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推进林果富民工程

时间:2019-05-12 20:4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推进林果富民工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推进林果富民工程》。

第一篇: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推进林果富民工程

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推进林果富民工程

--全市生态安全战略专题研讨班心得体会

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富远年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全市上下干部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和干劲投身其中。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从认识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过去被动应付到现在的主动发展,从被动等靠到主动投入,为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形势趋向

特色果林不仅是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生态安全战略的实施,拓展了生态建设的领域和空间,夯实了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后劲。

1、建设特色林果基地是调整农林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作为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是武威加快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和必由之路。目前以民勤薛百、三雷为代表的优质红枣基地,以凉州区黄羊镇、古浪县大靖镇为代表的优质枸杞基地,以凉州区西营灌区为代表的优质梨树基地,以黄羊河农场、石羊河林场、威龙、皇台等为主的 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正逐步向区域布局合理化、发展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的方向迈进,通过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为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也成为结构调整的有力抓手之一。

2、建设特色林果基地是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建设特色林果基地,是维护我市生态安全的紧迫需要。经济林前提是生态林,是森林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获得高产出、高附加值而赋于特殊功用的同时体现出经济型林业的典型特征,成为生态经济型林业的最佳载体。这即能有效地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绿洲小气候,改善局域生态环境,又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培植地方财源,发展地方经济,其突出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确定了不可动摇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地位。而且通过关井压田、退耕还林措施在绿洲农业区再建设百万亩特色林果基地的策略是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之上的,能使武威现有的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拓展了生态修复的途径。

3、建设特色林果基地是推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我市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特别是武威露仁核桃、民勤红枣享誉省内外。当前,发特色林果产业既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又有通过特色林果致富典型、示范带动效果好,说服力强。像凉州区大柳乡烟房村村民李生超,带头发展温室特色林果5棚,棚均收入2.5万元,西营镇前兴村村民刘兴年,率 先发展优质黄冠梨60亩,亩产8000-10000斤,亩均收入9600-12000元,成为全市闻名的特色林果种植大户。这些身边的实例充分说明特色林果基地建设是推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加快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重点选择

1、继续壮大酿酒葡萄基地建设

目前,武威酿造葡萄基地达到10.14万亩,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10%左右,成为国内十大葡萄酒原料产区之一,2010年产量达到 2.24 万吨。现有4家葡萄酒加工企业,加工能力达6.1万吨。其中,莫高2.5万吨、皇台1万吨、苏武庄园2.5万吨、石羊河0.1万吨。2010年全市葡萄酒(汁)产量达到1.71万吨。葡萄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值、地方增税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对路的品种、成熟的配套加工技术,拓展良好的市场,到十二五末新建酿造葡萄基地19.86万亩,总规模达到30万亩的目标任务是有可能实现的。

2、加快推进优质红枣基地建设

一是我市红枣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以民勤红枣发展最为突出,栽培已有上千多年的历史,群众经营管理经验十分丰富,积极性高。二是有效积温高,生长季节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有机营养积累,所产红枣含糖量高,品质优,是比较理想的红枣生产适宜区。三是市、县区林业技术单位多年来在红枣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栽培模式等方面进行的 试验研究为发展红枣基地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四是从近年发展情况来看,红枣产业在节水增收方面效果比较明显,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到十二五末完全能够实现新建红枣基地10.77万亩,栽植总面积达到20万亩的奋斗目标。

3、迅速扩大特色枸杞基地建设

枸杞杭寒、耐旱、适应性强,是一种药、食用源的农产品,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广大消费者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必将会刺激枸杞需要数量的大幅提升,这为枸杞基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古浪、民勤、凉州区先行一步的发展已收到良好的效益,无形中带动了枸杞基地的建设。今年,古浪县大靖镇长城村栽植枸杞1000亩,凉州区黄羊镇三合村栽植枸杞1330亩、民勤蔡旗乡金家庄村栽植枸杞1358亩,西渠镇万顺村栽植枸杞1880亩,这些乡镇村组栽植任务的完成,有力地促进了枸杞基地建设步伐,以万顺村枸杞为代表的丰产栽培示范点更是管理精细、成效明显,加快了枸杞产业的发展,只要品种对路、技术到位、管理精细,通过五年的时间完全能够新建枸杞基地12.5万亩,累计总规模达到13万亩。

4、调整发展优质梨树基地建设

梨树是武威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但现在是品质好、产量高的树种很少。在发展重点上,首先是加强品种选择,其次是加强区域布局;在发展方式上,首先应在凉州、古浪沿山冷凉灌区 乡镇大力发展优质梨树基地,其中以黄冠梨、早酥梨为主,以西营灌区为重点,突出特色,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实行分区连片种植。其次是对现有的低产低效梨园进行改造。首先是对品种较好、但管理水平低的梨树,实施整形修剪、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果品产量和商品率;其次对果树品种不好,树龄在15年以下的果园,采用优良品种高接换头的方法进行改造;第三是对品种不好、树龄过大的全部伐除更新,重新规划,栽植新品种。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新发展优质梨树基地6.74万亩,十二五末优质梨树基地面积累计达到12万亩的规模。

5、稳步推进设施林果基地建设

设施林业是设施农业在空间上的扩大和内容上的延展。经过多项式年的试验和实践,设施促成(延后)红提、桃、杏在保证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凉州区松树乡南河村、丰乐镇龙口村、谢河镇谢河村为例,92棚红提葡萄定植第二年70%树体挂果,产量达到350公斤,第三年产量750公斤,第四年进入盛果期,产量1500公斤,效果极其显著。与此同时,不断丰富设施林业内容,积极引进外地新树种进行试验研究,引进台湾青枣、黄金蜜桃、食用木瓜、甜樱桃等特色林果品种,在不同区域进行了设施栽培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通过积极稳妥的发展设施特色林果,实现以红提葡萄为主的设施林果4.05万亩,全市总规模达到5.54万亩以上,使设施林果基地建设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着力点。

三、对策跟进

目标明确、重点确定后,经济有效的措施保障至关重要。

1、持之以恒的组织保证,一条思路贯到底。

思路就是出路。一以贯之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思路和后任党政领导对思路的认同是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思路一旦确定,就上升到党委、政府决策的高度,应坚持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干给一任看。像新疆和田、若羌一样抓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他们书记、县长换了好几茬,而建设红枣、核桃产业基地的思路始终没有变,认准的产业一抓到底;像庄浪县二、三十年如一日抓梯田建设一样抓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这是武威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应当认真借鉴的。

2、科学可行的规划指导,一张蓝图绘到底。

百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确保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在发展中不走样,不出偏错,首先要超前制定规划,其次要科学论证规划,第三要严格执行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因此,为了使特色林果产业建设高点起步、持续建设,应当认真执行《武威市10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规划》不走样,分年度、分树种、分区域稳步推进。

3、行之有效的政策扶持,一种良方用到底。

政策扶持是全市特色林果产业能否做大做强做优的根本保证。通过项目资金、财政贴息、优先配水等政策扶持,为特色林 果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一是加大特色林果基地建设的资金扶持。积极争取省上对特色林果产业的项目扶持,特别是枸杞、红枣、梨、核桃等特色优势树种的资金扶持投入,重点为良种苗木繁育、林业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关键环节安排扶持资金,稳步推进林果产业发展。二是财政贴息扶持。对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个人大规模种植优质特色林果的应给予财政贴息方式扶持。三是优先配水。千方百计保证特色林果优先配水,林果基地建设配套水利设施要纳入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推动特色林果基地规模发展。

4、扎实有力的科技支撑,一套技术管到底。

林果技术推广、培训是全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编写一套培训教材。围绕提高广大果农技能,根据栽植树种特性编制统一的林果技术培训教材,安排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利用三年时间完成10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生产技术能手的培训目标。二是出台一套技术规程。分树种制定建园及幼树管理技术规程和年度管理历,有针对性的解决种植户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三是探索一套服务模式。首先是突出典型示范,在各示范点确定一名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林果种植户素质,力争做到村村都有农民技术员,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形成一支稳定的基层林果技术队伍,幅射带动全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其次是健全完善林果业科技服务体系。市、县区林技中心不断强化林果业技术服务人员知识更新和素质 提高,加大林果技术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特色林果基地建设绩效考核和奖罚机制。

5、积极超前的市场拓展,一个目标做到底。

林果基地建设的直接产出物是果品,果品必须要有市场。大规模的基地建设必然有大量的果品需要销售,因此超前做好市拓展势在必须。一是借助媒体拓展。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出去拓展。利用各类展销会主动出击,宣传推介销售特色果品,采取精品展示、播放光碟、现场品尝、无偿赠送等方式,让省内外客商知道武威林果产品的种类、规模、品质等,建立产销关系。三是建设市场。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使林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

6、对路充裕的苗木保障,一鼓作气抓到底。

优质苗木是特色林果基地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百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建设需要合格苗木、数量相当大。平均按每亩200株计算,总共需苗在2亿株以上。如何更好的夯实苗木供给基础,一是发挥国有林场、苗圃的苗木培育主力军的作用;二是加强重点发展乡镇的苗木供给基地建设;三是引导育苗大户开展契约育苗和订单育苗。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责任的办法,落实育苗面积和数量,规避育苗的盲目性和调苗的无序性,避免县区建设无苗木,场圃有苗无销路的问题。

第二篇:天祝县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模版)

天祝县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近年来,天祝县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生态立县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生态文明县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天祝县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建设为重点,着力巩固完善行政和部门“双线四级”护林防火体系,坚决杜绝森林火灾,以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投入,取得了建国以来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森林面积由1970年的23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10.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1.95%提高到38.26%。同时,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等重点林业工程,累计完成造林37万亩,退耕还林8.97万亩,封山育林46万亩,义务植树1300多万株。积极开展以退牧还草工程为重点的草原生态保护治理,全县禁牧休牧围栏面积达到510万亩,示范治理面积达到4.65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到510.6km2。

与此同时,该县还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设施农业、特色草畜业和以林木种苗培育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实现了特色生态产业从无到有、从零星探索到形成规模的跨越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6.28万亩,较上年增加4.45万亩,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7亿元,同比增长40.97%;“下山入川”工程完成搬迁移民2237户10045人,占计划的100.02%;实施农、林、水、生态项目37项,完成投资10.48亿元,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天祝县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品位,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天祝三峡森林公园自1996年开发建设至今,各类设施建设累积投资近1.6亿元,集中实施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标志授权,被评为全省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元至十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40.71万人次,同比增长4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64%。

第三篇:建设五大工程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建设五大工程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市是一个生态脆弱地区,教你怎样强化生态保护,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有利于保持全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拒风沙”的建设思路,加大水土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了“三北”四期防护林体系、绿色通道、重点风沙口治理、封沙育林育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初步构建了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体系。全市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00万亩,封滩育林草300万亩,累计森林面积达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6%;全市168万亩有效耕地90%达到了农田林网化;完成草原“三化”治理86万亩,完成绿色通道1000公里;启动和实施了62个重点风沙口的综合治理;建立了两个国家级、十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家级地质公园,保护区面积达到6675万亩。

二、面临的生态困境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市生态体系还比较脆弱,环境持续恶化趋势还没有完全得到遏制:一是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已达8.22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仍然以每年20万亩的速度扩大,风沙危害仍在持续加重,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全市人均森林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二是地质地理环境恶劣,区域内干旱少雨,而冰雹、霜冻、大风、沙尘暴,低温冷害、干热风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三是草原“三化”逐年增多,全市有3000万亩草地已发生严重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约占草地面积的45%,草原生态进一步恶化。四是水资源相对短缺,每人每年拥有的可重复使用的淡水总量低于全国、全省标准,地表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自然补充量。五是自然资源消耗较大,环境污染的局面未能有效遏制,尤其是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开采过度。六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影响未从根本上消除,一些传统企业生产工艺水平落后,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部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够,非法盗砍林木、滥采矿产资源的现象尚未能有效得以制止。

地质地理环境恶劣、植被稀少、风沙侵害严重、生态条件差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生态立市的思路

在“十一五”期间,要优先实施生态林业、生态水利、生态农业、生态家园和生态保障等有利于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五大工程,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确保“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

(一)生态林业工程

重点建设“十大生态林业项目”;既:生态公益林建设、退牧还草、封滩育林、林木种苗基地、农田防护林体系、重点风沙口治理、绿色通道工程、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项目。以实施退牧还草、荒滩造林项目为重点,落实政策,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国道省道为重点,建设绿色通道工程;以重点风沙口治理为重点,使62个风沙口得到基本治理;以封滩育林育草为重点,提高绿洲内植被覆盖率;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力度,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好10万亩葡萄产业基地建设和改造现有26万亩果园,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工程,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加快850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实施荒漠草原区“三化”治理、封滩育草工程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的保护和监管;对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保持资源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水利工程

重点建设“十大生态水利项目”;既:疏勒河、黑河、讨勒河、党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保护与防治,农村安全饮水,“引哈济党”调水工程,洪水河水库和洪临灌区节水改造等重大水利项目。推广以节水灌溉为主的精确灌溉,全面实施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提高水利用系数,保证生态建设用水,实现节水农业建设目标。骨干工程方面,积极争取***水库、“*****”等工程的立项工作;完成全部小型水库加固处理,开工建设洪临灌区节水改造,全市改建衬砌干支渠道500公里。技术工程方面,运用经济的、科技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全面普及常规节水技术,实施低压管道灌溉和滴、渗灌等新技术节水措施。田间工程方面,抓好以斗农渠衬砌、田间地头口配套、大地改小、井渠配套为重点的田间工程配套,达到斗农毛渠完整、桥涵闸口齐全的标准,使田间工程全部实现配套改造。生物工程方面,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全面落实地膜覆盖、耙辖保墒、推广使用抗旱剂,减少无效耗水。管理工程方面,依据作物需水要求,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实行计划用水,科学灌溉,提高节水意识。继续建设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和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确定重点治理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42万平方公里,重点监督区面积5.08万平方公里,重点预防区面积4.75平方公里。

(三)生态农业工程

重点

建设五大工程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来自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加快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实施安居富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最紧迫、最现实问题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配套,加大政府投入,集聚各方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合理编制农村安居富民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坚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改建与新建相结合。

二是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前瞻性”与“普惠性”相结合,户型美观与先进实用相结合,民族地方特色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新居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做到安全经济、功能齐全、节能省地、环保适用、适度超前。

三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加强领导协调,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尊重群众意愿,强化服务保障,引导广大农牧民积极参与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三)目标任务及进度安排

2011年着力解决生活困难、住在危房的农牧民住房问题。

二、扎实做好前期准备,确保安居富民工程顺利实施

(四)尽快做好任务分解。自治区2011年安居富民工程计划已经下达,各地、州、市要尽快分解,把计划任务明确到县市,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户。

(五)完善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各地要依据村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要求,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设计”,满足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要按照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切实规划安排好生产性建筑和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教育、卫生、农贸等各项设施用地,以整村推进为主,鼓励引导零星、分散居住的农牧民集中连片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力求建一片新房、成一片新村、新镇。

(六)切实做好农房设计工作。安居富民工程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80平方米/户,各地可根据每户的人口、经济能力等情况,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房屋户型设计要满足实用、耐用和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要求,保证厨房、卫生间配套,上下水设施完善,户用电系统齐全,同时要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避免户型设计和外观上千篇一律。

(七)做好施工队伍和建筑材料统筹工作。要坚持专业施工队伍与农牧民互助相结合,保证施工力量。要提早做好建筑材料储备,积极协调建材生产企业,做好水泥、红砖、钢材等主要建材的供应保障,保证主要建材价格基本稳定,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安居富民工程投入

(八)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对于乡镇困难家庭建房使用银行贷款的,各地要将安居富民工程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资金投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差别化措施,在资金补贴上对困难农牧民适当加大支持力度。

(九)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要通过银行贷款、社会帮扶、农牧民自筹等方式,整合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改厕等各类农村建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积极争取对口支援。要尽快与对口援疆省市对接,将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纳入对口援建规划,按照户均标准落实补助资金。

(十一)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资金补助程序,建立健全公示监督制度,公开审查、审批流程,向社会公示补助对象基本信息、资金补助情况。各级监察、审计、纪检、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加大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督检查,凡发现违规使用资金,采取瞒报、虚报等方式套取补助资金的,将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强指导服务,保证安居富民工程质量安全

(十二)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要管好用好自治区下拨的专项培训经费,加大对各类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做好专业人才队伍培训的同时,强化对本地农民工匠进行钢筋、电焊、木工、水暖、砌砖工、抹灰工等技术工种的培训力度,提高施工质量。

(十三)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规定。要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严把图纸审查关、建材质量关、构件制作关、现场施工关、竣工验收关,建立地基施工、主体施工、屋面封顶分部分项检查验收管理机制,实行工程质量监管到村到户,确保监督检查到位率、工程质量合格率、竣工验收备案率达到百分之百。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安居富民工程保障机制

(十四)健全组织领导机构。自治区已调整成立了安居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地要建立健全相应组织领导及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创新工作机制,确保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宣传到位。特别是各级安居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工作;要建立完善工程进度和质量通报制度、工作信息报告制度,做好安居住房档案和统计上报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协调。

(十五)严格目标考核。安居富民工程实行自治区人民政府负总责,地、州人民政府(行署)负全责,市县、乡镇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自治区人民政府已与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各地也要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将安居富民工程纳入工作目标考核范围。

(十六)落实部门工作职责。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强化全局意识,创新工作举措,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十七)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大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制定检查办法,严格检查标准,做到三月一次大检查,对完成任务好、工程质量优、各族群众满意的地区,要给予表彰;对完不成任务、工程质量差、群众反映意见大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2011年10月25日

第五篇:大力实施沼气富民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县位于临汾市东南部,县域总面积1170平方公里,辖4乡6镇、212个行政村,总人口31.3万,其中农业人口25.1万。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在省、市的统一领导下,把发展沼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加强管理,整体推进,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大打了一场沼气工程建设的人民战争。2005年,全县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10560个,占到全县农村户数的1/6,产气投入使用的达到8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回顾一年来沼气建设的实践,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沼气建设与畜牧养殖业发展结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我们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以粮、果、菜、畜为重点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其中,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2004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2万头,养牛存栏达到8.7万头。我们依托畜牧养殖业为沼气建设提供的充足原料,按照省、市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实施沼气富民工程的思路和规划。在2005年初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把建设10000个沼气池,作为给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向全县人民庄严承诺。通过采取分解任务目标、典型示范带动、每建一个沼气池财政补贴500元、大力推广普及技术等措施,促进了全县沼气建设快速启动,蓬勃发展,先后涌现出千池乡镇7个、百池村19个、猪—沼—菜、猪—沼—果,复合菌实验等示范区50个。沼气工程建设把粮、果、菜、畜等产业有机地连为一体,上带养殖业,下促种植业,形成了农村多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沼气富民工程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拉动全县养猪户增加2700余户,新增饲养量近20000头,促进了我县畜牧业又一黄金发展时期的到来。

二、沼气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结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真正把沼气工程建成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宽裕,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沼渣、沼液,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产品品质、提高土地产出,大力发展生态无公害农业。南梁镇涧峡村农民普遍实行沼渣肥田、沼液浸种等综合利用技术,去年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丰收,对照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唐兴镇世家庄村大棚示范区建设沼气池76个,普遍采用沼液喂畜、沼渣肥田、沼气灯增温补光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生产的无公害蔬菜、瓜果和生猪产品成本低、价格高、利润空间大,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业、养殖业的良性循环,日光温室棚均效益提高了1000—3000元。全县500多个果园建起沼气池,通过沼液喂猪、果树叶面喷施沼液、沼肥施用等技术,果实增重快、病虫害少、光泽鲜艳、畅销市场。节支等于增收。经测算,全县10000多个沼气池投入正常使用后,每年可节约用煤1.5万吨,节约用电100万度,节约养猪饲料款150万元,直接和间接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三、沼气建设与村容村貌整治结合,改善了人居环境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们以发展沼气为契机,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基本实施了三个目标。一是家居温暖清洁化。通过改圈、改厨、改厕,人畜粪便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达到了粪便无害化标准,农民住房整洁明亮、厕所干净卫生、庭院花果飘香。二是农村环境优良化。我们把沼气建设与村村通、爱国卫生和植树造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实施了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四化”工程,大力开展了清垃圾、清污染、清柴垛、清路障的“四清”运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三是生活质量文明化。户用沼气方便、快捷、卫生,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农民的生活质量更加文明健康。

四、沼气建设与先进性教育结合,密切了干群关系

去年以来,我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后在机关、乡镇和农村展开。我们把沼气工程建设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举措,加强领导,三级联动,整体推进。县上成立了沼气工程建设领导组,在农业局成立了可再生能源中心,主抓沼气工程建设,把10000个沼气池的建设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了乡镇、农村和农户,作为考核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程督查,严明奖惩。在工程建设最关键的5—8月份,一日一报、一周一查,全县通报。我们从工程建设开始,就把技术服务和规范管理,作为工程成败的重要举措来抓,开展技术承包、培训技术骨干、印发技术资料、实施终身负责制,确保了沼气池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见成效。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支持沼气建设,心系沼气建设,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共帮扶建设沼气池1910个。县委书记张德英在里砦镇张桥村、县长郑建文在中卫乡浍史村分别帮扶两户,每户资助1000元。农村党员干部精心组织,示范带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卫乡南绛村71岁老党员王玉生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配合支部、村委工作,在南绛村第一批建起沼气池,并义务作宣传员、讲解员,促使南绛村沼气工程迅速发展到110户,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农户养猪、百分之百农户建池、百分之百沼池产气,在规模、标准、效益等方面为全县树立了样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利用沼气工程建设这一平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关心、农村的关注和对农民的关爱。沼气工程建设富裕了农民,发展了农村,消除了干群隔阂,密切了干群关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我县沼气工程建设呈现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沼气的积极性,为今后沼气产业的发展壮大点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县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沼气的热情更高,劲头更足。我们将借全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东风,随民愿、顺民意,继续大力实施沼气富民工程,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载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推进林果富民工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推进林果富民工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山区是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区开发与建设工作,把山区生态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山区经济,作为一项事关长远和牵动全局的战略......

    实施森林增长工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森林增长工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省林业厅厅长 程中才 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我们党对自......

    广东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广东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简 报 2018年第4期(总第88期) 广东省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主编 2018年04月30日 目 录 *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实施最严......

    “生态建区”战略实施情况汇报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工业立区、开放兴区、生态建区、特色强区”战略,为我区描绘了“十一五”发展的宏伟蓝图。我区“生态建区”战略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

    伊宁县稳步推进安居富民工程

    伊宁县大力推进安居富民工程2186户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为确保完成全县10780户安居富民房建设任务,伊宁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 一是多途径宣传,农民建房积极......

    在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是在我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6月3日汇报会以来各地建设形势,客观地找出......

    实施商标强企战略_推进品牌兴县工程

    实施商标强企战略_推进品牌兴县工程分析商标品牌面临的形势,提出开展商标战略的思路与构想,既是对国家和省、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深入落实,又是制定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依......

    中共武威市委关于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决议

    中共武威市委关于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决议 (2010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武威市第二届委员会 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既是当前的紧......