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2学年度民团总结
2011—2012学年度民乐团总结
三台小学 二○一二年六月
在一学期的工作与学习中民乐队的整体实力水平不断发展并提高。专业老师认真负责地辅导教育,使乐队很快地向专业化正规化发展,从而使乐队的排练成果显著提升,为学校的艺术生活领域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积极活跃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在已过去的一学期里,民乐队积极组织排练,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细致认真的乐曲学习,乐器编配。团员踊跃参与排练,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使排练的乐曲质量高,程度深,同时也激发起了团员的排练热情。能使我们更好地进一步学习自身专业以及提高相互配合的技术技巧,更深更广的了解与学习中华民族音乐的内涵。丰富自身的知识与修养。
老师高度专业性的指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排练时,精心细致地分析乐曲,反复地推磨演奏技巧,使乐曲的演奏向细腻化发展,注重艺术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丰富内涵,做到乐,形,神的统一,从而使乐曲在整体上提升至新的高度。
在已经过去的一学期里,民乐队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排练时的出勤问题。个别队员还不够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出勤统计力度,力争达到不旷排,不迟到。二是:环境卫生保持不够。今后,在排练结束后,要整理排练场地,东西归位。以及其他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在下学期的工作中,重点解决上述两问题。合理解决其他的一些问题。从而我队达到一个更加出色的高度。为学校生活增添色彩。
在新的学期里民乐队继续本着实事求是团结奋进的态度,认真地完成排练任务以及各项活动工作。向着更加完善更加优秀的方向努力发展。
第二篇:2017民团工作总结
2017年民族团结工作上半年总结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半年来,我院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基础、以共同进步和发展为目标,组织干部职工结合本职业务工作投身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为民族团结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积极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全乡经济建设做好用地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全县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院认真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明确。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员工中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引导全院员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领导高度重视。我院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要求广大员工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重要意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转变作风,真正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为进一步做好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我们通过集中宣传、持续不断、形式多样的活动,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结合起来,把集中开展活动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今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中我们结合“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七五”普法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促进全院职工把个人梦想和民族梦想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所,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认识祖国大家庭是各族人民最幸福的家园,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进步的生命线。通过教育,增强了院职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的真情实感,极大地激发和凝聚了教职工的自豪感和向心力,进一步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认真组织学习。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了中央、省、地、县党委关于做好稳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学习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内容。通过学习,学校教职工思想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项措施和公约进一步得到完善,宣传教育形式更加丰富,进一步提高了全院职工对加强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做到不讲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断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五、开展是开展扶贫结对,促进民族团结,通过进村发放药品,免费义诊活动等形式,在群众及员工中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同意,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六、认真总结经验。今年我院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院导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三是落实到活动的各项措施成效显明。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坚持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贡献。
大才卫生院 2017.6.20
第三篇:民团教案 达斡尔族
民族团结教育——《达斡尔族》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达斡尔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并简单了解达斡尔族的特点,知道达斡尔族的礼仪、习惯、宗教信仰等。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使学生知道各民族要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向学生渗透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了解达斡尔族的特点,知道达斡尔族的礼仪、习惯、宗教信仰等。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除了我们已经了解到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达斡尔族》。
(二)新授环节:
1、说一说你对达斡尔族的了解。(也可根据收集的资料来说。)(1)达斡尔族简介: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文,歌舞、体育是达斡尔人喜爱的活动。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
(2)达斡尔族的历史: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我国历史文献中有称达呼尔、打虎儿、达瑚里、打虎力、达呼里、达乌尔等不同音译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研究认为达斡尔族人可能是辽契丹族的后裔。清代,达斡尔族被编入八旗,并不断被征调镇守边关,甚至被远戍新疆,因而除东北外在新疆塔城还有数千名斡尔族人。在新疆的达斡尔族是17世纪80年代末,在清政府为平定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时,随西征大军从连云港龙江布特哈地区进入新疆的,当时他们被编入“索伦营”参加了平叛的历次战役立过不朽的功勋。达斡尔族人喜爱并擅长打曲棍球,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
(3)达斡尔族的礼仪:
敬老、互助和好客。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份。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待,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无论谁家宰杀牲畜,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4)达斡尔族的服饰及节庆:(课件展示)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传统的达斡尔族服饰,男子夏季穿白汗衫、白裤子,自制的布鞋才皮靴;冬季穿长袍,戴礼帽或黑绸瓜皮帽,腰束布带,脚穿皮靴。女子穿女式旗袍,不束腰带,颜色以蓝色为主,脚穿白布袜,绣花鞋,冬季穿棉衣、棉裤或皮衣、皮靴。喜庆之日,女子才穿各色绣花绸缎衣服,外套坎肩,与清代满族服装样式基本相同。
(5)达斡尔族的饮食:(课件展示)
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荞麦面为主。达斡尔族的面食以荞面为主,有刀削面、刀切短面条、揪面片、手指压柳叶状面条,和用拇指在另一只手掌上碾成的薄卷片等,这些荞面食品都直接在牛奶或兽禽肉汤上煮熟。肉食过去曾以野生动物为多,有狍子、鹿、驼鹿、野猪、黄羊和飞龙、沙鸡、野鸡等。随着狩猎业减少,家养的猪、牛羊、鸡成为主要肉食。达斡尔族喜爱吃手把肉和片白肉。平时,喜用肉炖蔬菜。常吃鱼,主要烹调方法是清炖和清蒸。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奶米茶是把少量稷子米炒有轻微煳味后,加牛奶和水烧煮即成。达斡尔族妇女还喜把采集的稠李子、山丁子、榛仁等磨为合成粉,饮用时冲入开水,拌白糖做成类似面糊的饮料饮用。味道可口。典型食品有:燕麦炒米、面,“瓦特”和“希日格乐”,“拉里”等。(6)达斡尔族的宗教信仰:
达斡尔族大部分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达斡尔族过去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屯众杀牛或猪祭天、地、山、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祭鄂博(一种山神)外,甚至以巫术治病,届时要杀牛、羊,同时还要奉送许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如今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2、通过以上的了解,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达斡尔族的生活习惯?先小组交流,再跟全班交流。
3、说一说各民族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请学生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四篇:1——6课民团教案
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时间:
9.8
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祖国的全称,知道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例举,让学生了解祖国面积和人口及在世界的位置。
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少数民族人民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的作用。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教材。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爱我中华》学生聆听。歌中唱到了什么?你知道些什么?(爱我中华)那么你了解我们的国家吗?好,这几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指导阅读,了解祖国。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她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其中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加拿大)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11.6亿),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1亿多),由于这些民族相对于汉族来说,人口较少,所以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汉族占全国总数的91.59%,少数民族占全国总数的
2、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其他省份也有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居住。
3、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多为主的国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和汉文。
三、教师展示图片 引导观察人民币:图案
领会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民族间的平等。
四、学生自学
五、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为了更好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下一节我们就分民族的了解一下。
六、作业:填空。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我国世居民族数量最多的是()省(自治区、市),有()个民族。
板书设计
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大家知道了祖国的位置,和面积,还知道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师生同唱《我爱中华》
第二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教学时间:
9.15
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知道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与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有关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师:歌中唱得多么好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们中华大家庭中有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大家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大家庭中的五个成员,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板书课题:中华大家庭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二、讲授新课
1.汉族、蒙古族
师:这两个民族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民族,同学们对这两个民族了解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蒙古族,对于蒙古族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学生活动:学生从服饰、饮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来介绍蒙古族。教师活动:
(1)学生介绍服饰时可用实物展示的方式。
(2)学生介绍饮食时,可挑1~2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介绍其做法。
(3)介绍歌舞及民族体育活动时,可采用现场表演的形式。
(4)介绍建筑时,要强调毡房的特点。
2、回族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形成了回族。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澡或洗衣服。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各方面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3、藏族、.维吾尔族
师:(小结)藏族和维吾尔族人民都朴实、勤劳,能歌善舞,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仰伊斯兰教,有许多禁忌,以后咱们与民族小朋友交往时,一定要记得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三板书设计2汉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教学反思
通过这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这五个民族的重大节日和风俗习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
第三课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教学时间:9.22
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过程与方法:讲解、观察图片,阅读,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重、难点:
学生从服饰 建筑 风俗习惯就知道是哪个民族。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图片:漂亮的苗族银饰品。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呢?
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人口数量约为894万,主要从事农业。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苗族服饰特点: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彝族喜欢喝酒,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敬意”的传统。
彝族有一套社交礼仪食俗。彝家好客,凡家中来客皆先要以酒相待。
“姑娘房”--彝族男女的婚恋:“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
壮族:
壮族(旧称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餐桌上的主食主要是大米饭。
朝鲜族:朝鲜族,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中国朝鲜族总人口为1,923,842人。朝鲜族通用语言为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属音位文字类型,有40个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板书设计:
3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同学们认识了5个民族,和他们各自的风俗、习惯等等。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感受各个民族的特点和风情。大家知道了许多民族知识。
第四课 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
教学时间: 9、29
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过程与方法:讲解、观察、阅读,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能从服饰 建筑等方面去充分了解苗族 壮族等民族。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这五个民族。
二、新授
1、满族: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
服饰: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传统节日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
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满族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人。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2、侗族: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
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
3、瑶族: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4、白族: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白族在历史上曾经仿造汉字创制过方块白文,并用方块白文编撰过大量的书籍。
5、土家族: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有人认为其也可归入缅彝语群,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绝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人口802.8万人。
板书设计: 4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同学们认识了5个民族,和他们各自的风俗、习惯等等。希望同学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感受各个民族的特点和风情。学会了整理资料。
第五课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教学时间:10.13
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过程与方法:观察、阅读让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这五个民族。
1、哈尼族: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哈尼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53195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主要从事农业,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传统节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节)。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乐器有俄比、扎比、三弦、四弦、把乌、响篾、稻杆、叶号、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
2、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1600万。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口125万(2000年)。使用哈萨克语,本民族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语。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3、傣族: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
4、黎族: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 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5、傈僳族:
傈僳族(英文名称Lisu Li-Su Lisaw)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63.5万人。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 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光。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 仰基督教、天主教。
二、总结。
板书设计:
5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教学反思:知道了这五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
第六课、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教学时间:10.20
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等。过程与方法:讲解、阅读,观察图片了解这儿五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感受到民族之间的平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歌吗?(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3、师生齐唱《爱我中华》
3、对,今天我们学习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出示课题)
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1、佤族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39。7万,主要从事农业
2、畲族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人口约为71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3、高山族
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等省,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山族人约为4461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4、拉祜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45.4万,主要从事农业
5、水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40.7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总结资料的形式:
各名族 的 文字(书籍、报纸、杂志„„)和非文字(图片、实物、歌舞„„)
6、学生尝试在图书馆里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方法。
三、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民族知识。
1、看着你们个个笑逐颜开的笑脸,听着你们热烈的讨论,老师就知道你们的收获不小,想和大家交流吗?(想)那么老师先考考你们吧。(出示一些有关各民族的图片,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并说一说所知道的该民族的知识。)
2、除了这些民族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展示)
四、总结谈话,激励学生共建和谐、幸福的中华大家庭。
1、同学们!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板书设计:
6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教学反思:
第五篇:新疆地方民团教案
第一课时
新疆的主要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1..知道新疆的主要有那些少数民族。
2.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语言。3.了解一些新疆的风俗习惯。4.加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常驻少数民族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新疆少数民族资料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新疆常驻的少数民族有多少个呢?它们是那些民族? 二讲授新课
跟着老师一起来了解新疆的少数民族吧!
1.新疆有12个常驻少数民族,分别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满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2.新疆少数民族礼貌语言
3.请求别人做事或帮忙的时候,往往用询问、客气的话语,尤其对待长者特别显得毕恭毕敬,在长者面前,任何失礼的举动都是绝对禁止的,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喝茶吃饭都要先敬老人;青年人不能直接叫长辈的名字,当着老人的面不得喝酒、抽烟、放肆谈笑,吃饭的时候,长者先入席。3.葬礼习俗 4.服饰
新疆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衣服装饰和其他生活习惯 5.新疆八大宗教节日
开斋节
希吉来历10月1日,封斋的天数为30天 古尔邦节
希吉来历12月10日
圣纪
希吉来历11年3月12日 白拉提节
希吉来历8月1日至15日 盖德尔夜
希吉来历9月27日 阿术拉节
希吉来历1月10日 登霄节
希吉来历7月27日
法蒂玛忌日
希吉来历6月15日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你们又学到了多少了?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其他同学听吧。
第二课时
维吾尔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个少数民族。
2.了解维吾尔的特点。
3.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4.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维吾尔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舞蹈视频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关于这个民族你们有知道多少呢?
三,讲授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满族一些知识 1.服饰
男子穿长袍,称为“袷袢”,右任斜领,无扣,腰系长带。农村妇女多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2.花帽
新疆花帽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维吾尔语音译为“朵帕”。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回等民族均喜戴花帽。一般都用黑白丝线或彩色单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以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缀纷而成。花帽的式样,花色不仅因民族而异,且有地域差别。不过各种花帽均具有精巧美观、绚丽多彩的特点,只看一眼也会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4.礼节
维吾尔族的礼节与宗教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民之间的礼节表现了平等、友爱、敬老、爱幼的精神,劳动人民相见总是相互亲切地握手、问候,对老人十分尊敬。妇女中还有长者亲吻晚辈的礼节。见面礼 5.饮食
馕,羊肉串,大盘鸡 禁忌,猪肉 6.文化
维吾尔族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传世音乐作品。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民间群众娱乐形式之一 7.住房
春、夏、秋三季为圆形毡房,冬季为平顶土房或木屋。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的相关知识。
第三课时
哈萨克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哈萨克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舞蹈视频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这个舞曲大家不陌生吧?对就是你们大多数本民族的舞蹈哈萨克族舞蹈。三.讲授新课 1.服饰
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多用羊皮缝制大衣。2.饮食
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种多样,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他们制做的马奶子是名贵的饮料 3.见面礼
长期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族人对人格外热情和有礼貌,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4.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5.节庆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播放哈萨克族的民族歌曲。
总结:对于本民族的相关知识大家平常都知道,今天个大家讲的加强理解。
第四课时 回族、蒙古族
教学目标:1.认识两这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舞蹈视频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舞蹈是那个民族的吧?我们班里也有回族同学,下面我们来认识回族。三.讲授新课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
1、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
2、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1、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2、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3、那达慕
摔跤、赛马、射箭是蒙古族的主要体育项目,蒙古语称“额仁古日班那达慕”(男子三项竞技),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呼伦贝尔地区“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
总结:今天学习的这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大家收货了什么?
第五课时 柯尔克孜族、锡伯族
教学目标:1.认识两这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我们学习了前面几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现在我们接着学习后面的少数民族。
二. 播放舞蹈视屏,讲授新课
柯尔克孜族
1.分布: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
2.服饰:柯尔克孜族的服饰,男子常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高顶方形卷沿帽和两侧有突出护耳式样的帽子。女子通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南部妇女穿小竖领衬衫。
3.婚姻: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过去,受宗教影响,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权很大,老年人威信最高,妇女受歧视。旧式婚姻带有封建买卖性质,一般由父母包办。订婚有指腹婚、幼年订婚、成年订婚三种形式。娶妻彩礼至少要牲畜“一打”(九头)。通婚范围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亲属和近亲不能通婚,但有姑表和姨表婚等,并有与外族通婚现象。锡伯族
1.分布:锡伯人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 6 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 8 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
2.绘画艺术 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
3.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
总结:今天简单的学习了有关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的风俗习惯,同学们回去之后收集一些其他的风俗习惯。
第六课时 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两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播放视频 二. 讲授新课 塔吉克族
1.分布: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境内群山耸立,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终年积雪,冰川高悬,险峻奇丽,仪态万千。
2.礼节:塔吉克族人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其礼节质朴、亲切。3.饮食:最佳食品为抓肉;牛奶煮米饭和牛奶煮烤饼。塔吉克族饮食的内容和制作方法反映了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需要和民族特点。牧区的饮食以奶制品、面食和肉为主;农业区则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为辅。乌孜别克族
1.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疆的乌鲁木齐、伊宁、木垒、奇台、塔城和南疆的喀什、和田、莎车、叶城等县、市,其中以伊宁居多。2.语言: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中国的乌孜别克族地区普遍说维吾尔语,使用维吾尔文。
3.住房:乌孜别克族的住房多为庭院式。但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喜欢在屋顶上修建一层带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形拱式顶楼。4.饮食: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总结:今天学习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你记住了多少?
第七课时 达斡尔族、满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两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播放多媒体视频 二. 讲授新课 三. 达斡尔族
1.分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主要居住在罕伯岱村、洪河村、全和台村、海雅屯)、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2.礼仪:按达斡尔族习俗,西屋为上。西屋南炕居首是老人坐卧的地方,北炕是儿子和媳妇坐卧的地方,西炕是客人坐的地方。如果到人家里串门,进屋先给老人请安,然后坐在西炕上,坐错了便是失礼。
3.婚礼: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满族
1.分布: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超过全国满族人口的半数。其次为河北、北京、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福建、山东等省市自治区。
2.服饰: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包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
3.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多于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长两圆木,边 击边对舞。常由三四人扮妇女,三四人扮参军及扮持伞灯者,饰卖膏药者为前导。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歌舞表演。有徒步、高跷之分。若两秧歌队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礼互敬。总结 :简单的学习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收货呢?
第八课时
塔塔尔族、俄罗斯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两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屏 三. 讲授新课 塔塔尔族
1.分布: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比较集中的是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镇。另外,奇台、吉木萨尔和阿勒泰等县的农牧区也有少数的塔塔尔族。
2.服饰:塔塔尔族的服装很别致。男子喜穿绣花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裤子也是黑色的。女子以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为美,外面再罩上一块大纱巾,喜穿白、黄或紫红色连衫带绉边的长裙,以耳环、手镯和红珠项链为装饰。
3.礼仪:塔塔尔族人民讲究礼仪,亲友相见要握手问候,妇女见面多握双手;尊老爱幼,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对长者非常尊重,走路、谈话、吃饭均先让长者。见面以握手问好,妇女多握双手。人热情好 俄罗斯族
1.分布: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2.舞蹈:俄罗斯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跳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俄罗斯的集体舞,以及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舞姿优美,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3.禁忌:忌食马肉、驴肉,饮酒时不可以左手举杯;俄罗斯族人在生活中还很忌讳数字,尤其是13和星期五,被称为是鬼数,最不吉利。罗斯族人忌讳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象征着不忠诚;喜欢蓝色礼品,认为蓝色代表着友谊。
总结:新疆12个常驻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完了,那么同学们知道多少,里面有你知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