行走间慢慢走远,走远„„.猛然醒来,想抓住点什么,也只能抓住尾巴,却无奈手太滑,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在你指缝消逝。。于是乎我想总该做些什么,至少尽个人能达到的力量能做多少是多少,能留住多少是多少。这种想法是否太天真?就武学而言,天下少林,武当,峨眉三大门派,而我们又是峨眉下有该多小的一分枝,还有成千上万的枝桠,是否也找能到主干,是否也能回归,是否也能坚持最初的初衷走下去。国家在提倡向传统靠拢,但实际呢,比赛往往看的却是哪姿势漂亮,哪姿势好看,哪姿势符合审美观,而恰巧传统的东西不是在于外表的华丽,而是内在的涵养,是初见时一般,但却越品越有味,越品越琢磨不透,越品越让人着迷。然而遗憾的是内在的东西却不是所有人能看得到的,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花他们所谓的宝贵的时间去感悟的。于是乎便有了为了比赛而去迎合比赛,为了获所谓的肯定而一步步改动传统的东西,为了符合大众的眼光而走向了竞技的舞台。这确实只能说是舞台,是舞者的表演台,而不是真正传统武学所能得到展示的地方。而随着传统的东西一点一点被篡改,一点一点被丢弃,那我们是该庆幸还有百多年的时间才会消逝,还是该悲哀居然只有百多年就会将几千年的东西磨灭殆尽,这是何等的心痛或者是未痛业已木然。
第三篇:武术开题报告
武术开题报告
武术开题报告1
课题的目的意义:
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借鉴西方竞技体育发展的模式,建立了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两大体系。然而,这两大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了各自的困难。竞技武术套路的体操和舞蹈化愈演愈烈,使人难觅武术的技击本质;缺乏传统武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散打也难以普及。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武术重新受到了重视。《武林大会》、《武林风》等节目相继播出,随后成立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也迈出了职业化的第一步。
以上几项赛事的选手格斗技术简单直接,却远没有表现出武术传说中的高超境界。这些比赛虽然还原了武术的技击本质,但也是对群众心目中武术形象的破坏。
这些年来所举办的各种武术赛事,实际上走的都是两条路,即是“打”与“不打”。我们按照西方人“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将武术分为技击和表演两部分,但是属于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确是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武术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技击术,它与国外技击运动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丰富多彩的武术套路和风格各异的拳法流派,以及武术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神秘性”。上海体院的邱丕相老师说过,套路是表现攻防技击的艺术体育;武术套路,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郭玉成老师也明确指出,“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揭开神秘面纱其实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因此,对于武术赛事来说,套路表演缺少了武术的技击性,擂台实战也无法体现武术的本质特色,对于其“神秘性”也是一种破坏。
如何将实战和表演这两条路合二为一?本人在观看研究了各种技击格斗类比赛之后,认为借鉴美国的WWE赛事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W W E (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世界摔跤娱乐)是一种表演性质很强的比赛,配有专门的编剧及播报员,跌宕起伏的剧情比电视剧还要精彩。WWE的选手都经过极其专业的训练,拥有过人的体魄,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选手们共同排练出各种精彩的打斗动作,比赛时再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可以说WWE是一种将体育与娱乐有机结合起来的赛事。
中国武术非常适合这种模式,优美的技击动作可以编排出精彩纷呈的打斗过程,我们的武侠文化也可以提供大量跌宕起伏的剧情。武术借鉴WWE发展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现其丰富多彩的武术套路和风格各异的拳法流派,这种亦真亦假的比赛也可以充分保留武术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神秘性,做到“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
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在借鉴WWE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于中国武术的全新的比赛模式。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1、武术传播的研究分析
本文属于武术传播研究,所参考的书籍主要是上海体院郭玉成老师的《武术传播引论》和《中国武术传播论》这两本书。
郭玉成老师在其著作《武术传播引论》中对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及当前的武术传播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1
在《中国武术传播论》第四章“武术竞技传播论述”中对解放后我国竞技武术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第五章“武术商业传播述评”中对“散打王”、“武林风”赛事及武术节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商业武术决不能追求泛娱乐化”的观点。
2、关于武术套路文化的研究
邱丕相《对武术套路商业化发展的探讨研究》
3———套路运动美学思辨:套路是表现攻防技击的艺术体育。
邱丕相《武术套路美学初探》
4:武术套路,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
王岗《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
5:中国武术不是纯体育,不是纯运动,也不是纯杀人术。中国武术是建立在技击的表象上,通过体现技击的内涵,追求超越外在的理想化的技击艺术。
邱丕相,闰民,戴国斌《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
6:因此,套路用动作来描写格斗意象不满足于形似,而要表现出格斗的动态、气势和意境,并将格斗意象的动作“符号化”。所以,套路的演练是格斗形象的表演,而不是真打实斗,是对真打实斗的一种超越。
郭玉成《“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
7: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武术(功夫)与中国文化一样重视“意境”与“完美”。武术套路技术中的许多动作只是“意想”的技击,具有“技击涵义”,但并非真实的实用技击。真打实战的格斗技术在“擂台”上可能会寥寥可数。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认为,若武术套路与散打都会,是“兼项”,并非“能打会练”或“打练结合”。
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
8: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旦将套路所描绘的技击理想或想象投射到竞技场、技击的真实场景,其情节的预设、艺术的加工处理等,顿时被随意、杂乱、实用的现实所代替;其攻防兼顾之编排、“劲”之完整、应之而扑的效果,也难以避免“荡然无存”的结局。
邱丕相,王震《人类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未来武术》
9:中国武术,作为源于战争搏杀残酷嗜血的搏斗技术,在中国大地上演绎为一种充满哲理、伦理、艺术等光辉的套路运动形式。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民族都有其本地化的搏斗技术,中国武术无论是在运动形式上还是在价值追求上都有别于他们“致伤致残”的血性和“你死我活”的残忍。
3、竞技武术发展现状的研究
戴国斌《武术现代化的异化研究》
10:武术套路异化为体操、舞蹈、戏剧的“奴婢”。武术散打异化为拳击摔跤等其他搏击范式的“竞技场”。竞技武术异化为金牌的“牺牲”。
邱丕相,马文国《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11:长期以来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成为言称博大精深的武术的两大主导品牌,而使得许多优秀的传统武术流派却“养在深闺无人识”,游离于武术发展的边缘地带。竞技武术套路愈演愈烈的体操和舞蹈化倾向让广大青少年无从探寻中国武术的格斗技击内涵;而缺乏中国文化处理和重构的散打运动虽然在业界开展得如火如荼,却很难在广大民众中普及,显然在简单的格斗技术之外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支撑,无法和跆拳道、剑道等项目相比。
武术需要登上奥运舞台,但不是它的最高目标。武术进奥运,不能失去自我,迎合简单化、竞技化的要求,让武术负载的民族文化内涵越来越少。中国武术应以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向世界,展示的是“原装货”,而不是“四不象”。
4、传统武术擂台实战的研究分析
马剑,邱丕相《广义语境下武术概念的解读及定义》
12:就现实武术呈现给世人的面貌看,武术人感到困惑和迷茫。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13:“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揭开神秘面纱其实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埃及金字塔等文化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神秘性”。传统武术“高深武艺”传播也具有神秘性。其“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超武艺,吸引了众多求武者“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懈追求。传统武术“明劲、暗劲、化劲”的功夫递进,也成为武界人士的习武目标。“口传”武术,不断塑造神秘。“飞檐走壁”“、点穴术”、“内功”等功夫更是让人们对武术顶礼膜拜。
郭玉成《“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
14:其次,何谓“真实武林”?武术文化传播一定要真实吗?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独有的、神秘的。“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著名导演李安曾说过,文化要有差异性才有吸引力。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求武者纷至沓来。可见,“还原真实武林”的可行性与价值性需要论据。
然而,“武林大会”所推出的梅花拳等拳派的打斗比赛,使武术的神秘文化特征渐行渐远。所谓“还原真实武林”其实是对武术“神秘”文化的破坏,对武术文化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有报道显示,“武林大会”收视率稳定或直线攀升,但现实的“收视率”与武术的未来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5、关于武术职业化的研究
郝素红,樊海云《武术职业化初探》
15:武术职业化是相对于“业余武术”而言的,是指武术练习者由业余向职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习武者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体育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认识并利用其价值,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需要,并且从中获取高额收入,把武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职业化使武术走向市场,运用市场杠杆调节武术职业化发展,在行业统一管理下,按市场规律操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武建伟,李义杰,王志英《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思考》
16:借鉴其它项目和领域关于职业化的概念,结合传统武术的特点,笔者认为传统武术职业化应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
1、非业余的、受过正规训练并以传统武术为职业的专业人才。
2、受市场的调节,通过市场机制体现从事传统武术运动员的价值。综合起来说,传统武术职业化就是从事传统武术的练习者或运动员由业余向职业发展,并以传统武术本质为内涵,通过市场机制充分体现运动员价值的过程,其本质也是劳务和商品化。
如果我们能够将传统武术职业化,给传统武术一个展示的舞台,体现练习传统武术的价值,给传统武术练习者建立一个价值补偿机制,无疑将会刺激、提高传统武术练习者的动机。作为职业传统武术练习者,他们将不得不提高自身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效益,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就会促进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如何创建适合展示传统武术特色的职业化建制,适宜的比赛形式至关重要。
程云旺《对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改革的思考》
17: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性、商业性、文化性和企业化经营是职业散打本质的特征。职业性、文化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商业性和企业化经营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据此,我们可以对职业散打的概念做如下概括;职业散打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与武术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利用高水平竞技散打比赛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参与社会商业活动及社会文化活动,并通过散打市场,使运动员获得高额经济收入,使经营实体(俱乐部)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竞技散打运动体制。职业散打实质,是散打竞技能力潜在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实行商业服务和武术文化服务的过程所产生的价值交换和价值转移,所谓“散打运动职业化”,就是竞技散打运动由其他体制向职业散打体制逐步过渡、转化,并最终得以完全实现的过程。
武术开题报告2
武术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存在形态,也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的产物。在中华武术产生与发展的过当中,当时的传统文化整体环境不单单影响了其形体特征、指导思想,还在发展形式与行为方式上烙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换而言之武术的文化形态不仅有其本身的个性特征,还具有传统文化总体的特征。据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武术教育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加快中小学生武术教育的发展十分弘扬国粹,发扬民族精神。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
引言---武术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存在形态,也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的产物。
一、中华武术及甘肃武术的历史背景现状
二、中华武术目前的教育及发展现状
研究方法: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
思路:通过对中华武术的历史系统整理更深刻的了解武术的历史文化的精髓与意义。再对现今武术教育的整体状况做出科学的调查,得到真是的数据支持。提出观点如何能使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进入一个可持续的良好的发展状态。 参考资料:写完了在补上
总体安排进度:
20xx年 月 日 确定论文题目
20xx年 月 日 准备完成开题报告书
20xx年 月 日 完成开题报告书
20xx年 月 日 完成论文初稿
20xx年 月 日 修改论文初稿完成定稿
20xx年 月 日 论文评审答辩
武术开题报告3
一、题目来源
运动训练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武术套路兼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和娱乐观赏四大功能,尤其是“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变化锻炼身心。但是武术套路在大众体育推广上尚不普及,为了更好的实施《全面计划》,推广武术健身,弘扬武术,本文在通过对此现象存在的武术现状及出现原因进行文献资料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与意见,为影响武术套路在大众体育活动中开展能更上一层楼。中国文化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辉煌一直延续至今,诸子百家,英杰辈出。各门各派互相影响、互相融和,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而武文化则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支,武文化融和了释、道、儒、医、兵各家的精髓,从最客观的角度阐述了人的本质。以武文化为指导的哲学体系,从最根本的层面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才能够相对妥善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这样每个人的一生才会不偏不倚、顺畅条达地度过,从而有一个相对正确的人生轨迹,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发展、欣欣向荣。
武文化指导人们如何有效进行身体的锻炼和保养,包括关节(筋骨)、呼吸、脏腑、神经、大脑、心态等。老天赐于我们机体和精神,却没有附带给我们使用说明书,中国几千年来由历代医家、武术家、养生家与思想家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沉淀而留传下来的宝贵养生经验,就是我们机体和精神的使用说明书,引导我们如何生(创造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如何活(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更精彩),如何悟(以包容天下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多一分豁达,少一分烦恼),我们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人的一生,无非三件事情:一是事业、二是生活、三是精神境界的领悟,而组成人生的这三件事情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身体而独立存在。因此有一个强健的体
魄和旺盛的精神状态,是人生必不可缺的首要条件。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l]崔永胜.论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2
[2]倪同云.关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策的研究.北京武术网,.4
[3]范海彪.当代中国武术价值功能的探讨.蚺武国际武术网,.10
[4]郭建平.完善武术市场机制加快武术发展步伐.湖南体育,.11
[5]李震,吴志宏.关于武术发展问题的研究[C],体育科技2006.12
[6]王铮.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中华武术,2002.12.
[7]王嘉.弘扬民族体育搞好全民健身[G].湖南体育,.11
[8]王明.武术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9]关文明.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与发展前景[J].上海华南师范人学学报,2006.10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武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中国武术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空前的。武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正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武术的奥运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中国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武术界几代人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在全民健身方面,武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健身方式。武术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运动。同时,武术的赛事频繁,民间的武术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出现了我到是很希望国家能把武术定为一门必修课!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遍及各省、地,历时数年,抢救了大量频临失的宝贵遗产,摸清了全国武术拳种流派的概况。据初步统计,全国范围内以武术为主要锻炼方法的人口约约计六千万,全国各种规模的武术场馆家,日常学员在六百万以上,仅河南塔沟武校的在校生就达一万三千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起来,深深根植中国五千年生存与发展的武术从众多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迎来了她的春天。只是很短的时间,全国上、下就掀起了一股习武热潮,加上文化媒体的宣传,将武术天地闹得纷纷扬扬,许多武
术爱好者由武林高手和武术的崇拜,纷纷投身到习武的潮流中,短短的几年里,发展起来的武馆、武校达到一万二千多家。但这股习武热潮的确太快突然了,还没等它燃烧起来就已经熄灭。昔日观众饱满的武术比赛,现在却门庭冷落,观众寥寥无几。与八十年代相比,现在无疑是处于发展的低谷期。
武术的文化特性是使它自古流传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中国武太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我国虽已从60年代开始,就把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但实践并不成功,武术教育很开健全,甚至落空。究其原因,主要是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地位很低,武术师资严重不足。为了扭转这种落后状态,首先要确立武术的应的地位,把武术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要树立武术教育的长远目标:第一步是使武术成为国家的体育文化体系,逐步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成为大、中、小学和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体育内容,使每个学生和每个战士都懂得武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步是逐步使武术成为国际的体育文体系,大力推广武术,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向奥运会贡献的第一个体育项目。还有,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武术教育。例如采用多种形式办学来大力培训武术师资,适当增加武术教学时数和改革武术教学内容,创办高等武术院系,加强学校武术研究等等。
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属于文献研究,通过对有关武术历史研究、大众武术发展现状、学校体育与大众武术的关系、武术运用等方面有关文献的检索,利用自己在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项目学习过程中对武术的认识,从而更进一步的对大众武术教育的研究做出具体阐述。
主要内容:
(一)武术套路在功能和作用;
(二)影响武术套路在大众体育中的原因分析;
(三)武术套路在大众体育中的设想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本课题属于文献研究,通过对有关武术历史研究、体育
武术发展现状、学校体育与大众武术的关系、武术运用等方面有关文献的检索,利用 自己在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项目学习过程中对武术的认识,从而更进一步的对大众武术教育的`研究做出具体阐述。
1、到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上查资料,上机60小时。
2、经费投入(上网、打印、文献传递等)。
3、教师课堂记录。
4、大众武术健身和学校推广的因素分析。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首先,关注最新体育相关信息,确定论文题目;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拟研究题目近期动态;其次,向指导老师咨询,请求其给予并综合整理,提交文献综述;再次,提交开题报告;最后提交初稿并修订。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xx年6月开题,研究进度分别为查找文献资料,确定毕业论文题目;阅读并分析文献资料,找出与论文题目相符的文献;收集数据整理,撰写毕业论文。
五个阶段:
20xx年5月——20xx年6月 查找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0xx年6月——20xx年6月 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参与开题答辩;
20xx年7月4日——20xx年10月20日 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
20xx年11月1日——20xx年3月20日 完成论文初稿;
20xx年4月1日——20xx年5月20日 修改毕业论文并定稿。
武术开题报告4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市初中武术教学以套路为主,学生只是单纯的模仿教师动作,很难掌握其中的内涵,造成许多学生对武术课渐渐失去兴趣,认为套路“实用性”不高,“花拳锈腿”,只有外部动作的加工,无内在攻防实质,实用性差,利用率低等。
且初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而相当一部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表现为不爱出力、不爱动脑、对集体漠不关心,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易分散,对武术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敷衍了事。
通过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动作技能,掌握鉴赏武术动作和音乐的方法,培养对正确与错误动作的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套路的动作要领和如何体现武术的精、气、神,了解武术的练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武术的能力,在场地小,器材少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塑造学生优美体态的过程,能通过练习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发展柔韧性,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交流,开发学生思维,体验运动乐趣,陶冶高尚情操,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目标使自己在练习中不断获得成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达到“健身、调心、防身”的效果。
因而,如何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学习积极性,使武术逐步让学生接受,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磨练意志,锻炼性格,增强自信心,发挥创造能力、提高智力,学会心理调节,稳定情绪,改善心理机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现代武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这一现实,我们将武术定义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武术概念:武术,亦称‘武艺’、‘功夫’,旧称‘国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中华民族传承的个人防卫实践活动。狭义武术概念:武术又称武术运动,是在继承传统武艺基础上形成的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体育项目,表现为套路、对抗等多种运动形式。
本课题主要针对武术在我市初中、小学学生中对武术的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场地等方面进行调查,以便对如何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武术的教学问题,进行必要的、认真的思考和制订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对策。
在阳光下、在操场上、在音乐中、在引导下,全校学生共同习武,这是何等壮观的场景?因此,校园武术并不需要高难度的动作技巧,只要动作和眼神合上音乐的节奏,能用肢体去表现发自内心的感受就足够了。让学生喜爱武术,有效地进行武术教与学,在此过程中,重点围绕以下四点展开研究。
1、鼓励为主,培养自信:
通过教师完整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武术并不是那么难,尤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多让他们进行表演,多鼓励和表扬,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已,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启发引导,领会要诀:
武术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动作中领悟出精、气、神,结合讲解和示范等多种教学手段(如图解、口诀、课件等),引导学生自主学练,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指导学生在规范动作的基础上,领会和掌握动作重点。
3、优美示范,感染情绪:
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教师要通过自己规范的动作,让学生明确动作之间的差别,明白练习一定要投入。在以后的练习中,逐步改善和提高。
4、合作学练,交流提高: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配合,使动作变成自己的“语言”,理解武术精、气、神的内涵。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练习,在交流学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体会、领悟武术的攻防含义。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计划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从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场地器材等方面入手作为调查内容,问卷调查以集体纸笔测试的方式进行,问卷实施测试前先与各班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协调,并由本人向受测试对象简单的说明测试内容,并强调问卷是采用无记名的方式作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独立完成问卷。
2、访谈法。通过与学生、任课教师的座谈,掌握教学现状及学生心理需要等方面的情况,综合多方面的情况,便于更准确地分析教学行为差异的形成原因。
3、文献法。认真阅读研究《教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理论。
4、分析法。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从理论上来分析学生对武术学习的行为差异的成因。
5、评价法。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练习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整理资料,及时归档。
(二)研究计划
20xx年1-3月份,提出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对象,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走访了解研究个体综合情况。
20xx年4-11月份,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分析,使得到具有一定代表性、全面合理研究对象教与学现状的资料。为形成科学的分析研究报告做好充分准备。
20xx年12月份,对研究过程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对研究结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形成分析研究报告。
四、课题需要的资源
1、专家指导:市教科所、市区教研室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导,为本课题的顺利、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2、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很大的支持,为课题组成员提供必要的研究环境,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培训,提高研究的深刻性、开拓研究视野。
3、有关中小学生武术教学方面的书籍
4、不同类型学校提供武术教与学的现状资料
5、研究对象如实填写相关问卷调查表
6、研究人员充实与保障
五、课题预期的成果
通过为期一年的研究实验,希望我市的初中武术教学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喜爱武术,激发学习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武术开题报告5
课题的目的意义:
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借鉴西方竞技体育发展的模式,建立了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两大体系。然而,这两大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了各自的困难。竞技武术套路的体操和舞蹈化愈演愈烈,使人难觅武术的技击本质;缺乏传统武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散打也难以普及。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武术重新受到了重视。《武林大会》、《武林风》等节目相继播出,随后成立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也迈出了职业化的第一步。
以上几项赛事的选手格斗技术简单直接,却远没有表现出武术传说中的高超境界。这些比赛虽然还原了武术的技击本质,但也是对群众心目中武术形象的破坏。
这些年来所举办的各种武术赛事,实际上走的都是两条路,即是“打”与“不打”。我们按照西方人“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将武术分为技击和表演两部分,但是属于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确是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武术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技击术,它与国外技击运动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丰富多彩的武术套路和风格各异的拳法流派,以及武术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神秘性”。上海体院的邱丕相老师说过,套路是表现攻防技击的艺术体育;武术套路,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 郭玉成老师也明确指出,“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揭开神秘面纱其实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因此,对于武术赛事来说,套路表演缺少了武术的技击性,擂台实战也无法体现武术的本质特色,对于其“神秘性”也是一种破坏。
如何将实战和表演这两条路合二为一?本人在观看研究了各种技击格斗类比赛之后,认为借鉴美国的WWE赛事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W W E (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世界摔跤娱乐) 是一种表演性质很强的比赛,配有专门的编剧及播报员,跌宕起伏的剧情比电视剧还要精彩。WWE的选手都经过极其专业的训练,拥有过人的体魄,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选手们共同排练出各种精彩的打斗动作,比赛时再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可以说WWE是一种将体育与娱乐有机结合起来的赛事。
中国武术非常适合这种模式,优美的技击动作可以编排出精彩纷呈的打斗过程,我们的武侠文化也可以提供大量跌宕起伏的剧情。武术借鉴WWE发展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现其丰富多彩的武术套路和风格各异的拳法流派,这种亦真亦假的比赛也可以充分保留武术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神秘性,做到“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
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在借鉴WWE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于中国武术的全新的比赛模式。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本文对历年来研究武术传播、武术文化、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发展以及武术职业化等方面的相关文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并对其进行综述。
1、武术传播的研究分析
本文属于武术传播研究,所参考的书籍主要是上海体院郭玉成老师的《武术传播引论》和《中国武术传播论》这两本书。
郭玉成老师在其著作《武术传播引论》中对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及当前的武术传播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1
在《中国武术传播论》第四章“武术竞技传播论述”中对解放后我国竞技武术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第五章“武术商业传播述评”中对“散打王”、“武林风”赛事及武术节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商业武术决不能追求泛娱乐化”的观点。2
2、关于武术套路文化的研究
邱丕相《对武术套路商业化发展的探讨研究》3———套路运动美学思辨:套路是表现攻防技击的艺术体育。
邱丕相《武术套路美学初探》4:武术套路,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于击打运动之“实”。
王岗《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5:中国武术不是纯体育,不是纯运动,也不是纯杀人术。中国武术是建立在技击的表象上,通过体现技击的内涵,追求超越外在的理想化的技击艺术。
邱丕相,闰民,戴国斌《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6:因此,套路用动作来描写格斗意象不满足于形似,而要表现出格斗的动态、气势和意境,并将格斗意象的动作“符号化”。所以,套路的演练是格斗形象的表演,而不是真打实斗,是对真打实斗的一种超越。
郭玉成《“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7: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武术(功夫)与中国文化一样重视“意境”与“完美”。武术套路技术中的许多动作只是“意想”的技击,具有“技击涵义”,但并非真实的实用技击。真打实战的格斗技术在“擂台”上可能会寥寥可数。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认为,若武术套路与散打都会,是“兼项”,并非“能打会练”或“打练结合”。
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8: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旦将套路所描绘的技击理想或想象投射到竞技场、技击的真实场景,其情节的预设、艺术的加工处理等,顿时被随意、杂乱、实用的现实所代替;其攻防兼顾之编排、“劲”之完整、应之而扑的效果,也难以避免“荡然无存”的结局。
邱丕相,王 震《人类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未来武术》9:中国武术,作为源于战争搏杀残酷嗜血的搏斗技术,在中国大地上演绎为一种充满哲理、伦理、艺术等光辉的套路运动形式。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民族都有其本地化的搏斗技术,中国武术无论是在运动形式上还是在价值追求上都有别于他们“致伤致残”的血性和“你死我活”的残忍。
3、竞技武术发展现状的研究
戴国斌《武术现代化的异化研究》10:武术套路异化为体操、舞蹈、戏剧的“奴婢”。 武术散打异化为拳击摔跤等其他搏击范式的“竞技场”。 竞技武术异化为金牌的“牺牲”。
邱丕相,马文国《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11:长期以来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成为言称博大精深的武术的两大主导品牌,而使得许多优秀的传统武术流派却“养在深闺无人识”,游离于武术发展的边缘地带。竞技武术套路愈演愈烈的体操和舞蹈化倾向让广大青少年无从探寻中国武术的格斗技击内涵;而缺乏中国文化处理和重构的散打运动虽然在业界开展得如火如荼,却很难在广大民众中普及,显然在简单的格斗技术之外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支撑,无法和跆拳道、剑道等项目相比。
武术需要登上奥运舞台,但不是它的最高目标。武术进奥运,不能失去自我,迎合简单化、竞技化的要求,让武术负载的民族文化内涵越来越少。中国武术应以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向世界,展示的是“原装货”,而不是“四不象”。
4、传统武术擂台实战的研究分析
马剑,邱丕相《广义语境下武术概念的解读及定义》12:就现实武术呈现给世人的面貌看,武术人感到困惑和迷茫。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13:“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揭开神秘面纱其实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埃及金字塔等文化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神秘性”。传统武术“高深武艺”传播也具有神秘性。其“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超武艺,吸引了众多求武者“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懈追求。传统武术“明劲、暗劲、化劲”的功夫递进,也成为武界人士的习武目标。“口传”武术,不断塑造神秘。“飞檐走壁”“、点穴术”、“内功”等功夫更是让人们对武术顶礼膜拜。
郭玉成《“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14:其次,何谓“真实武林”?武术文化传播一定要真实吗?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独有的、神秘的。“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著名导演李安曾说过,文化要有差异性才有吸引力。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求武者纷至沓来。可见,“还原真实武林”的可行性与价值性需要论据。
然而,“武林大会”所推出的梅花拳等拳派的打斗比赛,使武术的神秘文化特征渐行渐远。所谓“还原真实武林”其实是对武术“神秘”文化的破坏,对武术文化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有报道显示,“武林大会”收视率稳定或直线攀升,但现实的“收视率”与武术的未来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5、关于武术职业化的研究
郝素红,樊海云《武术职业化初探》15:武术职业化是相对于“业余武术”而言的,是指武术练习者由业余向职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习武者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体育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认识并利用其价值,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需要,并且从中获取高额收入,把武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职业化使武术走向市场,运用市场杠杆调节武术职业化发展,在行业统一管理下,按市场规律操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武建伟,李义杰,王志英《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思考》16:借鉴其它项目和领域关于职业化的概念,结合传统武术的特点,笔者认为传统武术职业化应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1、非业余的、受过正规训练并以传统武术为职业的专业人才。2、受市场的调节,通过市场机制体现从事传统武术运动员的价值。综合起来说,传统武术职业化就是从事传统武术的练习者或运动员由业余向职业发展,并以传统武术本质为内涵,通过市场机制充分体现运动员价值的过程,其本质也是劳务和商品化。
如果我们能够将传统武术职业化,给传统武术一个展示的舞台,体现练习传统武术的价值,给传统武术练习者建立一个价值补偿机制,无疑将会刺激、提高传统武术练习者的动机。作为职业传统武术练习者,他们将不得不提高自身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效益,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就会促进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如何创建适合展示传统武术特色的职业化建制,适宜的比赛形式至关重要。
程云旺《对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改革的思考》17: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性、商业性、文化性和企业化经营是职业散打本质的特征。职业性、文化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商业性和企业化经营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据此,我们可以对职业散打的概念做如下概括;职业散打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与武术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利用高水平竞技散打比赛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参与社会商业活动及社会文化活动,并通过散打市场,使运动员获得高额经济收入,使经营实体(俱乐部)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竞技散打运动体制。职业散打实质,是散打竞技能力潜在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实行商业服务和武术文化服务的过程所产生的价值交换和价值转移,所谓“散打运动职业化”,就是竞技散打运动由其他体制向职业散打体制逐步过渡、转化,并最终得以完全实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2. 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
3.邱丕相.对武术套路商业化发展的探讨研究———套路运动美学思辨[J].体育学刊,2001.3.
4. 邱丕相.武术套路美学初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4.
5. 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7.2
6. 邱丕相,闰民,戴国斌. 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J]. 体育科学,2007.12
7. 郭玉成. “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J]. 搏击·武术科学,2008.4
8. 戴国斌. 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J].体育与科学,2005.5
9. 邱丕相,王 震. 人类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未来武术[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9
10. 戴国斌. 武术现代化的异化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4.1
11. 邱丕相,马文国.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
12. 马剑,邱丕相. 广义语境下武术概念的解读及定义[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7
13. 郭玉成. 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
14. 郭玉成. “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J]. 搏击·武术科学,2008.4
15. 郝素红,樊海云. 武术职业化初探[J]. 搏击·武术科学,2006.4
16. 武建伟,李义杰,王志英. 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思考[J]. 武术科学,2005.6
17. 程云旺. 对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改革的思考[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武术传播、武术文化、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发展、武术职业化及WWE赛事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和论文专著,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
2.逻辑分析法
对武林大会、武林风百姓擂台、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及WWE赛事进行分析,通过对个案的比较、综合、概括、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逐个分析每个要素的特点,再把所得材料加以综合分析归纳,找出本案的核心关键,最后运用从特殊到普遍的推理方法,找出普遍存在的规律。
3.专家访谈法
拜访武术专家,与他们探讨本文的观点,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预期结果:
1、总结目前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2、找出WWE模式与武术的共同点。
3、研究武术如何借鉴WWE模式。
4、在借鉴WWE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于武术的新模式。
第四篇:高小伟自查自纠整改报告
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整改报告
宁县金村初中高小伟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们即便付出了真心真情,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我,在不懈的努力中完善自我,仍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与不足。自查不足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记政治学习笔记,总是从各类报刊上东摘一段,西抄一段,以凑满学校要求的字数为原则,应付差事。而不是从心底里去学习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也是人到心未到。
2、对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往往导致学生对我敬而远之。
3、有时学生中出现问题,因为觉得他们自己会解决好问题的,我也觉得能将问题解决好因而与家长联系少。
二、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觉悟不高,认识不够。总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看得较少,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吸收的不多。总认为那些业务书籍看起来枯躁无味,而且特有的教学环境已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了定势,一时是很难改过来的,或者,实在要改时,也不是我一个人要改,跟着大家一起来。若真到不适应教学要被淘汰时,也不是我一个人被淘汰。因此,就存在着一种不着急的心里。备课欠深钻教材,懒于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至使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语言表达欠精炼.二是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家长很少取得联系。教学的事情本来就多,忙不过来。学生在校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没有必要给家长讲,有的事情既使与家长联系了,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因此和家长联系很少。
三、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缺点,本人提出整改和努力意见如下: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书报杂志、或电视新闻,适当记录要点,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把完成任务式的写学习笔记,变成自觉的行为。参加政治学习做到人到心到。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有关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益。
3、加强业务学习,自觉坚持每学期学习两本业务书籍,观看先进的教学片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4、加强本职分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团结互助,发扬奉献精神。
5、认真组织并积极、主动参予教学研究,关注课堂教学的现状与策略,选定教学模式,制定教研方案,认真进行研究,求真务实,力争一学期解决一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6、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后进生。
7、加强自己的人格休养,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陶冶熏陶学生情操。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模范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加强修养,提升教育品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
第五篇:高小感想作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简单的说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认为应该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的刘备教育儿子所说的话。它告诉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因为这件好事太小,而不去做,小事做好,大事才能做好。也不能因为这件坏事太小,而不去理会,继续犯错,小事都做不好,大事怎么能做好呢?
在奥运圣火传递深圳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当大家为圣火的到来欢呼雀跃、激情澎拜过后,在传递的现场留下的到处是空塑料矿泉水瓶子、丢弃的国旗、纸屑、折断的树枝……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们确实应该庆祝,应该欢呼,但同时文明守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每个合格公民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支持奥运最好的方式。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文明就会离我们更近一步。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携手向文明跨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