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县凤阳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20:1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普洱县凤阳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普洱县凤阳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普洱县凤阳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普洱县凤阳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普洱县凤阳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

调查时间:2006年7月—2006年8月

调查目的:通过对凤阳乡教育情况的调查,初步反映西部山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想法。

调查对象:凤阳乡政府、凤阳中学、凤阳小学、教师、困难学生

调查方法:走访、访谈、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以来,各县、乡镇集全部力量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投入、设施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是西部农村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等待解决。

[关键字]:义务教育;思想道德;寄宿制;就业;凤阳乡

引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得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并许诺从2004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有了这样好的政策支持,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就有了希望。

一、凤阳乡教育情况: 全乡共11个村,114个村民组,总户数:3853户,总人口:18350人,非农业人口:317人,农业人口:18043人。全乡共分布着1所中学,1所完小(一至六年级齐全)。

截止2006年底全镇7—12周岁适龄儿童人数:1970人,入学率:99.31%,女童入学率:99.19%。13—15周岁适龄少年人数:1293人,已入学:1391人,不足龄生145人,超龄生360人,入学率:106.42%。15周岁人口:638人,完成率:97.24%,17周岁人口:578人,已初中毕业418人,完成率81.96%。辍学生:

1、小学辍学人数15人,辍学率0.41%;

2、初中辍学人数39人,辍学率2.82%。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9590人,丧失学习能力有31人,非文盲人口8979人,非文盲率:96.87%。三年脱盲人数1224人,脱盲巩固人数1168人,巩固率95.42%。

全乡教育教学设施情况:

1.学校校舍、房屋情况:小学生均占地面积8.6m2,中学生均占地面积17m2,小学生均校舍占地面积2.8m2,中学生均校舍占地面积4 m2,小学危房面积260m2,中学危房面积600m2,75%的教师没有宿舍,部分教师所住宿舍也属于危房;

2.教学设备、图书情况:全乡中小学校中,共有计算机90台(凤阳中学70台,凤阳小学20台),其余各校均有一台用于远程教育的计算机,但大部分都没有计算机教师。目前小学共有图书3972册,人均2.5册。初中共有图书5600册,人均5.6册。

师资情况:全乡有教职工245人,学生1092人,全乡中小学现缺教师近20人;中学专任教师76人,合格率为85.5%,有本科文凭6人,专科59人,小学专任教师134人,合格率为:90.3%,有本科文凭3人,专科52人,中专66人,幼儿园教师3人,另外还有13名民办教师;目前本科脱产进修的有8人,专科脱产进修的有10人,在职进修的有13人,中级职称的有49人,初级职称的有165人。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2006年的云南省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即“两基”)达标工作中,凤阳乡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扫盲工作和农村成人教育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小学校都配上 1 了计算机,两所学校有了计算机室;凤阳中学建立了图书室、实验室;教师进修比例有所增加。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数据是否是真实情况的反映;许多学校的实施还不够完善;数量上的变化不代表质量上也得到提高等等,这一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政府相关部门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考虑到这些现象的发生,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和预防。

二、存在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尽管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及投入,但仍远远不足改变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根据对格林镇教育的调查, 我们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地方教育投入不足,大部分学校教育设施缺乏、落后

从对凤阳乡中小学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部门实施远程教育工程为中学建立了计算机室,但是却没有专业教师,致使设备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而小学计算机室是学校自行贷款购买的,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协助还贷,使得学校不得不拿出部分教学资金来偿还贷款,减少了对于其他方面的投入,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为了“两基”攻坚顺利达标,使得县、乡镇政府和部分学校负债累累,影响了地方政府在“两基”之后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教学设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提高学生入学率的同时没有添加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 学生人均占用的教育设施比率比原来的要低许多,其中以中小学师生校舍问题尤为严重:在凤阳中学,由于校舍紧张,有一些教师至今仍在外面办公、住宿。在校内的则几个人住一间房子,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教师办公住宿条件异常艰苦;因交通不便,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在学校住宿。全校有33名学生在学校住宿,男生18人挤在一间较大的宿舍,女生15人则挤较小的那一间。而每年申请在校住宿的学生至少有60人,但由于校舍紧张,学校无法全部解决。学校在接受申请时主要考虑学生家庭的贫困条件和家庭距学校的距离,优先解决贫困学生和离学校远一点的学生的住宿问题。其他至今未能在校住宿的学生由家长出面在学校附近的街道租房住宿。学生在校住宿,包括炊事员工资、伙食加工费、水电费、柴火费等费用每个月交10元,而在学校附近租房住宿的,每个月四五十元。一些边远的点小甚至连基本的教室、桌椅等必要条件尚且不能满足,更不用提素质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了;不少中小学还没有电脑室、语音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场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普九工作数量上的提高,而质量上的不断下降。

(二)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在“两基”达标过程中许多地方的教育工作都取得了成效。但是其中却存在着许多不稳定成果。据统计,凤阳乡今年开学后中学辍学学生有176人,比2004年底增加了137人,辍学率达到12.21%,小学辍学学生50人,比2004年增加35人,辍学率达1.37%。如此大的变化与乡镇相关人员的工作方式有关,中小学生的入学率之所以不能保持,是由于乡镇政府、相关人员为了通过“两基”检查,仅仅是让那些辍学学生到学校坐几个星期,等上面检查完后就任其离开了,没有采取妥善的办法帮助解决学生的辍学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即使是学校将所有费用都免去,却仍然没有到学校上课,我想除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外,生住址离学校较远,上学不方便也是一个原因。

(三)农村落后思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引发的问题

在农村中小学的辍学学生中,除了家庭贫困的外,还有很大一步分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辍学的,因为意识上的落后,认为与其花钱去读书,不如早点出去外面打工,还能多挣一些钱,只要会认字就行了,所以在一些乡镇的“两基”达标宣传工作中,出现了如“初中不毕业,打工去不得”的宣传标语。另外,随着我国高校逐年的扩招、高等教育数量上的不断增加,一年比一年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远远超过了社会的接受能力,使得大学生就 2 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280万,比2003年增加68万人,2005年有 338万大学毕业生,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 %,而社会有效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许多大学生,甚至连研究生、博士生都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得观念本就落后的农村,“上学无用”的思想重新抬头,并呈上升趋势。

(四)青少年的厌学思想

西部农村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缺乏历史文化氛围,人民群众没有爱学习的风气,再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暂时的利益在农村群众心中占据主要位置,普遍崇尚物质利益的现象对广大青少年身心的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致使许多中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主观上没有对学习的渴望,不思进取,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起初就没有好的开始,课程越缺越多,最后跟不上就只有辍学了。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有许多农村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同样的环境得到不同的结果,差别就在于学生是否肯勤学好问,积极进取了。学校减免了学费却仍不去上学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就是主观厌学造成的。因此要提高西部农村的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必要的,地方政府、学校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五)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

西部更偏远的地区,百余名学生却只有8个老师,学校将六个年级分成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部分,一至三年级在周一到周三上三天课,四至六年级在周四到周六上三天课,通过这种学生轮换的方法来解决教师短缺问题;有些偏远地区只有一两个年级的点小没有教师,只能在村里请一两个上过中学的青年来代课。差了如此多的教师,学生怎么能好好学习呢?全镇两百多名教师中,本科学历的还不到十名,虽然多年来各地都加强了对农村教师的培训进修工作,但是由于西部农村教师原来的基础水平就较差,教师素质普偏不高,乡村学校任教的还有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而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又不愿到农村基层任教,即使去了,当地政府也不能提供相应的工资、住房、福利等待遇,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由于能力有限而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培养,造成了目前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过剩,另一方面是农村缺乏大量高素质教师的现状。

三、解决办法

(一)加大义务教育的合理化投入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主体,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也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点。最近几年,中央也在逐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温家宝总理在2004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承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这一“两免一补”目标;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这对于经济较为落后贫困县的农民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一政策实施后,农村中小学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现象将得到遏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我国农村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现在地方的教育投入对中学的投入较大而对小学的投入较小,对县城学校的投入较大而对农村学校的投入较小,对交通方便的学校投入大而对交通不便的学校投入较小。教育投资应该重视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增加对这些地区的学校的软硬件投入,才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村教育现状,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增加一些投资不会带来很大的变化,而对条件较差的学校,一点小小的投入就能够带来很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省、市、县、甚至乡镇等地方各级政府采应才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教育设施改造资金的合理化投入,解决农村不同情况的中小学校的改造问题,满足不断增加的学生对教育教学设施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改革政绩考核办法,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

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教育的重要性、长远性不是每一个政府官员都能正确认识并真正重视的,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能力的增强,又无不体现出这一地区教育的发展水平。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很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非常不够。而我国政府目前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往往以经济增长指数作为主要标准,没有将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内容列入考核范围。因此,各地官员为了凸显自己的政绩,从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往往喜欢发展投资回报率高而快的产业,希望能够用GDP的快速增长来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其结果是政府有限的财力向有形投入倾斜,教育等领域的投入被挤占。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政府财力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对干部的考核办法,增加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考核内容,建立一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干部考核办法,这样才能纠正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教卫的倾向。

(三)加大省、市一级政府对欠发达县(市、区)义务教育的责任

目前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上的“贫富分化悬殊”问题认识不足。现代经济学虽然在平等与效率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未能找到良策,但有一点却是被公认的,即教育会改变人的能力、改进生存的状况、改善社会平等与公正。而教育的不平等,最终将危害社会的安定、危害民族素质的提高、危害国家的发展。因此兴办公立学校成为西方社会解决由于公民先天差别导致贫富悬殊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尤其是中央一级和省(州)一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占了很大比重。如美国,上世九十年代以来,联邦和州级政府负担义务教育经费比重分别为7%和46%;;日本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承担了初等中等教育经费的24%和76%。而目前我国中央一级和省一级财政教育支出只占教育总支出的9%和13%,而且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流向了大中专院校等非义务教育领域。作为一个主要社会资源是全民所有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尤其是较高级的政府更有必要解决教育资源在地区间公正配置的课题。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我们的政府在教育市场中已经不是“守夜人,而是直接的主体和参与者,因此它要做的不仅仅是改善结果,而是应承担起对教育全过程优化配置和公正监管的责任。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模式由以前的以“乡镇为主”改为“以县为主”,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村也看到漂亮的校舍、良好的师资、与公务员完全一致的教师待遇。但是必须看到,即使在经济发达的省份,仍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县(市、区),它们自身财政往往入不敷出,根本就没有太多的钱来用于教育,要它们承担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显然是有点力不从心的。因此,上级政府必须承担起义务教育公正监管的责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贫富地区间教育的差距,尽可能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四)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

西部农村行政单位的面积较大,山地居多,使得人口不集中,组与组之间往往要有几公里的路程,加之山区交通不便,因此给小学生的入学造成了困难,特别是年龄较小儿童的教育问题,而要在农村各教学点都建设设施完备的学校又不现实。以中国目前的国力和国情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政府投资在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分别建设一所能够容纳相当数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中小学,有条件的乡镇还可以在人口相对集中又离集镇较远的地区建设一两所寄宿制小学。这样既能解决中小学生严重的辍学问题,又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将有限的教育投入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农村教育条件、环 4 境尽快得到改善,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学习上。学生集中于镇中心地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可以加快乡镇的小集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集镇化进程。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可以根据情况补助或减免这些学生的寄宿费用。

(五)吸引外资,大力支持社会办教育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加速教育产业化进程。教育产业化不是将教育改变为营利机构,更不能在吸引社会资金的同时减少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因为我国社会目前还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及人文环境。国家应继续保持并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同时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利用国内外企业、团体、个人的资金,举办民营、私立学校,将一部分家庭经济较为宽'余的学生分流到这些学校,便于政府能集中有限的财力更好地保证对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认真执行对捐资助学的企业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做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和“春晖行动”,多渠道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

(六)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和对象,又处于思想的成长阶段,本身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如果他主观就不愿意读书,那就算有再好的老师、教学设备再完善的学校也无济于事,因此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改变农村教育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团组织、各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满足青少年学生成才发展需要;对学生团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吸收更多优秀学生入团,带动其他青少年学生共同进步;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当地实际情况,开设美术、音乐、体育、书法等兴趣小组,发掘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办小报、书法比赛、文艺活动、智力竞赛、体育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农村社会、学校营造起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七)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硬件只是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教师的素质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世界上的名牌大学也好,国内的一些名校也罢,都是建立在名师的基础上的。而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师资队伍的补充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此建议:一是地方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教师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了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合理核定这些地区教职员工的编制,特别是在考虑专职教师的编制时,也要考虑校医、食堂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门卫等的编制。二是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彻底消除农村中小学大量民办教师的现象,对新聘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原则上应分别具有大专和本科文凭,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在任教师,要坚决清退。三是要实行和坚持一定行政区域内(如市或县)的教师交流制度,规定城市学校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数量的农村教师进修培训,城镇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必须每几年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半年或一年。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并把它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四是教师流动实行类似球员的“转会费”制度,对流向城镇、民办、私立学校的教师,流入学校应向流出学校缴纳一定的培养费,保障农村中小学的利益。五是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农村教师脱产进修,实行农村教师终身教育制度。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余杭区、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下称金华市)、龙泉市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余杭、龙泉的家长均分布在5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5个以上的乡镇,调查报告《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2003)21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现状

(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

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2003)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300元,初中为600元。

(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657.9元

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费247.6元,占37.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读生(共9人)借读费平均954.4元,余杭、龙泉分别为1115元和633.3元,金华被调查对象中没有借读生;住校生(共64人)住宿费平均158.7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66.0元、118.0元和92.1元。余杭区因有部分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经区相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定标准。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调 查 人: 姚小健

调查时间:2011年2月12日至2011年2月17日

调查地点:广东省雷州市北和镇北样管理区各间学校(北和村小学,北样村小学,西村小学,官田村小学)以及该管区各村庄

调查对象:老师,学生,农民,外出打工者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座谈调查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广大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普及就能义务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就我省淮南市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2011年2月12日,我骑着摩托车在雷州市北和镇北样管理区各村庄的学校走访。其中去了北和村小学,还是一栋破烂不堪的教学楼和几间瓦房互相对峙。北和村小学是我之前小学时候就读的小学。北样管理区比这更破旧更贫困的学校-1-

还有很多,特别是这个管理区还有不少村庄没有学校,比如我们村子。我们假期实践的第一站 —— 北和村小学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通过我骑着摩托车走访调查以及在学校旁听当地小孩上课,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通过走访调查,我发现我们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学生的信息热情很高,但普遍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通过简单调查数据汇总,我发现有90%的学生对在校学习感兴趣。并有9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有必要,其中51%的人认为应该加大英语的学习力度。农村学生普遍表现出了对学习的热情,但与之相对的,更多的人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农村教学质量差,不能因材施教,硬件设备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这样的教学条件导致老师上课仅仅只能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方面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据了解,农村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另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86%的学生对学校的师资条件不满意,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体罚学生等。

(三).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

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由于经费短缺,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学校环境得不到改造。在调查中,有9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在我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是拥有标准操场的,更不用说足球场了。虽然这就几年建起了很多栋楼解决了教师的居住问题,但是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得住在阴暗得瓦房。

(四).学生压力大

有76%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54%的学生认为课本难度大,只有2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的刺激,如考试的压力,作业的压力,家长期望压力等。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大。

(五).辍学现象在减少,但仍不容忽视

农村辍学率如此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一部分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有厌学心理的主要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校读书学习非常吃力,无心念书,宁愿在家里做工。农村学生因为家里宁愿在家干农活。据了解,在辍学学

生中,具有厌学心理的占20%左右。教育系统自身也存在问题,农村教育方向出现偏差,并严重脱离实际。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基本上没有跳出向高一级高校输送新生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书生型”毕业生。如果准备不上大学的话,很多学生就觉得没有必要上高中,如果不想上高中,那么也就不打算上初三,这样一来初二便成了一个辍学高峰,初中教学的内容只与升学有关系,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不会因为多上一年学而给自己的生计带来好处。

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大省、市一级政府对欠发达县(市、区)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目前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上的“贫富分化悬殊”问题认识不足。而教育的不平等,最终将危害社会的安定、危害民族素质的提高、危害国家的发展。加大国家投入,保证国办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二是扩大对社会税费征收,反哺教育。而目前中小学校办学经费短缺基本在一半左右。制定统一的教师收入标准,为改变薄弱校提供基本条件。目前改变差校的办法大都从硬件上入手,但是,薄弱校的根本困难在于学校的创收能力弱,校长和教师的待遇与好校存在相当差距,只有制定和执行教师统一收入标准,才能保持薄弱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优秀校长和教师向薄弱校的流动,从而实现迅速改变薄弱校的既定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尽量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差距。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自觉地进行专业发展,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求学欲望。

(3)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应从压力情境、压力体验、压力反应入手。而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师生关系紧张、以考为本的僵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已经成为学生过重学习压力的更为深层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是减轻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而必须是在探明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类型、现状、差异程度的基础上,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以学为本,改变陈旧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重建令人向往的学校生活。

(4)为农村学生的后续教育创造条件

要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它职业学校,农村各类职业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认真教好,还要讲授农村经济政策和科学管理知识。要把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要重视对没有升学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学校、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第四篇: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学号:e306140xx姓名:王xx专业:网络工程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广大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普及就能义务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就我省淮南市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7月18日,我们调查组一行顺利到达下乡调查的村,淮南市架河二中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该中学。一栋破烂不堪的教学楼和几间瓦房互相对峙。这就是架河二中给我们此行留下的第一印象。据了解,在架河地区比这更破旧更贫困的学校还有很多。

我们假期实践的第一站——淮南市架河二中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以及在学校旁听当地小孩上课,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学生的信息热情很高,但普遍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调查表的数据汇总,我们发现有90%的学生对在校学习感兴趣。并有94%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有必要,其中52%的人认为应该加大英语的学习力度。

农村学生普遍表现出了对学习的热情,但与之相对的,更多的人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农村教学质量差,不能因材施教,硬件设备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这样的教学条件导致老师上课仅仅只能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方面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据了解,农村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另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86%的学生对学校的师资条件不满意,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体罚学生等。

(三)农民负担的教育费用仍较重

政府出台的“一费制”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但是根据调查反映,农民仍然觉得教育费用是一个比较重的负担。“一费制”虽然使他们少缴了很多学费,但是现在的费用对年收入只有几千块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难以支付的。除了开始教学费外,在学校期间还要交校服费、建校费等非议哦那个,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指出仍比较重。这对于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因而,我得调查重有60%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者比较重,有7.4%的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费。淮南泥河二中的政教主任向我们介绍到,每学期收取消费都很困难,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把学费收齐。有些学生家庭实在是过于困难的,她自己掏腰包也会垫付该生的学费。可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四)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

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由于经费短缺,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学校环境得不到改造。在调查中,有9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是拥有标准操场的,更不用说足球场了。虽然这就几年建起了很多栋楼解决了教师的居住问题,但是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得住在阴暗得瓦房。

(五)学生压力大

有76%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54%的学生认为课本难度大,只有2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的刺激,如考试的压力,作业的压力,家长期望压力等。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大。

(六)辍学现象在减少,但仍不容忽视

农村辍学率如此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一部分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有厌学心理的主要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校读书学习非常吃力,无心念书,宁愿在家里做工。农村学生因为家里宁愿在家干农活。据了解,在辍学学生中,具有厌学心理的占20%左右。教育系统自身也存在问题,农村教育方向出现偏差,并严重脱离实际。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基本上没有跳出向高一级高校输送新生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书生型”毕业生。如果准备不上大学的话,很多学生就觉得没有必要上高中,如果不想上高中,那么也就不打算上初三,这样一来初二便成了一个辍学高峰,初中教学的内容只与升学有关系,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不会因为多上一年学而给自己的生计带来好处。

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大省、市一级政府对欠发达县(市、区)义务教育的责任

目前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上的“贫富分化悬殊”问题认识不足。而教育的不平等,最终将危害社会的安定、危害民族素质的提高、危害国家的发展。加大国家投入,保证国办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二是扩大对社会税费征收,反哺教育。而目前中小学校办学经费短缺基本在一半左右。制定统一的教师收入标准,为改变薄弱校提供基本条件。目前改变差校的办法大都从硬件上入手,但是,薄弱校的根本困难在于学校的创收能力弱,校长和教师的待遇与好校存在相当差距,只有制定和执行教师统一收入标准,才能保持薄弱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优秀校长和教师向薄弱校的流动,从而实现迅速改变薄弱校的既定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尽量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差距。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自觉地进行专业发展,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求学欲望。

(3)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应从压力情境、压力体验、压力反应入手。而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师生关系紧张、以考为本的僵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已经成为学生过重学习压力的更为深层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是减轻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而必须是在探明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类型、现状、差异程度的基础上,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以学为本,改变陈旧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重建令人向往的学校生活。

(4)为农村学生的后续教育创造条件

要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它职业学校,农村各类职业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认真教好,还要讲授农村经济政策和科学管理知识。要把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要重视对没有升学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学校、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在二○一二年二月三十日星期一的早上我们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岢岚县西街实验小学的100名农村学生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至实施义务教育工程以来,岢岚县西街实验小学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强化管理,促进了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标志性建设成果。

在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基本驶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但同时由于乡村学校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综合实力明显落后,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薄弱,致使 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提高。

我们此次调查目的是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把义务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些措施方案。措施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 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 1

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 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措施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切实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合理进行教师交流,交流要相对扶住薄弱的农村学校,不要把交流流于形式,甚至变质。

措施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 所谓的“末位淘汰”机制,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 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

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 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措施四: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 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 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 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 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 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 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措施五: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措施六:针对我县“国有民办”实验学校举债办学、举步维艰,而且对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冲击较大,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状况,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充分征求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依法进行收购,恢复公办学校的名分,并且将优质的师资资源与另外几所义务教育中小学进行平衡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分期偿还 建校债务,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促进我镇义务教育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进程。

措施七:针对初学生辍学现象死灰复燃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

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 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一盘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扩大“两免一补”的范围和力度。在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把农村教育由过去的单纯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减轻学生升学的压力,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就以上情况我个人总结的体会是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很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非常不够。联合国主管教育的官员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约占GDP的2.2%,还不到联合国推荐水平6%的一半。政府预算只占教育开支的53%,其余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营部门支付。政府预算不足也正是10 年来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有关资

料显示,我国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钱搞开发,但没钱办教育,这是政府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 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受益匪浅。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书声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老师正确领导下,发奋苦学,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下载关于普洱县凤阳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普洱县凤阳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凤阳公路交通调查报告

    凤阳公路运输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了解凤阳目前公路运输发展现状; 了解凤阳公路运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和提高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

    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情况调查报告 报 告 人:陈宏 数学与统计系 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2009211241 调查主题:农村义务教育实行情况 调查成员:陈宏 调查时间:2013年4月10日到4月25......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系别: 理学系 ;年级: 09级 ;专业: 物理学 班级: 物理班 ;学号: 092015010018 ;姓名: 吕庆称 实践单位: 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土城中学 实践时间:2012年 3 月 5 日至2012年 7 月 3 日 共 1......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 引 言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整理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 前言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从总体来看,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并有较大差距。 (二)、师资力量......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199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赤城县贫困山村的孩子是否“一个都没......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199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